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599

  • 周四沪铜反弹回落,市场交投回暖。外围关于美联储7月加息的预期引导美元再度走强。现货来看,上海升水继续走弱至60元,或与昨夜盘期价反弹有关,也显示现货缺乏挺价动力。技术上看,铜价未摆脱回落态势,等待明朗。 沪铝回落,华东现货快速降至平水附近。云南产能恢复速度较快且存在全部复产可能,消费边际向弱,去库进入尾部阶段。沪铝震荡中重心有下移空间,维持逢高沽空思路。今日氧化铝期货震荡偏强,现货没有调整。长期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晋豫高成本2850-2900元区域理论上形成氧化铝价格上限,当前盘面价格已高于现货,一旦高成本产能获得持续利润则考虑偏空参与。 日内沪锌延续震荡,SMM现货报价回调,贸易商挺价一般,锌升水再走弱。基本面上,国内7月炼厂减产预期增多,但进口锭补充下,供应端预期仍宽松。梅雨季7月中上旬结束,后市关注南方需求复苏节奏和炼厂检修落地情况。短期需求仍处淡季,基本面仍难以支撑价格走强。美ADP就业和非农数据公布在即,市场观望情绪依然存在,维持震荡判断。 伦铅0-3价差转负,逼仓结束,伦铅继续回调,内外价差收敛,铅锭出口窗口关闭。07合约临近交割,现货维持大贴水,精废价差150元高位,沪铅0-1价差拉大到-40元。基本面上,炼厂复产供应端增长预期不改,需求暂无明显改善。基本面仍难以提供进一步上行动能。暂时观望,静待高位做空机会。 沪镍大幅反弹,市场交投活跃,一方面,反弹仍以宏观情绪的波动为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进入交割月沪镍再度增仓,不过我们认为镍软挤仓的难度越来越大。高镍生铁库存累积开始转化为价格压力,并进一步会削弱镍产业链价格支撑,镍元素过剩仍以各种形式体现。不锈钢方面,沪不锈钢下游需求即将进入消费淡季,市场氛围不佳,商家补货意愿低。技术上看,关注MA60均线阻力。规避交割风险,逢高延续空配思路。 沪锡日内增仓,单日涨幅再次扩大,技术上,沪锡越过23万后将测试年初高点。今日现锡跟调万元至234500元/吨。市场仍在交易结合了缅矿题材的夏季检修减产,同时,国内半导体消费偏淡。后市需要关注内外锡库存,海外多地仍在增库,国内社库即将迎来拐点,但供需双弱博弈后,库存水平仍可能高于前两年。多单持有,灵活兑现收益。

  • 氧化铝期货夜盘偏弱震荡,2311合约轻微收低于2823元/吨。现货市场基本平稳,再无进一步减产的情况下,供应整体小幅过剩。 随着云南电解铝复产推进,氧化铝消费端整体趋好,而供给端年内新产能基本释放,下半年无更多新产能投放,而北方停运产能不恢复的情况下供需基本面阶段性改善,但供应总体宽松,尚不会出现实质性短缺的情况,而烧碱价格持续下跌也一定程度缓解北方氧化铝企业亏损状况。 因此短期氧化铝期货价格或震荡调整为主,建议以回调做多思路为主。关注后期北方产能运行变化情况。

  • 镍: 昨夜沪镍大涨,电积镍利润扩大。6月中国精炼镍产量21380吨,同比增长28.76%,环比增长13.66%。国内因供应增量较多将使得国内先海外一步进入累库阶段。目前纯镍过剩还未完全体现,趋势性下跌需待过剩到来,且低库存下在电积镍成本附近存在一定支撑,短期易跟随宏观变动且有较大弹性,过剩到来后向下的空间才会再度打开。利润扩大后中长期难以维持,中长期空单逢高介入,中长期偏空思路对待,镍价重心下移。 策略:中长期空单逐步逢高介入,中长期高位空单持有,过度追空有风险。沪镍主力参考155000-170000。 不锈钢: 冷轧300系社会库存累库情况继续,但因市场到货量有限,累库幅度变缓,库存水平中性。需注意下游对不锈钢备库较低,若情绪扭转则可能空单回补,但下游厂商订单也很少叠加传统淡季到来,下游厂商购货积极性降低。中期受需求偏弱影响钢价持续上行驱动不足,供给增多需求偏弱挤压钢厂利润,然当前虽成本略有下移但利润有限,若钢厂亏损易有减产可能,下方空间同样有限,整体看中期偏向震荡为主。 策略:偏向震荡为主,前期高位空单适度持有。不锈钢主力参考14400-15300。

  •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宏观上,乐观情绪提振;基本面上,锡矿持续处于偏紧局面,加上缅甸扰动,锡锭产量或进入拐点;此外,费半指数上涨,提振预期,海外库存低位叠加高仓单集中度使得海外锡价偏强,不过国内库存高位显示需求仍偏弱;国内库存处于高位,升水低位小幅回升,库存去化仍难到来,但随着检修季的到来,未来去库将逐步兑现;需求端修复持续偏慢,基本延续按订单采购原料的情况,短期难以见到明显回暖。长期来看,消费有望随终端行业周期出现好转,矿端收缩预期,对应的加工费持续走低,最终会传导到冶炼,使得供应降低,锡价有一定上行空间。 【投资策略】基本面偏强预期,锡价偏强运行,但国内高库存,仍逢低多配为主,目前触及之前高位谨慎参与。

  • 周三沪镍延续弱势日内跌2.37%,报收158290元/吨。夜盘沪镍反弹,LME期镍涨3.33%报21190美元/吨。 现货方面7月5日,广东现货1#镍报价170750-171150元/吨,均价报1709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700元/吨。今日金川公司板状金川镍报169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500元/吨。 宏观面,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53.9,环比回落3.2个百分点,创2月以来新低;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3.1个百分点至52.5,亦为2月以来最低,显示企业生产经营仍延续扩张态势但动能放缓。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官员预计2023年将有更多的利率上调;官员们维持对2023年“温和”衰退的预测;一些人支持加息,但最终决定暂停;支持加息的人士指出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经济势头超出预期,没有证据表明通胀会逐渐回归2%的目标。 欧元区6月服务业PMI终值52,预期52.4,初值52.4。 英国6月服务业PMI终值53.7,预期53.7,初值53.7。 联储会议纪要延续鹰派,中国综合PMI下行,显示宏观仍有压力。不过夜盘镍价出现近期以来较大的上涨,基本面尚无太大变化和突发事件,近期金川镍近期市场供应偏少,消费合金表现尚可,不锈钢仍然弱势,镍价主要跟随情绪波动,预计短期难逃震荡。 操作建议:观望。

  • 周三沪铝主力震荡偏空,收18945元/吨,跌1.22%。夜盘沪铝震荡,LME期铝跌1.41%报2137美元/吨。 南储现货均价18520元/吨,跌190元/吨,对当月 270元/吨。现货市场抛货氛围浓成交较弱。 宏观面,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53.9,环比回落3.2个百分点,创2月以来新低;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3.1个百分点至52.5,亦为2月以来最低,显示企业生产经营仍延续扩张态势但动能放缓。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官员预计2023年将有更多的利率上调;官员们维持对2023年“温和”衰退的预测;一些人支持加息,但最终决定暂停;支持加息的人士指出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经济势头超出预期,没有证据表明通胀会逐渐回归2%的目标。 欧元区6月服务业PMI终值52,预期52.4,初值52.4。英国6月服务业PMI终值53.7,预期53.7,初值53.7。 产业消息,天山铝业表示,公司在铝土矿富集的广西百色地区配套建有年产25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可保证公司年产120万吨电解铝生产线所需氧化铝的完全自给自足。 美联储的6月政策会议记录强化了市场对7月底再次加息的预期,中国综合PMI下行显示生产扩张动能放缓,宏观偏空。基本面铝锭有集中到货消息,现货市场抛货意愿明显,升水快速回落,氛围较前悲观,短期铝价震荡偏空。沪铝结构上因铝库存有累库趋势,现货升水回落,Back结构或有收窄,可尝试跨期反套。 操作建议:观望,套利2308-2310反套。

  • 周三沪铜小幅回落,市场交投在低位再度收缩,一是暂时缺乏数据和新增信息的交换,二是反应市场对于六万八这个价位态度中性,短期介入意愿低,更多基于产业原因去持有,价格波动的动能处于酝酿期。现货方面,上海升水维持两百元,进口铜低价出售令近两日现货升水承压,部分持货商跟跌出货,总体成交平平。技术上看,沪铜短期处于整理,等待明朗。 今日沪铝回落,华东现货升水已降至100元以内。铝锭低库存状态下现货高升水令沪铝具备韧性,但云南产能恢复速度较快且存在全部复产可能,消费边际向弱,部分地区铝棒贴水铝锭,去库进入尾部阶段。沪铝震荡中重心有下移空间,维持逢高沽空思路。今日氧化铝期货窄幅波动,现货没有调整。长期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晋豫高成本2850-2900元区域理论上形成氧化铝价格上限,当前盘面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当,方向性不强,一旦高成本产能获得持续利润则考虑偏空参与。 沪锌延续整理,SMM现货报价上涨,下游接货情绪不佳,市场交投清淡。宏观上,全球制造业活动放缓逐步消化,美7月加息25个基点仍难证伪,美元偏强,锌价整体承压。7月,国内炼厂常规检修预期增加,中上旬梅雨季结束,关注南方需求回暖节奏和炼厂检修落地情况。夏季持续高温,用电激增,欧洲电力紧张问题再次被市场关注,锌冶炼成本支撑逻辑或被加强,锌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在宏观无更多刺激落地,基本面改善有限情况下,维持低位震荡判断。 沪铅高位回落,SMM原生铅现货报价调降50元,下游逢低采购回暖。现货维持大贴水,期货仓单库存逐步走高至2.47万吨,后续继续关注交仓动态。精废价差仍在150元高位,07合约渐近交割,期现价差有收敛需要。考虑期货持仓仍偏高,07合约交割过后,仍需警惕资金拉动。观望以待逢高做空机会,短期支撑在1.54万元/吨。 周三沪镍小幅回调,市场持仓略有回升,但总体成交气氛偏冷清。外围缺乏新增信息,叠加产业端形势逐渐明朗,多空双方均无进一步炒作的动力。现货方面,金川升水11750元,进口镍升水跌破三千元,均与昨日持平。高镍生铁报价暴跌至1055元每镍点,高镍生铁库存累积开始转化为价格压力,并进一步会削弱镍产业链价格支撑,镍元素过剩仍以各种形式体现。不锈钢方面,沪不锈钢今日反弹失败,新低可能性加大,下游需求即将进入消费淡季,市场氛围不佳,商家补货意愿低。技术上看,沪镍短期处于低位横盘,中期或有新低可能。 沪锡连续两个交易日阳线震荡,今日现锡下调到224250元/吨,国内半导体产销订单转淡,拖累交投人气。不过,市场正在交易结合缅矿供应的夏季减量题材,且年初高点也是在低仓量下实现的。多单继续持有,关注利润兑现及海外升水库存变动。

  • 要点: 预计7月份供需基本面总体趋弱。其中云南复产及其他地区复产产能运行稳定使得产量回升提速,而进口窗口的打开也刺激进口量上升,这都使得供应量回升力度加大。而消费端季节性走弱趋势明显,终端市场缺乏有效刺激,多延续探底态势,新能源板块消费虽同比维持较高增长,但环比走弱难免。另外海外消费走弱也将使得出口明显下降。因此7月供需基本面走弱势头将愈发明显,这在库存方面将逐步体现。不过铝锭库存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电解铝厂极力避免大量铸锭,这使得库存总体仍处于近几年同期低位,在库存偏低尤其是期货仓单处于极低水平的情况下,现货铝价及期货近月合约也难有大幅下跌。预计7月铝价震荡向下,期间仍有反复。操作上建议以反弹做空思路为主。 一、宏观预期主导,铝价先涨后跌 虽然消费趋弱,而供给端仍以温和上升为主,但供需基本面走弱并未在库存方面有所体现,相反显性库存持续去化,并不断创近几年同期新低,期货仓单也持续下降并逼近历史低位,这主要因电解铝厂维持高铝水比例,尽量避免铸锭,导致更多原铝直接转化为铝棒、铝杆等初级加工品,而这些初级加工品则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因此6月供需走弱但库存持续去化的拉锯状态未能给予铝价持续上涨或下跌的驱动。相对而言,当月宏观面因素则主导价格涨跌,使得当月价格整体呈先涨后跌的走势。月初受前期经济数据不佳市场对刺激政策较强预期影响,铝价连日反弹。沪铝主力合约快速自17800元/吨水平反弹至18300元/吨水平,但之后云南传出供电恢复减停产能具备复产条件,引发供应上升担忧,价格快速回落,主力合约重新回落至17800元/吨水平。月初涨跌更多表现修复性反弹和回落。之后价格则在对刺激政策预期中震荡上行,因国内包括外贸等一系列经济数据继续走弱,托底经济的诉求愈加强烈,而央行现货下调各种利息释放流动性。沪铝主力合约逐步攀升至18000元/吨,最高至18445元/吨。但进入下半夜,政策面并未兑现,实质性刺激政策未见出台,打击市场信心,铝价震荡下行,主力合约回落至18000元/吨上下。不过持续下降的库存对价格下行有一定抑制作用。沪铝主力合约最终收于18010元/吨,当月涨1.27%。 同期外盘铝价同样呈上半月反弹,下半夜下跌的走势,只是明显弱于内盘。外盘铝价重心明显下移,这主要因海外经济下行导致消费走弱,市场信心持续下降。期间价格波动主要受美元指数走势影响。月初美元指数走强,虽然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使得美元短暂走弱,LME铝价也短暂冲高,但美国核心通胀依旧高,就业及服务指标表现强劲,叠加美联储官员释放鹰派信号,推升7月加息预期,美元反弹,打击铝价走弱。不过之后美元指数震荡回落,因欧央行及英国央行维持大幅加息节奏。美元回落刺激外盘铝价反弹,但反弹力度有限。LME三月期铝价自2200美元/吨水平,反弹至2290美元/吨上下。但进入下半月,美元指数开启反弹走势。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支撑7月加息预期,美元指数走强,打击铝价。而美欧制造业PMI在枯荣线以下加速下行,则加剧了铝消费走弱的预期,铝价重心大幅下移,并创新低。LME三月期铝价跌破2200美元/吨关口后进一下调,最低至2134美元/吨。月末收于2156美元/吨。当月下跌4.05%。 二、现货市场交投整体趋弱 受消费整体走弱影响,国内铝加工企业订单下降,接货积极性走弱,尤其在价格走强之际,铝加工企业多表现为谨慎采购。而贸易商表现也愈发谨慎,虽然铝锭库存持续去化,但流通货源收紧情况并不常见,多数时间表现为持货商积极甩货换现,因现实消费走弱态势明显,悲观预期较强。不过到货持续偏少,显性库存不断去化仍造成阶段性的交投活跃,尤其是贸易商有交付长单的需求之际,短暂出现成交量上升的情况,但这种情绪并未持续。而交割之际,也是寻货较集中的时候。但这并未能改变整体交投走弱的趋势。当月华东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基本在18250-18850元/吨范围内,而华南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则在18400-18850元/吨范围。 由于库存继续去化,并不断创新低,当月现货维持升水态势。不过月初升水走弱,并阶段性小幅贴水,随着交割临近,期现收敛并转为平水。但交割过后,现货升水快速放大,最高升水幅度达400元/吨。进入下旬,升水略有收窄,但仍在300元/吨上下。期间外盘升水大幅走弱,LME现货合约月初仍维持升水30美元/吨水平,之后急速转为贴水20美元/吨水平,之后扩大至贴水40美元/吨水平,后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三、西南加速复产,产量回升提速 进入6月,西南地区降水增加,云南进入丰水期,水电发电量快速恢复,电解铝企业电力负荷得到恢复,各铝厂开启复产进程。不过当月重启量有限,暂无产量贡献。与此同时,6月贵州地区产能继续恢复运行,这使得全国运行产能明显上市,到月底有效运行产能上升至4080万吨以上水平,较5月增40万吨左右。当月产量则在336万吨水平,同比增1.17%。上半年产量在1978万吨左右,同比增1.23%。 6月沪铝与LME铝价格比值呈不断攀升态势,即便人民币持续贬值,进口盈利专题不断改善,到月末进口窗口打开。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5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19.17万吨,同比增1.7%,1-5月累计进口98.94万吨,同比增10.3%。 5月原铝进口7.4万吨,环比下降2.5万吨吨,同比大增98.3%。1-5月累积进口原铝39.6万吨,同比大增1.35倍。进口的原铝中仍以俄罗斯产的铝为主。 四、消费走弱态势明显 经济放缓,尤其是制造业活动减弱导致铝消费在6月呈明显下降态势。其中主要终端市场下降势头更加明显,以房地产市场最为突出。新能源板块消费虽然维持同比高增长态势,但环比也有回落。出口也表现出动力不足的情况。 下游开工情况看,5月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基本呈现全面下滑态势。地产市场走弱导致建筑型材消费下降,致使铝型材企业开工率进一步下降。而工业铝型材消费同样表现欠佳,制造业的下降拉低工业铝型材消费,当月工业铝型材企业开工率下降也比较明显。铝板带消费延续4月份降势,导致5月铝板的企业开工铝降至近几年同期低位。而铝线缆消费转降则导致铝杆企业开工了转降,不过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进入6月国内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呈全面下降的态势,其中铝板带箔企业开工率延续5月份降势,铝板带箔、铝杆企业开工率阶段性小幅回升后重回降势,不过整体以小幅下降为主,尚未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终端市场消费走弱向加工厂缓慢传导。 从铝锭、铝棒出库数据看,进入6月消费下降的趋势较明显,终端市场尤其是地产市场对整体消费拖累作用愈发明显,而出口订单下降趋势也较强,导致铝加工企业订单减少,开工率下降,接货力度走弱。Mysteel数据显示国内主要消费地仓库铝锭出库量在6月呈明显下降态势,周出口量自15万吨水平进一步下降至13万吨水平,月末甚至降至12万吨以下。同期铝棒出库量下降态势更加明显,周度出口量自6万吨以上降至4万吨以下。铝锭、铝棒周出库量均降至近几年同期低位。 终端市场方面,地产市场重回跌势,商品房销售等多项指标继续走弱。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5701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较1-4月扩大1个百分点。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795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2%。降幅较1-4月扩大0.6个百分点。1-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39723万平方米,下降22.6%,降幅较1-4月扩大1.4个百分点。1-5月房屋竣工面积27826万平方米,增长19.6%,增幅较1-4月扩大0.8个百分点。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64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降幅较1-4月扩大0.5个百分点。 6月商品房市场成交阶段性回升,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明显逊色。 汽车市场略有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政策面,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延长,但总体表现为增速放缓。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汽车产量为233.3万辆,环比增长9.4%,同比增长21.1%;汽车销量为238.2万辆,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27.9%。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均增长11.1%。 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度攀升。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1.3万辆和71.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4%和12.6%,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光伏产业表现依旧强劲,但也有一定降温表现,新增装机量环比回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12.9GW,同比增88.87%,增幅明显下降,且环比减少1.7GW,1-5月累计新增装机61.27GW,同比增158.2%。海外光伏产业需求依旧强劲,拉动国内光伏组件出口维持高速增长。海关数据显示5月光伏组件出库量同比大增39.42%,1-5月累计出口同比大增48.16%。 光伏产业表现依旧强劲,但也有一定降温表现,新增装机量环比回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12.9GW,同比增88.87%,增幅明显下降,且环比减少1.7GW,1-5月累计新增装机61.27GW,同比增158.2%。海外光伏产业需求依旧强劲,拉动国内光伏组件出口维持高速增长。海关数据显示5月光伏组件出库量同比大增39.42%,1-5月累计出口同比大增48.16%。 五、基本面走弱使得去库明显放缓 虽然供需基本总体走弱,但产量增量仍有限,而电解铝厂铸锭量仍有下降,使得铝锭产量持续偏低,市场到货较少,铝锭库存延续下降态势。Mysteel数据显示6月国内主要消费地铝锭库存继续去化,到月末库存降至50万吨以下至47万吨水平,较5月末减少10万吨。去库速度较5月进一步放缓。当月消费走弱在铝棒库存上则有所体现,电解铝厂尽量避免铸锭,使得更多铝水直接转化为铝棒等初级产品,但下游铝型材等消费下降,导致铝棒消费下降,库存攀升。 6月上期所铝库存延续持续去库状态,总库存自5月末的15.5万吨下降至6月末的9.8万吨水平,当月大幅去库5.67万吨。与此同时期货仓单也不断下降,自5月末的7.2万吨将至6月末的3.85万吨,下降3.8万吨。 LME铝库存在6月先升后降,上旬总库存一度攀升至近59万吨水平,后期则逐步回落,月底降至54.3万吨,当月库存下降3.57万吨。同期注销仓单则明显攀升,尤其是月初当日激增5万吨,之后进一步攀升至26万吨以上,月中回落至24万吨水平,月末再度攀升至27万吨以上,注销仓单占比上升至50%。 六、预焙阳极价格续跌、氧化铝价格跌幅收窄、煤价企稳反弹,成本仍降 6月前期,氧化铝现货价格依旧维持阴跌状态。不过随着河南限矿,减产预期增加,而贵州个别厂同样因矿供应不足减产,叠加云南电解铝复产消费得到提振,氧化铝现货价格企稳,并局部上涨。北方地区氧化铝企业亏损面较大,压产的预期较强。随着云南电解铝厂复产推进,西南地区消费改善,对氧化铝价格有明显提振作用,当月后期西南地区现货价格有所反弹。 后期云南电解铝产能复产力度较大,提振氧化铝消费,而北方也有较大减产预期,一定程度对氧化铝价格有支撑。不过由于烧碱价格下跌,氧化铝成本整体下移,北方地区实际减产情况仍待观察,减产力度大小决定其对价格的支撑力度。 6月预焙阳极价格延续下跌走势。原材料石油焦价格的持续走弱是拖累预焙阳极价格不断下行的主要原因。云南电解铝开启复产进程,对预焙阳极消费有所提振,而成本端石油焦价格有所企稳,预焙阳极价格有企稳态势。 6月国内动力煤价格企稳并有所反弹,不过反弹力度不大,自备电电解铝厂电力成本小幅回升,全国整体电力成本变化较小。因此当月电解铝厂成本仍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平均成本仍有所下降,不过降幅在200元/吨左右,降幅较5月收窄。由于电解铝现货价格重心较5月有所抬升,这使得当月电解铝企业利润水平再有改善,平均利润攀升至3000元/吨高位。 七、后市展望 海外经济下行态势愈发明显,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在枯荣线加息下降,但通胀依旧处于高位。美联储7月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大,推升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这对铝在内的工业品价格不利。国内经济复苏基础弱,不过流动性持续宽松,政策面有较强预期,给予国内消费一定韧性。因此7月宏观面环境多空交织,对铝难有持续性正面或负面影响。 供需基本面看,随着供电逐步恢复,云南复产有较大产能恢复空间,目前看各厂复产积极性尚可,有利于运行产能加速回升。不过考虑到产量释放存在滞后性,7月份云南复产产能对产量的实际贡献仍不大。预计7月运行产能将攀升至4100万吨以上,当月产量预计能达到350万吨。与此同时,由于进口窗口打开,7月份进口量存在放量的可能。因此7月供给端增量有小幅提速的预期。 消费端,7月份为传统消费淡季,虽然近几年淡季表现不突出,但整体向下的态势难改。终端市场消费基本全面走弱,即便新能源板块也将受夏季高温等因素影响而生产下降,并逐步向上传导。铝加工厂企业开工率继续下滑。此外,海外消费下降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将愈发明显,铝加工企业新订单下降。因此7月份消费整体下降的趋势难免。 而成本方面看,氧化铝价格因阶段性供应扰动叠加消费回升有企稳甚至小幅反弹的可能,预焙阳极价格则因原材料价格企稳而同样有企稳的可能,此外动力煤价格随着迎峰度夏到来推升电力消费同样有企稳反弹的可能。因此电解铝成本端下降的态势阶段性停止。 综合看,预计7月份供需基本面总体趋弱。其中云南复产及其他地区复产产能运行稳定使得产量回升提速,而进口窗口的打开也刺激进口量上升,这都使得供应量回升力度加大。而消费端季节性走弱趋势明显,终端市场缺乏有效刺激,多延续探底态势,新能源板块消费虽同比维持较高增长,但环比走弱难免。另外海外消费走弱也将使得出口明显下降。因此7月供需基本面走弱势头将愈发明显,这在库存方面将逐步体现。不过铝锭库存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电解铝厂极力避免大量铸锭,这使得库存总体仍处于近几年同期低位,在库存偏低尤其是期货仓单处于极低水平的情况下,现货铝价及期货近月合约也难有大幅下跌。预计7月铝价震荡向下,期间仍有反复。操作上建议以反弹做空思路为主。

  • 6月末以来,期货铝价呈震荡走势,沪铝主力合约在18000元/吨上下波动。虽然供需基本面实质性走弱,显性库存降至低位,而政策面则有一定预期,对价格下行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期外盘铝价则延续弱势。这与美元指数反弹有较大关系,另外海外经济下行,尤其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景气指数持续下降引发消费继续走弱担忧,而海外供给端基本稳定。LME三月期铝价一度跌至2134美元/吨,创去年10月份以来新低。 云南降水增加使得水电发电量快速上升,供电负荷得到释放,电解铝厂全面开启复产。由于产量释放滞后,复产产能暂无明显产量贡献,不过随着前期贵州等地复产产能运行稳定,产量回升势头上升,叠加近期进口窗口打开,供给端仍以稳步回升为主。 而进入传统淡季,消费整体走弱趋势明显。终端市场整体呈明显季节性向下态势,铝型材、铝板带消费等订单下降,铝线缆企业消费也转降,而出口方面同样表现乏力。这使得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全面下行。供增需减的情况逐步在库存上有所体现,去库明显放缓。 成本端近期则有所企稳,氧化铝价格企稳并局部反弹,预焙阳极价格也止跌。动力煤价格近期有所反弹。 综合看,供需基本面逐步走弱,产量随着云南复产推进进一步攀升,消费季节性走弱。基本面走弱对价格的压力上升。不过当前显性库存仍处于低位,期货仓单降至极低水平,对现货及期货近月合约有较强支撑。不过中期看,供增需减的情况加剧,并逐步使得库存止降回升,铝价重心也因此下游。操作上建议反弹做空。 氧化铝期货上市交易以来呈现震荡走强走势。氧化铝期货价格上涨一方面受近期供给端扰动影响,河南矿石复垦导致当地铝土矿供应下降,当地氧化铝厂原材料吃紧有减产预期,而贵州个别氧化铝厂同样因矿供应不足而减产。另一方面云南电解铝复产则使得消费回升,而新投产能基本在5月份达产,年内暂无更多新产能投放,而停运产能则因亏损而无复产动力。因此短期供需基本面有向好趋势。除此之外,由于上市的第一个合约为2311合约,为11月远期合约,而四季度北方存在环保压力带来供给端不确定性的因素。 不过与期货价格发走强形成对比的是现货价格仅温和上涨,且为局部走强,总体价格变化并不明显。虽然近期供给端有所减量,但总体供应过剩的情况并未实质性扭转。在减产放量之前,不会出现实质性供应短缺的情况。 因此短期基本面并不能提供持续性上涨驱动,氧化铝期货价格或进入震荡走势。考虑到后期供给端压缩的可能性仍存,对价格支撑强。操作上建议回调做多思路。

  •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隔夜外盘锡价高位震荡调整,LME三月期锡价收涨0.2%至27355美元/吨,国内夜盘低开反弹。早间现货市场表现依旧冷清,下游焊料企业接货依旧较低,持货商出货不畅。现货升水窄幅波动。短期消费仍难有起色,而锡价攀升至高位对消费也有抑制作用,虽然供给端缩减预期强,但当前冶炼厂产量并无大幅下降,显性库存仍处于高位。因此短期基本面并不支撑锡价持续上行。 中期看,缅甸佤邦禁矿对供给端带来较大扰动,给予锡价支撑。 短线建议回调偏多操作。关注冶炼厂实际压产情况,另外宏观政策面也需密切关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