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8个
11月11日,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对无锡基地现有部分全钢胎产能进行技改,投资建设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技改项目。 《中国橡胶》杂志获悉,这个技改项目总投资约8.8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7.01亿元,流动资金1.80亿元。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资金来源为自筹。经测算,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为7.67年。 通用股份称,随着半钢胎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无锡工厂产能已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同时,受宏观环境影响,国内卡客车轮胎市场行业景气度仍处在弱复苏阶段。在终端需求弱势叠加成本上涨等情况下,国内全钢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 该公司认为,通过本次技改项目调整,可以优化产能结构,依托国内半钢胎工厂的智能化运营经验和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口碑,增加市场景气度高、毛利率高的产能,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 项目达产后,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能力预计进一步增长,对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5日,2023东营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 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出席并致辞,副市长孙永主持仪式,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等参加活动。 多家企业负责人相聚黄浦江畔,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据《中国橡胶》杂志了解,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共有22个,总投资额约354.6亿元。 项目涵盖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橡胶轮胎、数字经济等多个产业领域。 其中,包括“年产1200万条高性能绿色环保半钢子午胎及摩托车胎”项目。
11月7日,雄鹰轮胎集团有限公司与西门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橡胶》杂志了解到,双方将基于西门子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在轮胎行业的虚拟工厂仿真、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西门子的虚拟工厂仿真技术将帮助雄鹰轮胎更加高效地开展生产运营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数字化系统的应用,雄鹰轮胎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此次签约,西门子将有助于雄鹰轮胎达成生产改造智能化、品牌高端化、产品技术尖端化、产品制造低碳化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其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持。 雄鹰轮胎表示,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双方将共同开创轮胎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新篇章,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季度业绩创下单季新高后,赛轮轮胎(601058.SH)股价不涨反跌引投资者担忧。在今天举行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订单仍然充足,并且在近期公司对主要产品多次提价应对原材料上涨。” 对投资者关注的订单情况,赛轮轮胎董秘李吉庆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国内外工厂产能发挥较好。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对轮胎的需求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活动明显恢复,国外轮胎去库存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消除。 9-10月份天然橡胶、炭黑价格大幅上涨,轮胎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对此,李吉庆表示,对于原材料价格变动,公司除了会根据各工厂原材料需求计划制定相应采购策略外,还会通过产品提价、降本增效等方式进行应对。 他介绍,公司已对国内全钢产品自9月20日、11月1日起分别上调价格2-3%和3%,半钢产品自9月27日起上调价格3-5%,可有效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目前看来,成本端对公司影响不是很大,未来公司也会根据原材料价格、市场情况等因素确定产品价格及销售政策。” 产能方面,公司董事长刘燕华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规划全钢胎2540万条,半钢胎8800万条,非公路轮胎38万吨,其中除柬埔寨年产600万条半钢和董家口工厂(全钢1000万条、半钢2000万条)、非公路轮胎15万吨尚处于规划或建设状态,其他项目在2023年内将完成或基本完成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末的时点产能较年初有所提升。 对于规划产能中的“大头”董家口工厂项目,李吉庆进一步补充,公司董家口新材料及董家口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目前公司已与当地政府签订有关土地合同,并正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办理施工许可证及其他手续。
10月30日,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投资建设“柬埔寨年产 600 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的公告。 该项目投资总额为14.74亿元,建设期约为12个月。 其中建设投资12.886亿元,流动资金1.7333亿元,建设期利息 1160万元。 据《中国橡胶》杂志此前报道,2021年,该公司在柬埔寨投资建设了“年产 900 万条半钢胎”项目,2022 年又投资建设了“年产 165 万条全钢胎”项目,具备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 该公司表示,近年来,随着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现有客户订单需求。 据介绍,该项目产品将主要面向北美等海外市场。达产后,正常运营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6.9952亿元,利润总额 32.8563亿元。 全部投产后,赛轮柬埔寨工厂将具备年产1500万半钢胎及165万条全钢胎的能力。 同日,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及第三季度经营数据。 赛轮集团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8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8.57%;实现归股净利润9.80亿元,增长179.73%。 销量方面,该公司第三季度轮胎产量为1633.88万条,销量为1574.27万条,增长 29.22%。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12亿元,增长13.72%;实现归股净利润20.25亿元,增长90.14%。 该公司表示,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产销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等原因所致。
10月28日,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 第三季度,通用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4.3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增长2064.33%。实现扣非净利润为0.94亿元,增长7771.08%。 前三季度,通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80亿元,增长12.39%,略低于去年全年的41.2亿元;归股净利润为1.59亿元,增长594.63%;实现扣非净利润1.39亿元,增长1242.81%,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该公司轮胎(包括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产量为338.30万条,销量为355.95万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3亿元。 据介绍,轮胎销量增加、产品结构和市场优化、综合毛利率提升,是该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截至上周日,除青岛双星,8家轮胎上市公司Q3业绩均披露完毕,无论营收端还是利润端,轮胎上市公司同比多数取得了不错的增长。然而,近期轮胎上市公司股价却没有出彩的表现,森麒麟、玲珑轮胎等主要轮胎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遭遇多家机构减持。 市场在担忧什么?分析人士认为,最近3个月以来,炭黑、天然橡胶等轮胎主要原材料涨幅巨大,市场担心轮胎企业产品提价幅度无法传导成本压力。此外,四季度轮胎需求可能面临小幅回落,轮胎上市公司后续财报业绩或许难以维持Q3的“高光”时刻。 对此,山东某轮胎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原材料的确有不小的涨幅,但对公司的影响程度还是要看其涨价的持续性,目前时间还短,多种原材料有涨有跌,不好预测其对四季度业绩的影响。需求方面,目前订单仍比较充足。 业绩向左 机构向右 轮胎上市公司Q3财报高分频出。当季森麒麟(002984.SZ)实现营业收入22.05亿元,同比增长38.6%;归母净利润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10.09%;三角轮胎(601163.SH)同期实现营业收入26.75亿元,同比增加5.83%;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增加 77.62%。赛轮轮胎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3.81亿元,同比增长18.57%;归母净利润9.80亿元,同比增长179.73%。 赛轮轮胎表示,本期产销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玲珑轮胎同样表示,2023年受益于国内经济活动持续恢复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叠加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回落,公司产品销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不过,企业在业绩端的优异表现似乎没有换来机构的青睐,多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甚至出现了减持。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第三季度期间,赛轮轮胎遭遇大成基金旗下两只产品的减仓;玲珑轮胎同样被华夏基金和中国人寿旗下产品净卖出,不过公司同时获得社保基金的增持。 成本端和需求端双双承压? 市场对原材料涨价和需求回落的担忧不无道理。最近三个月里,橡胶价格一路狂飙,天然橡胶期货10月以来逼近15000元/吨大关,同比涨近40%;丁苯橡胶同比涨42.3%;轮胎用钢帘线价格同比上涨11.62%;炭黑价格同比上涨53%。尽管轮胎企业随后发起了一股提价潮,但对提价幅度能否消化原材料的涨幅,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 需求方面,青岛某轮胎经销商告诉财联社记者,10月初举行的迪拜汽配展上,今年轮胎展位减少,因为疫情、战争、外汇短缺等因素,造成中东、非洲实体经济不振还在持续,就连最不差钱的沙特今年的表现也不及预期,展会现场签约情况并不乐观。“预计会有一段时间阵痛期,期待明年世界经济复苏。” 对此,玲珑轮胎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从公司各个产品的订单情况来看,景气度排名第一的为半钢胎,订单爆满且持续增加;排名第二的为非公路轮胎,目前巨胎和全钢工程胎市场需求很好。玲珑目前巨胎还没有投产,但收到了很多客户询价和预订单。全钢工程胎也是供不应求,但斜交工程胎稍微差一些;排名最后的为全钢胎,公司9月销量虽然有明显的提升转变(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12%),但订单变化不大。 “目前的轮胎开工情况还不错,不过9月轮胎出口数据环比的确出现了下滑,其中季节性因素多一些。轮胎企业传导成本压力的能力和需求情况还需要持续观察。”一位长期跟踪轮胎企业的投资界人士如是说。
当地时间10月26日,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同总部位于意大利的全球领先轮胎制造商倍耐力公司宣布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约5.5亿美元,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建设轮胎制造工厂。 据悉,PIF将持有新合资公司75%的股份。倍耐力则拥有剩余25%的股份,并作为战略技术合作伙伴,通过提供技术和商业援助支持该项目的发展。 该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产能有望达到350万条。按照协议规定,该合资公司将主要负责生产倍耐力品牌的高质量乘用车轮胎。除此以外,该工厂还将生产和销售针对国内和当地市场的新本土品牌轮胎。 作为全球享有盛名的轮胎公司之一,成立于1872年的倍耐力目前专门为法拉利、保时捷以及宝马等豪华汽车制造商生产高端轮胎,并且还是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F1)的独家轮胎供应商。 倍耐力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有望为沙特汽车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该公司将为工厂的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 通过这家合资企业,PIF和倍耐力将共同致力于打造轮胎行业的龙头品牌,提升沙特这一重要细分市场的本土制造能力,同时促进整个汽车行业价值链的上下游活动。 沙特积极布局汽车行业 为加速实现“2030愿景”设想的经济多元化蓝图,沙特近年来大力布局汽车行业,并设定清晰目标,即到2030年沙特将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中心。 为此,沙特频频在汽车行业“砸下重金”,投资多家汽车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使沙特汽车本土制造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并在保证供应链稳定的同时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本月早些时候,PIF与韩国现代汽车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将在投资超过5亿美元资金,以在沙特建设一家汽车装配厂。 在PIF支持下,美国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已在沙特吉达市开设了首家国际制造工厂。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沙特汽车和移动出行行业本地供应链能力,PIF还成立了新的投资实体—Tasaru Mobility Investments。
10月24日,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72%;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增长343.88%。 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3.99亿元,增长278.01%。第三季度生产轮胎2060.73万条,销售轮胎1936.15万条,销量增长16.47%,销售收入增长 21.36%。 公司对主要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作了说明。 1、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2023年三季度由于市场结构变化及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轮胎产品的价格环比第二季度上涨7.74%,同比2022 年第三季度上涨4.20%。 2、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受天然胶、合成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公司第三季度天然橡胶、合成胶、炭黑、钢丝帘线4项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环比第二季度增长1.41%,同比降低10.47%。 前三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原材料价格下降,毛利率提升,同时销量同比增加,综合影响主营毛利同比增加。
“金九银十”,机油和轮胎行业再次掀起“涨”声一片。 据了解,此轮壳牌、美孚、长城、昆仑等多家一线润滑油品牌先后提价,涨幅普遍在5%以上,最高涨10%。轮胎涨价显得更是 来势汹汹。据不完全统计,宣布涨价的轮胎厂家超过了60家,涨幅集中在2-5%,最高涨幅8%。 对比去年“疯涨全年”来看,今年的涨价潮可往前追溯到4月份,中间沉寂了小半年。但据轮胎经销商的说法,某品牌厂家仍然在小幅上调个别系列的产品价格,虽然每次涨幅不大,但月月连涨下,最终价格也抬高了不少。 随着价格持续看涨,困境中的中小汽配经销商又面临一波新的压力? 01、近80张涨价通知单 对润滑油行业来说,6月30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导致工业白油等基础油价格应声大涨。有分析师认为,这将导致全行业价格大幅上调。 受此影响,福斯润滑油发布《福斯溶剂类产品调价通知函》,宣布将于8月1日起,对与此相关的溶剂类润滑油品进行不同比例的价格调整,调整幅度因产品不同,约为10%。 同时,国际原油减产导致原油市场供应趋紧,由此带来的价格上涨,引发润滑油品牌的剧烈反应。 8月初,统一石化称,受基础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影响,将于8月25日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上调,涨价幅度2-4%。 随后,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也宣布从9月22日起对工业油、车用油等商品销售价格上调约5%,并在涨价函中强调生产运营成本持续上升的缘由,包括国际原油价格上涨20%以上,化工原材料价格接续上涨、人民币汇率持续低位等。 进入9月后,涨价通知函纷至沓来,汇总如下: 轮胎行业的这波涨势,同样与生产原料相关。 从8月开始,橡胶价格涨幅达26.97%,炭黑价格也重回“万元时代”,强劲的涨价趋势引发轮胎企业连锁反应,包括米其林、优科豪马、固特异等品牌密集发布的涨价通知单已近80张。 02、中小经销商面临更大压力 不过对比来看,润滑油市场和轮胎市场对涨价的反应却有所不同。 根据F6数据显示,今年门店的保养频次和价格呈双降趋势,润滑油在终端需求减少,但上游厂家还在涨价,导致经销商被迫承受涨价压力。而轮胎市场恢复向好并保持产销两旺增长态势,不仅大部分轮胎厂家上半年实现利润高增长,经销商也因库存升值迎来利好。 某润滑油经销商表示,现在厂家发通知涨价3-5个点,但他们却不敢向门店涨价,因为润滑油品牌多、可替代性高,一旦涨价很有可能导致门店选择其他品牌。不过还好的是,厂家官宣涨价3-5个点,落地执行时可能只涨2个点。 “涨价时我们不敢涨,一旦降价还要承受库存贬值压力。特别是做流量品牌的经销商,产品没有独家优势,只能赔钱做活动吸引门店囤货。” “上海润滑油经销商压力尤其大,一是厂家对新售油车终身免费保养;二是电车渗透率越来越高,大量减少对润滑油的需求。我们现在目标是先活着,比谁活得久。” 而轮胎经销商相对更乐观一些。 以一条300元的轮胎为例,厂家涨价3-5个点,意味着每条胎库存价值上溢15元。但硬币的另一面,经销商也有囤货风险。此时,资金实力大小对经销商的影响就凸显出来。 “对一些小经销商来说,如果库存数量少,意味着应对涨价的空间就更小。大经销商因为货源充足就能抢更多市场份额,挤占小经销商的生存空间。” 对于竞争压力大的常用规格,经销商会微调涨价幅度售卖给门店,同时也会给门店过渡期。该经销商表示,其代理的赛轮轮胎在9月27日官宣涨价前,他们就给门店预警涨价信息,到10月10日才正式上调卖给门店的价格。 “轮胎这波涨价,对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后续如果继续‘涨’的话,我们还是倾向于跟进囤货,把库存备足。” 03、经销商机会在哪? 与家电行业一样,油电轮本土品牌崛起趋势明显,这也为经销商们带来更多机会。 数据显示,润滑油行业年消费量稳定在650万吨左右,市场规模超过一千亿元。其中,车用润滑油占消费总量的53%,外资品牌以“美孚、嘉实多、壳牌”为主,约占市场的27%;国产品牌如零公里、统一、康普顿、长城、昆仑、龙蟠等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抢占余下的市场份额。 但详细来看,“美嘉壳”占据高端润滑市场的较多份额,国产品牌则大多数聚焦于中低端市场。从这次涨价潮中也可以看出其中差别。援引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报道,“囤货备涨”过程中,渠道商普遍认为,小品牌的价格波动风险大、市场认知低,囤货时容易存在风险。相对来说,大牌产品渠道稳定、售后服务保障强、且易于销售变现,成为囤货首选。 轮胎市场也在经历国产品牌的崛起,出海风口也让经销商能突破内卷。 据了解,2006年轮胎市场95%以上都是外资品牌;到2022年时,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60%左右,预计到2025年将跌破40%。 “外资品牌之所以还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一是由于它们有一定OEM配套,以及由此带来的替换市场需求。” 站在经销商角度来看,2021年以后,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凭借单价低的优势,平均算下来,经销商代理国产品牌的平均毛利率,比外资品牌约高出5个点。 对比来看,外资品牌的投入更大。以某外资品牌为例,2万条的库存,算上运营成本以及客户应收款等,差不多要备3000万的资金。 “外资和国产品牌都会分一二三梯队,像赛轮、中策、玲珑等国产品牌已经进入全球前20强,品质上和外资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对经销商来说,目前轮胎出口销量和利润都有不错的前景,对国产品牌更是利好。 “我们正在筹划轮胎出海,包括成立离岸公司、国内开户等,做好前期工作。”该经销商强调,轮胎出海必须与工厂深度绑定,如工厂排产、定价等需要协调,如果渠道在当地建设成功,甚至还能与工厂合作自有品牌,想象空间更大。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