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0

  • 美国关税后又是芯片危机!德国大众汽车Q3净亏损超10亿欧元

    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周四公布第三季度净亏损10.7亿欧元(12.4亿美元),这也是该公司五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今年前九个月,大众汽车集团的净利润下降了60%以上,从去年的88亿欧元降至34亿欧元。 据该公司称,美国关税将在今年给大众带来50亿欧元的额外负担。除此之外,由于保时捷放弃其电动汽车战略,该公司在今年前九个月计提了47亿欧元的损失以及13亿欧元的运营亏损。 大众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指出,今年前九个月,大众的情况喜忧参半。一方面,大众的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与上一年相比,公司财务业绩明显下滑,部分原因在于电动汽车的利润率较低。 大众汽车今年前九个月共售出66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8%。该公司预测全年的营业利润率将在2%至3%之间。 Antlitz还警告,如果当前的芯片短缺持续,其年度利润目标将面临更大风险。他声称,如果没有这些负面影响,大众汽车今年的营业利润率本该达到5.4%,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接连不断的问题 大众是德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品牌,且汽车是德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大众业绩上的困境可能折射出德国工业的广泛难题。 德国周四的数据显示,上一季度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停滞(0%),而这一现象与美国关税有着直接的关联。根据最新的欧盟-美国贸易协定,欧洲汽车出口目前面临15%的关税——虽然低于之前的27.5%,但仍远高于贸易战前的2.5%。 此外,欧洲乃至全球的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受困于芯片短缺。由安世半导体断供引发的芯片供应问题正在不断蔓延,本周以来,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都报告芯片库存不足,并采取了包括削减产能以及停工等应对措施。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本周表示,由于芯片短缺,汽车制造商距离关闭生产线仅剩几天时间。 Antlitz指出,目前的芯片问题并非技术或产能不足,而是政治因素引发的,他敦促所有相关各方能够坐下来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 五部门: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

    附件: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pdf 财联社10月31日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 五部门:到2035年,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数据赋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高效处置一件事”覆盖城市运行重点事件,“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高频民生事项,数字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在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便捷普惠服务、城市数字更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超大特大城市率先建成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落地一批先进可用、自主可控城市大模型。到2035年,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五部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 其中提到,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实现以城带产。发挥城市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数据集聚优势,强化场景开放创新,促进城市数据资源汇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打造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推进数据产业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数据密集型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据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打造具有生态引领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发放数据券、模型券等奖补机制,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 五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群发展数据产业集聚区 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 其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以产促城。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闲置商业楼宇、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功能改造,打造数据创新创业载体,建立数据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依托产业园区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资源池,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实践,打造城市首试首用体验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群发展数据产业集聚区,探索数据保险、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加强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数字化协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数字服务跨区共享。 五部门: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其中提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更新改造。有序实施城市泛在感知工程,在管道泄漏爆管风险点、道路边坡风险点、地质灾害易发点、防洪排涝关键节点、易涝积水点、城市桥梁隧道等风险高发区域,统一规划、集约部署城市智能感知终端设备。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化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推动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加强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数字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适度超前布局低空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巡检、物流配送、生产作业等场景,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 日产全固态电池新突破  与LiCAP合作干电极技术瞄准2028年量产【SMM分析】

    SMM10月31日讯: 要点: 日产汽车在其全固态电池(ASSB)的研发与量产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通过与美国LiCAP Technologies合作,引入创新的“活化干电极”技术,日产旨在解决规模化生产的核心挑战,大幅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公司目标在2028财年推出首批搭载续航翻倍、充电更快的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2025年10月27日,日产汽车对全固态电动车电池的宏大战略正加速走向现实。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全球竞赛中,日产通过一项新的关键技术合作,为其大规模量产计划扫除障碍,承诺将实现电动车续航里程翻倍、显著缩短充电时间并提升整体效率。 被视为电动车电池“圣杯”的全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远超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潜力而备受瞩目。日产正与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竞逐,力争率先将这一技术商业化。 突破生产瓶颈:干电极技术 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实现新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其中生产线建设成本与耗时的电池组装过程是主要障碍。日产认为已通过与美国LiCAP Technologies的合作找到了解决方案。 日产将采用LiCAP专有的活化干电极技术用于其全固态电池的生产。这项“干电极”生产工艺无需使用溶剂进行电极涂层,从而消除了干燥环节。这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实现了更高效的离子运动,为电池性能带来增益。 日产宣称,此举使其在全固态电池的生产和性能方面获得了“显著优势”。采用LiCAP技术将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并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明确的商业化路线图 日产于2024年在其日本横滨工厂开设了首条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 公司目标是将电池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时75美元,这比2024年的平均电池包价格低约30%。根据这一清晰的路线图,日产计划在2028财年前推出首批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 SMM认为,干电极的制备是生产固态电池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固态电池质量性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固态电池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将更快地推动固态电池产品的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 韩德美三强携手固态电池开发 三星SDI、宝马与Solid Power达成合作【SMM分析】

    SMM10月31日讯: 要点 :2025年10月31日,三星SDI、宝马集团与美国Solid Power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宣布共同开展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此次合作整合了材料、电芯与整车制造的全球顶尖资源,旨在建立一条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价值链,加速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性能突破奠定基础。 2025年10月31日,三星SDI正式宣布,与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及美国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军企业Solid Power签署三方协议,共同开展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此举标志着三方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根据协议, 三方将构建一个覆盖材料、电芯到整车的全固态电池全球价值链范本: 三星SDI将作为电芯供应商,采用Solid Power研发的固态电解质,生产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电芯。宝马集团将负责开发适配该电芯的电池模组与电池包,并将其整合到下一代验证车辆中。 Solid Power则以其核心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为整个价值链提供基础支撑。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方案,它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液态电解质,不仅能显著提升安全性,更能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使电动汽车在同等重量下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 此次合作深植于宝马与三星SDI自2009年以来建立的长期信任。同时,三星SDI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准备,也是其被选为关键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三星SDI已于2023年在韩国水原建成了国内首条全固态电池试产线,并持续推动其商业化进程。 高层观点: 三星SDI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团队执行副总裁Joo-Young Go表示:“电池领域的技术竞争力最终将推动电动汽车的创新。三星SDI将与宝马和Solid Power等全球优秀合作伙伴紧密协作, 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中保持领先地位。 ” 宝马集团电芯与电池模组副总裁Martin Schuster称:“三星SDI加入我们与Solid Power的合作,为新型电芯技术研发注入了强劲动能。此次全球协作再次印证了我们的核心目标:始终为客户提供最前沿的电池技术。” Solid Powe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Van Scoter表示:“我们很高兴与三星SDI和宝马携手推进全固态电池研发。我们的固态电解质技术兼具稳定性和导电性优势,通过与汽车及电池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深度合作,我们将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普及进程。” 随着合作展开,三方将基于共同商定的参数评估电芯性能,共同推动这一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SMM认为,三星SDI、宝马与Solid Power的合作,为了在下一代电池技术赛道上抢占风口,从技术到汽车应用落地,将加快固态电池的应用。Solid Power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全球专家,而三星SDI在电池技术方面是全球第一阵营,宝马集团的中高档汽车技术世界一流并将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 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预计突破2000亿元 增速超30%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相关保险业务也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近日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新能源车险已成为监管部门及保险业内人士重点讨论的议题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今年9月已达到58%,可见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辆的接受度逐渐攀升。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司长尹江鳌在会上介绍,今年1至9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的投保率为91%,较传统燃油车高出6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2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速有望超过30%。 在新能源车险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尹江鳌指出,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成本相对较高,为此,监管部门将引导保险业与汽车行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建立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这一举措旨在推动降低车型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促进消费者、车企和保险公司等多方实现共赢。多家财产险公司也表示,将加强与汽车主机厂的协作,降低维修成本、推进风险减量。 另外,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9 月 5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交强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24 年交强险参保机动车达 3.72 亿辆,同比增长 4.2%。其中,汽车参保数量共 3.34 亿辆,同比增长 5%。2024 年交强险保障金额达 74.3 万亿元,当年赔付支出 2262.8 亿元,同比增长 11.6%。 从保费来看,交强险车均保费为762.5元,同比微增0.3%,全年交强险保费收入2710.6亿元,增长4.2%。另外,交强险承保亏损152.7亿元,分摊投资收益46.2亿元,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11 亿元。

  • 【10.31锂电快讯】天际股份称六氟磷酸锂满产满销|通用要求近5500名员工休假

    【格林美:第三季度净利润3.1亿元 同比增长52.99%】 格林美(002340.SZ)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9.37亿元,同比增长31.89%;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52.99%。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4.98亿元,同比增长10.55%;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22.66%。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持续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关键金属循环回收增量、印尼镍资源全面达产、高端新能源材料市场持续突破,推动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财联社) 【天际股份:六氟磷酸锂满产满销 明年25%的市场增长对应明年出货量超过5万吨】 天际股份(002759.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2025年三季度六氟磷酸锂的销售均价比较低,导致亏损,但趋势来看,销售均价一直在提升,没有签长协合同的价格有明显的上涨,经营层面满产满销,目前库存降至极低位置,只有几百吨,当前产线都有开满。现在产能一个月3600-3800吨,预计今年出货量在3.9万,明年25%的市场增长对应明年出货量超过50000吨,所以公司产能会出现缺口,募投项目1.5万吨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做设备定制和安装,周期需要10个月左右,明年9月出来,可以贡献6000吨左右,明年大概率可以做到很满的状态。(财联社) 【恩捷股份:近期下游需求走强目前产能利用率较高 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已经投产】 恩捷股份(002812.SZ)公告称,恩捷股份在2025年10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在半固态电池隔膜业务布局方面,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公司在积极开拓市场。在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方面,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的研发和布局,高纯硫化锂产品的中试线已经搭建完成,固态电解质 10 吨级产线已经投产,具备出货能力。另外,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一直以来都是行业领先态势,公司市场地位稳固,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随着近期下游需求走强,目前产能利用率较高。(财联社) 【天际股份:正在推动硫化锂材料制备专利的产业化】 天际股份(002759.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公司正在推动硫化锂材料制备专利的产业化,该项目现已基本通过小型试验,后续公司还需先进行放大试验对候选工艺进行成本、工业难易程度分析,以确定种子工艺,再进入中试阶段对种子工艺进一步放大,全面验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设备的适配性,并完成客户送样。目前公司技术开发过程仍处于早期阶段,从专利到稳定、批量生产的商业化产品,需要经历漫长的工艺优化和验证过程。(财联社) 【三星SDI与宝马集团就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达成合作】 三星SDI宣布,已与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及美国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共同签署三方协议,将携手开展全固态电池验证项目。根据协议,三星SDI将采用Solid Power研发的固态电解质,供应兼具更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全固态电池单元。宝马集团将负责配套电池模块及包组的研发。三方旨在基于共同确定的参数与需求评估电池性能,并将其搭载于宝马下一代验证车辆进行测试。(财联社) 【通用汽车要求近5500名员工无薪休假 评估电动车生产】 通用汽车10月29日证实,已通知旗下三家工厂近5500名员工实行无薪休假,其中包括包括底特律Factory Zero工厂今夏实行无薪休假的3400名工人,该厂生产电动雪佛兰Silverado、GMC Sierra及悍马电动车。通用汽车将评估所需生产,并在该厂明年1月恢复单班运作时召回约1200人,其余2200人将无限期无薪休假。此外,通用汽车还在俄亥俄州沃伦的Ultium电池工厂裁撤1400人,在田纳西州斯普林希尔裁撤710人。公司发言人称,俄亥俄州工厂约850人有望在明年5月返岗,550人考虑无限期裁撤。他表示,田纳西州的裁撤为临时性质。(财联社) 相关阅读: 【SMM分析】中方暂停锂电池及材料出口管制一年 业内预计短期市场情绪趋稳 【SMM分析】2026年磷酸铁锂能否完成逆袭 从平凡走向尊贵? 拉涨逾5%!能源金属板块指数刷逾两年新高 多家锂矿企业业绩报喜!【SMM热点】 美国Nuvvon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通过针刺测试 实现电池安全突破【SMM分析】 英国固态电池企业llika固态电池原型交付在即【SMM分析】 突破极限!日本麦克赛尔Maxell将于11月发售耐150℃高温全固态电池样【SMM分析】 多家海外固态电池公司有新突破【SMM分析】 电池、固态电池及储能板块联袂拉涨 储能板块掀涨停潮 科力远等涨停!【SMM热点】 全资孙公司取得湖南鸡脚山锂矿采矿许可证 大中矿业今日股价拉升涨停!【SMM热点】 金龙羽万吨级固态电池材料项目环评阶段 预计2026年投产【SMM分析】 李家沟锂辉石项目投产后锂产品销售收入增加 川能动力第三季度净利润暴增1210% 下游需求强劲带动碳酸锂期货、能源金属板块同步拉涨 盛新锂能等跟涨【SMM热点】 【SMM分析】9月鳞片石墨需求向好 进口量提振出口量缩减 【SMM分析】锂电回收市场9月采购量环比持续上涨 【SMM分析】9月人造石墨负极利好支撑有限 价格维持僵持 9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同比续增 下游需求持续强劲?【SMM专题】 SMM:黑粉进出口放开后 回收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剖析【锂电回收产业年会】 SMM:全球锂盐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碳酸锂未来价格走势预测【锂电原材料大会】 电解钴价格再破40万 钴盐报价涨势暂缓 未来全球钴市场有何预期? 【周度观察】

  • 【SMM钴锂晨会纪要】锂价回暖黑粉跟涨 镍钴系数暂稳 回收端多观望代工

    锂矿: 本周,锂精矿价格跟随碳酸锂价格的上抬同步跟涨。 供应端,海外及国内矿山挺价意愿坚决,虽在高价位下有少量出货,但大部分持货商因现货流通偏紧,惜售情绪依然浓厚。需求端,下游锂盐厂为满足生产计划,对原料的采购需求旺盛,询价与采购行为积极。此外,为预备来年生产,下游客户及贸易商近期长单洽谈频繁,市场整体活跃。预计短期内,锂矿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 碳酸锂: 本周碳酸锂价格延续上涨走势。 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由周初的7.655万元/吨逐步攀升至8.0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也从7.43万元/吨上涨至7.78万元/吨,累计涨幅较为明显。供应端维持高位运行,锂辉石与盐湖工艺开工率均保持在60%以上,预计10月总产量有望创下新高。需求侧表现则更为强劲,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同步增长,持续拉动材料需求,下游材料厂开工率持续走高。尽管锂盐厂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存在惜售情绪,导致市场实际成交平淡,但在长协加量以及贸易商囤货的影响下,上游库存已降至低位,市场呈现明显的去库存格局。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呈现供需双增态势,但需求增长更为突出,推动价格连续上行。预计短期内在低库存和强需求支撑下,碳酸锂价格将保持偏强运行。 氢氧化锂: 本周氢氧化锂市场维持小幅上涨态势。 从市场情绪看,供应端锂盐厂库存水平普遍偏低,可流通散单锂盐有限,持货商惜售情绪持续,报价在碳酸锂价格走强及锂矿成本上行的推动下相应调高。需求端,下游三元材料厂普遍按需采购,散单接货意愿不强,市场交投以刚性需求为主。总体而言,当前市场在现货流通偏紧与锂矿及碳酸锂价格上拉形成的坚强支撑下,呈现价格缓步上行的格局。 电解钴: 本周电解钴现货价格维持震荡趋势。 供应方面分化,电解钴低利润背景下大量冶炼厂选择停止生产,维持生产的企业在成本压力下也普遍暂停报价。近期盘面波动较大,部分贸易商存在资金压力,积极出货,报价基差维持相对偏低水平。需求方面,下游企业担忧价格继续下跌,采购意愿偏弱,继续维持刚需采买节奏,整体成交未出现明显放量。整体来看,近期电钴价格调整后,电解钴与钴盐之间价差维持在合理区间,未来电钴价格需要等待钴盐价格带动上涨。 中间品 : 本周钴中间品现货价格维持上行趋势。 自9月国际矿企封盘停止报价以来,市场一直维持卖方控盘状态,变化不大。供应方面,主流矿企与贸易商继续暂停报价。需求方面,市场整体变化有限,下游冶炼厂询盘价格逐步上移,但受制于上游持货商强势挺价,实际成交仍显清淡,市场延续“有价无市”格局。10月16日刚果金宣布放开禁令,但由于手续问题港口仍未实现出货,考虑到刚果金到中国2~3个月的船期,明年Q1季度前中国钴原料供应将长期维持在结构性偏紧状态,预计钴中间品价格仍具进一步上行动力。 钴盐(硫酸钴及氯化钴): 本周硫酸钴现货价格持稳。 从供应端看,冶炼厂认为钴市场未来依旧紧张,看涨后市,维持挺价。从需求端看,国庆后下游厂商积极备货,部分企业已完成今年备货,当前这个时间节点采购情绪偏弱,较难接受当前冶炼厂的高报价。整体来看,上下游企业对价格仍存在分歧,短期内市场维持博弈,硫酸钴价格或以稳为主,等待下游逐步消化并接受价格,预计下次钴盐价格上涨需要等待下游开始新一轮采购。 本周氯化钴市场仍然较为活跃,冶炼厂主流报价区间为10.2–11.0万元/吨,实际成交价格多集中在10.2–10.5万元/吨。价格走势总体平稳,主要因上游供应商及贸易商陆续放货,市场供应偏紧局面略有缓解;同时,在价格趋稳的背景下,下游采购节奏有所放缓,观望情绪渐浓。然而在当前略高于10万元/吨的价位区间,下游接受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该价格具备一定的基本面支撑。 钴盐(四氧化三钴):  四氧化三钴方面,四钴企业报价维持在34–36万元/吨,实际成交价格也多稳定在34–35万元/吨区间。 四氧化三钴价格的坚挺主要得益于上游原料成本的支撑以及终端需求的持续拉动,使得价格始终处于高位区间。预计下周市场仍将延续稳态,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低。 硫酸镍: 硫酸镍成交相对平淡 镍盐价格较上周持平 截至本周四,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8401/吨,电池级硫酸镍的报价区间为28450-28650元/吨,均价较上周持平。  从需求端来看,临近月底采购节点,下游部分厂商开始询价下月原料,但由于部分厂商有一定原料库存积累,价格接受程度未见显著提升;供应端来看,镍盐厂现货基本售罄,叠加高价原材料成本压力,支撑镍盐报价维持高位。  库存方面,本周上游镍盐厂库存指数由3.9天上升至4.1天,下游前驱厂库存指数由7.7天下滑至7.4天,买卖双方库存水平整体偏低,一体化企业库存指数维持6.5天;买卖强弱方面,本周上游镍盐厂出货情绪因子维持1.7,下游前驱厂采购情绪因子维持3.1,部分企业开始询价下月原料,但成交情绪较上周没有明显上抬,一体化企业情绪因子维持2.7。(历史数据可登录数据库查询) 三元前驱体: 本周,三元前驱体价格小幅上调。 从原材料端来看,硫酸镍与硫酸钴价格暂时持稳,硫酸锰则延续小幅上涨趋势。在折扣系数方面,新签订的散单折扣已普遍明显上调,而部分期限较长的长单仍维持原有折扣水平。面对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前驱体厂商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当前挺价意愿较强。临近年底,部分厂家即将启动明年长单折扣的初步商谈,若明年继续维持今年的折扣系数,前驱体厂商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需求方面,国内动力市场需求持续向好,主要增量仍集中于中高镍产品。根据当前排产计划,预计直至年末,国内动力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小动力及消费类市场需求则相对平稳。在此背景下,头部前驱体企业普遍维持较高开工率,并优先保障长单供应。价格方面,预计下周前驱体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正极材料价格延续上涨走势。 原材料成本方面,硫酸镍与硫酸钴价格相对稳定,硫酸锰小幅上调,而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受市场情绪推动价格明显上涨,进一步推高了三元材料的加工成本。需求端,国内三元动力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头部正极材料企业保持较高开工水平,并优先保障长单供应。近期新签散单的折扣系数普遍上调,临近年末,部分厂商准备启动明年长单折扣的初步商谈。在原材料供应偏紧、成本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尽管正极厂商订单较为充足,但仍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从需求结构来看,预计国内动力市场的旺盛态势将延续至年末,小动力及消费类市场表现相对平淡。在系别方面,6系材料市场份额正逐步提升,预计明年其占比将进一步扩大;而5系材料因成本偏高,后续比例预计将有所收缩。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价格呈现一定抬升态势,主要因碳酸锂价格在本周涨价约4600元/吨。 生产方面,材料厂在本周整体生产积极,月度最后一周,磷酸铁锂企业为月度交付在积极冲量,现阶段的许多材料厂已达到满产甚至超产水平,导致部分订单流向中小企业,整体而言,电芯厂供应链也出现些许变化,所以近期来看,中小材料厂订单需求也有增加,预计这一现象将延续到年末,主因下游电芯厂订单增量大:纯电重卡项目不断推进、传统车销旺季“金九银十”、储能电芯一芯难求。由于近期磷酸铁锂企业对于排产预期感知向好,积极推进与客户就加工费谈涨,目前,有少部分企业中压实磷酸铁锂材料涨价落地,但涨价金额低,低压实材料价格较难谈涨,然而高压实材料由于供应量较少,涨价幅度较大。预计11月磷酸铁锂材料整体需求继续向好,有望继续迎来正增速。 磷酸铁: 本周磷酸铁市场价格运行平稳,行业仍处于成交旺季,下游产量月度环增近10%。 临近月底议价节点,部分生产原材料逐步释放涨价趋势,导致磷酸铁企业此前已释放出调价意愿,预计本月底新单报价或迎来 100 元 / 吨左右的上调。不过,由于下游磷酸铁锂企业价格谈涨进展不算快,且采购预算暂未调整,因此磷酸铁价格能否如期上调,仍取决于上下游企业的博弈结果,据近期调研得知,下游磷酸铁锂企业整体对于磷酸铁涨价接受度低,仍需继续观察。原材料端,工业一铵、磷酸及硫酸亚铁近期价格均持稳运行,对磷酸铁成本端支撑相对平稳;但综合近两日已有部分磷酸铁企业采购价格提高,且上游报价也有涨价趋势来看,预计下周原料价格可能上抬。 钴酸锂: 钴酸锂市场延续强势运行态势,常规型号产品成交价普遍维持在37.0万元/吨以上。 本轮价格上涨主要受原料端氯化钴与四氧化三钴价格传导的推动,叠加电芯企业采购需求持续释放。从下游消费来看,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预计11月至12月对正极材料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从而对钴酸锂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短期来看,钴酸锂价格有望继续维持坚挺格局。 负极: 本周国内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维持稳定运行态势。 成本端,上游原料采购成本持续走高,为产品价格提供了基础支撑;供需端,下游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对价格形成正向拉动作用。不过,当前负极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成本支撑与产能闲置的双重力量相互博弈、此消彼长,最终促使本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在僵持区间内平稳波动。展望后续,受生产环节滞后性影响,前期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传导效应或将在后市逐步显现,负极企业的涨价意愿正日渐增强。但考虑到传统销售旺季已过,下游市场需求大概率出现小幅回落,综合来看,预计后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有望迎来上涨,但整体涨幅将受到一定限制。 本周国内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保持稳定运行。供需层面,随着气温逐步转凉,天然石墨采买商陆续启动备货工作,下游需求出现小幅回升,此前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得到一定缓解;成本端,上游原料价格维持平稳,为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提供了稳固支撑。展望后市,气温进一步下降或将导致原料供应紧张,叠加下游企业季节性备货需求持续释放,短期内有望对产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力度。但从长期来看,市场产能过剩的格局难改,因此预计后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仍缺乏显著上涨动能。 隔膜 : 本周隔膜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各规格产品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 从具体价格表现来看,湿法隔膜中5μm产品价格保持稳定,7μm产品主流报价区间为0.98-1.16元/平方米,9μm产品主流报价为0.71-0.84元/平方米;干法隔膜方面,12μm与16μm产品主流报价分别稳定在0.45元/平方米和0.44元/平方米。从供需结构来看,当前储能市场持续景气,动力电池领域亦处于生产旺季,而隔膜产能受建设周期等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供给。在此背景下,除部分头部电芯厂外,其余隔膜厂已与下游电芯企业就新一轮价格调整达成共识。展望后市,在需求端保持稳健、供给端增量有限的格局下,预计未来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价格呈现明显上涨态势。 从成本端来看,一方面六氟磷酸锂近期受双重需求拉动 —— 下游电解液企业为匹配终端锂电产量释放而增加采购,叠加部分贸易商看涨情绪下的囤货行为,导致市场实际流通量表现紧张,电解液企业为保障订单交付,不得不接受高价订单,助推其价格上行;另一方面,VC、FEC等核心添加剂同样面临需求端的强力拉动,使得其供应紧张,价格同步上涨。多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导致电解液企业成本压力显著增加,并传导至价格层面,最终推动本周电解液市场价格整体走高。需求端来看,下游电芯厂整体仍有所增量,直接推动电解液整体需求上行。供应端上,下游需求增长带动电解液企业开工率提升,但受上游原料紧张、且电解液涨价幅度未覆盖成本增幅影响,部分企业适度控单。不过行业长期产能过剩格局仍在,市场产量仍能满足需求。综合成本压力与供需情况,预计后续电解液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钠电: 本周钠电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行业仍处于稳步推进的发展阶段。 当前电芯厂生产工作尚处于技术摸索与工艺优化期,主材间的体系配合尚未完全成熟,在材料兼容性、性能匹配度等方面仍有较大优化提升空间。行业内正集中精力攻克技术瓶颈,重点发力低温性能与倍率性能的改进升级,这两项关键指标的突破不仅能提升钠电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更对改善钠电市场认知、增强行业认可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订单方面,9-10 月订单量较前期出现明显回落,主要受下游需求调整及市场观望情绪影响,但随着技术逐步完善及下游需求的缓慢复苏,预计 11 月生产订单将呈现恢复态势。 回收: 本周硫酸钴、硫酸镍等盐类产品价格持稳,而碳酸锂价格也因需求不错等基本面原因开始持续上涨。 随着锂盐上涨,三元、钴酸锂黑粉锂系数均有小幅上涨,但镍钴等折扣系数暂稳。而铁锂黑粉锂点本周价格虽锂盐价格上涨而上涨,以铁锂极片黑粉为例,现阶段铁锂极片黑粉价格为2900-3100元/锂点,环比上涨150元/锂点。而拿三元黑粉为例:现阶段三元极片黑粉现阶段镍钴系数为75.5-76%,较上周环比持平,而锂系数在71-74%,环比上涨。目前利润端口,现阶段外采铁锂黑粉生产碳酸锂持续亏损,利润率在-5%-6%,除了今年新投产的几家铁锂湿法企业,多数铁锂回收企业多具备其他原料生产碳酸锂的产线,因此即使在碳酸锂价格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在面临亏损时也选择停采停产。而三元湿法端情况类似,利润基本在1-3%上下徘徊,钴酸锂湿法端随着钴价持续上涨带动上下游回收企业的钴系数涨价,目前利润有所下滑,在1-3%左右。而供应端,在镍钴锂涨价以后,上游回收企业对钴酸锂电池及铁锂等电池、极片价格跟涨迅速,黑粉也有一定程度涨价。多数企业在利润倒挂的情况下仍以观望为主,多数铁锂湿法厂维持B端代工。 下游与终端: 本周,直流侧电池舱的价格与上周持平,5MWh直流侧平均价格0.422元/Wh,3.4/3.72MWh价格仍维持0.433元/Wh。 近期行业内头部电芯厂保持满产满销状态,稳定出货同时亦频繁中标海外大单,预计储能市场产销两旺的态势将持续至年底。自储能电芯价格年中上涨以来,储能系统价格涨幅弱于电芯,头部公司发布大容量储能电芯以提升系统集成效率,优化生命周期成本,价格方面或形成压制作用 10月23日,中国电建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 100MW400MWh 混合储能示范项目磷酸铁锂储能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南京南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6877.95万元,折合单价0.469元/Wh; 》订购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 新能源 产业链数据库 新闻:     【新宙邦: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对电解液的传导正逐步落地】关于“近期六氟磷酸锂散单价格上涨较快,公司电解液产品价格传导进度如何”的问题,新宙邦29日在业绩说明会表示,2025年三季度以来,电解液行业逐步从上半年的历史低位进入触底反弹阶段,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对电解液的传导正逐步落地。从传导节奏看,因公司部分客户仍执行年度或半年度长单协议,四季度尚处于价格过渡阶段,但新签合同将充分参考六氟磷酸锂最新价格定价,传导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财联社) 【通用汽车要求近5500名员工无薪休假 评估电动车生产】通用汽车10月29日证实,已通知旗下三家工厂近5500名员工实行无薪休假,其中包括包括底特律Factory Zero工厂今夏实行无薪休假的3400名工人,该厂生产电动雪佛兰Silverado、GMC Sierra及悍马电动车。通用汽车将评估所需生产,并在该厂明年1月恢复单班运作时召回约1200人,其余2200人将无限期无薪休假。此外,通用汽车还在俄亥俄州沃伦的Ultium电池工厂裁撤1400人,在田纳西州斯普林希尔裁撤710人。公司发言人称,俄亥俄州工厂约850人有望在明年5月返岗,550人考虑无限期裁撤。他表示,田纳西州的裁撤为临时性质。(财联社) 【欣旺达:子公司拟在泰国投资建设绿色能源锂电池工厂二期项目】欣旺达(300207.SZ)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子公司欣旺达动力在泰国的产能布局,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海外市场拓展的需要,欣旺达动力及香港欣旺达动力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在泰国投资建设绿色能源锂电池工厂二期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4.82亿美元(约34.19亿元人民币),最终投资金额以项目实际投资为准。(财联社)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林子雅 86-215166690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 021-51666711 王子涵 021-51666914 王杰  021-51595902 张浩瀚 021-51666752 陈泊霖 021-51666836 徐萌琪 021-20707868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10.30】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向好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池需求旺盛,电芯价格无向下驱动。近期,动力电池供需格局相较以往有所改善。终端车市消费持续向好,一方面周度乘用车销量维持高位,主机厂排产积极,对应电芯需求向好;另一方面商用车因明年购置税减半政策,需求前置至今年Q4,商用车动力电池订单出现明显上升,商用车动力电池供需偏紧。整体来看,动力电池在电池厂排产较满的情况下,动力电池无向下发展驱动因素,电池厂利润将有所修复。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Lucid将推出搭载英伟达芯片的自动驾驶中型电动车

    据外媒报道,日前,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宣布,计划推出一款搭载英伟达芯片系统的L4级自动驾驶中型电动车。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向“多数场景下无需驾驶员干预即可正常行驶”的汽车技术迈出重要一步。 当前,汽车制造商正着力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核心目标是提升车辆安全性,并减少多数场景下对人类驾驶员操控或监控的依赖。Lucid这款即将推出的车型仅在极少情况下需要人类驾驶员干预,使其成为目前最接近L5级完全自动驾驶的车型之一。 Lucid这款中型车的定价预计将低于该公司旗下的Air电动轿车,尺寸也更小,目标是覆盖更广泛的市场领域。此次推出新车型是Lucid“突破豪华轿车品类、拓展更高销量的电动车市场”计划的一部分。 为实现自动驾驶功能,Lucid计划采用多传感器组合方案,包括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这与竞争对手特斯拉完全依赖于基于摄像头的视觉技术不同。据悉,Lucid新车型将采用英伟达的DRIVE AGX Thor芯片,为驾驶系统提供算力支持。该公司还计划在其工厂中应用英伟达的软件工具,以提升产品质量并加快生产速度。 Lucid新车型预计将与特斯拉最畅销的Model Y车型以及Rivian的R2 SUV展开竞争。 此次宣布的计划,是Lucid拓展技术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已与优步(Uber)及自动驾驶技术公司Nuro展开合作,为网约车业务提供高端电动车。 不过,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比行业预期更为缓慢。高昂的成本、严格的监管规定以及美国联邦监管机构的相关调查,已迫使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等多家企业暂停了相关业务。

  • 【SMM分析】中方暂停锂电池及材料出口管制一年 业内预计短期市场情绪趋稳

    10月30日,据商务部消息,中方将在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框架下, 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锂电池及其材料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并将根据后续情况 研究细化配套方案 。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暂停措施涉及此前拟纳入出口许可管理的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池制造设备及关键原材料(如人造石墨、正负极材料等) 。短期内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出口审批不确定性的担忧,稳定上下游供需预期。 分析认为,政策调整释放出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信号,有利于 锂电产业链出口订单执行与国际合作恢复 。但同时市场仍需关注一年期暂停到期后的政策走向及细则变化。 公告原文: 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8号 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下列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一、锂电池相关物项 (一)3A001 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 Wh/kg 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包含电芯和电池组)(参考税则号列:85076000)。 (二)3B901.a. 用于制造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设备 : 1. 卷绕机(参考税则号列:84798999); 2. 叠片机(参考税则号列:84798999); 3. 注液机(参考税则号列:84798999); 4. 热压机; 5. 化成分容系统; 6. 分容柜。 (三)3E901.a.用于生产3A001项所管制物项的技术。 二、正极材料相关物项 (一)3C901.a.1. 压实密度大于等于2.5 g/cm 3 且克容量大于等于156 mAh/g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参考税则号列:28429040)。 (二)3C901.a.2.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相关物项: a. 镍钴锰氢氧化物 (参考税则号列:28539030); b. 镍钴铝氢氧化物 (参考税则号列:28539050)。 (三)3C901.a.3.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四)3B901.b. 用于制造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备: 1.辊道窑; 2.高速混料机; 3.砂磨机; 4.气流粉碎机。 三、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 (一)3C901.b.1.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 (二)3C902.b.2.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混合的负极材料 。 (三)3B901.c.1.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造粒工艺设备 : a. 造粒容积大于等于5 m 3 的立式造粒釜; b. 造粒容积大于等于5 m 3 的连续造粒釜。 (四)3B901.c.2.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化设备 : a. 箱体炉; b. 艾奇逊炉; c. 内串炉; d. 连续石墨化炉。 (五)3B901.c.3.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设备 : a. 容积大于300 L的融合包覆设备; b. 容积大于60 m 3 的喷雾干燥设备; c. 桶体直径大于0.5 m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回转窑。 (六)3E901.b. 用于生产石墨负极材料的工艺及技术 : 1. 造粒工艺; 2. 连续石墨化技术; 3. 液相包覆技术。 出口经营者出口上述物项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出口经营者应当对报关商品的真实性负责,加强出口物项识别,属于管制物项的,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属于两用物项”并列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编码;不属于管制物项但参数、指标、性能等接近的,必须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不属于管制物项”并填写具体参数、指标。对上述填报信息完整、准确、真实性存疑的,海关将依法质疑,质疑期间出口货物不予放行。 本公告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步予以更新。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