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599个
【盘面】夜盘沪铜震荡,白天盘午后回升,主力6月收78090,涨0.08%,成交总量缩减,总仓减少超过1.2万手。沪铝夜盘创阶段新高,白天盘震荡,主力6月收20005,涨1.27%,成交总量和持仓总量均缩减。同期氧化铝主力9月收2840,涨0.89%。 【分析】夜盘美元反弹,限制有色上行,白天盘美元涨势减弱,铜恢复反弹,但整体铜持仓总量减幅较大,上方仍面临4月7日跳低缺口阻力。沪铝恢复反弹,但持仓总量和成交总量未予配合,短期追涨谨慎。 【估值】铜中性偏高 铝中性 【风险】外围风险 (来源:华鑫期货)
周一沪铜主力震荡上行,伦铜昨夜9600美金遇阻回落,国内近月B结构收窄,周一电解铜现货市场成交乏力,下游观望氛围浓厚,内贸铜降至贴水15元/吨,昨日LME库存降至19.1万吨。宏观方面:中美经贸会谈发表联合声明为全球经济舒压,两国均对双方保留了10%的较低关税,美方对中方剩余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非关税反制措施,此外双方还要建立对话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新华社点评中美将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掌控分歧,此次会谈是漫漫征途中的一步,前路依然需要双方以智慧和勇气共同探索和塑造。产业方面:第一量子公司目前对巴拿马铜矿复产持谨慎乐观态度,因政府表示有兴趣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加强国家对该矿的所有权。 中美经贸会谈发表联合声明为全球经济纾压,双方仅保留10%的较低关税水平,并承诺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中国央行出台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维稳市场信心;基本面巴拿马项目年内复产无望,非美地区显性库存偏低,洋山铜提单溢价突破110美金,国内进入旺季后需求旺盛,基本面仍将提供较强支撑,美元指数反弹限制铜价上行,预计短期将维持偏强震荡。 (来源:金源期货)
【盘面】夜盘沪铜高开低走,今早开盘跳涨后震荡,午后强势。主力6月收78260,涨0.77%,成交总量和持仓总量均小幅增加。沪铝交易节奏与沪铜基本同步,主力6月收19910,涨1.66%,总成交明显放大,总持仓减少超过2万手。同期氧化铝主力9月收2843,涨0.67%。 【分析】今早开盘前,新闻播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提振了有色整体价格,包括铜铝,而盘后15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整体市场宏观情绪回暖,铜铝面临反弹,短期关注量价配合情况,交易上转入积极。 【估值】铜中性偏高 铝中性 【风险】外围风险 (来源:华鑫期货)
4月以来,沪铜主力合约价格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铜价在探底71000元/吨一线之后逐步反弹。同时,LME铜和COMEX铜市场套利交易减弱,而国内铜冶炼企业检修增多,铜社会库存快速去化,为铜价提供支撑。 供应端仍偏紧 2024年12月,我国铜精矿产量为15.18万吨,同比增长6.89%,环比增长9.51%。2025年3月,我国进口铜精矿及其矿砂239.39万实物吨,环比增长9.69%,同比增长2.73%。今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处于相对低位,而进口量相对稳定,铜精矿整体供应量有所下降。4月下旬,秘鲁Antamina因突发事故全面停工,2024年该矿区铜矿产量为42.69万吨,占全球铜矿总产量的1.86%,对全球铜矿供应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库存方面,截至4月18日,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为70.69万吨,处于中等水平,而进口矿加工费继续下行,降至-34.71美元/吨,刷新历史低位。从相关机构数据来看,2021—2025年,全球铜精矿新增产能投放加快,但未来3年,全球铜精矿新增产能增速将快速下降,后期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情况或加剧。 截至今年2月,我国废铜产量11.58万金属吨,环比增长4.99%,同比增长60.83%。从3月数据来看,我国铜废料及碎料进口量18.97万实物吨,环比减少3631实物吨,同比下降13.07%。其中,自美国进口2.25万实物吨,环比减少0.89万实物吨。随着“贸易战”影响加大,后期我国进口废铜数量或有所下降,废铜供需结构偏紧。 2月,我国粗铜产量为91.15万吨,环比下降2.96%,同比增长10.74%。其中,矿产粗铜较1月减少2.65万吨,至73.87万吨,废产粗铜减少0.13万吨,至17.28万吨。3月,我国进口阳极铜5.02万吨,环比下降11.05%,同比下降47.8%。 3月,我国电解铜产量为112.21万吨,环比增长6.04%,同比增长12.27%。进入4月,铜精矿供应紧张,部分冶炼企业开始降低铜精矿的投料量,但通过增加废铜和阳极板的投料量,使电解铜的产量保持平稳。另外,华东地区有新冶炼企业投产,而西南地区冶炼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电解铜总产量将小幅下降。 由于当前行业亏损明显,国内冶炼企业开工率处于相对低位,而进口亏损也抑制了进口铜的供应量。综合来看,电解铜虽然产量有所提升,但是整体供应压力不大。从后续产能增量来看,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铜精炼产能117万吨,海外新增产能在87万吨左右。其中,海外产能增量最大的是艾芬豪和紫金矿业持股的Kamoa矿区。 下游开工率回升 2025年,国内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从具体来看,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有望从1万亿元增加至2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望从3.9万亿元增至4.5万亿~5万亿元。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加码,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将延续近几年高位运行的状态,投资增速预计稳定在5%~10%。基建投资仍将是2025年工业品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2024年12月,我国铜材产量227万吨,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6.53%。铜材行业企业开工率为69.02%。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1—2月,铜材行业开工率偏低,3月逐渐回升至67%。随着下游消费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进入4月,铜价大幅下跌,刺激下游订单增加,预计铜材行业企业开工率将继续走高,但需要留意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铜消费的影响。另外,整体电网、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数据均出现小幅上涨,对电解铜需求存在进一步的利多支撑。 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主动 4月,COMEX铜库存增速加快,截至4月23日,逼近13万短吨。国内方面,截至4月24日,铜社会库存为18.17万吨,实现连续8周周度去库,较年内高位回落19.5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0.47万吨低22.30万吨。4月,LME铜库存降速放缓,在21万吨附近徘徊,注销仓单占比由高点的50%降至37%。 截至4月18日,COMEX 1#铜非商业多空持仓均较前一周下降,净多持仓减少4764手,至19477手;LME铜投资基金多空持仓均增加,净多持仓增加1479手,至29842手。国内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结构,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主动,显示主力资金对后期价格存在乐观预期。 从供需平衡表来看,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下游需求回升,而上游供应回落,供需结构逐步好转,二季度出现供需缺口的概率上升。在此背景下,市场乐观情绪升温,对价格存在一定的利多支撑。 宏观层面,从美国公布的3月经济数据来看,ISM制造业PMI、CPI、PPI等数据表现稳健,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预计会体现在4月的数据上,后续需关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 供应端,铜原料供应紧张局面加剧,进口精矿加工费继续下调,关税政策影响废铜进口量。目前,铜冶炼端减产力度并不大,4月多以检修为主,副产品硫酸和黄金可抵补冶炼企业部分亏损。 消费端,随着下游消费逐渐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抬升,再生铜原料紧缺也刺激市场对电解铜的消费,但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逐渐显现,铜后续消费难言乐观。 从总体来看,铜基本面支撑尚可,但美国关税政策仍困扰市场,将限制后续铜价的反弹高度,预计5月沪铜价格或难破新高,警惕冲高回落风险。(作者单位:华闻期货)
今年以来,沪锌价格逐步下探。春节前,下游完成补库后提前放假,市场需求逐步减弱,锌矿供应偏紧问题得到缓解,锌价因此承压运行。春节过后,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市场,基本面先收紧后转向宽松,锌价呈现震荡走势。4月初,美国关税政策远超市场预期,加剧了美国的滞胀风险,受此影响,锌基本面疲弱,锌价大幅下探。 今年初,受美联储降息放缓预期以及市场需求下滑拖累,伦锌价格走势较为疲软。随后,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波动以及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的增加,导致美元指数承压运行,伦锌价格进入震荡上行阶段。进入4月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超出预期,推升了滞胀风险,伦锌价格大幅下跌至近1年来的低点。“五一”假期期间,美国就业数据波动幅度有限,制造业指数持续维持在收缩区间,伦锌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从中长期来看,宏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仍与美国关税政策和美联储降息路径有关。美国关税方面,考虑到各国的态度以及谈判的因素,美国关税政策后续可能仍会有部分调整。对于美联储降息路径,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多次强调经济不确定性对点阵图判断的影响,因此,美联储的降息路径存在放缓的可能性。 从海外矿山来看,在Endeavor矿山计划近期投产、Tara和Kipushi矿山产能爬坡,以及Antamina矿山增产的带动下,预计在中期内,海外矿山将呈增产趋势。国内方面,一季度,国内矿山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减产10.04%,随着天气转暖,北方矿山生产季节性恢复,而火烧云、银珠山等矿山生产趋于稳定,国内锌精矿产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海外矿山产能释放,年内锌精矿港口库存预计维持在30万吨以上的偏高水平。截至3月底,冶炼企业原料库存同比增长51.37%,原料端的宽松预期已得到验证。预计随着国内外矿山增量逐步释放,原料宽松格局将持续。在此情况下,矿石供应增加将进一步推动锌精矿加工费上涨。 精炼锌领域,矿山与冶炼企业围绕加工费博弈,受春节假期影响,矿端增量向冶炼端的传导相对有限。此外,进口窗口仅在年初短暂开启,一季度,锌锭进口量环比下降24.65%。 综合来看,中期内,锌精矿加工费有望持续上涨,这将推动冶炼利润进一步修复。在此背景下,冶炼企业增产意愿增强,锌锭进口窗口仍存在打开可能,预计锌锭供应将出现明显增长。 从年初至今,基建端表现相对疲软。水泥磨机行业开工率、沥青装置行业开工率及铝线缆行业开工率均低于预期。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新开工面积与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延续下滑态势。另外,汽车销售数据则超出市场预期。 镀锌及压铸环节方面,春节过后,镀锌及压铸锌合金企业以库存去化为主,复产进度缓慢,企业开工率处于近年来同期较低水平。但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抢出口效应拉动,镀锌板出口量显著增长,在总需求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大。 展望后市,电力基建和汽车行业仍是终端需求的主要增长点,但二者耗锌量占锌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20%,对锌需求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此外,尽管美国“对等关税”延期为镀锌产品转出口保留了通道,但越南反倾销审查对部分中国出口镀锌板加征37.13%的临时关税,或导致国内相关产品出口受阻。综合来看,需求端对锌价的支撑力度较弱。 从宏观面来看,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持续推进,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升温,这将对锌价上方形成压制。从基本面来看,当前,锌精矿加工费已回升至高位水平,冶炼企业利润空间改善,复产积极性显著增强,预计锌锭供应将出现明显增长。 需求端,国内市场对锌价的拉动作用有待观察,而出口环节受贸易政策限制,难以形成有效支撑。因此,需求端对锌价的支撑力度偏弱。 综上所述,锌市场基本面将逐步转向宽松格局,受宏观层面的偏空影响,预计中期内锌价运行区间将呈逐步下移趋势。 (作者单位:国元期货)
【盘面】五一假日后首个交易日,沪铜全日呈震荡,主力合约在77000-78000之间波动,最终收77600,涨0.06%,成交总量略减,总仓增加超过6千手。沪铝冲高回落,盘中氧化铝再创新低,主力6月收19785,跌1%,成交总量略增,总仓略减。氧化铝主力9月收2675,跌1.94%。 【分析】沪铜延续震荡,4月7日的跳低缺口继续对盘面形成压力,而铝受累于氧化铝,整体有色盘面仍处于偏空的局面,目前宏观面上,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余波未平,市场也在等待国内宏观政策的指引。继续观望。 【估值】铜中性偏高 铝中性 【风险】外围风险 (来源:华鑫期货)
本周三美股的暴涨行情被很多人认为是“死猫跳”,高盛在周四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警告股市持续大幅回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齐齐下跌,道琼斯指数跌2.5%,标普500指数跌3.4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31%。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称,延迟部分对等关税确实对市场有所帮助,但不会减少不确定性。 高盛分析师也在报告中指出,自1月份以来,美股回调的风险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在最近几周美股已经大幅下跌,且特朗普周三取消了大部分关税的情况下,他们仍然认为美股进一步下跌的风险较高。 根据高盛的股票回撤风险模型,美股目前在3个月和12个月内下跌的几率均飙升至35%以上。高盛解释称,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标普500指数将继续下跌,该模型的下行风险自1月以来一直在上升。 三大不利因素 高盛表示,从历史上看,更高的股票回撤概率会导致股票远期收益下降,并增加出现更大回撤的风险。 而导致下行风险居高不下的原因不少。高盛指出,首先经济领域的领先指标已经出现疲软态势,尤其是美国近期制造业活动有所下滑。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数据,美国3月份新订单和生产指标均有所萎缩。 其次,美股市场近几周以来的过山车式波动也损害了股市前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波动率指数自特朗普首次实施互惠关税以来略有下降,但与年初水平相比仍处于高位。 除了经济方面的不利消息,美国政治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根据美联储的数据,衡量不可预测性的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周三飙升至689,低于本月992的峰值,但从历史水平来看仍处于高位。 此前,高盛分析师表示,在经济全面下滑的情况下,他们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跌至4600点,这意味着该指数将从周四的水平再下跌13%,或从2月份的历史高点下跌25%。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周四表示,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剧烈动荡之际,投资者已经陷入了“某种创伤、震惊或恐惧”,而这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声誉。 在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达利欧指出,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们对美国的信任感和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他还提到,这种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至少可以处理得更妥善一些。 目前而言,达利欧认为美元的贬值以及美债的抛售情况,值得投资者特别关注,因为这些迹象可能表明投资者正在远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 华尔街最初预计关税政策将提振美元和美债,但事实却相反,自特朗普就职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下跌了7%以上。 而美元的下跌伴随着美国股票和美债的抛售,这可能是外国投资者对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的回应,他们抛售美国资产,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 当被问及如果特朗普不取消关税,一些投资者是否会面临破产的危险时,达利欧回答道:“肯定有一些投资者会破产,这不仅是因为关税本身,还因为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他还补充说:“当资本市场持续下跌时,会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螺旋效应。” 尽管特朗普周三宣布对许多贸易伙伴暂缓加征对等关税,引发了股市和债市的大规模反弹,但乐观情绪迅速消退,投资者重新开始担心经济衰退和更多企业违约的可能性。 本周早些时候,达利欧警告称,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征关税引发的市场雪崩,其深层意义远超股市动荡等表象,可能导致世界三大秩序崩溃:货币体系崩溃、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秩序崩溃。 他在周四再度警告,美国经济很可能会陷入衰退,也在担心冲突进一步升级。当前的经济形势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金融市场的动荡、政治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关系的紧张。“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衰退,我们正在改变货币秩序。” 达利欧表示,他对特朗普改变政策方向感到满意,但他认为市场的剧烈波动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他说:“现在资本市场可能会陷入僵局,这种感觉本身就改变了所有人,尤其是公司处理业务的方式。”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特朗普私下表示,他知道上周公布的全面关税计划可能会使经济陷入衰退,但他不希望出现经济萧条。特朗普还告诉顾问,他愿意接受政策带来的“痛苦”。 经济学家认为,当经济衰退变得更加严重,失业率上升,经济低迷持续时间更长时,就会出现萧条。不过目前还没有人说关税会导致经济陷入萧条。
隔夜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今早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央汇金公司相继发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坚定,多家公募也在继续发声看好市场。 他们分析,从全球配置的角度出发,当下的A股具备配置价值。这既是由于国家层面对市场的呵护,也与中国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强化相关,虽然短期会面临波动,但是在悲观情绪宣泄后,市场会回到合理定价水平。 配置的角度来看,公募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内为主”,看好内需支撑+政策预期的大金融地产链、新消费、央企重组等权重股方向。 当下A股具备配置价值 “从全球配置的角度出发,当下的A股具备配置价值。”作为多只QDII基金的基金经理,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管恽雷看好当下A股,主要因为去年9.26以来,在国家层面上呵护整体资本市场,减少融资,增加投资者的回报,上市公司的治理也在变得更加透明。 基于产业链的角度,他也提到,中国依然有不少企业在产业链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能够产生较强的自由现金流能力,因此是具备配置价值的。 ”关于短期行情的波动,我们认为确实会由于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提升而使得资本市场的波动加剧,但是高波动一定不是资本市场的常态。”在他看来,在全球投资者悲观情绪宣泄之后,市场会回到合理的定价水平。 华宝基金则表示,本轮关税交锋落地,市场风险或较有限,结合业绩期,把握调整带来的机会,重视4月底高层会议动向。 “立足中长期,当前无论是国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潜在增量政策的储备,还是适应了上一轮贸易冲突后的出口结构优化,以及市场在心理上做好的准备、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对于信心的强化,均非2018年骤然遭遇贸易战时可比。”前海开源基金强调,对于A股,国内因素仍是决定A股走势的核心矛盾。 他们进一步分析,与2018年“内外交困”的宏观环境不同,当下国内正处于内需接力、科技突破的阶段,将成为应对外部压力的信心来源。其次,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当前国内依然有较为充足的政策储备进行对冲。 财通基金强调,关税波折或不改中期配置趋势,保持耐心,密切关注后续全球关税谈判进展,同时关注国内政策的应对指向,积极等待机会或是优选方案。 注重攻守平衡 如何进行具体的资产配置?恽雷认为,中长期来看,投资者应该在行情调整的过程中注重攻守平衡,即需要有防守的部分,也需要有进攻的部分,在行情的调整过程中,往往是市场先生给予投资者买入好公司的机会。 “对于中国这些竞争能力足够强,同时能够创造大量自由现金流的公司,并且注重股东回报的公司,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逆向投资的策略。”他表示。 华宝基金从配置角度出发提出“以我为主、以内为主”,即重视内需支撑+政策预期的大金融地产链、新消费、央企重组等三大权重股方向。 大金融地产链方面,券商受益股市向上与央国企合并,股份行受益地产改善+补涨,地产后周期需求在二手成交修复后传导,家居、家电、家装受益补贴政策; 新消费方面,健康消费(纺织服装/食品饮料)、IP消费(潮玩/传媒)、悦己消费(彩妆/首饰)、科技消费(消费电子等) 央企重组方面,重点关注军工、能源、电子信息、重装设备等。 前海开源基金也认为,一方面,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等作为中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的发力结合点,有望成为市场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对可能持续和反复的全球贸易谈判,短期仍需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持仓可阶段性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等方向倾斜。 博时基金表示,A股方面,超预期关税冲击下,短期A股承压。恒生AH溢价处于历史低位+港股海外投资者占比高,港股短期性价比比A股差。配置上红利+长债组合相对占优。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宣布征收的全面关税,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对于经济衰退的焦虑。 摩根大通在该关税出台后,将美国和全球的经济衰退几率上调至60%,较之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该机构警告,美国的破坏性政策是今年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且它将因为报复性关税、美国商业情绪下滑和供应链中断而被继续放大。 标普全球也将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从3月的25%上调至目前的30%至35%。汇丰银行则将美国股市的衰退概率增加至40%。 此外,巴克莱、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和瑞银在内的其他研究机构也担忧表示,如果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继续实施,美国经济在今年陷入衰退的风险将更高。 衰退或加强美联储降息力度 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Ryan Sweet警告,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将达到百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在未来12个月内极易进入衰退。 该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主管Ben May还指出,即使今年全球经济可能避免衰退,但增长率可能跌至2%以下,这将是全球自金融危机以来(除新冠疫情外)最弱的年增长率。 安永经济学家Greg Daco也估计称,关税可能将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损失690美元,低收入家庭损失超过1000美元。而晨星则称关税是美国自找的经济灾难。 Groundwork Collaborative执行董事Lindsay Owens更进一步,称经济衰退都不足以形容严重性,应该说特朗普正在把美国带入经济萧条。 除此之外,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估计,受到特朗普关税影响,未来12至18个月内,欧盟和英国的失业率将上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Thomas Sampson也表示,欧洲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将面临同样的价格上涨。 面对关税的破坏性冲击,一些分析师预计,这将促使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以提振经济。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三次,加拿大皇家银行也作出了相同的预测。 瑞银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时间降息75至100个基点,花旗重申了美联储从5月开始降息125个基点的预期,摩根大通估计今年将两次各降25个基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