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4个
四季度业绩超预期,绩后市场却对华虹半导体(01347)反响平平:近一个月来,公司港股股价持续在30港元左右徘徊,成交量亦处于历史低位。 然而,与股民的“不买账”相比,高盛、中金、美银证券等机构却于近日连番上调目标价,一致看好后市表现。机构预测与实际股价相互矛盾的表现,其背后实则是半导体行业的“冰火两重天”。 遥想2021年,蔓延全球的“缺芯潮”带动资本蜂拥进入半导体行业,相关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全面飙涨;仅短短一年时间,芯片出货全面放缓,消费电子芯片价格暴跌,半导体产业进入下行周期。 受制于芯片出口管制、疫情冲击实体制造等因素,国内半导体市场的“寒冬”显得更冷一些:2022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IC)累计产量达到2958亿块,同比减少12%;下游计算机类别(包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国内11月产量同比下降27.9%。 在行业下游消费电子持续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尽管华虹半导体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投资者对其态度也显然更加谨慎。 加速扩产,毛利率预期进一步下降 根据公开资料,华虹半导体成立于2005年,于2014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产品涵盖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及电源管理和逻辑及射频等差异化特色工艺平台。 半导体产业的企业经营模式一般可分为垂直整合模式(IDM模式)、晶圆代工模式(Foundry模式)和无晶圆厂模式(Fabless模式),而华虹半导体属于晶圆代工模式。与台积电追求不断缩小晶体管线宽的先进逻辑工艺不同,华虹半导体属于特色工艺的代表企业,通过持续优化器件结构与制造工艺最大化发挥不同器件的物理特性以提升产品性能及可靠性。 从近年业绩来看,自2020年后,华虹半导体营收、净利双双高速增长,市场优势地位稳固。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晶圆代工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名数据,华虹半导体居第六位,也是国内最大的专注特色工艺的晶圆代工企业。 即使2022年半导体行业受到全球经济转弱、消费需求承压影响,公司业绩亦有着超预期表现,增长持续强劲。 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301亿美元,同比上升19.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591亿美元,同比上升19.2%。该季度毛利率约为38.2%,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 2022年全年毛利率达到34.1%,较2021年增加6.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也大幅提高,于第四季度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2%,全年收益率达到了15.2%,较2021年全年收益率增加5.5个百分点。 公司业绩的逆势提升,主要得益于对自身产品结构的积极调整和产能优化。 第四季度,公司分立器件营收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3%,主要因为IGBT和超级结需求增加;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2.4亿美元,同比增长75.5%,主因MCU和智能卡芯片需求增加。这两项业务成为重要的业绩驱动力,并贡献了过半的收入。 此外,逻辑及射频、模拟与电源管理、独立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入环比下降27.6%、17.1%、15.9%,主因CIS、逻辑和NOR Flash需求减少。 在产能方面,4季度公司8寸线产能利用率为105.9%,实现营收3.98亿美元,收入环比上升3.5%,创近年历史新高;12寸线实现营收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环比下滑5.3%,产能利用率出现分化。第四季度末,总体产能利用率达103.2%。 销售方面的数据则反映了整体市场需求的疲软。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付运晶圆99.2万片,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1.1%。 不过,展望未来,公司对业绩仍持谨慎态度。公司预计一季度营收约6.3亿美元左右,环比持平,预计毛利率会较2022年四季度的38.2%下滑至32%-34%之间。公司管理层透露,一季度的毛利率下滑与12寸厂产能扩张折旧增加、两座8英寸厂的年度维修(每个厂各耽误5天)、年终奖发放等原因有关。 为应对市场疲软,公司此前产能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据公司透露,截至目前,12英寸第一阶段扩产已全面完成,2022年全年以6.5万片月产能运行;第二阶段扩产设备已全部到位,2023年内将陆续释放月产能至9.5万片,同时将适时启动新厂建设,计划把差异化特色工艺向更先进节点推进。 随着公司回A股科创板上市,预计公司将迎来新一轮产能增长周期。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拟募资180亿元,主要用于华虹制造(无锡)项目、8英寸厂优化升级项目等,此次募资规模居于科创板IPO募资金额第三位。 目前,公司坚持“8+12”战略,今年伊始已投资67亿美元成立合营企业,发力65nm/55nm至40nm工艺的12寸晶圆厂。预计华虹无锡新厂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动工建设,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投产,并于2026-2027年完成产能爬坡实现满产,届时全公司月产能将比2022年末增加约 58%。 伴随半导体行业下游整机品牌、IC设计公司库存去化过程结束,在新一轮行业周期上行阶段将有更多业绩与股价双双回升的机会,而从短期消息面来看,公司股价有望受益于回A带来的估值提升。 产业静待复苏,IGBT有望驱动需求回暖 由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芯片库存过剩等因素,2022年,曾经是股市大热门的半导体行业被降价、砍单的阴影笼罩,下行压力几乎贯穿全年。 从公司的收入结构来看,电子消费品和汽车工业是华虹半导体最主要的销量来源。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终端市场分布来看,电子消费品、工业及汽车、通讯和计算机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2.1%、26.9%、8%和3%。电子消费品仍为公司的第一大终端市场,销售收入达3.91亿元。 根据CINNOResearch的数据,受疫情反复、手机创新驱动力不足的影响,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55亿部,同比下降约19%,各季度跌幅约为14%-21%之间,创下2015年以来最低纪录,也是8年内首次跌破3亿部。 不过,自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产业链景气度已有所回升。在生产消费节奏缓慢复苏、苹果MR有望落地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驱动下,机构普遍预测消费电子行业将于2023年下半年迎来拐点。 此外,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火热,使得众多芯片公司纷纷转投车载芯片赛道。IGBT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IGBT占据了电机控制器成本的37%,在汽车动力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与半导体行业的“寒意”相反,IGBT近年来供需关系持续紧张,据研究机构Omdia的数据,全球IGBT市场规模在过去近十年中保持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3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6亿美元,八年间的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过去IGBT市场主要由英飞凌、三菱电机等海外知名厂商主导,但随着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行业高景气度亦有望带动IGBT国产化替代趋势加速推进。据机构预测,本轮IGBT供需偏紧格局有望延续至2023年上半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汽车市场产销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虽经历波动,全年的汽车产销量仍保持正增长,并且连续14年保持世界第一。 早在2020年,华虹半导体已将8英寸igbt技术导入12英寸生产线,产品顺利通过了客户认证,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在8英寸和12英寸生产线量产先进型沟槽栅电场截止型igbt的纯晶圆代工企业。 小结 汽车芯片领域的高速增长有望率先引领行业需求复苏,而华虹半导体作为晶圆代工龙头企业,未来增长动能明确。预计2023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周期仍处于底部,业绩将继续承压,下半年则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由于公司市场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当前是较好的配置时机。
本周 《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 出炉,小编精选热点话题、价格、行情或产业链上的重大变化发布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订阅 《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 了解更多。 SMM2月18日讯:以下为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节选: 期货: 本周沪锡主力合约震荡回落。从盘面走势看,沪锡主力合约因国内经济复苏期望不及预期,国外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的影响,周内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而锡价短暂跌破210000元/吨大关后止跌企稳。从资金层面看,受2303合约持仓周内大幅减仓的带动,锡品种总持仓同步减少。 截至周五晚上8点,伦锡周内下跌约3%,弱于本周沪铅2303合约表现, 沪伦比值 周内略微回升至8.02,周内进口盈亏波动不大,据SMM测算,锡锭现货进口盈利仅有1000元/吨附近的利润。 》点击查看金属期货走势 现货: 本周现货锡价大幅回落,截止周五 SMM1#锡 报价均价为212320元/吨。纵观整周,多数冶炼厂因出货意愿较弱,报价出现挺价状态。 根据贸易商反馈,周内现货市场出货表现日度差异明显,盘中价格回落时商家成交表现明显好转,商家出货意愿较强,品牌间升贴水价差收窄。下游企业采购意愿有所恢复,但对价格颇为敏感,对2303合约贴水报价的小牌锡锭尤被青睐。 总体看来,市场中商家报价以升贴水方式为主,2303合约报价为主流。综合本周贸易商平均报价云锡升水500元/吨,普通云字升水50元/吨,其他品牌贴水350元/吨。 》点击查看SMM锡产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基本面现况 供给端: 云南江西两省冶炼厂 开工率 如预期反弹,但锡矿供给紧张将对冶炼厂开工带来造成慢性损害;进口锡持续到港,但盈利预期较小,价格优势不明显。 需求端: 锡价持续走低,下游企业节后逢低补充库存意愿明显,现货成交小幅回暖。 综上: 本周处于冶炼厂交仓期,虽下游消费有所恢复,但冶炼厂隐形库存得以释放,社会库存大幅增加,再度恢复大幅累库。与此同时,沪锡周内止跌转为震荡,主力合约持仓量大幅减少, 锡价 震荡走势或将持续。 推荐阅读: 》2022刷历史新高后 国内锡矿加工费连跌7个月 冶炼厂利润十分微薄!【SMM解读】 【中国锡产业链高端报告】 中国锡产业链月报包括宏观解读,月内锡价回顾,以及锡产业链各版块(锡锭、锡矿)等热点事件解读、后市预测,并且同步发布每月相关企业开工率和库存调研等数据,涵盖整个锡产业链。 【中国锡产业链常规报告】 中国锡产业链周报包括宏观解读,周内锡价回顾,以及锡产业链各版块(锡锭、锡矿)等市场动态、周度社会库存、后市预测,全面解读周内锡市场。 本期《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目录 本期周报要点 期货走势 现货行情 锡锭市场回顾 原料市场综述 精炼锡进出口盈亏 后市展望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17日讯:减产了?不减产?云南到底减不减产?是铝市人每天都在关注的问题。 云南地区自去年9月份开始减产20%之后,受制于漫长的枯水期,产能一直未能恢复。而2月初云南减产消息的发酵,市场纷纷预期供应端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产。但减产消息一直在发酵,却始终未能最终落地。而情绪上的波动在此前短时推高铝价之后,也未能给予铝价更多上行的动力。 而且,对于减产延期的消息也不断传出。据财联社报道,从云南省相关主管部门了解到,仍暂未明确发布电解铝减产通知。云南大理某供电局相关人士处称:“已经和厂里领导对接过,具体什么时候执行,怎么执行的话,我们到时候会具体的通知到他们(电解铝厂)。” 根据最新气象信息显示,云南在短时内或将迎来一次降雨,但对于此次降水,能够有效缓解土壤旱情,但是对于河流水量的供给仍是未知。而根据云南水文局发布的最新旱情简报显示,预计2月份云南大部地区降水正常至偏少,河道来水大部持续偏少,土壤持续退墒,旱情将持续发展;全省发生中度以上干旱区域可能将进一步增加,抗旱形势逐渐严峻。 因此,SMM认为,虽然云南将迎来短时降雨,但电力短缺的情况在短时间内仍会存在。目前主要关注当地降水情况对于河流水位的影响,以及水电供给情况。 而根据2月17日最新市场消息显示,云南地区减产已是箭在弦上之势。根据铝厂传出信息,企业表示已经做好减产准备,SMM获悉减产或将本周末开展,电力部门要求10天内减产到位,结合企业反馈信息,此次减产符合预期,减产负荷量100万千瓦,折算电解铝产能约为65万吨。与此前SMM调研预估数据保持一致。 而截至2023年1月份,云南地区运行产能约404万吨。再度减产,势必将对国内电解铝供应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回顾2月份,月初受到减产消息的推动,铝价出现了短时上涨,但受到需求尚未恢复与库存持续累库等因素的影响,铝价走势整体偏弱。 就本周走势而言,沪铝维持震荡,经历了周一、周三的两次大幅下跌,虽然随后连涨两日,但仍是周度微跌0.54%,截至周五日间收盘,沪铝报于18530元/吨。 》点击查看SMM沪铝行情走势 现货方面,本周 SMM A00铝价 走势稍有波动,但相对较为稳定,周三均价报18490元/吨为本周高点,周五较周四上调30元/吨,但仍相较上周五仍有110元/吨的下跌,跌幅微跌0.59%。 》点击查看SMM铝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总体而言,虽然海外交易加息与衰退的逻辑反复扰动,商品承压,但国内方面各方面利好政策刺激,经济存好转预期。铝价在库存转降、下游开工率稳步提升后,基本面上出现企稳迹象,带动铝价回升。云南地区电解铝仍存减产预期,减产未落地之前,空头较为谨慎,铝价或迎来止跌反弹行情,但仍需密切关注本轮限产具体推进情况。此外,重点关注需求端进一步释放破局信号。 2023年迎来新变局,促经济成为政策主基调,经济复苏在望。在此背景下,2023年铝市将走向何方?产业链供需端将呈现什么变化?更多铝市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技术面深度解析,敬请关注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与行业大咖一同探讨行业发展,把握市场先机!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查看更多SMM铅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2月17日讯:截至本周五, SMM氧化铝地区加权指数 2946元/吨 ,较上周五下跌4元/吨。其中山东地区报2,890-2,95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5元/吨;河南地区报2,960-3,030元/吨,较上周五报平;山西地区报2,960-2,99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5元/吨;广西地区报2,820-2,92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0元/吨;贵州地区报2,840-2,920元/吨,较上周五报平;鲅鱼圈地区报3,000-3,050元/吨。 海外市场:1月初美铝宣布,旗下位于澳大利亚的Kwinana氧化铝厂,因为天然气供应短缺将减产30%,影响产能约70万吨/年。据SMM了解,截止到本周该厂减产的产能尚未恢复,现货的短缺令海外氧化铝FOB价格维持在371美元/吨的高位,折合人民币到港价格约3,129元/吨,进口窗口维持关闭状态。 国内市场:广西氧化铝价格率先回调,北方企稳运行。云南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尚未缓解,电解铝厂的减产预期依旧存在,广西地区的持货商担忧未来需求下滑,本周降价成交的情况开始出现,据SMM了解,本周广西地区主流成交价格重心较之上周下降了20元/吨,成交价格以2850元/吨为主。北方地区,重污染天气对于氧化铝厂的运行和焙烧环节的生产依旧有影响,部分厂家的氧化铝成品出品量并不稳定,为确保长单的履约只能在市场寻求现货,在北方现货偏紧且成本高昂的情况下,北方地区成交价格在2960-3000元/吨之间,较之上周成交重心微抬5元/吨。 后续价格的推演,氧化铝价格的逻辑重新回归基本面,西南地区供应端存在复产计划(国电投务川复产100万吨,贵州广铝复产30万吨),但需求端存在减产预期(云南电解铝有40-60万吨产能可能减产,对应氧化铝需求将减少80-120万吨),因此广西地区氧化铝价格率先承压回落,短期来看西南市场缺乏利多因素,后续价格依旧有下跌空间。北方市场,低开工率叠加高成本令当地氧化铝价格维持高位,短期西南价格下跌暂时不会影响到山西河南的价格,但后续大气污染得到缓解,此前焙烧受限的氧化铝厂开始复工,区域内不再出现购买现货以补充长单的情况,则价格将失去上涨动力;此外需要关注南北地区的价差问题,本周南北价差为105元/吨,套利成交暂无利润,具SMM测算,南方氧化铝运输到北方电解铝厂的平均运费在180元-220元/吨左右,若南北价差扩大到这个范围,南方富余的氧化铝将重新北上,则山西和河南地区的氧化铝市场将受到冲击,届时或出现北方价格补跌的情况。 图1. 国内主流地区氧化铝价格走势 来源:SMM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当芯片产业经历下行周期之时,大厂们仍在积极扩产。近日(2月15日-2月16日),英飞凌、瑞萨、德州仪器、Rapidus四家IDM厂纷纷披露最新的建厂计划。据报道,业界预估四家大厂在扩产投入的金额达到250亿美元。 英飞凌已获准在德国德累斯顿建设一座价值50亿欧元(53.5亿美元)的芯片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英飞凌表示,这将是它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该工厂将生产功率半导体和模拟/混合信号组件。 瑞萨电子表示,车用产品库存仍低于公司目标水准,为降低未来对车厂和其他重要客户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考虑扩大日本以外地区的芯片产能。 德州仪器计划在美国犹他州李海(Lehi)建造第二座12英寸半导体晶圆制造厂,这是该公司在犹他州110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新工厂预计将加入德州仪器现有的12英寸晶圆制造厂阵营,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造,最早于2026年投产。 由日本国家支持的芯片企业Rapidus正考虑在日本北海道建设第一家制造厂,最早可能会在2月底正式决定新工厂选址。 这些芯片厂之外,台积电、英特尔、格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Wolfspeed、美光、意法半导体等要么披露了扩产计划,要么已有新工厂处于建设中。 ▌芯片大厂“反其道行之” 台积电“受伤”? 目前所有信息均表明,芯片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曾经炙手可热的晶圆制造商也不能独善其身。据东兴证券近期研报,半导体下游终端需求萎缩,长约承诺导致wafer bank(客户寄放库存)位居高位。另据群智咨询数据,预计全球主要晶圆厂2023Q2行业稼动率将到达谷底(约75%);晶圆代工业整体价格策略已开始调整,预计2023年晶圆代工整体行业价格同比下降约10%-15%之间。 反观芯片大厂们,扩产新计划层出不穷,并致力于自建晶圆制造厂。即将接棒德州仪器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的现任执行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HavivIlan甚至表示:“ 现在正是我们进一步扩大自有制造能力的最佳时机 。” 这是为何? 综合来看,大厂们或许出于以下考虑 : 晶圆代工板块此前享受了行业产能短缺带来的高议价权,无论是刚经历完“加价抢产能”的芯片设计公司,还是曾经释出大量外包订单的IDM厂商,无一不认可制造端的价值。 从政府层面看,如今各区域打造本土完整产业链的意图更加明确,其中美欧均将先进的晶圆厂视作重振芯片制造业的关键,并颁布法案以提高芯片制造能力,欧洲法案将动员超过430亿欧元(相当于490亿美元)的资金,美国法案则要提供520亿美元的拨款。 这意味着,当地的晶圆制造厂有望享受更多的财政补贴。 另外,从晶圆厂启动建设到投产,一般需要2-3年,半导体景气度或将在这段时间内走出“至暗时刻”。据台积电预计,半导体库存于2022第3季达到高峰,预计2023年下半年产能利用率全面回升。天风证券表示,展望2023年,随着行业主动去库完成,以及需求端受益于开放政策的复苏,晶圆代工行业或将迎来基本面筑建相对底部的一年。 不过, 随着更多晶圆制造产线启动建设,曾经的“无冕之王”——代工厂商们或将受到冲击。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中,英飞凌为业界龙头,瑞萨、德仪分居第三、四位,这三家厂商是采用IDM模式,并有类比芯片、微控制器等产品,过往多委由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生产。 据媒体报道,随着这些IDM厂大举兴建自有产能,未来车用芯片供应或更顺畅,但也会削减委外代工订单,影响台积电、联电等接单。
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2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87.4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36.29GW、分布式光伏51.11GW(户用分布式25.26GW)。截至2022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392.04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234.42GW、分布式光伏157.62GW。 原文如下: 2022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