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6

  • SMM:全球钴市场供需格局与未来展望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钴资源紧张问题?

    在由SMM主办的 2025SMM锂电池原材料大会 上,SMM 钴行业研究员 肖文豪围绕“钴市场供需格局与未来展望”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根据全球钴供需平衡的预测来看,SMM预计,2024年到2030年,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将延续,并且预计会持续很长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刚果(金)的出口限制可能导致地区市场失衡。 刚果金政策 刚果金出台明细配额细则,中国企业配额分配量偏低 刚果金出台明细配额细则,中国企业配额分配量偏低 ► 配额均分配给矿山企业及政府控制的平台(EGC、STL、ARECOMS),冶炼厂未获直接配额,配额不得转让、不得延期,当月未经使用配额将重新纳入战略配额。 ►中国企业掌握了约56%的基本配额出口额度,其中获得单笔最大配额的企业,是来自中国的洛阳钼业、共获得3.12万吨;其次北方矿业与中色集团分别获得4800吨和4440吨。 ► 全球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则获得了约1.33万吨,欧亚资源(EurasianResources)约1.02万吨。刚果(金)的三家政府平台(EGC、STL、ARECOMS)合计获得1.67万吨。 钴资源供应 2024-2030E年全球钴资源展望 提及全球原生与再生钴供应预测方面,SMM预计,2024年到2025年产量预计同比增长6%左右,2025年到2030年全球钴供应量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在6%左右。 分国家来看,SMM预计,到2025年,预计印尼原生钴的供应占比或将从2024年的12%提升至30%左右,刚果金原生钴供应占比有望从2024年的73%收窄至57%左右。 全球理论三元、钴酸锂电池以及可回收钴金属量 目前,可回收钴金属主要来自产间废料;2028年后,SMM预计报废电池中理论可回收金属量将逐步超过产间废料量。 SMM预计,2024年到2030年,来自社会退役的全球三元和钴酸锂电池的回收量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8%左右,全球理论可回收钴金属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也或达44%左右,增长速度远超产间废料和库存退役。 2021-2030E年印度尼西亚MHP产能、产量 全球对MHP的需求强劲,开工率较高。印度尼西亚生产的MHP主要用于外销。 SMM预计,2021年到2030年,印度尼西亚MHP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在39.7%左右;产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在66%左右,自2025年到2029年,印度尼西亚的MHP产量有望逐年攀升。 2024-2030E年中国钴资源展望 钴下游需求 三元与钴酸锂的钴需求变迁与展望 对于未来全球三元电池的产量预测,SMM预计,2024年到2030年,三元电池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在-1%左右;相对应地,三元电池对钴金属的需求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也或将呈现-3%的下滑。 全球钴酸锂产量方面,预计2024年到2030年,钴酸锂或将以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上涨,对钴金属的需求量或将以8%左右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上涨。 高端制造引领钴需求新纪元:聚焦低空技术与航空发展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3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2026-203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14%。 飞机方面,当前,客机机队平均机龄床14.8年新高,IATA发出警告,随着对飞机需求的快速增长,当前交付进度无法满足2030年需求。 供需平衡与库存 全球过剩格局预计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刚果(金)的出口限制可能导致地区市场失衡 根据全球钴供需平衡的预测来看,SMM预计,2024年到2030年,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将延续,并且预计会持续很长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刚果(金)的出口限制可能导致地区市场失衡。 情景模拟:刚果金中间品出口96600吨+ 80%出口中国 情景设定: 1. 出口禁令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解除,10月出口3,625吨,11月和12月出口7,250吨,2026和2027年战略配额全部使用,每年总计出口96600吨; 2. 刚果金-中国运输周期:2~3个月; 3. 刚果金钴中间品有80%出口至中国; 在此情景模拟下,SMM预计2025年和2026年中国钴市场或将呈现供应紧缺的情况,直到2027年供应将重新转为过剩。 刚果金钴资源供需平衡方面,由于刚果金实行出口禁令,而钴属于铜金属伴生物正常开采,预计2025年往后刚果金钴库存将持续积累。 中国与刚果金外钴资源供需平衡方面,预计2025年除了中国和刚果金以外的钴市场,或将呈现供应偏紧的状态,到2026年或将转为供应小幅过剩。 从钴中间品市场来看,自6月起,钴中间品库存快速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除金属钴外,其他钴产品库存均低于2个月,在成本上升背景下支撑价格传导;若金属钴与其他钴产品价差显著走阔,可能引发回炉重炼,加速其去库进程。 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三元市场持续被磷酸铁锂替代,且自身向高镍化发展 相较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因此,不少车企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逐步提升,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中的需求占比在58%左右,三元电池在42%左右;2025年,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有望达到65%左右,三元电池的需求占比或将收窄至35%左右。 而未来,新能源汽车锂电需求板块,三元市场将持续被磷酸铁锂所替代,预计到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将提升至72%左右,三元电池的需求占比或收窄至21%左右。 未来发展:中国企业面临钴资源紧张,稳定资源供应将是企业的生命线 展望未来,SMM预计中国企业或面临钴资源紧张的情况,因此,稳定资源供应将是企业的“生命线”,拓宽资源来源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1. 从购买刚果金矿产到在当地进行深加工; 2. 在印尼获取矿权,或和矿企进行战略合作; 3. 布局回收市场,提高回收料占比; 4. 电钴反融。 》点击查看 2025SMM锂电池原材料大会 专题报道

  • 【SMM分析】供需失衡叠加策略谨慎,电解液原材料开启非成本驱动型上涨

    近期,电解液产业链核心原材料价格呈现集体上涨态势,六氟磷酸锂、VC(碳酸亚乙烯酯)、FEC(氟代碳酸乙烯酯)、EC(碳酸乙烯酯)等关键品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抬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价格上涨并非源于成本端的推动,核心原材料的生产成本未发生明显波动,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力集中于供需关系变化及市场策略调整。 从需求端来看,终端市场的双重提振直接带动电解液及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加。动力端方面,“金九银十” 汽车销售旺季叠加纯电重卡项目的持续推进,推动动力电芯排产计划显著增加,对电解液的采购需求同步攀升;储能端则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一方面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延期落地,为国内储能产品出口提供稳定预期;同时多省市密集出台“136号文”地方实施细则,有效激发了新能源配储需求。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多家企业斩获海外储能订单,直接拉动储能电芯需求持续上涨。双重需求叠加下,电芯企业产能释放节奏加快,进而传导至电解液环节,推动电解液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采买意愿大幅增强,形成刚性需求支撑。 从供应端来看,企业生产策略与市场库存变化共同加剧了原材料供应紧张格局,成为价格上涨的关键推手。六氟磷酸锂企业受前期长期严重亏损的影响,生产积极性持续偏弱,行业供应增速不及需求增长幅度,市场库存逐步减少,直接推动价格上涨。而面对涨价行情,六氟磷酸锂企业出于对 “产量大幅释放后价格再次回落” 的担忧,采取谨慎增量策略,并未快速扩产以匹配市场需求,导致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下游电解液企业为保障订单正常交付,不得不接受高价采购,形成 “供应偏紧 — 价格上涨 — 谨慎扩产 — 供应更紧” 的循环。VC、FEC 企业同样受前期长期亏损影响,缺乏大幅增量的动力,所以借助需求上涨契机主动上调报价,当前 VC 价格已攀升至约 55000 元 / 吨,FEC 价格也上涨至约 45000 元 / 吨,且市场普遍预期涨价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部分溶剂品类也受需求激增、供应偏紧影响出现小幅上涨,例如 EC 近期涨幅约5%,出厂价已突破 4200 元 / 吨。 综上,此次电解液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非成本驱动,而是终端需求提振引发的供应紧张,叠加企业基于历史经营教训采取的谨慎生产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市场自发调节与企业主动策略调整相结合的产物。短期内,在动力与储能需求持续释放、供应端增量有限的背景下,电解液原材料价格大概率将维持高位运行;长期来看,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供需关系趋于平衡,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区间。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58  胡雪洁,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 因交易价格等未谈拢 这一上市公司收购储能公司告吹

    近日,琏升科技(300051)公告,原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储世纪)69.71%股份,同时向海南琏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琏升)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鉴于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经审慎研究并与交易对方协商,公司决定终止本次交易事项。 琏升科技表示,公司终止本次重组事项是经公司审慎研究和充分论证后作出的决定,不存在公司及相关方需承担相关违约责任的情形。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中。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在合适的时机与条件下积极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持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切实维护广大股东利益。 公开资料显示,琏升科技前身为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2年以前,其主营业务为通过SaaS模式提供的软件应用及服务业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房屋租赁业务和游戏业务等。2022年12月,三五互联宣布,将异质结光伏电池片业务确定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分别于2023年和2024年剥离了游戏业务和SaaS软件服务业务,由此,全面跨界转向光伏,布局HJT电池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企业也更名为“琏升科技”。 兴储世纪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光伏发电业务及户用及工商业光储一体化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资产负债结构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琏升科技拟收购兴储世纪,亦是瞄准光储协同赛道。 业绩方面,2023年-2024年,琏升科技营收分别为2.26亿元、5.0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呈现持续亏损,分别为0.39亿元、1.1亿元。同期,兴储世纪营收分别为10.37亿元、9.8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89.29万元、1.9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企查查显示,中兴维先通持有兴储世纪22.0952%股权,中兴发展持有11.7841%股权,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直接持有1.473%股权。“中兴系”合计持有比例超过35%。 此外,9月19日,琏升科技还发布公告称,2023年3月13日,公司下属控股孙公司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眉山琏升”)与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金石能源”)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及《〈设备采购合同〉补充协议》,眉山琏升向金石能源购买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条,产能为1GW/条,共计2GW。自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的发展变化较大,经眉山琏升与金石能源协商一致,双方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补充协议,对原合同部分内容进行变更,并约定其中1条HJT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的采购终止执行。

  • 2025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回收年会暨新型、高效提锂技术发展论坛

    邀 请 函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合规化的企业数量快 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预计,2028 年中国废旧电池退役量超过 260 万吨,产值将达 2800 亿元。行业当下正处于未来十年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 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将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 近年来,传统提锂技术因效率低下、稳定性不足、溶损严重而成为制约我国 锂资源自主保障的严峻挑战,产业急需高效、新型的绿色提取技术。动力电池回 收网、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联盟将于 2025 年 12 月 11-12 日在武汉举办“2025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回收年会暨 新型、高效提锂技术发展论坛”,规模:500+,大会主题:绿色循环·高效提锂。 大会主要议题 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与市场解析 2026 电池材料市场供需分析与展望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LFP)高质回收利用技术发展 废旧三元锂电池高效资源再生技术与装备发展 废旧锂电池极片直接修复与再修复技术进展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高效分选、重组技术; 新政下废旧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规范操作与通关验收 锂渣高值化综合利用与梯级分离技术进展 新技术、新人才与“电池循环利用工程师”职业技能培训 低能耗、高回收率提锂工艺技术(锂矿石、盐湖卤水、含锂废弃物等) 电动商用车(大巴、重卡、矿山)退役电池回收市场合作模式与电池换新机遇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高端闭门会议(特定邀请参加) 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杰 电 话:18701681109(同微信)

  • 【10.22锂电快讯】孚能科技称锂电池出口管制措施对当前经营活动几乎无重大影响

    【天赐材料:已布局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核心材料】 天赐材料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凭借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材料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及一体化布局,目前已完成了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技术储备,并布局了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钠、NaFSI等。(财联社) 【里昂:升宁德时代H股(03750)目标价至685港元 利润率持续扩张】 里昂发布研报称,宁德时代(03750)再创亮眼季度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41%,按季增长12%,符合市场上修后的预期。毛利率按季再扩张0.2个百分点至25.8%,缓解市场对该季度锂成本飙升带来利润率压力的担忧。里昂将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从670港元,上调至685港元;宁德时代(300750.SZ)A股目标价由490元人民币升至500元人民币,并重申对宁德时代H股“跑赢大市”评级,A股评级则为“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财联社) 【孚能科技:锂电池出口管制措施对公司当前经营活动几乎无重大影响】 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关于商务部锂电池出口管制措施对公司的影响,经公司梳理评估,该措施对公司当前经营活动几乎无重大影响,主要原因如下:(一)从管制范围看,公司现阶段出口的电池产品,绝大部分未纳入本次出口管制的物项清单,核心出口品类不在受限范围内,直接出口业务未受实质性制约;(二)从产能布局看,公司土耳其基地6GWh产能已顺利完成产能爬坡,该基地作为当前海外市场中稀缺的具备稳定大批量供货能力的优质电池产能,可有效保障海外客户的订单交付需求,进一步降低对国内直接出口的依赖;(三)从政策性质看,本次出口管制措施并非禁止相关产品出口,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完成申请报备程序后,即可正常开展出口业务,公司已提前梳理相关流程,做好业务衔接准备。(财联社)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1-9月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累计产量为1122GWh 同比增长44%】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9月动力电池走势较强,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的表现均很好。纯电动车目前主力电池能量密度区间在125到160之间,近期高能量密度的稍有改善。9月,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合计产量为151GWh,同比增长50%。1-9月,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累计产量为1122GWh,累计同比增长44%。2025年动力电池的产量中装车的比例保持到44%,其中三元电池装车率39%,磷酸铁锂装车率46%。2025年9月动力电池的产量中装车的比例上升50%,其中三元电池装车率44%,磷酸铁锂装车率52%,动力电池装车景气度达到年内高位。(科创板日报) 【中信建投:固态电池新技术不断突破 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中信建投研报称,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固-固界面接触难题一直是其量产最大瓶颈,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黄学杰团队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化合物顺着电场方向流动到固-固界面接触处,主动吸引锂离子来填充接触面间隙,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此外碘离子还可促进锂金属均匀沉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可极大提升电池安全性。该技术成功实现了无需外部加压即可解决电极与电解质自主修复紧密接触的难题,有望加速固态电池量产化进程。(财联社) 【工信部公开征集对《车辆出厂合格证》强制性国标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工信部公开征集对《车辆出厂合格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合格证包括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为核心,在合格证上完整、准确地展示其关键信息,旨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监督管理,从源头筑牢产品安全防线,支撑汽车行业生产者履行信息公开责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财联社) 相关阅读: 【SMM分析】9月低硫石油焦受多重因素推动价格呈上行态势 【SMM分析】2025年9月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实现同环比双增 17亿固态电池项目签约余干高新区 三维电池加速固态电池布局【SMM分析】 【SMM分析】2025年9月六氟磷酸锂出口量环比上涨7.1%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金九” 需求托底进口 后续出口管制落地量价预期分化 钴系产品价格继续拉涨 电钴、四钴大涨超3万元 有钴盐企业暂停报价!【周度观察】 线缆企业的固态电池之路 一文了解金龙羽固态电池布局【SMM分析】 上海屹锂全固态电池项目正式落地并启动了上海慧丰科技园的产业招商季【SMM分析】 《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之解读【SMM分析】 比亚迪固态电池路线图曝光 2027年实现千公里续航【SMM分析】 【SMM分析】100%关税冲击下,储能市场是否受到影响? 商务部海关总署58号公告11月实施 出口管制或将是对固态电池产业的保护【SMM分析】 【SMM分析】9月锂电全产业链进入旺季 预计终端需求持续增量 【SMM分析】聚焦石墨负极出口管制:解码新政驱动下的产业重塑与全球变局

  • 10亿元!中森碳投年产2GWh新型电池生产项目落户广西南宁

    近日,中森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火荣与南宁市江南区委书记张清亮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年产2GWh新型电池生产项目(含钠离子电池、镍锌电池)正式落户广西南宁江南区。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9.2亿元,拟用地约150亩以上,计划于2025年底启动建设,预计一年内实现投产。 项目将建设两条核心生产线——1GWh/年钠离子电池生产线与1GWh/年镍锌电池生产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14亿元,年纳税额约6440万元以上。 作为中森碳投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布局,项目聚焦的新型电池技术优势显著:镍锌电池不燃不爆且环境友好,相比锂电池、铅酸电池在安全性与生态效益上更具竞争力;钠离子电池则依托资源易得性,进一步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两类产品可广泛服务于储能系统、两轮电动车、应急电源、电动叉车等领域。

  •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广东湛江这一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开工

    据“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发布消息,10月1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东院“产研投建营”一体化建设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0兆瓦/4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 据介绍,该项目是广东首个接入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点的新型储能电站,应用构网型先进技术,提升新能源消纳和灵活调节能力,助力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项目由广东院和徐闻县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将建设一座规模为200兆瓦/400兆瓦时的高压级联全液冷磷酸铁锂储能电站。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池回收新国标 宁德时代邦普循环系重要牵头企业

    如果说“造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半场,那么伴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回收”可能就是产业催生的下半场,到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达到高峰。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这些“城市矿产”,已成为关乎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2项国家标准,其中的主要牵头企业邦普循环引发关注。这家企业自身达到的回收标准颇为惊人: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均为全球最高水平。相比行业平均的98%和85%,分别高出1.6和11.5个百分点。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邦普循环系宁德时代(300750)的一张“隐形wang牌”。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早在2015年就前瞻性收购邦普,布局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不仅体现了其构建“电池生产 - 使用 - 回收 - 再生”闭环产业链的战略远见,也是宁德时代实现零碳愿景的必由之路。 锂电池关键指标的回收率在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之后,每提高0.1个百分点就需要上亿元研发费用,也只有宁德时代这样头部的厂商才有财力、技术实力继续向上攻坚。 目前邦普循环年处理能力达1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刨除去其中的废料,按单车电池平均重量300公斤计算,相当于每年让20-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死回生”。到2030年电池回收高峰,这套体系的价值将充分显现。 曾毓群曾公开表示,预计到2042年,宁德时代将实现一半的电池用回收锂,一半用矿产,不再需要开采新的矿产资源。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与行业担当,宁德时代还积极投身于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行业迈向更高发展台阶。 截至目前,全国超80%锂电池回收标准由邦普循环牵头和参与研制,其中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全部由邦普循环牵头和参与研制,牵头超60%。除了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制定,邦普还支撑了全国18个标委会开展电池回收标准研究,涉及有色金属、化学品处置、汽车、化学和物流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邦普循环已经给行业制定445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26项。邦普循环也是全球首个开创定向循环技术体系的企业,并把这一技术公开和分享给行业,形成了全行业广泛公知的国家标准,积极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标准制定对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明确的技术规范加速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其次,中国标准正在成为国际规则的重要参考,助力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赢得话语权;更重要的是,面对欧盟《新电池法》等国际绿色壁垒,高标准回收体系为中国电池企业出海提供了“绿色通行证”。 把退役电池,变成未来的“绿色矿山”,2030年千亿市场只是起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资源循环体系——这不是简单的回收,而是用标准与科技重新定义资源。从宁德时代的定向循环技术,到全国建立的22项标准,宁德时代正在将环保命题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这也是他们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GECC)”的宗旨。 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这条循环经济之路不仅关乎商业价值,更承载着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时代使命。

  • 固态电池产业资本开支大增 相关板块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媒体报道,固态电池无疑是今年以来科技成长板块最受关注的板块之一,政策端和需求端多方发力,实际落地预期已提前至2026年左右。产业资本开支大增。以wind固态电池指数成分为研究对象,梳理2025年中报,记者发现,53家A股相关上市公司中,只有3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为正,不过,有44家上市公司固定投资扩张率正增长,30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目前,全球主流车企及电池龙头纷纷通过官方渠道明确固态电池产业化时间表。比如丰田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试产,2030年后将大规模生产;比亚迪预计2027年启动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宁德时代也宣布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招商证券表示,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其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eVTOL、储能与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正逐步显现。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以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优的安全性和更广的适应性,成为解决高性能设备能量瓶颈的重要方向。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当升科技 在固态锂电材料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国内外主流固态电池客户。 先惠技术 自2024年7月2日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签署《合作研发协议》以来,双方围绕全固态电池核心关键装备的研发工作高效推进,先惠技术于2025年6月顺利完成设备交付。

  • 中国9月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低位徘徊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6727吨,环比增加177吨,增幅2.7%;同比减少2632吨,降幅28.1%。其中,镍钴锰氢氧化物(NCM)出口量6687吨。 2025年1-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累计53632吨,同比降幅51.2%。 2025年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进口量为691吨,环比增加410吨,增幅145.8%;同比增加691吨,增幅874838.0%。其中,镍钴锰氢氧化物(NCM)进口量691吨。2025年1-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进口量累计1960吨,同比降幅2.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