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6个
本周储能电芯市场价格整体保持稳定。成本端方面,受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影响,材料环节供应趋紧,预计上游四大主材价格将出现波动。其中,磷酸铁锂厂商正积极上调加工费,部分隔膜企业已完成第二轮提价,预计下月电芯成本端将面临一定压力。 近期市场围绕2026年储能增速展开广泛讨论。基于SMM对电芯厂、集成商的调研及对各区域市场的研判,目前对明年储能电芯产量的增速预期为20%–25%,出货量增速预期为16%–23%。以下针对大家普遍讨论的两个地区进行简单的分析: 国内市场方面,在强制配储政策取消的背景下,储能电站投资已转为经济性驱动。各省市是否进一步推出容量补贴政策,成为刺激未来国内需求的关键。内蒙古在容量补贴政策的支撑下实现显著增长,但在明年补贴退坡的预期下,维持高速增长面临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多个省市已出台容量补贴政策,将为明年国内需求提供一定支撑,但能够贡献显著增量的区域多数已有相应政策布局。新兴市场方面,中东地区是今年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实际交付进度不及预期。部分客户反映现有订单规模偏大,因此2026年该地区难以维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长,预计增速将回落至30%左右。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杨玏 021-51595898 李亦沙 021-51666730
SMM10月23日讯:今日沪铅强势拉涨,盘中沪铅涨幅超过600元/吨,最高飙升至17760元/吨,为近七个月以来的新高。截至10月23日下午15:00收盘,沪铅2511合约收于17615元/吨,涨幅2.68%。同时,沪铅在时隔近9个月后再次出现“BACK”结构,沪铅2511合约与2512合约基差达到140元/吨(参考上午11:30收盘的价差),而上一次沪铅在2025年1月时段的“BACK”结构基差仅在10-50元/吨。 本轮铅价暴涨,究其原因,主要是基本面提供较强的支持条件。 首先,铅消费好于预期。 10月由于国庆&中秋双节,铅蓄电池企业多放假0-8天不等,个别企业甚至放假半个月,同时下游企业普遍在9月进行惯例备库,铅消费前置,节后市场铅消费预期走弱。而在国庆节后,铅蓄电池企业如期复产,部分企业考虑到“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以及四季度消费预期建库,企业生产线开工率情况较节前提高。截至10月16日,SMM五省铅蓄电池企业周度综合开工率为74.97%,较上周环比上升13.26个百分点,较节前(9月25日)上升3.35个百分点。 》查看更多SMM铅产业链数据库 其次,原生铅与再生铅冶炼企业复产进度较慢,且部分地区车辆运输受限。 目前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原生铅冶炼企业处于检修状态,或是因铅精矿供应不足,企业检修后尚未完全复产,同时,安徽等地区再生铅冶炼企业复产进度慢于预期,废电瓶供应有限,再生铅利润仅在盈亏线附近,个别企业复产时间从11月下旬延迟至11月底。截至10月16日,SMM四省再生铅企业周度综合开工率为35.1 %,较上周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另10月15日起,北方地区部分省市进入冬季供暖状态。本周起,河北、河南等地区生产企业陆续接上级环保部门通知,将对入厂车辆进行管控,其中国五及国五以下车辆不允许进厂,当地原生铅、再生铅企业、铅蓄电池企业的废料和铅锭等运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运输周期拉长。 最后,铅锭库存大幅下降,社会库存降至逾一年的新低。 截至10月23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3.19万吨,较上周(10月16日)下降0.57万吨,并降至2024年9月5日以来的低位。近期,铅蓄电池企业开工率稳中有升,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河南、湖南等地区冶炼企业厂库纷纷下降,上周SMM原生铅企业厂库铅锭库存已不足0.3万吨。比如河南地区铅锭排队提货的情况从上周持续至本周,故部分下游企业继续消耗周边社会仓库的铅锭库存,铅锭社库进一步下降。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到当前国内铅价表现强于海外市场,铅锭进口窗口逐步打开,后续铅锭进口增加的预期。截至10月23日沪铅收盘,铅锭进口盈利水平在379元/吨,盘中最高更是到达573元/吨(含3%进口关税),若铅锭进口来源为协定零关税国家,这一盈利空间将更大。据LME最新库存数据,今日(10月23日)LME铅库存总量为23.97万吨,存在较好的可进口条件。 短期内,铅锭库存处于低位,将支持铅价呈高位震荡,若后续铅锭供应增量或铅锭进口兑现,铅价则存在冲高回落风险。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SMM10月23日讯: 梯次回收本周情况: 本周梯次市场价格整体维持平稳,这是供需两端及成本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成本端,受刚果(金)钴供应政策调整引发钴盐价格大幅上行,成本压力沿产业链传导至三元正极材料及新品电芯,带动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态势。从供应端看,受“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驱动,电芯厂产能释放提速,为梯次再生领域的供应量提供了显著支撑;从需求端看,目前价格触及下游企业心理预期高位,市场对更高价格的接受度持续走低,故而以刚需补库为主,整体采购意愿趋于谨慎。供需两端的博弈与成本端的支撑形成对冲,最终使得梯次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态势。 结合当前梯次市场的供需关系与成本传导节奏来看,短期内整体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这使得市场整体价格上涨空间有限,难现大幅波动;不过,从成本端传导的滞后性来看,当前钴价上涨的影响尚未完全传递至终端梯次应用环节,同时近期碳酸锂价格开始上行,两者叠加形成的成本压力后续共同传导至终端市场时,预计将推动三元B品电芯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雷越021-20707873
SMM10月23日讯: 本周电解液价格暂稳。其中,三元动力用、磷酸铁锂用及锰酸锂用电解液均价分别为22600 元 / 吨、18450 元 / 吨及 15000 元 / 吨。从成本端分析,六氟磷酸锂受需求增长引发的供应紧缺影响,市场供需矛盾持续加剧:部分企业已陷入无货可售状态,暂停对外报价;仍有货源的企业则持续上调报价,即便当前市场成交体量有限,但零星成交仍助推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与此同时,VC、FEC 等核心添加剂价格也在需求端的强力拉动下持续走高,直接导致电解液生产成本显著承压。不过,成本传导需要时间,供需双方仍处于价格博弈阶段。需求端来看,随着纯电重卡持续推进及“金九银十”传统汽车销售旺季,终端需求增长,向上传导至电解液环节,直接推动电解液整体需求上行。供应端来看,下游需求增长已带动电解液企业开工率提升,但受制于上游原料供应紧张,叠加当前电解液价格不及预期,部分企业选择适度控制订单;不过,行业长期以来的产能过剩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市场整体产量仍能覆盖下游需求。综合成本端压力持续累积及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预计后续电解液价格将迎来上涨行情。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SMM10月23日讯, 要点: 磷酸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行业整体已承受近两年的负盈利压力。在当前需求支撑下,具备技术传承与产品一致性的优质磷酸铁企业,正迎来盈利修复的重要窗口。 一、磷酸铁的重要性:性能决定电池基因,优质产能价值凸显 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固相法工艺产能占比超过80%,而磷酸铁作为前驱体,其性能基本决定了磷酸铁锂八成以上的电化学表现。可以说,磷酸铁是磷酸铁锂的“基因”,其品质直接写入终级电池材料的性能基础。 然而在市场中,磷酸铁的价值常被低估。作为磷酸铁锂的“命根子”,其重要性常被“钱袋子”碳酸锂的价格波动所掩盖。随着2026年下游需求进一步扩大,具备稳定供应能力与高一致性的优质磷酸铁产能或将趋于偏紧。 参看: SMM分析《磷酸铁锂的“钱袋子”和“命根子”:要钱更要命》 https://new-energy.smm.cn/content/14042/102681529?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share-block&utm_content=32 二、磷酸铁的价格走势:周期轮回,从暴利到深调再到艰难企稳 如下:价格趋势表 自2025年二季度起,磷酸铁开工率随需求回升而提高,但价格仍持续在成本线以下徘徊。企业为维持运营,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推进工艺、原料、能耗等多维度的降本增效。事实上,自2023年初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以来,行业已展开多轮内部优化,以应对激烈竞争。 近年价格演变可分为三阶段: 2021年1月—2022年中下旬:需求驱动价格屡创新高 价格从约1.2万元/吨持续上涨,最高突破2.5万元/吨。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爆发、储能市场起步带动磷酸铁锂需求激增,叠加磷、铁等原料成本上涨。该阶段行业利润丰厚,吸引大量新玩家涌入,2022年新建与获批项目急剧增加。 2022年底—2023年:供需逆转引发价格断崖式下跌 价格从高位快速回落至1万元/吨左右。主要原因是产能集中释放、需求增速放缓及原材料价格回落,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竞争格局恶化背景下,部分企业为抢单低价中标,引发行业集体恐慌与报价踩踏,磷酸铁作为“命根子”的地位被短期利益所忽视。 2024年—2025年:低位震荡中匍匐前进,行业利润见底 价格在1万元/吨附近弱势震荡,行业进入低利润、弱平衡阶段。2023年底某头部大厂的低加工费招标,进一步压缩磷酸铁锂企业采购空间,导致磷酸铁企业被迫让利,共同为下游电池环节输送利润。 总体来看,磷酸铁价格走势与新能源产业链的供需周期、原材料成本及产能扩张节奏高度相关,已完成从“需求驱动上涨—产能过剩下跌—供需平衡企稳”的完整周期。 三、磷酸铁的成本:磷酸铁是一个价值被低估,同时正在被低价竞争的产品 1、即期磷酸铁成本表(2025年10月23日) 2、磷酸铁成本趋势表 目前,磷酸铁企业正努力维持现金流平衡,普遍处于艰难支撑阶段。 四、结论:营利修复契机已现,反内卷与品质竞争成关键 1、风险犹存机制在变: 随着行业反内卷共识的形成和政策引导,持续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或将难以维系。但市场上仍存在非标低价产品冲击,如回收料磷酸铁和降级品清库存产品,对正规价格体系形成干扰。 2、营利窗口正在打开: 在当前需求总量支撑下,若仍无法实现合理盈利,表明行业价格机制已严重失真。随着产能出清加速,磷酸铁和磷酸铁锂有望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共同回归合理利润空间。 3、格局重塑趋向集中: 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对产品一致性和供应稳定性的高要求,将促使订单向具备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10万吨级别企业凭借成本控制和品质保障能力,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则需聚焦细分领域,通过技术专长或特殊产品路线形成差异化优势,通用规格产品的生存空间将日益收窄。 4、行业认知理性回归: 经过近三年的市场洗牌,磷酸铁和磷酸铁锂企业已经 从“我要做什么”“我会做什么”到“我怎么做的更好”思维意识的转变 。磷酸铁及磷酸铁锂行业的新入围企业已摆脱 “以低价切入市场” 的传统思维,转而根据产品性能(如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和市场定位(如高端动力电池配套、中低端储能应用)制定合理报价,标志着行业认知的重要升级。这一转变背后,是行业逐渐意识到:电池材料并非 “大开大放” 的传统大化工产品,而是对工艺精度、品质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精细化领域,需通过 “精雕细琢” 的技术打磨与品质管控,才能实现长期发展。这种认知更新将倒逼全行业聚焦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推动磷酸铁材料领域从 “量的扩张” 向 “质的飞跃” 转型,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附磷酸铁的产能产量开工率情况:理论开工率,实际高于理论开工率,主要原因装置产能因产品升级而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满产。举例:某10万吨产能企业,因产品迭代而增加某些环节,导致产能只有8万吨。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本周,三元材料价格整体延续上涨走势。从成本端看,硫酸镍价格保持稳定,硫酸锰小幅上行,硫酸钴虽仍呈连续上涨态势,但涨幅较此前明显收窄,而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价格亦小幅上行,共同推动三元材料成本上升及价格走强。由于硫酸钴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推动5系三元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部分产品报价已超过高镍型号。5系产品成本持续走高或对其在消费和小动力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抑制,部分下游电芯厂已开始考虑转向其他替代型号。 本周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有所收窄,主流厂商普遍恢复报价,但当前报价水平仍普遍高于下游电芯企业的心理预期,预计市场接受仍需要一定时间消化。随着年末临近,部分企业即将开启关于明年长单商务条件的初步商谈,预计到本月末价格走势将更为明朗。 需求方面,国内动力市场需求持续向好,海外部分车型市场表现也比较出色,头部材料企业排产有明显提升;此外,钴价上涨也带动了部分订单前置。消费类市场需求整体较为平淡,其中6系三元材料订单表现相对较好。
SMM10月23日讯: 本周,国内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维稳运行。成本端,原料采买价格走高,对人造石墨价格形成支撑;供需端,下游市场需求仍处旺盛状态,对价格形成正向拉动。然而,负极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仍处较低水平。两种力量相互博弈、此消彼长,最终使得本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在僵持区间内运行。展望后续,在传统销售旺季结束前,下游市场对人造石墨负极的需求大概率将维持旺盛态势,为价格提供直接需求托底;成本端压力延续,人造石墨上游原料价格仍存持续上涨趋势,二者将共同对后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形成有效稳价支撑。 本周,国内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止跌企稳。供需端,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天然石墨采买商进入备货阶段,下游需求小幅抬升,供应过剩格局得到小幅改善;成本端,上游原料价格持稳,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形成稳固支持。展望后市,气温下降将致使原料供应有所收紧,下游企业季节性备货持续,短期内或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然而,受限于供大于求格局难改,预计后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仍缺乏显著上涨动力,将以持稳运行为主。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SMM10月23日讯: 本周,国内石墨化市场仍处僵持阶段。需求端,电芯产量持续上行,但由于负极企业加速布局一体化产能,将石墨化环节内部消化,直接导致需求端传到受阻,外协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格局未得到改善,价格缺乏上行动力。展望后市,过剩产能消耗缓慢和旺季提振作用有限双重影响下,预计后续石墨化价格难有明显突破。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SMM10月23日讯: 本周,国内低硫石油焦价格呈上行走势,市场均价达到4180元/吨。供应端,前期停工检修的焦厂恢复生产,市场供应量较此前有所增加;需求端,下游企业订单保持充足,需求承接力较强,对市场形成有力拉动。因此,在市场供需格局仍处于偏紧状态下,本周低硫石油焦价格走高。展望后市,销售旺季结束前夕,需求端对低硫石油焦市场仍存较强支撑力度,成本端或将持续为低硫石油焦价格提供支撑。因此,预计后续国内低硫石油焦价格或将继续呈现上涨态势。 本周,国内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持稳运行。市场供需关系延续上周格局,既无显著的供应增量或减量,也未出现需求端的集中释放或收缩;上游原料价格与上周相比无明显变动,未对油系针状焦生焦形成额外支撑或压力。展望后市,前期供应偏紧使得油系针状焦生焦生产商产生涨价预期,但后续预期停工的油系针状焦生焦生产商或将恢复生产,整体供应格局或将相对宽松。因此预计后续国内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难有上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本周碳酸锂市场呈现现货价格稳步上行、期货区间震荡的格局。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推动市场持续大幅去库,形成阶段性供应偏紧的预期。 价格方面,本周现货价格持续走高。截至10月23日,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从周初的73991元/吨上涨至74821元/吨,累计上涨83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7.40-7.56万元/吨,均价7.48万元/吨,环比周一累计上涨8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7.195-7.315万元/吨,均价7.255万元/吨,环比周一累计上涨800元/吨。 供应方面,锂盐厂开工率维持高位。锂辉石端和盐湖端均有新产线投产,预计10月碳酸锂总产量仍具备增长潜力,市场供应稳步增加。 需求方面,主力下游表现持续强劲,是支撑本周价格上行的核心动力。动力电池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商用与乘用市场的同步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则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局面。当前下游材料厂开工率持续走高,其采购需求对现货成交形成了支撑。 展望后市,尽管10月碳酸锂供应预计将稳步增长,但动力与储能领域的强劲需求更具韧性,预计将推动市场进入大幅去库阶段,从而形成阶段性的供应偏紧态势。综合来看,需求支撑下的去库预期将对价格底部形成稳固支撑,预计短期内碳酸锂价格将保持偏强运行。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