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0

  • 前三季度5446家上市公司营收53.46万亿 盈利面近八成

    11月1日,中上协发布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外,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5.50%。全市场共4183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3182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467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57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分季度看,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3.82%、11.45%,环比增长2.40%、14.12%,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提升,逐季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2486.28亿元、10142.07亿元、1450.68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441.25亿元、92.03亿元,其中创业板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10%。上市公司含“科”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场总市值达107.32万亿元。 中上协分析称,前三季度,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7个行业营收、净利双增长。实体经济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先进制造成为重要增长极。文生视频模型加速迭代,AI数据存储需求扩张,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 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望跃升,两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20%。 全球资源贸易扰动因素增多,超硬材料、稀土等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0.48%、7.11%。“反内卷”治理成效显现,光伏设备、水泥等重点行业控产提质,多家上市公司实现减亏。

  • 比亚迪10月份销量突破44万辆 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增1.5倍

    11月1日,比亚迪(002594)公布10月销量数据,10月,比亚迪销售441,706辆,创年内新高。其中,10月比亚迪乘用车销售436,856辆。 分品牌来看,10月,比亚迪王朝丨海洋销售39,5015辆;方程豹销售31,052辆;腾势销售10,135辆;仰望销售654辆。 出口方面,10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83,524辆,同比增长155.5%。 2025年1-10月,比亚迪累计销售3,701,852辆,至此,比亚迪新能源累计销售超1420万辆。 就在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1400万辆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车企,同时也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迈入全新阶段,海外业务深度渗透。 10月29日,比亚迪再将中国车企全球化推向新高度,携全球首发为日本定制的K-EV车型BYD RACCO亮相2025东京车展,并推出首款插混车型海狮06DM-i,以“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进军日本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车企首次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车型,并直击其本土需求的增量领域——K-Car领域。当下,K-Car占据了日本汽车市场近40%的份额。 作为专门为日本消费者研发的车型,比亚迪RACCO纯电K-EV的双侧滑门与高车身设计,精准契合日本用户对空间与实用性的核心需求。 据比亚迪透露,RACCO预计明年夏秋正式上市,将提供两种续航版本,以满足不同生活场景需求。

  • 消费弱叠加供应恢复 铅锭社库止跌回升【SMM铅锭社会库存】

            SMM11月3日讯:据SMM了解,截至11月3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3.02万吨,较10月27日减少近200吨;较10月30日增加300余吨。         进入11月,原生铅、再生铅企业检修与恢复并行,其中个别电解铅交割品牌企业正值检修状态,而安徽地区再生铅冶炼企业陆续复产,带动整体供应呈上升趋势。同时沪铅2511合约交割提上日程,部分持货商有意交仓,并带来一定量的铅锭库存转移,使得铅锭社会库存止跌回升。另在本来交割完成前,铅锭隐性库存转变的显性库存的可能性尚存,叠加国内冶炼企业复产提量和进口铅到港预期,后续铅锭社会库存将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 【11.3锂电快讯】多家新势力车企月交付突破4万辆|机构看好储能全球共振大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渐显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10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治理无序竞争成效逐渐显现,重点产品价格、企业效益等指标都有所改善。多晶硅、硅片、碳酸锂等产品的价格明显提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财联社) 【多家新势力车企月交付突破4万辆】 截至11月2日,已有多家车企披露10月销量或交付数据,在“金九银十”车市旺季的推动下,多家车企销量表现强劲。零跑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小米汽车月交付均超过4万辆。部分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创下月度新高。业内专家表示,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对市场拉动效果显著,全年产销量预期有望上调,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1600万辆。(财联社) 【中信建投:持续看好储能全球共振大趋势不变】 中信建投研报称,市场有所恢复,看好储能全球共振大趋势不变。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主要是新能源市场化+容量电价推动,持续性上,中信建投认为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上调明年国内新增装机至300GWh。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龙头企业已有大量订单。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明年增速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财联社) 【盛新锂能:拟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募资不超过32亿元】 盛新锂能(002240.SZ)公告称,公司与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分别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协议》,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引入中创新航和华友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创新航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动力及储能电池企业之一,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21.8GWh,同比增长22.7%,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实现大幅增长,排名全球第四。华友控股集团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此次合作旨在深化产业链合作及协同,加快实现公司成为全球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点击查看详情 【比亚迪:前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88%】 比亚迪(002594.SZ)公告称,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41,706辆;本年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3,701,852辆,同比增长13.88%。此外,公司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362GWh,累计装机总量约为230.613GWh。2025年10月出口新能源汽车合计83,904辆。(财联社) 【海南调整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海南省商务厅2日发布《关于调整2025年海南省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公告》,对所报废旧车登记地和所购新车注册登记地作出要求。《公告》明确,自2025年11月4日0时起,在海南省申请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个人消费者,所报废旧车登记地(旧车车牌所属地)和所购新车注册登记地(新车首次上牌地)均应为海南省。(财联社) 相关阅读: 锂电池产业链热情持续高涨 固态电池、储能指数刷新高 天际股份两连板【SMM热点】 【SMM分析】2025年10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延续增势 已突破9万吨! 【SMM分析】10月国内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增加6% 11月产出预期微抬 【SMM分析】10月三元前驱体产量环比上升4.92% 【SMM分析】10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上升11.58% 钴系产品涨势暂歇 电解钴单周下跌1万元 硫酸钴市场短期维持博弈?【周度观察】 【SMM分析】近期锂电回收市场行情简析 10月磷矿石产量创新高 新能源需求驱动磷化工行业转型【SMM分析】 海外固态电池十月突破:多家企业技术验证、原型交付与高温应用齐头并进【SMM分析】 10月固态电池行业分析:硫化锂材料放量与海内外企业竞速【SMM分析】 日产全固态电池新突破 与LiCAP合作干电极技术瞄准2028年量产【SMM分析】 韩德美三强携手固态电池开发 三星SDI、宝马与Solid Power达成合作【SMM分析】 【SMM分析】米莱中期选举大胜 为阿根廷解锁锂铜资源注入新动力 海外固态电池进展 多家公司有新突破【SMM分析】 【SMM分析】安徽回收项目新动作 【SMM分析】内蒙古又一回收项目开工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10月采购量环比持续上涨 【SMM分析】近期锂电回收事件新进展:10.27-10.31 【SMM分析】迪诺思与亿纬锂能共同构建全国锂电池回收网络 【SMM分析】2025年10月,SMM硫酸钴产量环比上涨2.17%,同比增长19.62% 【SMM分析】申请换车人数持续猛增 电池回收如何面对退役潮? 【SMM分析】中方暂停锂电池及材料出口管制一年 业内预计短期市场情绪趋稳 【SMM分析】2026年磷酸铁锂能否完成逆袭 从平凡走向尊贵? 拉涨逾5%!能源金属板块指数刷逾两年新高 多家锂矿企业业绩报喜!【SMM热点】

  • 10月新能源车市战报:零跑破新势力历史新高 吉利银河完成百万目标

    近日,乘联会发文称,10月车市步入传统“银十”销售旺季,国庆假期的集客效应与年末政策调整预期相叠加,共同推动月初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 11月第一天,各大车企如期亮出“银十”成绩单,比亚迪以超过43万辆的销售数据继续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零跑汽车则以突破7万辆的交付量蝉联新势力交付量冠军…… 四家车企破4万交付大关 零跑创新势力最高纪录 10月,零跑全系交付再创新高达70,289辆,同比增长超84%。这是零跑汽车首次突破7万辆,也是继今年3月至9月交付量持续攀升后,实现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10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42,013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连续2个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1-10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355,209辆,同比增长190%。 10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40,397辆,同比增长92.6%。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7,342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截至目前,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913,182辆。 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辆。 10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1,767辆。截至2025年10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462,788辆。 10月,极石汽车交付新车1426辆,年内销量连月走高,稳健增长。 2025年开始,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可谓节节高攀。其中,10月,零跑月交付首破7万,刷新造车新势力所有品牌最高纪录,目前,零跑D19、Lafa5两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始预热,同时A系列首款车型也即将亮相,后期或将再度拉升销量表现;小鹏及蔚来也创历史新高,小鹏连续两个月破4万辆,蔚来则为首次突破,距离蔚来董事长李斌所言的四季度盈利目标越来越近;另外,小米汽车交付量再度超过4万辆,交付量持续拉升;理想汽车交付量环比继续下滑,纯电车型i6暂时还未拉动销量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10月,小米汽车与理想汽车两起汽车起火燃烧事故,再度引起新能源汽车关于隐藏式门把手以及动力电池安全性的热议,针对理想MEGA爆燃事件,理想汽车已主动发起事故车型同批次车辆的召回,起火原因为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排除因电芯自身异常导致起火。 吉利银河完成年销百万目标 鸿蒙智行单月交付6.8万辆 10月,吉利银河销量达127,476辆,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01%。 10月,鸿蒙智行创下双项纪录,单月交付新车68,216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100万辆。 10月,极氪科技集团销量达61,636辆,其中极氪品牌销量达21,423辆。 10月,深蓝汽车全球销量达36,792辆;1-10月累计同比增长57.1%。 10月,埃安销量达27,014辆。 10月,北汽极狐销量达23,387辆,同比增长110%,再上新台阶。 10月,岚图汽车交付新车17,218辆,再攀高峰;1-10月,交付量累计同比增长82%。 10月,阿维塔销售新车13,506辆。 10月,智己汽车销售13,159辆,连续两月破万,再攀新高。据悉,新一代智己LS6新车上市首月下线交付20,000辆。 10月,奇瑞iCAR销售12,393辆,1-10月份累计销售79,023辆。 10月,欧拉汽车销售5648辆,同比增长1.58%。 10月,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也逐渐发力,其中吉利银河提前达成年销百万目标,成为最快达成年销百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历史累计销量突破158万辆;随着新车上市以及老款车型换代完毕,鸿蒙智行单月交付创历史新高,且当月成交均价39万元,高端形象逐渐稳固。 埃安、极氪销量近几月增长不算理想,其中埃安相较巅峰时期销量数据已“腰斩”,极氪销量也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随着新款极氪001以及7X的发布上市,或将再度提升一下销量数据。 此外,北汽极狐、岚图汽车、智己汽车也均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年内累销超370万辆 吉利/奇瑞/北汽均创新高 10月,比亚迪销量为441,706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436,856辆。从品牌分布看,王朝丨海洋网10月销售395,015辆、方程豹品牌销量31,052辆、腾势品牌销量10,135辆、仰望销售654辆。1-10月,比亚迪累计销售3,701,852辆。 10月,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达177,882辆,再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64%,新能源销量占比已达58%。 10月,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110,346辆,同比增长54.7%,首次单月新能源突破11万辆;1-10月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697,891辆,同比大幅增长73.1%。 10月,长城汽车新能源销售46,155辆,同比增长44.06%。 10月,北汽新能源销量突破3万辆,达30,542辆,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48.7%;1-10月,累计销量达142,043辆,同比增长73%。 车企方面,比亚迪、吉利通过多品牌矩阵覆盖全价格带,统治力持续拉升,其中,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凭借钛3、钛7的上市,销量增长明显;吉利汽车的新能源销量占比也已达55%,转型效果非常理想。 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方面也正在加速发力,iCAR和智界两个独立品牌销量持续提升,不过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星纪元一直没有打开销量。 经历多年低谷,北汽新能源销量回升速度加快,极狐品牌认可度逐渐加深,并且携宁德时代、华为智驾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销量表现愈发向上。 结语: 乘联会近日分析称,9月起密集上市的新车型逐步开启交付,为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新能源渗透率预计将攀升至新的高点。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预计为22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零售可达132万辆左右,渗透率有望提升至60%左右。 电池网注意到,10月份,车企开始大批量发布新款改款车型,为年底冲刺做足了准备。剩下的两个月,究竟有多少车企能够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又有多少车企能够实现四季度盈利的雄心?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上市车企三季报:上汽集团净利润猛涨六倍 广汽、江淮、北汽蓝谷待靠华为“翻身”

    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市场表现及研发投入,成为影响各车企业绩走向的核心因素。 截至10月31日,财联社记者统计了10家A/H股上市整车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实现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9月刚刚登陆港股的奇瑞汽车,在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比亚迪、长城汽车和赛力斯现“增收不增利”;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蓝谷和众泰汽车则持续呈现亏损状态。 上汽、长安营收、净利“双增长” 上汽集团第三季度实现总营收1694.03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母净利润20.83亿元,同比增长644.88%。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4689.9亿元,同比增长8.95%;归母净利润81.01亿元,同比增长17.28%。 对于利润水平的大幅提升,上汽集团表示,“公司通过全力开拓市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运营效能,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管理。” 今年以来,上汽集团汽车销量持续回升。1-9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3%。“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成为拉动上汽集团销量增长的“新三驾马车”。其中,1-9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新能源领域,上汽新能源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其中9月单月销售19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海外市场上,累计销量76.5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22万辆,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季度净利增长的长安汽车,当季实现营收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13%。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收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降14.66%。 营收增长的核心支撑同样来自销量。1-9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206.6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2.4万辆,同比增长59.72%;9月单月新能源销量更是突破1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87%,创年内单月新高。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同时,长安汽车为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前三季度,长安汽车销售费用同比激增56.25%,远超营收与销量增长幅度。公司表示,费用上涨主要因新能源销量提升带来的销售服务费增加,以及新品上市推广、品牌宣传等广告费用增长。 三家车企身陷“增收不增利” 比亚迪、长城汽车和赛力斯在三季度共同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则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另一个侧写。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龙头”,比亚迪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归母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从销量看,比亚迪1-9月累计销量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相比去年的一路高歌猛进,比亚迪单月销量增长明显放缓,直至9月销量同比下降5.52%;自2024年3月以来则首现单月同比下降,终结了连续18个月的增长态势。 三季报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437.5亿元,同比增长31.3%,成为直接拖累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不过,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公司现有技术仍有较大储备。如天神之眼B,二代刀片电池,兆瓦闪充,云辇等存在下放可能,DM-i技术也存在迭代可能,2026年仍有机会。” “公司海外才是未来的核心增长点,公司目前海外势能依旧较强。”上述研报认为。数据表明,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增长132%,已超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在日前开幕的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归母净利润为22.98亿元,同样出现了三成左右的同比下跌。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长城汽车解释称,“因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收益波动。”从成本上来看,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的销售费用为79.5亿元,研发费用为66.36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三家“增收不增利”的车企中,赛力斯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81.33亿元,同比增长15.75%;归母净利润23.71亿元,同样出现了同比1.74%的小幅下降。销量方面,赛力斯1-9月累计销量为34.07万辆,同比下滑7.7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0.46万辆,同比下滑3.82%。 华为或成扭亏“关键先生” 在前述主要乘用车上市10家车企中,广汽集团三季度净亏损额最大,到达17.74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27.02%。广汽集团表示,业绩变动是综合因素所致,包括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价等。 数据显示,1-9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118.4万辆,同比下滑11.34%。在至关重要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广汽集团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6.83万辆,同比下降4.99%。以往作为“利润奶牛”的合资品牌,广汽丰田累计销量54.32万辆,同比微增4.89%;广汽本田则持续降至至22.39万辆,同比下降27.58%,为集团内销量下滑最显著的品牌。 面对颓势,广汽集团从2024年底启动“番禺行动”,官宣“进入战时状态”。与华为加强合作成为广汽集团破局的关键。10月,广汽集团和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成立。根据双方规划,启境汽车将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的智能技术,由华为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方面的实力,结合广汽在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领域的专长。 另一家选择与华为合作的江淮汽车,目前尚未度过“阵痛期”。江淮汽车三季度营收115.13亿元,同比增长5.54%;归母净利润亏损6.6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03.95%。江淮汽车解释称,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尚未实现规模效益。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尊界S800 订单表现验证产品力,看好产能爬坡+后续新车型推出带动边际改善,静待与华为合作的高附加值产品放量修复主业盈利能力。” 同样选择与华为合作的北汽蓝谷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8.67亿元,同比下降3.45%;归母净利润亏损为11.1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 北汽蓝谷目前已明确了“极狐+享界”的双品牌战略——享界上攻高端,极狐覆盖主流。享界品牌由北汽蓝谷与华为联合打造,“北汽all in享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富此前在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北汽蓝谷要在组织架构、资源投入、研发投入、渠道布局、品牌共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打造享界品牌,以确保商业成功。

  • 马斯克再画“天上大饼”: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埃隆·马斯克在最新的一档播客节目中透露,他计划推出一款飞行汽车原型机,并称这可能会将成为“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产品发布”。 周五(10月31日)美股盘中,乔·罗根(Joe Rogan)在其频道上发布了长达200分钟的播客视频,马斯克与罗根讨论的话题范围极广,只有少部分谈论到特斯拉公司的业务。 在谈话中,马斯克提到了他与另一位亿万富翁彼得·蒂尔(Peter Thiel)之间的友谊。蒂尔与马斯克一同创立了PayPal,后来他们陆续离开在硅谷创立了自己的科技企业。 蒂尔曾多次公开表达对“现代社会没有飞行汽车”的失望。他曾说,按理说未来应当早已进入“空中交通时代”,但在当下飞行汽车仍主要停留在科幻小说里。 马斯克告诉罗根,如果蒂尔想要一辆飞行汽车,那么这种技术“就应该被造出来、并可以买得到”——这番话延续了马斯克的一贯风格——把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变成现实。 根据马斯克透露的时间表,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的数周内完成并展示可运行的飞行汽车原型。马斯克称,这次展示将“意义非凡”,甚至可能成为史上“最令人难忘的发布会”。 马斯克承认这一时间非常紧张,但仍坚称特斯拉“有现实的机会”按时完成任务。他还评论道:“即便集合所有詹姆斯·邦德(《007》电影主角)座驾的创意,都不及这款飞行汽车的疯狂。” 需要指出的是,马斯克是在播客中谈到这项计划,并不是在股东大会、财报电话会等这类正式场合。另外,马斯克在制定新产品时间表时“雄心十足”,但实际发布时间往往比计划晚得多。 有分析指出,如果特斯拉真的展示出飞行汽车原型,势必引爆市场。这一消息不仅可能推高特斯拉股价,也会迫使航空与汽车行业的竞争对手加快研发进度。 虽然当前已有数家公司投入飞行汽车技术,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品牌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特斯拉那样的关注与号召力。 要让飞行汽车实现商业化,技术与监管挑战都极为严峻。全球各国的航空监管机构(如美国的FAA)对飞行器的安全标准极为严格,任何民用空中交通工具都必须获得批准才能合法运营。 除了审批问题,现实困难还包括电池续航、噪音、城市环境,以及起降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 新势力“银十”再迎交付潮:零跑、小鹏、蔚来创新高 理想一大问题待解

    在“银十”这一汽车销售旺季,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度迎来交付热潮。11月1日,四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先后公布10月销量数据。其中,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均创各自历史新高,理想汽车则持续维持在3万辆的交付水平。 零跑汽车10月交付量达70289辆,再次刷新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这是零跑汽车继今年3月以来交付量持续攀升后,连续八个月领跑新势力交付榜单。在产品布局上,零跑汽车动作频频。10月16日,基于零跑旗舰D平台打造的首款全尺寸旗舰SUV零跑D19完成首秀。此外,零跑Lafa5即将开启预售,A系列首款车型A10也将在2025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定位智能精品长续航SUV。 小鹏汽车在10月交付新车42,013辆,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并连续2个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作为热销车型,截至10月底,小鹏P7+已累计交付车辆超80,000辆,连续11个月蝉联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G6在1-10月累计交付量突破65,000辆,同比增长近60%;MONA M03交付量超过15,000辆,连续14个月单月交付破万辆。 新品方面,小鹏汽车宣布其全新增程产品小鹏X9超级增程将于11月5日正式亮相。该车型搭载了“63.3度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60L大油箱”,带来高达452km的纯电续航与1602km的综合续航表现。届时,小鹏汽车还将正式公布”小鹏首个量产Robotaxi产品”的最新进展。 在海外市场,小鹏汽车于四季度初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及柬埔寨市场。截至目前,小鹏汽车销售与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球超49个国家和地区。 蔚来汽车在10月完成交付新车40,397辆,同比增长92.5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7,143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7,342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 车型方面,蔚来全新ES8达成10,000辆新车交付,乐道L90上市三个月交付量也达到33,348辆。蔚来高管日前在微博上透露,11月全新ES8的交付将进一步加速,产能较10月预计将有70%的提升。同时,公司也将力争在12月进一步提升产能,争取更多的交付量。 理想汽车在10月交付新车31,767辆,同比下降近四成,目前仍处在低迷状态。不过,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表示,“理想i6上市后销售火爆,订单超过七万台,远超市场预期。目前,理想汽车正在联合供应商解决产能问题,以加快交付进度。” 此外,理想增程系列车型也在加快出海进程。10月,理想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设了海外首家授权零售中心,面向当地市场销售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11月,哈萨克斯坦的两家零售中心也将陆续开业。理想汽车表示,将优先拓展中亚、中东、欧洲以及亚太市场,推进全球化布局。

  • 小米交付周期大幅缩短、鸿蒙智行销量创新高 流通协会:终端需求释放动能持续增强

    告别“金九银十”后,由传统车企孵化而生的造车“新实力”正式进入2025年车市冲刺阶段。 11月1日,小米汽车率先公布10月成绩单——单月交付量连续二个月超4万辆。“11月底前锁单,全系车型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邀请好友锁单还有积分奖励。”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 一周前,小米汽车发布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在2025年11月30日24点前完成锁单,因小米汽车的原因,该锁定配置的车辆需在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适用车型包括小米SU7系列、小米YU7系列、小米SU7 Ultra系列。 终端持续热销、购置税“兜底”的同时,小米汽车的产能也在快速提升。“(小米YU7)车型交付周期再次缩短,最多缩短了10周。”一位小米汽车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YU7锁单后预计35-38周(缩短10周)交付、YU7 Pro锁单后预计34-37周交付(缩短8周)、YU7 Max锁单后预计32-35周交付,较之前缩短四周。 位列“新实力”头部地位的鸿蒙智行上月创下二项纪录——单月交付新车68,216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全系累计交付突破100万辆,创新势力品牌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纪录。其中,10月享界品牌销量6700辆,智界品牌交付突破1万辆。据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新款享界S9将于11月上市。 极氪、领克合并后的极氪科技10月销量61,636辆,同环比双增长的同时单月销量首次突破6万辆。其中,极氪品牌销量21,423辆,领克品牌销量40,213辆。成绩单出炉当日,极氪公布全系车型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11月30日24点前购买极氪新车并锁单的用户,如因极氪原因导致在2026年开票交付的,极氪将提供跨年购置税差额补贴,补贴金额以用户的订单在2026年与2025年分别需缴纳的购置税的差额为基准进行计算,最高不超过1.5万元。 广汽埃安在上月仍未走出低谷,10月销量27,014辆,出现同比“六连降”。第三梯队的阿维塔、岚图汽车、智己汽车10月再次交出“万辆”答卷,其中智己汽车连续二个月完成破万,单月实现交付超1.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进入“金九银十”后,已有超10家汽车品牌宣布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包括鸿蒙智行、小米汽车、蔚来、理想、极氪等,其中小米汽车“购置税兜底”将投入超20亿元人民币。 “车企及经销商进入全年目标冲刺阶段。”展望11月及四季度车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双11”购车季、广州车展新车上市潮及两新补贴延续等利好,终端需求释放动能持续增强,预计销量环比10月持平或微增。“叠加新能源购置税免征倒计时触发的限时优惠加码,将促使许多计划明年购车的消费者提前购车,从而拉动四季度销量的增长。”

  • 重庆渝铜&重庆湘银  璀璨亮相 SME 2025上海金属周

    为适应全球贸易新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需要,加快推进上海市打造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供应链枢纽节点的进程,并落实陈吉宁书记2月6日调研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间的重要指示——“上海有色网要大力推进SMM金属、新能源价格指数的国际定价话语权,发挥好平台的影响力,配合上海金属、新能源材料的国际定价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 在此,由SMM主办, 重庆渝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重庆湘银铜业有限公司 盛装出席的 2025年11月24-25日举办“2025上海金属周” (英文:Shanghai Metals Expo,简称“SME”)。本次大会主题“打造全球金属命运共同体·推动大变局下产业新发展”。目标将其打造成金属及相关行业“信息港、定价标、交易台、朋友圈”的年度盛会。点击 报名表单 立即登记参会,我们期待在会议上与您相遇。 重庆渝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0年9月,总部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司以有色金属贸易为核心,纵向延伸至资源勘探、原料采购,横向拓展到加工定制、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形成闭环式产业服务体系。作为区域型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始终践行和着力构建创新型、数字化有色金属产业全链生态系统,创新打造 “全链条一体化” 商业模式,不仅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有色金属产品,还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与透明化管理,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增强了自身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司连续五年入围重庆市民营企业百强,荣获“优秀民营企业”“经济社会发展先进企业”等称号。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一直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企业经营宗旨,践行“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言出必行、追求卓越”的企业价值观。将客户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站在有色金属行业技术、服务、信息、模式前沿和区域高地,力争为行业企业提供最优质、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智慧服务。做好服务,永不停止。未来,我们将胸怀行业标杆抱负,承载有色金属产业链梦想,矢志社会担当! 联系方式 023-68630225 重庆湘银铜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24年2月,总部位于重庆西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一家集铜基材料精深加工与产业链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创新型企业。公司以“技术驱动、资源整合、效率优先”为内核,构建“制造+贸易”双轮驱动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铜杆、铜丝产品及全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品质至上、创新驱动、服务先行”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在区位、团队、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深耕铜基材料加工领域,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铜基材料领域的标杆企业与战略级合作伙伴,为中国智造与工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联系方式 023-68177461 159-0235-7223 点此立即参加SME 2025上海金属周 SMM会议联系人 张文成 187 6645 7954 zhangwencheng@smm.cn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