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

  • 俄油再次暗度陈仓 中东产油国正在接收更多乌拉尔油

    根据船舶跟踪数据和贸易消息人士,阿联酋正在接收更多的俄罗斯原油。这是全球原油市场格局变化的又一新特征。 根据能源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俄罗斯原油于2019年首次运往阿联酋,且在2022年4月之后,俄油在当地的出货量开始增加。2022年7月到10月间,阿联酋一度暂停进口俄油,但2022年11月俄油再次流入阿联酋,目前已有约150万桶俄罗斯原油运抵阿联酋。 阿联酋本身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油国之一,而此前持续进口俄油的沙特则是全球石油出口最大的国家。这两个海湾大国增加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极大可能是在玩暗度陈仓。 一边买,一边卖 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原油实施制裁之后,因买家减少,俄罗斯原油一直以折扣价出售。俄罗斯因此也积极将能源定向到亚洲市场,印度等亚洲买家消化了大部分的俄罗斯石油产能。 然而,现在出现了另一个选择。中东的产油国开始进口大量的俄罗斯能源,例如沙特就一直在进口俄罗斯燃料油以供应其发电厂需求。这样一来,沙特也能腾出更多自己的原油产品用于出口赚汇。 阿联酋则算是俄罗斯的新买家。Eikon船舶追踪网站的数据显示,一批俄罗斯原油于2022年11月抵达阿联酋的Ruwais炼油厂,另一批乌拉尔原油则在本月早些时候达到阿联酋富查伊拉的石油中心。 Kpler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两批货物的流向。 另据一名俄罗斯原油交易商称,现在他们偶尔也会和阿联酋做生意。 这一发展也凸显了俄罗斯与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地区主要产油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石油组织欧佩克在欧美的联合制裁下曾多次表示,他们不会孤立俄罗斯,也不会将俄罗斯从石油联盟中剔除。

  • 铜价高位徘徊  等待更多数据指引方向【SMM铜晨会纪要】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862美元/吨,盘初震荡下行摸底于8810.5美元/吨,而后一路上行,盘尾宽幅震荡摸高于8980美元/吨,最终收于8950美元/吨,成交量至1.5万手,持仓量至25万手,涨幅达0.3%。隔夜沪铜主力2304合约开于69110元/吨,随即摸底于69050元/吨,盘初震荡上行至盘中,摸高于69800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69630元/吨,成交量至2.6万手,持仓量至14.6万手,涨幅达0.16%。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瑞士2月CPI月率0.7%,前值0.60%,预测值0.4%。(2)美国2月Markit美国2月纽约联储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SCPI)-0.26,前值0.95,预测值--。 现货:(1)上海:3月6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3合约报于贴水10~升水2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元/吨。近日电解铜社会库存表现去库给予日内现货持货商继续挺价信心,且临近交割,近月合约contango月差接近百元每吨,现货市场持货商低价出货意愿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进口亏损迟迟未现明显修复使得现货市场进口铜货源紧俏,然随着下游消费复苏,市场对湿法铜以及非注册铜货源需求进一步加大,故其与主流铜价格仍保持较窄区间。观察到日内沪铜现货进口亏损虽有所收敛,但需要关注的是后续是否会有大量进口货源逐渐流入现货市场。若进口铜货源依旧保持偏紧态势,湿法铜与非注册铜需求以及坚挺的价格将支持现货成交底部价格。 (2)华南:3月6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40元/吨-贴水20元/吨,均价贴水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总体来看,库存大增出货者增加,但接货者有限,整体交投不活跃。 (3)进口铜:3月6日仓单报价15-28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报价20-35美元/吨,QP4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美元/吨,报价参及3月中下旬及4月初到港货源。昨日比价延续上周五修复趋势,对沪铜04合约进口亏损在400-500元/吨区间。卖方趁机挺价,3月底4月初到港货源溢价普遍上涨,奈何市场询盘者甚少,交投仍较为清淡,成交有限。 (4)再生铜:3月6日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4100元/吨~64300元/吨,精废价差为1523元/吨,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江西地区昨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8300-68600元/吨,较上交易日下跌元/吨,昨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880元/吨。昨日精废杆价差为与昨日相同为1430元/吨,再生铜杆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杆消费。终端新增订单较为有限,下游持续畏高。据了解,近日再生铜杆成交清淡。 (5)库存:3月6日LME铜库存增1850吨至72400吨,3月6日上期所铜仓单减少1861吨至138696吨。 价格:宏观方面,因短期缺乏政策指引,市场等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证词和本周晚些时候公布的就业数据,以判断美加息幅度。基本面方面,截至3月6日本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下降0.1万吨至30.81吨,总库存较春节前19.66万吨增加11.15万吨。具体来看,华东地区去库主要是由于进口铜与国产铜到货均不多,且消费在3月逐步恢复,华东地区需求大于供应。而广东地区由于国产铜到货较多,库存有所增加。消费方面,进入3月消费旺季,预计消费将呈现持续缓慢修复。价格方面,近期宏观与基本面指引均偏弱,但在消费缓慢复苏的背景下,预计铜价将呈现小幅走高。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 澳煤发运至中国的量开始增加 今年以来中国进口焦煤到船超1300万吨,20万吨澳洲焦煤已到达国内港口 内蒙古煤矿事故或引发煤矿安全生产检查;蒙煤通关继续增量 由于需求好转,国内外焦煤价格稳中趋强 澳煤允许进口,钢企重新使用澳煤意愿较高

  • 【SMM煤焦航运3.3】

    01 出港数据 上周概况( 2023.2.25-2023.3.3 ) 到港分港口 SMM 中国煤炭到港总量776.8 万吨,环比增加17.3% 。其中11 个主要港口到港总量为374.2 万吨,环比增加30.4% ,广州港到港总量为51.7 万吨,环比增加26.5% ,占到港总量7% 。 SMM 我国煤炭到港总量变化(万吨) 到港分品种 中国动力煤到港528.0万吨,环比增加24.2%。中国焦煤到港195.0万吨,环比减少4.3%。 02 出港数据 上周概况( 2023.2.25-2023.3.3 ) 出港分港口 SMM 全球煤炭出港总量2814.4 万吨,环比增加0.1% 。其中7 个主要港口出港总量为1184.3 万吨,环比减少5.5%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出港总量为328.1 万吨,环比减少10.7% ,占出港总量12% 。 SMM 全球煤炭出港总量变化(万吨) 出港分品种 全球动力煤出港1504.0 万吨,环比增加0.3% 。全球焦煤出港1218.7 万吨,环比增加2.8% 。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中国需求前景乐观  铜价持稳【SMM铜晨会纪要】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上周五晚伦铜开于9000美元/吨,盘初震荡上行摸高于9025美元/吨,而后震荡下行,盘中宽幅震荡,盘尾一路下行摸底于8915.5美元/吨,最终收于8923.5美元/吨,成交量至1.1万手,持仓量至25.1万手,跌幅达0.03%。上周五晚沪铜主力2304合约开于69820元/吨,盘初震荡下行摸底于69610元/吨,盘初宽幅震荡至盘尾,摸底于69600元/吨,最终收于69670元/吨,成交量至2万手,持仓量至15万手,涨幅达0.4%。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英国2月服务业PMI53.5,前值53.3,预测值53.3(利多☆)。(2)美国2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50.6,前值50.5,预测值50.5(利空☆)。 现货:(1)上海:3月3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3合约报于贴水10~升水3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1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0元/吨。上周五盘面价格回调叠加下游为上周末生产储备库存,上周五现货市场成交尚可。出口窗口持续打开为大多冶炼厂带来出口盈利,现货市场可流通货源偏紧,现货成交回至平水价格附近。本周趋近交割,目前消费有明显好转迹象,供应流通总体偏紧,库存出现下降,持货商将努力持稳平水以上报价。 (2)华南:3月3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40元/吨-贴水20元/吨,均价贴水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和铜价均下跌,现货升水走高,我们预计本周消费会进一步复苏,升水有望继续走高。 (3)进口铜:3月3日仓单报价15-28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报价16-32美元/吨,QP4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美元/吨,报价参及3月中下旬及4月初到港货源。3月3日主流火法提单虽看似回升,更多是因为美金铜市场QP月的转换。目前市场QP4月主流火法提单基本报至24-28美元/吨,但比价仍无可操作机会,市场成交维持清淡。 (4)库存:3月3日LME铜库存增6325吨至70550吨,3月3日上期所铜仓单减少1467吨至140557吨。 价格:宏观方面,虽然美联储表示,强劲的经济数据可能会使利率持续提升,但亚特兰大联储总裁博斯蒂克表示,他倾向于以缓慢而稳定的方式加息。此外,对美日长期利差特别敏感的日元上周五走高,美指有所走低。基本面方面,截至3月3日上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一下降1.63万吨至30.91万吨,较节前增加11.25万吨,是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周度去库。具体来看,近期国产铜因出口增加,发至国内仓库量有所下降,且下游在铜价下跌时进行了补库。消费方面,进入3月消费旺季,需求量有所复苏,但高位铜价仍是消费恢复的因素之一,若铜价不出现大幅上涨,预计消费将持续恢复。价格方面,铜价持稳,预计其仍维持在支撑位68000元/吨上方宽幅震荡。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 1月受到放假影响 硝酸银产量环比降低【SMM分析】

    1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有所减少,据SMM调研得知,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1月产量为535吨,环比降低14.4%,国内硝酸银1月总产量约为563吨。其中,华中地区厂家产量环比下降5.6%,主要原因由于春节放假,厂家停产休假;西北地区厂家产量环比减少-45%,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放假休息以及检修;华南地区厂家产量环比减少19%,主要原因是厂家放假休息。从整体来看,1月各地区硝酸银生产厂家产量都有所减少,主要原因就是1月春节放假,企业放假停产。 据SMM了解,由于下游近期需求较好,大部分硝酸银厂家年前订单处于超定状态,因此SMM预测2月硝酸银产量将增加。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白银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 本周消息多空互现 银价本周震荡波动【SMM分析】

    本周经济数据多空互现,今日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为市场注入一定的鸽派信息。 【经济数据】: 利多: 美国1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公布值为-4.5%,低于前值5.6%和预期值-4.00%;美国2月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的公布值为-13.5,低于前值-8.4和预期值-9.3;美国2月芝加哥PMI公布值为43.6,低于前值44.3和预期值45;美国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公布值为102.9,低于前值107.1和预期值108.5;美国2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公布值为-16,低于前值-11和预期值-5;美国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公布值为47.3,低于前值和预期值47.8;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的公布值为47.7,高于前值47.4低于预期值48;美国1月营建支出月率公布值为-0.1%,低于预期值0.2%。 利空: 美国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公布值为8.1%,低于前值2.5%和预期值1.00%;美国至2月2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公布值为116.6万桶,低于前值764.7万桶和预期值45.7万桶;美国12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公布值为-0.1%,高于预期值-0.2%;美国至2月2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公布值为19,低于前值19.2和预期值19.5。 由于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联储官员发表了针对加息相对鸽派的回应,虽然经济数据相对强势,但市场一直在消化对应信息,因此SMM预计下游白银价格可能以震荡偏多运行为主。 【现货市场】: 白银: 本周白银现货市场仍以平稳交易为主,市场成交情况正常。由于未到国标冶炼厂提货时间,本周市面上国标现货流通不多,仓单每千克的现款现货升贴水在+2元左右,现货每千克的现款升贴水在+1元左右,大厂现款现货的升贴水每千克在+2元到+3元之间,+2的情况较多。 本周溢价较高,维持在接近200左右,据SMM了解,由于国内进口白银需要叠加关税,国内进口银锭的成本较高,因此未对市场现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硝酸银: 本周硝酸银厂家仍维持稳定正常的生产经营,部分企业完成规划向该产业进军,预计2023年硝酸银产业将再增加至1400吨产能。 银粉银浆: 本周仍维持正常出货和采购,由于下游为了平衡银价变动,基本上下单频次较为固定,因此市场平稳运行。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白银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 钛白粉市场持续向好 助力钛矿价格上涨【SMM钛现货周评】

    钛精矿 本周钛矿市场持续走强,攀西地区钛精矿(TiO2≥46%)价格报价小幅上探,市场主流报价为为2100元/吨-2150元/吨,较上周上调持平;攀西地区钛精矿(TiO2≥47%)主流报价为2350 -2400元/吨,报价较上周上调50元/吨。从主产区选矿企业了解,由于近期下游市场持续火热,钛矿询盘较好,中小型矿商普遍惜售,某矿商表示当前46%钛精矿价格主流成交价2150元/吨,随着天气转好,钛白粉下游开工增加,预计钛精矿在钛白粉端的需求量将持续走高,短期钛精矿价格易涨难跌,SMM将持续关注当地现货成交变化情况。 高钛渣 本周钛渣市场盼涨情绪较浓,市场主流成交价在9200元/吨。由于目前钛渣原材料成本高位,钛渣企业普遍承压运行,北方某大厂负责人表示,因成本压力,部分工厂报价有所上涨,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增加,预计后续钛渣价格易涨难跌,SMM将持续关注后续现货成交情况。 钛白粉 本周多家钛白粉企业宣涨旗下产品,国内涨幅在1000元/吨,国际涨幅在150美元/吨。截止本周五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主流报价15000 -160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主流报价13500 -14500元/吨。从钛白粉企业了解,目前市场行情火热,下游询盘积极,部分钛白粉企业排单生产,考虑到上轮新价落地较为顺利,天气转暖基建项目开工持续走高,后续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支撑价格上行,SMM将持续关注新价落地情况。 四氯化钛 本周四氯化钛报价维持稳定,四氯化钛(99.9%)市场主流报价为7500-8000元/吨。某大型四氯化钛企业销售人员表示,下游海绵钛企业开工高位,四氯化钛供需稳定。受氯气和钛矿价格高位运行影响,四氯化钛成本支撑较强,预计近期四氯化钛价格维持稳定运行。 海绵钛 本周海绵钛价格维持稳定,市场报价在7.7万/吨附近,高低品质海绵钛报价价差较大,民品竞争激烈,低价成交跌至7.2万/吨。某大型海绵钛销售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供需较为稳定,因镁价下调,钛厂成本有所减轻,市场整体价格维持稳定,SMM将持续关注后续市场成交变化情况。 》查看SMM钛每日报价

  • 全球废铝研究

    随着全球各个国家相继发布碳中和及循环经济等相关政策,节能与环保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首要关注点。与原生金属生产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所需能源仅相当于原铝的5%左右,可见生产再生铝的显著节能环保优势,进而促进全球废铝回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美国、欧洲及印度是最主要的废铝生产地区,占据全球总废铝产量的近80%。根据SMM测算,2021年,全球主要地区旧废铝总产生量为20,490千吨,预计到2042年,全球旧废铝总产量大约上升至52,050千吨,2020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主要是由于全球碳中和政策的发布及回收率的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这个阶段废铝回收量的快速增长。2026年至2042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主要驱动因素是过去几年所使用的大量铝制产品均将要达到报废使用周期。 根据SMM测算,2022年至2042年,欧洲废铝产生量将增长超过80%,由5,360千吨上升至9,942千吨。增长来源于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大幅度上升以及新能源汽车铝单耗的增加,同时欧洲发布了《循环经济计划》和《循环铝行动计划》,对再生铝的使用比例和回收体系建设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促进欧洲废铝供需双增长。 根据SMM测算,2022年至2042年,美国废铝产生量从4,575千吨上升至8,576千吨。美国废铝回收量增长的原因与欧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汽车轻量化促进美国汽车行业铝单耗的上升,进而推动美国废铝产生量的增加。此外,美国环保及回收相关政策的发布也将会大大促进美国回收产业的发展。 由于印度的工业化进程较晚,很多铝制产品仍然处于早期使用阶段,进而导致废铝产生量较其他主要国家较少。根据SMM测算,2022年至2042年,印度废铝总产量预计从1,051千吨上升至4,401千吨。未来,随着印度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将会促进建筑,电力等行业用铝量的增加。同时,印度207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也将会大力推进印度废铝回收产业的发展。 中长期来看,各个国家都将在碳排放目标的驱动下,增加废铝需求量,完善回收体系建设,废铝的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把握全球废铝市场发展方向,不论是对再生铝企业,废铝贸易商,抑或是废铝回收和拆解厂来说都至关重要。 上海有色网咨询团队拥有丰富的全球再生铝行业相关研究经验,客户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行业龙头企业,例如沙特阿拉伯矿业公司、苹果、加拿大诺贝利斯等。期待与您的合作!详情请联系有色咨询项目经理邓先生(17789717229)。

  • 海外装机需求和替换需求双双提速中国逆变器出海 2022年逆变器出口数据简析【SMM分析】

    2022年1-12月,中国逆变器累计出口量在5070.26万个,同比增加16.21%。下半年一直是逆变器的出货旺季,2022年7-12月共计出货2962万个,占比全年58%。其中12月是全年出货量最高的一个月,出口量在574.38万个。去年下半年逆变器市场一直面临着元器件IGBT的供应短缺问题,市面上工商业用大功率机型所需的IGBT模块一颗难求,许多逆变器厂家出现延迟交付的情况。即使在2022年芯片供应紧缺、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供需的背景下,海外光伏装机需求的爆发及替换需求双重推动,逆变器仍然出口量大增,表现出强劲的韧性。 分省份看,2022年1-12月,广东累计出口量在1923.71万台,同比增长12.84%,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浙江累计出口量在1870.03万台,同比增长48.69%,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年内均保持高增,微逆出口市场向好;江苏累计出口量在291.96万台,同比降低2.97%,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安徽累计出口量在64.17万台,同比增长31.01%,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的国内基地,阳光电源部分产品直接从印度和泰国工厂海外直出。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2年1-12月逆变器共计出口205个国家和地区,TOP5国家分别是荷兰、美国、德国、巴西和马来西亚,贸易量占出口量的33%。相比2021年数据,荷兰从第三跃居榜首,贸易量同比增长94.6%达到597.48万台;美国同比增长1.63%达到486.57万台;德国同比增长15.79%达到203.9万台;巴西同比增长34.32%达到202.04万台。欧洲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加速推动了光伏装机的需求爆发式增长,欧洲地区贸易量达1314.38万台,占比25.92%,也是主要出口地区。 近年中国逆变器厂商基于国内强大工业体系为基础,一直领先在产品技术迭代升级的第一线。中国逆变器产品功率范围更广,产品品类更多,国内企业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打造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在海外各个市场全面开花。凭借当前中国逆变器企业渠道与技术核心竞争力,全球份额将继续提升。 在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中,除了华为和阳光电源两家头部企业,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瓦特等企业海外市场份额也迅速攀升,成为前十常客,禾望和首航新能源在2022年也有望成为前十黑马。美国逆变器企业SMA曾经在全球出货量中遥遥领先,近期美国《通货膨胀减少法案》虽然给本土逆变器厂商带来了税收抵免的激励措施,但是长期来看,该法案的优惠力度仍然无法推动本土企业加大投资来扩大本土产线,海外逆变器企业增速已然放缓,因此这对于中国逆变器企业的全球出货量无法带来过多影响,海外市场的出口空间依旧宽广。随着国外能源转型步伐的加速,强装机量现象增多,包括东南亚、欧洲、拉美地区国家需求增速加快,逆变器出口量也将受益增长。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