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1

  • 【SMM分析】全球锡市迎变局:中国锡矿进口结构调整,印尼精锡出口“增势与隐忧” 并存

    从锡矿进口来看,中国1-8月累计进口锡矿82676实物吨,较去年同期的115811实物吨,同比下降28.6%。其中,来自缅甸的进口量锐减,仅为16248实物吨,同比降幅高达74.9%。缅甸作为中国重要的锡矿供应国,其产量的大幅下滑,对中国锡矿供应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非洲地区的锡矿供应显著增长,1-8月刚果(金)和尼日利亚供应量达33615实物吨,去年同期为27403吨,同比上升22.7%,成为中国锡矿进口的重要增量来源。 精锡贸易方面,8月中国锡进口量为1261吨,环比减少41.1%,同比减少29.0%;出口量则为964吨,环比下降8.0%,同比增长13.8%。 在全球最大的精锡出口国印尼,2025年8月精炼锡出口量为3227吨,同比减少50%,环比下降14.9%。8月印尼共有13家冶炼厂出口,出货量呈现明显的层级分布。其中,出货量在300-700吨的有3家,200-300吨的有4家,200吨以下的有6家。从出口市场分布来看,对中国出口环比增加90%至1027.33吨,而对新加坡出口环比减少41.6%至745.5吨,对印度出口环比减少 21.2%至375.7吨。2025年1-8月,印尼累计出口精炼锡32690吨,同比大增33.5%,表明印尼在全球精锡市场的供应能力正逐步恢复。 印尼锡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将对锡市场产生多方面直接影响:从政策层面看,RKAB审批周期调整后,企业需 2025年10月重新提交文件,实际审批或延至2026年初、出货推迟到2-3月,短期内可能导致全球锡供应阶段性收紧;从企业层面看,7-8 月印尼头部冶炼厂因采矿开采许可证更换暂停出口,拉低锡锭出口量,虽目前许可证已更换、预计9月底正常出货且出口量上行,但前期供应缺口仍可能加剧短期市场供需紧张。整体而言,这些不确定性或推动锡价出现阶段性波动,同时促使市场对后续印尼锡供应预期趋于谨慎。更多锡的进出口情况和市场动态深度分析,欢迎10月22-24 日莅临 2025SMM(第十五届)锡产业链峰会现场,与行业同仁交流探讨、共话趋势。  

  • 【SMM分析】果壳炭进口均价环比大涨16%!硬碳成本压力凸显 产业亟需原料多元化

    SMM9月22日讯: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5年8月,我国果壳炭进口量达11,092.3吨,环比上月增长8%,但相较于去年同期仍小幅下滑1%。更值得关注的是价格走势:8月果壳炭进口均价飙升至755.37美元/吨,相比7月的653.97美元/吨,环比大幅上涨16%。 这一价格跳涨直接导致了以果壳炭为前驱体的硬碳材料生产成本急剧攀升,给正处于高速扩张期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成本压力。 16%的月度环比涨幅是本次数据的核心焦点。这一暴涨主要归因于: 1.  国际海运及物流成本波动:全球主要航线运价的变动传导至原材料成本。 2.  源头供应紧张:果壳炭的主要来源国(如东南亚)可能因气候、出口政策或加工成本上升等因素,推高了离岸价格。 3.  需求刚性增长: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作为主流硬碳前驱体的果壳炭需求持续旺盛,供需紧平衡下价格易涨难跌。 突破桎梏:硬碳生产的多元化原料路径探索 面对果壳炭价格高企且供应不稳定的挑战,国内负极材料企业和电池生产商正在积极寻求和布局多元化的硬碳原材料技术路径,以降低成本和供应链风险。目前,主流替代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生物质基路线(除果壳外): 核桃壳:与当前主流的果壳炭同属生物质硬碳,性能相近,是最直接的替代选择。但同样面临资源集中、可能“步果壳后尘”的价格风险。 竹材:中国竹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且可再生性强。竹基硬碳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部分研究显示其倍率性能优异,是一条极具潜力的中国特色路线。 农业废弃物:如稻壳、秸秆、甘蔗渣等。这些原料成本极低、来源广泛,是实现“变废为宝”的理想选择。技术难点在于其灰分含量较高,需要复杂的预处理工艺来提纯,但大规模量产后的成本优势巨大。 树脂基路线:以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为前驱体。该路线制备的硬碳材料纯度高、结构均匀一致性好,电化学性能通常非常优异。但其核心缺点在于原材料成本高昂,且合成过程可能涉及环保问题,目前更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高端领域,难以支撑钠电池对低成本的需求。 化石燃料基路线:以沥青、煤焦油等重质碳氢化合物为原料。这类原料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副产品,来源稳定、成本较低。技术关键在于通过精制工艺调控其分子结构,以及解决在碳化过程中易发生石墨化(生成软碳)的问题。该路线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硬碳的重要方向之一。 糖类路线:以葡萄糖、蔗糖等为碳源。制备的材料性能不错,但食品级糖源成本过高,未来或主要依赖于非食品级的工业糖浆或纤维素水解糖,其经济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行业展望与总结 果壳炭进口价格的剧烈波动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依赖单一原料路径存在巨大风险。未来硬碳材料的竞争,不仅是技术性能的竞争,更是成本控制和供应链韧性的竞争。 短期内,通过混合多种前驱体或开发预处理技术来降低对高品位果壳炭的依赖,将是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现实策略。中长期看,基于沥青、煤焦油的成本路线和基于稻壳、秸秆的生物质废物路线最具规模化和平价化潜力,已成为众多头部企业研发和产能布局的重点。 此次进口均价的大涨,或许将加速钠电池硬碳负极原料技术路线的多元化进程,推动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在源头上构建起更自主、更稳定、更低成本的供应链体系。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 终端订单不足 再生铜杆企业原料采购情绪一般【SMM再生铜日评】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9月22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80110元/吨,较上一交易上升11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0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73500-737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1872元/吨,环比上升120元/吨。精废杆价差90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日内再生铜杆企业接单情况一般,下游线缆你企业备货情绪不足的情况下,再生铜杆企业同样不愿过多采购再生铜原料,因此再生铜杆企业原料采购报价几乎与上周五持平。

  • 【SMM分析】阿维塔07搭载宁德时代骁遥电池 钠电芯助力破解低温续航难题

    SMM 9月22日讯: 2025年9月20日,阿维塔战略2.0正式发布,阿维塔07 2026款同步上市。新车共推出6个版本,包括3款增程车型和3款纯电车型,官方售价21.99万元起,限时权益后最低20.99万元起。 本次改款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动力系统的全面升级。新车搭载了宁德时代专为混动车型研发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除了继续提供39.05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外,还新增了52.01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选项,使纯电续航提升至333公里,并支持5C超充。  01 骁遥电池的技术突破 宁德时代骁遥电池采用了创新的锂钠“混搭”的AB电池设计,实现了多项性能突破。 这种设计让电池在零下二十度时仍能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零下三十度可充电,零下四十度极端温度下可放电。 骁遥电池将钠电池与锂电池按一定比例和排列进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助力电池低温续航提升5%。 钠电池还可以作为SOC的标尺来帮助锂电池确认充电程度,相当于纯电续航里程额外增加了10公里以上。 02 解决用户痛点 骁遥电池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用户的三大核心痛点:北方低温焦虑、长途补能效率和经济性与性能平衡。 对于北方用户来说,钠-锂双核电池组合可实现75度电量700公里续航,零下40℃启动无忧。 针对低电量下的放电性能问题,骁遥电池使用高活性激发态粒子掺杂技术让锂电池在低SOC区间功率提升50%以上。 通过对电池充放电极化特性建模,精确预估电池未来放电能力,让增混车的功率性能再次提升了20%。  03 阿维塔07的市场定位 阿维塔07 2026款的改款下探到20-28万元价格带。其增程式版本预计起售价20.99万元,在经济性上具备显著优势。 除了电池系统的升级,2026款阿维塔07还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迎来代际升级,搭载华为乾崑ADS4.0,具备城市NOA高阶功能。 新增四门电吸门、流媒体电子内后视镜两项全系标配配置,以及全新外观配色-晴蓝、全新内饰配色-岩棕,搭载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英国之宝音响系统、35.4英寸4K全景远端屏等众多豪华配置,并支持升级智能车载冰箱、超清电子外后视镜、HALO交互屏,兼顾实用性与仪式感。 太行智控底盘兼顾舒适、操控与安全,针对底盘悬架全方位升级,其中Elite版底盘硬件升级、调校优化,滤震更精准,弯道支撑更有力,空悬版优化了魔毯悬架功能,底盘舒适性整体提升。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升级4D毫米波雷达,并新增辅助驾驶小蓝灯,行车、泊车体验全面提升,为用户带来全场景贯通的辅助驾驶体验。座舱方面,阿维塔07 2026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对话更自然,车机更流畅,功能更丰富,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 同时,配备宁德时代骁遥增·混电池。超过440Wh/L的电芯体积能量密度,助力纯电续航拉升至333km,支持5C超充。宁德时代骁遥电池未来将扩展至近30款增混车型。 随着钠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逐渐摆脱对锂资源的单一依赖,进入多技术路线并存的新阶段。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 【SMM分析】8月精炼镍进出口环比减少,进口环减37%出口环减3%

    进口: 2025年8月,中国精炼镍进口量为24,186吨,环比减少37%,同比增加161%。其中,其他未锻轧非合金镍进口量22,255吨,占精炼镍进口量级92%。 分国别来看,8月份主要进口国为挪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南非,其中从挪威进口量级明显增加,进口量12,202吨,环比增加392%;从印尼进口4,161吨,环比减少31%。 出口: 2025年8月,中国精炼镍出口量为15,048吨,环比减少3%,同比增加17%。其中,其他未锻轧非合金镍出口量13,893吨,占精炼镍出口量级92%。分地区来看,8月份国内主要出口地区为广西、浙江、广东和上海,其中广西地区占比51%,浙江地区占比38%。 清关量: 2025年8月份,精炼镍清关量为10,138吨,环比上月减少55%。主要因8月份从印尼和中国(保税区)的进口量明显减少,导致清关量下滑明显。

  • 国庆节前下游惯例备库兑现 铅锭社库降幅超万吨【SMM铅锭社会库存】

            SMM9月22日讯:据SMM了解,截至9月22日,SMM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5.47万吨,较9月15日减少1.42万吨;较9月18日减少1.29万吨。         随着国庆假期临近,下游铅蓄电池企业纷纷对铅锭进行惯例的节前备库,尤其是中大型企业采购积极性相对好转,而当前大部分再生铅冶炼企业处于检修或减产的状态,华东地区铅锭地域性供应偏紧,下游企业采购更偏向原生铅板块,包括冶炼企业与社会仓库货源。截至上周原生铅企业厂提货源在下游备库后已明显减少,本周社会仓库库存亦是大幅减量。另距离国庆节仅一周,部分下游企业尚有一定备库需求,同时原生铅与再生铅企业逐步开始复产,但对当前市场供应贡献有限,预计节前铅锭库存仍有下降的预期。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 SMM七地锌锭社会库存减少0.15万吨【SMM数据】

      》点击查看SMM锌产品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 终端消费各异 下游企业节前备库亦存差异【SMM铅蓄电池市场周评】

            本周铅蓄电池市场终端消费差异扩大,尤其是铅价呈偏强震荡态势下,各类电池市场表现各异。汽车蓄电池市场消费表现偏弱,加上出口订单欠佳,电池批发市场售价跟涨乏力,企业生产亦是相对谨慎。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市场则因整车新国标实施,部分企业新车配套尚可,同时电池批发市场又一次出现涨价预期,现主型号48V20Ah在390-420元/组。另生产企业方面,由于国庆假期临近,下游企业陆续进行节前备库,电动蓄电池企业采购积极性亦是高于汽车蓄电池企业。

  • 节前下游备库预期尚存 铅价或延续高位盘整态势【SMM铅市周度预测】

             下周,宏观数据方面主要是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美国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和美国9月一年期通胀率预期终值等数据。本周美联储如期重启降息步伐,为2025年首次降息,也预示着当前经济下行的风险。 伦铅方面,LME铅库存连续四周呈下降趋势,但LME铅0-3升贴水则一直保持大贴水状态,周内一度逼近-50美元/吨的水平。海外东南亚市场受关税等因素影响,铅蓄电池市场消费预期走弱,现货市场流通货源增加,预示着实际消费与LME铅库存去库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对铅价支持有限。同时铅内外比值扩大,部分铅锭将流入中国市场,加上铅精矿在高需求下,中国进口矿TC进一步下跌,或对铅价有一定支持。预计下周伦铅运行于1990-2020美元/吨。 国内沪铅方面,下周为国庆节前一周,下游企业节前备库预期尚存,同时原生铅冶炼企业检修后恢复,再生铅亏损修复,部分企业计划复产,加上少量进口铅将在9月底附近抵达国内,综合看多空因素交织,考虑到节前铅锭难有累库预期,铅价或维持高位震荡态势。预计下周沪铅主力将合约运行于16950-17250元/吨。 现货价格预测:16850-17100元/吨。原生铅方面,冶炼企业检修后恢复,加上交割货源重新进入流通市场,现货货源偏紧情况或相对缓和;再生铅方面,冶炼企业复产推进,加上进口粗铅补充,再生铅企业复产预期上升,但复产仍需一定时间贡献产量。综合看,在国庆节前,下游企业仍有一定的备库需求,加上当前炼厂库存偏低,预计原生铅将以挺价出货,再生铅则因地域性供应差异因素,精铅分地区价差扩大,且升水(对SMM1#铅均价)交易减少。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