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5

  • 工信部: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加强电池流向监测

    5月27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部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制修订各类锂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强制性标准,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利用行为,以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全链条监督管理,紧盯电池生产、车辆报废、拆解利用等环节,打通全流程监管堵点卡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流向监测,依法查处非法拆解污染环境、无照经营等行为。要加强行业能力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的协同攻关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对规范条件企业强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支持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5月,企查查发布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基本逐年增加,近十年,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基本逐年增加,尤其是2021年,全年注册量同比激增286.2%至2.77万家,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在2023年,我国累计注册4.65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峰值。 截至今年4月底,2025年我国已注册1.46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相比2024年同期注册量增加13.9%。 企业存量方面,我国现存17.7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六成企业成立于3年内。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为65.4万吨,同比仅增长5.0%,其中回收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废料达到40.0万吨,占比继续提升至61.2%,三元锂电池及废料为24.3万吨,实际回收的其他电池实际回收量仅为1.0万吨。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整个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同比下滑31.0%至86.6亿元。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424.6万吨。 EVTank指出,2024年以来,受上游材料价格下行影响,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性减弱,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除头部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大部分企业营收和毛利双降。另一方面,工信部修订《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国务院发布《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等政策将进一步提升电池回收白名单门槛。电池回收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及“作坊式”工厂将逐步消失和退出,整个电池回收行业将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从产能建设来看,EVTank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中国白名单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产能为423.3万吨/年,其中梯次利用产能204.2万吨/年,回收拆解利用产能219.1万吨/年,整个行业的产能增速已经明显小于2023年之前,行业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根据各企业的规划目标,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产能将达到1109.2万吨/年。

  • 2.2亿!格林美拟在湖北仙桃合资投建2万吨电池回收项目

    近日,湖北省仙桃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湖北百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处理2万吨新能源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次公示。 项目信息显示,湖北百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将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技改扩建,不新增用地,项目总投资2.2亿元,利用原有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仓房,建设年处理2万吨新能源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项目。 据悉,湖北百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由武汉百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与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控股,分别持股51%和49%。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格林美(002340)子公司,格林美形成了“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公司在中国8省市以及在南非、韩国、印尼等地建设了16个废物循环处理工厂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工厂,构建了以中国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矿山开采体系,绿色发展的足迹辐射世界、纵横中国3000公里,年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年回收处理的报废汽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6%以上,年回收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20%以上,成为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杰出代表。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5.22】车企价格战延续,推动电芯结构与产品策略双重调整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芯市场继续呈现稳中有调的运行态势。价格方面,主流磷酸铁锂电芯报价区间窄幅波动,市场成交多集中于头部电芯厂的长协订单。终端车企价格竞争在5月中旬仍在延续,尤其是A级及以下纯电平台,围绕整车售价进行深度下探,对上游BOM成本提出更高要求。这一背景下,动力电芯厂逐步优化产品策略,在保持基础铁锂大容量产品稳定供应的同时,加快推出面向细分市场的差异化方案,如低成本高集成度模组、兼容CTP结构的新一代铁锂电芯等。部分三元电芯厂商也通过高压掺铁、快充体系技术提升产品性价比,并在核心客户测试环节推进以9系为代表的定制化电芯匹配。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宁王”领衔!报告:去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七年来首次出现增长

    根据独立研究提供商MERICS和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对2024年数据的分析,尽管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避开英国、德国和法国,但受在匈牙利的电动汽车和电池项目推动,2024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出现了七年来的首次增长。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大幅攀升了47%,达到了100亿欧元。 这一数据打破了此前连续多年的下降趋势。Merics首席经济学家Max Zenglein表示,欧盟对中国投资者仍有吸引力。 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主要由大公司推动。宁德时代、腾讯、吉利、远景科技和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占到了总投资的近一半。 整体而言,面对日益加剧的政治审查和贸易紧张局势,中国企业的重心近年来已经从并购转向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又称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这类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对欧洲的绿地投资较2023年增长了21%,这是连续第三年增长。并购投资虽然在去年达到了41亿欧元——猛增114%,但其本身的基数较低。 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在欧洲十大投资中有七项涉及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其中四项涉及匈牙利。 最大的一笔投资仍然是宁德时代2022年起宣布的在匈牙利投资的一座75亿欧元的电池工厂(在建设期间分批计入绿地投资)。 报告称,“宁德时代在2024年再度成为最大的投资者,占总投资的16%,主要来自其在匈牙利正在建设的电池厂。”报告还补充称,这家电池巨头在过去五年中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者。 匈牙利近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去年吸引了中国在欧投资的31%,轻松击败了传统欧洲大国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三个欧洲大国去年合计占中国在欧洲所有投资的20%,低于此前四年52%的平均水平。 上周,匈牙利政府还与比亚迪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开设欧洲总部和研发中心,扩建该公司在中欧枢纽现有的装配厂。 在并购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笔投资无疑是腾讯以15亿欧元收购了波兰视频游戏开发商Techland,不过预计相关并购交易活动整体上仍将保持低迷。随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并购的动机已经减弱。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鄢东5月9日曾表示,截至2024年底,欧盟企业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500多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欧直接投资近1100亿美元。中欧投资合作已进入“双向快车道”,未来大有可为。 鄢东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挑战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规则和秩序,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更加凸显。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提质增效,通过对话协商妥处经贸分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拓展绿色、数字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应对气变、世贸组织改革等多边议题协调,为中欧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 宁德时代H股首秀涨超13% 动力电池龙头募资300亿剑指欧洲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03750.HK)今日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截至发稿,较其发行价涨13.54%,报298.60港元。 注:宁德时代H股的表现 根据昨日公告,宁德时代公布H股全球发售分配结果,发售量调整权已获悉数行使,共发行1.36亿股H股,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63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56.57亿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53.31亿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超过0.15倍,共收到31.08万份有效申请。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5.17倍超额认购,共有428名承配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港股IPO已吸引包括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在内的基石投资者最高203.71亿港元认购,占募资总额的40%以上。据招股书披露,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瑞银、橡树资本、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太保、泰康、博裕、景林等。其中,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分别认购5亿美元、5亿美元、2亿美元。 宁德时代去年净利同比增15%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连续六年第一的龙头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20亿元,同比下滑9.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到507亿元,同比增长15%。 从市场关注较大的动力电池系统,宁德时代的锂离子电池总销量达475GWh,其中动力电池系统贡献381GWh,同比增加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售93GWh,同比增加34.32%。 IPO募资用途 目前已在A股完成上市的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与全球化产能布局相关。本次IPO募资净额约353.31亿港元(按263港元发行价计算),资金投向聚焦全球化产能布局。其中90%资金(276.46亿港元)将用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基地建设,该超级工厂规划总产能72GWh,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投入7亿欧元,预计达产后将配套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服务半径覆盖欧洲主要市场。剩余10%资金将作为营运资金支持日常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匈牙利项目是宁德时代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随着欧洲碳关税政策落地及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该基地将有效规避贸易壁垒,提升对欧洲客户的服务响应速度。

  • Q1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宁王继续领跑 韩国电池三巨头市占率缩水

    日前,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装机量为221.8 GWh,较去年同期的159.8 GWh增长38.8%。 Q1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 强势霸榜 , 蜂巢能源增速最快 今年第一季度,共有6家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跻身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前十。 其中,宁德时代(CATL)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40.2%,达84.9 GWh。除极氪、问界、理想和小米等中国汽车品牌外,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等全球主流车企也广泛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比亚迪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62.0%至37.0 GWh,位居第二。作为同时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比亚迪凭借强大的价格竞争力推出了多款热销车型。2024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约为400万辆,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约600万辆的销量目标。此外,比亚迪正积极拓展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加速海外市场份额的扩张。 其他4家中国电池制造商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创新航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1.5%至8.6GWh,排名第五;国轩高科的电池装机量达7.7 GWh,同比激增86.6%,位列第六;亿纬锂能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大涨59.6%至5.7 GWh,位居第九;紧随其后的是蜂巢能源,电池装机量达5.6 GWh,同比猛涨100.2%,为该榜单中第一季度同比涨幅最大的电池制造商。 韩国电池三巨头(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电池装机量总和占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的18.7%,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其中,LG新能源的电池装机量仍然同比增长15.1%至23.8 GWh,位居第三;SK on的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5.6%至10.5 GWh,排名第四;而三星SDI的电池装机量则同比下降17.2%至7.3 GWh,主要原因是欧洲和北美主要汽车制造商对电池的需求出现下滑。 从具体的配套车型来看,三星SDI的电池主要用于宝马、奥迪和Rivian的车型。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宝马i4、i5和iX等搭载三星SDI电池的车型销量保持稳定,但Rivian标准续航版R1S和R1T采用了非三星SDI生产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对三星SDI电池装机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奥迪Q8 e-Tron的销量下滑也进一步拖累了三星SDI的电池装机量表现。 SK on主要为现代汽车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奔驰和大众汽车集团供应电池。今年第一季度,现代汽车集团销量在IONIQ 5和EV6改版车型发布后回升;而梅赛德斯-奔驰EQA和EQB等紧凑型SUV的稳定销量,也为SK on电池装机量提供了平稳支撑;同时,大众ID.7和ID.4的强劲销量也推动了SK on电池装机量的增长。 LG新能源的电池主要用于特斯拉、起亚、大众汽车和雪佛兰等品牌的车型。今年第一季度,尽管特斯拉车型的销量疲软导致LG新能源对特斯拉的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17.3%,但大众ID系列和起亚EV3的强劲销量,以及雪佛兰Equinox、Blazer和Silverado EV等基于Ultium平台生产的车型销量增长,仍带动了LG新能源的整体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5.1%。 另外,在Q1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榜单前十中,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 松下 是唯一一家日本企业,也是除三星SDI之外另外一家出现电池装机量下降的电池制造商。今年第一季度,松下的电池装机量同比下滑6.3%至7.2 GWh,排名第八。受特斯拉Model 3和Y需求减少的影响,今年特斯拉销量出现下滑,而鉴于对特斯拉的高度依赖,松下的电池装机量也有所减少。但随着其2170电池和4680电池的升级,松下在北美市场的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迅速回升。 中韩电池厂商 的市占率 差距进一步 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47.5%。今年第一季度,依托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两大电动汽车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共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55%的份额;蜂巢能源和国轩高科等上榜的其他四家中国电池厂商也以极其亮眼的增长率提高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市占率达到12.5%;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总市场份额高达67.5%。相比之下,韩国电池三巨头的电池装机量市占率已从去年同期的23.2%缩水至18.7%,中韩电池厂商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日本电池厂商松下的市场份额也仅剩下3.3%。 不过,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已正式对中国电池及原材料实施强硬关税政策,这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局势升级。作为应对措施,韩国电池企业正通过扩大与当地车企的合资合作,并强化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战略部署,以确保在北美市场继续获得政策支持。 然而,鉴于韩国电池行业对中国原材料的高度依赖,重组供应链及实现原材料采购来源多元化的中长期举措已迫在眉睫。在由美国保护主义加剧、欧洲环保法规趋严以及中国价格压力上升所构成的复杂环境中,韩国电池行业必须寻求新的增长战略。

  • 年产35GWh动力及储能电池!广东江门一新能源产业园动工

    据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消息,近日,由公司参建的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动工仪式在广东江门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隆重举行。 佳航新能源产业园分两期建设,由江门市新会佳航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30.78亩,总建筑面积约34.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电极车间、电芯车间、集成车间、结构件库、成品库、动力站房、甲类化学品库、NMP精炼提纯、废水站、固废站、餐厅、门卫等生产及辅助用房,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为相关企业提供充裕的生产与研发空间,吸引企业集聚,稳固产业链供应链,对推动江门市新能源产业朝着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增强区域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季度海外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出炉:三中企同比大增 特斯拉排位大降

    在全球(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公司中,2025年一季度,仅有三星SDI和松下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余8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特斯拉同比呈三位数增长。 近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球(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达98.4GWh,同比增长26.5%。 从装车量同比增减来看, 在TOP10公司中,2025年一季度,仅有三星SDI和松下动力电池装车量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余8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特斯拉同比呈三位数增长。 从排名变化来看, 相较2024年一季度,2025年一季度TOP10公司排名变动较大。其中,前五名中,除第一和第二名保持不变外,SK On从去年的第五位升至第三位;三星SDI虽落后于SK On,但已超越日本松下,位居第四位;松下则从去年的第三位落至第五位。TOP6-TOP10中,比亚迪稳居第六位,国轩高科、特斯拉为新上榜公司,分别排名第7位和第10位;丰田与松下合资的电池公司PPES和PEVE则掉出TOP10阵营。 不过,环比2025年1-2月,TOP5企业中三星SDI与松下位置互换,TOP10中特斯拉从第7位落至第10位。 2025年一季度TOP10企业中, 中国公司 依然有5家,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孚能科技。中国公司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的装车量总计41.3GWh,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为36.3%。 具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增长至29.5%,装车量为29GWh,同比增长35.5%。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预计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将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预计募资总额为40-50亿美元,随着其在港股上市,在海外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装车量6.4GWh,同比增长104.7%,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增长至6.5%,排名维持第6位。 国轩高科作为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新上榜的公司,装车量2GWh,同比增长108.2%,市场份额为2%,排名第7。同时,环比2025年1-2月,国轩高科排位上升一位。 中创新航装车量2GWh,较2024年一季度的1.1GWh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市场份额为2%,排名第8。 孚能科技装车量1.9GWh,同比增长12.9%,市场份额为2%,排名第9,环比2025年1-2月,排名上升一位。 韩国公司方面, 2025年一季度,三大韩系电池公司市场份额为40.3%,同比下降6%,但环比上升1.7%,装车量总计39.6GWh。 2025年一季度,LGES、SK On、三星SDI装车量分别占据TOP10排名中的第2、第3和第4,竞争实力依旧强劲。 具体来看,LGES装车量为21.9GWh,同比增长15.3%,市场份额下降至22.3%。 SK On装车量为10.4GWh,同比增长35.5%,在韩系电池公司中增速最高,市场份额增至10.6%。 三星SDI装车量为7.3GWh,同比下降16.9%,市场份额也下降至7.4%,主要是由于欧洲和北美市场车企电池需求减少。 日本公司方面, 松下排位持续下调,在被SK On挤下全球第三宝座后,又被三星SDI超越,目前位列第5,装车量为7.2GWh,同比下降6.3%,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至7.4%。 美国公司方面, 特斯拉自2024年强势上榜之后,排名曾持续提升,一度升至7位,但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排位大降,从第7落至第10位。但尽管如此,其装车量仍然实现同比大增,由去年同期的0.3GWh大涨至1.9GWh,同比增长447.9%,在TOP10公司中依然保持最高增速,市场份额由0.4%提升至1.9%。 此外,SNE此前还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最新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21.8GWh,同比增长38.8%。 从排名变化来看,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2025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仍处于增长期,但竞争加剧导致厂商分化显著,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持续扩大份额,TOP3公司竞争格局依旧稳固,宁德时代、比亚迪、LGES排名保持不变。 第二三梯队排名变动较大,其中,SK On从第6位上升至第4位;中创新航从第7位上升至第5位;国轩高科从第9位上升至第6位;三星SDI从第5位下滑至第7位;松下从第4位下降至第8位;亿纬锂能从第8位下降至第9位;蜂巢能源排名第10位,保持不变。

  • 【SMM动力电芯市场周评】电芯价格平稳运行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本周,动力电芯市场维持平稳运行态势。主流厂商排产节奏保持高位,受益于车展新车型密集上市带动的需求上涨,特别是A级及以上新能源车型对高规格电芯的拉动作用明显。市场端,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重回50%以上,终端去库存进展平稳,有效支撑动力电芯出货;海外市场在美欧政策边际转暖、车型周期切换背景下,出货量逐步修复。整体来看,动力电芯市场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供需结构趋于优化,出货节奏平稳推进,结构性需求拉动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杨玏021-51595898

  • LG新能源启动电池技术合作计划

    据外媒报道,5月12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宣布,将启动一项新计划,以接受拥有创新电池技术的企业的合作提议,旨在通过技术合作推动增长。 通过其“开放提议启动”计划,LG新能源在对提交的提议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技术评估后,将提供联合研发机会或潜在投资。 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LG新能源目前正在接受来自初创企业在电池技术六个核心领域的提议,截止日期为6月30日。这些领域包括材料、电池、电池处理、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系统,涵盖系统验证和集成技术。 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该计划将扩大范围,以接受任何与电池相关的提议,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六个领域。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范围也将扩大至上市公司,并支持全年提交提议。 为了便于参与,LG新能源在其Bridge门户网站上为该计划推出了一个专门页面,该平台用于外部合作和技术伙伴关系。 LG新能源首席技术官Kim Je-young表示:“开放式创新是将新技术和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战略。我们将继续寻求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引领电池行业的未来。” 今年3月份,在韩国最大的电池行业展览会InterBattery 2025期间,LG新能源强调,未来三到五年将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成本创新和构建灵活产品组合的黄金时期。根据这一愿景,LG新能源正在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伙伴,以加强其技术基础。 此外,5月8日,LG新能源宣布与首尔大学达成协议,旨在扩大该公司在首尔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中心。通过此次扩张,该中心将涵盖机械工程领域,而不再局限于自2022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的化学和化学工程领域。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