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999个
8月11日(周一),印尼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印尼硫酸镍出口量为16,320吨,当月对中国出口16,320吨,占比100%。 印尼镍铁出口量为951,558吨,当月对中国出口895,837吨,占比94.14%。 印尼镍锍出口量为15,251吨,当月对中国出口4,555吨,占比29.87%。 印尼镍湿法冶炼中间产品出口量为160,054吨,当月对中国出口160,052吨,占比100%。 印尼未锻轧的非合金镍出口量为7,340吨,当月对中国出口5,393吨,占比73.47%。
日内银价回调走弱,尽管沪期银2510合约-TD基差仍维持30-33元/千克,但下游接货积极性有所好转。据SMM了解,上海地区现款现货的国标银锭仓单TD升水4-5元/千克报价或对沪期银2510合约贴水23-25元/千克,大厂银锭对TD升水5-7元/千克或沪期银2510合约贴水20-22元/千克少量成交。日内银价走弱后,下游积极议价接货,部分持货商小幅下调升水,现货市场成交较上周稍有好转。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长材产能过剩,平材高度依赖进口,马来西亚钢铁产业结构性失衡仍在加剧。 马来西亚钢铁行业正处于由“扩充产能”迈向“绿色转型”和“高附加值制造”的关键阶段。在《新工业总体规划 2030 》政策与碳中和愿景的双重驱动下,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成为核心议题。 数据来源: WorldBankGroup 2024 年,马来西亚 GDP 增长 5% 至 4,220 亿美元。房地产,基建与制造业的回暖成为支撑钢材需求的核心动力。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粗钢产量在 2024 年跃升至 880 万吨,较 2015 年增长超过 130% 。十年来,马来西亚钢铁产业逐步摆脱低谷,呈现出扩产提效与结构优化的并进格局。 数据来源: WSA,MISIF 但与此同时,产能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当前长材(如螺纹钢,线材)产量占比高达 83% ,主供建筑与基建领域;平材(如热轧,冷轧,镀层板等)仅占 17% ,而制造业,电器,汽车等领域对平材高度依赖,进口替代率偏低,成为制约本地制造业链条升级的关键瓶颈。 数据来源: MISIF , DOSM 由于缺乏铁矿石资源,马来西亚钢厂普遍采用电弧炉( EAF)+连铸连轧的生产路线,原料以废钢与HBI为主,节能减排优势明显。相比之下,具备高炉—转炉(BF-BOF)的一体化流程钢厂极为稀缺。目前仅联合钢铁与东方钢铁具备高炉产线。 其中,联合钢铁年产能达 350万吨,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全流程钢厂,聚焦建筑用长材,依托关丹港(Kuantan Port)具备原料进口与产品出口的区位优势;东方钢铁则在建龙集团支持下布局热轧平材,成为当地重要的HRC供应商。除这两家外,其余主流企业如金狮集团,南达钢铁,安裕钢铁等皆以EAF方式主要生产长材为主。 数据来源: MISIF,MSI 马来西亚钢铁产业具备显著的地理集中优势,主要钢厂集中于西马半岛的彭亨,登嘉楼,雪兰莪和槟城等州份,与关键港口形成了高效联动。巴生港( Port Klang)是全马最大贸易港,支撑雪坡地区钢厂原料及产品运输;关丹港与甘马挽港(Kuantan & Kemaman Port)紧邻联合钢铁和东方钢铁,是高炉企业的重要通道;新山港与丹绒帕拉帕斯港(Johor Port & Port of Tanjung Lepas)则是连接新加坡及出口市场;民都鲁港(Bintulu Port)支撑东马钢材供给。 数据来源: MISIF 钢厂与港口间的高匹配度,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高效物流体系,尤其支撑了平材进口和长材出口的顺畅流通。 当平材需求不断上升,马来西亚钢铁如何摆脱进口依赖? 近年来,马来西亚钢材表观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根据图表显示, 2018年消费量达1040万吨高位后受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跌至400万吨,此后逐步回升至2024年的750万吨,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尽管整体尚未完全回复到疫情前高位,但增长趋势显著,反映出内需逐步恢复。 数据来源: WSA,MISIF 2024年消费结构显示,板材占53.4%,已超过长材的46.6%,但与当地产能结构(长材占83%)存在显著错配,说明平材依赖进口较多。 数据来源: MISIF 在下游行业分布中,建筑与基建占比高达 63%,是绝对消费主力。钢材消费集中度较高,显示当地钢铁需求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但随着制造业升级,板材需求未来仍有持续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 DOSM,SMM 马来西亚钢材贸易结构优化,出口品种多元化趋势显现 数据来源: WSA 近年来,马来西亚钢材出口量整体呈增长态势, 2024年出口量达940万吨,显著高于2018年的170万吨,也突破了2020年疫情后出现的高点,虽然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规模稳步扩大。进口方面则相对平稳,2024年总量为810万吨。自2020年以来,马来西亚已连续五年实现钢材净出口,净出口结构初步形成。但值得注意的是,钢铁产业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尤其在品种结构方面仍存突出矛盾。 从出口流向来看,土耳其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占比达 29%。香港(17%)和新加坡(15%)作为转口枢纽亦占据显著份额,利于马来西亚钢材进一步流向更广泛的亚太或欧美市场。其他几个出口主要国家显示出口市场已具备一定分散化格局。 数据来源: MSI,DOSM 在进口方面,中国为马来西亚钢材的最大来源国,占比高达 37%,几乎占据整体进口市场的四成。其后为越南(12%),日本(12%),中国台湾(10%),韩国(10%),显示出大马钢铁供应链对东亚地区高度依赖,其余东盟国家亦占据一定份额。这种以亚洲为主的进口格局有利于运输成本控制,但也暴露出对特定区域供应的依赖风险。 进口品种结构主要集中在线材( 22%),管材(15%),铁制品(12%)与钢坯(9%)等中间产品;此外还有冷轧产品(9%),冷成型钢(9%),热轧板卷(5%)等平材类别,广泛用于制造业,汽车,电器等精加工行业,显示出大马内高端产能仍然不足。 数据来源: MSI,DOSM 而出口则偏向初级产品,主要以钢坯( 28%),螺纹钢(20%),线材(13%)为主,均属于长材和初级原料范畴;涂层板材,合金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低。这种出口“初级化”、进口“高端化”的结构,反映出大马钢铁产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仍需向高端加工延伸。 马来西亚钢铁贸易摩擦升级:发起与被动反倾销双向施压并存 随着钢材进出口规模扩大,马来西亚日益卷入全球钢铁贸易摩擦。 2018年以来,马方对多国发起十余起反倾销案件,涵盖冷轧,螺纹钢,盘条等产品,税率最高达30%,凸显其加强大马本地钢铁产业保护的决心。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与此同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越南等国也多次对马来西亚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包括焊接管,混凝土钢筋,热轧板卷等,税率多在 10%-20%之间。马来西亚面临“出口受限”与“进口防御”双重压力,贸易环境更趋复杂。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未来展望:从长材过剩到结构升级,马来西亚钢铁产业走向绿色与高端并举 随着东南亚经济逐步复苏、制造业回流趋势增强,马来西亚钢材需求正稳步恢复。预计未来大马钢材表观消费量有望延续上涨趋势,其中建筑与基建仍是传统支柱,但板材消费占比将逐年扩大,受益于制造业,电器,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带动。目前马来西亚长材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平材产能则相对短缺,高度依赖进口。中长期看,马来西亚需加快推动平轧产品线扩建,提升本地平材自给能力,从而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在产业格局层面,拥有全流程产线布局的企业将成为未来马来西亚钢铁市场的核心主导力量。相比之下,其余以电弧炉( EAF)为主的钢企若要提升竞争力,需加快向平材领域延伸,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用材供应商向中高端制造领域的价值链跃升。 整体来看,马来西亚钢铁产业正站在绿色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关键十字路口。未来行业面临“绿色低碳,产能转型,区域竞争”三重挑战,企业唯有明确定位,推进差异化发展,才能在区域一体化与全球供应链重塑中把握先机,实现从“产能扩张”到“质效并举”的战略转型。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尽管面临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但近年秘鲁出口仍有望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秘鲁出口额为40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34亿美元增长20.1%。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内的矿产品出口额为259亿美元,占64.6%,增长21.1%。 除了铁矿石以外,所有矿产品出口额都呈现两位数增长。 秘鲁外贸和旅游部(Mincetur)的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国铜出口额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6月份出口额为21.7亿美元,增长5.9%。 由于金价上涨,秘鲁上半年黄金出口额增长45.7%至85.7亿美元。 锌出口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0.3亿美元增至13.1亿美元。银出口额则从4.77亿美元增至9.46亿美元。 钼出口额为8.89亿美元。 中国仍是秘鲁最大矿产品出口国。上半年,秘鲁出口到中国的铜从去年上半年的80.1亿美元增至92.7亿美元。金银则分别从2.43亿美元、4.45亿美元增至9.47亿美元和9.13亿美元。 美国是秘鲁矿产品第二大出口国,出口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0.7亿美元增至12.1亿美元。其中,3.41亿美元为金。 欧盟仍是秘鲁铜第二大出口目的地(11.9亿美元),其次是日本(9.79亿美元)、韩国(3.85亿美元)和巴西(2.47亿美元)。对于金来说,主要出口目的地是加拿大(17.3亿美元)、印度(15.9亿美元)和瑞士(11.2亿美元)。
盘面:上周五晚伦铜开于9700.5美元/吨,盘初即摸低于9691.5美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上行临近盘尾摸高于9780美元/吨,盘尾窄幅震荡最终收于9768美元/吨,涨幅达1.01%,成交量至1.3万手,持仓量至26.7万手。上周五晚沪铜主力合约2509开于78420元/吨,盘初横盘并摸低于78320元/吨,临近盘尾直线冲高并摸高于79090元/吨,盘尾最终收于78940元/吨,涨幅达0.64%,成交量至3万手,持仓量至15.8万手。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1)8月10日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宣布重启El Teniente的地下工作,当地因逾一周之前发生的严重的致命性矿场事故被迫关停。 现货:(1)上海:8月8日SMM 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8合约报升水70-升水170元/吨,均价报价升水1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0元/吨;SMM1#电解铜价格78450~78610元/吨。沪期铜早盘窄幅波动于78340-78440元/吨之间,隔月月差依旧在0附近。整体货源供应将由进口补充,进口到货仍将压制升水。但临近交割国产可交割货源在contango结构下没必要低价出货,预计与进口货源形成价差。 广东:8月8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贴水80元/吨-升水0元/吨,均价贴水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5元/吨;湿法铜报贴水150元/吨-贴水130元/吨,均价贴水1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元/吨。广东1#电解铜均价783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5元/吨,湿法铜均价为782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元。总体来看,下游消费复苏,现货升水跟随走高,整体交投好转。 (3)进口铜:8月8日仓单价格40到52美元/吨,QP8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价格50到64美元/吨,QP9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EQ铜(CIF提单)18美元/吨到30美元/吨,QP9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报价参考8月中下旬到港货源。持货商甩货情绪仍然明显,早盘大量报盘集中于中下旬火法注册提单与EQ提单,但报盘偏高买方接货意愿较弱。 (4)再生铜:8月8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73000-73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784元/吨,环比上升50元/吨。精废杆价差60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再生铜原料进口贸易商表示海外折价系数依然保持不变且年内都将维持如此水平,截至6月份,再生铜原料进口量114万实物吨,同比减少1万实物吨,由于海外价格倒挂原因,进口贸易商无法再提高报价系数,预计2025年进口再生铜原料量难以增长。 (5)库存:8月8日LME电解铜库存减少150吨至155850吨;8月8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1127吨至21272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硬数据开始松动,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支持9月开始降息,年内应降息三次,摩根大通也将降息预期从一次改至三次,利多铜价。此外,上周五特朗普宣布将于8.15在阿拉斯加会见普京,可能涉及领土交换,加剧乌克兰对被迫割让土地的担忧。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来看,国产货源补充有限,进口货源有所补充,缓解供应压力。需求方面,因上周五下游存在备货需求,市场采购情绪有所抬升。价格方面,当前基本面表现平静,美国经济数据强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预计今日铜价维持偏强运行。另外,本周需关注“特普会”消息,若俄乌问题升级,将令铜价承压。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 在8月7日表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并称这一预期的上调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 出口的增长有望帮助巴西抵消本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高利率以及与美国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正给巴西汽车市场带来压力。 Anfavea目前预计,巴西今年全年的汽车出口量将同比激增38.4%,达到55.2万辆;而此前的预期为增长7.5%,至42.8万辆。该协会维持巴西2025年汽车产量预测不变,仍预计同比提升7.8%至274.9万辆。 Anfavea主席Igor Calvet表示,出口量的调整“主要由阿根廷市场带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巴西对其最大汽车出口目的地阿根廷的汽车交付量已增长逾一倍。 根据该协会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巴西对阿根廷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56.5%,达到183,905辆;阿根廷在巴西汽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从2024年的35.1%升至58.9%。 阿根廷与巴西同属南美共同市场(Mercosur trade bloc)成员国。面对严重通胀引发的危机,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实施了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但这并未影响阿根廷从巴西进口的汽车数量大幅增长。 巴西汽车出口的其他主要目的地包括哥伦比亚、智利、乌拉圭和墨西哥,不过今年前七个月巴西对乌拉圭和墨西哥的汽车出口量出现了下降。 Anfavea还下调了2025年巴西国内汽车销量预期,目前预计巴西今年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5%,至276.5万辆,低于此前6.3%的增长预期。 该协会将销量预期下调归咎于巴西国内的高利率。巴西当前的基准利率为15%,是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Anfavea还提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该协会主席Igor Calvet表示:“鉴于美国的进口关税,卡车市场未来的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他指出:“巴西约60%至70%的产品通过公路运输,美国关税会对该领域的车辆注册量产生间接影响——如果产品运输量减少,运输需求就会下降。”
到港情况,据SMM跟踪,上周煤炭到港总量905.34万吨,环比+144.42万吨。分品种来看,焦煤到港201.34万吨,环比+79.93万吨;焦炭到港0.00万吨,环比-0.58万吨。 出港情况,据SMM跟踪,上周煤炭出港总量2791.47万吨,环比-80.37万吨。分品种来看,焦煤出港1161.3万吨,环比-46.77万吨;焦炭出港18.21万吨,环比-9.26万吨。 1 、报告涉及数据欢迎登录SMM数据库 ( https://data-pro.smm.cn/) 查看 2 、SMM钢材航运数据详情、钢铁产业资讯、分析报告、数据库等更多内容欢迎咨询SMM钢铁事业部 侯磊 021-51595960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2025年7月白银产量延续增势,环比6月增加约1.4%。由于7月银价刷新高,铅冶炼厂副产品收益可观,铅冶炼厂白银副产品产量同样录得正增长。 7月精炼银冶炼厂开工方面,广西地区某规模冶炼厂检修恢复后生产恢复提产贡献了主要产量增幅,湖南地区某冶炼厂因原料品味调整提高了7月银产量,另外,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铜铅锌冶炼厂伴生银产量边际提产。减量方面则主要来自铅冶炼厂检修影响——河南某铅冶炼厂局部检修导致银阳极泥原料供应下滑,7月产量小幅下调;另一铅冶炼厂因6-7月常规检修中贵稀产线延迟至7月上旬检修停产而导致银产量下滑。 但进入8月,加工费不断下探的高银铅矿和粗银物料或限制冶炼厂白银产量继续增长的趋势。部分冶炼厂提及8月产量或无法维持稳定,银价冲高回落风险也使冶炼厂高品位含银原料备库采购过程中畏跌慎采,另外秋季铅冶炼厂常规检修后续亦可能同样限制精炼银稳步增长。 银价7月刷新十余年高位后,8月多头获利离场短暂回调后,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贵金属市场,银价再度偏强运行。中长期看,白银市场上长期供需偏紧、全球银锭去库趋势为价格提供支撑,通胀前景及关税政策落地存在的较大不确定性推升金银避险需求。尽管含银原料加工费易跌难涨,但冶炼厂表示精炼贵稀金属的收益远大于加工费的跌幅,因此在贵金属价格偏强的周期中,冶炼厂维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据Mining.com网站援引路透社报道,巴西官方周三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该国铁矿石出口量为4110万吨,打破2015年12月创下的3950万吨纪录。 巴西是继澳大利亚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这种炼钢原料与原油和大豆都是巴西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这个数据是在巴西宣布7月份贸易顺差71亿美元同比下降6.3%后公布的。 巴西铁矿石主要由本国矿商淡水河谷出口,7月份其出口量增长4.7%,但由于价格下跌13%,其出口额下降8.8%至26.2亿美元。 “6月份和7月份行业信心回升,原因是中国推进大型项目实施和产量恢复”,巴西矿业协会(Ibram)在声明中称。 “这可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之一”,Ibram补充说,这也使得国际铁矿石价格从6月底开始回升。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