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72个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已决定取消其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并搁置在美国底特律建设一座价值5,500万美元工厂的计划。该公司表示,经评估后其认为这一新兴动力技术暂无可行发展路径。 通用汽车在10月10日的声明中称,该公司将停止通过旗下HYDROTEC品牌开展的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研发工作,但该公司与本田汽车在Brownstown Township(位于底特律以南20英里处)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运营,重点转向为数据中心提供动力支持。 同时,通用汽车在该声明中表示:“尽管氢能源在备用电源、采矿和重型卡车等特定高需求工业应用领域具有发展潜力,但氢燃料电池业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漫长且不确定的道路。美国国内氢能源成本高企且基础设施有限,这制约了消费者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接受度。” 另外,通用汽车已证实,其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Piston Automotive合作的项目将被取消。该项目原计划在底特律创造逾140个就业岗位。今年5月份,有报道称,受监管不确定性影响,该项目已暂停。 通用汽车发言人Stuart Fowle透露,政策调整及该公司对业务组合的重新评估促成了这一决定,而氢能源基础设施的缺失以及电动汽车转型进程比预期慢,是此次战略调整的关键原因。 Stuart Fowle还指出:“美国能源部的决策固然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因素,但并非唯一驱动因素。我们希望优先调配工程人才、资源及所有可用力量,继续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2024年3月,美国能源部曾为通用汽车的氢燃料电池项目提供3,000万美元拨款,这笔资金来自美国能源部为全美52个项目提供的总计7.5亿美元资助。今年10月初,美国能源部宣布将终止321项总价值75.6亿美元的财政资助,但未具体说明涉及哪些项目。 不过,Stuart Fowle表示,通用汽车尚未收到上述美国联邦资金,目前该公司正与美国能源部及Piston协商,以确定项目终止后的后续步骤。“我们已向员工告知这一消息,下一步将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展开讨论。” 通用汽车此次战略收缩之前,Stellantis已于今年夏季宣布取消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此前,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丰田汽车等车企均对氢能源投入大量资金,将其视为可行的动力技术,尤其适用于重型车辆。但该技术在市场推广及投资回报方面的时间表却一再推迟。 一年前,通用汽车宣布了其与Piston在底特律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涉及的建筑位于Eight Mile Road沿线,面积达292,550平方英尺,原计划成为通用汽车首座独立氢能源工厂。目前,通用汽车表示,将“与Piston共同探讨该设施的其他用途”;而Piston尚未回复置评请求。
SMM 10月10日讯:国庆假期归来之后,钴系产品依旧延续9月底以来的涨势,其现货报价在近两个交易日接连上探,钴盐中四氧化三钴的现货报价更是两个交易日大涨3.15万元/吨,涨势十分凶猛……SMM整理了节后归来首周钴系产品的现货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电解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国庆假期归来首日,电解钴现货报价便单日跳涨1.25万元/吨,截至10月10日,电解钴现货报价涨至34.5~35.4万元/吨,均价报34.95万元/吨,较9月30日上涨1.6万元/吨,涨幅达4.8%。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据SMM了解,国庆假期期间海外电解钴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节后复工首日国内价格跟涨。从供需面来看,供应方面,冶炼厂受制于原料库存偏紧,叠加对后市看涨预期增强,普遍暂缓报价;贸易商则多跟随国内盘面走势,抬升现货报价;需求方面,受电解钴价格快速上涨影响,合金、磁材等传统下游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价格传导不畅,多维持刚需采购策略,市场实际成交仍显清淡。 短期来看,市场普遍关注10月15日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的最终落地情况。在该政策明确之前,买卖双方预计将保持谨慎观望态度,整体成交活跃度有限,电解钴价格或延续偏强态势。 钴盐方面( 硫酸钴 及 氯化钴 ): 硫酸钴 :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国庆假期归来之后,硫酸钴现货报价同样呈现上涨态势,截至10月10日,硫酸钴现货报价涨至77500~80000元/吨,均价报78750元/吨,较9月30日上涨8000元/吨,涨幅达11.31%。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据SMM了解,供给方面,国庆期间海外钴价持续走强,国内冶炼厂看涨后市,多暂缓报价并进一步上调意向出货价格。其中,中间品制硫酸钴企业意向价已上调至8.0万元/吨上方,MHP及制硫酸钴在7.8万元/吨附近有成交。需求方面,部分下游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企业担忧未来出现供应缺口,近期采购意愿有所提升。但由于自身下游订单尚未完全锁定,加之对刚果(金)配额分配政策仍存不确定性,实际采购行为仍偏谨慎,市场成交仍显清淡。 整体上,在原料成本持续上行与下游阶段性备货需求的共同推动下,预计硫酸钴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偏强运行态势。 氯化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假期归来之后 氯化钴 现货报价同样持续上涨,截至10月10日,氯化钴现货报价涨至89000~96000元/吨,均价报92500元/吨,较9月30日上涨1.04万元/吨,涨幅达12.67%。 据SMM了解,部分氯化钴生产企业暂停报价,另有部分企业报价已上调至9.0–9.5万元/吨,实际成交价格也推高至约9万元/吨。当前,上游冶炼企业因原料库存持续消耗,整体观望情绪较浓,少数企业报价持续走高。贸易商方面惜售心态明显,当前报价普遍已抬升至9万元/吨以上;下游四氧化三钴企业采购相对谨慎,成交更多来源于正极材料厂、电芯厂以及化工企业。基于对明年原料供应趋紧的预期,下游企业备货积极性增强。 预计短期内氯化钴价格仍具备较强上行动力,实际成交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9.5万元/吨左右。 四氧化三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双节假期归来之后,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涨至28.5~30.2万元/吨,均价报29.35万元/吨,较9月30日大涨3.15万元/吨,涨幅达12.02%。 据SMM了解,节后,四氧化三钴企业普遍暂停报价,其价格走势高度依赖氯化钴等上游原料价格变化。随着氯化钴成交价格不断走高,四氧化三钴成本支撑显著增强,但上游企业操作趋于谨慎,市场观望氛围加剧。在刚果(金)出口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成本端支撑持续强化,然而目前实际成交仍显清淡。 SMM预计,近期四氧化三钴价格或将上行至30万元/吨水平。 消息面上, 华创证券此前表示,刚果金政府禁令+配额政策加剧钴原料紧缺氛围,钴价或加速上行。从2025年内配额1.8万吨,考虑刚果金运输需要时间,年内原料面临空窗期,叠加旺季来临需求去库+冶炼厂补库,原料短缺加剧,钴价上涨确定性强;中长期看26-27年配额9.66万吨,参考USGS数据2024年刚果金22万吨钴产量计算,配额44%,预计未来钴从过剩扭转为短缺。 企业动态方面,洛阳钼业在9月29日、9月30日以及10月9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为此,公司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中提到,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为铜、钴、钼、钨、铌、磷等产品,同时公司从事多种大宗商品的贸易业务。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生产成本和销售情况未出现大幅波动。且经公司自查,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此外,华友钴业也表示,公司股票于9月29日,9月30日及10月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20%,为此,公司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公司未发现需要澄清或回应的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未发现涉及热点概念事项,公司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10月10日,在大盘整体回落的情况下,洛阳钼业和华友钴业的股价也下跌明显,各自录得不同程度的跌幅。
314Ah、280Ah、100Ah电芯持续紧俏,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国内头部电池厂商纷纷宣布满产,且排产已至未来数月。 与此同时,电芯价格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当前314Ah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价格区间为0.272元-0.342元/Wh,均价约0.307元/Wh;280Ah、100Ah电芯均价分别约为0.303元/Wh、0.362元/Wh,环比均略升,行业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主流电芯厂商价格环比上调0.02–0.03元/Wh。 01 原材料成本与供需错配推动电芯价格回暖 近期储能电芯价格回升,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上游原材料成本震荡回弹,与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错配共同驱动的结果。 在原材料方面,碳酸锂价格自今年6月跌破6万元/吨后触底反弹,至7月底重回8万元/吨的行业“盈亏平衡线”。此后在7月至9月间,受江西锂矿复产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价格经历快速上涨后企稳震荡,整体维持在近几个月的较高水平。 这一涨势迅速传导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而推高了314Ah/280Ah等主流储能电芯的生产成本,导致7月份电芯均价小幅上涨;到9月,随着原料涨势减弱,锂盐价格企稳震荡,电芯成本上行压力趋于平缓。 另一方面,市场供需格局出现的“阶段性错配”,也倒逼了本轮电芯价格的波动。尽管行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面临库存高企、 产能 利用率较低等困境,但市场对高质量、高性能电芯的有效需求却在2025年集中爆发。这一爆发,不仅源于国内政策的强劲推动,更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的“全面开花”。 仅在今年8月,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便捷报频传,GWh级别的重大项目,在欧洲、澳大利亚、中东、亚太等地“多点开花”,单月公开的合计订单规模已逼近百GWh大关。例如,宁德时代拿下澳大利亚3GWh储能订单,国轩高科中标摩洛哥1.2GWh储能项目,瑞浦兰钧拿下日本1GWh储能系统订单,远景动力斩获国内十余家头部储能集成企业超40GWh订单,海辰储能接连拿下沙特、巴基斯坦储能订单…… 这种爆发式、集中性的需求,瞬间挤爆了头部厂商的有效产能,并溢出至行业其它玩家,推动供需天平在短期内迅速向供应端倾斜,从而为电芯价格的阶段性回暖提供了关键支撑。 02 国内储能招投标市场延续“量增价减”的态势 行业数据显示,8月314Ah电芯均价已上涨至0.31元/Wh。在国内储能招投标市场,8月19日开标的中石油济柴动力50万块(容量规模约502MWh)314Ah电芯采购项目中,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分别以0.32元/Wh、0.28元/Wh的价格中标。 而在储能系统层面,中国储能招投标市场仍延续“量增价减”的整体趋势。机构统计数据显示,8月储能系统及EPC(含设备)招中标落地规模超69GWh,同比增超500%。但在价格方面,2h和4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环比分别下降4.16%和1.97%,至0.458元/Wh和0.406元/Wh,双双创下历史新低。 在中国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项目中,三个标段共吸引了70家企业投标,去重后共31家企业入围。其中,1h系统、2h系统、4h系统的平均入围报价分别为0.767元/Wh、0.453元/Wh、0.419元/Wh。该项目规模大、投资金额高、受关注度广,是近年来储能市场参与方最广泛的集中采购项目之一。 在该项目中,湖南安诚新能源有限公司在6GW/12GWh 2h储能系统、2.5GW/10GWh 4h储能系统采购标段中,分别以0.416元/Wh和0.37元/Wh的报价入围,两项报价均创下当前储能系统入围报价的新低。 综合来看,尽管上游电芯价格呈现回暖迹象,但国内储能系统市场的价格下行压力仍未缓解。9月初开标的蒙能集团5.2GWh的采购项目中,4h独立储能项目的预中标报价,已进一步下探至0.39元/Wh,表明“量增价减”的态势仍在延续。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电芯价格的回暖,对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和EPC环节的影响实则更为复杂,系统报价未能同步跟涨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微薄的利润空间。 由于电芯成本占储能系统总成本的比重超50%,电芯涨价使得系统集成商的利润空间与生存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当前招投标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多数集采项目中标价格已贴近成本线,一旦电芯成本压力持续传导,集成商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另一方面,系统集成商阵营内部也将加速分化,具备电芯长协资源的头部企业,尚可维持供应链稳定与价格优势,而中小储能集成商则陷入两难:若无法以合理价格获取一线品牌电芯,其产品将失去竞争力,面临订单流失风险;若选择硬扛成本压力,则可能陷入亏损困境。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波电芯涨价潮,正成为行业洗牌的重要分水岭,将逼迫集成商在供应链把控、资金实力和产品策略上做出抉择。
电解液市场需求正在日渐回暖,不断有电池厂商采用长协锁定巨量订单。 今年9月,瑞浦兰钧与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签订协议,瑞浦兰钧将向九江天赐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的电解液产品,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30年。今年7月,楚能新能源也与天赐材料签订协议,从协议签订至2030年,楚能新能源将向九江天赐采购电解液系列产品,总量不少于55万吨。 “电池企业锁定长单,一方面表明其对未来几年下游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其自身材料采购的稳定。”业内分析指出,尽管目前电解液价格仍然低迷,但已经处于底部区间,长协同时有助于电解液企业平滑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锁定未来供应与收入。 从财务上来看,电解液厂商业绩也在日渐好转。据业内机构统计,2024年电解液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为11.38%,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上升到了13.04%。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宙邦实现营业收入42.48亿元,同比增长18.58%;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6.36%。天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70.29亿元,同比增长28.97%;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永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6.09亿元,同比增长21.97%;归母净利润5880万元,同比增长56.17%。 电解液市场逐渐好转 在过去几年,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速疲软和行业供需结构错配影响,电解液价格经历了显著回调,而如今价格已经企稳。 以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为例,在2022年达到11万元/吨的高点后,就一路下滑。2023年又从年初的5.3万元/吨,降至年末的2万元/吨水平。进入2024年后,电解液价格波动趋于平稳,整体维持在2万元/吨左右窄幅震荡,此价格态势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 “预计未来电解液产品价格,将逐步趋向于良性的恢复。”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受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回暖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随着下游动力和储能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也稳步提高,在供需格局好转的背景下,电解液产品价格及盈利水平也会稳步回升到合理水平。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储能市场增长更加迅猛,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电池市场持续增长,拉动电解液需求上涨。新宙邦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2024年该公司电解液业务销量实现超过50%的增长,预计2025年该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同比有30%以上增长。天赐材料表示,2025 年上半年该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实现了稳步增长,保持了电解液业务盈利的稳定性。 在产能方面,据天赐材料透露,目前该公司电解液年产能约为86万吨,2026年还有新产能项目投产,包括其江门基地的20万吨/年电解液产能项目等。永太科技表示,该公司已投产的电解液产能为15万吨/年,目前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产销规模同比增长。 电池中国在今年的行业调研中了解到,昆仑新材已经建成电解液产能18万吨/年。目前,其湖州基地已具备年产能6万吨,湖州三期项目计划8万吨/年产能;其宜宾基地规划总产能24万吨,其中一期12万吨已经投产,二期规划产能12万吨/年。未来两大基地全部投产后,昆仑新材年产能将突破30万吨。 出海是必然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解液市场行情在逐渐改善,但目前国内电解液市场整体依然呈现供大于求格局,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而海外特别是欧洲、北美电解液市场竞争环境相对宽松,毛利率维持在正常区间,高于国内市场。事实上,当前欧美电解液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业内预计到2030年,欧洲和美国电解液需求或将达到103.5万吨和90.7万吨。 众厂商把目光瞄准了海外。据昆仑新材透露,该公司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其匈牙利基地于2025年正式动工,一期规划产能3.66万吨/年,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未来将服务其欧洲客户。此外,昆仑新材还考虑在马来西亚建厂,布局东南亚市场。 今年6月,天赐材料与摩洛哥王国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约20亿元在摩洛哥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与原材料一体化生产的综合基地。今年1月,天赐材料与Honeywell签署协议,加速在北美市场实现电解液规模化生产。另外,美国德州天赐规划建设的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据新宙邦介绍,其海外项目进展顺利。该公司波兰电解液工厂自2023年投产后,整体运营状态良好。2025 年上半年,该工厂电解液产能利用率稳定在50%-70%区间,产能释放节奏与海外订单需求匹配度较高。 “从客户需求满足层面来看,目前波兰工厂的产能及交付能力,已基本覆盖海外客户(尤其是欧美地区客户)的现有订单需求。”新宙邦表示,其美国电解液项目正按既定规划推进,受关税政策影响,项目进度略有延后;其马来西亚诺莱特电解液项目正加速建设。 随着国内电解液市场增速放缓,且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已成为必然选择,这顺应了全球锂电池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在稳固国内市场根基的同时,加快布局海外业务,未来中国厂商将通过出海战略实施,持续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电解液市场需求正在日渐回暖,不断有电池厂商采用长协锁定巨量订单。 今年9月,瑞浦兰钧与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签订协议,瑞浦兰钧将向九江天赐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的电解液产品,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30年。今年7月,楚能新能源也与天赐材料签订协议,从协议签订至2030年,楚能新能源将向九江天赐采购电解液系列产品,总量不少于55万吨。 “电池企业锁定长单,一方面表明其对未来几年下游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其自身材料采购的稳定。”业内分析指出,尽管目前电解液价格仍然低迷,但已经处于底部区间,长协同时有助于电解液企业平滑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锁定未来供应与收入。 从财务上来看,电解液厂商业绩也在日渐好转。据业内机构统计,2024年电解液上市企业整体毛利率为11.38%,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上升到了13.04%。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宙邦实现营业收入42.48亿元,同比增长18.58%;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6.36%。天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70.29亿元,同比增长28.97%;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永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6.09亿元,同比增长21.97%;归母净利润5880万元,同比增长56.17%。 电解液市场逐渐好转 在过去几年,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速疲软和行业供需结构错配影响,电解液价格经历了显著回调,而如今价格已经企稳。 以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为例,在2022年达到11万元/吨的高点后,就一路下滑。2023年又从年初的5.3万元/吨,降至年末的2万元/吨水平。进入2024年后,电解液价格波动趋于平稳,整体维持在2万元/吨左右窄幅震荡,此价格态势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 “预计未来电解液产品价格,将逐步趋向于良性的恢复。”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受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回暖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随着下游动力和储能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也稳步提高,在供需格局好转的背景下,电解液产品价格及盈利水平也会稳步回升到合理水平。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储能市场增长更加迅猛,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电池市场持续增长,拉动电解液需求上涨。新宙邦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2024年该公司电解液业务销量实现超过50%的增长,预计2025年该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同比有30%以上增长。天赐材料表示,2025 年上半年该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实现了稳步增长,保持了电解液业务盈利的稳定性。 在产能方面,据天赐材料透露,目前该公司电解液年产能约为86万吨,2026年还有新产能项目投产,包括其江门基地的20万吨/年电解液产能项目等。永太科技表示,该公司已投产的电解液产能为15万吨/年,目前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产销规模同比增长。 电池中国在今年的行业调研中了解到,昆仑新材已经建成电解液产能18万吨/年。目前,其湖州基地已具备年产能6万吨,湖州三期项目计划8万吨/年产能;其宜宾基地规划总产能24万吨,其中一期12万吨已经投产,二期规划产能12万吨/年。未来两大基地全部投产后,昆仑新材年产能将突破30万吨。 出海是必然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解液市场行情在逐渐改善,但目前国内电解液市场整体依然呈现供大于求格局,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而海外特别是欧洲、北美电解液市场竞争环境相对宽松,毛利率维持在正常区间,高于国内市场。事实上,当前欧美电解液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业内预计到2030年,欧洲和美国电解液需求或将达到103.5万吨和90.7万吨。 众厂商把目光瞄准了海外。据昆仑新材透露,该公司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其匈牙利基地于2025年正式动工,一期规划产能3.66万吨/年,预计2026年年底投产,未来将服务其欧洲客户。此外,昆仑新材还考虑在马来西亚建厂,布局东南亚市场。 今年6月,天赐材料与摩洛哥王国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约20亿元在摩洛哥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与原材料一体化生产的综合基地。今年1月,天赐材料与Honeywell签署协议,加速在北美市场实现电解液规模化生产。另外,美国德州天赐规划建设的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据新宙邦介绍,其海外项目进展顺利。该公司波兰电解液工厂自2023年投产后,整体运营状态良好。2025 年上半年,该工厂电解液产能利用率稳定在50%-70%区间,产能释放节奏与海外订单需求匹配度较高。 “从客户需求满足层面来看,目前波兰工厂的产能及交付能力,已基本覆盖海外客户(尤其是欧美地区客户)的现有订单需求。”新宙邦表示,其美国电解液项目正按既定规划推进,受关税政策影响,项目进度略有延后;其马来西亚诺莱特电解液项目正加速建设。 随着国内电解液市场增速放缓,且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已成为必然选择,这顺应了全球锂电池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在稳固国内市场根基的同时,加快布局海外业务,未来中国厂商将通过出海战略实施,持续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EVTank预测,2024-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超过80%。若按此增速以及消费电子应用份额占比测算,该细分市场有望共振增长。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加速产业化落地、构建规模化量产能力,正成为抢占消费电子供应链话语权的关键。 在半固态电池这一全固态实现前的重要过渡阶段,欣旺达(300207)在消费类电池领域率先交出“技术+量产”双答卷。同时,在10月10日开幕的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展上,欣旺达首次将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系列产品搬至公众视野,并举办专场技术分享会。 会上,欣旺达技术专家蔡挺威博士现场深度解读,全面展示欣旺达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量产成果与未来规划,成为展会核心焦点。 多维度创新突破,攻克传统电池典型短板 蔡挺威博士表示,欣旺达消费类电池业务实力强劲,可提供3C高端锂离子电池全套解决方案,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产品性能、形态设计等多个维度优势显著。而其半固态技术更是通过材料、结构、工艺等多维度协同创新,系统性地破解了传统电池的典型痛点,形成了四大核心优势: 无惧低温:依托固液协同机制,在-30℃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70%以上的容量与稳定放电性能,攻克传统锂电池低温性能短板。 安全随行:内部构筑高强度防护网络,极大提升耐滥用极限,直面挤压、冲击等严苛考验,让每一次用电体验都有“安全兜底”。 更宽温域:突破传统锂电池“怕冷怕热”局限,实现-30℃~60℃宽温域稳定工作,完美适配家庭、户外、工业辅助等多元使用场景。 更简工艺:打破“高技术=高成本”魔咒,搭配自动化产线(自动化率100%),实现“设计定型→规模化量产”快速落地,全工序良率稳定在96%以上。 全链条系统化支撑,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 欣旺达半固态电池的快速落地,源于“研发-中试-量产”全链条的系统化能力支撑。2021年9月,公司正式立项推进研发;2024年3月完成核心技术定型后累计产量突破800万颗,充分展现其领先的技术转化能力与大规模制造实力。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欣旺达通过系统研究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组成与微观形貌对其性能的构效关系,并深入探索固-液两相间的协同作用机理,确定了半固态电池的关键性能优化路径以及界面调控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浆料制备工艺,解决超细粉体的团聚与均匀分散难题,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高效、高品质制备。截至目前,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70余项。 这一量产实力的背后,是欣旺达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与全球化布局:自2011年起,公司便布局消费类电芯自主研发,专注于消费类聚合物电芯与小动力电芯的研发制造,产品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电动工具、智能出行、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全品类适配,持续引领电池产业升级 欣旺达以手机电池模组起家,如今已成长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其手机电池出货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34.3%),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厂商,深厚的产业积淀为半固态技术快速落地提供了强大保障。 蔡挺威博士指出,公司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其意义远不止于该行业本身,它为整个半固态/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商业跳板”。未来,我们将朝着适配电池高能量密度(≥1000Wh/L)、高容量(≥10Ah)、高电压(≥4.60V)的方向持续迭代升级固态技术。 欣旺达已成功验证半固态技术在消费类电池领域的量产可行性。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无人机等消费电子领域。
聚势启航 赋能未来 2025年10月9-12日,“SNEC ES+第十一届(2025)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 和 “SNEC H2+第九届(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暨展览会” (简称 “ SNEC 2025国际储能与氢能大会 暨展览会” )于 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 与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拉开帷幕。 10月9日, SNEC 2025国际储能与氢能大会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气氛热烈。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旭波,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能源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华电集团外部董事冯树臣,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联席主席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联席主席、亚太新能源行业协会主席、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副会长尹松,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管维镛,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科技委主任、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会长朱凯,SNEC光储氢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邵志刚,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秘书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柬埔寨王子诺罗敦• 纳瑞殿下,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会长、新能源云创始人刘劲松,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刘亚芳,国家电投集团氢能首席专家、国氢科技技术总监梅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杨辉,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安全总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韩小琪,以及来自欧洲太阳能协会&电池储能欧洲平台 (BSEP)的Daniel Dang 先生,欧洲储能行业协会(EAEST)专家委员会、smileabit GmbH董事总经理、enerpeak GmbH董事总经理Markus Bodenmeier先生,零排放船舶技术协会(ZESTAs)秘书长Madadh MacLaine女士,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氢能研究所氢地缘政治和战略高级研究员Mikaa Blugeon-Mered 先生,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 绿氢创新负责人 Leiliang Kobayashi女士等重磅嘉宾出席大会并作重要演讲。 大会开幕式上还隆重举行了 全球新能源赋能中心启动仪式、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启动仪式 与 全球储能多元创新挑战赛启动仪式。 “全球新能源赋能中心”的诞生,预示着一个“链接世界,世界链接你” 的国际赋能平台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呼唤,行业的需求,它必将成为资源高效互通、产业协同共生的生态枢纽。赋能中心坐落于聚焦全球新能源企业的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重点构建六大核心功能:项目发展及精准资源对接,引入资本及投融资服务,技术孵化及产业落地,行业培训及推动标准制定,与国际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助推品牌全球化,共享商务空间,逐步形成集采购、供应、商务一体化的新能源赋能平台。 “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由亚太新能源行业协会与欧洲储能行业协会联合发起,旨在打造一个汇聚全球智慧、凝聚各方力量的高端平台,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扩大产品应用与市场推广,为储能与电池产业的全球合作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共同应对全球储能与电池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储能与电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SNEC与CBC联合发起的“首届全球储能多元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动。大赛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协作的平台,激励全球创新者探索储能与氢能融合应用的新场景、新模式与新方案,共同为解决能源领域的核心挑战贡献智慧。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储能与氢能不应被视作非此即彼的竞争对手,而应是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全球储能多元创新挑战赛”举办的目的恰恰在于积极推动这种“互补共赢”生态的形成。 此外,为表彰在推动储能与电池技术发展中作出卓越贡献的领军人物,激励全产业链持续创新与协同发展,全球储能与电池理事会(筹)、欧洲储能行业协会(EAEST)、亚太新能源行业协会(NEIAAP)与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IA)隆重发起并举办“全球储能和电池领袖”推选活动,并假座“SNEC 2025国际储能与氢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大会围绕储能关键材料技术与智能装备、储能安全与标准化、新型储能系统设计与解决方案、绿氢产业与ALK/PEM/AEM/SOC制氢电解槽、氢储运以及氢能综合利用等核心议题,举办多场高端技术论坛。还有 第二届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氢”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 ” 和“第二届储能&氢能产业投融资与可持续发展(ESG)金融峰会” 等专注应用市场的研讨会,引入投资和资本,搭建产业与资本的对接桥梁。 在10月10日至12日为期三天的“SNEC 2025国际储能与氢能展览会”上,全产业链豪华亮相。从上游的材料、装备,到中游的系统集成与制造,再到下游的多元化应用,产业链各环节的标杆企业集体登场,呈现出一幅多彩的产业生态全景图。 华为数字能源、协鑫集团、天能集团、锦浪科技、浙江艾罗、亿纬锂能、固德威、科士达、正泰电源、特变电工、华昱欣、万帮数字能源、沃太能源、林洋能源、东方旭能、南都电源、海鹏科技、鹏辉能源、易事特、瑞浦兰钧、首航新能源、麦田能源、盛弘电气、派能能源、爱士惟、上海电气输配电装备、民电电气、奔一新能源、奇点能源、艺唯科技、阿诗特能源、良信电器、太湖能谷、伊戈尔电气、高登赛、绿阳新能源、思格新能源、先导智能、莱茵TÜV、营口金辰、伊莱诺瓦储能、德立斯电子、航天氢能、舜华新能源、氢锐科技等众多储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亮相展会。 展会现场人气爆棚 !创新成果、互动体验、行业论坛轮番上演!本届展览会汇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特邀欧洲储能代表团,以及由德国、比利时、捷克、印度、沙特、摩洛哥、柬埔寨等国顶尖企业与机构组成的国际采购团,为展会注入强劲的全球动力。展览会上,储能技术与氢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得到全面呈现。从先进的电池材料、智能储能系统集成、能源管理系统,到高效的制氢装备、安全的储运技术、多元化的燃料电池应用,前沿科技与创新产品交相辉映,集中展示了行业在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与安全可靠方面的最新突破。展会无疑为技术交流、商业合作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平台。 中外储能项目合作对接会 上,多国代表阵容强劲,市场核心需求明确。此次对接会不仅是中外企业精准对接的桥梁更是多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各方在技术引进、设备供应、项目投融资等多个层面达成共识,本次会议旨在为中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投资机遇,共商合作大计。 展会现场,更有SNEC护照打卡、十大亮点评选等缤纷活动持续引爆参观热潮,充分展现了这场年度盛会作为行业“风向标”与“催化剂”的蓬勃活力与全球影响力。 此次盛会的开启,不仅将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同,更将向世界传递出中国乃至全球坚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强音,为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SNEC 2025国际储能与氢能大会暨展览会大幕已启,一场关乎未来能源格局的思想碰撞与技术盛宴正在上海上演,为推动全球能源革命的进程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期待您的到来! 扫码预约参观展会:
首先,明确政策的两个核心: 全面关税:提议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这并非针对单一行业,而是无差别的全面打击。 软件管制:针对的是“关键软件”,其范围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可能涵盖操作系统、网络控制、终端安全等基础软件领域。对于储能行业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电芯制造、BMS硬件设计与系统集成,所依赖的软件多为通用型工业控制软件或自研算法。因此,除非管制范围被无限扩大,否则此项政策的直接冲击有限。 基于此,储能行业在此次风波中的基本定位是:并非软件管制的直接目标,但需承受全面关税带来的间接压力。 一、对储能市场的有限影响分析 1. 多元化市场布局成效明显 当前全球储能市场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转型,已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多元驱动的健康发展模式。从出口结构看, 2025年单月对美出口储能电芯占比已从2024年的高位回落至约40% 。 在美国可能实施极端关税政策(如税率达100%)的背景下,虽然对美出口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但欧洲、中东、澳非等新兴市场的持续放量将形成有效替代。 具体而言:欧洲在能源安全战略驱动下保持强劲增长,德国、英国、意大利成为核心增长极;中东地区依托沙特"2030愿景"等计划积极推进项目落地,阿联酋、以色列等国发展迅速;澳大利亚通过"可再生能源区"建设维持年均稳定的储能需求。这种多元格局显著增强了全球储能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尽管美国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在新兴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支撑下,全球储能市场仍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2. 美国本土产能存在结构性瓶颈 当前美国储能市场面临本土产能建设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尽管《大而美法案》为本土制造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电芯产能建设通常需要24-36个月周期,系统集成环节也面临设备调试与工艺优化瓶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卷绕机、叠片机等关键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制约了美国本土产能的快速扩张。从产能现状看,美国本土储能电芯年产能不足30GWh,与近100GWh的年需求形成显著缺口。具体到企业进展:LG新能源铁锂工厂于今年5月开工,规划年产能17GWh;三星SDI合资工厂预计最早2026年才能实现规模化量产;特斯拉铁锂电芯厂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年产能约10GWh。这种产能与需求的时间错配,决定了美国在未来2-3年内仍将维持对进口储能产品的依赖格局。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美国储能市场的供给缺口将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提供重要发展窗口。 二、政策本质:博弈大于实质 特朗普宣布的100%额外关税与关键软件出口管制,其核心属性是一场战略博弈而非最终定局。该声明的生效时间与具体执行均与中国未来的行动挂钩,这为后续谈判留下了充分的回旋空间。从历史经验看,2018-2019年的贸易战正是在“威胁-加税-谈判-豁免”的循环中推进的。因此,行业普遍视此举为新一轮激烈博弈的序幕,其目的在于为美国在后续谈判中创造筹码,而非意图彻底执行。该政策在美国国内也面临巨大阻力,其大幅推高通胀、重创本土新能源产业的后果,将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及地方经济利益相悖,其政治可持续性存疑。 三. 长期视角下的根本性转变 从长期趋势看,此次新政与此前系列政策形成组合效应,共同构建了美国市场对中国储能供应链的壁垒。《大而美法案》对外国实体的限制,使得使用中国电芯的储能项目将难以获取ITC补贴,这将在2026年后实质性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叠加2026年开始实施的84%总税率,则从供给端构筑了成本壁垒,已远超正常商业可承受范围。在这一政策框架下,美国市场对中国储能企业而言,已从一个普遍性出口目标,转变为需要承担极高合规成本与风险溢价的特需市场。这一根本性转变,要求中国储能企业必须重新评估其全球市场战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业务布局方案。目前部分中国电芯企业正在积极进行转非PFE的操作,但道阻且长,在现有政策背景下,2026年美国储能市场难有亮眼表现。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玏 021-51595898 李亦沙 021-5166673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1日,安徽合肥巢湖市公共停车场(位)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经营招标,该项目覆盖102个停车场、4619停车位,20年运营总底价29771万元。 原文如下: 巢湖市公共停车场(位)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经营项目公告 1. 项目名称 巢湖市公共停车场(位)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经营项目 2. 项目编号 2025AMMCJ00077 3. 委托方 巢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 委托方承诺 委托方承诺本次运营行为已履行了必要的审批程序,保证本公告的内容不存在任何重大遗漏、虚假陈述或严重误导,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5. 公告及竞价期限 公告期:2025年10月1日9:00始至2025年10月30日17:00止。 网络连续竞价自由报价期:2025年10月1日09:00始至2025年10月31日10:00止,自由报价期满进入延时竞价期,延时竞价周期为180秒。 标的坐落位置: 巢湖市区及所属乡镇停车场 (位) 标的权属情况:运营标的无权属纠纷,委托方将提供该处标的的权属证明和运营证明,方便受让方办理相关证照。其他有关瑕疵须由意向受让方现场踏勘并向委托方了解。 标的其他情况说明: 运营用途要求:本项目运营标的用途公共停车场(位)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经营。成交人运营标的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如由此造成成交人不能按预想的方案开展经营活动并导致运营合同不能履约的,责任由成交人承担。 运营费用及履约保证金支付:经营权转让费由中标经营权受让者在签订《经营权转让协议》后6个月内一次性缴纳全部转让价款。具体起止日期于项目成交后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履约担保费用为成交后首年 3个月运营费用之和(现金、纸质保函均可),履约担保在合同签订生效前提交。 二、经营条件 (一)经营期间项目应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1.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规范 (1)项目地点的水文、气象、地质、用地范围等有关资料; (2)当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绿化等有关要求; (3)当地风土人情有关情况; (4)建筑、水、电、暖通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及要求。 2.应当遵守的规定 (1)经营权受让者进行公共停车场停车位运营以及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合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合肥市城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路内泊车位设置规范》(GA/T850-2021)、《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8-2010)、《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51149-2016)、《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行业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提供优质、持续、高效、安全的服务,同时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应急服务机制,确保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 (2)充电基础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应当严格执行《电动汽车 充换电 设施建设技术导则》(NB/T33009)、《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NB/T33018)等标准的规定。充电站建设还应当严格执行《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T29781)、《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规范》(GB/T51077)等标准的规定。充电站应当按照《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T33005)、《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与充换电设备通信协议》(NB/T33007)等标准的规定建立站级监控系统,保证充电站、换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3)在经营期内进行停车位收费的价格标准应符合基本市场行情,由实施机构负责公共停车场及充电设施工作的相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二)经营权受让者自行负责本项目全部投资、运营、管理和维护(包括更新),自行承担相关费用、责任和风险。 (三)在运营期内,经营权受让者必须遵守国家和省、市、县政府的各项法规政策,依法经营,认真履行运营管理责任。项目期限内未经政府方同意,经营权受让者不得擅自决定中断项目设施的运营和维护、解散、歇业。 (四)非经政府方同意,经营权受让者不得将项目资产转让给第三方。 (五)经营权受让者应从有关政府部门获得、保持和延续本项目所必需的应由经营权受让者办理的许可、执照和批准,相关费用由经营权受让者支付。 (六)项目协议期内,经营权受让者应按适用法律和谨慎运营原则,购买和维持本项目有关的保险。 (七)经营权受让者应在合作期间向政府方或其授权部门提交可以支付的现金或不可撤销的纸质保函。 (八)经营权受让者应接受政府方依照适用法律进行的临时接管和其他管制措施。 (九)项目运营过程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政府方及有关部门汇报。 (十)经营权受让者应当保证本项目及其设施符合消防、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配备安全保护设施和人员,确保设施安全正常使用;应当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应急救护措施和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及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培训和演练。 (十一)经营权受让者应接受政府方和相关政府部门根据适用法律和本协议的规定对项目运营和维护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并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并应根据本协议以及政府方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及时向其报送有关资料;经营权受让者应配合政府方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其 进行监督考核。 (十二)经营权受让者按照本项目协议规定的内容提供停车服务,并服从政府方对于停车位管理要求,达到《经营权转让协议》约定的停车位管理服务质量标准。 (十三)经营权受让者有义务接受政府方组织专家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中期评估,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年度评估。 (十四)经营权受让者应行使法律法规、当地政府的政策和文件以及项目合同赋予的其他权利,履行规定的其他义务。 (十五)项目运营期内,经营权受让者应当于每年度的四月底前向政府方提交上年度经独立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 (十六)本项目经营期满或提前终止,经营权受让者须将项目设施设备等 资产(含无形资产、数字资产)全部无偿、完好、无负担地移交 给政府或政府指定机构。 (十七)经营权受让者应针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 坏等事件的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所有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和现 场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征求政府方意见并经相关部门同意后实施,并按要求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十八)其他未尽事项详见本公告附件《巢湖市公共停车场(位)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经营项目经营协议》。 (十九).受让方应在《成交确认书》出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与委托方签订经营协议。合同生效后交易双方须按照合同约定办理合同公开手续。 三、受让方确定方式 本项目采取网络连续竞价,价高者得的方式确定受让方,最终成交结果以结果公告为准。 注:最高报价是指不低于公告底价的最高报价,由于系统故障或竞价系统信息与公告信息不符或委托方要求中止 (终止)项目造成竞价中止(终止)时的最高报价不作为本项目最高报价。
【因电动车销量下滑 福特推迟向澳洲矿商Liontown购买锂金属】 福特推迟从Liontown购买锂资源,取消申请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计划。由于电动汽车销量下滑,福特将推迟从澳大利亚生产商LiontownResources购买锂金属,而锂是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成分。该矿业公司在一份交易所文件中披露,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27年和2028年将无法从Liontown的KathleenValley项目中获得任何锂资源。未来交付给福特的货物量也将减半至256,250吨,作为交换,Liontown将把其3亿美元贷款到期应偿还给福特的款项推迟一年支付。(财联社) 【利元亨: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 利元亨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正处于客户现场的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同时,公司始终紧跟电池技术前沿,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等先进领域,已经与30多家客户交流固态电池技术和业务。海外市场,公司已实现向美国客户交付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并正推进国内外等地客户的设备验证工作。(财联社) 【先惠技术: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近期参与投标的潜在项目均未涉及“出口管控清单”范畴】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先惠技术:商务部公布的对锂电池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会对公司设备海外出口有什么影响呢?先惠技术回复称,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近期参与投标的潜在项目均未涉及“出口管控清单”范畴,现有出口业务主要聚焦于模组PACK、汽车底盘生产线及配套产品等领域。根据最新出口管制政策核查结果,公司上述出口产品均未被列入管控目录,海外出口业务未受到相关政策的直接影响。(财联社) 【即日起吉林省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调整】 据吉林发布官微消息,根据国家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要求,吉林省即日(10月11日)起调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调整后,实行"预约资格制",需通过"云闪付APP"领取资格券。首期1000万元补贴资金今日10时开放预约,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燃油车补贴1.5万元,资格券领取后当月有效。(财联社)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北京时间10月10日(巴西当地时间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工厂正式下线,巴西总统卢拉到场见证,并成为这款车的车主。此次下线的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是比亚迪在巴西生产基地的重要成果,该工厂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于2025年7月1日完成首车下线仪式。(财联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四季度新能源销量冲高带动整体车市走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2025年9月汽车消费指数为88.9,高于上月,预期10月汽车销量将超过9月,继续走高。10月初正值国庆长假,全国多地举办大型车展,叠加9月底新车密集上市,进一步激发了消费热情。在政策层面,第四批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将在10月下发,同时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将在今年12月底结束,预计四季度新能源销量冲高带动整体车市走强。此外,经销商进入年末冲刺阶段,促销活动持续加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车市需求持续高涨,预计10月进店客流及销量较9月进一步增加,形成“银九金十”的市场态势。(财联社) 相关阅读: 节后钴系产品“涨声”延续 四钴2日上涨3万元 关注出口配额落地情况 【周度观察】 商务部海关总署58号公告11月实施 出口管制或将是对固态电池产业的保护【SMM分析】 【SMM分析】9月锂电全产业链进入旺季 预计终端需求持续增量 【SMM分析】聚焦石墨负极出口管制:解码新政驱动下的产业重塑与全球变局 【SMM分析】中国对锂电池及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涵盖高端电池与人造石墨负极 美国政府锂矿大动作引爆国内能源金属板块!赣锋锂业、盛屯矿业涨停【SMM热点】 【SMM分析】国庆节后三元前驱体市场:原材料成本显著攀升,出口订单面临政策挑战 【SMM分析】国庆节后三元正极市场:价格看涨预期延续,上游成交传导仍需发酵 【SMM分析】9 月磷酸铁自产外售双线突破 10月预期持续向好 9月硫化锂产量稳增10月将强劲反弹 国内主导全球增长【SMM分析】 北京卫蓝半固态电池一期项目主体封顶 0.2GWh预计2026年释放【SMM分析】 供应紧张、“一芯难求” 储能行业迎爆发 多家企业回应满产产销!【SMM热点】 8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环比增58% 后续能否保持?【SMM专题】 【SMM分析】2025年9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持续创新高 同比大幅增加52% 【SMM分析】9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大增26% 10月产出预期持平 【SMM分析】9月硫酸钴产量环比上涨8.24% 【SMM储能电芯市场周评9.30】燃爆全场,9月储能电芯产量已出,环增5% 2025年9月磷化工市场分析 新能源产业链分化显现【SMM分析】 固态电池迎来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2025年9月成产业化关键节点【SMM分析】 【SMM分析】国庆前夕国内磷酸铁市场向好:产能拉满、价格上调,“反内卷” 共识重塑竞争格局 【SMM分析】今年最后一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SMM分析】青海盐湖股份:盐湖卤水直接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SMM分析】四部门发布 2030年能源装备目标明确 【SMM分析】阿根廷锂业公司:Cauchari-Olaroz项目计划2029年前将产量提升两倍 【SMM分析】9月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增长12.28% 【SMM分析】9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上升2.61% 【SMM分析】宁德时代与首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电池回收 电池、储能、固态电池板块爆发!储能企业“爆单” 固态电池迎新突破【SMM热点】 CLNB 2025 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韩国站圆满落幕!现场干货发言全剖析 SMM:液态到固态——下一代三元材料的技术突破与市场重塑【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SMM:2025-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市场格局与变化【亚洲电池材料合作沙龙】 SMM:全球三元市场供需与展望 2027或将为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关键转折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