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2个
12月2日至4日, 阳光电源(300274.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前三季度户储出货受制于IGBT和电芯瓶颈,出货约2.5万套,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会快速攀升,但第四季度的上量无法完全弥补前三季度的缺口 。另外,阳光电源指出,与年初预判相比,由于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导致户储上量节奏滞后,出货预期在一定范围内有些调整很正常,户储去年3000套,今年预期由8-10万套调整为6-7万套,明年预期由40-50万套调整为30-40万套,仍旧呈爆发式增长。 阳光电源称,户用储能逆变器今年预期12-15万台,明年预期由80-100万台调整为70-90万台。户用储能逆变器加上户用储能明年出货预期还是很可观的,调整10-20%属于正常调整,且 户储在储能业务中占比小 ,今年前三季度户储收入占储能收入约10%, 户储出货量的微调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 对于 明年大储和工商业储能的利润 情况,阳光电源认为,大储明年出货预期是15GWh。今年第三季度剔除汇率大储还有7-8%净利率, 明年大储的净利率预期还会不错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公司在项目管理、软件编程、现场安装调试方面有很大改善,调试效率大幅提升。这是公司的技术能力、交付能力、工程能力提升带来的效益,成本的可控性变强了。二是预计明年收入规模快速增长,规模效益带来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降。三是明年下半年电芯价格也会下降,会腾出一些毛利的空间。 对于如何开拓户储业务,阳光电源透露, 公司做了组织机构的调整,内部业务分成三大块,地面电站、户用和工商业、储能。 按产品事业部运作,确保客户端的需求信息畅通无阻快速传递到研发端。接下来会针对户储,在每个国家都有安排队伍去夯实渠道业务,充分调动渠道积极性。 未来5年目标是力争渠道业务第一。 此外,其还认为,渠道业务最关键还是靠品牌力,公司长期坚持品牌经营战略,夯实产品中高端的定位,要坚定不移的走中高端的路线,坚定不移的把产品差异化和产品的优异特征给挖掘和夯实。 展望未来储能需求,阳光电源预计明年全球储能计超过100GWh,增长100%左右 ;另外,市场预计碳酸锂的价格在明年二季度会下跌,明年储能的盈利状况会改善,进一步促进储能市场发展, 阳光电源表示也会重点管理好库存 。 会上,有投资者问到行业未来是否会出现价格战,对此,阳光电源称,光伏行业未来30年的增长是每年都可以预见和高增长,周期带来的波动幅度会比较小,“ 价格战可能会出现,但对头部企业影响比较小,前五家企业占了70-80%份额 。”
尽管上周美国非农数据大超预期,但由于市场仍然押注美联储将放缓加息,同时对于中国经济复苏前景信心不断加强,美元周一持续贬值,金价攀升至今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截至发稿,现货黄金上涨0.17%至每盎司1800美元上方,此前一度达到今年7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指数下跌0.24%至104.24点,达到6月末以来的最低水平。除黄金外,钯、银和铂金的价格也都有所上涨。 美联储仍将放缓加息 今年以来,由于美联储持续大举加息,金价持续遭受冲击。但近期有迹象显示,美联储的强硬态度正在减弱,这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金价,上周金价突破了每盎司1800美元。 尽管上周五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发布后,由于数据大超预期,使得金价又再次跌破这一水平,但本周一,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的押注压低了美元汇率,再一次推高了金价。 黄金往往与美元和美联储利率呈负相关性,因为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并且低利率环境往往意味着持有黄金等非收益资产的机会成本更低。 ABC Refinery机构市场全球主管Nicholas Frappell表示,美国强劲的就业数据和薪资压力使得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阻力减弱,这一度"有助于压低金价",但金价"几乎立即反弹,目前有'逢低买入'的感觉。"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超过预期,且平均时薪强劲增长,使得市场对经济衰退日益加剧的担忧减弱。 但这可能仍然无法阻止美联储从本月开始放缓升息步伐:目前市场人士认为, 美联储本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1% 。 City Index分析师Matt Simpson在谈到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时表示,市场仍预期美联储将放慢紧缩步伐,这为金价提供了支撑。此外,中国优化新冠疫情应对政策的消息,意味着国内的黄金需求将增加,进一步支撑价格。
华西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上游硅料价格下跌,主要系上游供给端持续增加,供需紧张格局出现反转,后续硅料价格或将步入下行通道。随着硅料价格的下跌,光伏地面电站的经济性提高,盈利能力提升,需求也有望回升。电站运营企业受益于光伏地面电站的规模的不断提升和项目自身的经济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回暖,业绩持续性将得到保障。推荐关注光伏运营规模领先,自身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下游电站运营企业。 受益标的: 晶科科技(601778.SH)、太阳能(000591.SZ)、林洋能源(601222.SH)、金开新能(600821.SH)、京运通(601908.SH)。 事件: 据SMM最新报价显示,12月5日,部分SMM硅产品报价出现下跌。工业硅方面:通氧553#硅(天津港)报价跌100元,跌至19200-19600元/吨,日均价19400元/吨;441#硅(天津港)报价跌100元,跌至20100-20300元/吨,日均价20200元/吨。硅粉方面:99金属硅粉到厂报价跌100元,跌至22800-23000元/吨,日均价22900元/吨;553#金属硅粉到厂报价跌100元,跌至22300-22600元/吨,日均价22450元/吨。多晶硅方面:多晶硅致密料报价286-301元/千克,日均价293.5元/千克。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光伏新增装机快速增长,分布式光伏占比提升明显。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1-10月,我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58.24GW,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9%,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装机量,国内光伏市场发展良好。在上游硅料迟迟未降价,组件价格高企的背景下,2022年前10个月国内光伏装机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印证国内旺盛需求。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各地报送的试点县(市、区)名单予以公布。 《通知》指出,全国共有676个,全部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试点工作要严格落实“自愿不强制、试点不审批、到位不越位、竞争不垄断、工作不暂停”的工作要求。《通知》还指出,试点过程中,不得以开展试点为由暂停、暂缓其他项目立项备案、电网接入等工作。对于试点过程中不执行国家政策、随意附加条件、变相增加企业开发建设成本的,将取消试点资格。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增长迅速,从2016年的12%左右升至2021年的53.4%,2022年前三季度的占比已升至67.2%。前三季度集中式光伏占比32.8%,较去年同期35.8%减少3pct。光伏集中式装机6.05GW,环比二季度下降12.17%,集中式光伏整体推进速度较为缓慢。随着大基地项目的加速推进,集中式需求将陆续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材料高价无碍制造端增幅强劲,光伏产品出口创新高。 进入2022年,上游光伏材料价格并没有如市场预期那样下滑,反而继续呈现上涨态势。价格上涨,充分反映了下游光伏装机需求的火爆,2022年前三季度,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四个环节产量超过去年的全年产量,4个环节的增长速度均超过40%。其中,多晶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236GW,同比增长43%;组件产量191GW,同比增长46.9%;电池片产量209GW,同比增长42.2%。 2022年,由于欧洲能源转型加速,叠加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快速扩张,海外需求仍然坚挺,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同比大增。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10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132.2GW,同比增长61%,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85.8%,传统光伏应用市场保持旺盛需求。此外,欧盟2022年5月出台的《欧盟再生能源计划》规定,2025年前实现超过320GW的光伏并网目标,并到2030年进一步扩大到600GW。随着海外各国装机目标不断提升,海外需求将持续旺盛。 硅料价格下行,下游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此次价格连续下跌,反映出上游供给逐步释放,硅料或将正式步入下行通道。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0个省市自治区已明确“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其中26个省市自治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406.55GW,未来四年新增355.5GW,光伏新增项目储备雄厚。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下跌,将持续刺激需求释放,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仍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光伏下游运营企业在各环节成本压力环节后,有望分配到产业链留存利润,地面电站光伏需求有望回升。随着规模的快速提升,也有助于光伏电站运营企业增厚利润,推动自身稳定发展。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再次出现波动;2)新能源消纳不及预期;3)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不及预期。
周一,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的禁运令正式生效。与此同时,针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政策也终于确定,西方航运业、保险业及金融业需遵守60美元每桶的价格上限政策,才能参与俄罗斯石油贸易。 然而,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已经组建了一支由100多艘船龄较老的油轮组成的“影子船队”,以绕开西方国家的航运封锁。 哈佛大学戴维斯中心的俄罗斯石油专家Craig Kennedy表示,最近几个月观察到很多与俄罗斯达成的油轮买卖,且在交易完成后的几周,这些油轮就出现在俄罗斯,并装载其出口的石油。 能源咨询公司Rystad则透露,俄罗斯今年通过购买和重新谈判,获得了原先为伊朗和委内瑞拉提供运输服务的油轮,规模大概在103艘油轮左右。 船运服务公司Braemar的油轮研究负责人Anoop Singh则称,今年通过匿名交易购买的这些油轮服役期一般在12-15年左右,也就意味着以它们目前的船龄来看,将在未来几年就会退役。 11月时,Braemar曾告诉国际能源署,俄罗斯相关方在今年可能已经购买了29艘超级油轮(VLCC),每艘可运载超过200万桶石油。此外俄罗斯还可能购买了31艘容量在100万桶的苏伊士型油轮和49艘容量在70万桶的阿芙拉型油轮。 俄罗斯国有银行VTB行长Andrei Konstin在10月也暗示了俄罗斯在油轮上的大买卖,据其表示俄罗斯至少需要1万亿卢比(约162亿美元)用于扩张油轮船队。 船仍不够多 尽管俄罗斯似乎花了大力气打造其“影子船队”,但分析师们仍认为该船队不足以维持俄罗斯的现有石油出口水平。俄罗斯可能会在2023年的前几个月被迫减少出口,从而有可能导致国际石油价格走高。 Braemar预计俄罗斯石油出口缺口将在每天70万到150万桶之间,并警告俄罗斯短期内需要更多的油轮。 Rystad估计俄罗斯仍需要额外的60-70艘油轮来进行出口。在制裁启动后,目前每天的俄油海运出口量可能将下降20万桶。 此外,Rystad补充称,如果算上俄罗斯通过管道运输到欧洲的石油供应削减,全球市场损失的俄罗斯石油总量可能达到每天60万桶。 该公司分析师Viktor Kurilov估计,俄罗斯需要超过240艘油轮才能维持其当前的出口水平。 Kennedy则进一步警告,当欧盟的禁运令在明年2月时扩大到俄罗斯石油产品时,油轮短缺将进一步扩大。俄罗斯需要更多的油轮来将原本卖给欧洲的产品送到更远的亚洲。 他表示,俄罗斯的确可以绕开欧盟的制裁,但因为它出口的石油实在太多了,这导致俄罗斯短时间内很难保持高水平的出口规模,欧美实施的价格上限计划确实给国际油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最近几周,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公司的分析师纷纷表示,投资人应该改变对中国股票的态度,为重返该市场做好准备。 高盛预计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明年的回报率将为16%,其认为中国股票将在2023年跑赢其他市场,建议投资人增持中国股票。 摩根大通则预计2023年MSCI中国指数的上涨空间为10%。标准人寿(abrdn Plc)也发出明确信号称,现在正是买入中国股票的好时机。 标准人寿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Rene Buehlman表示,至少可以保证,中国股票现在的估值并不高,投资者应该回到中国。 看好板块 总体而言,围绕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在市场中建立共识。由于中国政府不断调整优化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并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更多支持,全球投资人越来越看好中国股票。 Buehlman称,中国市场中,最具长期潜力的领域似乎是 消费领域、医疗保健、与财富相关的金融服务、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创新 。 美国银行的中国股票策略师Winnie Wu则认为 互联网和金融 股将引领中国股市的短期反弹。 而法国巴黎银行资管公司的高级策略师Chi Lo表示,将坚持看好可能会受到政策推动的行业,如符合中国长期增长目标的三个关键主题: 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和产业整合 。 高盛还建议在 技术硬件和盈利的国有企业 上进行与政策相关的押注。 资管公司DWS亚太区首席执行官Sean Taylor指出,现在许多对冲基金那种减持或做空中国的风险越来越大,他认为明年中国股市大概有15-20%的上涨空间。 他补充道,中国市场将累积利好,特别是消费驱动的板块将获益明显。 但也有机构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瑞银就建议对中国股票进行中性配置。 标准人寿的Buehlman解释称,部分欧美投资者犹豫是因为国际政治的波动,如俄乌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紧张情绪让人们对快速反弹的中国资产的态度变得相对保守。
最近几周,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公司的分析师纷纷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和股票前景的乐观态度。近日,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时隔两年后再次看好中国股票。 大摩时隔两年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当地时间周日,大摩包括Laura Wang在内的策略师发布报告称,由于中国政府不断调整优化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并且多方面出现积极进展,使得中国股票评级获得提升。 “ 在盈利修正和估值方面,我们正处于长达多个季度的复苏周期的开始 。” 大摩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持股观望(equal-weight)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自2021年1月以来,大摩对中国股票予以持股观望评级已经有近两年时间。 大摩还将2023年底的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59点上调至70点,将恒生指数目标从18200点上调至21200点。新的指数目标意味着大摩押注未来中国股票上涨幅度将超过10%。 近期,随着全球多家投行纷纷看好中国股票,中国股票已经迎来强劲表现。今年11月,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近10%,是自2020年7月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月。香港恒生指数在11月累计上涨26.62%,创下近10年最大单月涨幅纪录。 “新的牛市周期正在开始” 摩根士丹利建议进一步增加对消费品公司等的敞口,并增加对离岸中国股票的配置。 鉴于新兴市场股票的盈利增长,摩根士丹利现在 “更有信心认为,一个新的牛市周期正在开始”。 大摩上调中国股市的评级的行为,也与该券商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北亚新兴市场的偏好一致。 不过大摩策略师也表示,中国的复苏之路可能“将是崎岖不平的,因为盈利压力将持续到明年初”。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主要观点 OPEC+会议预计维持200万桶/日减产计划不变,但不排除进一步减产推升油价的可能性,此外欧盟对俄60美元/桶价格上限计划落地短期内或使得俄罗斯出口有所减量,但其长期影响需关注俄罗斯方面的应对以及全球贸易流向的转向情况,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制裁影响或逐渐减弱。需求方面,海外加息节奏放缓,市场偏好或有回升,但经济压力或将持续抑制消费,且国内疫情形势转好带动消费回升或有时滞。随着OPEC+减产计划以及欧盟对俄价格上限政策的落地,短期内供应端的利多已被市场定价,短期冬季取暖对原油需求有所支撑,但长期海外经济压力或使得需求持续疲弱,预计油价受需求压制上方空间或有限,Brent或介于80-90美元/桶区间运行。 重要指标 行情回顾 上周油价上涨,欧盟对俄价格上限的制裁定于60美元/桶,俄罗斯供应中断担忧有所升温,市场预期OPEC+或在12月4日会议上加大减产力度以支撑油价,供应端利多因素支撑下油价上行。 价差分析 上周内外盘价差震荡走弱,B-W价差震荡走弱,EFS价差走弱; 上周WTI和BRENT月差震荡走弱,WTI维持Contango结构,Brent维持Back结构; 上周美油和布油管理资金净持仓环比继续减少; 供应分析 11月OPEC原油产量2879万桶/天,上月份产量2984万桶/天,减产105万桶/天。该减产口径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两名欧佩克+消息人士周五表示,欧佩克+可能在周日开会时维持目前的石油产量目标,但部分人士表示,鉴于对经济增长和需求的担忧,进一步减产并非完全不可能。 欧盟成员国12月2日达成一致,同意对俄罗斯海运出口的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七国集团与澳大利亚达成共识,将与欧盟保持一致,将俄罗斯海运石油价格上限设定为每桶60美元。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欧盟国家成功地在协议中加入了附加条件,使得它们能够每两个月修改一次上限价格。此外,还有一项措施,确保任何对价格上限的调整都应至少低于市场平均水平5%。欧盟对俄60美元/桶价格上限计划落地短期内或使得俄罗斯出口有所减量,但其长期影响需关注俄罗斯方面的应对以及全球贸易流向的转向情况,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制裁影响或逐渐减弱。 美国原油产量缓慢增长,截至11月25日美国原油产量环比持平为1210万桶/天,截至12月2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627口,前值627口。 需求分析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26.3万人,预期20万人,前值26.1万人。失业率3.7%,预期3.7%,前值3.7%劳,动力参与率62.1%,预期62.3%,前值62.2%。美国劳动力市场弹性较强,美联储将持续加息,使得美国终端利率升至限制性区域。美国11月ISM制造业指数从10月份的50.2降至49。出于经济放缓担忧,美联储预计将放缓加息节奏,12月加息50BP的预期升温。 欧元区11月调和CPI初值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的10.4%,10月为10.6%。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47.1,预期47.3,前值47.3。 微观方面,炼厂检修结束后,炼厂开工逐渐提升,成品油产量增加,而终端成品油消费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有所减少,成品油供需结构预计转向宽松,柴油和航煤裂解价差预计缓慢回落,对原油需求支撑也将减弱。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主要观点 一、钢材 【产量】本周产量止跌回升,日均铁水产量环比+0.2至222.8万吨,预计后期产量有小幅复产预期,预计23年1季度日均铁水在225-230区间。 【需求】需求弱现实强预期。现实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建材成交同比下滑明显;热轧需求维稳。整体需求依然偏弱;但11月以来地产三支箭和降准使得市场需求预期好转。 【库存】本周去库环比收敛,预计下周进入季节性累库,同时需求从旺季向淡季过渡,库存有环比和同比上升的预期。 【成本和利润】本周盘面价格上涨带动现货上涨,本周铁矿石和焦炭跟涨,现货利润转差,其中螺纹亏损,热轧微利。盘面利润低位维稳。 【交易逻辑】本周主力合约陆续从1月移仓至5月,同时近弱远强持续,1-5价差持续下跌。上周证监会出台允许房企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至此房企信贷、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得到不同程度的疏通。需求预期好转,市场信心有所修复。产业端钢厂产量企稳支撑原料需求,与宏观转好共振。虽然现实偏弱,钢材即将转为累库。但主力合约移仓至5月,1月和5月走势分化,当前宏观预期不能证伪前提下,预期主导市场震荡偏强。空间上,周五夜盘螺纹5月合约已经升水68元,弱现实不支持持续升水结构,同时目前针对房企融资放松的三支箭都是稳定地产不继续恶化,但地产行业的修复取决于地产销售的好转。价格继续上涨需要节后实际需求兑现,预计节前价格还将有所反复。操作上,谨慎追多,低位多单关注3900一线表现。 二、铁矿石 【供应】全球铁矿石供应宽松格局延续。一方面,印度自11月19日下调铁矿石出口关税,中国进口印度铁矿石有上升预期;另一方面,国产矿产量环比修复,国产精粉供应有逐步恢复预期。周度数据来看,到港量环比下降32.9万吨至2260.4万吨,其均值环比下降76.6万吨至2346.9万吨;发运量环比下降152.5万吨至2514.8万吨,其均值环比下降38.2万吨至2541.4万吨。10月铁矿石进口量环比下降473.5万吨至9497.5万吨,同比上升336.5万吨;10月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1656.5万吨至9.18亿吨。 【需求】需求筑底反弹,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上升0.25万吨至222.81万吨,高炉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0.1%至82.62%。铁矿石总日耗与进口矿库存均环比上升,但进口矿库存增量大于日耗增量,库消比环比上升,补库逐步兑现。 【库存】本期疏港量环比上升15.73万吨至299.57万吨;港口库存环比周二下降187.01万吨至13277.81万吨。 【基差】中品矿基差环比走强;1-5价差环比下降19元/吨至13元/吨,5-9价差环比下降9元/吨至26元/吨。 【交易逻辑】补库逐步兑现,钢厂复产预期加强。基本面上,到港量均值为2347万吨,考虑到近一个月发运量均值高于近两年同期水平,后期到港量有稳定预期。需求筑底,日均铁水产量与高炉产能利用率止降转增,钢厂有复产预期,预计铁水223万吨阶段性见底。钢厂进口矿库存增幅(+0.6%)大于日耗增幅(+0.4%),库消比上升,补库逐步兑现,疏港量环比上升,港口库存环比去库。钢厂复产预期加强,在厂库偏低背景下,铁水止跌回升对盘面价格有支撑,叠加主力资金将逐步移仓至05合约,预计矿价震荡偏强运行,维持远强近弱格局。操作上,短多05合约关注850阻力位,1-5反套继续持有。 【操作建议】短多05合约关注850阻力位,1-5反套持有 三、焦炭 【期现】截至12月2日,主力合约收盘价2819元,周环比上涨32元,汾渭CCI吕梁准一级冶金焦报2460元,周环比上涨100元/吨,CCI日照准一级冶金焦报2640元,周环比上涨40元,日照港仓单2895元,盘面贴水76元。焦炭第二轮涨价全面落地,累积涨幅为200-220元/吨,盘面平水后,开始交易提涨触顶的逻辑,但是随着宏观利好以及螺纹的上涨,焦炭后市仍有提涨可能。 【供给】截至12月1日,247家钢厂焦炭日均产量46.7万吨,环比持平。全样本焦化厂焦炭日均产量59.3万吨,环比下降0.59万吨。受疫情以及原料煤运输不畅影响,焦企不同程度减产,少数甚至限产达50%左右,考虑焦化利润倒挂,暂无提产意愿。 【需求】截至12月1日,247家钢厂日均铁水222.81万吨(+0.25万吨),铁水企稳回升,12月钢厂仍有积极生产迹象,铁水基本见底。 【库存】截至12月1日,全样本焦化厂焦炭库存95.2万吨,环比下降11.78万吨,247家钢厂焦炭库存584.9万吨,环比下降2.6万吨。当前247家钢厂焦炭可用天数为12天,环比上周下降0.2天。受疫情影响,下游到货受阻,部分钢厂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当前运输不畅影响下游到货,随着疫情解封的不断推进,下游补库力度或进一步增加。 【观点】受到疫情影响,原料煤运输不畅,减产焦企逐步增多,下游钢厂采购积极性逐步增长,部分库存告急,焦炭第二轮提涨全面落地。整体来看疫情影响下,焦炭供需仍偏紧,叠加宏观层面仍在不断发力,焦炭整体驱动仍向上,考虑到宏观和移仓因素影响,建议继续做多焦炭05合约。 四、焦煤 【期现】截至12月2日,焦煤主力合约收盘价报2200元/吨,主焦煤(山西煤)沙河驿报252元/吨,盘面贴252元/吨。主焦煤(蒙煤)沙河驿报2288元/吨,盘面贴水88元/吨。焦企利润修复,焦煤市场信心继续提振,国内主产地各煤种价格延续稳中上涨态势,线上竞拍成交涨跌互现。疫情影响缓解后,下游采购力度加大将进一步支撑价格上涨。进口煤方面,随着外运恢复,带动口岸市场交投氛围好转,口岸蒙5原煤价格在现汇1560-1600元/吨左右。 【供给】山西多地因疫情爆发静默,区域内部分煤矿生产受到限制,另外部分煤矿因任务即将完成主动减产以及个别矿点因发生事故停产,导致供应整体收紧,汾渭统计样本煤矿原煤产量周环比减少6.78万吨至908.76万吨,产能利用率周环比下降0.67%至90.26%。近期疫情叠加事故影响,产量逐步回落,临近年底煤矿对安全生产更加注重,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回落。蒙煤通关维持高位,但是进一步增加年底前难度较大。 【需求】截至12月1日,247家钢厂焦炭日均产量46.7万吨,环比持平。全样本焦化厂焦炭日均产量59.3万吨,环比下降0.59万吨。受疫情以及原料煤运输不畅影响,焦企不同程度减产,少数甚至限产达50%左右,考虑焦化利润倒挂,暂无提产意愿。 【库存】截至12月1日,全样本独立焦企焦煤库存994.3万吨,环比增加16.52万吨,247家钢厂焦煤库存797.6万吨,环比下降5.97万吨,独立焦化厂补库意愿较强,钢厂补库意愿或逐步增加。 【观点】主产地疫情影响仍较大,煤炭运输受阻,部分地区煤矿有停限产现象,产地炼焦煤供应收紧,下游补库需求仍在,预计在疫情对运输的影响缓解后,下游补库力度会以进一步加大,炼焦煤市场供需仍呈现偏紧态势,整体驱动仍向上,考虑到宏观和移仓因素影响,建议继续做多焦煤05合约。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主要观点 【利多】 河南部分铝厂因采暖季到来及盈利不佳等素影响,计划减产年能 11 万吨左右。 云南地区限电减产 20% 以上,影响产能 130 万吨。 新疆地区受疫情影响发运。 成本上,原料供应紧张氧化铝企业利润微薄为电解价格形一定支撑。 美国 10 月CPI 同比增长 7.7%7.7% 7.7%,环比下滑 0.50.5 个百分点,加息节奏存放缓预期。 电解铝库存低位。 【利空】 内蒙、广西等地出现小幅复产。 旺季需求不及预期,淡季或更部分地区订单走弱。 LMELME 不禁止俄罗斯金属交割及存量设置门槛,供应正常释放 。 【逻辑】受疫情管控解除、鲍威尔偏鸽派发言等宏观利多集中释放,铝价偏强震荡。产业上,减产与复产并进,同时下游进入淡季。成本上,部分氧化铝企业出现利润倒挂支撑铝价。短期北方地区发运受限,库存低位,宏观利多集中释放,铝价偏强震荡,主力关注19000支撑。 宏观及终端需求 【海外宏观】 美债长短端收益率倒挂,经济仍处于衰退周期。 美国10月CPI同比+7.7%,环比下滑0.5个百分点,加息节奏或放缓。 欧美通胀仍处于高位,居民购买力下降。 【国内宏观】 10月社融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受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少增2110亿元。 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48%,环比-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10月汽车产销环比下滑】 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万辆和250.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和4%,同比分别增长11.1%和6.9%。受疫情影响,终端市场承压。 【房地产拖累消费关注边际变化】 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8.8;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7%;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3%。地产持续走弱。关注房地产救市16条对终端的实际拉动。 产业供需基本面 【铝现货价格】 下游进入淡季,订单不足,现货升水小幅下滑。 【铝土矿供应紧张,价格坚挺】 据海关,中国10月铝土矿进口897.5万吨,同比下滑5.5%。 SMM数据显示,10月中国铝土矿产量600万吨,同比下滑8.1%。 【铝土矿价格】 铝土矿供应紧张,几内亚进入雨季,进口量有望下滑。 氧化铝投产加速,但原料价格高企,部分企业利润倒挂 受原料价格上涨,产能扩张迅速,部分氧化铝利润倒挂,产能释放放缓。 【云南电力紧张,电解铝压负荷20%以上,新疆等地受疫情影响发货】 云南枯水期电力紧张,电解铝压负荷20%以上,四川电解铝缓慢复产。河南部分铝厂因采暖季到来及盈利不佳等因素影响,计划减产,影响年产能11万吨左右。内蒙古白音华预计12月完成第一段的投产,预计增加产能20万吨。 新疆地区受疫情及运力影响发货受限。 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电解铝供应受限。 云南水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9%,枯水期来临将影响水电供应,云南电解铝减产。同时,四川电解铝复产缓慢。 【10月进口量微增】 10月进口铝锭6.7万吨,环比+0.27万吨,其中,自俄罗斯进口量4.7万吨,占总进口量70%。 【下游开工率】 下游开工走弱,12月1日当周,铝型材开工率64.3%,周环比-1.5个百分点,铝材开工率66%,周环比-0.3个百分点。 【海内外库存小降】 12月1日,中国电解铝社会库存50万吨,周环比-1.8万吨; 12月2日,LME铝库存49.79万吨,周环比-0.84万吨。 【出口环比下滑】 据海关,2022年10月,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47.93万吨,环比-1.67万吨;1-10月累计出口567.62万吨,同比增长24.9%,增速环比下滑2.9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文章引言 内部群聊有各种大佬,实时共享最新一手资讯,助您深入了解期货知识和交易规则,了解最新资讯 >>点击预约加入 名额仅限30人,还有价值3000策略系统赠送,量化系统试用~~ 主要观点 四季度国内矿山生产淡季,但进口原料补充,原料供应宽裕,加工费上升明显,12月锌精矿加工费5000元/吨,环比上升500元/吨。同时,锌价高位,冶炼利润尚可,冶炼开工率上升,预计四季度精炼锌产量环比持续攀升。四川地区受环保影响消除,冶炼恢复正常生产。需求端,下游进入淡季,部分下游提前放假。欧美通胀高企,居民购买力下降,海外需求同时下滑明显。短期国内库存低位,广州等地放开疫情,近期鲍威尔在演讲中提到加息的步伐“或将最早在12月有所放缓”,利多金属。但需求仍偏弱,关注疫情放松后供应释放,主力关注25000压力。 宏观及终端需求 【海外宏观】 美债长短端收益率倒挂,经济仍处于衰退周期。 美国10月CPI同比+7.7%,环比下滑0.5个百分点,加息节奏或放缓。 欧美通胀仍处于高位,居民购买力下降。 【国内宏观】 10月社融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6152亿元,受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少增2110亿元。 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48%,环比-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10月汽车产销环比下滑】 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万辆和250.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和4%,同比分别增长11.1%和6.9%。受疫情影响,终端市场承压。 【房地产拖累消费关注边际变化】 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8.8;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7%;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3%。地产持续走弱。关注房地产救市16条对终端的实际拉动。 产业供需基本面 【原料内紧外松小幅改善,进口矿大幅补充】 据SMM,12月zn50国产锌精矿TC5000元/金属吨,环比+500元/吨;zn50进口锌精矿TC265美元/干吨,环比持平。 1-9月全球锌精矿产量920.6万吨,较去年同期-27.3万吨,原料供应下滑。 10月进口锌精矿39.36万吨,同比+23.9% 10月进口锌精矿39.36万吨,同比+23.9%;1-10月累计进口326.6万吨,同比+7.7%。 11月25日,连云港锌精矿库存13.6万吨,环比-0.7万吨。 【全球精炼锌9月供应短缺】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9月,全球锌市供应短缺10.3万吨,8月修正为供应短缺9.02万吨。2022年1-9月,全球锌市供应短缺4.3万吨,上年同期为供应短缺10.1万吨。 原料供应充裕,冶炼开工上升,但青海受疫情影响,11月中旬起生产受限 8月,四川、湖南地区受高温干旱影响,冶炼出现减停产。9月高温缓解后,炼厂逐渐复产。10月精炼锌产量环比+1万吨,预计四季度产量环比持续攀升。 青海地区由于疫情影响,当地炼厂矿、锭两端运输受限,并于上周进入停产状态,预计将影响至11月底,总体影响量在5000吨左右。 10月中国精炼锌净出口0.51万吨。 【库存低位,疫情影响到货量】 12月2日,国内七地社会库存5.11万吨,周环比-0.16万吨; 12月2日,LME锌库存约4万吨,周环比-0.1万吨。 【现货价格】 受疫情影响到货量,现货升水高位徘徊。 【下游库存低位】 下游原料库存低位,多以随买随采为主。 【下游开工率】 下游开工率走低,当前疫情多点反复,部分企业订单走弱,或提前春节放假。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报告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