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2

  • 比俄罗斯完全“断气”冲击还猛!今年欧洲能否安然过冬还得看中国

    尽管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但凭借巨量的天然气进口,以及暖冬加持,欧洲安然度过了2022年冬天。但这并不代表欧洲已然度过能源危机,下一个冬天,欧洲能否好好过冬,可能不得不考虑中国因素。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今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增幅或超过预期,这对欧洲天然气供应所造成的冲击,可能比俄罗斯完全对欧“断气”还要猛烈。 随着防疫措施优化,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加快应该会提振燃料需求,但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天然气采购量是否会提升至前几年的高水平。 IEA在最新发布的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中表示,虽然中国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但在乐观情境下,如果(天然气)成本进一步下降,且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2023年或激增35% 。 IEA表示,中国今年LNG净进口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可能差了400亿立方米,这反映了该国需求的不确定性。该机构表示,若实际需求落在区间高端,那中国的进口量将远远超过2021年的上一个峰值。这一预期差可能相当于欧洲今年消费量的8%左右。 天然气价格或重返高位 IEA指出, 中国增加天然气进口,将加剧全球对天然气的争夺,并可能将其价格推高到去年夏天出现的“不可持续”的水平 。 去年,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的天然气需求,这给欧洲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该地区从世界各地进口了创纪录数量的LNG。 加上节能措施和暖冬,尽管在俄罗斯天然气流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仍得以安然度过取暖季,并将天然气价格从历史高位推低了80%以上。 根据IEA的数据,中国天然气总消费量2023年预计将反弹近7%。 欧洲的天然气使用量在2022年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今年可能会略有缓解。 国际能源机构和欧盟官员警告称,鉴于来自俄罗斯(欧洲此前最大的能源供应国)的天然气供应减少,在使用方面保持克制对欧洲大陆仍至关重要。

  • 美股收盘:做多动能不足 三大指数尾盘跳水集体收跌

    随着周二尾盘阶段的一波跳水,美股三大指数以集体收跌为整个2月画上句号。今年初的通胀数据接连走强,令市场多头在“1月行情”中体现的信心遭遇严重磨损。 (三大指数分钟线图,来源:TradingView) 从整月的表现来看,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2.61%、道指下跌4.19%,表现最好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下跌1.1%。 不过与过去几周的“数据杀”不同,周二出炉的美国消费信心数据和房地产数据均显示需求正在收缩。Wealth Alliance总裁Eric Diton认为,美联储的许多举动正在产生效果,但前方并非坦途,颠簸在所难免。在1月数据普遍强劲后,接下来要看一看2月、3月如何发展。Diton提及,整体来说美联储的政策时有效的——通胀正在放缓,只不过进程稍稍慢了一些。 热门股表现 周二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多数下跌,公用事业(-1.72%)、能源(-1.44%)板块最弱。 (标普500指数板块表现,来源:Fidelity) 科技权重整体涨跌互现,波动幅度也较窄。其中苹果跌0.34%,微软跌0.30%,谷歌涨0.21%,亚马逊涨0.50%,特斯拉跌0.92%,Meta涨3.19%、高通涨0.09%。 中概股同样受到大盘表现拖累,周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微跌0.09%,整个二月的跌幅也定格在10.96%。个股方面,腾讯ADR跌1.46%、京东跌0.67%、阿里巴巴涨1.64%、哔哩哔哩跌3.69%、百度跌1.20%。 公司消息 【特斯拉投资者日遭墨西哥总统“剧透”】 当地时间周二(2月28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表示,他周一曾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电话,在通话中,马斯克向他承诺将在墨西哥北部的蒙特雷市建厂。洛佩斯表示,对墨西哥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和“很多、很多”工作岗位。更多的建厂细节,将会在周三的“投资者日”活动中宣布。 【微软把新必应按钮加进Windows 11搜索框】 当地时间周二,微软首席产品官帕诺斯·帕奈发布更新公告称,在Windows最新推送的更新中,集成Open AI GPT功能的新必应将出现在电脑的搜索栏上,使用户更轻松地调用AI搜索机器人。从功能上来看,用户可以在搜索框里直接提问,并通过点击新必应按钮呼出独立的对话界面。不过从展示界面来看,这项功能并没有集成更为复杂的“撰写”功能。 【通用汽车将在全球裁员数百人】 据底特律媒体报道,通用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数百人,其中大部分在美国。该公司希望在今年完美地推出几款新的电动汽车,以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新的市场份额。这家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在未来两年削减20亿美元的成本,而此轮裁员将是该削减成本的一部分。 【美国疫苗公司质疑自身持续经营能力 盘后暴跌25%】 总部位于美国的诺瓦瓦克斯周二盘后发布财报,其中四季度收入3.574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803亿美元;四季度每股亏损2.28美元,分析师预期亏损1.15美元。由于营收和融资来源存在不确定性的缘故,严重怀疑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发稿公司盘后暴跌25%。 【FDA顾问委员会投票推荐辉瑞RSV疫苗】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FDA的独立专家委员会以多数赞成的投票结果,同意推荐辉瑞RSV疫苗适用于60岁以及上的成年人。在两轮有关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投票中,均出现7票赞成、4票反对和1票弃权的情况。除了提交投票时缺少保护效力和预防重症的数据外,部分专家也对接种疫苗后出现格林巴利综合症(免疫系统攻击外周神经系统)的报告感到担忧。

  • 传统旺季合理估值在17800元/吨之上 当前云南、四川地区工业硅成本处于高位,下方支撑也较为坚固。而3月需求端持续向好预期将给予硅价偏强振荡的动力,传统旺季合理估值在17800元/吨之上。 今年以来,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先跌后涨,整体在17200—18700元/吨区间平稳运行,供需双增之下难出单边行情。现货方面,华东地区不通氧553#价格稳定在17100元/吨,限电与高成本预期下硅厂及贸易商惜售情绪严重。由于最近的合约交割日在8月,当前基本面情况对盘面价格影响较为有限,交易逻辑以预期为主,但需求恢复预期还有待验证。 供应端增减不一 根据数据,1月我国工业硅产量为27.38万吨,环比减少8.97%,同比增10.44%,三大主产区增减不一。细分来看,1月第一大主产区新疆地区的产量为13.96万吨,同比增18.12%,环比增6.40%,开工率维持高位,新投产能贡献主要增量;第二大主产区云南地区的产量为4.70万吨,环比降20.32%,同比降3.23%,云南限电暂未对工业硅生产造成实际干扰,但在水电短缺大环境下开工率显著下滑;第三大主产区四川地区的产量1.84万吨,环比降34.9%,同比降18.77%,当前处于枯水期,电力成本较高,区域内硅企多处于停产检修状态,开工率维持22.4%的低位。 当前新疆地区平均电价为0.32元/千瓦时,而南方主产区受枯水期影响,电价普遍高于0.5元/千瓦时,对应工业硅生产成本线高于17500元/吨,对比当前盘面数据,云南、四川等地正面临着成本倒挂的危机,生产接近亏损叠加对后市情绪并不乐观,企业减产意愿提升。预计2月份云南、四川地区开工率维稳的可能性更大,新疆地区产量将进一步提升,全国供应表现为北强南弱,预计2月份工业硅产量将小幅增加至28.3万吨。 需求端仍有亮点 当前国内市场受出口不景气、终端汽车行业疲软拖累铝合金消费等影响,订单量并不理想,以刚需补库为主,且在成本支撑下大厂报价较为稳定,几乎无看涨情绪,导致贸易商补库并不积极,并存在部分贸易商低价出货现象。 下游需求方面,截至1月,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0.28万吨,环比增4.58%,同比大增1.04倍,下游市场恢复叠加硅片价格上涨,多晶硅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预计2月产量仍将小幅增加至10.5万吨附近,对应工业硅需求为13.125万吨;1月我国DMC产量为16.39万吨,同比增25.69%,环比增5.95%,年后迎来有机硅传统旺季,企业开工率持续上行至接近80%,预计2月产量将环比增5%,至17.2万吨,对应工业硅需求为9.94万吨;目前铝合金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预计随着3—4月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订单提前好转导致开工率有所回暖,2月产量或为110万吨,对应工业硅需求为7.7万吨。截至2月24日,国内工业硅社会库存为12.3万吨,环比减少0.3万吨,较1月初下降0.2万吨,同比累库3.6万吨。当前库存量持续3周减少,分地区来看,天津港成交较为活跃,出库主要流向周边下游;黄埔港进出库基本持平;昆明地区受低开工限制入库较少。由于西南地区目前仍处于缺水状态,高电价或抑制硅企开工,而下游生产逐步恢复,阶段性去库维持。 当前云南、四川地区成本处于高位,下方支撑也较为坚固。云南、四川减产量或能小幅抵充新疆与内蒙古地区新增投产的释放,产量整体表现为小幅增加,而3月需求端持续向好将给予硅价偏强振荡的动力,传统旺季合理估值在17800元/吨之上。

  • 随着云南电解铝减产的消息逐渐被市场消化,沪铝近期展开弱势回调行情,主力合约期价逼近前期18250元/吨的低点。在基本面利多犹存的背景下,预计后期沪铝回落空间有限,整体以区间振荡行情为主。 步入2023年,国内运行产能上行受到阻碍,电解铝运行产能不增反降,供应压力明显回落。今年1月份国内电解铝产量341.8万吨,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6.7%。1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下滑,主要由于去年12月份以来,冬季气温骤降,取暖需求增长使得贵州省电网负荷增加,因水电蓄能下滑,贵州电网对省内电解铝企业开展了三轮限电减产。2月中旬,云南地区铝企业正式接到减产文件,省内电解铝除了文山某铝厂之外,对其他铝厂均做出限产要求,SMM初步测算此次限电减产规模或达70万—80万吨。预计,2月底相关电解铝企业会减产到位。综合来看,在云南地区限产、川贵地区复产较缓慢的影响下,预计2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可能回落至4010万吨,预计2月电解铝产量307万吨,同比增长4.1%。同时预计3月份西南地区供应压力将大幅回落。 今年国内新增投产预期主要来自内蒙古及甘肃等地,且广元中孚及兴仁登高等部分少量产能存在投产预期,预计今年国内新增产能合计约60万吨。结合未来变动情况,预计今年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为4000万—4310万吨,运行产能可能在7月份丰水期达到高点,随后下滑,全年产量预计约4130万吨,同比增长3%。 结合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表现来看,自1月以来呈现持续累库状态。截至今年2月23日,SMM统计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124.8万吨,较2月16日的库存增加3.2万吨,与历史同期相比,本周周度库存增幅处于相对高位水平,同时较去年同期库存增加56.7万吨。随着减产逐步落地,目前电解铝累库节奏较前期有所放缓,出库量提高,预计拐点可能在近期出现。 电解铝生产需要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氧化铝供给。1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各地区的成本分化明显。数据显示, 2023年1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加权平均完全成本17269元/吨,较2022年12月下降276元/吨。1月全行业平均盈利1063元/吨,虽然氧化铝价格在1月出现上涨,但未能完成对冲电力成本及阳极成本下跌带来的影响,使得1月电解铝行业平均利润收窄,比去年12月下滑398元/吨。近日煤炭价格迎来快速上涨,但涨势持续时间仍有待观察,预计电力成本短期将保持稳定,行业平均电价变化不大,而预焙阳极价格短期存在上涨动能。综合影响下,预计电解铝成本短期有望止跌企稳。 春节假期后,下游加工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受益于订单增长的带动,2月铝下游开工形势逐渐好转。从终端汽车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1月汽车市场表现平淡,汽车产销环比、同比均呈现明显下降,产销量分别达到159.4万辆和164.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1%和35.5%,同比分别下降34.3%和35%。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春节假期提前至1月,其有效生产时长仅为正常月份的近六成;另一方面是由于去年12月是消费者享受燃油车购税优惠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后时间节点,且企业推出多项汽车优惠政策以冲击销量,使得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2023年得益于相关配套措施的逐渐完善,以及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的较大缓解,汽车市场将继续稳中向好,中汽协预计2023年汽车总销量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 宏观面上,欧洲央行紧缩步伐难停止,欧洲央行行长表示将在3月份加息50个基点,坚持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且美国通胀压力仍存,美国1月PPI增幅超预期也继续提升了市场对未来加息的预期。海外宏观环境对铝价有所施压。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不断发力以支持经济稳健复苏,消费改善预期对铝价有支撑作用。 基本面上,目前电解铝市场供需双弱。供给端,国内电解铝供应量存在下调空间。在云南电解铝企业减产的同时,受电力供应不明朗的影响,短期贵州等地区复产进度缓慢,且四川、广西、内蒙古等地投复产量的增幅不大。需求端,目前订单有所起色,铝加工企业生产节奏提速。虽然电解铝库存压力逐渐减弱,但尚未步入去库存周期。总体而言,在利多犹存的背景下,预计近期沪铝下行空间有限,整体将以区间振荡行情为主。主力合约上方压力位19000元/吨,下方支撑位18250元/吨。

  • 芯片股反弹是昙花一现?市场观点分歧:下半年复苏VS还要大跌

    今年来,芯片股无疑是美股市场上的明星,但在近期涨势稍缓后,投资人对芯片股未来走向出现了分歧。 今年初,市场对于美联储“刹车”并转向降息的预期一度升温,以及全球席卷而来的AI浪潮,费城半导体指数(SOX)大幅反弹,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4%。但自2月份美国发布强劲的非农报告以来,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再占上风,SOX指数有所调整。 SOX由在美国上市的30家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组成,英伟达和台积电为其最大的成分股之一,是全球半导体业景气主要指标之一。该指数上一次达到峰值是在2021年12月27日,当时收于创纪录的4,039.51点。 但就在一年多以前,随着华尔街开始担心供应过剩,SOX在一个月内从历史高点跌至熊市区间。虽然近日有所反弹,但周一收盘所在的2951.2点,仍较高点低28%。 如今,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应当是,今年初的反弹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近期的调整又会不会是新一轮跌势的序章呢?市场上有两种相反的声音。 “乐天派”:股价反弹绝非昙花一现 Counterpoint 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芯片行业目前表现出周期性而非结构性疲软,预计2023年上半年市场将会低迷,但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随着OEM厂商开始补充库存并准备发布旗舰产品,市场有望迎来复苏式增长。 事实上,目前市场也普遍预计芯片企业业绩将于年中触底,随着企业逐渐清理积压的产品库存,下半年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市场研究公司LightStream Research 表示:“如果市场普遍预计芯片企业整体业绩将于今年年中将见底,那么一些投资者可能会选择现在整体较为疲软的业绩时期作为一个良好的逢低切入点。” 悲观派:部分领域的过剩挥之不去 而另一方面,“悲观派”则认为,行业过剩不会那么快消除,SOX指数可能会再度大幅,回吐新冠疫情期间的所有涨幅。 有分析师警告称,半导体行业在经历两年的库存短缺后,正面临库存过剩的局面,这可能导致芯片股回吐新冠疫情期间的所有涨幅,投资者的一切收益也将化为乌有。 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一半的供应过剩”已经在个人电脑和无线领域得到了消化,这从英特尔、AMD等芯片制造商在最近财报中列出的大量库存支出中就可以看出。然而,“另一半”过剩仍然存在,一些领域的需求现在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尤其是在日益重要的数据中心市场。 “受每股收益下降和市盈率压缩的影响,我们预计SOX指数将下跌30%,并创下新低。”他写道。

  • 午报: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数字经济方向冲高回落 医药股迎集体爆发

    一、【早盘盘面回顾】 市场早盘高开后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盘面上,医药股集体走强,中药方向领涨,九芝堂涨停,特一药业、粤万年青涨超7%。数字经济概念股受利好刺激高开,但随后大多数个股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众合科技、恒久科技涨停,太极股份一度涨停,鸿博股份跌近5%。服装家纺概念股再度活跃,九牧王3连板,欣贺股份涨停。下跌方面,光伏等赛道股陷入调整,POE胶膜方向领跌,明冠新材跌超10%。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445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26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涨0.07%,深成指涨0.21%,创业板指涨0.5% 两市共16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6股未封住涨停,两市封板率77%。今日两市连板股数量有所回暖上升至4家,其中纺织服饰概念股九牧王3连板,纺织服饰概念股欣贺股份、时空大数据概念股众合科技与华脉科技2连板。 板块方面,数字经济方向开盘冲高,众合科技、恒久科技涨停,板块人气龙头太极股份一度触及涨停,截至早盘收盘涨超7%,此外数字政通、数字认证、天亿马、拓尔思、中科金财等个股同样涨幅居前。 消息面,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研究等多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电信运营同样活跃,中国电信、数据港、中国联通等个股涨幅居前。事实上这些运营商作为数字中国重要组合部分,他们既是算力基础设施和骨干传输网络的建设者,又是下游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东数西算”的承载载体。 中信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大方向:1)与底层算力、数据要素相关的数字基建板块,如半导体、5G、IDC、运营商与云平台等领域。2)与数字经济场景密切相关的基础软硬件板块,如在线办公、CPU、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3)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或AI等前沿业务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等。 但需注意的是从早盘数字经济方向来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冲高回落走势,说明部分资金选择了利好兑现,内部的抛压较为明显,因此站在短期的角度不宜盲目乐观,以中长期产业趋势方向来看待数字经济方向更为稳妥。 医药股在盘中震荡走强,其中中药方向涨幅居前,九芝堂涨停,特一药业、粤万年青涨超7%,广誉远、昆药集团、佐力药业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近期召开的2023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上提出,2023年,我国将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或政策举措,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据了解,今年我国将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推进雄安新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我国将启动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实施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启动新一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并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设中医临床科室。 纺织服饰同样表现活跃,其中九牧王3连板,欣贺股份2连板,如意集团涨停,安奈儿、奥康国际、嘉曼服饰涨幅居前。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2022年1-12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简报》预计,2023年,我国服装行业在经历了阶段性下降后将进入恢复性、常态化发展周期,基于2022年行业运行的低基数效应和国内大循环的有力支撑,预计2023年行业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总之,从指数层面来看,今日早盘成小幅冲高回落态势,但截至午间收盘,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整体波动程度不大。而从盘面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方向开盘阶段受到消息利好刺激而一度开始冲高,但随着利好兑现的卖压出笼相关概念股均有所回落。随后市场的热点轮动至相对低位医药方向,中药、CRO等板块涨幅居前。反映当前市场环境下,风险偏好依旧较低,资金更热衷于进行高低位的切换。整体而言当前市场依旧延续着震荡轮动格局,仍需一个新题材以“破局者”的身份出现,扭转当前较为低迷的做多环境。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国开行公告称,3月1日将招标发行不超过150亿元3年期2023年第一期“债券通”绿色金融债,采用荷兰式利率招标方式,招标时间14:30-15:30。 2、在MWC23巴塞罗那期间,华为发布全球首个双栈容器解决方案、产业数字化专网解决方案、One 5G全系列解决方案,以及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业界首个商用50G PON、城域池化波分等产品与方案,加快5G向5.5G的代际演进。华为预计,5.5G时代3D类应用将成为主流,沉浸交互业务的在线用户将超过10亿,相比现在增长100倍。

  • 2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公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住房租赁“金融17条”)。住房租赁“金融17条”围绕住房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从信贷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方面全方位地提出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系列政策。 中信证券认为,住房租赁“金融17条”重点支持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力图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相较于2022年11月23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16条”),住房租赁“金融17条”聚焦住房租赁市场,针对性更强,对于住房租赁市场具体主体的覆盖范围更广。此次住房租赁“金融17条”进一步划定了雄安新区、海南、深圳及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REITs试点区域,明确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空闲土地建设和运营长期租赁住房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以下为原文摘要: ▍住房租赁“金融17条”提出加大对租赁住房开发建设和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 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保租房建设运营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金融17条”进一步将金融支持的范围扩大至市场化长租房,实现了政策对保障性和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全覆盖。相较于“金融16条”,住房租赁“金融17条”明确提出对长期租赁住房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信贷支持的对象和资金用途作出了更明确的指引。此外,住房租赁“金融17条”在总结相关金融机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资本金、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等方面给出较明确的引导和规范。上述政策利好租赁住房开发商和经营商,便于其获取信贷支持,缓解其流动性压力,尤其利好“微利运营”的轻资产住房租赁企业,助力其降本减负。 ▍住房租赁“金融17条”提出“团体批量购买租赁住房信贷”。 此项信贷产品是首次提出,主要面向两类主体,一是对于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屋用作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二是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屋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商业性租赁住房长期持有经营的。其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这一创新信贷产品将租赁住房的机构类供给方和企业类型的租赁住房需求方进行了有机联结,利好企业类型的租赁住房需求方。此外,该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市场化批量收购存量闲置住房,在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的同时也能缓解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利好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双赢”。 ▍住房租赁“金融17条”提出创新住房租赁担保债券(Covered Bond)。 住房租赁“金融17条”从商业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发行用于住房租赁的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增加住房租赁开发建设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的投放)和债券融资渠道(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专项用于租赁住房建设、购买和经营)两个角度细化了“金融16条”中对住房租赁企业债权融资支持政策,并创造性地提出住房租赁企业可将持有运营的租赁住房抵押作为信用增进,发行住房租赁担保债券,并将住房租赁担保债券纳入债券管理框架。该项政策利好商业银行拓宽对住房租赁企业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利好住房租赁企业拓宽债券融资渠道。由于担保债券对于投资人具有优先权属性,同时对于入池的租赁住房资产在资质、品质、运营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投资者资金安全将形成一定保护,也将对行业的高品质发展起到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作用。 ▍住房租赁“金融17条”提出稳步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并划定了部分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REITs试点区域。 “金融16条”中已经提出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此次住房租赁“金融17条”进一步划定了雄安新区、海南、深圳及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REITs试点区域,明确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空闲土地建设和运营长期租赁住房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对于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租赁住房项目来说是重大政策利好,特别是对于拥有众多城中村等集体建设用地的深圳等城市,有利于促进相关房企降低负债率,注重长期稳定经营,减少短期炒作,从而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行情回顾】 隔夜,美国公布1 月耐用品订单环比超预下跌4.5%,创32 个月来最大降幅,据悉飞机航空相关订单大幅下滑54.6%拖累数据走弱,但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核心耐用品订单增长0.8%,为5 个月来最大增幅,在经济前景存在隐忧的情况下,反映部分企业仍愿意做中长期投资。数据使强势美元戛然而止,盘中触及105.35 的高位后拐头回落,当天跌0.55%,美债收益率亦同步回落,黄金价格探底回升。COMEX 黄金期货高开后随即探底最低至1812 美元后回升超过10 美元,收盘价为1824.2 美元/盎司涨幅0.34 %结束“四连阴”;COMEX 白银期货受工业属性拖累而高开低走盘中,收盘报20.735 美元/盎司微跌0.02%走出“四连阴”。 【后市展望】 美国强势就业和顽固通胀数据反映经济仍存在支撑,消费数据回升也进一步印证这一事实,市场对弱预期的交易持续面临纠正。此外美联储官员陆续发表讲话仍强调通胀压力的偏鹰表态使市场重新定价货币政策的线路,6 月将继续加息的概率上升。在美国通胀未能见到显著回落的大逻辑下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将有支撑,3 月美联储将迎来利率决议,在利空落地前黄金价格仍持续承压将有进一步向1800 美元(410元)回踩的压力。 短期金融属性对白银的利空影响持续,然而近期国内经济复苏提振工业需求有色金属有所走强叠加当前全球白银库存维持在阶段低位对银价有支撑,多空因素交织情况下价格整体在20.5-22.5 美元(4800-5050元)区间波动。 【技术面】 COMEX 黄金价格持续回落跌破多个支撑,目前下方支撑在200 日均线1780 美元附近,MACD 绿柱持续扩散短期空头力量更强; COMEX 白银持续下跌短周期均线形成空头排列,价格在22 美元存在阻力,下方支撑在20.5 美元附近,MACD 绿柱收缩空头力量小幅减弱。 【资金面】 金价回落使ETF 持仓仍维持在阶段低位,总体上散户投资者和长期资金对贵金属的投资兴趣改善有限,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存款减少或压抑了金融投资需求。 【操作建议】 贵金属走势维持弱势震荡,单边建议逢高做空。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市场情况】 A 股弱势整理,市场在等待重要会议给出进一步指引,上证指数收跌0.28%报3258.03 点,深证成指跌0.73%,创业板指跌0.79%。盘面上,汽车、建材、券商、半导体板块带头调整,AI 算力、磷化工、航空、特高压、煤炭、白酒板块造好。期指方面,四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小幅收跌,其中IF2303 下跌0.34%,IH2303 下跌0.12%,IC2303 下跌0.32%,IM2303 下跌0.57%。基差方面,四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较前一日小幅走阔,其中,IF2303升水7.56,IH2303 升水7.82 点,IC2303 贴水4.61 点,IM2303 贴水15.10 点。 【消息面】 昨日A 股市场弱势盘整。两市上涨家数共计1056 家,涨停家数为20 家,上涨数量较前一交易日下降,昨日赚钱效应差。从2 月份的高频数据来看,我们认为投资需求与房地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暖。但政策层面与经济实际的表现仍存在一定差距,本周将召开的两会重点将关注扩大内需与刺激消费方面是否能够有增量政策出台,以此来对冲外围动荡局势的冲击。其次,房地产行业能否转向新型的经营模式,是否能够摒弃之前高杠杆高负债的运转模式,降低房地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同样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当前经济虽有所复苏,但仍未及疫情前水平,往后看,政策的效果仍有待释放,政策面与经济层面的预期差亟待进一步缩窄。 【资金面】 A 股全天成交金额7543 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9.19 亿元。DR007 昨日收于2.68%,资金面来看,整体偏空。 【操作建议】 年化基差率方面,当前IF、IH、IC 与IM 主力合约的年化基差率分别为3.78%、5.80%、-1.48%与-4.71%。当前市场中小板估值分位数仍然较低,短期建议逢低做多,但仍需警惕过热概念演绎之后的短期回调,不宜持仓过重。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 国泰君安:需求复苏逻辑将成为全年主线 持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研报称,当需求加速回暖,库存迎来拐点,价格触底反弹,估值和业绩回归将成为必然。需求复苏逻辑将成为全年的主线,持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从PB角度看,目前板块已处于底部区域,二级交易价格被明显低估,具有较大修复空间。建议关注高分红、低估值、低配置、低预期下的板块机会。 国泰君安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供需格局加速改善。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社库下降1.70万吨、厂库下降29.25万吨,总库存下降30.95万吨。上周钢材表观消费量963.06万吨,环比上升80.46万吨;建材日均成交量15.79万吨,环比上升5.53万吨。下游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钢铁需求快速回升,厂库和社库双双去化,总库存首迎拐点,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再往后看,随着金三银四旺季到来,钢材需求复苏节奏还将进一步加快,行业格局将继续向好。全年来看,我们认为无论从自上而下的宏观稳经济政策,还是自下而上钢厂的基建需求与制造业订单,都指向了需求复苏这条主线,我们认为需求复苏将贯穿2023全年。而需求一旦从数据端开始验证,板块的投资机会将出现扩散,普涨格局与板块弹性兼有。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总产量为686.14万吨,环比升1.70%,同比升1.57%。 上周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0.98%,环比升1.44个百分点;全国电炉开工率57.05%,环比升1.92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同比降2.1%。我们预期2023年大概率将延续粗钢产量压减的任务要求,全年钢铁供给向上弹性有限。 上周螺纹、热卷模拟生产利润分别为219.0元/吨、79.0元/吨,环比分别升25.8元/吨、5.8元/吨。 从成本端来看,根据Mysteel数据,上周45港日均疏港量为319.29万吨,环比增4.88万吨;进口铁矿库存为1.42亿吨,环比增112.54万吨。整体来看,上周铁矿价格震荡回升,焦炭价格持平,废钢价格略有上升,钢厂成本压力有所上升,但产品价格已触底反弹,盈利小幅回升。目前钢厂盈利已进入上行通道,后期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回升,行业利润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 维持“增持”评级。 从PB角度看,目前板块已处于底部区域,二级交易价格被明显低估,具有较大修复空间。建议关注高分红、低估值、低配置、低预期下的板块机会。推荐低成本、强管理普钢龙头方大特钢(600507.SH)、华菱钢铁(000932.SZ)、宝钢股份(600019.SH)、首钢股份(000959.SZ)、太钢不锈(000825.SZ);特钢龙头中信特钢(000708.SZ)、久立特材(002318.SZ)、图南股份(300855.SZ)、抚顺特钢(600399.SH)、甬金股份(603995.SH)、望变电气(603191.SH)。新材料领域推荐石墨电极龙头方大炭素(600516.SH)、软磁粉芯龙头铂科新材(300811.SZ)、铁基粉体龙头屹通新材(300930.SZ)。资源领域推荐铁矿龙头大中矿业(001203.SZ)、河钢资源(000923.SZ),钒钛龙头钒钛股份(000629.SZ),钛精矿龙头安宁股份(002978.SZ),锂矿永兴材料(002756.SZ),稀土龙头包钢股份(600010.SH)。管道领域推荐新兴铸管及超超临界锅炉管需求爆发下的龙头盛德鑫泰(300881.SZ)。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