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4个
2月24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并与公司总经理陈魏新、副总经理樊玉庆及其他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资料显示,五星铝业是鼎胜新材全资子公司,位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于2007年6月注册成立,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及其深加工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据了解,五星铝业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用铝箔,铝塑膜用铝箔,锂电池涂炭铝箔(凹版印刷),电子标签用铝箔,电子、电力电容器用铝箔,软包装用铝箔,软管用铝箔,卡纸用铝箔,烟包装用铝箔,药包装用铝箔等多种系列铝箔产品,广泛用于绿色包装、家用、电子通讯、交通运输、印刷、化工、建材等行业。 陈魏新表示,五星铝业2009年进入电池箔行业,目前已在全球布局五大生产基地,电池箔产能达13万吨/年。公司与CATL、特斯拉、松下、LG、三星、比亚迪、远景动力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新能源企业结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中国、欧洲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巨大,叠加愈加严格的排放政策,带动动力电池高速增长;同时,储能市场稳步推进,将成为锂电新的增长点。此外,传统消费电子也是锂电池重要应用市场,随着5G、物联网、AI技术的进步,锂电替代市场将为消费电池带来可观的增长空间。 不仅如此,由于钠电池正负极均可采用铝箔作为集流体,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建设加快,对铝箔的单位用量将是锂电池的两倍,也将进一步推高电池铝箔的需求量。 东吴证券日前研报分析,随着钠电带来新增量,预计2022-2025年全球电池铝箔需求34.9/52.9/79.0/120.2万吨,2023年维持50%+增长。当前电池箔行业供给紧平衡,加工费维持稳定,行业新投产能在2023下半年-2024年逐渐落地,预计2023年下半年行业供给紧张缓解,2023年起钠电池开始起量,铝箔用量翻倍推动电池箔实现超越行业增长。 五星铝业设备不依赖进口,可通过调整校准国产设备实现高良率稳定生产,产线建设周期1.5年,显著快于行业2-3年投产时间,且公司能快速将包装箔产线切换为生产电池箔用的厂商,3个月即可完成产能切换,扩产明显快于行业。从技术、产能、成本全面领先,扩产快于行业推动,市占率稳中有升。 同时,五星铝业技术具备领先优势,是第一家宣布量产10μm动力电池箔的企业,并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锂电龙头,维持50%+供应比例,此外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和ATL为独供,SK和LG为国内独供,全球市占率稳中有升。 交流过程中,陈魏新还分析了现阶段电池铝箔存在的一些难题,比如电池箔行业进入门槛高;行业壁垒高筑,扩产周期长;电池箔设计产能利用率低;涂炭箔,清洗箔等技术要求提高等问题。 据鼎胜新材近日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14.5亿元,同比增长213.92%-237.17%。 对于业绩翻倍式增长,鼎胜新材分析称,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铝箔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公司持续加快低附加值产线转产生产动力电池铝箔,产销量较2021年同期有大幅提升。电池铝箔产品附加值相对更高,促进了公司整体利润的增长。 2月1日晚,鼎胜新材公告,全资子公司五星铝业与LG Energy Solution,Ltd.(以下简称“LG新能源”)及其在中国3家全资子公司签订了《Agreement for Product Unit Price and Supply Assurance》。 协议显示,2023年-2026年期间,LG新能源及其中国3家全资子公司向公司及五星铝业采购锂电池铝箔,总供应量合计为6.1万吨左右。 鼎胜新材表示,协议的签订标志着LG新能源对公司动力电池箔质量和生产能力的认可,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铝箔领域的竞争力,为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周 《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 出炉,小编精选热点话题、价格、行情或产业链上的重大变化发布成文章,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订阅 《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 了解更多。 SMM2月25日讯:以下为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节选: 期货: 本周沪锡主力合约延续宽幅震荡走势。从盘面走势看,沪锡主力合约因国内经济复苏期望不及预期,国外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的影响,周内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而锡价短暂跌破210000元/吨大关后止跌企稳。 从资金层面看,主力资金已完成移仓,2304合约持仓量超过2303合约,即将完成主力合约更替。锡价后续走势,尤需关注下周“两会”政策导向,若无强力积极预期支持,锡价或将延续疲软态势。 》点击查看金属期货走势 现货: 本周现货锡价在震荡中触及21万元大关。截止周五, SMM1#锡 均价为211500元/吨。纵观整周,多数冶炼厂因出货意愿较弱,报价出现挺价状态。 根据贸易商反馈,周内现货市场出货表现日度差异明显,周五盘面价格回落时商家成交表现明显好转。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品牌间升贴水区间扩大至正常水平。下游企业采购意愿有所恢复,但对价格颇为敏感,21万元/吨为下游心理预期价位,挂单成交价格多见于此价位。 总体看来,市场中商家报价以升贴水方式为主,2303合约报价为主流。综合本周贸易商平均报价云锡升水800元/吨,普通云字升水300元/吨,其他品牌贴水500元/吨。 》点击查看SMM锡产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供给端: 云南江西两省冶炼厂 开工率 已恢复至较高水平,锡矿供给紧张,暂未对冶炼厂生产带来显著影响,但较低的加工费,对冶炼厂生产将造成慢性损害;进口锡持续到港,但盈利预期较小,价格优势不明显。 需求端: 锡价持续走低,下游企业节后逢低补充库存意愿明显,现货成交随锡价波动呈现出较大差异。近两周锡价下探至下游预期价位,下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社会库存终于转为去库状态。 综上: 沪锡周内延续宽幅震荡走势,大部分资金已完成移仓,主力合约即将完成更替。下周“两会”召开,政策导向将强力调动未来预期, 锡价 或将结束震荡走势,迎来分叉路口。 推荐阅读: ► 市场看好新能源产业带来的锡需求增量 锡市供需前景如何?【SMM解读】 ► 2022刷历史新高后 国内锡矿加工费连跌7个月 冶炼厂利润十分微薄!【SMM解读】 【中国锡产业链高端报告】 中国锡产业链月报包括宏观解读,月内锡价回顾,以及锡产业链各版块(锡锭、锡矿)等热点事件解读、后市预测,并且同步发布每月相关企业开工率和库存调研等数据,涵盖整个锡产业链。 【中国锡产业链常规报告】 中国锡产业链周报包括宏观解读,周内锡价回顾,以及锡产业链各版块(锡锭、锡矿)等市场动态、周度社会库存、后市预测,全面解读周内锡市场。 本期《SMM锡产业链周度报告》目录 本期周报要点 期货走势 现货行情 锡锭市场回顾 原料市场综述 精炼锡进出口盈亏 后市展望
SMM 2月26日讯: 2月已经临近尾声,针对国内重点铝杆企业节后的开工和生产情况,SMM在2月初进行了相关调研,以下是整理后的统计数据,今日发布供读者参考:SMM本次调研精选了全国各地铝杆企业共80余家作为调研样本,主要以华东、华北两大地区居多,西北、西南、华中、华南这几个地区则相对少些。从2023年1月国内铝杆分区域产量的数据来看,山东得益于产业链完善,占43%、内蒙古因铝水供应便利,占17%,两省产量共占六成,是当之无愧的铝杆大省。其余省份均未达到10%的产量规模,河南占8%,紧接着到江苏、广西、宁夏等其他省份。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地区的铝杆产量虽仅占全国的2%,但却是SMM低碳铝杆首先试点上线的地区,低碳产品目前深受政府的重视和扶持,SMM认为,未来低碳铝杆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从开工率来看,据SMM调研,2023年1月国内铝杆开工率为55.7%。虽然环比出现下降,但这个数据是要优于去年同期的。细看各个省份,山东、内蒙古两地龙头企业众多,1月份这两地的铝杆龙头开工率都能达到85%以上。1月开工率最低的省份是河南,大约只有35%左右,河南地区废铝杆厂集群,在样本中的十多家废铝杆厂仅有一两家仍在生产,其他均为停产状态,河南铝杆企业的开工率也因此受到影响。目前月度开工率主要还是受季节性变化,即淡旺季订单情况不同的影响较大,其次是停减产情况,除此之外南北方差距、铝基价也会和开工率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我们再来看看铝杆厂家目前停复产的情况。据SMM调研,有过半数的厂家在一月正常生产,这部分以头部大型铝杆生产企业以及自产铝杆自用的线缆厂为主。一月停产,二月复产的企业占7%,这部分企业则是在春节期间放了个春假,二月份正常复工。一二月停产,尚未复产的企业占4%,这部分企业一般有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受限于公司内部问题,如人手不足、铝水供应困难等,虽有复产的打算但被迫推迟。持续停产的企业占38%,受各种原因影响,如效益不好、没有铝水等,且有部分企业已经退出行业,SMM也会密切关注这些停产企业的情况和动向,及时进行调研反馈。 有34家企业一月是停产的,SMM在最后分析一下这些企业停产的原因。其中,疫情影响和春节假期导致停产两者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可以看出有过半数接近六成的铝杆企业,受一月疫情影响选择提早放假,导致一月是完全没有开工的。据SMM调研,山东、河南部分厂家反馈一月期间受疫情影响,在元旦已经让员工返乡休假了。有9%的企业因限电停产,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贵州;紧接着因铝水供应不足、效益不好暂时停产的企业占比也是9%。其他的停产原因还包括内部问题和已经完全退出行业的,但这部分占比不高,接下来在三月进行SMM铝杆样本的月初调研时会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而精炼铜产量却只占世界的约五分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铜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再生铜资源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利用性能,通过对再生铜的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中国铜资源过分依赖进口的问题,也将为中国资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也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近两年,为了响应国家“低碳减排”“充分利用城市矿产资源“的号召,涌出一大批利废企业。作为再生铜原料的直接加工企业——再生铜杆厂快速扩张,SMM铜研究团队对再生铜杆产能也展开了深度调研。为更好的服务于铜产业客户,2023年起SMM新增全国再生铜杆分地区产能数据。 据SMM调研了解,2022年全国再生铜杆设备产能约为808万吨,其中再生铜杆厂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位居第二,第三。江西省成为再生铜杆厂主要分布地区的原因是较为有利的税收政策,江西省近两年的平均票点可达6.0%, 有效的吸引大部分利废企业在江西建厂;其次,江西省与国内主要再生铜拆解集散地“广东清远”“湖南汨罗”、“浙江台州”临近,再生资源较为丰富。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不断倡导充分利用“城市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省市为鼓励使用再生资源的利废企业提供更多税收优惠,例如:湖北、安徽等。据了解,现阶段湖北和安徽地区再生铜杆厂可享受的综合票点可达5.6%左右,因此湖北、安徽等地区未来可能会涌出越来越多的再生铜杆厂。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2月24日讯: 截至本周五, SMM氧化铝地区加权指数 2,947元/吨 ,较上周五微涨1元/吨。其中山东地区报2,890-2,96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5元/吨;河南地区报2,960-3,030元/吨,较上周五报平;山西地区报2,960-2,990元/吨,较上周五报平;广西地区报2,820-2,920元/吨,较上周五报平;贵州地区报2,840-2,920元/吨,较上周五报平;鲅鱼圈地区报3,050-3,150元/吨。 海外市场:本周了解到一笔成交,2月23日海外市场氧化铝以欧洲FOB 401美元/吨的价格成交1.5万吨,3月上旬船期,去向不知。截止到本周,澳大利亚的Kwinana氧化铝厂减产的70万吨产能尚未恢复,现货的短缺令海外氧化铝FOB价格维持在370美元/吨的高位,折合人民币到港价格约3,145元/吨,进口窗口维持关闭状态。 国内市场:北方坚挺,西南承压。北方地区:采暖季尚未完全结束,大气污染防控、天然气优先保供民用等问题依旧是山东、河北地区氧化铝生产的制约因素,此外山西、河南地区成本高昂加氧化铝价格暂不具备上涨动能,企业增产意愿低迷,导致整体北方市场氧化铝现货稀缺,持货商惜售情绪浓厚,价格表现坚挺。西南地区:云南电解铝减产传闻已经落地,预计有80万吨左右的电解铝产能本周开始进入减产周期,对应氧化铝需求将减少160万吨左右,因此短期来看西南市场缺乏利多因素,后续广西地区的氧化铝价格依旧承压。 在云南电解铝减产全部落地之前,氧化铝的供需矛盾尚未激化,市场陷入相对僵持的状态。下游电解铝厂除了执行长单外,对于氧化铝现货的采购积极性不佳,静待氧化铝价格回调;氧化铝厂的成品库存有限,北方地区货源持续紧张,持货商挺价意愿强烈,暂时不会出现低价抛售的情况。预计下周价格将继续维持北稳南弱的格局。 图1. 国内主流地区氧化铝价格走势 来源:SMM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2月24日讯: 本周铜价上涨一度冲破70500元/吨关口,成为中国春节后铜价最高位,再生铜原料供应商逢高出货,再次释放部分库存,因此本周再生铜原料供给延续宽松态势。需求端,由于现阶段终端消费并未完全恢复,下游中小型电线电缆厂新增订单较少,因此部分再生铜杆厂生产节奏逐步放缓,且本周再生铜原料绝对价格处于较高位置,再生铜杆厂畏高,采购较为谨慎。预计两会之前持续会有宏观利好政策公布支撑铜价,铜价每冲高位都会使再生铜原料供应商释放部分库存,因此未来再生铜原料会呈现阶段性宽松的状态。 截至本周五1#光亮铜不含票均价为63960元/吨,较上周上涨860元/吨,周平均精废价差1870元/吨,较上周扩大了210元/吨。本周精废价差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区域,利于再生铜消费。但据了解本周虽精废价差有所扩大,但再生铜杆厂因新增订单极为有限采购较为谨慎。 本周再生1#铜CIF报价为美精铜7月合约价格扣减10-12美分/磅,再生铜2#铜CIF报价为美精铜7月合约价格扣减21-23美分/磅,美国黄杂铜67.5-68%LME,固定价格6050-6150美元/吨;98.5铜米CIF报价的LME系数为 95.5-96% 光亮铜CIF报价的LME系数为97.75-98.5% LME。
自2020年疫情开始,国家释放出基建托底经济的信号,国家电网工程投资额开始回升, 2021年国家电网完成电网投资4882亿元。2022年全年电网实际投资额完成5094亿,较计划投资额上涨了1.6%。2023年国家电网表示将继续加大投资,其中电网投资将超5200亿元,同比增长约4%。 细看2023年国网投资结构: 2023年特高压投资或迎来高峰。 十四五整体规划来看,国网于特高压项目投资规模扩大至3800亿,年均760亿元,较2018-2020年的年均710亿元有所增长。从目前需求端来看,国内风光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西北地区后续新增风光大基地,在跨区外送上将明显拉动特高压需求;从目前供给端来看,2023年能源工作会议及国家电网工作会议中提出将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等特高压工程纳入重点推进名单,2023年特高压将迎来全年提速。 SMM预计2023-2024年特高压年均投资或将实现翻倍增长,一定程度上挤占铜消费方向投资比例。 抽水蓄能,望迎东风。 2023年国网计划再建设五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四座抽水蓄能电站。届时国家电网公司运行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800万千瓦,是三峡总装机的1.6倍。单座抽水电站及相关配电设施耗铜量有限,需关注 电力转型下,将带动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拉动铜箔、线缆等相关铜需求。 新能源建设快马加鞭,配网消纳迫在眉睫。 据国家能源局计划,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需达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左右,分别新增约65GWh及97GWh。据SMM测算,每GWh风电装机将带来约0.46-1.35万吨耗铜量;而每GWh光伏装机带来约0.43万吨耗铜量。 SMM预计2023年风光装机将分别拉动49万吨、42万吨耗铜量。 此外加快新能源消纳配网体系完善,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配电侧用铜的设备主要有变压器、环网柜、开闭所、防火电缆等,将拉动一定铜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铜材价格仍居于高位,带来的单耗并不乐观,难达到“十三五”期间在输配电侧铜年均量消费的高度。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