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72

  • 【SMM周评】本周再生利用市场三元、纯钴黑粉持续上涨(2025.10.6-2025.10.9)

    SMM10月9日讯: 国庆节后,本周硫酸钴等盐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而因假期刚结束,多数回收企业本周不报价,但因钴盐上涨幅度较大,因此三元、钴酸锂黑粉黑粉系数均有小幅上涨。而铁锂黑粉锂点本周价格维持稳定,以铁锂极片黑粉为例,现阶段铁锂极片黑粉价格为2650-2800元/锂点。而拿三元黑粉为例:现阶段三元极片黑粉现阶段镍钴系数为74-75.5%,较上周环比上涨0.5%,而锂系数在69-72%,基本环比持平。主因利润端口,现阶段外采铁锂黑粉生产碳酸锂持续亏损,利润率在-5%-6%,除了今年新投产的几家铁锂湿法企业,多数铁锂回收企业多具备其他原料生产碳酸锂的产线,因此即使在碳酸锂价格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在面临亏损时也选择停采停产。而三元湿法端情况类似,利润基本在1-3%上下徘徊,钴酸锂湿法端略优于铁锂及三元企业,在3%左右,且随着钴盐价格飞涨,三元及钴酸锂端利润都进一步回升。而供应端,在镍钴锂涨价以后,上游回收企业对钴酸锂电池及铁锂等电池、极片价格跟涨迅速,黑粉也有一定程度涨价。但在需求端,由于此次碳酸锂的涨价和中美贸易、焦煤等其他因素挂钩,多数企业在利润倒挂的情况下仍以观望为主,多数铁锂湿法厂维持B端代工。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 丰田汽车与住友金属矿山将合作量产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

    10月8日,丰田汽车全球官网发布消息称,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住友金属矿山”)与丰田汽车就量产用于纯电动汽车(BEV)的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推进研发进程。 据悉,自2021年起,住友金属矿山与丰田围绕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开展联合研究,重点解决充放电循环中正极材料劣化问题。依托住友金属矿山独有的粉末合成技术,双方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新型“高耐久性正极材料”。 两家公司在声明中指出,接下来将致力于提升正极材料的性能、质量与安全性,并降低成本;同时补充称,双方目标是实现全球首次在电动汽车中实际应用全固态电池。 住友金属矿业一名发言人表示,公司计划最早在2028年4月开始的财年内,启动新型研发正极材料的量产工作。

  • 近期电解液价格有所上涨 【SMM锂电解液市场周评】

    SMM10月9日讯:  近期电解液价格有所上涨。其中,三元动力用、磷酸铁锂用及锰酸锂用电解液均价分别为22600 元 / 吨、18450 元 / 吨及 15000 元 / 吨。从成本端来看,六氟磷酸锂及部分添加剂受供应偏紧影响价格持续上涨,电解液生产成本随之承压。经过一段时间传导后,成本压力转化为价格推力,推动电解液价格上涨。需求端来看,随着 “金九银十” 行业传统旺季的到来,动力与储能两大核心市场需求同步释放。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车销表现良好,带动电池厂商提升产能利用率;储能领域,国内外需求持续回暖,拉动储能电池采购量增长。需求增量向上传导至电解液环节,直接推动电解液整体需求上行。供应端方面,下游需求增长拉动电解液企业开工率提升,但行业长期产能过剩格局未改,竞争依旧激烈。不过原材料价格显著上涨,短期预计对电解液价格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SMM周评】上游供给扰动传回收端,梯次利用价稳且未来涨空间窄(2025.10.6-2025.10.9)

    SMM10月9日讯: 梯次回收本周情况: 本周就市场反馈而言,目前上游受刚果(金)钴出口政策调整带来的供给端不确定性,进一步向回收端口传导。两大因素叠加下,回收企业对当前采买持谨慎观望态度,导致市场采买情绪整体低落。传导至梯次电芯市场,由于前期价格已进入持续小幅增长通道,这一趋势逐步推动当前梯次热门型号价格攀升至下游企业的心理预期高位,使得国庆前后价格以持稳为主,同时,在此供需博弈下,目前梯次市场价格已进入稳定区间,未出现进一步波动。 综合上述市场供需格局及上游传导逻辑判断:未来梯次市场的整体需求将维持相对稳定态势,且受当前价格高位、成本传导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其价格上涨空间将十分狭窄,预计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雷越021-20707873

  • 北京卫蓝半固态电池一期项目主体封顶   0.2GWh预计2026年释放【SMM分析】

    SMM10月09日讯: 核心内容: 北京市"三个一百"重点工程——北京卫蓝高性能固态电池项目完成钢结构主体封顶。项目位于房山窦店,一期产能2亿瓦时(0.2GWh),重点布局半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6年试投产。此举将强化房山新能源产业链,助力北京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 2025年10月03日北京房山区官方微信消息。随着最后一块钢梁吊装完成,北京市“三个一百”重点工程——北京卫蓝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建设项目(一期)顺利完成钢结构主体封顶。 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这一引领行业技术前沿的产业项目从蓝图驶入快车道,为房山区乃至北京市的新能源产业版图再添一枚“重量级砝码”。 聚焦前沿,抢占固态电池技术制高点 据悉,该项目位于房山区窦店镇新城组团,总用地面积约151.69亩,总建筑面积约11.23万平方米。此次实现封顶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其核心任务是布局并量产当前动力电池领域的前沿产品——半固态锂离子电池。 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半固态电池通过使用固态电解质,在本质上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燃烧风险。同时,该技术路线还指向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在同等体积或重量下,能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因此,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直接助力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普遍关注的“安全焦虑”和“里程焦虑”。 产能落地,硬核实力支撑产业升级 根据规划,项目一期年规划产能达2亿瓦时(约合0.2GWh),预计于2026年实现试投产。这一产能规模,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技术将从实验室的研发阶段,正式迈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新纪元。 业内专家指出,北京卫蓝项目的快速推进,不仅是单一工厂的建设,更是在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它的落地,将有力带动电池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池回收利用等上下游产业链在房山集聚,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赋能未来,铸就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作为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的典型代表,北京卫蓝项目的顺利封顶,是房山区坚定不移发展高端制造、打造新能源产业“桥头堡”的生动实践。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北京在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和硬核实力,为首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未来,这里产出的高性能固态电池,将有望装备于下一代高端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为中国的绿色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卫蓝新能源简介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公司位于北京房山窦店,主营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市场和销售,是一家集合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卫蓝新能源拥有CNAS资质,具备40余年的固态电池产业研究经验,并在多个固态锂电技术领域实现了“首次”突破。 创始团队: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团队汇聚了电池材料、电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产品与应用领域:卫蓝新能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动力三大领域。 公司典型电芯产品包括: 36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芯:具备超高能量密度,单次续航里程超过1000km。该产品已于2023年底量产交付给蔚来汽车,并在多家知名整车厂获得定点。 280Ah超高安全储能电芯:已于2023年下半年量产交付,为三峡、海博思创、国电投等多个储能项目供货。 320Wh/kg高能量密度低空经济动力电芯:目前已为多家国内外无人机、机器人、便携电源等客户供货。 2025年卫蓝新能源动态(部分) 【半固态电池项目:北京卫蓝半固态电池一期项目主体封顶 0.2GWh预计2026年释放】2025年10月03日消息,北京市"三个一百"重点工程——北京卫蓝高性能固态电池项目完成钢结构主体封顶。项目位于房山窦店,一期产能2亿瓦时(0.2GWh),重点布局半固态电池技术,预计2026年试投产。此举将强化房山新能源产业链,助力北京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 【固态电池企业动态:卫蓝新能源正式完成D+轮融资】卫蓝公众号2025年09月30号信息表示,2025年9月底,卫蓝新能源正式完成D+轮融资,本次融资中,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以增资形式战略投资卫蓝新能源。与此同时,广东能源集团、工银资本等重量级投资方也新晋加入股东阵营。其中广东能源集团已与卫蓝新能源在储能领域展开了全方位战略合作。 【半固态电池:卫蓝半固态电池包获中国船级社认可】2025年9月23日,卫蓝新能源湖州卫蓝半固态电池包获中国船级社首张型式认可证书,标志着其在船舶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绿色航运注入新动力。 【全球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2025年03月27日,珠海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珠海的半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该产线位于珠海海四达新能源基地,是由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投产的方形314Ah半固态电池是全球首款5mm针刺无冒烟的1kWh级单体电池,兼具长循环寿命与高安全性能。 【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的大规模起量会在储能领域】2025年02月27日,在2025国际新能源产业营销峰会期间,北京卫蓝新能源副总经理魏纪周发表了《固态锂电池当前商业化进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固态电池的大规模起量会在储能领域。在固态电池的复合路线中,最大的问题是界面的问题,原位固态化的解决思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助力混合固液电池的规范化量产。卫蓝新能源在深圳成立了全固态电池公司,在珠海落地工厂。目前东莞的通信基站基本使用该公司的半固态电池,预计9月份之前会实现1000个基站的布局。 【卫蓝新能源与恩捷股份锁定未来六年固态电池材料供应】2025年01月14日晚间,恩捷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于1月13日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签订《采购框架协议》。根据协议,2025年至2030年,北京卫蓝新能源将其80%的材料采购份额指定向上海恩捷及其关联公司采购,用于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和电解质膜。预计期间内将下达不少于3亿平方米的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订单,以及不少于100吨的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订单。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 节后铅锭社库未增反降 并刷新逾一年的低位【SMM铅锭社会库存】

            SMM10月9日讯:据SMM了解,截至10月9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3.69万吨,较9月25日减少0.95万吨;较9月29日减少0.52万吨。         9月份,铅冶炼企业普遍处于减停产状态,而在国庆节前下游企业对铅锭进行积极备库,除了节前的铅锭现货,下游企业同样预购了一定量的国庆期间甚至节后的铅锭货源,故国庆期间下游企业陆续提货,铅锭社会库存较节前未增反降,并降至2024年9月5日以来的低位。另当前距离沪铅2510合约交割仅4个交易日,我们需要关注交割品牌铅锭移库交仓,带来的铅锭显性库存增加的可能性。同时,10月再生铅冶炼企业计划于节后复产,叠加进口铅到港预期,下周铅锭社会库存或转为增势。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 【10.9锂电快讯】崔东树称9月纯电动乘用车新品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较多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提出固态锂电池界面调控新方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固态锂电池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方向。但其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制约应用。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乙氧基团和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材料。该材料兼具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抗弯折性能优异,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用作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该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思路。(财联社) 【2连板丰山集团:截至2025年上半年 钠离子电解液销售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01%】 9月30日,丰山集团(603810.SH)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关注到近期部分媒体报道称公司涉及“固态电池”热点概念。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仍以原药及制剂的生产、研发、销售为主,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且公司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目前主要销售锂离子电解液,钠离子电解液占比相对较小,且销售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截至2025年上半年,钠离子电解液销售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01%。此外,关于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近期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与我公司委托其开展的研究开发项目并非同一项研发项目。目前,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处于初步研究开发启动阶段,合同金额较小,技术开发项目周期至2028年12月31日,后续研发成果及成果的商业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比亚迪: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52%】 比亚迪(002594.SZ)发布9月产销快报,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63万辆,同比下降5.52%。此外,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71256辆。9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3.2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203.251GWh。(财联社)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投产 一二期年产能可达60GWh】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电芯工厂、电池包工厂近日正式投产。该项目二期规划包含3条电芯产线、10条PACK产线,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能增加30GWh。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11月投产,年产能30GWh。(财联社) 【乘联分会崔东树:9月纯电动乘用车新品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较多】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10月4日发文称,工信部网站持续公布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上半年目录,由此其跟踪新能源车新品技术线路的剧烈变化,氢燃料低迷,电替油的节税趋势明显。总体看免税车型技术提升较平稳。9月的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较多。9月换电车型集中于专用车。增程和纯电动的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产品较丰富。2024年下半年以来乘用车没有氢燃料车型推出。2025年汽车增程类车型202款,商用车的重卡类增程车型也大量推出。自主传统车企的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推出较多。(财联社) 【多氟多:公司储能电池已稳定供货于国内外客户 现阶段储能订单饱满】 多氟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能电池已稳定供货于国内外客户,现阶段公司储能订单饱满,排产紧张,未来随着产能不断扩大,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改善。(财联社) 相关阅读: 供应紧张、“一芯难求” 储能行业迎爆发 多家企业回应满产产销!【SMM热点】 8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环比增58% 后续能否保持?【SMM专题】 【SMM分析】2025年9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持续创新高 同比大幅增加52% 【SMM分析】9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大增26% 10月产出预期持平 【SMM分析】9月硫酸钴产量环比上涨8.24% 【SMM储能电芯市场周评9.30】燃爆全场,9月储能电芯产量已出,环增5% 2025年9月磷化工市场分析 新能源产业链分化显现【SMM分析】 固态电池迎来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2025年9月成产业化关键节点【SMM分析】 【SMM分析】国庆前夕国内磷酸铁市场向好:产能拉满、价格上调,“反内卷” 共识重塑竞争格局 【SMM分析】今年最后一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SMM分析】青海盐湖股份:盐湖卤水直接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SMM分析】四部门发布 2030年能源装备目标明确 【SMM分析】阿根廷锂业公司:Cauchari-Olaroz项目计划2029年前将产量提升两倍 【SMM分析】9月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长12.28% 【SMM分析】9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上升2.61% 【SMM分析】宁德时代与首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电池回收 电池、储能、固态电池板块爆发!储能企业“爆单” 固态电池迎新突破【SMM热点】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圆满落幕!现场干货发言全剖析 SMM:液态到固态——下一代三元材料的技术突破与市场重塑【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SMM:2025-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市场格局与变化【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SMM:全球三元市场供需与展望 2027或将为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关键转折点?

  • 智光电气拟收购智光储能部分股权 后者刚刚中标半固态储能项目

    近日,智光电气(002169)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子公司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储能”)的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同时公司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同日,持有智光储能5.1799%股权的科泰电源(300153)公告称,经各方初步协商,智光电气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如有)的方式收购公司持有的智光储能全部或部分股权。 资料显示,智光电气主要从事数字能源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综合能源技术研究与服务,具体包括:储能 PCS/BMS/EMS及储能系统集成,高压变频设备、高压无功补偿设备、配网中性点接地装置、新能源并网测试车等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柔性装备,电力电缆产品,微网与分布式能源、光储充一体化等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等。 智光储能为智光电气储能业务主要载体,公司现已拥有云埔、南沙、永和、增城(在建)四个生产制造基地,全部建成后大型储能系统产能达12GWh。 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智光电气储能业务同比实现较大增长,储能设备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收10.6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智光储能刚刚中标广东华电汕尾储能项目级联型高压半固态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采用级联型高压技术与半固态电池结合的调频型独立储能电站,合同金额为1.64亿元。

  • 大单不断!订单排到明年!机构集体上修储能需求预测!

    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装机规模来看,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近期,在国内外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储能领域大单不断,需求看涨,多家机构上修需求预测数据! 据中信建投近日发布的研报,136号文促进新能源全面入市,给新能源带来挑战,同时也给储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容量电价、容量补偿已成为取代强制配储的市场化手段,为储能提供有力的保底收益。同时新能源市场化促进峰谷价差拉大,与容量电价配合,多个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性。 中信建投认为,储能经济性的提升将带来行业爆发式非线性增长,上调2025-2027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至272GWh、441GWh、642GWh,同比增速分别为46.6%、62.1%、45.6%。 东吴证券近日也发布研报称,上修国内储能需求预测,且持续性超预期。2025年1-8月国内新型储能装机75.9GWh,同比+42%;1-8月储能EPC招标116GWh,同比增约40%,配储取消后,需求仍强劲,近期单月招标均超20GWh,预计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149GWh,同比+35%,2026年装机194GWh,同比+30%,到2030年预计装机340GWh,同比+12%。 国金证券分析称,步入“银十”阶段,锂电池下游需求端呈现强劲延续态势,市场增量动能持续释放。储能领域国内、海外需求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则迎来终端消费旺季,两大核心场景共同助推终端企业对电池电芯的采购意愿与订单量显著提振。相关企业对价格上挺情绪强烈,报价明显提升,实际成交价格逐渐升高,挺价态势或将延续。 此外,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45.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3.5%,中国企业出货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2.6个百分点。EVTank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1550.0GWh。 另据央视新闻近日报道,目前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 企业方面,9月5日,海辰储能宣布与可再生能源领军企业BOS Power签署合作协议,计划于2027年前在丹麦、瑞典、芬兰及挪威部署总规模达3GWh的储能系统项目。 9月10日,天合光能(688599)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简称:天合储能)近日与3家客户签订了合计2.48GWh的储能产品销售合同。其中,公司拟交付的海外1GWh订单将采用构网型系统。 9月30日,亿纬锂能(300014)官宣,近日,亿纬锂能与可再生能源企业TSL Assembly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约定于2026–2030年期间,在中东欧地区部署总规模达1GWh的储能系统项目,进一步拓展储能市场,助力区域绿色能源转型。 政策层面,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方案》还明确,多元技术逐步成熟。锂离子电池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进一步商业化发展,固态电池、重力储能、热储能、氢储能及其他创新技术示范应用。

  • 年规划产能达2亿Wh!卫蓝新能源这一固态电池项目一期主体封顶

    据“北京房山”消息,近日,卫蓝新能源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钢结构主体封顶。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总用地面积约151.69亩,总建筑面积约11.23万平方米,包含12栋建筑单体,此次封顶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重点布局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年规划产能达2亿Wh,预计2026年实现试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卫蓝新能源官宣,9月底,公司正式完成D+轮融资,本次融资中,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以增资形式战略投资卫蓝新能源,这不仅仅是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行业的深度认可,更是对卫蓝新能源下一步发展的坚定看好。 资料显示,卫蓝新能源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营固态锂离子电池,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具有CNAS资质,在多个固态锂电技术领域实现“首次”突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