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SMM:Q4铜价或借宏观修复&矿端告急再冲高 供需紧平衡将支撑铝价全年震荡上行

    6月20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娄星区人民政府、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 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主论坛 上,SMM行业研究部GM叶建华围绕着“电驱金属材料价格和成本分析”展开了论述。 宏观——波谲云诡 中美高层在伦敦进行第二轮会谈 市场等待新一轮会谈成果 ►SMM分析 Ø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贸易协定内容超出市场预期,市场此前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此外,美国与印度、日本等国家谈判目前均表现出温和势头,利于全球经济修复,对铜价有所提振。 Ø6月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Ø6月9日,中美高层在伦敦进行第二轮会谈,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短期缓和存在期待,目前第一轮会谈结束,美方释放积极信号,中方暂避免透支筹码,均为后续谈判预留空间。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处于50以下 受地缘冲突及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铜金比下行显示市场较强避险情绪 其结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美国CPI、铜金比、LME铜以及美元指数等的走势变化进行了分析。 美国经济“滞”“胀”“衰”扰动全球资产价格 其结合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美国_非农就业人数变化_前值、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现状指数、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预期指数以及美国:Markit:制造业PMI(终值)、美国:Markit:服务业PMI:商业活动(终值)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欧洲主要经济指标开始有所修复 并设立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提振经济 其从欧元区利率逐步下调、欧元区营建和零售信心降速放缓等角度进行了介绍。 国内消费市场需要进一步提振,出口市场将面临更大挑战,地方债发行较快 其从我国出口情况、消费者信心、家庭储蓄维持增长、地方债月度发行总额,房地产行业库存面积、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等数据变化进行了解读。 铜铝供应 全球主要铜矿增量来自于扩建项目 其阐述了2020-20230年全球主要铜矿新扩建&新投产项目预计增量等内容。 全球快速扩张的铜冶炼厂产能令原料紧张格局难改 国内方面未来精炼产能增速仍高于粗炼产能,其产生的缺口理论上需要阳极铜及废铜进行补充。 海外方面虽未来阳极铜产能扩张,但究其根本是铜精矿原料的转移,而受到铜精矿原料短缺的干扰,导致粗炼产能增长的目标较难实现,或造成全球粗炼产量下滑,与精炼产能实际缺口将扩大。 铜精矿短缺加剧 短期内供需结构恶化难以扭转 其结合2021-2030年预计全球铜精矿供需平衡结果 (包含供需端干扰率)、铜精矿年度长单基准TC、铜冶炼原料优势对比等数据进行了分析。 铜精矿紧张之下加工费持续下滑 冶炼厂亏损扩大 其从SMM进口铜精矿TC指数、分地区硫酸价格、中国铜冶炼厂铜精矿可消费量估算、SAVANT铜全球分散指数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4月下旬LC价差再度走扩 部分进口提单再度转口美国 4月下旬LC价差再度走扩,美国继续虹吸,智利供应缺口与刚果金物流问题将持续推升中国现货溢价,LME亚洲仓单大量注销,并对LME Back结构起到支撑。 供应紧张预期挣兑现 铜期货挤仓风险扩大 进入2025年5月,全球显性库存进一步下降,全球电解铜可用天数持续下降。市场borrow资金强劲,挤仓风险下,内外盘铜价均有阶段性走高的风险。 5月电解铝成本窄幅回落 6月细分成本涨跌互现 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份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16,333元/吨,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5.1%,周期内5月中旬铝土矿端扰动拉动氧化铝期货价快速走高,现货跟涨稍有延迟,且月内氧化铝现货走势前低后高,因此5月氧化铝月均价上涨有限,预计6月月均上涨明显。 ►SMM分析 进入2025年6月,氧化铝月均价上行动力仍存;辅料成本走弱;电力成本下行,整体上电解铝成本或呈现小幅回落趋势。 综合来看,SMM预计2025年6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在16,000-16,300元/吨附近。 6月铝水比例持续走高,计划新增产能暂无投产消息 据SMM统计,2025年5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4%。5月国内电解铝厂铝水比例显著抬升,本月行业铝水比例环比上涨1.48个百分点至75.5%,主要系北方多地企业铸锭量减少,铝水比例增加,预计后续均将保持高位运行。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5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减少6.15%至91.3万吨附近。 ►SMM分析 进入2025年6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运行,结合今年剩余新增或置换项目进度,短期暂无投运预期。此外,铝水比例走高或将成为影响电解铝现货市场的重要因素,目前北方多地铝厂提高铝水比例,铸锭量减少,后续主流地区到货量或将受到影响。 后续仍需关注电解铝铝水比例变化趋势与合金化产品库存、需求情况。 社库去化为铝价形成支撑 据SMM统计,6月9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为47.70万吨,较上周四去库2.70万吨;国内铝棒社会库存为12.95万吨,较上周四去库0.05万吨。 ►SMM分析 展望后市,短期低到货量支撑下库存预计维持去化趋势,并突破50万吨关口,处于历史低位。不过,若随着淡季下游开工走弱,需求增量无法跟上供应恢复步伐,去库速度将显著放缓,需密切跟踪验证,以进一步确定消费淡季下国内铝锭转累库的节点,暂时预计累库拐点或将延后至6月下旬或7月上旬到来。 需求:终端需求结构有所分化 虽然对美贸易依存度在下降,但美国仍是我国最大的单一贸易国家 亚洲是中国铜材主要出口市场,易受到美国的胁迫,2025年来自美国的废铜会显著下降 2024铜材对北美市场出口6万吨,占比全部出口的7.4%;2024年接近20%的中国废铜进口量来自美国。 铝加工开工率:进入传统淡季 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回落 ►板带箔 •铝板带方面,6月预计延续偏弱震荡格局。目前出口订单尚可,国内618等促销活动促使终端产品库存去化,后续或将刺激终端采购需求,间接利好铝板带开工。但进入传统淡季,下游需求增量有限,难掩整体需求下滑的影响。 •铝箔方面,6月预计将延续偏弱震荡格局,但个别细分领域仍有增量。空调箔、饮料包装箔(如容器箔)或受益于高温季节消费放量,带动开工率在月初小幅上行;出口方面,中美关税壁垒松动可能刺激家电电子领域集中出货,为双零包装箔等出口导向型产品创造回暖窗口。 ►建筑铝型材 •进入6月,中原地区头部建材企业反馈除其少部分稳定客源外,建材各领域新增订单乏力,基建、门窗、经销商订单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工业铝型材 •进入6月,受下游组件厂采买情绪低迷,企业对6月组件排产预期较为悲观,但据SMM了解,部分安徽厂家新投产能在稳步爬坡,预计下半年可满产。与此同时,据SMM调研了解,安徽及河南部分中小型企业反馈,其光伏产线正逐步退出市场,仅保留部分老客户订单生产,6月光伏边框开工率或持续维持在低位。汽车型材方面,尽管华东及华南部分企业反馈部分主机厂有放话说6月需求预测量会上行,但企业认为实际需求与预计值会有偏差,暂时不会加大生产。 ►铝线缆 •6月初行业开工呈现分化态势,龙头企业凭借在手订单合理排产,开工率虽有环比下降,但仍展现出较强抗压能力,维持相对高位运行;中小企业则因前期密集交货周期的结束,叠加原料铝价重心回升抑制生产意愿,开工表现明显走弱。近期国网启动输变电第三批招标,但当前处于前期订单交付尾声与新订单大规模交付前的空窗期,市场订单表现分化走弱,除部分国网订单仍在交付外,部分省份架空线及光伏新增订单需求出现下滑趋势,难以对即期开工形成强劲拉动。 5月铝材出口环比增加2.4% 后续铝材出口量有望持续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达54.7万吨,环比增长5.60%,同比减少3.19%;1-5月累计出口243.1万吨,同比减少5.1%。 ►SMM分析 据SMM调研显示,铝型材出口无明显增量,行业整体延续询价多,实际成交少的局面。但据SMM调研了解,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尽管市场多呈现观望态度,但月内北方地区部分工业材企业反馈其与韩国、瑞士、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有少量新订单成交,其产品以定制化半成品出口为主;建材方面,华南、华东及北方地区部分企业反馈东南亚地区幕墙及门窗需求平稳,对出口量形成支撑,与此同时华东部分企业反馈其厂内库存包含尚未发运的出口订单,有望对6月型材出口给予支撑。轮毂方面,据SMM调研客户反馈因为全球70%的铝合金轮毂生产都是中国制造,外国客户很难找到足够的替代,5月出口订单维持稳重小增。短期铝材出口量有望持续增长。 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超6500亿元 同比2024年实际投资额增长超7% 建筑行业依然处于负增长态势 尚不能对铜铝消费形成正反馈 在对近年来商品房销售额&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房地产施竣工面积表现、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变化等数据变化进行对比之后,可以看到:建筑、地产相关数据负增长程度缩窄。 关税对于家电行业影响渐显 ►SMM分析: Ø5月铜管开工率同环比双降,但实际开工率高于预期,主因中美关税谈判后原本停滞的北美终端订单逐渐恢复。 Ø6月家用空调排产内销实绩同比增29.3%、出口实绩同比降18.3%,出口排产拖累铜管开工。预计6月开工率为80.22%,环比降1.54个百分点、同比增3.45个百分点。 Ø淡季来临,内销排产及以内销为主的铜管厂开工率将季节性走低,外销需求亦无高预期,预计后市铜管开工率将逐步下行。 需求:新能源用铝仍为增长主力但增速放缓 铝的终端消费中,建筑、交通以及电力电子行业消费总占比接近70%。近些年,地产下行,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其用铝量占比不断拉大,为国内铝消费提供新的消费引擎。 ►SMM分析 2024年是国内铝消费继续向新能源行业倾斜的一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预期及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年增长,带动电力及交通版块用铝量增长,弥补建筑等其他传统行业用铝量的下降,2024年国内电力电子及交通版块总用铝量同比增长7.5%,占国内总用铝量的46.3%。2025年这两部分用铝总量有望继续增长4%,为国内铝消费提供新的消费引擎。 综合其他版块的用铝测算,SMM预计2025年国内原铝消费量有望同比增长1.5%,其中电力电子及交通用铝量增速居前。 中长期看新能源行业依然是推动全球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对2022-2030E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变化、全球新能源铜耗量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全球电解铜平衡及价格预测 ►SMM分析 Ø2025Q1,特朗普关税未落地前市场风险情绪提升,特别针对铜的关税预期一度拉升了COMEX铜,致使LME-CME价差大幅扩大,并持续维持高价差,美虹吸大量铜。另外,12月以来美国经济数据较好,通胀预期升温,商品普遍企稳回升。国内开年利好政策出台,宏观情绪积极,利好铜价。基本面,2025年矿端缺口将扩大以及电解铜供应收缩预期也助推了铜价上涨。 Ø2025Q2,美对等关税落地,中方反制加强,关税风暴来袭叠加美经济数据走弱,市场交易关税带来经济损伤预期,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铜价暴跌。接下来国内或出台各项利好政策促内需,而中美谈判,贸易商战缓和。铜价受基本面支撑(美外国家铜去库加快、全球库存低位、强back结构下挤仓预期)以及宏观情绪缓和下,重心反弹。 Ø2025Q3处于冶炼厂减产预期及消费淡季和前期关税带来的损伤,供需两弱的博弈下,库存面临累库风险,但全球库存仍将处于低位徘徊,铜价上方虽存在一定压力,但空间有限。 Ø2025Q4前期中美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作用显现,全球经济修复预期逐渐增强,而矿端的恶化,将使冶炼厂面临无米之炊,全球电解铜产量将进一步下滑,铜价重心望再度上移。 供需平衡表:2025年全球供需转为小过剩 需求进入平稳增长期 ►SMM分析 Ø2025年全年来看,2025年国内供应端逐步逼近天花板,新增产能集中在4季度投产,年内产量增幅收窄至1.9%附近,同时国内新能源等方面的发展还将持续推动原铝消费,海外出口订单需求尚可,国内传统建筑版块用铝降幅有限,SMM预计2025年全年铝消费同比增长2.4%左右增幅。此外,尽管铝价维持外强内弱趋势,今年净进口量超于预期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天花板”限制,但整体供应仍偏紧,叠加铸锭量减少明显,全年铝价重心上移。 Ø海外除印度外,其他地区消费增速难言乐观,但随着东南亚新增项目投运,海外供需转为累库格局。 铝的核心观点 ►SMM分析 进入6月,宏观方面国内宏观氛围偏多,但考虑政策落地时间,行业暂无明显反馈;海外贸易战利空影响依旧存在,需警惕海外宏观不确定性影响。基本面,国内基本面多空交织,供应端,铝厂生产稳定,近期铝厂铸锭量减少明显,对主流消费地到货造成影响,社库超预期去库给予铝价支撑。需求端,下游进入传统淡季叠加光伏透支消费影响,市场对需求持悲观预期,铝价上涨动力不足。目前基本面多空交织,预计铝价宽幅震荡运行,月均价价格重心在20,150元/吨左右,后续持续关注关税事件进展、铝锭库存变化量以及下游订单变化情况。 》点击查看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报道专题

  • 崔东树: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分析和未来展望【电驱动系统大会】

    6月20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娄星区人民政府、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 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主论坛 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围绕着“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分析和未来展望”展开了论述。 1、世界汽车行业总体概况 2025年1-4月世界汽车增5%、中国增11%,占世界份额33% • 世界汽车最高规模为2017年的9400万台。但在2020-2022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世界汽车维持在年销8000万规模。 • 2023年疫情后的世界汽车销量达到8901万台。2024年销量9177万台,同比增长3%。 世界汽车市场走势分化,欧美日韩萎缩,中印市场恢复 2019年以来世界汽车市场剧烈变化,中国崛起 •2025年欧美国际头部车企较2019年份额大幅下降,日韩车企因印度市场而表现稍好。 •中国车企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企业世界份额大幅提升。 世界新能源汽车全面蓬勃发展——世界与中国的理念 •世界新能源车从油电混动率先起步,2015年开始插混和纯电动加速发展。 •2025年传统燃油车占73%,混合动占世界汽车7%,插混占7%,纯电动占13%。 世界纯电动化的共同趋势——中国占比63% •纯电动发展是世界新能源的共同趋势。 插电混动的中国特色线路——中国的世界份额近80% •中国狭义插混的比亚迪与吉利表现超强,增程式的理想与华为赛力斯的表现强,共同推动中国插混的世界近80%份额。 混合动力市场的日本韩国车企占比95% •普通混合动力市场上世纪起步,技术落后,日韩系为主导,中国车企依托锂电池技术跨越这个阶段。 2、全国汽车市场竞争分析 近几年的中国车市消费不旺 2023年汽车消费4.9万亿.。2024年5万亿,占商品零售的10%,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的28%。 2025年4月占商品零售的9.8%,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的26%.。近几年的中国社会商品零售平稳增长,其中汽车消费有待提升。 汽车消费降1%生产增11%增加值增11%投资增24% 中国汽车市场从国有大集团转向独立车企为主 •2022年以来的汽车行业阵营快速变化,新能源车企崛起。 •原有的上汽、一汽东风格局完全被比亚迪、奇瑞等车企改写。 乘用车市场格局巨变 •2025年乘用车预计销量2860万台增7%,2021年以来持续5年增长,创出历史新高。 •企业竞争格局巨变,新的头部主力企业的市场表现较强,原有龙头企业剧烈下滑。 其介绍:轿车2024年销量低于2014年100万台;MPV市场随着多胎鼓励政策放开而中大型;SUV市场2024年较2014年增1000万台;商用车市场2024年较2014年萎缩100万台。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 •新能源车的国内零售从2020年的百万辆,到2024年的千万辆,4年实现数量级的突破。 •新能源车的出口也突破百万辆,但今年受到欧盟的反补贴关税影响暂时较大。 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一、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标准体系发展和车型变化情况制定。 •二、销售方销售“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时,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应当满足换电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且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够自行或委托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 其还从 电池原材料和电池价格暴跌推动车价下行;车市促销力度逐步温和;中国新能源车新品降价力度超强 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竞争性创新效果突出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的新品推出力度很强。 2024年的插混和增程推出车型强,市场表现好。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较强,城乡差距小 2024年增程与插混强,2025年纯电动强;新势力走强 其对各纯电动市场走势特征、插混消费细分市场销量走势、充电桩总体状态等进行了分析。 中国电动车充电体系快速完善 •不完整统计,截止2025年4月的公桩总量达到399万个,随车私桩目前有1007万个。 •按1个公桩为3台电动车服务的测算,25年公共充电桩和私桩组合能实现纯电动车的1:1充电能力。 3、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分析 世界汽车利润结构——中国利润颠覆 国际车企巨头的过去几年利润处于高位,2023年世界500强的汽车行业利润1849亿美元,利润率6.3%。 电池行业利润很高,2023年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企业利润104亿美元。中国汽车头部其他企业利润66亿美元。 集成化与轻量化成为当前电机发展方向,多家企业布局多合一方案 •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功率密度、能量利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驱动系统向集成化、小型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电驱系统也从最初的“三合一”开始逐步向“六合一”,甚至“八合一”“十二合一”的方向发展,与之对应的集成的模块种类和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即将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零部件集成,共享壳体线束等零件,实现集成、降本、轻量。 中国锂矿储量跃升世界第二 •2025年1月6日,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要成果发布会宣布,我国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 千亿方级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入快车道,探明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 • 我国锂矿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矿资源量从全球占比6%大幅提升至16.5%,成功从世界第六跃升至第二位,这一变革性进展无疑重塑了全球锂资源的分布格局。 • 据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锂资源量约为680万金属吨,虽在全球排名中尚处第六,但此次找矿突破无疑为中国在全球锂资源市场中赢得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此前,锂资源主要集中于南美三国(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和美国,它们合计占据了全球锂资源量的三分之二。 • 新发现的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丰富了我国锂矿资源种类和分布范围,形成开发利用新方向,锂矿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 在锂辉石型锂矿外,盐湖锂资源开发也取得显著进展。盐湖锂资源开发成本低、污染小,青藏高原盐湖锂资源量大幅提升,我国成为继南美锂三角、美国西部之后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 2025年电池景气度超高 其结合总体电池产量、电池出口、三元电池产量以及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等进行了分析。 动力电池发展状态分析 其还对电池能量密度变化、动力电池产量结构变化、电池产业链毛利较好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4、未来政策与消费市场展望 2025年外部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不断增长,石油枯竭论未被证明 ♦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提出石油枯竭论,他们认为汽车普及使得全球石油消耗量急剧增加,50年枯竭。 ♦苏联科学家提出了非生物成油理论——石化油学说,岩石中的有机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的。 ♦2023年,全球石油储量增长1.3%,为2406.9亿吨,截至2021年底,中国石油储量37亿吨。 挑战与机遇:中国汽车出口的暴增 2020年全年的销量达到108.5万台,同比下降13.1%。2021年的出口市场销量218.7万台,同比增长102%。 2022年的出口市场销量340万台,同比增长55%,主要是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 2023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22万台,出口增速54%的持续强增长。 2024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41万台,出口增速23%。 2025年1-2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97万台,同比2024年1-2月增速17%,2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2万台,同比增7%。 中国汽车出口的朋友圈逐步稳定 其结合中国汽车出口历年主力市场排名进行了介绍。 其还对私车普及分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车市消费指明方向进行了阐述。 汽车行业政策力度历史罕见 ♦报废政策扩围,预计500万台,900亿左右。 ♦置换政策稳定力度,预计1000万台,1300亿。 此外,其还对乘联会月度预测指数和满意度指数、乘联会每月预测的年度结果跟踪等进行了介绍。 世界汽车生产体系从美日韩向中国和新兴市场转移 未来汽车功能的巨大变化 汽车定位:从机械工具变成耐用电子消费品。 汽车寿命:汽车使用周期将大幅缩短,更新加速。 1. 电动车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出行工具; 2. 电动车是独立的第三空间生态; 3. 电动车是分布式能源体系的储能单元。 》点击查看2025SMM(第四届)电驱动系统大会暨驱动电机产业论坛报道专题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