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1个
SMM 10月30日讯: 价格回顾: 截至本周四,SMM氧化铝指数2,872.95元/吨,较上周四下跌18.43元/吨。其中山东地区报2,770-2,810元/吨,较上周四下跌25元/吨;河南地区报2,850-2880元/吨,较上周四下跌25元/吨;山西地区报2,820-2,870元/吨,较上周四下跌10元/吨;广西地区报3,000-3,030元/吨,较上周四下跌40元/吨;贵州地区报3,010-3,040元/吨,较上周四下跌30元/吨;鲅鱼圈地区报2,860-2,940元/吨,较上周四价格持平。 海外市场: 截至2025年10月30日,西澳FOB氧化铝价格为319美元/吨,海运费23.40美元/吨,美元/人民币汇率卖出价在7.12附近,该价格折合国内主流港口对外售价约2833.42元/吨左右,低于氧化铝指数价格39.53元/吨。当前氧化铝进口窗口持续开启。本周暂未询得海外氧化铝成交。 国内市场: 据SMM数据,截至本周四,全国冶金级氧化铝建成总产能11032万吨/年,运行总产能9065.7万吨/年,全国氧化铝周度开工率较上周下跌0.24个百分点至82.18%,国内氧化铝厂维持高位运行。其中,山东地区氧化铝周度开工率较上周持平在89.29%;山西地区氧化铝周度开工率较上周上涨1.2个百分点至75.34%;河南地区氧化铝周度开工率较上周持平在64.17%;广西地区氧化铝周度开工率较上周下跌2.28个百分点在90.87%;贵州地区氧化铝周度开工率较上周持平在83.33%。 现货方面,本周现货成交较为清淡,成交价格对网价贴水明显。当前氧化铝现货市场价格呈现区域分化,北方价格持稳,南方延续跌势,但下行空间有限。本周北方询得2笔氧化铝现货成交,山东地区现货成交出厂价2770元/吨,新疆地区采招1万吨氧化铝,到厂价格为3130元/吨。南方询得2笔云南地区现货氧化铝成交,到厂价格为3040-3060元/吨。 整体而言,周期内氧化铝市场依旧维持过剩格局,当前氧化铝现货价格承压,行业利润空间大幅收缩,部分高成本企业承压运行。供应端方面,近期国内氧化铝运行产能高位运行,据SMM调研,北方地区铝土矿开采仍未复产,区域内部分氧化铝厂因国产铝土矿供应问题,开工较前期下滑,周度国产氧化铝产量较上周下降0.5万吨至173.9万吨,国内氧化铝供应过剩压力仍存,据SMM调研,北方地区氧化铝厂反馈需警惕11.15供暖开始,以及年度碳排放核查,环保要求对生产的限制。据SMM统计,截至本周四,电解铝厂的氧化铝原料库存为320.2万吨,较前一周累积2.2万吨,电解铝厂刚需补库意愿较弱,叠加港口累库8.5万吨及仓单库存累库0.3万吨,本周氧化铝库存较前一周累库9.2万吨至459.9万吨。整体现货市场仍处于供应宽松状态,氧化铝库存高企背景下,预计短期内氧化铝现货价格维持弱势震荡。 来源:SMM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钴酸锂市场延续强势运行态势,常规型号产品成交价普遍维持在37.0万元/吨以上。本轮价格上涨主要受原料端氯化钴与四氧化三钴价格传导的推动,叠加电芯企业采购需求持续释放。从下游消费来看,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预计11月至12月对正极材料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从而对钴酸锂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短期来看,钴酸锂价格有望继续维持坚挺格局。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杨涟婷021-51595835 王照宇021-51666827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10月30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88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33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5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上升2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78600-788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200元/吨,精废价差4422元/吨,环比上升123元/吨。精废杆价差192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介于周内铜价出现大幅回撤的情况,不少再生铜杆企业表示目前原料采购量远超预期,即使下调采购价格,仍有不少再生铜原料贸易商担心后续铜价继续下跌而选择纷纷抛售手中库存,导致再生铜杆企业原料库存激增,叠加政策方面有个别地区计划下月恢复有关招商引资措施,原料库存过高和政策逐渐明朗下,刺激再生铜杆企业提早复产。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过半,这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的重视,以及行业成千上万从业者的努力和头部大企业的敢为人先的壮举。而在这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因着磷、铁资源成本亲民而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款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正极材料,肩负着中国乃至全球的减排重任,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以绝对的优势傲视群雄,这算是磷酸铁锂的尊贵。 然而,在磷酸铁锂繁荣背后,却透射出该行业的艰辛: 一、是各地新能源项目的推动使得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出,一年之间梨花落地,产能大幅过剩。 这给下游电池企业的带来价格便利同时,也带来一把无形的刀——用来切割磷酸铁锂企业的利润;三年快过去了,这把刀依然锋利… 这刀看似是切掉了磷酸铁锂企业的利润,实则是减切掉了他们的技术研发费用、人才引进费用、优质产线建设费用,以及长期持续稳定的、高质量的正极材料,长期以往,吃亏的不仅是正极材料厂,也是电池厂、是行业本身,是广大消费者们。 锂电行业是时候将利润重新分配了。 二、是常规磷酸铁锂产品同质化严重(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上一点导致的结果),为了导入下游客户电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而在报价上相互倾轧,导致磷酸铁锂企业拖着沉重的身躯在这个繁华的新能源街市上穿行: 从让利至无利润竞争,再到以亏损的方式向下游输血。当电池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之时,磷酸铁锂企业仍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活下去,最后,被吸干血材料厂无力挣扎,慢慢地被满血和叠满buff的电池厂并吞——电池厂不断覆盖全产业链,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少,实现行业全垄断。 图:磷酸铁锂的产量、产能和开工率情况: 一个具有潜力,井喷式的市场。 一、一个如日中天的市场是如何让关键参与企业过得如此落魄的? 有几个迷思: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电池成本可以无限降低、电池企业的供应链很安全、这几年为何落得这么难…… 磷酸铁锂产能过剩?可能只是理论产能大 因着下游市场对磷酸铁锂材料的不断迭代升级的需求和预期,使得优质的磷酸铁锂产能无法过剩,产品不断迭代升级:这家电池企业要求压实提高,那家要求倍率性能好;这头在电芯厂尚未完成认证,那头就开始了要求低温性能突出;新能源汽车要求快充快放以满足消费者对日常出行的需求,储能行业要求循环破万以能有更好的商业价值……随着行业对磷酸铁锂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磷酸铁锂企业追赶着新能源行业的列车奔赴一个又一个驿站。 所以,产能没有真正的过剩,而是50分产品的选择性多了,100分产品依然缺乏。 电池成本可以无限降低?磷酸铁锂最好免费送 电池企业在采购材料时,采用公式定价: SMM碳酸锂月均价×单耗×碳酸锂折扣+加工费 的方式。 这个加工费像就个盲盒,只是比盲盒不一样的地方是:盲盒中有惊喜,而磷酸铁锂加工费只有惊吓。 对于电池厂来说,这个计价模式的基本逻辑,是把不可控的成本(碳酸锂)抠出来,让磷酸铁锂企业报加工费(可控的成本)。然而这个加工费一般由磷酸铁价格、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费用、辅材和公司经营成本等组成,都是需要磷酸铁锂企业真金白银付出的。在竞标过程中, 不少新入行的中小型磷酸铁锂企业以自残方式报低加工费,以深得电池厂的心,获得“被翻牌”的机会,这导致其他企业不得不选择跟低,最后加工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嗯… 材料免费送算了。 2024年下半年,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不少中小型企业以这种方式挤占了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得一杯羹。 也许当初为了行业的发展,主材企业们让好大哥(电池企业)先上岸,之后好养活下面一帮兄弟们,俗话说的好: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而电池企业把主材企业们的亏损目标当作自己的一份利润揣在了怀里,上岸后,一边数钱一边优雅地看主材企业们垂死挣扎。 3. 这样竞争环境下的磷酸铁锂材料质量能保证吗? 无节操地降本是对全民的不负责,因为让供应商无利润的做法,会使得整个产品性能安全系数降低, 试问哪家新能源车企没有带来电池的安全隐患?哪家磷酸铁锂企业没有收到电池企业的退货和罚单? 这些年来,储能柜着火、新能源汽车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虽然这是在新能源发展大潮中不可避免的,但电池企业极度控制成本,牺牲质量所带来安全隐患是可以避免的:为降低成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不得不采购杂质含量高而成本低廉的前驱体产品,将安全隐患或质量不稳定性带到电池产品中。另外,电池企业为拿到更好价格的材料,会选择众多企业作为磷酸铁锂材料供应商,在多家企业频繁切换时,可能会带来产品的不稳定,有些产品短时间难发现问题,但长期来看,这些问题已经写在了基因里,安全事故后期有可能集中爆发。 4. 究竟为何亏损?磷酸铁锂企业是时候团结一致了。 这三年对于磷酸铁锂企业来说很难,有点像卖火柴小女孩盯着橱窗的香喷喷的烤鹅,没有力量和资本如何去获得这样的食物?究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a). 磷酸铁锂企业看似团结,实则有点像单兵作战, 每次说好集体作战,一旦到了招标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的妥协,甚至有的选择主动让步。 b). 竞争压力激烈和长期亏损的局面让磷酸铁锂企业失去了谈价的勇气, 每年到了定年度任务的时候,都先把亏损预期拿出来,减亏已经成了预期目标,失去了为营利而努力的勇气。 c). 存着只要坚持下来,未来一定能熬到产能出清,能够熬到赚钱那天的心态。 这个期望可能也是一个迷思,因为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无法赚钱,等到未来格局已定之时则更没有机会。磷酸铁锂从业者是以经理人思维还是以老板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这非常关键。 二、磷酸铁锂的机会 不断迭代的产品体系,提高自身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提升量产规模是竞争的法宝 磷酸铁锂企业想转亏为盈,首先改变低价竞争的思维方式,以低价换量换市场是暂时的,而且低价失去了谈判主动,迎来的则是更严重的踩踏。提升自身材料质量和技术才是当务之急。 1)提高产品压实,全方面提升谈判资格 材料厂或许可以以4代产品作为谈资,顺带提高中低压实的产品价格。在服装市场中, 许多奢侈品就以自身在行业中的需求远大于供应的优势要求配套购买其他产品。 4代产品在当前存在稀缺性,处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如果材料厂处在产品类型多样化的供应局面中,类似的谈判思路或许可以考虑。 2)使产品具备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打铁还得自身硬,底层逻辑就是让自己的材料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除了上一点外,还始终为客户着想,严控产品品质,提高客户对自身产品的硬需求,类似的例子如磷酸铁行业中彩客和雅城等。 在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中,力争质量第一。 如果考虑偷工减料,长期则带来更大的风险。 3)提高稳定的量产规模 提高量产规模能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在下游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结合政府的支持(如便宜的电价),磷与铁资源整合(或许可以考虑与有相关资源的磷酸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设备的磨合改造等方式扩大产能,尽可能实现降低单吨成本。然而一些磷酸铁锂设计产能较难达到预期,如原来设计的一烧工艺,为了产品压实的提升而进行二次烧结则产能压缩近一半,相应地转换成二烧产线,能有效规避相关问题。另外,技术水平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大量的设备改造、技术研发投入方可。 三、磷酸铁锂材料应该卖出更好的价格,维持行业的有序良性发展 近年来,磷酸铁(锂)企业的表面数据非常亮眼:开工率、订单、出货量、产能、营收、产品压实等持续提高,但利润却惨不忍睹。行业不断快速发展,带给磷酸铁(锂)企业的却是亏损,讽刺意味浓厚! 8月,中国化学与物理协会召开了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头部磷酸铁锂企业代表与协会负责人就价格、成本、产能等行业问题展开讨论,这种不健康的发展将不可持续,目前已得到高层的重视。相信在行业同仁的努力下,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协调能使该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年底又是一年一度的长协谈单季,磷酸铁锂材料价格该涨涨了,市场已经给了磷酸铁锂企业足够的需求量,代表中国技术的磷酸铁锂材料需要一个机会在平凡中走向尊贵。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吕彦霖 021-20707875 陈泊霖021-51666836
SMM10月30日讯:据SMM了解,截至10月30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2.98万吨,较10月23日下降0.21万吨;较10月27日下降约500吨,再次刷新2024年9月2日以来的低位。 本周原生铅、再生铅冶炼企业检修与复产并存,供应较上周变化不大,同时月末时段中大型铅蓄电池企业集中减停产,对于铅锭采购需求明显转弱,铅锭社会库存降幅亦是进一步收窄,仅是江浙周边仓库库存有一定消耗。另11月份,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检修结束后将陆续恢复,同时2511合约交仓提上日程,以及未来进口铅到港预期,后续铅锭社会库存或逐步止跌,并转为增势,关注铅冶炼企业生产动向与进口到货兑现。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2025年10月,中方太阳能巨头LONGi(隆基)与尼日利亚能源委员会(ECN)在中国总部完成了战略合作谈判,双方同意推进在尼日利亚建立产能在500–1000 MW(0.5–1 GW)量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工厂。尼方官方新闻稿与多家行业媒体均确认了这一意向,并指出此项合作基于年内在伦敦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为基础而深化。 为何选择此刻落地制造?原因在于尼日利亚长期面临电力供应不稳、分布式光伏和微电网需求旺盛的现实(全国并网容量波动、普遍依赖柴油发电等问题),以及政府推动“Renewed Hope Solarisation Policy”等国产化与普及目标,使得本地化制造的政策与市场驱动同时存在。对尼日利亚而言,引入像隆基这样具有规模与技术优势的制造商,可望同时降低进口依赖、改善组件供应链、并为分布式与C&I(工商业)市场提供更稳定的上游支持。 尼日利亚光伏市场现状与规模: 装机基数:根据非洲太阳能行业协会(AFSIA)统计,尼日利亚在2024年底累计光伏装机约385.7 MW,并在2024年新增约63.5 MW,在非洲国家中位列前列(2024年度)。 市场结构:目前以分布式、商业与家用太阳能和微/迷你电网为主,公用事业级并网项目受制于输配电与担保机制,推进速度相对较慢。 潜力与目标:IRENA估计,尼日利亚的理论光伏发电潜能极大(上百GW级别),而尼政府在不同路线图中提出到2030年大幅扩大可再生能源比重的目标。本次在地制造被视为支撑中长期扩张的产业链环节之一。 根据尼能源委员会与媒体披露,此次隆基与尼日利亚政府的合作框架包含:由隆基提供技术、产线规划与部分资本/设备支持;在尼方配套的厂区、土地、行政协助以及本地化就业培养方面开展合作;目标产能区间为500–1,000 MW/年(首期规划并有向上扩展的空间),并将配合尼政府的本地化政策推进零部件采购与工人培训。具体投产时间表、出资比例与项目融资结构尚未对外详尽披露,双方表示将于后续阶段签署更具体的项目合同并公布里程碑。 对市场与产业链的影响: 供应与成本:若项目按规划投产,尼日利亚本地化产能可缓解对进口组件的依赖,长期有助于降低采购与物流成本,提升项目可行性与普及速度。尤其对C&I与离网/微网系统,这类本地化供应可缩短交货周期。 产业带动:组件制造将催生包装、支架、EPC与运维等上下游就业与本地供应链发展,同时为技能转移与技术培训提供平台。 政策风险与挑战:实务上,项目成功依赖土地审批、税收/关税优惠、外汇政策、以及电力市场的长期采购保障(PPA、政府担保)等。尼国的行政效率、金融环境与基础设施仍是落地风险点。 尼日利亚与隆基的这次合作,既是对尼国内电力与能源安全问题的市场化回应,也是中国制造能力向非洲延伸的又一例证。若项目能克服政策、融资与基建约束并按计划推进,将对尼日利亚的光伏普及和本地工业化产生长期正向影响,并在后续的产能扩张计划中,支持尼日利亚更多新能源电力需求,并辐射周边国家,降低非洲光伏组件制造成本,推进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
SMM 10月29日讯: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为这些“数字大脑”提供稳定、高效的能源保障,却成为一道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钠离子电池(以下简称“钠电”)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悄然崛起为未来AI数据中心关键的电能保障解决方案。 一、AI数据中心的电力痛点:为何需要钠电? AI计算,尤其是大规模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其负载特性与传统应用截然不同。它并非平稳运行,而是呈现出剧烈的、毫秒级的峰值波动。当成千上万的GPU同时执行任务时,电力需求会瞬间飙升,形成强大的“脉冲电流”。这种负载对电网造成冲击,威胁供电稳定,甚至可能影响计算任务的连续性。 传统的备用电源如铅酸电池,响应慢、寿命短、体积庞大;而锂离子电池在应对高频次、大倍率放电时,存在成本、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的焦虑。AI数据中心,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响应、灵活吞吐、安全可靠且经济高效的短时电源——这正是钠电的用武之地。 二、天生契合:钠电如何扮演“电力海绵”角色? 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内在的化学特性,完美地匹配了AI数据中心的瞬时电力需求。 1. 卓越的倍率性能,实现毫秒级响应 钠电具备优异的离子电导率,能够轻松实现6C甚至更高倍率的持续放电。这意味着一个充满的100kWh钠电储能单元,可以在10分钟内释放出600kW的峰值功率。这种“瞬间爆发”的能力,使其能够像“海绵”一样,在AI负载骤增时快速吸收并释放电能,毫秒级地平抑电网波动,确保算力输出的绝对稳定。 2. 精准的短时备电,保障数据不中断 在数据中心“两路市电+备用发电机”的经典架构中,从主电源故障到发电机完全启动并承载负载,存在一个大约10-15分钟的关键空窗期。钠电高倍率放电的特性,非常适合在这一时段提供高质量的短时备电,无缝衔接,确保服务器永不掉线,核心数据安全无虞。 3. 本征安全与宽温域性能,提升系统可靠性 钠电具有更高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天生具备更优的安全性能,降低了在大功率充放电工况下的火灾风险。同时,它在40℃至80℃的宽温域内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这极大地增强了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4. 成本与环保优势,契合可持续发展 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原材料成本显著低于锂。在AI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钠电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能够大规模部署且经济可行的储能选择。同时,其环境友好特性也助力科技巨头实现其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三、未来图景:“锂钠协同”与“AI赋能钠电”的智能生态 钠电的应用并非要取代所有锂电,而是与之形成互补。未来AI数据中心的能源系统,将趋向于构建 “锂钠协同”的混合储能架构: 锂电主导长时储能:负责应对小时级甚至更长时间的平稳能源支撑,解决风光绿电的间歇性问题。 钠电主导瞬时调频:专门用于应对秒级和毫秒级的负荷峰值和频率调节,保护系统免受脉冲负载冲击。 这种分工协作,实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保障极致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优化。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AI与钠电的关系是双向赋能的。AI技术正被用于开发更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电池的健康状态(SOH)和剩余寿命(RUL),实现对钠电储能系统的智能运维和效率最大化。 四、挑战与展望 尽管前景广阔,钠电在能量密度方面仍与顶尖锂电存在差距,这在空间极其珍贵的数据中心内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因素。然而,对于明确的短时、高功率应用场景,这一劣势并不构成瓶颈。 目前,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和设备商已在积极布局。从GWh级钠电产线的投建,到钠电UPS产品的落地,产业生态正在迅速成熟。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爆发和钠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钠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AI世界不可或缺的底层能源基础设施之一,为智能时代的稳定运行,提供一股强大而灵活的“钠”动力。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10月29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878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5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下降3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78400-786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300元/吨,精废价差4299元/吨,环比上升324元/吨。精废杆价差171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再生铜杆企业表示虽然9月税款你已经缴纳,但是有关政策能否恢复或者持续下去,暂时没有得到具体答复,叠加日内铜价再次上冲,再生铜杆企业订单表示不佳,因此再生铜杆企业并不着急生产。
10月28日,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锂电池项目开工活动在襄阳市举行。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吴海涛出席活动并宣布项目开工,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梅洪亮分别致辞。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吕义斌,襄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诗,襄阳市领导付劲松、黄克立、徐晶华、曹祖金,楚能新能源总裁黄锋等出席活动。 襄阳锂电池项目是楚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依托襄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 建设集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产业协同于一体的70GWh现代化锂电池生产基地,最大单体工厂有效产能超30GWh 。项目聚焦储能与动力两大核心领域,生产全新一代锂电池,涵盖588Ah-1000Ah大型储能电池,4-6C珠峰系列超级快充动力电池,兼具大容量、高能效、长循环、高倍率等领先优势。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对优化襄阳产业结构、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对襄阳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为项目落地提供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襄阳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越,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襄阳锂电池项目既是楚能大基地战略的重要布局,更是楚能以产业助力襄阳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部分。楚能将以创新为引领、以持续努力为底色,凭借务实高效的作风、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投产、早达效,同时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襄阳,进一步完善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将襄阳楚能建设成为全球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为襄阳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产业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楚能已建成孝感、武汉、宜昌三大锂电池生产基地,年有效产能超过110GWh。随着襄阳楚能开工, 楚能将正式形成"一全球总部、两研发中心、四大生产基地"的立体化战略格局,在建产能将超过400GWh、总规划产能超过500GWh ,极大提升公司的研发协同效能和产能保障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快速响应,进一步巩固楚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