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6个
福特汽车前CEO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近日表示,尽管特朗普政府取消了电动汽车补贴,但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需求将逐步增长。 今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法案中规定,美国联邦政府从今年9月30日起将不再为电动汽车提供税收抵免。 在此之前,得益于美国前总统拜登任内推出的政策,消费者购买新的电动汽车可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二手车则可获得最高4000美元税收抵免。 “显然,由于联邦补贴取消,你会看到短期的退潮,但我认为电动汽车市场会出现逐步增长,”菲尔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菲尔兹认为,从长期来看,消费者终将倾向选择清洁能源汽车,而非内燃机汽车,因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所以电动汽车销量会随着时间增长,只是速度不会像车企原本设想的那样快,”菲尔兹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福特、通用等公司计提了巨额减值费用。” 10月14日,通用汽车宣布,公司将计提16亿美元的减值费用,理由是“基于对电动汽车产能的战略性重组计划”。 通用指出,在9月30日联邦补贴到期后,预计“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将放缓”。 菲尔兹补充道:“随着行业适应新的电动车需求曲线,你会看到更多类似调整的出现。” 菲尔兹在1989年加入福特,曾于2014年至2017年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本月早些时候,菲尔兹曾表示,美国汽车制造商高估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并“全力投入”生产电动车。 “原本被认为是优势的事情,现在可能成了一个负担,因为至少在短期到中期内,电动车的市场接受度将低于他们的预期,”他当时说。 福特现任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上月在底特律的一场会议上表示,联邦补贴的取消可能会使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减少一半。 法利上周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说:“短期内,我认为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仅约5%,但这一比例将持续增长,尤其在平价车型领域。”
SMM 10月27日讯:自10月23日以来,能源金属板块持续跳涨,今日盘中再度收涨2.17%,在一众行业板块中涨幅排名前列。个股方面,盛新锂能、腾远钴业、天华新能、华友钴业等多股纷纷跟涨。 而碳酸锂主连也自10月21日以来便接连攀升,截至10月27日碳酸锂主连盘中最高上探至 82060元/吨,创8月22日以来的新高。 现货价格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10月27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已经涨至7.51~7.8万元/吨,均价报7.655万元/吨,较10月16日的低点7.3万元/吨上涨3550元/吨,涨幅达4.86%。 》点击查看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基本面来看,据SMM最新了解,当前下游材料厂开工率持续走高,需求支撑现货成交。但价格上行锂盐厂惜货情绪渐浓,市场成交情况平淡。供应端来看,锂盐厂整体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其中锂辉石端与盐湖端开工率均维持在60%以上,成为供应主力。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将继续攀升,有望突破历史新高; 需求侧表现更为强劲。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商用与乘用领域同步快速增长,加上储能市场则呈现供需两旺格局,持续拉动锂电材料需求。 综合来看,虽然 10 月锂盐供应延续稳步增长态势,但在动力与储能领域需求的强劲支撑下,市场已呈现显著去库存格局。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储能政策推动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增长,单车带电量提升以及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提高。预计全球储能及动力电池景气度有望延续,锂盐需求料将继续超预期。锂行业投资高峰期已过,未来主要增量来自现有项目的增产或爬坡,锂资源供应增速预计会逐步下滑。9月锂盐冶炼厂的库销比为28%,降至2022年的水平,锂盐库存水平达到极限值。预计2025-2028年全球锂行业供应过剩量分别为10.1/7.8/2.9/1.1万吨,锂供需将逐渐转为紧平衡,锂价底部有望抬升,预计2026年锂价运行区间为8-10万元/吨。建议关注在锂价触底反弹过程中可能受益的低成本标的以及拥有优质矿山资产的公司。 中信建投研报更是上调了明年国内储能装机增速,调整至翻倍,其认为,锂电新周期序幕拉开。投资方向上,储能电池、系统集成、PCS等关键零部件均存在投资机会。其中电池环节目前较为紧缺,具备一定的涨价潜力,是目前较为优选的环节,而集成环节则作为储能系统整体价值链的提供方,头部企业订单高涨,具备较大的业绩弹性。 华西证券也表示,碳酸锂10月供应虽稳步增长,但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需求表现强劲,有望推动市场进入大幅去库阶段,形成阶段性供应偏紧格局。上游矿山方面,海外矿商延续挺价策略;其他持货商因前期库存去化明显,惜售情绪升温,报价随期货波动。该证券还指出,下游锂盐厂则维持较高排产节奏,对原料采购需求保持旺盛,采购意愿较前期提升。整体来看,锂矿市场现货流通偏紧,市场询价及成交活跃度均有所回升。 个股方面,受三季度锂盐价格持续回暖带动,盛新锂能第三季度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据其公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6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2万元,同比增长132.30%。盛新锂能方面表示,受行业供需格局等因素影响,锂盐产品的市场价格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印尼工厂开始销售出货,公司第三季度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而对于当前大火的储能市场,据SMM上周了解,储能电芯成本端,受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影响,材料环节供应趋紧,预计上游四大主材价格将出现波动。其中,磷酸铁锂厂商正积极上调加工费,部分隔膜企业已完成第二轮提价,预计下月电芯成本端将面临一定压力。 且据SMM了解,近期市场围绕2026年储能增速展开广泛讨论。基于SMM对电芯厂、集成商的调研及对各区域市场的研判,目前对明年储能电芯产量的增速预期为20%–25%,出货量增速预期为16%–23%。以下针对大家普遍讨论的两个地区进行简单的分析: 国内市场方面,在强制配储政策取消的背景下,储能电站投资已转为经济性驱动。各省市是否进一步推出容量补贴政策,成为刺激未来国内需求的关键。内蒙古在容量补贴政策的支撑下实现显著增长,但在明年补贴退坡的预期下,维持高速增长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多个省市已出台容量补贴政策,将为明年国内需求提供一定支撑,但能够贡献显著增量的区域多数已有相应政策布局。新兴市场方面,中东地区是今年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实际交付进度不及预期。部分客户反映现有订单规模偏大,因此2026年该地区难以维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长,预计增速将回落至30%左右。
10月24日前后,9月钴及锂电产业链相关产品进出口数据集中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9月辉石进口量达71.1万实物吨,环比增长14.8%,折合碳酸锂当量(LCE)约6.7万吨。碳酸锂进口方面,9月中国进口碳酸锂19597吨,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20%......SMM整合了电池材料的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上游 锂精矿 据海关数据显示,9月锂辉石进口环比增幅明显2025年9月中国锂辉石进口量达71.1万实物吨,环比增长14.8%,折合碳酸锂当量(LCE)约6.7万吨(SMM进行平均品位与含水量的拆分处理统计计算所得)。从来源国看,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三国合计贡献总进口量的81.1%。其中,澳大利亚来矿34.7万吨,环比大幅增长64.1%;尼日利亚来矿约12.0万吨,环比上升14.4%;津巴布韦来矿为10.9万吨,环比下降7.8%。此外,自南非的进口量增长显著,9月进口达10.9万吨;而马里在9月则无到港矿量。 另外,经SMM筛选分析,9月锂辉石精矿进口量约为52万吨,占比来矿总量73.3%。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SMM整理 》 【SMM分析】2025年9月中国锂辉石进口量达71.1万实物吨 折合碳酸锂当量(LCE)约6.7万吨 据SMM最新了解,当前上游海外矿端挺价情绪持续;其他持货商挺价心态持续,且可流通现货量较少,惜售情绪浓厚;下游锂盐厂由于需求较好,为保持前期排产,当前对原料保持较高需求,询价、采买意愿较为浓厚,市场较为活跃。整体市场矿价跟随碳酸锂水涨船高。 截至10月24日,锂辉石精矿(CIF中国)现货报价涨至881美元/吨,较9月30日上涨23美元/吨,涨幅达2.68%。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碳酸锂 据海关数据,9月中国进口碳酸锂19597吨,环比减少10%,同比增加20%。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1.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5%;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6948吨,占进口总量的35%。9月中国出口碳酸锂151吨,环比减少59%,同比减少9%。 碳酸锂价格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10月碳酸锂整体呈现震荡上涨的态势,截至10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已经涨至7.45~7.63万元/吨,均价报7.54万元/吨,较9月底的7.355万元/吨上涨1850元/吨,涨幅达2.52%。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回顾9月的碳酸锂价格,据SMM现货报价显示,9月碳酸锂现货价格出现回落,环比下跌6%。从供需层面来看,本月行业迎来需求旺季,下游材料厂采购积极,库存周期小幅延长。供应方面,锂辉石端产量增长有效弥补了江西锂云母供应减量,但当月供应总量仍低于旺盛的需求,形成明显的去库格局。供需缺口主要通过消耗前期社会累计库存来满足,因此并未对即期供应造成实质性压力。叠加8月价格急涨后的技术性回调需求,共同推动市场看涨情绪降温,9月电池级碳酸锂月度均价回落至7.41万元/吨。 据SMM最新了解,当前碳酸锂供应端,锂盐厂开工率维持高位。锂辉石端和盐湖端均有新产线投产,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仍具备增长潜力,市场供应稳步增加;需求方面,主力下游表现持续强劲,是支撑本周价格上行的核心动力。动力电池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商用与乘用市场的同步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则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局面。 当前下游材料厂开工率持续走高,需求支撑现货成交。整体来看,10月供应虽稳步增长,但动力与储能领域的强劲需求将推动市场进入大幅去库阶段,预计形成阶段性供应偏紧态势,需求支撑下的去库预期将对价格底部形成稳固支撑,SMM预计短期内碳酸锂价格将保持偏强运行。 氢氧化锂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级6526吨,环比上月增加15%,同比减少49%。分国别来看,出口往韩国与日本占比总出口量96%:往韩国出口量级4555吨,环比8月增加55%,同比减少56%;往日本出口量级1715吨,环比8月增加91%,同比减量17%。另外,9月中国进口氢氧化锂1473吨,环比小增。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SMM整理 》【SMM分析】9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6526吨 环比增幅15% 电池材料 磷酸铁锂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为3091.99吨,环比8月上涨54.6%,同比去年增599%。价格方面,2025年9月磷酸铁锂出口均价5131.6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6,550元/吨。较8月均价下跌865.58美元/吨,环比下跌约2.45%。 2025年9月海关总署进口数据中,中国磷酸铁锂出口至加拿大的量级最大,占总出口量的31.6%,主要由江苏省出口;第二名为波兰,出口至波兰的磷酸铁锂为942吨,占总出口量的 30.47%;第三名为美国,出口至美国的磷酸铁锂为504.6吨,占出口量的16.3%。另还有出口目的地为泰国、中国台湾、韩国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最大的地区-越南,在本月出口量有较大减量,由8月的792吨下降至82吨,取而代之的是加拿大和波兰。 另外,据中国海关进口数据方面显示,9月中国磷酸铁锂进口量为882公斤,主要由韩国进口,进口均价为6675.7美元/吨。 》【SMM分析】9月磷酸铁锂进出口数据 磷矿石 2025年9月,中国磷矿石进口总量环比增24.7%至16.3万吨,进口总金额增31.8%,全国综合进口均价环比涨5.7%。 2025年9月,中国磷矿石进口量从8月的13.0万到9月的13.0万吨,环增24.7%;进口金额从1075.2万美元环比升31.8%至1417.2万美元。埃及为最大进口国,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成以上,约旦占近4成。出口量从9月的1.10万吨增长至9月的1.48万吨,环比增34.2%。9月主要出口地仍为湖北。 》9月中国磷矿石进口量价齐升 主进口国为埃及与约旦【SMM分析】 三元正极材料 2025年9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进口量为8910吨,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88%。其中,NCM进口6871吨,环比增加23%,同比增加94%;NCA进口2039吨,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88%。 9月出口 2025年9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出口量为11100吨,环比下降18%,同比增加177%。其中,NCM累计出口10934吨,环比下降18%,同比增长179%。NCA累计出口166吨,环比下降9%,同比增长110%。 》【SMM分析】9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环比下降18% 三元前驱体 2025年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9218吨,环比增加5%,同比下降16%。 9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8月相比进一步增长。其中,NCM和NC的出口量都有所增加,NCM9月出口总量为6687吨,环比增加2%,同比下降29%;NC9月出口总量为2491吨,环比增加11%,同比增加56%。NCA在多月无出口后,于9月产生40吨出口量。 从NCM来看,9月NCM出口量为6687吨,其中,浙江省出口量进一步增长,排名第一,出口量2152吨,占比32%。贵州省出口量为1290吨,排名第二。湖北省出口量小幅恢复,排名第三,出口量811吨。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9月出口情况解析 人造石墨 2025年9月,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816吨,环比增长19%,同比下滑12%。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9月,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55092元/吨,环比下滑12%,同比下跌29%。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5年9月,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53557吨,环比下滑4.6%,同比增加13%。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9月,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7172元/吨,环比下滑16.3%,同比降低22.8%。 9月,“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人造石墨需求量增加,带动人造石墨进口数据增长。展望后市,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定于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施行。这可能会对未来人造石墨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可能会导致海外市场对人造石墨的需求提前释放,出口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出口量下降,出口均价上升。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金九” 需求托底进口 后续出口管制落地量价预期分化 六氟磷酸锂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出口量约1351吨,环比上涨约7.1%,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进口量为10.365吨。 出口方面,2025年9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约1351吨,较8月环比上涨约7.1%,同比上涨约43.1%。从出口表现来看,六氟磷酸锂海外需求呈现分化态势:美国、韩国市场需求旺盛,出口量环比大幅增长 —— 其中出口美国 476.681 吨,环比上涨约 44%;出口韩国 473.301 吨,环比增幅高达 133.9%。而出口到日本、波兰的量级有所下滑 —— 出口波兰 199.6 吨,环比下降约 17.7%;出口日本 102.6 吨,环比降幅达 49.2%,回落态势明显。 》【SMM分析】2025年9月六氟磷酸锂出口量环比上涨7.1% 钴方面 钴湿法冶炼中间品 2025年9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9719实物吨,环比上涨85%,同比下降84%,其中从刚果金进口量约为9553实物吨,环比上涨98%,同比下降84%。9月进口量大幅上涨或因保税区清关,以及部分海外港口中间品到港。但从历史同期对比来看,进口量仍处于相对低位,原料紧缺状态仍无法缓解。2025年9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9097美元/实物吨,环比上涨7.02%。2025年1-9月中国累计进口296,048实物吨,累计同比下降36.23%。 》【SMM分析】2025年9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环比上涨85% 未锻轧钴 2025年9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861金属吨,环比上升100%,同比上升194%。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9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33935美元/金属吨,环比上升9.55%。2025年1-9月累计进口5405金属吨,累计同比增加181%。 出口方面,2025年9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530金属吨,环比上升29%,同比上升3%,分国别看,9月出口量环比大幅上升主要由于往美国方向增加,9月中国出口美国量260金属吨,环比上升189%。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9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均价为31882美元/金属吨,环比下降0.62%。2025年1-9月累计出口量13233金属吨,累计同比上涨121%。 》【SMM分析】2025年9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环比上涨100%
近日,厦钨新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称,为充分发挥双方在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原料供应、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应对全球市场对超高比能电池材料的需求和挑战,提升企业效益,实现合作共赢,双方一致同意进行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升华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产品供销合作方面,双方一致同意就消费电子、动力以及低空飞行器、eVTOL、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三元材料、钴酸锂、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协议,2026年-2028年格林美预计每年将向厦钨新能供应各类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15万吨,其中包括氯化钴的供需量约为3.6万吨/年、硫酸镍的供需量约为3.6万吨/年、四氧化三钴的供需量约为1.8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的供需量约为3.6万吨/年、碳酸锂/磷酸锂的供需量约为2.4万吨/年,以上均包含回收料在内,格林美将根据厦钨新能需求进行保供,三年合计拟供应45万吨。 在先进电池原料和材料供应及全球产能布局合作方面,双方同意在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绿色镍资源开发、动力电池和消费类电池原料及材料制造等领域,展开技术攻关与产业链供应合作及资本合作,以获取优势资源,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技术与资本的深入合作,保障供应稳定性以及成本优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产业链。通过循环再造相关产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更好满足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对碳足迹的认证要求。 在产品研发方面,双方同意将就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固态锂电前驱体(含固态电池新结构、新材料)、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以及应对正极材料发展的现有技术和未来前瞻性技术开发、认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高效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探讨建立资源共享、协同研发的合作机制,降低生产成本,分享市场经济效益,共同应对终端市场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公司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双方业务协同效应。”厦钨新能表示,此次合作符合该公司的发展战略,属于其产业链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该公司供应链的稳定性,保障该公司行稳致远。
全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下一代技术”的主攻方向之一,已成为全球竞逐的焦点。 近日,固态电池领域迎来密集的产业化突破信号。从下游应用、中游制造到上游材料,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力,将这场技术“竞速赛”推向高潮——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照进现实。 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商业化路径逐渐明晰 下游整车厂正从技术展望,转向明确的“时间表”,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注入强劲信心。奇瑞汽车近日展出其名为“犀牛S”的全固态电池模组,据介绍,其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与富锂锰正极材料的组合方案,在极端安全测试中表现稳定,并计划于2026年试运行、2027年全面量产,届时整车续航有望冲击1500公里大关。 传统巨头丰田也宣布,计划最早在2027年推出其首款搭载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型。而根据此前规划,丰田将初步建设年产10GWh的固态电池工厂,首批全固态电池将优先供应其雷克萨斯品牌的高端电动车型,进一步强化其在下一代电池技术路径上的战略布局。 中游电池制造环节,正通过资本投入与技术迭代,夯实产业化基础。电池中国观察到,欣旺达日前推出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欣·碧霄”聚合物全固态电池,实现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与高安全性的兼顾;正力新能计划募资约5000万港元,专项建设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试产;卫蓝新能源则凭借约40亿元的储能订单,为固态电池开辟了电动车之外的重要商业化场景。 锂电设备端,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合作交付首批全固态锂金属圆柱电池,展现出其在下一代电池形态上的前瞻布局;先导智能则凭借“技术同步,装备先行”的策略,率先实现了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及关键设备的突破——其干法涂布设备可显著降低能耗,固态电解质复合与无隔膜叠片等创新工艺,已达行业领先效率,相关设备已进入全球头部企业供应链并获重复订单,为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提前铺平了装备道路。 上游材料端,正在集中攻克电解质这一核心瓶颈。近日,蜂巢能源与江苏华盛锂电携手,开发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借助后者在高纯度硫化锂制备上的液相法合成路线优势,推动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突破5.57ms/cm;当升科技与博苑股份深度捆绑,在碘化锂、硫化锂等上游关键原材料上,展开“材料-化工”跨界合作,被业界视为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的重要里程碑;蓝固新能源凭借“液态-混合固液-固态”全技术路线布局,构建了独特的电解质产业护城河。 与此同时,清陶能源通过材料创新,开发出新型O/F共掺的硫银锗矿型固态电解质,在实现离子电导率提升的同时,将原材料成本降至传统体系的3.65%,为硫化物体系的大规模应用扫清了成本与环境稳定性障碍。 学术新突破为产业化扫清障碍 在产业界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同时,实验室研究也正协同并进,致力于从源头破解其核心技术的固有瓶颈,为攻克产业化道路上的关键技术障碍提供重要支撑。 在界面接触这一关键难题上,前不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了解,该团队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进行阴离子调控,开发出国际上首例“零外压硫化物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这项技术实现了电极与电解质在无需外部加压下的自主修复与紧密接触,为解决固-固界面阻抗这一终极难题提供了极具量产潜力的全新方案。 与此同时,离子电导率与低温性能的困境也迎来新的破解之道。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孙学良团队联合国际力量,创新性地研制出超高导的卤化物电解质并厘清三维连续四面体传输路径,实现超低温环境下全固态电池的常循环稳定运行。这极大拓展了其在地球极区、航空航天等极端场景的应用边界。 这两项突破,分别从“界面接触”与“离子传导”两大核心瓶颈入手,为产业化加速突围注入最前沿的原始创新动力。 前景与挑战并存 伴随产学研各界的协同推进,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前景正变得愈发清晰。研究机构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GWh,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接近30%。这一乐观预测的背后是清晰的产业化进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GWh级出货,并逐步向乘用车市场渗透,而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则从2030年普遍提前至2027年,部分领军企业甚至已启动产线设计工作。 不过,产业界对技术挑战仍保持着清醒认识。海目星激光董事长赵盛宇指出,真正解决固-固界面与稳定性问题,固态电池需走向半导体化、薄膜化、微纳结构化,通过精细化控制到原子结构,其稳定性、可控性才能达到理想状态,这一目标可能要在十年后才能实现。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也坦言,“全固态电池领域相关工艺和设备目前远未成熟,距离真正量产仍有很大差距。”这种审慎态度与积极布局并行,体现了产业发展的理性与务实。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0月27日讯: 2025年9月,中国鳞片石墨进口量为2361吨,环比出现32%的增长,同比增加21%。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5年9月,中国鳞片石墨出口量为5927吨,同环比出现8%的下滑。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9月,鳞片石墨进口量级因国内电池端需求旺盛影响出现环增;同时,出口量级也同样受到国内需求提升影响,环比出现8%下滑。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SMM10月27日讯: 9月,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陷僵局。下游电池企业为应对后续订单需求,逐步提升自身开工率,对负极材料的采购量有所提振;同时,负极生产所需的原料焦、石墨化加工等核心环节价格持续上涨,部分负极企业已释放涨价意愿,试图通过调价缓解成本压力。但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负极企业间的竞争依然激烈,议价能力受限;下游电芯厂为控制自身成本,压价情绪较为强烈,对负极企业的涨价诉求接受度较低,部分采购合同仍以“保量压价”为谈判核心。多重因素交织下,9月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未能突破僵局。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近日,上海市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 莱特莱德(上海)技术有限公司 凭借在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地位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入选,荣获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认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优质代表。 作为专业的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莱特莱德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分离材料与技术的研发应用,构建了以全流程解决方案、项目投资及运营维管服务、膜材料应用研发及标准品销售为核心的三大业务体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美国、德国、新加坡)设立联合研发和解决方案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的国际化布局与业务拓展。我们深入洞察各行业在水处理及流体分离领域的核心需求,通过覆盖研发、设计、施工、运营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此次成功入选,是国家权威部门对我司持续创新能力、全流程解决方案实力及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高度认可与肯定。这份荣誉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标志着莱特莱德在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未来,莱特莱德将继续秉持“专精特新”发展精神,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同时,积极发挥“小巨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审视自身的定位和优势,践行使命价值观,为环境更美好,用户更满意,推进可持续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应用,真正实现企业愿景——让环保更环保!
SMM10月27日讯:据SMM了解,截至10月27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3.03万吨,较10月20日下降0.74万吨;较10月23日下降0.16万吨,并降至2024年9月2日以来的低位。 经过上一周铅价暴涨的行情后,铅蓄电池企业采购积极性明显减弱,部分地区社会仓库库存已停止去库,并开始有小幅累库的情况。而华北、华中地区原生铅冶炼企业检修后尚未完全恢复,部分企业10月铅锭产量已售罄,短时间供应仍不足,华北地区社库继续被消耗,拖累整体社会库存延续降势,且11月前铅锭社库将维持低位。11月后,我们则需要关注国内持货商交仓,以及进口铅到港对社会库存的影响。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尼日利亚最大电池厂——新威集团,已确认出席今年在越南的亚太铅酸蓄电池大会。本届大会将于12月4-5日,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全球行业龙头包括越南最大铅冶炼厂升龙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嘉能可、EMI、WOORAY、天能、骆驼、理士、京九、恒力、杰斯特、越南北部有色、越南长兴有色、柬中金属产业园等企业也已确认参加会议。 红星中源集团旗下的新威集团是依托尼日利亚、辐射中西非市场的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基地位于哈克特港附近的红星工业园,拥有占地600余亩的综合产业区,布局冶炼、生产、销售、服务、回收的全产业链,涵盖六大核心业务板块:启动电池、低速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注塑制品、铅锌冶炼与充换电服务,新威集团扎根非洲,践行本土化模式,已形成年产9万吨精炼铅、550万只汽车启动电池、600万只摩托车电池、150万只小密和电动自行车电池的核心产能,并配套3.6万吨硫酸制造与1500万件/套塑料制品生产能力。 从市场统治力来看,新威集团在尼日利亚处于绝对领先的行业地位,汽车启动电池市占率 >75%,摩托车电池市占率 >60%(投产1年即达成),通过“回收-再生-制造” 绿色循环体系,年处理废电池超2000万只,再生铅利用率达97%,塑料回用率超40%,获尼日利亚清洁生产认证。 新威集团在西非强势拓展:通过800个回收点与本土化团队,成功将商业模式复制至加纳、科特迪瓦、喀麦隆、塞内加尔等国。未来,新威集团将在巩固中西非市场的基础上,战略性规划进入中东市场,开启全球布局新篇章。 新威集团将参与的2025 SMM亚太铅酸蓄电池供应链创新大会,将会邀请30+国家的代表,汇聚300+参会人员,实行“展+会”的模式,邀请25+发言嘉宾、15+展商。 01 会议最新展位图 02 会议参会名单(持续更新中)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