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69

  • 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IMF总裁:各国央行应坚持到底

    当地时间周六(2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在通胀得到稳固控制之前,全球央行必须保持警惕。 格奥尔基耶娃出席了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想明确表示,我们还没有看到通胀足够快地降至目标水平。各国央行需要坚持到底,直到我们确信价格正在恢复稳定。” 许多央行已开始放缓加息步伐,但全球各地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美国商务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升4.7%,超出预期的4.3%,较前一月的数据明显反弹,环比上升0.6%,超出预期的0.4%,创下去年8月以来最大增幅。核心PCE物价指数是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 这份报告再次点燃了对美联储限制性政策的担忧,美股三大指数周五收盘均跌逾1%,并创下今年最差单周表现。 周四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欧元区核心通胀率升至创纪录的5.3%。与此同时,在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许多地区,核心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 格奥尔基耶娃称,央行不应放松警惕,因为价格稳定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持支出至关重要,而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虽然中国重新开放是一个福音,但俄乌冲突仍然给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表示:“当我们遇到不确定性时,就会影响投资者,影响经济的增长能力。” 格奥尔基耶娃还表示,除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和挥之不去的通胀,困扰赞比亚、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较贫穷国家的债务问题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 美联储官员最新表示,美国的高通胀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前所未见的因素集合而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让其减速。 当地时间周五(2月24日),美联储理事杰弗逊(Philip Jefferson)在一场小组讨论中发言表示,当前给美国经济带来威胁的通胀冲击,难以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解析,因为它是由多项短期和长期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复杂产物。 杰弗逊补充称,劳动力供需之间的持续不平衡,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在服务行业中占有较高的成本比例,这些因素都表明通胀率可能只会缓慢回落。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也在同一场会议上透露,美联储预测通胀的风险“倾向于上行”,她还强调,持续的高通胀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 周五美股盘前,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PCE价格指数1月同比上升了5.4%,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4.7%,均显著高于该行2%的通胀目标。 杰弗逊指出,服务价格的通胀率仍然顽固,令其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工人的短缺,这使得劳动力成本跑赢了2%的增速水平。 为了平抑通胀,美联储去年3月以来已连续八次加息,加息幅度累计高达450个基点。在货币紧缩程度如此高的背景下,很多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衰退。 周五在纽约举行的货币政策论坛上发表的研报中,包含前美联储理事米什金在内的华尔街五位经济学家和学者认为,政策制定者对前景的看法仍然过于乐观,在不对美国经济活动造成重大打击和失业率急剧上升的情况下,美联储很难降低通胀。 梅斯特在谈到这份研报时表示,政策制定者必须要与不确定性作斗争,每一次作预测,以及每一次制定政策都很复杂。 提及PCE报告,梅斯特认为美联储可能需要采取“多一点的”行动。她表示,“鉴于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的这一事实,预计加息不足或降息过早的伤害将比加息过多要来的深。” 编辑:赵昊

  • 耶伦:美国经济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周五表示,美国经济“软着陆”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因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足够强劲,而且没有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出现的严重资产负债表问题。 耶伦星期五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各央行行长会议间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并发表了上述讲话,这与她一天前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更为积极的态度相呼应。 耶伦表示:“我认为实现软着陆是一个可能的结果,也是我希望我们能够实现的结果。”“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如果以12个月为单位衡量,通胀正在下降。” 但是她警告称,劳动力市场仍然紧俏工资增速仍然强劲,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仍然高于2%的锚定目标,并补充表示:“仍有工作要做才能真正地降低它。” 最近的一系列关键的经济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经济开局十分强劲,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以及零售销售额和服务业活动都在1月份加速上行,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暗示了消费者需求仍然相对强劲。然而,这也促使美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月度和年度涨幅超预期上行,市场对于美联储继续加息控制通胀的预期也随之升温。 不过,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第四季度经修正后的GDP修订数据弱于此前初值和市场预期,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数据——核心PCE物价指数的第四季度季率修正值被调高(从3.9%被修正至4.3%),同时消费者支出被向下修正至1.4%(此前公布的初值为2.1%)。 强劲无比的非农就业数据等一系列火热经济数据对于白宫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美国经济保持强劲是他们希望看到的,这些迹象也是耶伦等白宫经济政策制定者认为美国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这一逻辑的重要证据,他们甚至能接受一定的通胀率。 但是,这一系列劲爆的数据也令美联储的加息压力陡增,或许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再感受到偏向“鸽派”的政策预期和相关言论。高盛、美国银行等华尔街知名金融机构在近期迅速将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利率峰值预期上调至5.25%-5.5%,高于一系列火热的经济数据出炉前,华尔街预期的5%上下这一乐观预期。

  • 欧元区1月核心通胀率创新高 3月加息50个基点势在必行?

    修正后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份的基础通胀率创下历史新高,这可能将巩固欧洲央行下月再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欧盟统计局周四表示,欧元区1月扣除食品能源烟酒的调和CPI年率终值达到5.3%,高于5.2%的初值。涵盖食品和电力在内的整体通胀率也上修了0.1个百分点,至8.6%。 该报告突显出,在俄乌冲突导致能源成本飙升后,欧洲三十年来最严重的价格冲击所带来的持久影响。这将进一步鼓舞欧洲央行的鹰派人士,尽管总体指标有所回落,但他们仍在关注潜在的价格压力。此外,显示欧洲大陆经济韧性的调查也同样被解读为推动加息的理由。 事实上,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为首的官员在上次会议上就已经表示,他们计划在下次会议确定借贷成本时将存款利率从2.5%上调到3%。而随着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不断上升,市场更多的注意力将落在3月16日之后的政策路径上。 在上周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Isabel Schnabel发表鹰派言论后,市场一度加大了对该央行货币紧缩政策的押注,预计欧洲央行利率周期的峰值在3.75%左右。 然而,法国央行行长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周三试图反驳这种假设,他表示,并不一定会在所有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加息。 这让货币市场的押注在周四下降了2个基点,预计存款利率将在10月达到3.73%的峰值。通胀数据发布前后,这一数据也没有太大变化。

  • 欧元区通胀比预期更具韧性 欧洲央行紧缩步伐难以停止

    当地时间周四,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份CPI同比上涨8.6%,略高于此前预期的8.5%,虽然较去年12月的9.2%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1%。 数据表明通胀在多个月内连续第三次下滑,延续了整体下降的趋势。1月份核心通胀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为5.3%,高于初步估计的5.2%,也高于12月份5.2%的同比增幅。 自去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已将利率累计提高了3个百分点至2.5%,并已承诺在3月再加息0.5个百分点。 政策制定者现在开始担心,最初由能源成本驱动的物价飙升,如今正扩大到所有行业。 事实上,今日公布的数据便透露了“不祥”的迹象,1月份食品已超越能源成为了推高通胀的首要因素。 在核心通胀中占比最大的服务业通胀从4.2%上调至4.4%,这可能让一些人感到担忧,因为服务业主要反映的是工资增长,员工收入目前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尽管实际增长或经通胀调整后的增长仍为负值。 报告显示,俄乌冲突导致能源成本飙升之后,欧洲出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价格冲击,这将进一步鼓励欧洲央行的鹰派人士,尽管总体指标有所回落,但他们仍在关注潜在的价格压力。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认为,市场可能低估了通胀的持久性,而将通胀拉回可控范围内还需要欧洲央行做出更多应对措施,需要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目前,货币市场加大了对欧洲央行紧缩步伐的押注,预计欧洲央行本轮利率周期的峰值在3.75%左右。 此前一天,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承诺,将在3月份的政策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并坚持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而具体的货币政策将视通胀、劳动力等数据决定。 此外,欧盟委员会在在其季度预测中表示,欧元区2023年GDP料将增长0.9%,高于去年11月份时给出的增长0.3%的预期。经济表现将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下降,这已帮助缓解近几个月的通胀压力。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能源价格的正常化,加上欧洲央行的行动,应该会在2023年之后进一步抑制通胀,该委员会预计2024年的平均通胀率为2.5%。

  • 小摩CEO:未见“衰退剧本” 但FED有点失去对通胀的控制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周四表示,遏制通货膨胀仍然是美联储正在进行的工作,但其“控制力”似乎有些减弱,不过好在美国经济继续显示出强劲的迹象。 “我非常尊重(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但事实是我们对通胀失去了一点控制,”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戴蒙发表此番言论的前一天,美联储公布了1月31日至2月27日的会议纪要。这次会议表明,委员们仍然决心对抗持续的通货膨胀。 会议纪要也显示,虽然有迹象表明通胀正在下降,但不足以抵消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目前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因此,所有与会者都同意在通胀得到实质控制之前继续加息步伐。 与会者们指出,“过去3个月收到的通胀数据显示,月度价格涨幅出现可喜的放缓,但需要强调的是,要确信通胀正处于持续下行道路上,还需要有更多证据表明,在更广泛的价格区间出现了进展。” 戴蒙表示,他预计利率“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因为央行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2%的通胀目标。 未见经济衰退的剧本 尽管如此,这位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表示,他目前并没有看到有关经济衰退的剧本,因为他为美国经济的强劲势头感到鼓舞。 “美国经济目前表现相当不错。消费者有很多钱。他们在消费。工作机会很多。”他说,“这就是如今的状况。在我们的面前,有一些可怕的东西。你我都知道,总是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些评论与他之前在去年10月发表的讲话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戴蒙称美国经济很可能会在六到九个月内陷入衰退。去年12月,他又表示,较高的通胀率正在侵蚀消费者财富,这将导致经济在今年陷入衰退。

  • 外资再唱多!贝莱德:高通胀恐令美联储更激进加息 建议超配中国股票

    周二,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旗下智库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将美国短期政府债券以及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股票的评级上调至“超配”,原因是美联储可能不得不更加激进地采取行动抑制通胀。 最近几周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颇具韧性,而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 贝莱德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现在债券市场开始意识到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并将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的风险。” 贝莱德表示,正在提高未来6到12个月的美债配置,以便从更高的收益率中获利。该机构还指出,为了这一调整,其正在减少投资级信贷的敞口。 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二进一步走高,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企业活动意外反弹,达到8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发布最新的政策会议纪要,届时投资者将能一窥其中的新迹象,评估美联储最终可能会将利率提高到多高的水平。 “超配”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股票 贝莱德还表示,该机构正在“超配”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的股票,这是对中国优化防疫政策后经济将复苏的一种押注。 该机构表示, 由于中国强劲重启、新兴市场利率周期见顶以及美元普遍走软,其更青睐新兴市场 ,而非美国股票。 年初迄今,中国基准股指沪深300指数已经攀升了7%,超过美国基准股指标普500指数4%的涨幅。 外资集体唱多中国 近期,看涨中国股票的声音不绝于耳。 高盛策略师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今年底有望上涨24%,至85点。中国股市的主旋律将逐渐从“重新开放”转向“经济复苏”,潜在涨幅的驱动力可能会从估值倍数扩张转向盈利增长。 国际金融协会(IIF)上周表示,1月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净流入资金规模为两年来最大,因市场状况改善为大规模债券发行创造了条件,同时乐观的情绪吸引资金流入中国股票。 美银最新月度基金经理调查也发现,随着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变得更加乐观,新兴市场股票受到追捧,做多中国股票成为最火爆的交易。 美国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上周表示:“投资中国可以让你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一些更好的公司”。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主管Troy Rohrbaugh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对投资者表示,中国是最大的机遇,会继续像之前一样谨慎地投资。同时,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也在最近的采访中声称今年计划访问中国,并表示未来与中国保持关系非常重要。

  •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资深美联储报道记者Nick Timiraos刚刚爆出猛料,暗示了美联储可能适合将通胀目标上调到什么水平。 美东时间2月21日周二,Timiraos转发了一篇克利夫兰联储研究报告的相关链接,并配报告内容的截图,附上推文称: “克利夫兰联储的研究人员分析FOMC最新的经济展望。他们的模型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的失业率路径会让核心PCE通胀到2025年达到2.75%。” “要实现”2.1%的通胀预期,“一场严重的衰退是必要的”。 换言之,如果美联储在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中更注重达到后者,即通胀相关的使命,要让通胀率回落到联储的目标2%,就不得不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 金融博客Zerohedge认为,上述克利夫兰联储的研究实质上以另一种形式复刻了去年9月哈佛大学的经济政策教授Jason Furman的估算结论,也就是说,美联储的经济预期有误,要么通胀估计得太高,要么失业率太高。 Furman当时指出,要让通胀降至2%,可能需要容忍失业率两年都处于6.5%的高位,相比2%,让通胀稳定在3%可能对经济来说是更健康的水平。换言之,如果美联储不提高2%这一通胀目标,会导致失业率至少到2024年都处于6.5%,换算成失业人数,相当于不低于1080万失业者,比目前的600万人增长80%。 而Timiraos提到的上述克利夫兰联储研究报告写道: 我们调查了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的说法(2022 年在奥尔德里克的报道)以及 Ball、Leigh 和 Mishra 支持(这一看法的)评估(2022年),即要让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需要两年时间让失业率从目前3.6%到3.7%的低位达到7.5%。我们发现,一年失业率7.4%就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这对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有何影响?Timiraos重申了克利夫兰联储研究员的结论,他在推文中写道: “假如2.8%的通胀不会导致通胀预期失去锚定,(去年)12月FOMC的预期(其中预计一定程度上高于2%的通胀保持得更久)将是最佳政策。” 这话什么意思?Zerohedge理解,就是说,虽然2%可能是美联储声明的通胀目标,但美联储承认,愿意接受至少三年内通胀最低2.8%的水平。当实际通胀目标变为2.8%时,美联储是否还将理论上的通胀目标保持在2%,要取决于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以及下一次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 Zerohedge认为,既然美联储已经公开了2.8%这个通胀目标,今后三年,美联储的讲话和学术言论都将交汇在它身上,用以验证联储渐进式向更高的通胀目标过渡。 最近刚提到,美联储是否上调通胀目标成为华尔街热议的话题。上周,知名经济学家、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表示,美联储将无法在不“打击经济”的情况下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他说: “美联储需要一个更高的通胀目标,比如3%到4%,我认为联储官员们不可能在不打击经济的情况下让CPI降到2%,但那是因为2%不是正确的目标。” El-Erian认为,美联储“过于依赖数据”,但随着供应侧的发展,包括能源转型、疫情期间供应链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紧张和地缘政治问题的变化,有必要提高通胀率目标。

  • 美国1月成屋销量降至逾12年低点 房地产市场低迷状况或已接近底部

    美国成屋销量在1月份降至逾12年低点,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市场乐观预计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状况可能接近于触底。 周二,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表示,1月成屋销量下滑0.7%,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年率为400万套,是2010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标志着成屋销量连续第12个月下降,是199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销量下降,但南部和西部地区的销量上升。接受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曾预测,成屋销量将上升至410万套。 在美国房产销售中占很大比重的房屋转售,在1月同比暴跌36.9%。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表示:“房屋销售将要触底反弹。” 在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周期中,房地产市场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住宅房产投资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出现收缩,是200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但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尽管房屋建筑商的情绪仍然低迷,但其情绪在2月升温到了五个月高点。然而,房地产市场转好还需要一段时间。上周发布的政府数据显示,1月的独立屋建设和未来住宅建设的许可数量都在下滑。 抵押贷款利率再次上升,根据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地美的数据,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在上周走高到6.32%,前一周则为6.12%。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攀升反映了债券收益率的走高,此前发布的零售销售和通胀数据强劲,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可能会在整个夏季继续加息的担忧。 美国1月成屋价格中位数同比上涨1.3%,达到35.9万美元。市场上有98万套成屋待售,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15.3%。 按照1月的销售速度,耗尽现有成屋库存需要2.9个月,高于一年前的1.6个月。而供应量足够支撑4至7个月的销售被认为是供需达到了健康平衡状态。 1月份,售出的房产通常在市场上停留了33天,比去年12月的26天有所增加。1月售出的房产中,有54%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不到一个月。首次购房者占比31%,高于一年前的27%。全现金销售占交易的29%,而一年前为27%。

  • 这将打击经济!华尔街大佬:美联储需要更高的通胀目标 并非2%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周五(2月18日)警告称,美联储将无法实现在不“打击经济”的情况下将美国通货膨胀率降至2%的目标。 埃利安周五接受采访时建议,美联储或需要一个更高且稳定的通胀目标。 “我认为美联储不可能在不打击经济的情况下让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回落到2%,那是因为2%不是正确的目标。” 不过,埃利安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正式改变这一目标。 “美联储需要明确看法” 在埃利安发表此番言论之前,本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CPI同比增长6.4%,为连续第7个月下降,不过高于市场预期;环比上涨0.5%,创2022年10月来的最大涨幅。 本次的通胀数据显示,尽管美国CPI从历史高点进一步回落,但放缓的步伐却出现了明显趋于平缓的迹象。 这也让许多美联储官员在该数据报告发布后发言称,美联储可能需要提高利率,以试图压制持续的价格压力。市场交易员对利率的定价预期也迅速改变。 埃利安认为美联储“过于依赖数据”,对此他表示,“考虑数据是正确的,但你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方向有一个明确看法。” 难以企及的2%目标 埃利安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即美联储一直在追逐一个难以捉摸的目标——2%。 目前来看,供应方面的发展存在变数,包括能源转型、疫情期间供应链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紧张和地缘政治问题的变化,这一点使更高的目标通胀率成为必要。 他此前就曾建议美联储调整通胀目标,不过现在似乎已错过了最佳时机,因为若是此时决定调整,美联储信誉损失将超过以往。 “当你严重偏离通胀目标时,你不可能改变通胀目标。” 尽管如此,埃利安周五还是表示自己能够接受、并希望美联储能够上调通胀目标。 同在本周,另一位重量级经济学家也指出通胀目标存在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前美联储经济学家Kenneth Rogoff周二(14日)也表示,“回过头去看,美联储早就应该将通胀目标制定在3%,而不是现在的2%。” Rogoff称,美联储坚定通胀会回到2%,不过这需要更长时间,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将接受更长时间的通胀高企。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