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599

  • 美债不再是“避风港”?达里奥本周第二次拉响警报

    在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重大的减税法案之际,亿万富翁投资者、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周四再次对飙升的美国债务和赤字发出警告, 称投资者应该对政府债券市场感到担忧 。 “我认为我们应该对债券市场感到担忧,” 达里奥在一场活动上说道。“这就好比…… 我是一名医生,正在查看病人的情况,然后我说,你体内正在出现这种(病症的)恶化,而且我可以告诉你,情况非常、非常严重,不过我没办法告诉你确切的时间。” 他还表示,“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切实展望接下来的三年,前后浮动一两年,我们将处于极其、极其危急的境地中”。 “我们的赤字将达到GDP的6.5%左右,这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他称。 达里奥还表示,他不指望美国政客们能够化解分歧,减轻国家的债务负担。 在达里奥发出上述警告之际,美国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总统特朗普的减税法案,也就是所谓的“美丽大法案”。这项法案将大幅减税并增加军事支出。 无党派分析人士预测,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使美国债务增加3万亿至5万亿美元。 此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上周五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1,理由是联邦政府预算赤字不断膨胀,债务利息支出飙升。至此,美国失去了最后的3A评级。 对此, 达里奥周一警告称,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甚至低估了美国国债面临的风险 。他指出,穆迪没有考虑到联邦政府通过印钞来偿还债务的风险。 出于对财政状况日益加剧的担忧,美债价格近期大幅下跌。此前,对关税上调导致通胀加剧的担忧已经令美债价格承压。 周四,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5.14%左右,为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融资成本上升、支出持续增长以及税收下降,共同推动赤字螺旋式上升,令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今年4月,36.2万亿美元国债的净利息支出为890亿美元,高于除社会保障以外的所有其它类别。

  • 【盘面】夜盘沪铜探底回升,白天盘主力6月合约一度重返78000之上,午后回落,主力6月收77790,跌0.15%,成交总量略增,总持仓增加超过3千手。沪铝交易节奏与沪铜基本同步,主力7月收20155,跌0.20%,成交总量略增,总持仓略减。交易所提高氧化铝手续费,投机性降温,氧化铝回落,主力9月收3169,跌2.01%。 【分析】沪铜延续震荡,且有交易重心下移的迹象,短线78000形成阻力,近期宏观面无法对铜形成强驱动力,关注77000-78000震荡区间。氧化铝短期调整,对铝价影响偏空,目前逐步进入消费淡季,虽然持续将库,但铝价短期暂无强驱动力,技术上关注19500-20300震荡。 【估值】铜中性偏高 铝中性 【风险】外围风险 (来源:华鑫期货)

  • 宏观方面,美国5月综合、制造业、服务业PMI均好于预期,受关税政策缓解影响,美国本月的商业活动和产出预期均有所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新订单相对比较强劲。而欧元区5月综合PMI从4月的50.4降至49.5,制造业的小幅改善被服务业的下跌所抵消。美欧经济体之间的对比,或有利于美元后期的企稳表现。特朗普减税案在众院涉险过关,正提交参议院审议。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减税法案引发美债抛售,若关税稳定在10%水平,美联储下半年将降息。库存方面,LME铜库存下降2300吨至166525吨;comex铜库存增加1437吨至158402吨;SHFE铜仓单下降9464吨至31754吨;BC铜仓单下降604吨至2133吨。需求方面,高铜价高升水制约下游采购节奏。 铜价在当前位置多空之间形成新的平衡或制衡,但当前的内外显性库存的不断且快速流出,以及国内铜价差结构也不利于空头过度布局,这有利于维护当前铜价,暂时仍以震荡偏强看待。 (来源:光大期货)

  • 美债标售引发“股债汇三杀”惨案?华尔街害怕的远不止于此!

    美国三大股指遭遇四月以来最严重抛售、长期美债收益率纷纷出现两位数基点单日暴涨、美元指数单日又现将近50点的大跌——对于华尔街而言,本周三无疑再度遭遇了一个“股债汇三杀”交易日,而在一片惨跌声中,美债无疑再度成为了整个金融市场的“风暴眼”…… 和我们 昨日所提醒 的“一模一样”,继周二日本20年期国债拍卖遇冷后,周三美国20年期国债疲弱的发行结果再度给全球市场蒙上了阴霾,令投资者转向防御姿态。 问题在于,当本应作为避风港的主权债券成为市场焦虑加剧的根源时,这场抛售便具有更为令人不安的深意。尤其当“主角”是美国国债时,忧虑无疑更甚。 (标普500指数在20年期美债标售后一路重挫) 如同我们前一天所介绍的, 周三的20年期美债标售是穆迪上周剥夺美国Aaa评级后的首场长债拍卖。最终,这场标售却以所有人不想看到的惨淡数字收场: 本次发行的最高中标利率达到了5.047%,这是史上第二次得标利率超过5%,较预发行利率5.035%高出约1.2个基点,也是近6个月来最大尾部利差。同时投标倍数也从近六个月平均水平2.57下降至2.46。 3A评级全失后的首场美债标售需求疲软,本身是能预料到的。实际上,情况总是类似——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各路投资者都会购买国债,唯一的疑问是价格。周三交易员们要求的收益率溢价明显高于预期,市场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债券市场正在向政策制定者发出警告信号,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不能再被忽视太久,”摩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Priya Misra表示。“不仅仅是债券市场,现在这些担忧情绪正在抑制风险情绪,并笼罩股市,信贷市场也开始关注。” 华盛顿的财政挥霍仍然是债券投资者焦虑的主要来源。 无党派分析人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减税法案提案将在未来十年内使36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规模进一步激增2万亿至5万亿美元。 20年期的美债拍卖为这场债市烈火添薪,但本周早些时候固收市场其实早已暗火涌动。 关税、货币刺激、债务攀升、财政纪律松弛、政策风险加剧、顽固通胀及飙升的通胀预期——这些因素无一例外都正令全球投资者对拉长“久期”或买入长期债券望而却步。 鉴于特朗普刚刚发动了一场肆无忌惮的全球贸易战,并试图颠覆过去80年来的世界经济秩序,世界其他国家正在纷纷重新评估它们持有的美元资产,“抛售美国”已逐渐成为了近几个月来全球资本市场的主旋律。 这回丢失AAA真的不一样? 事实上,金融市场本周伊始其实还对穆迪上周取消美国Aaa信用评级的决定反应相当平淡,一些市场人士曾预期这一行动不会对美国资产价格造成长期损害 ——就像2011年美国评级首次遭遇降级时的情况一样。 然而,考虑到当今充满挑战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美国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不少资深行业人士表示,为监测未来几个月的影响,眼下一个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便是所谓的美债 “期限溢价”。 2011年8月,当标普全球公司成为三大评级机构中第一个下调美国AAA评级的机构时,几乎没有引起多大负面反响,因为美国国债当时仍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尽管标普在当时做出了破天荒的历史性决定,但在降级后人们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反而一度出现了飙升,收益率和期限溢价急剧下降。 但现在,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2011年时,美国的联邦政府债务/GDP比率达到94%,创下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反映出政府为应对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而支出激增。但当时的联邦基金利率仅为0.25%,通胀率位于3%且处于下行通道,数年后更是降至零,直到2020年疫情才重返3%。 今天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穆迪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共债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0%,预计未来十年将进一步上升至134%;官方利率超过4%。尽管通胀率目前回落至了2.3%,但随着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预计接下来通胀率还会上升。与此同时,消费者的短期和长期通胀预期则已触及了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29万亿美元的国债市场仍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关键,但美国政策风险的增加正促使世界其他国家重新考虑其对美国资产(包括国债)的风险敞口——“去美元化”正在进行中。 从信贷市场的定价看,业内甚至似乎预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在未来最终还将连降六级,至BBB+,稍高于投资级(BBB-)的边缘。 美债期限溢价可能进一步飙升? 综合这些因素,人们或许不难得出结论,与2011年不同的是,美债“期限溢价”——即投资者要求持有长期债券而非滚动短期债务的风险溢价,在此次评级下调后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特别是考虑到其起点相对较低。 诚然,在上周五穆迪下调评级之前,美债期限溢价已经来到了十年来最高的,目前为0.75%——即75个基点。但这仍要远低于2011年的水平,而且从历史标准来看也很低。 从历史来看,上一次“山姆大叔”的债务或通胀动态像今天这样令人担忧时,期限溢价要高得多。 在遭受“滞胀”打击的20世纪70年代,期限溢价曾上升到5%,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联储为平息两位数通胀率而采取两位数利率所引发的“沃尔克冲击”衰退之后,期限溢价约为4%。 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教授、纽约联储"ACM"期限溢价模型联合创建者Emanuel Moench指出,“鉴于美国面临的财政挑战,期限溢价近期已显著上升,未来可能继续走高。部分投资者担忧可能形成自我实现的债务危机——高债务/GDP比推高利率,增加政府利息负担,使通过增长化解债务的空间收窄,这可能进一步推升期限溢价。” 关键问题是:上限在哪里? 历史表明,在美国实施严肃财政纪律,或市场利率走高对家庭、企业及联邦政府造成过大压力前,这一溢价还有巨大上升空间。 部分分析师预计今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还将再涨50基点,这将使其触及5%的关键位——该水平既是多数投资者眼中的心理关口,也是这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2023年10月所创下的全球金融危机后高点。 正如Moench所言,随着当前财政不确定性高企、政策可信度低迷,美债正处于“脆弱时刻”。而与此同时,全球环境也同样正开始处于风声鹤唳之中——本周日本30年期债券收益率同样已飙升至了历史新高……

  • 周三沪铜主力延续震荡,伦铜昨夜9600美金遇阻回落,国内近月B结构缩小,周三电解铜现货市场成交回暖,下游逢低积极补库,内贸铜升至升水275元/吨,昨日LME库存降至16.9万吨。宏观方面:2026年FOMC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表示,美联储已做好保持耐心的准备,将通胀长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美联储才有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当前需要时间了解贸易政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程度,美联储最好按兵不动。欧央行副行长表示,随着欧元走强及国际能源成本的下滑,欧元区实现2%的通胀长期目标已愈发临近,美国加征关税对通胀影响不明朗,但不会拖累欧元区物价降温的长期趋势,市场普遍预计欧央行将于6月再次小幅降息。产业方面:艾芬豪-紫金旗下的卡莫阿铜矿中的卡库拉地下矿山已确认暂停开采作业,所有工作人员撤离至地面,主因东区近期发生多次地震,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由于中国电网投资和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坚挺以及美国关税溢价的需求前置,全球精铜市场平衡或由松转紧,关税政策也引发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担忧,此外美元指数疲软持续支撑铜价;基本面上,卡莫阿东区地下开采作业暂停,巴拿马年内复产前景黯淡,LME库存持续下降,在宏观风险暂时平息后交易核心回归基本面强支撑逻辑,预期短期铜价将在高位震荡并测试上方阻力。 (来源:金源期货)

  • 【盘面】夜盘沪铜高开高走,早盘再创日内新高,午后延续强势,主力6月收78100,涨0.31%,成交总量略增,总仓增加超过3千手。沪铝得益于沪铜和氧化铝的双重带动,全日呈强势,主力7月收20190,涨0.65%,成交总量和持仓总量均略增。氧化铝白天盘大幅上涨,再创阶段新高,主力9月收3246,涨超3%,持仓总量增1.8万余手至49万手以上。 【分析】隔夜美元弱势,带动有色整体反弹。因移仓因素,今日沪铜远期强于主力6月合约,沪铜短期重回强势区,关注后期远期合约的扩仓情况,若延续整体扩仓,反弹或可看高一线。而氧化铝继续聚焦于几内亚铝土矿供给,短期价格维持向上的高弹性,并带动沪铝上涨,短期关注几内亚局势,目前铝逐步进入消费淡季,中期需注意铝对氧化铝的价格反馈。 【估值】铜中性偏高 铝中性 【风险】外围风险 (来源:华鑫期货)

  • 周二沪铜主力维持震荡,伦铜昨夜9500美金上方强震荡,国内近月B结构收敛,周二电解铜现货市场成交平淡,换月后高升水抑制下游采买情绪,内贸铜升至升水440元/吨,昨日LME库存降至17.4万吨。宏观方面:据美国情报部门透露,以色列正可能准备队伊朗核设施发动武装攻击,目前尚不清楚以色列领导人是否已做出决定,消息一出后黄金、原油大幅反弹,美元指数承压,铜价上扬。国内方面,央行分别下调1年期和5年期LPR幅度为10个基点,下调后5年期LPR利率已降至3.5%,此举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促进企业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国家发改委宣布,建议不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保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将《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到实处。产业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4月我国铜材产量累计为749.2万吨,同比 5.2%,产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江西、浙江和江苏。非洲刚果金因连续一周时间的地震影响,目前艾芬豪-紫金旗下的卡莫阿铜矿已暂停地下作业的开采活动,目前已开始疏散井下作业员工,西区经评估后仍然恢复运营。 因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以及中国央行持续出台宽松政策支撑铜价高位震荡,LPR利率的下调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信贷需求,而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有效改善中国的消费和投资;基本面上,巴拿马铜矿复产前景渺茫,海外低库存状态持续,预计短期将维持高位震荡,关注全球贸易局势的演变。 (来源:金源期货)

  • 铜价上涨回补跳空缺口多空增仓激烈博弈压力位

    4月,铜价持续上涨回补跳空缺口,多空资金在压力位附近增仓博弈,空头增仓防守压力位。伴随铜价上涨,国内主力持仓由空翻多,保有少量多头敞口;国际金融和产业资本多空对减,小幅收缩敞口规模。市场看涨情绪有所恢复,期权市场预计,5月铜价将在70000元~80000元/吨区间运行。 多空增仓激烈博弈,空头增仓防守压力位。沪铜盘面,4月7日,多头加速出逃,铜价封跌停板73640元/吨;4月中旬,空头止盈和多头增仓拉升铜价大幅反弹,逼近上方78500元~79500元/吨压力区间;4月下旬,多空资金在压力位附近增仓博弈,空头出现增仓打压价格。伦铜盘面,4月,空头增仓下砸价格至阶段低点8105美元/吨,之后部分空头止盈离场,带动铜价反弹至上方9500美元/吨压力位,多空呈现激烈增仓博弈。4月30日,沪铜收盘价77220元/吨,较3月同期的79950元/吨下降3.4%;伦铜收盘价9125美元/吨,较3月同期的9710美元/吨,下降6%。 国内主力由空翻多,国际金融和产业资本多空对减。4月30日,沪铜持仓量TOP20期货公司持有净多头5316手,4月同期持有净空头4496手,国内主力持仓由空翻多,国内主力减持空头是推动铜价上涨的重要力量。5月2日,伦铜商业机构(包括生产商、贸易商、加工商、用户等产业客户)持有净空头60001手,较4月同期空头敞口收窄4895手,投资基金持有净多头敞口31505手,较上月同期多头敞口收窄10072手。 市场炒作风险处于中等水平。4月30日,沪铜主力合约持仓量16.9万手,上期所指定交割仓库铜库存8.9万吨,盘面持仓规模与交割库库存之比为9.4,处于中等偏高水平;LME 3个月期铜持仓28.7万手,库存20万吨,月均可交割产量141万吨,未来3个月内,持仓量与交易所库存和产量之和比值为1.6。综合考虑,伦铜持仓处于较低水平,库存较为充裕,市场炒作风险处在中等水平。 铜价处在长期价格区间中部偏高位置。沪铜期货价格长期运行区间在41000元~89000元/吨,伦铜期货价格长期运行区间在5100美元~11100美元/吨。4月30日,沪铜主力合约收盘价77220元/吨,处在长期价格区间75%分位;伦铜期货收盘价9125美元/吨,处在长期价格区间67%分位。 铜价持续上涨回补跳空缺口。4月中旬,铜价大幅反弹且持续上涨,沪铜价格上涨至71000元~79500元/吨区间上沿,基本回补此前跳空缺口,短期伴随多空资金激烈博弈,铜价在76500元~78500元/吨区间窄幅震荡。伦铜价格快速下跌,并跌破8700美元/吨震荡区间下沿,在8100美元/吨附近获得支撑后强劲反弹,价格重回9500美元/吨附近。 伦铜远月价格较近月价格处于贴水状态,近期,现货资源由宽松逐渐趋紧。4月30日,沪铜远月合约价格较近月合约贴水2.6%,伦铜远月合约价格高于近月合约6.8美元/吨,处于平水状态;伦铜Cash/3M升水55.16美元/吨,较3月同期上涨50.11美元/吨,反映出近期现货资源由宽松逐渐趋紧。 市场看涨情绪有所恢复,期权市场预期5月铜价主要在70000元~80000元/吨区间运行。沪铜期权隐含波动率4月急速上升至历史高位后快速回落,维持近半年以来中部偏上水平。4月28日,沪铜期权隐含波动率报收于23.33%,市场预期铜价维持区间震荡概率较高。从沪铜期权最大持仓量所在行权价来看,4月28日,Cu2506合约看跌期权最大持仓量所在行权价大幅下移至70000元/吨,期权费276元/吨;看涨期权最大持仓量所在行权价为80000元/吨,期权费628元/吨,市场预计5月铜价主要在70000元~80000元/吨运行。从期权持仓量来看,4月28日,看跌持仓量36975手,较3月同期减少4117手;看涨持仓量31230手,较3月同期减少9754手;持仓量PCR报收于1.18,较3月同期上升0.18,反映出沪铜市场多头情绪增强。(作者单位: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

  • 【盘面】夜盘沪铜高开后震荡,早开盘回落,午后继续回落,主力6月收77540,跌0.26%,成交总量和持仓总量均略减。沪铝夜盘低开后震荡,白天盘窄幅波动直至收盘,主力7月收20075,跌0.45%,氧化铝冲高回落,并呈近强远弱格局,主力9月收3134,涨1.42%,成交总量缩减,总持仓增加超过3万手。 【分析】铜继续减仓调整,6月合约也面临向远期移仓,近期宏观平淡无法对期价形成强驱动,盘面偏于震荡。而氧化铝虽然处于强势,但对铝价影响较弱,目前铝逐步进入消费淡季,后期需注意铝对氧化铝的价格反馈。 【估值】铜中性偏高 铝中性 【风险】外围风险 (来源:华鑫期货)

  • 美元资产风暴临近?德银画出“皱眉曲线” 达利欧警告印钱化债

    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削减开支“雷声大、雨点小”,却又忙着继续扩大财政窟窿的行为,全球市场正在小心翼翼地评估下一场美元资产风暴将以何种方式呈现。 作为背景, 美国特朗普政府眼下正在推动一项被美国总统称为“大美丽法案”的减税与支出法案 。最新的跨党派测算称,目前的提案可能使美国财政赤字在 未来10年增加近3万亿美元 ,进一步恶化美国的财政状况。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美国的负债规模已经达到36.21万亿美元。根据国会测算, 今年美国偿还的债务利息将超过1万亿美元 。横向对比,特朗普2017年推出减税法案时,美国政府当年的债务利息为2630亿美元。 (来源:美国财政部) 德银:“皱眉曲线”取代“微笑曲线” 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策略主管乔治·萨拉维诺斯对二十年前的美元“微笑理论”进行改造,提出“美元财政皱眉曲线”,并强调接下来的国会预算谈判,将决定美元处于曲线的哪个位置。 (来源:德意志银行) 在周一的报告中,萨拉维诺斯表示, 曲线左侧的极端情况是财政政策过于宽松,这会导致美国债券和美元双双下跌——就像周一早上再次见证的那样。 若这种模式继续下去,表明市场“正在失去为美国赤字和不断上升的金融稳定风险提供资金的兴趣”。 在“皱眉曲线”的另一端则是 财政立场收紧过快,迫使美国陷入衰退和美联储深度宽松周期 。 过去几十年里,市场往往遵循着“美元微笑”理论,即美元在经济强劲增长或深度衰退时期走强。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这一模式,随着全球贸易伙伴集体对持有美元的价值感到担忧,美元的避险吸引力大幅下降——或者说美元已经变成风险的代表。 虽然特朗普政府至今仍没有展现出精准实施政策的能力,但他们似乎格外偏好使用简陋的手段来实现各种“赢麻了”的吹嘘,这也正是市场担心的事情。 在国会山谈判的背景下,知名投资者达利欧在周一对 美国政府最终得靠“印钱还债” 发出警告,也就是俗称的“内债不是债”。 达利欧警告美元长期贬值 对评级机构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一事,桥水基金创始人、《债务危机》作者瑞·达里欧周一发布了一段言简意赅的短评。 (来源:X) 他在社交媒体上警告称,穆迪的信用评级只会评估美国政府不还钱的风险,其中并没有包含更大的风险—— 负债国家会通过印钞来偿还债务,从而导致债券持有人因所获货币贬值(而非货币数量减少)蒙受损失 。 达利欧总结称,对于那些关心自己资金价值的人来说,美国政府债务的风险要大于评级机构所传达的状况。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