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5

  • 2025 印尼矿业大会暨关键金属会议-镍钴新能源汽车论坛圆满落幕!干货请查收~

    2025年6月5日,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印尼外交部作为政府支持单位支持、印度尼西亚镍矿商协会(APNI ) 、 雅加达期货交易所(Jakarta Futures Exchange)和中国煤炭资源网协办的 2025 印尼矿业大会暨关键金属会议-镍钴新能源汽车论坛 在印尼雅加达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一系列关键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讨论的内容包括全球镍市场、印尼和菲律宾镍矿的现状与前景、全球镍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全球钴价值链的新机遇与挑战、镍市场的艰难周期(如供应过剩、需求不确定性与贸易阻力),以及镍生产在ESG与可持续发展之外所需考虑的各类挑战与应对措施等行业热点话题。 本文是6月4日及6月5日 镍钴新能源汽车 论坛 的嘉宾发言内容: 本次会议铂金赞助商,协办单位 约顿气膜(Metaspace)销售经理 陈思同提到 ,北京约顿气膜公司产品特性包括七大方面:1. 投资少,相当于钢结构同体量投资的1/2以下;2. 空间利用率高,轻松实现200米大跨度,工艺布置灵活;3. 建设周期超短,现场模块化安装,无建筑垃圾;4. 维护运营简单,智能化控制,增加了生产空间的安全性;5. 安全绿色环保,自重轻,成本低,能耗低,在抗风、抗 雪、抗震、基础要求低,抗沉降等方面表现优异,耐腐蚀;6. 内部环境可控,通风优异,高效的内部环境监测及管理;7. 可移动重复利用,拆卸简单无损耗,可作为永久性或季节性存储仓库。 国际镍业研究组织(INSG)市场研究与统计总监 Ricardo Ferreira表示 ,全球原生镍市场在2024年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预计这一趋势可能在2025年继续保持。印尼和中国是推动市场变化的主要国家,而其它地区则在减产。不锈钢依然是镍的最重要应用领域,同时,虽然电池市场的镍使用率正在增加,但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因此,镍在未来是否会发挥更大作用仍需观察。此外,各国的政策(如ESG标准、补贴、关税、特许权使用费及配额)均可能对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Norilsk Nickel 战略营销总监 Denis Sharypin表示, 如果当前趋势持续,镍市场预计将供过于求,导致镍价下跌。即使印尼镍矿价格为每湿吨100美元,中国不锈钢在欧洲仍具竞争力,印尼镍矿价格可能上涨将使该国采矿收入增加,而印尼和我国下游业务的竞争力仍将保持不变。 印尼国家电池研究所创始人 Prof.Evvy Kartini表示, 电池使道路交通的脱碳成为可能,尽管全球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但由于电气化程度的提高,预计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将实现脱钩,到2030年,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超过3100Gwh。 SMM 镍行业研究负责人 冯棣生/Thomas Feng 表示,2025年全年来看,印尼镍矿的供需态势将趋紧,整体价格预计将保持在高位。原生镍市场方面 , SMM预计,短期在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镍供应趋紧,供需维持紧平衡。但长期来看,原生镍市场仍维持过剩预期。消费端,不锈钢行业仍将是未来镍市场的主要下游消费板块,在镍消费中占据无可撼动的低位。 6月4日 镍钴新能源汽车 主题演讲: 加速印尼工业下游化:从矿产原料到高附加值制造业 演讲嘉宾: 印尼工业部金属、机械、运输设备和电子工业(ILMATE)总司长Dr. Setia Diarta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释放印尼矿产下游产业投资潜力:政策、激励与机遇 演讲嘉宾: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投资与下游化部矿产和煤炭下游化总监 -Rizwan Aryadi Ramdhan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政府分享:新喀里多尼亚镍业发展概况及机遇 演讲嘉宾: 新喀里多尼亚能矿工业部部长 Jean-yves Saussol 新喀里多尼亚的重要信息: 新喀里多尼亚位于南太平洋,是一个法国属地的群岛,享有高度的立法自治权。 ►镍工业相关的法律由当地议会投票通过,并由地方政府和省份实施。 ►法国负责维护公共秩序和国防,并在必要时提供财政支持。 ►群岛人口约27万。 ►面积为18,576平方公里,是印度尼西亚面积的百分之一。 ►由于强大的工业部门(2019年镍工业占市场财富创造的20%),2022年新喀里多尼亚的人均GDP达到了36,000美元。 新喀里多尼亚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包含超过3,260种特有植物(其中74%仅在此生长)和23种特有鸟类。这些物种生存在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独特生态系统中,部分生态系统受到了历史上镍矿开采的影响,该资源在岛屿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政府分享:新喀里多尼亚镍业发展概况及机遇 主题演讲: 提升印度尼西亚矿产价值链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合规性 演讲嘉宾: Ceria Corp.集团秘书 Imelda Kiagoes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良好采矿实践:提高镍矿开采价值并降低成本 演讲嘉宾: Harita Nickel 战略矿山规划总经理 LESBON AJ SITORUS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菲律宾镍矿现状与展望: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与出口禁令影响 演讲嘉宾: Nickel Asia Corporation财务、投资者关系与销售/副总裁 Andre Mikael 菲律宾现在向印尼出口镁质红土镍矿 去年的镁质红土镍矿有43%出口到印度尼西亚。 目前菲律宾镍矿出口仅占印度尼西亚年消费量的6%。 菲律宾所有的褐铁矿均出口至中国 菲律宾褐铁矿 LG 级镍矿出口情况 菲律宾褐铁矿用于成熟的低品位镍生铁(NPI)市场,其价格对菲律宾矿商具有吸引力。 由于离岸价(FOB)超过 20 美元 / 湿公吨,该原料对高压酸浸(HPAL)工艺用户可能缺乏吸引力。 菲律宾含镍量 1.00-1.20% 且铁含量<40% 的镍矿存在潜在机会,可供应给印尼高压酸浸工厂。 》菲律宾镍矿现状与展望: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与出口禁令影响 【圆桌论坛】 全球镍市场展望:供需动态、价格趋势与未来挑战 主持人: 麦格理顾问 Jim Lennon 演讲嘉宾: SMM行业研究总经理 王聪 永青集团全球销售负责人 Steven Chen 巴西镍业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Anne Oxley Nickel Industry Association (PNIA)主席 Dante R. Bravo 主题演讲: 2030年全球供需驱动因素:印度尼西亚镍生产商的风险和机遇 演讲嘉宾: 麦格理顾问 Jim Lennon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印尼红土镍矿开发工艺路线选择 演讲嘉宾: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印尼公司总裁孙海阔Sun Haikuo 要优化资源利用并提升项目效益的关键在于为不同类型的红土镍矿选择最佳的处理工艺。目前,高压酸浸工艺适用于褐铁矿,而回转窑-矿热炉工艺则更适合处理腐泥土。 当生产电池市场所需的镍钴产品时,高压酸浸工艺因其处理低镍高钴的褐铁矿而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优于回转窑-矿热炉和侧吹工艺。 若采用回转窑-矿热炉工艺来生产冰镍,需要在FeNi/镍生铁生产基础上增加额外设施,同时增加硫化剂和脱硫剂的成本。当硫酸镍价格不显著高于FeNi/镍生铁时,这种工艺的成本竞争力较低。 在使用侧吹技术处理中等镍钴含量的红土镍矿时,生产冰镍相较于回转窑-矿热炉工艺具有投资和成本上的优势。但要优化生产线操作,还需解决几项关键问题:延长炉衬和喷枪的使用寿命、提高供热效率、逐步实现铁的还原及金属与渣的有效分离。 》专家谈:印尼红土镍矿开发工艺路线选择 【圆桌论坛】-如何共同建立可持续的镍钴产业? 主持人: 落基山研究所 东南亚能源计划 研究员 Andika Akbar Hermawan 演讲嘉宾: 国际钴协高级可持续发展经理 Tom Fairlie Nickel Industries Limited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Muchtazar 国际镍协公共政策与可持续性发展部负责人 Dr. Mark Mistry Harita Nickel 总监Tonny Gultom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协会能源政策研究员 Martha Maulidia Copper Mark价值链总监 Mike Smith 主题演讲: 市场展望:当前全球镍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演讲嘉宾: 国际镍业研究组织(INSG)市场研究与统计总监 Ricardo Ferreira 全球原生镍市场在2024年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预计这一趋势可能在2025年继续保持。 印尼和中国是推动市场变化的主要国家,而其它地区则在减产。不锈钢依然是镍的最重要应用领域,同时,虽然电池市场的镍使用率正在增加,但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因此,镍在未来是否会发挥更大作用仍需观察。 此外,各国的政策(如ESG标准、补贴、关税、特许权使用费及配额)均可能对镍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全球镍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 2025年原生镍市场或维持过剩局面 主题演讲: 中国电钴建设,实现全球供应 演讲嘉宾: 宁波力勤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业务经理 刘祎婷/Liu yiting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提高钴产业链的可持续性与透明度 演讲嘉宾: 国际钴协负责任采购和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Susannah Mclaren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圆桌论坛:探索全球钴价值链:新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 Sterling Acumen能源商品与资本市场专家Myriam El Kara 演讲嘉宾: 刚果矿业部协调与采矿规划技术部门冶炼专家 Mamoko Egyul Kuya Silv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Christian Aramayo Insight Mining Experts总裁 Dr. Patience Mpofu 淡水河谷印尼镍下游业务执行顾问 Vinícius Mendes Ferreira 主题演讲: 镍的艰难周期:供应过剩、需求不确定性与贸易阻力 演讲嘉宾: Norilsk Nickel 战略营销总监 Denis Sharypin 印尼镍矿供过于求,导致国内附加值低、镍价低迷及镍资源枯竭 如果当前趋势持续,镍市场预计将供过于求,导致镍价下跌 即使印尼镍矿价格为每湿吨100美元,中国不锈钢在欧洲仍具竞争力 印尼镍矿价格可能上涨将使该国采矿收入增加,而印尼和我国下游业务的竞争力仍将保持不变 要点: 问:降价是否会减少市场上的过剩供应? 答:不会,只要印度尼西亚继续增加镍产量。 问:目前强劲的需求量是否会持续?新一轮关税战会有什么影响? 答:不确定性很高。 问:电池对镍的需求前景如何? 答:由于磷酸铁锂的优化、成本降低以及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镍需求增长的前景受到影响。 问:市场基本面的最新改善是否具有长期韧性? 答:不会。只要印度尼西亚保持镍的过剩供应,未来的市场韧性依赖于印尼政策是否能停止自然资源的低估消耗,并在市场真正需要时提供充足的金属。 》镍的艰难周期:供应过剩、需求不确定性与贸易阻力 主题演讲: 从MHP到pCAM: SAL与CL技术在可持续镍精炼中的突破 演讲嘉宾: Pure Battery Technologies董事长 Stephen Wilmot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6月5日 镍钴新能源汽车 主题演讲: 华友印尼新能源产业布局及实践 演讲嘉宾: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友印尼镍产业集团--印尼区域管理中心 总经理 韦林奎/Linkui Wei (应嘉宾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圆桌论坛】-印尼如何成为电池原材料供应中心? 主持人:SMM 商务总监 Jean Tang 演讲嘉宾: 麦肯锡比利时公司矿山资产负责人 Nicolas Goffaux Ascentia Resources Ltd首席执行官 Barry Jackson 淡水河谷印尼首席战略和技术官 Luke Mahony BASF 全球市场分析师-电池金属管理 Matthew Burford 主题演讲: 从数据到决策:SMM如何推动镍市场价格透明化 演讲嘉宾: SMM 行业研究经理 Shirley Wang 【圆桌论坛】ESG、可持续发展之外:镍生产商还应考虑什么?挑战与应对 主持人: 国际镍协主席Dr. Veronique Steukers 讨论嘉宾: Glencore Nickel健康安全环境与社区副总裁Øivind Stenstad Harita Nickel可持续发展经理Klaus Oberbauer 巴西镍业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Anne Oxley Vale Base Metals 市场与价格分析专家Christy Gellert 主题演讲: 浅析印尼低碳镍未来发展之路 演讲嘉宾: 世界资源研究所印尼分所气候项目经理 Egi Suarga (应嘉宾还要求,此次发言不对外公开) 主题演讲: RMI审计标准在印尼脱碳战略中的要点解读 演讲嘉宾: 负责任矿产倡议认证流程建设负责人 Josue Ruiz 主题演讲: 约顿气膜工业存储技术 演讲嘉宾: 本次会议铂金赞助商,协办单位 约顿气膜(Metaspace)销售经理 陈思同 北京约顿气膜公司产品介绍 产品特性 1. 投资少,相当于钢结构同体量投资的1/2以下; 2. 空间利用率高,轻松实现200米大跨度,工艺布置灵活; 3. 建设周期超短,现场模块化安装,无建筑垃圾; 4. 维护运营简单,智能化控制,增加了生产空间的安全性; 5. 安全绿色环保,自重轻,成本低,能耗低,在抗风、抗 雪、抗震、基础要求低,抗沉降等方面表现优异,耐腐蚀; 6. 内部环境可控,通风优异,高效的内部环境监测及管理; 7. 可移动重复利用,拆卸简单无损耗,可作为永久性或季节性存储仓库。 》七大优势助力降本增效!约顿气膜工业仓储行业技术一览 主题演讲: 东南亚矿业崛起:印度尼西亚站在全球关键矿产开发的前沿,助力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 演讲嘉宾: PT Geo Search 总裁 Tobias Maya 未来,关键金属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印度尼西亚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国家具有开发新资源的巨大潜力: 新一代项目的发现将包括那些目前不太显眼的矿床。 倘若如过去一样鼓励勘探,几乎可以确保将会发现新的镍、铜、钴和其他关键金属矿藏。 尽管项目物流、基础设施和土地使用冲突构成挑战,但这些国家在开发矿产资源方面拥有巨大的机遇。 开采这些关键金属的矿山将有助于确保该地区顺利过渡到可再生能源新时代。 总体而言,未来勘探的可能性非常广泛。 》未来关键金属需求将持续增长 印尼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主题演讲: 电池技术中先进的材料加工:从镍到电池 演讲嘉宾: 印尼国家电池研究所创始人 Prof.Evvy Kartini 印度尼西亚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在2019年第55号总统条例中,将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列为国家优先事项,旨在“提升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效率”。 该国计划建立一个全面、一体化的国内电动汽车供应链,涵盖从电池金属的开采和加工,到正极活性材料的生产,再到电池单元、电池组和电动汽车的制造,最终实现电池的回收利用。 电池使道路交通的脱碳成为可能 尽管全球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但由于电气化程度的提高,预计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将实现脱钩 电池可持续性 到2030年,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超过3100Gwh。 》印尼国家电池研究所谈电池技术中先进的材料加工:从镍到电池 主题演讲: 勘探专家分享:发展印尼关键矿物储量潜力和提升下游产业未来实力的首要任务 演讲嘉宾: 印度尼西亚地质学家协会主席 STJ Budi Santoso, MEconGeol. 勘探的作用与挑战 勘探的驱动力:采矿业的现状与未来 自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一些达到了多年来的高点;而世界对金属的需求每20~30年翻一番,有媒体预计,2017年到2042年累计铜需求有望达到689Mt。预计到2027年,勘探指出预计将增加65%。 更大的勘探挑战 按照目前的勘探数据来看,基本金属勘探发现的深度是黄金的两倍,而黄金矿的单位发现成本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翻了一番。 》勘探专家分享:发展印尼关键矿物储量潜力和提升下游产业未来实力的首要任务 主题演讲: SMM分析 - 全球镍产业未来展望 演讲嘉宾: SMM 镍行业研究负责人 冯棣生/Thomas Feng SMM 镍行业研究负责人 冯棣生/Thomas Feng围绕“全球镍产业未来展望”的话题展开分享。他表示,2025年全年来看,印尼镍矿的供需态势将趋紧,整体价格预计将保持在高位。原生镍市场方面 , SMM预计,短期在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镍供应趋紧,供需维持紧平衡。但长期来看,原生镍市场仍维持过剩预期。消费端,不锈钢行业仍将是未来镍市场的主要下游消费板块,在镍消费中占据无可撼动的低位。 自2025年以来,尽管镍市场呈现供应过剩的局面,但镍矿价格却在上涨 为了确保镍产业供应的可持续性并增加政府相关税收,一系列镍相关政策应运而生,其中包括RKAB、SIMBARA和HMA等。RKAB是影响镍矿供应量级的关键政策。根据2024年印尼政府的批准,总配额约为2.72亿湿吨。截至目前,RKAB已公布的配额约为0.5亿湿吨。由于审批进度较慢,后续批复仍不明确。在RKAB审批进程缓慢以及雨季的共同影响下,今年以来,印尼镍矿价格持续上涨。截至2025年5月底,1.6%品位镍矿的CIF价格达到每吨55美元,相较年初上涨了25%。 》SMM:2025全年镍矿价格或维持高位 镍市场短期维持紧平衡态势 闭幕致辞 致辞嘉宾: SMM董事长 范昕 APNI主席Nanan Soekarna 印度尼西亚驻塞内加尔达喀尔大使馆大使Dindin Wahyudin Nanan Soekarna(左)Arrmanatha Nasir(中间)范昕(右) 至此, 2025 印尼矿业大会暨关键金属会议-镍钴新能源汽车论坛 圆满结束, 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 哈啰出行进军Robotaxi 与蚂蚁、宁德时代30亿合资成立“造父”

    哈啰宣布进军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 6月23日,由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2.88亿元人民币,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新公司由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蚂蚁集团)、上海钧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共同持股,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 “造父”这一公司名字来自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具有高超的驾车技艺。据哈啰方面透露,哈啰Robotaxi业务及研发团队已经招募了一批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完成核心人才矩阵的搭建,未来将持续吸纳全球人才。 当前,Robotaxi领域已经迎来了特斯拉、谷歌、百度萝卜快跑、滴滴、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诸多国内外玩家,大厂和初创企业均纷纷入局。但是,技术的成熟度、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行业的接受度等,仍是摆在Robotaxi商业化面前的考验。 ▍Robotaxi商业化节奏提速 此次合作早有预兆。 今年4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 绿色智能出行是这次战略合作的重点,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电池后市场服务体系等方向 。当时三方就官宣预告了将通过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在内的方式,共同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近年来,Robotaxi规模落地的消息频传,这或是吸引哈啰、蚂蚁集团等入局的原因。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此前表示,2025年是小马智行的Robotaxi量产之年,随着第七代Robotaxi的自动驾驶系统成本下降,再加上生产提速,2025年底Robotaxi车队规模将扩大到千台。 谷歌旗下的Waymo计划在2026年底之前将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产量翻倍。滴滴和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L4车型将于年底量产交付,2026年逐步在广州和北京等部分区域示范运营。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5年或是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元年,预计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有望从2027年开始迅速增长,于2030年达到接近5000亿元的规模,达到2027年的22倍,在智慧出行中的渗透率达到32%。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Robotaxi商业化节奏提速,主要由于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初步成熟,海外谷歌旗下的Waymo安全性已经超过人类司机水平,同时美国对于Robotaxi监管逐步放松。就在今天,经历多次延期之后,特斯拉的Robotaxi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试点,向首批受邀用户开放体验。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 Robotaxi是非常具有前景性的行业,“在未来出租车的赛道上,自动驾驶有望能够替代人工的部分场景。从资本的布局来看,目前看好这个行业的企业,不仅是百度,如今还有阿里系的蚂蚁集团入局。还有很多的资本也会紧盯这个赛道。” ▍入局者众多 仍面临商业化挑战 在哈啰之前,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多家企业已经布局Robotaxi,并在今年纷纷宣布了海外落地进展。 《科创板日报》记者此前从知情人士独家获悉,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有意布局日本市场。瑞士、土耳其也在海外计划内。 在中东市场,百度萝卜快跑已与迪拜道路交通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萝卜快跑还获批了中国香港首批右舵左行地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除百度外,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在内的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也都在布局海外市场。从地域分布来看,各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 不过,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Robotaxi的发展前景受到技术瓶颈、政策监管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多重制约。 比如,谷歌旗下Robotaxi公司Waymo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谷歌母公司今年一季报显示,“其他业务”板块(包含Waymo和生命科学业务Verily)收入同比下滑9%至4.5亿美元,亏损额则从去年同期的10.2亿美元扩大至12.3亿美元。 在乘用车厂的既有版图之外,Robotaxi 能否构建起独立的生态位,尚存在疑问。某车路协同领域专家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行业的毛利率难以覆盖高昂的研发成本,整体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预计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需几年的培育期。” 张毅也认为,Robotaxi对距离真正的商业化爆发,仍有一段路要走。 谈及过渡期何时结束,张毅认为,这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还取决于行业的接受度。“正如过去汽车代替马车一样,不只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就业问题、行业接受程度等等需要列入考量。随着市场的逐步过渡和适应,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

  • 特斯拉启动Robotaxi试运营 机构称Robotaxi商业化奇点已至

    特斯拉当地时间6月22日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服务,首批投入10辆Model Y,用于Robotaxi服务,乘客需支付4.2美元的固定费用。这意味着特斯拉所采用的视觉+端到端模型的技术路线逐步得到验证,同时也意味着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Robotaxi全球市场总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人民币8349亿元,2024-2030年CAGR为239%,2030-2035年CAGR为31%。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Robotaxi市场,占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的约58.5%。2025年Robotaxi运营数据亮眼,小马智行已实现在广州、北京、深圳等地的高需求路线的运营,而Waymo也将运营范围从旧金山扩展至奥斯汀、洛杉矶、硅谷等多个美国城市。国海证券刘熹指出,Robotaxi在技术、降本、政策三大方面均已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基础,同时国内/北美Robotaxi 运营商均积极布局,预计Robotaxi商业化奇点已至。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锦江在线 表示,由小马智行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锦江出租组织日常运营管理,双方正式在嘉定区1076公里开放测试道路范围内推出准商业化Robotaxi服务。 万马科技 旗下全资子公司优咔科技与某公司(中国头部无人驾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一起共同打造高可靠、低延时通信网络,降低Robotaxi网络端到端延时,扩大网络覆盖,提升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体验。

  • 雷军:小米YU7要挑战特斯拉Model Y

    6月23日,雷军最新发文宣布YU7销量目标。 雷军在微博上称,很多朋友问我:小米YU7有没有机会超过Model Y在国内的销量?Model Y是行业公认的“史诗级神作”,连续多年全球销冠,击败一轮又一轮的挑战者,非常厉害!但我们依然制定了“离谱”的目标:小米YU7要继续挑战Model Y!就产品力来说,我特别有信心。至于销量,就看发布后大家的感觉。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已更名

    长安汽车6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通知,其名称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并取得营业执照。 公告表示,上述工商变更事项不涉及该股东持股数量及持股比例的变动,对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活动不构成影响,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公告显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6日,法定代表人为赵非,注册资本609227.34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摩托车、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汽车摩托车零部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等。 6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将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分立后,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 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圆满收官!精华观点速览~

    6月21日,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娄星区人民政府、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 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 在湖南·娄底圆满收官! 本次会议涵盖主论坛、汽车电驱动系统论坛、eVTOL 电驱动系统论坛,以及发布会、供需对接会、行业颁奖典礼等多元环节。行业领袖、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及全产业链精英齐聚一堂,大家围绕 “新质驱动・低空启航” 主题展开激烈思想碰撞。 会议内容干货满满,从多个维度呈现了技术发展与市场趋势。与会嘉宾围绕全球产业大局和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分享了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见解。 在市场分析方面,嘉宾针对 “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动态及 2025 年后趋势”“中国低空经济政策优势与商业化路径” 等话题,结合全球碳中和目标和地方产业规划,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与 eVTOL 市场的协同发展关系;针对低空经济领域,重点讨论了 “低空电动航空器适航标准挑战”“多旋翼飞行汽车动力系统集成难点”,指出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技术创新层面,既分享了 “极薄软磁材料产业化突破”“镁合金电驱壳体轻量化设计” 等材料创新成果,也探讨了 “高压平台电机绝缘检测技术”“高频化驱动电机设计模式” 等工艺升级问题;在电控领域,重点分析了 “逆变砖技术路线规划”“多能源系统在 eVTOL 中的组合应用”,从硬件设计到系统集成规划了技术发展方向。在产业协同议题中,资深分析师结合铜铝等电驱金属的价格变化和供应链安全问题,深度解读了成本构成;针对低空经济数据管理难题,提出了从产业链协作到飞行数据合规的完整解决办法,为企业技术升级和战略规划提供了贴合市场实际的参考。 大会以技术分享为基础,解析应用场景落地难点,通过产业生态对话搭建跨领域协同平台,聚焦新能源汽车与 eVTOL 电驱动系统在技术迭代、产业协同、市场拓展等维度的发展机遇。旨在打破技术壁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加速低空经济与新能源交通领域的生态启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点击回看本次会议现场视频 》点击查看本次会议现场图片 》点击查看本次会议文字报道专题 大会开幕致辞 SMM执行副总裁 周柏 》点击查看致辞详情 宏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戴惠磊 》点击查看致辞详情 娄底市委书记 曾超群 》点击查看致辞详情 颁奖盛典 2025SMM电驱动优质供应商榜单隆重出炉! 》点击查看获奖详情 2025SMM电驱动战略联盟单位重磅揭晓! 》点击查看获奖详情 嘉宾发言 6月20日 主论坛 发言主题: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分析和未来展望 发言嘉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 崔东树 1、世界汽车行业总体概况 2025年1-4月世界汽车增5%、中国增11%,占世界份额33% • 世界汽车最高规模为2017年的9400万台。但在2020-2022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世界汽车维持在年销8000万规模。 • 2023年疫情后的世界汽车销量达到8901万台。2024年销量9177万台,同比增长3%。 世界汽车市场走势分化,欧美日韩萎缩,中印市场恢复 2019年以来世界汽车市场剧烈变化,中国崛起 •2025年欧美国际头部车企较2019年份额大幅下降,日韩车企因印度市场而表现稍好。 •中国车企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企业世界份额大幅提升。 世界新能源汽车全面蓬勃发展——世界与中国的理念 •世界新能源车从油电混动率先起步,2015年开始插混和纯电动加速发展。 •2025年传统燃油车占73%,混合动占世界汽车7%,插混占7%,纯电动占13%。 世界纯电动化的共同趋势——中国占比63% •纯电动发展是世界新能源的共同趋势。 插电混动的中国特色线路——中国的世界份额近80% •中国狭义插混的比亚迪与吉利表现超强,增程式的理想与华为赛力斯的表现强,共同推动中国插混的世界近80%份额。 混合动力市场的日本韩国车企占比95% •普通混合动力市场上世纪起步,技术落后,日韩系为主导,中国车企依托锂电池技术跨越这个阶段。 2、全国汽车市场竞争分析 近几年的中国车市消费不旺 2023年汽车消费4.9万亿.。2024年5万亿,占商品零售的10%,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的28%。 2025年4月占商品零售的9.8%,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的26%.。近几年的中国社会商品零售平稳增长,其中汽车消费有待提升。 汽车消费降1%生产增11%增加值增11%投资增24% 中国汽车市场从国有大集团转向独立车企为主 •2022年以来的汽车行业阵营快速变化,新能源车企崛起。 •原有的上汽、一汽东风格局完全被比亚迪、奇瑞等车企改写。 乘用车市场格局巨变 •2025年乘用车预计销量2860万台增7%,2021年以来持续5年增长,创出历史新高。 •企业竞争格局巨变,新的头部主力企业的市场表现较强,原有龙头企业剧烈下滑。 其介绍:轿车2024年销量低于2014年100万台;MPV市场随着多胎鼓励政策放开而中大型;SUV市场2024年较2014年增1000万台;商用车市场2024年较2014年萎缩100万台。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 •新能源车的国内零售从2020年的百万辆,到2024年的千万辆,4年实现数量级的突破。 》崔东树: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分析和未来展望【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中国低空经济发展与展望 发言嘉宾: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美中投资基金董事局主席 徐昌东 发言主题:低空电动航空器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发言嘉宾: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低空航空器适航验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闫锋 发言主题:高效驱动电机用极薄软磁材料的产业化突破 发言嘉宾:宏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刘慧丹 发言主题:电驱金属材料价格和成本分析 发言嘉宾:SMM行业研究部GM 叶建华 宏观——波谲云诡 中美高层在伦敦进行第二轮会谈 市场等待新一轮会谈成果 ►SMM分析 Ø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贸易协定内容超出市场预期,市场此前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此外,美国与印度、日本等国家谈判目前均表现出温和势头,利于全球经济修复,对铜价有所提振。 Ø6月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Ø6月9日,中美高层在伦敦进行第二轮会谈,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短期缓和存在期待,目前第一轮会谈结束,美方释放积极信号,中方暂避免透支筹码,均为后续谈判预留空间。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处于50以下 受地缘冲突及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铜金比下行显示市场较强避险情绪 其结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美国CPI、铜金比、LME铜以及美元指数等的走势变化进行了分析。 美国经济“滞”“胀”“衰”扰动全球资产价格 其结合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美国_非农就业人数变化_前值、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现状指数、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预期指数以及美国:Markit:制造业PMI(终值)、美国:Markit:服务业PMI:商业活动(终值)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欧洲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有所修复 并设立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提振经济 其从欧元区利率逐步下调、欧元区营建和零售信心降速放缓等角度进行了介绍。 国内消费市场需要进一步提振,出口市场将面临更大挑战,地方债发行较快 其从我国出口情况、消费者信心、家庭储蓄维持增长、地方债月度发行总额,房地产行业库存面积、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等数据变化进行了解读。 铜铝供应 全球主要铜矿增量来自于扩建项目 其阐述了2020-20230年全球主要铜矿新扩建&新投产项目预计增量等内容。 全球快速扩张的铜冶炼厂产能令原料紧张格局难改 国内方面未来精炼产能增速仍高于粗炼产能,其产生的缺口理论上需要阳极铜及废铜进行补充。 海外方面虽未来阳极铜产能扩张,但究其根本是铜精矿原料的转移,而受到铜精矿原料短缺的干扰,导致粗炼产能增长的目标较难实现,或造成全球粗炼产量下滑,与精炼产能实际缺口将扩大。 铜精矿短缺加剧 短期内供需结构恶化难以扭转 其结合2021-2030年预计全球铜精矿供需平衡结果 (包含供需端干扰率)、铜精矿年度长单基准TC、铜冶炼原料优势对比等数据进行了分析。 铜精矿紧张之下加工费持续下滑 冶炼厂亏损扩大 其从SMM进口铜精矿TC指数、分地区硫酸价格、中国铜冶炼厂铜精矿可消费量估算、SAVANT铜全球分散指数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4月下旬LC价差再度走扩 部分进口提单再度转口美国 4月下旬LC价差再度走扩,美国继续虹吸,智利供应缺口与刚果金物流问题将持续推升中国现货溢价,LME亚洲仓单大量注销,并对LME Back结构起到支撑。 供应紧张预期挣兑现 铜期货挤仓风险扩大 进入2025年5月,全球显性库存进一步下降,全球电解铜可用天数持续下降。市场borrow资金强劲,挤仓风险下,内外盘铜价均有阶段性走高的风险。 5月电解铝成本窄幅回落 6月细分成本涨跌互现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16,333元/吨,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5.1%,周期内5月中旬铝土矿端扰动拉动氧化铝期货价快速走高,现货跟涨稍有延迟,且月内氧化铝现货走势前低后高,因此5月氧化铝月均价上涨有限,预计6月月均上涨明显。 ►SMM分析 进入2025年6月,氧化铝月均价上行动力仍存;辅料成本走弱;电力成本下行,整体上电解铝成本或呈现小幅回落趋势。 综合来看,SMM预计2025年6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在16,000-16,300元/吨附近。 》SMM:Q4铜价或借宏观修复&矿端告急再冲高 供需紧平衡将支撑铝价全年震荡上行 6月21日 汽车电驱动系统论坛 发言主题:电控逆变砖技术规划 发言嘉宾: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驱动模块专家 钟敬稳 一、逆变砖规划 二、逆变砖Gen1展示 逆变砖Gen1展示(小功率段TPAK) 其还对逆变砖Gen1展示(中功率段TPAK并联)、逆变砖Gen1展示(大功率段HPD)、逆变砖Gen1展示(双电控)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三、逆变砖Gen2展示 逆变砖-Gen2需求分析 Gen2逆变砖性能提升需求: •低杂散电感,降低开关损耗,适配SIC应用; •平台化设计,高兼容性(电压平台,SIC&IGBT); •提高结温监测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快速的过流保护,适应SIC应用; •高效散热,高功率密度 •功率模块结温耐温提升; •成本优化。 逆变砖-Gen2 中功率平台逆变砖(<150kW): •兼容400V、800V平台; •兼容IGBT与SIC功率模块。 高功率平台逆变砖(<250kW) •兼容400V、800V平台; •兼容IGBT与SIC功率模块。 逆变砖Gen2-低杂散设计和电容一体灌封 低杂散设计:DC-Link电容优化母排及芯子设计,杂散电感控制<2nH;功率模块端子连接采用激光焊接工艺,整体杂散电感控制<5nH。 电容一体灌封:DC-Link电容与壳体水道一体灌封,可有效降低成本,减小体积,提升芯子散热能力。 •Gen2逆变砖系统杂散可降低至8nH,较Gen1降低75%;在电压尖峰相同的情况下,开关损耗降低70%,可以极大的提升SIC模块的效率及输出能力。 》专家分享:电控逆变砖技术发展规划【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高压平台下驱动电机绝缘的检测与评定技术探讨 发言嘉宾: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STIEE-交通能源事业部|技术开发部技术总监 汪双灿 高压平台下驱动电机绝缘的特点 1-绝缘承受的应力和特点 绝缘系统承受的应力:热应力、电应力、环境应力。 绝缘检测与评定的标准动态 2-标准动态:发展历程 2017:《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结构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立项。 2018:开展油品兼容性、圆线耐高频冲击、绝缘结构耐热性、电压耐久性等一系列研究验证试验。 2019:《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结构技术要求》2019版发布。 2022: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特别是扁线绝缘结构的迅速应用,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结构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2023:开展扁线绝缘结构油品兼容性、圆线耐高频冲击、绝缘结构耐热性、电压耐久性等一系列研究验证试验并形成2023版。 2025:GB/T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结构技术规范国标立项。 2-标准动态:标准架构 其对GB/T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结构技术规范进行了介绍。 2-标准动态:电磁线技术要求 2-标准动态:绝缘组分材料技术要求 其对绝缘组分材料、绝缘结构等进行了阐述。 2-标准动态:绝缘组分耐油技术要求 •绝缘结构耐油试验后,外观不应有明显损伤。 》高压平台下驱动电机绝缘的检测与评定技术探讨【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镁合金电驱壳体及轻量化设计开发 发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博士 徐斌 镁与电驱壳体的发展背景 镁的发展背景 •镁材料是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 •生产资源:矿藏资源丰富,供应性好。 中国已探明白云石储量超过40亿吨;镁成本低,长期可控。 国家导向:科技部、工信部大力支持的新兴金属 过去,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创新主要由宝马、奔驰和福特等高端燃油车主导推动与开发,但其应用规模并不大。即便在当下,全球汽车上量产最广泛的镁合金零部件仍主要用于车辆的干燥区域。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轻量化需求更为迫切。 技术的新发展 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原理 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属于触变铸造技术(Thixocasting)范畴,镁粒子在重力或负压作用下,从料斗进入机筒;机筒内,螺杆的旋转配合外部加热器提供的热量(机筒通常分为5至7段,从进料口至喷嘴温度逐渐升高),使镁合金颗粒在向前输送的过程中既被加热又被剪切;在机筒中部,镁合金受螺杆压缩段挤压产生热塑性变形,实现密实化;待继续抵达至螺杆前端的储料段时,已经转变为部分熔融状态的且含有球形固相的半固态浆料,这种浆料具备出色的流动性和充型性;随后,该浆料通过喷嘴以高速注入模具中,在高速高压下快速冷却凝固,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注射完成后,喷嘴的最前端会降温形成冷塞以实现自密封,从而在不需要保护气体且不需要完全熔化的条件下,形成连续式成型作业。 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Thixomolding)技术 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相比传统液态压铸,具有的优势: (1)安全性高。镁合金在液态下易燃,而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使镁合金在自密闭条件下集成触变制浆和成型于一体,无需使用存在高风险的镁熔炉,同时也省去了镁液给汤转运的步骤,从而确保了镁合金零件的安全生产。 (2)环境友好。传统铸造工艺在熔炼镁合金时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气体,并需额外使用SF6作为保护气体,易造成环境破坏,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发展;相比之下,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在生产镁合金部件时,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完全熔化和保护气,且不会产生熔化废渣,因此是一种绿色制造技术。 (3)氧化夹杂少。半固态成型工艺的温度相较于传统铸造工艺更低,因此氧化风险显著降低。同时,由于注射成型方式使镁熔体不直接接触外界空气,在成型过程中引入氧化夹杂物的概率几乎被消除。 (4)卷气缺陷少。液态镁在充填型腔时易形成紊流,导致气孔缺陷的产生;而半固态镁合金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更倾向于以层流方式进行充填,可有效降低成型过程中的卷气现象,使得铸件更加致密。 (5)力学性能优。半固态注射成型的镁合金呈现为非枝晶凝固组织,在高冷速条件下,其平均晶粒尺寸和第二相尺寸均极为细小,同时由于气孔、夹杂等缺陷的减少,具有更优异的强度和韧性。 (6)尺寸精度高。半固态镁合金具备良好的成型能力,可实现复杂薄壁结构的近净成形,并且凝固收缩较小,抗热裂能力提升,因此所制得的铸件尺寸精度较高。 (7)模具寿命长。半固态工艺成型温度相较于传统压铸工艺低了近100℃,显著减轻了镁熔体对模具的热冲击,进而提升了模具寿命。比如生产一些薄壁件时,半固态模具的使用寿命可达到20万至40万模次以上。 (8)材料利用率高。压铸工艺制备的镁合金零部件因含有大量的浇排系统,导致原材料利用率普遍低于50%。相比之下,半固态成型工艺能够大幅减小料柄的尺寸,并且简化流道和溢流槽等结构,从而使得原材料的利用率能够提升至70%以上。 (9)产品良率高。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对镁合金实施精密控温,材料充填品质稳定,无压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预结晶问题,且缺陷低,可直接体现在产品的内部及表面质量,即使在经过后续的加工处理,产品仍能保持较高的良率。 (10)能耗降低。镁合金的半固态成型与压铸工艺在成型周期上同样高效,得益于半固态成型无需熔炉且成型温度较低的优势,其能耗相比于液态压铸生产可以节约至少一半的电能。 》镁合金电驱壳体及轻量化设计开发【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高压高频背景下驱动电机的设计特点 发言嘉宾:浙江电驱动创新中心研究院副院长 贾宇琪 背景与挑战 1.1 背景-政策/产业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转速范围宽,且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加减速,工作条件比一般的调速系统要复杂得多,电驱动系统是决定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关键。 •美国能源部DOE2025电动汽车发展规划; •消费者日益关注的续航里程需求和性能; •本土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最佳实践; •实现“低碳环保、碳达峰与碳中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要求电驱动系统更轻、更紧凑、更高效、更可靠,功率密度需求不断提高。 1.1 背景-电驱动系统方案/器件和绕组 SiC 逆变器开关频率高、损耗低、工作电压高,有助于提升驱动电机转速和功率密度; 扁线绕组槽满率高、直流电阻低和导热性能良好,有助于提升电机中低速工况运行效率和功率密度; 1.1 背景-电驱动系统方案 新能源车用电驱动系统主流方案: SiC 逆变器+扁线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1.2 技术难点与挑战-高压、高频 高电压引起绝缘材料介质损耗增加,局部放电风险上升; 高频引起扁线绕组交流损耗增加,且槽内损耗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出现局部过热点; 高压高频条件在高频寄生参数作用下,加剧线圈匝间电压分布不均,引起绝缘损伤和失效; 1.2 技术难点与挑战——应对措施 前期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损耗、热以及电压应力等因素分布不均问题; 采用高耐温、高耐电晕绝缘漆、绝缘材料和漆包线等; 从新电机拓扑、新绕组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高效热管理系统等多方面综合应对; 高压背景下驱动电机设计关注点 2 高压背景下驱动电机设计关注点 2.1 绝缘系统设计——材料 高频和高dv/dt 激励下,绕组绝缘将承受较大电热应力的双重作用,在高功率密度需求和高可靠性要求下,电机的绝缘安全限度逐渐逼近材料参数容许极限,因此在电机设计初始阶段进行电机的匝间绝缘安全分析与判定是必要的。为保证绝缘安全裕度,避免损伤和过早失效,可以通过增加绝缘厚度、采用更高耐温等级、耐电晕绝缘材料等措施来保证绝缘安全。例如,本田 iMMD 驱动电机采用的日本古河电工研制的耐电晕 PEEK 线,可以实现更高的 PDIV 和更优的导热性能。 2.1 绝缘系统设计——冷却 电机功率密度的增加,损耗密度随之必然增加,加上高频条件下临近效应与集肤效应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电机槽内热源分布不均,进而出现局部过热情况。 电机绝缘材料寿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应注重电机的热管理方案,加强高效冷却结构的开发,比如绕组槽内冷却、绕组直接冷却等。 2.2 脉冲过电压——产生原因与计算模型 由于逆变器、传输线缆和电机的特性阻抗不一致,根据波反射原理,PWM 脉冲波将在逆变器与电机绕组间多次反射,反射与入射电压的叠加会在电机绕组端部产生高于或者低于母线电压的脉冲振荡电压,进而产生脉冲电压,其中高点电压就是导致电机绝缘出现局部放电的最危险因素。 》高压高频背景下驱动电机的设计特点解析【电驱动系统大会】 圆桌访谈: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技术发展路线 主持人: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宋志环 发言嘉宾: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驱技术总监、长兴深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树成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传动系统总工程师 方伟荣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动力总成产品平台总师 张广杰 原哪吒汽车总工 刘平宙 》点击查看访谈详情 eVTOL电驱动系统论坛 发言主题:多旋翼飞行汽车研发关键技术 发言嘉宾:长安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 韩毅 发言主题:多样化能源系统在eVTOL中的应用 发言嘉宾: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总工程师 王云中 01 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低空经济定义 低空经济是以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以低空飞行器、低空智能网联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辐射带动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形态。 低空经济所涉及的空域高度范围是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到3000米以内的空域,其中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高度一般在300米以下。 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低空经济三大飞行器 低空飞行器制造是低空经济四大板块中最重要实体产业;低空飞行器主要包括传统直升机、各种无人机、飞行汽车; 广义的飞行汽车,是指面向低空智能交通和立体智慧交通的运载工具,主要包括陆空两栖汽车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两大类型(摘自《飞行汽车发展白皮书》)。 飞行汽车(Flying Car) 最早指具备陆空两栖功能的空中交通工具。当前,eVTOL作为低空交通的大众化交通工具,也被定义为飞行汽车的一种重要发展形态。 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使用电动垂直起降技术的电动飞行器,可悬停,无需滑跑即可起飞和着陆。 绿色环保、低噪音、高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是直升机的五分之一。 未来大众化发展将接近汽车量级,其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可充分利用汽车制造工业。 无人机、直升机和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是实现低空经济的三大物理载体。 相比于无人机,eVTOL在实现了载人载物的基础上,功能更加广泛;相比直升机,eVTOL则有低碳环保、噪声低、成本低、无需跑道、稳定性好等优势,逐渐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的主流方案。 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低空应用场景 其列举了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等场景。 商业化路径:非城市化场景以刚需优先,城市场景先行试点,后期全域融合。 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获得国家政策高度关注,政策频出,低空空域逐步开放,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迎合未来交通立体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是目前亟待开发的蓝海。 高空:飞机⇒飞行(考虑到安全因素和航空管制要求,民用航空的飞行速度难以再大幅提高); 低空:暂无⇒飞行汽车(点对点解决最后一公里,解决城市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地面:汽车、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不变(但个性化范畴变大、智能化程度加深、物联网普及、城市智慧化); 地底:地铁⇒地铁(预判30年内发生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未来10-20年交通形态将是“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智能化立体交通网络”。 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促进低空飞行载具向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汽车规模化能力、成熟产业链、电动化技术应用可大幅降低飞行载具成本,大众化、普及化未来成为可能。 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面临挑战 ►作为跨界融合的产品,eVTOL管理职能尚不清晰,缺乏统一的法规、标准及适航认证等共性困难。 目前均基于民航适航条件“一事一议”,每个项目单独制定专项条件,周期较长,急需相对统一的认证标准。 ►技术还需要突破,缺少市场牵引和配套设施,商业模式还需要探索。 技术瓶颈突出:续航能力不足、通信安全薄弱、安全避障降噪技术。 基础设施短缺:空域管理完善、起降站点建设、能源配套网络。 缺少市场牵引:消费认知不足、市场价格昂贵、应用场景有限。 产业融合不足: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营监管管理不完善、跨行业标准不统一。 发展初期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有更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来促进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完善。 02 eVTOL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eVTOL主要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和构型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发展阶段进行选择,多种技术路线和构型会并存。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倾转旋翼逐渐成为主流,同时随著行业和技术进一步突破,将逐步向陆空融合型演变。 eVTOL主要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技术架构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动力及储能系统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共通,产业链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协同发展。 汽车行业产业链、规模化优势有助于降低eVTOL的成本,完善的销售渠道有利于推广应用。 汽车制造商正成为飞行汽车赛道最主要参与者,除跨界提升品牌价值外,更投资开发飞行汽车和布局低空运营;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提前布局未来交通形态,寻找“换道超车”机会,飞行汽车是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贴:多样化能源系统在eVTOL中的应用【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关于低空经济产业链和数据管理挑战的再思考 发言嘉宾:如东信息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低空经济版块副总经理、中物联(CFLP)认证专家 李刚 一、低空经济的内涵与战略价值 概念界定与产业图谱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带动效应强产业链长。与场景创新、新材料应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紧密结合; •低空经济,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发展低空经济的本质: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 •低空经济的特点:属于产业链型经济,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点,融合了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和传统通用航空业态,依赖于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低空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低空空域飞行的主要类别 •低空客货运输:无论是固定翼、直升机的载人、载货,都有灵活便捷高效准确等巨大优势,是未来城乡交通、快速物流的重要工具。 而垂直起降无人机将是山区、边远和人口稀少地区快速货物运输最后1公里的主要方法。 •低空作业飞行:如工业施工作业、智慧农业、机载医疗仪器、喷撒系统、航空遥感系统、吊挂系统等。 •航空应急救援:要保障安全性、快速性和可达性。 •低空旅游休闲:要注意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低空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增张的重要引擎 将成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我国通航企业达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2023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 •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运营企业超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超130万架,飞行2311万小时。 •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5000亿元,2030年预计可达2万亿元以以上。 全球低空经济布局及竞争情况 低空经济发展整体来看以中美最为领先,美国凭借庞大的通用航空产业及附属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航空经验,特别在航线规划、飞行器设计等领域具备较大优势;中国在通用航空领域与无人机领域具备美国同样的优势,同时中国在发展低空经济中存在后发优势,能针对低空飞行特点进行基础设施的快速铺开。 国内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中央顶层设计与相关政策力推,不断深化空域改革,新兴飞行器持续涌现,战略新兴产业助推内需新动能。 •国内低空经济并非近期才提出的概念,早在2010年中央已前瞻性的规够了我们低空产业及低空空域的改革。在2022年后,政策推出速度明显加快,基础研究、产品落地、政策引导三者共振为低空产业的落地和快速封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国家空域管理试点有序推进,未来试点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空域管理的改革进程直接影响着低空经济的繁荣发展。2023年12月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了《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新增真高300米以下的G类空域和真高120米以下的W类空域,eVTOL、轻小型无人机、通用航空有了合法的低空空域;2024年11月,中央空管委宣布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 •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首批低空经济试点省份及城市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支持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均具备明显的优势,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的持续增长,这些地区有望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预计第二批试点城市不久也将公布,国内低空空域利用率有望得到提升。 》关于低空经济产业链和数据管理挑战的再思考【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EVK高性能扁线螺旋桨驱动电机技术 发言嘉宾:安徽易唯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曹红飞 1 低空飞行器动力总成电机特点 ►eVTOL 动力总成分类: •纯旋翼:单层旋、上下层双旋翼; •复合翼; •倾转复合翼。 ►电动螺旋桨系统 总结: 1.动力系统多种形态,目前没有哪一种说一定是必然趋势。 2.举升螺旋桨电机基本都是外转子电机;航道电机一般都为内转子。 3.电机和螺旋桨系统直接集成,电机和电控目前没有集成的先例。 1 低空飞行器用螺旋桨电机负载特性及技术要求 ►螺旋桨电机技术要求特征: a.根据螺旋桨负载特性可知:驱动电机无恒功率弱磁要求,且是否具备磁阻扭矩比例没有意义。 b.电机转速范围窄;一般最高转速是额定转速的1.4倍以内。 c.受到螺旋叶片的强度及其线速度必须低于音速,因此驱动电机的工作转速相对较低。 d.低空飞行器驱动电机一般直接与螺旋桨连接,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度,同时取驱动电机一般选择较短的轴向尺寸。 e. 在电机的控制器频率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电机极对数,可以有效减薄定转子轭部厚度,降低电机绕组端部尺寸。结合相对较低的工作转速,电机的极对数一般较多,一般选择永磁集中绕组方案。 f. 鉴于螺旋桨电机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特别是载人的机型),相关动力总成设计时一般基于减少故障率或能否提供冗余功能等方面作为第一选择。 》EVK高性能扁线螺旋桨驱动电机技术【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言主题:动力升空航空器电推进系统相关研究 发言嘉宾:中国民航大学电推进系统安全及适航技术研究室副教授 博士 高洁 电推进系统技术特征 ►电推进系统关键技术主要类型 轴向磁通电机 vs 径向磁通电机;内转子 vs 外转子;直接驱动 vs 减速器驱动;风冷 vs 液冷 vs 混合冷却;螺旋桨:变距、可反桨、顺桨…… ►研究出发点 国内外已有规章分析 其对电推进系统规章简要分析、FAA:型号认证—动力升力、EASA、EHPS认证指南、Type Certificate-Pipistrel E-811、Type Certificate-Safran ENGINeUS100B1、民航局-特别条件等进行了阐述。 其还对团体标准建设进行了阐述。 电推进系统通用要求 符合性验证 XX.3327 超速 (a)如XX.3375条(g)(2)项所定义,转子超速不得导致转子爆裂、变形或损坏,而造成危害性电动发动机后果。通过试验、有效的分析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证明符合本条款的要求。超速适用的设定转速必须声明并阐述其合理性。 (b)转子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在超过经认证的工作条件和导致转子超速的失效条件下有足够的爆裂裕度。爆裂的裕度必须通过试验、有效的分析或两者结合的方法来证明。 (c)电动发动机不得超过可能影响转子结构完整性的转速限制。 XX.3519耐久性 条款原文:螺旋桨的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构造必须尽量减少螺旋桨在翻修期之间发生任何不安全状态的情况。 条款解析:从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护等方面,确定螺旋桨的每一个零件在其翻修期不会发生影响螺旋桨安全的失效,保证螺旋桨在翻修周期之间具备安全工作的能力。关键点可分解为: a)设计:涉及材料选择考虑螺旋桨的使用环境,应力水平,选择螺旋桨部件材料,此外还涉及结构,强度刚度变形等性能还有疲劳性能,对此需要设计疲劳试验,保证螺旋桨在翻修间隔期之间不会出现因疲劳引起的失效,确定翻修间隔期。 b)试验及分析:结合静力试验、疲劳试验、耐久性试验、功能试验、其他试验(如鸟撞、雷击、超转和超扭、螺旋桨控制系统部件、液压部件等)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c)使用维护:按照手册要求进行螺旋桨的使用和维护。 》动力升空航空器电推进系统相关研究【电驱动系统大会】 发布会 供需交流会 现场花絮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至此, 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 圆满落幕! 感谢您对本次峰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明年再聚! 》点击查看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报道专题

  • 崔东树: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分析和未来展望【电驱动系统大会】

    6月20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娄星区人民政府、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 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主论坛 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围绕着“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分析和未来展望”展开了论述。 1、世界汽车行业总体概况 2025年1-4月世界汽车增5%、中国增11%,占世界份额33% • 世界汽车最高规模为2017年的9400万台。但在2020-2022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世界汽车维持在年销8000万规模。 • 2023年疫情后的世界汽车销量达到8901万台。2024年销量9177万台,同比增长3%。 世界汽车市场走势分化,欧美日韩萎缩,中印市场恢复 2019年以来世界汽车市场剧烈变化,中国崛起 •2025年欧美国际头部车企较2019年份额大幅下降,日韩车企因印度市场而表现稍好。 •中国车企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企业世界份额大幅提升。 世界新能源汽车全面蓬勃发展——世界与中国的理念 •世界新能源车从油电混动率先起步,2015年开始插混和纯电动加速发展。 •2025年传统燃油车占73%,混合动占世界汽车7%,插混占7%,纯电动占13%。 世界纯电动化的共同趋势——中国占比63% •纯电动发展是世界新能源的共同趋势。 插电混动的中国特色线路——中国的世界份额近80% •中国狭义插混的比亚迪与吉利表现超强,增程式的理想与华为赛力斯的表现强,共同推动中国插混的世界近80%份额。 混合动力市场的日本韩国车企占比95% •普通混合动力市场上世纪起步,技术落后,日韩系为主导,中国车企依托锂电池技术跨越这个阶段。 2、全国汽车市场竞争分析 近几年的中国车市消费不旺 2023年汽车消费4.9万亿.。2024年5万亿,占商品零售的10%,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的28%。 2025年4月占商品零售的9.8%,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的26%.。近几年的中国社会商品零售平稳增长,其中汽车消费有待提升。 汽车消费降1%生产增11%增加值增11%投资增24% 中国汽车市场从国有大集团转向独立车企为主 •2022年以来的汽车行业阵营快速变化,新能源车企崛起。 •原有的上汽、一汽东风格局完全被比亚迪、奇瑞等车企改写。 乘用车市场格局巨变 •2025年乘用车预计销量2860万台增7%,2021年以来持续5年增长,创出历史新高。 •企业竞争格局巨变,新的头部主力企业的市场表现较强,原有龙头企业剧烈下滑。 其介绍:轿车2024年销量低于2014年100万台;MPV市场随着多胎鼓励政策放开而中大型;SUV市场2024年较2014年增1000万台;商用车市场2024年较2014年萎缩100万台。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 •新能源车的国内零售从2020年的百万辆,到2024年的千万辆,4年实现数量级的突破。 •新能源车的出口也突破百万辆,但今年受到欧盟的反补贴关税影响暂时较大。 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一、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标准体系发展和车型变化情况制定。 •二、销售方销售“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时,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应当满足换电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且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够自行或委托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 其还从 电池原材料和电池价格暴跌推动车价下行;车市促销力度逐步温和;中国新能源车新品降价力度超强 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竞争性创新效果突出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的新品推出力度很强。 2024年的插混和增程推出车型强,市场表现好。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较强,城乡差距小 2024年增程与插混强,2025年纯电动强;新势力走强 其对各纯电动市场走势特征、插混消费细分市场销量走势、充电桩总体状态等进行了分析。 中国电动车充电体系快速完善 •不完整统计,截止2025年4月的公桩总量达到399万个,随车私桩目前有1007万个。 •按1个公桩为3台电动车服务的测算,25年公共充电桩和私桩组合能实现纯电动车的1:1充电能力。 3、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分析 世界汽车利润结构——中国利润颠覆 国际车企巨头的过去几年利润处于高位,2023年世界500强的汽车行业利润1849亿美元,利润率6.3%。 电池行业利润很高,2023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企业利润104亿美元。中国汽车头部其他企业利润66亿美元。 集成化与轻量化成为当前电机发展方向,多家企业布局多合一方案 •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功率密度、能量利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驱动系统向集成化、小型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电驱系统也从最初的“三合一”开始逐步向“六合一”,甚至“八合一”“十二合一”的方向发展,与之对应的集成的模块种类和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即将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零部件集成,共享壳体线束等零件,实现集成、降本、轻量。 中国锂矿储量跃升世界第二 •2025年1月6日,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成果发布会宣布,我国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 千亿方级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入快车道,探明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 • 我国锂矿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矿资源量从全球占比6%大幅提升至16.5%,成功从世界第六跃升至第二位,这一变革性进展无疑重塑了全球锂资源的分布格局。 • 据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锂资源量约为680万金属吨,虽在全球排名中尚处第六,但此次找矿突破无疑为中国在全球锂资源市场中赢得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此前,锂资源主要集中于南美三国(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和美国,它们合计占据了全球锂资源量的三分之二。 • 新发现的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丰富了我国锂矿资源种类和分布范围,形成开发利用新方向,锂矿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 在锂辉石型锂矿外,盐湖锂资源开发也取得显著进展。盐湖锂资源开发成本低、污染小,青藏高原盐湖锂资源量大幅提升,我国成为继南美锂三角、美国西部之后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 2025年电池景气度超高 其结合总体电池产量、电池出口、三元电池产量以及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等进行了分析。 动力电池发展状态分析 其还对电池能量密度变化、动力电池产量结构变化、电池产业链毛利较好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4、未来政策与消费市场展望 2025年外部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不断增长,石油枯竭论未被证明 ♦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提出石油枯竭论,他们认为汽车普及使得全球石油消耗量急剧增加,50年枯竭。 ♦苏联科学家提出了非生物成油理论——石化油学说,岩石中的有机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的。 ♦2023年,全球石油储量增长1.3%,为2406.9亿吨,截至2021年底,中国石油储量37亿吨。 挑战与机遇:中国汽车出口的暴增 2020年全年的销量达到108.5万台,同比下降13.1%。2021年的出口市场销量218.7万台,同比增长102%。 2022年的出口市场销量340万台,同比增长55%,主要是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 2023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22万台,出口增速54%的持续强增长。 2024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41万台,出口增速23%。 2025年1-2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97万台,同比2024年1-2月增速17%,2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2万台,同比增7%。 中国汽车出口的朋友圈逐步稳定 其结合中国汽车出口历年主力市场排名进行了介绍。 其还对私车普及分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车市消费指明方向进行了阐述。 汽车行业政策力度历史罕见 ♦报废政策扩围,预计500万台,900亿左右。 ♦置换政策稳定力度,预计1000万台,1300亿。 此外,其还对乘联会月度预测指数和满意度指数、乘联会每月预测的年度结果跟踪等进行了介绍。 世界汽车生产体系从美日韩向中国和新兴市场转移 未来汽车功能的巨大变化 汽车定位:从机械工具变成耐用电子消费品。 汽车寿命:汽车使用周期将大幅缩短,更新加速。 1. 电动车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出行工具; 2. 电动车是独立的第三空间生态; 3. 电动车是分布式能源体系的储能单元。 》点击查看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报道专题

  • 四个月销量翻两番 比亚迪加速进军欧洲腹地

    经过短暂的摸索,比亚迪正凭借其时尚的展厅、富有竞争力的定价以及积极的经销商网络拓展,在欧洲市场迅速取得销售势头。 根据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 比亚迪在2025年前四个月的欧洲销量几乎翻两番。 这家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已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上超越特斯拉,扩大了其混合动力产品线以适应消费者偏好,并正积极招聘人才,同时在匈牙利建设工厂,并从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那里“挖角”高管。 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欧洲地区法规繁多,且有利于大众、菲亚特和雷诺等老牌品牌。但比亚迪看到了难得的机遇,并打开一个价值5000亿欧元(约合5760亿美元)的市场,目前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仍是中国市场的两倍。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比亚迪海外业务负责人李云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你在这里能赢,意味着你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他承诺将在该地区投入高达200亿美元: “欧洲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 闪电扩张:从高端受挫到下沉市场突围 比亚迪在2022年巴黎车展上以闪耀的展台重新进军欧洲,但其时尚、高端车型在荷兰和挪威等电动汽车友好国家,面对更知名的特斯拉和宝马时,起初难以获得关注。然而,比亚迪迅速调整了策略。 根据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 比亚迪在2025年前四个月的欧洲销量几乎翻了两番 ,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策略转变:推出更小、更便宜的车型吸引年轻买家,接管进口业务以获得调整产品组合的灵活性,并快速扩充混动车型阵容。 最关键的人事布局是,李云飞还挖来了英国前负责人Maria Grazia Davino,后者迅速重塑了比亚迪在德国的经销商网络。汽车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的高级分析师Felipe Munoz直言: "他们正确地从欧洲传统车企挖人,这些人懂得业务运作方式。一切都在整合。" 英国突破:从年销1611辆到近12000辆的跃升 比亚迪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在欧洲最大的五个市场——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截至4月份的增长率都达到了200%甚至更高。 比亚迪在英国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在2024年前四个月仅售出1611辆汽车后,比亚迪迅速拓展市场,签约经销商并增加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根据Dataforce的数据,2025年同期,其销量已跃升至近1.2万辆。按照这个速度,比亚迪有望超越菲亚特、本田汽车和宝马Mini等长期在英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 苏格兰网络安全专家Bob Dalgliesh的选择颇具代表性。这位50岁的消费者选择比亚迪Seal U作为第三辆插电混动车,理由简单粗暴:比奥迪A3混动便宜6000英镑,空间更大,续航里程更长,而且从中国发货仅需两个月。Dalgliesh说: "决定性因素是Seal U提供了所有附加功能——巡航控制、360摄像头、抬头显示器——其他制造商通常会额外收费。" 李云飞的欧洲攻势:12万研发团队支撑的快速反应 比亚迪在欧洲攻势的核心人物是李云飞,他虽然常驻中国,但几乎每个月都会访问欧洲。同事们形容他"毫不妥协",对展厅照明、标识和车辆陈列间距等细节都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比亚迪在欧洲的首选展厅面积约为120平方米,恰好能展示公司七款车型而不显拥挤。 比亚迪的快速反应能力得益于全球最大研发团队之一的支持—— 截至去年拥有12万名研发人员。 位于匈牙利南部城市塞格德的工厂体现了比亚迪的雄心。这座工厂将帮助向经销商证明公司在欧洲的长期承诺,并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可靠的车辆维修服务。随着准备今年晚些时候从匈牙利工厂开始发货SUV版的海豹( Seal U),公司还在努力本土化其强大的供应链。 李云飞表示: “如果我们决定做某件事,我们会投入所有资源。” 在这个平均电动车售价仍是中国两倍的5000亿欧洲市场上,比亚迪承诺投入高达200亿美元。这场豪赌的结果,将不仅决定一家中国车企能否跻身欧洲汽车业层级,更将影响汽车业话语权的最终归属。

  • 工信部最新目录公告!买这些新能源汽车车型 减免购置税!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将许可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5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四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予以公告。 附件信息显示,《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四批)中,新能源汽车车型共计541个,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车型33个;纯电动商用车车型452个;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车型41个;燃料电池商用车车型15个。 《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中,共有154户企业的521个型号列入,其中,纯电动车辆型号436个(含乘用车63个,客车56个,货车62个,专用车253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型号74个(含乘用车37个,客车3个,货车4个,专用车30个);燃料电池车辆型号11个(含专用车7个)。 附件: 1.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5批).doc 2.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四批).doc 3.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doc

  • 全联车商发布关于呼吁汽车生产厂家优化返利政策缩短返利兑现账期的倡议

    近期,部分汽车生产厂家做出缩短供应链账期至60天的承诺,此承诺如能兑现将极大地缓解供应链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为推进汽车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迈出扎实一步。但同时也要关注到,汽车经销商作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同样面临汽车生产厂家返利兑现账期问题。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汽车生产厂家对经销商承诺的返利能否及时兑现,对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改善经销商经营状况至关重要。同时,与其他供应链企业相比,经销商的返利不仅仅是兑现账期问题,还包括返利政策是否清晰、返利使用是否受限等商务政策问题,如只明确相应的兑现账期而不对不合理的商务政策进行调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商会近期对42个汽车品牌承诺经销商的返利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返利构成复杂、存在模糊空间。 生产厂家给予经销商的返利名目繁多,构成复杂,大致可分为固定返利和非固定返利两类。固定返利如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返利等,非固定返利如阶段性促销返利、专项补贴(生产厂家为弥补经销商因价格倒挂等原因造成的亏损而给予经销商的各类名义补助)等。总的来看,固定返利相对清晰,而非固定返利则存在较大的模糊空间,有的返利经销商根本无法算清;专项补贴更是给不给、什么时间给、以什么形式给、给多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兑现账期品牌之间差别大。 固定返利方面,有17个品牌的兑现账期为不超过30天,9个品牌的兑现账期为不超过60天,12个品牌的兑现账期为不超过90天,4个品牌的兑现账期长达180天。非固定返利方面,有18个品牌的兑现账期为不超过30天,9个品牌的兑现账期为不超过60天,7个品牌的兑现账期为不超过90天,2个品牌的兑现账期长达180天,有6个品牌因各种原因没有设置非固定返利。 三是返利的兑现形式以及如何使用大多受限。 兑现要求上,所有品牌的返利兑现均与销量任务完成情况或提车数量等有关考核直接挂钩,完不成销量任务或达不到规定的提车数量,直接影响返利能否兑现、兑现多少。兑现形式及返利使用上,全部以现金形式给到经销商、经销商可自由支配使用的有9个品牌,以现金加系统账户给到经销商、经销商可部分自由支配使用的有8个品牌,以系统账户给到经销商、经销商只能用来购车、购配件的有25个品牌。有的品牌对经销商购车时使用返利的比例也有明确限制。 汽车经销商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每月都需要使用大量资金从生产厂家全款购车。从商会调研数据看,目前主销车型80%左右存在价格倒挂问题,倒挂金额普遍超过20%。这就意味着经销商如果不能及时拿到返利,将额外垫付大量资金。生产厂家与经销商是休戚与共的合作关系,应充分认识到返利能否及时兑现对经销商的直接影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经销商的返利政策不清晰、返利兑现账期以及返利使用受限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生产厂家与经销商互信共赢的合作生态,更深层次地解决汽车产业存在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为此,商会向各汽车生产厂家提出以下呼吁: 一是设置明确清晰的返利政策。 简化返利设置,明确返利标准,杜绝模糊返利。特别是生产厂家为弥补经销商因价格倒挂等原因造成的亏损而给予经销商的各类名义的非固定返利,应根据市场客观情况,让经销商做到有预期、有相对清晰的计算标准。 二是缩短返利兑现账期。 调研的汽车品牌中已有18个品牌的返利兑现账期达到了30天以内,充分体现了这些品牌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鉴于返利对于经销商的重要意义,呼吁所有品牌都将返利兑现账期调整为不超过30天。 三是不再对返利兑现和返利使用设置过多限制条件。 调研的汽车品牌中有9个品牌将返利以现金形式直接返给经销商,并且经销商可自由支配使用,呼吁所有品牌都将返利以现金形式返给经销商,并确保经销商可自由支配使用。同时,不要对返利兑现设置过于苛刻的考核条件。 实现汽车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建立公平的共赢的市场竞争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反对“内卷式”竞争正越来越成为行业的共识。我们坚信,只要厂商双向奔赴,一定能够建立起互信共赢的汽车生产厂家与经销商合作生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调研汽车品牌名单:宝马、一汽奥迪、上汽奥迪、奔驰、红旗、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保时捷、林肯、捷豹路虎、比亚迪、方程豹、腾势、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安福特、极氪、奇瑞汽车、哈弗、问界、捷途、广汽埃安、广汽传祺、零跑、领克、吉利银河、深蓝、坦克、小鹏、上汽荣威、小米、智己、东风日产、一汽 -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别克、北京现代。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