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41个
洛阳钼业8月23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28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4亿元,同比增长670%,再创历史新高。经营性净现金流人民币108亿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309亿元,公司流动性充裕。 洛阳钼业半年报显示: 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铜钴产量实现倍增,其中铜产量31.38万吨,同比增长约101%,钴产量5.40万吨,同比增长约178%,成为2024年全球重要矿产铜增量来源。铌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同比增长约8%;磷产量58.33万吨,同比增长约6%。 KFM作为世界罕有的高铜高钴矿,自建成后持续保持高产,稳居全球第一大钴矿山;TFM混合矿项目一季度顺利达产,二季度顺利达标,TFM五条生产线全面建成,形成年产45万吨铜与3.7万吨钴的产能规模,成为世界第五大铜矿山和第二大钴矿山。 洛阳钼业2024年产量指引显示:2024年公司计划产铜52-57万吨,钴6-7万吨,钼1.2-1.5万吨,钨6500-7500吨,铌9000-10000吨。在提及产品和贸易情况时,洛阳钼业表示: 上半年,公司各大矿山保持高效运营节奏,所有产品产量完成度均超年度产量指引中值,铜、钴、铌等主要产品产销两旺。 贸易板块经营质量再提升。洛阳钼业介绍了各产品产量和实物贸易量完成度(按指引中值计算): 洛阳钼业介绍了上半年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洛阳钼业表示:TFM铜钴销售收入、成本、毛利率的同比变动原因主要是:1)2023年同期TFM出口受限的影响;2)钴产品对外销售结算周期较长,2022年末销售的钴产品在2023年上半年结算时,受市场钴价格下跌的影响。 铜方面: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铜价走势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宏观、基本面以及资金面等多种因素共振,带动铜价飞升,三大铜期货均在5月创下历史新高,沪铜半年线的涨幅为13.63%、伦铜半年线涨幅为12%、COMEX铜的半年线涨幅为12.4%。以SMM1#电解铜的价格走势为例:SMM1#电解铜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69230元/吨,2024年6月28日的均价为77615元/吨,其均价半年上涨了8385元/吨,半年度涨幅为12.11%。 》点击查看SMM金属铜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对于铜的后市,上周五晚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出“降息最强音”: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美联储在九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在鲍威尔讲话后上升,美元指数走低,利多铜价。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临近第四季度国内冶炼厂被动减产,且到货较少,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仍持续去库。消费方面,下游周末备货情绪较高,整体消费表现良好。价格方面,在偏强的宏观情绪影响下,预计铜价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钴方面: 以硫酸钴的价格走势来看:对于钴市场来说,也迎来了至暗的时刻。由于终端价格战的影响,产业链以降本为主要目标;而随着钴资源的持续释放,市场预期原料过剩下,持续挤压钴冶炼环节的利润,硫酸钴价格持续下行,已从历史巅峰时刻的14万元/吨,跌至目前的2.9万元/吨,可谓是风光不再。 回顾硫酸钴的整体市场情况来看:2024年Q1:从供给端来看,由于原料价格高企,成本高位,钴盐厂产量不及预期;但由于社会环节库存水平较高,因此整体供给较为充足。从需求端来看,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前期采买较多,新增采购意愿较少。且多数以自供为主,因此导致可流通需求寥寥。综合来看,由于贸易环节库存较多,季末存在部分贸易商由于资金周转等原因少量抛货带动钴盐价格下行。2024年4月:由于下游前期备货较多,因此导致硫酸钴即期需求较为有限。而同时由于原料价格下滑,导致硫酸钴成本支撑走弱。因此现货价格随即期需求走弱的影响,随之下行。2024年5月:下游三元前驱体排产下行,四氧化三钴方向需求也同步减弱,因此对于钴需求有所下滑。而供给端,虽钴盐厂受成本及出货压力,有所减量,但前期库存有所积累,因此供需格局并未扭转。市场存在一定的降价促成交行为拉低硫酸钴现货价格。2024年6月:下游需求减量明显,供给端减产较多。拆开来看,三元前驱体需求下滑明显,对于硫酸钴耗量呈现减少趋势;四氧化三钴方面,自供量较多,散单采购需求维持弱势。而从市场情况来看,由于年中部分企业为半年报考虑,有一定的降价去库存行为,亦加速市场价格下行。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对于钴的后市,考虑到钴的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使得股价承压,鉴于钴价目前在相对偏低的水平,短期或将继续维持低位震荡走势。 洛阳钼业对主要产品市场进行了展望: (一)铜市场 2024年全球货币环境由紧向松转变、国内经济逐步修复。随着经济底部夯实、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传统用铜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同时,全球再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新增铜需求也将显著增加,包括以能源转型、AI算力扩张、电网投资为主的关键领域。铜的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将迎共振,铜价将获得强劲支撑。 (二)钴市场 2024年下半年,钴供应增速将逐渐缓和,前期市场压力将有效缓解。全球钴资源集中,现有供应增量释放后,预期较长时间内难有新增资源。钴最主要的终端需求来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破50%,突显下游强劲需求;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来自航空航天、国防应用等传统领域的用钴需求亦将保持稳健增长。供需共同影响下,中长期钴价将长期获得健康、有效的提升。 (三)钼市场 2024年下半年,基本面继续处于紧平衡状态。钼供应端无大型新增产能释放,同时国内大型钼矿山面临不同程度的原矿品位下滑,冶炼端及化工端新增产能或陆续投入,将会进一步吸纳原料。消费端在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含钼钢种等高端钢种的需求有望陆续回归高位,制造业整体升级的战略要求也将促使钢铁产业整体升级,特钢产品需求量将持续增加。钼的基本面将维持紧平衡,价格更趋稳健。 (四)钨市场 2024年下半年钨市场预计将维持供不应求的态势。新兴需求,特别是硬质合金和光伏钨丝的需求持续增长,是推动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全球范围内供应的增量有限,市场供应将保持紧张状态。展望2024年下半年及未来,钨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五)铌市场 2024年下半年,欧洲钢铁制造业预期持续恢复,新兴经济体将提振全球经济活力,全球钢铁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在家电、新能源汽车补贴等利好政策影响下,消费升级有望持续推动特钢需求,从而对铌需求更加强劲。供应端格局相对稳定且保持较高集中度水平,主要铌制造商也未有大幅扩张计划,将支持铌价长期稳中有升。 (六)磷市场 2024年下半年,预期磷肥市场活跃度上升,磷肥价格继续在上行通道内运行,市场成交重心不断上移。三季度为巴西化肥销售传统旺季,化肥价格预期将持续上涨,产销两旺,四季度随着种植旺季的结束,化肥价格将趋于稳定。季节性因素短期会影响磷肥价格小幅波动,同时,全球主要化肥产区控制供应量,预期磷肥价格维持坚挺。
8月25日晚间,硅微粉龙头联瑞新材披露2024年半年报。 2024年上半年,联瑞新材实现营业总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41.15%;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60.86%;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70.3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亿元,同比下降9.84%。 单季度来看,2024Q2公司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联瑞新材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环比增加27.36%;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环比增加32.02%。 对于业绩变化,联瑞新材表示,报告期内, 半导体市场需求回暖,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整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阶品占比提升,利润同比获得增长。 联瑞新材主要业务涉及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硅微粉产品主要分为角型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两大类,其中包括有结晶硅微粉、熔融硅微粉、球形硅微粉、球形氧化铝粉以及氮化物等粉体材料,应用于芯片封装用环氧塑封料、电子电路基板、热界面材料、特种蜂窝陶瓷载体、3D打印材料等领域。 联瑞新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高端芯片(AI、5G、HPC等)封装 、异构集成先进封装(Chiplet、HBM等)、新一代高频高速覆铜板(M7、M8 等)、新能源汽车用高导热热界面材料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先进技术,推出多种规格、低CUT点、表面修饰、Lowα微米/亚微米球形硅微粉、高频高速覆铜板用低损耗,新能源汽车用高导热微米/亚微米球形氧化铝粉等。 工信部数据统计,今年1-5月,国内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AI服务器的兴起推动了PCB 需求的反弹, 据TrendForce预测,2024年的HBM需求增长率近200%,2025年有望再翻倍。 针对公司应用于下游高频高速覆铜板市场需求情况, 今年4月,联瑞新材在接收机构调研时表示,近年来,以HPC、AI和5G通信等需求增加,推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发展,尤其是高速覆铜板领域,M6以上的高速覆铜板市场需求正在加快。 不过,也 有市场分析认为, 国内供应先进封装用的上游硅微粉行业内,中小型企业众多,受产业政策推动,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资本进入硅微粉行业, 联瑞新材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加剧将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出现下降的风险。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市场需求增加的背景下, 报告期内,联瑞新材新增了两期扩产项目,包括集成电路用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建设项目、先进集成电路用超细球形粉体生产线建设项目。 其中,集成电路用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建设项目进展方面,据连云港新闻7月消息,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建设已完成,预计8月带料调试, 12月竣工投产,将形成年产2.52万吨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产品生产能力。 其他项目推进方面,根据公司半年报,报告期内,联瑞新材高性能基板用高介电低损耗球形二氧化钛开发项目、热界面材料用氮化铝开发项目、热界面材料用氮化硼开发项目和先进封装用亚微米球形硅微粉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等进入工程化阶段;超低损耗高速基板用球形二氧化硅开发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并结题。
SMM8 月26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上周五涨150元/吨至17425元/吨,再生精铅持货商主流含税出厂报价对SMM1#铅均价贴水200-175元/吨,不含税精铅主流出厂价格报16300元/吨左右。再生铅主流报价贴水收窄,下游企业拿货意愿平淡,维持刚需;今日再生精铅成交一般。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天际股份:子公司新泰材料发生局部火灾 六氟磷酸锂产能或将受到一定影响】 8月24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三个车间中的二车间四楼电气线路短路发生局部火灾事故,火势于当天上午11时左右扑灭。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没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未造成环境污染,未发生次生灾害。新泰材料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次事故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大的影响。(财联社) 【大中矿业:上半年扣非净利4.58亿元同比增长0.37% 拟10派1元】 大中矿业2024年半年度业绩亮眼,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分别达到19.74亿元、4.58亿元,同比增长10.10%、0.37%。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策略,提升核心竞争力,业绩持续向好。核心业务稳健增长,业务板块贡献显著。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同时,为回馈股东,公司决定实施丰厚分红政策,每10股派息1元,共享发展成果。未来,将继续深耕铁、锂行业,创新驱动发展。(财联社) 【先导智能:与鹏辉能源有业务往来 公司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先导智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鹏辉能源有业务往来。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固态电池关键试验线设备,如干法电极、叠片、固态电池组装等已实现出口,有效支持了客户的工艺开发及验证。(财联社) 【海目星:公司是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商 已形成准固态电池设备交付】 海目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固态电池的生产设备商,目前已经形成交付的是电解液含量低于5%的准固态电池设备,技术路线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作为负极。该技术路线已有中试产线交付,并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客户的使用。(财联社) 【大众汽车高管:电池产能目标并非 “一成不变” 将密切关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 大众汽车集团电池部门负责人23日表示,该公司电池产能的目标并非 “一成不变”,大众汽车集团将密切关注电动汽车需求的发展情况。“我们的目标是现实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建设电池工厂本身并不是目的。工厂的扩建将取决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该负责人说道。(财联社) 【杭州汽车新政出台 最高补贴12000元】 据杭州发布,新车价格在5万至15万(不含)之间的燃油车补贴600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8000元;价格在15万至25万(不含)之间的燃油车补贴800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10000元;价格在25万及以上的燃油车补贴1000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12000元。新车价格为《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价。(财联社) 相关阅读: 供大于求电解钴报价持续下探至18万元/吨 7月进出口有何表现?【SMM周度观察】 电解钴单周跌5000元/吨|碳酸锂期货3连阳|以旧换新取得成效【新能源一周要闻】 【SMM分析】迎来反弹信号?碳酸锂能否扭跌为涨 【SMM分析】澳洲锂矿商Green Technology Metals与韩国EcoPro 签署800 万澳元的投资和框架协议 【SMM分析】7月市场低迷运行 天然石墨进出口均有减少 【SMM分析】旺季结束市场转淡 7月人造石墨出口量下降 【SMM分析】磷酸铁锂积极备战“金九银十” 突出重围却难上加难 【SMM分析】7月油系针状焦出口量大增 煤系针状焦进出口持续弱势 【SMM分析】EDF计划一年内启动超300MW储能项目助力英国电网脱碳 【SMM分析】锂电池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高效溶剂:NMP 7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海外矿端无明显减产 锂精矿进口或仍高位【SMM专题】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价格持稳运行 正极步入月度采购节点 【SMM科普】三元还是磷酸铁锂? 盘中一度大涨逾6%!碳酸锂期货为何拉涨?金九银十又有何期待?【SMM快讯】 全固态电池取得重大突破!固态电池、电池板块双双拉涨 鹏辉能源封死涨停板!【热股】 【SMM分析】7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1%进口环减29% 【SMM分析】EDF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英国投入300MW的电池储能系统 【SMM分析】马耳他政府加大户用光储的补贴 【SMM分析】2024年7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2024年7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海外需求不振 7月氢氧化锂出口量骤降36%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7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数据】7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SMM分析】国内外需求双弱 电解钴进出口量均有所下滑 【SMM分析】7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增加 【SMM分析】7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下行 进口量环比增加51% 2024年7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64吨 环比增加11%【SMM分析】 【SMM分析】持续探底还是有希望反弹?2024碳酸锂市场回顾与短期展望 【SMM分析】标准来了!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提出新要求 【SMM分析】市场降温需求减弱 7月负极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7月氢氧化锂库存延续累库局面 下游需求回暖下累库幅度有所收窄 【SMM分析】从灾难中学习:纽约州推出储能消防安全新规 【SMM分析】钴盐价差与电解钴价差持续收窄 电解钴仍是相对有利润环节 【SMM分析】7月储能订单小幅减弱 行业库存小幅增加 【SMM分析】7月储能电芯减量约11% 8月储能市场逐步恢复 【SMM分析】镍钴锂持续叠价 回收市场成交清淡 【SMM分析】非洲矿业公司有信心将Zulu锂生产成本保持在每吨750美元以下 【SMM分析】8月全国有17个省市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 【SMM分析】富临精工发布公告 磷酸铁锂电池前景如何 【SMM分析】7月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何为储能用BMS,与车用BMS的区别? 【SMM分析】Sigma Lithium公布2024Q2业绩 提前实现指引 【SMM分析】亚利桑那州:图森电力公司将建设第二个200MW/800MWh BESS项目 【SMM分析】三元材料技术路线之高镍或中镍高电压? 【SMM分析】推动规范化:工信部发布2024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 【SMM分析】Ecopro2024年二季度营收减少,下半年电车环境堪忧
得益于锡等有色产品的量价齐升,锡业股份(000960.SZ)上半年扣非净利增长超六成。 今日晚间,锡业股份发布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75亿元,同比减少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加16.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加67.95%。 锡价偏强运行是锡业股份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上半年,沪锡主力合约运行区间为20.66万元-29.25万元/吨,上涨27.16%,均价25.12万元/吨,同比上涨21.19%。 产量方面,2024 年上半年,公司生产有色金属总量18.52万吨,其中:锡4.52万吨,同比增长6.6%;铜7.03万吨,同比增长7.99%;锌6.88万吨,同比增长 4.56%;铟65吨,同比增长42.42%;金621千克,银82吨。 上半年,公司几大业务板块占比有新变化,其中,常年占据营收榜首的供应链业务为36.4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9.43%,同比下降59.89%,已位居第三。据悉,该业务主要经营产品贸易业务,毛利率常年徘徊在1%左右。该业务的瘦身,是导致上半年公司营收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告显示,锡业股份上半年有近两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公告显示,公司及所属分、子公司对上半年末固定资产等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存在毁损、拆除、淘汰、无法修复的资产账面净额约2.48亿元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来看,锡作为稀有金属,资源稀缺性日益显现。锡业股份在财报中表示,随着传统主产区资源品质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开采成本中枢逐步上移,矿山供给将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受锡资源禀赋限制,较少大型锡矿项目已被开发,目前新增的矿山项目少且规模有限,锡矿供给弹性较低。 本月有机构表示,受供给紧张和需求复苏的双重影响,预计2024年全球精锡市场将出现约1.04万吨的缺口。目前,库存水平正持续下降,随着下游行业旺季即将到来,预计锡价可能会经历一段震荡上行行情。 据悉,锡业股份是全球锡行业唯一集探、采、选、冶、深加工及供应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目前,公司锡金属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7.92%。根据国际锡业协会统计,公司位列“2023年十大精锡生产商”之首。
受煤炭销售价格同比下跌等因素影响,总市值超1700亿元的煤炭龙头中煤能源(601898.SH)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近两成,但二季度净利同比微升。 中煤能源今日晚间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9.84亿元,同比下降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8亿元,同比下降17.3%。 从单季度盈利来看,公司Q2净利48.18亿元,较Q1的49.7亿元略有下降,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 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煤炭业务收入777.67亿元,同比减少16.8%。中煤能源表示,受煤炭销售价格同比下跌影响,公司煤炭业务实现毛利198.48亿元,同比下降11.9%;毛利率2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买断贸易煤收入占比降低。其他业务方面,受尿素、硝铵销售价格同比下跌影响,公司煤化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5%。 产销量方面,中煤能源上半年商品煤及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商品煤产、销量分别为6650万吨、1335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0.9%、8.9%;煤化工产品产、销量分别为292.7万吨、308.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5%、4%。 公开资料显示,中煤能源主营煤炭、煤化工、煤矿装备以及金融业务,其中煤炭及煤化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约为八成和一成。 从行业整体来看,煤炭价格回落影响下,煤炭企业业绩普遍同比下滑。中煤能源表示,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社会预期偏弱等宏观因素影响,上半年煤炭需求同比小幅下降,各环节库存有所升高,煤炭价格整体震荡偏弱。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分红情况,中煤能源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显示,按照归母净利97.88亿元的30%计29.36亿元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派0.221元。 对比其他同样市值超千亿的煤炭上市公司,中煤能源的分红比例相形见绌。如:兖矿能源(600188.SH)、陕西煤业(601225.SH)、中国神华(601088.SH),三家公司虽尚未公布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但公告显示,2023年的分红比例分别达55.04%、60.03%和75.2%,中煤能源同期为30%。对比行业情况,据民生证券援引各公司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煤炭板块分红比例均值为46.57%,同比增长1.52%。 不过,在中煤能源已制定的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基础上,公司又增加特别分红15亿元。据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中国中煤提议,向全体股东派发特别红利15亿元,每股派发特别红利0.113元(含税)。
作为光伏板块“一枝独秀”的逆变器和储能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分业务看,储能市场价格走低亦波及阳光电源,公司储能系统业务营收近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此外,公司海外地区营收占比也在降低。 最新中报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20亿元,同比增加8.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59亿元,同比增长13.89%,实现毛利率32.42%,同比增长 5.4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公司Q1净利20.96亿元,Q2净利28.63亿元,环比增长37%。 不过,分产品看,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实现营收78.16亿元,是唯一出现营收下降的业务,同比下降8.30%;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实现营收130.93亿元,同比增长12.63%,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实现营收89.55亿元,同比增长18.45%。毛利率方面,三项业务分别增长12.61%、1.70%和5.38%。 分地区看,公司上半年在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营收134.76亿元,同比减少12.65%。2022年,公司在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营收首次占比过半,但最新中报显示,中国大陆和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营收占比分别为56.56%和43.44%。业内分析认为,储能“出海”时代,企业向海外市场输出产品及服务的能力和速度提升,但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可能导致出口商境外收入占比降低。 阳光电源主营业务包括逆变器、储能系统和新能源投资开发。公司光伏逆变器功率范围涵盖 0.45-8800kW,覆盖户用、工商业和大型地面电站等应用场景。出口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加码布局欧洲、美洲、澳洲、中国渠道市场,全球服务网点增长至 490+。 有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光伏产业周期底部,逆变器环节有望率先走出复苏行情。中信建投证券此前研报称,6月份以来,全球逆变器市场加速回暖。新兴市场的光伏产品需求旺盛,欧洲市场也延续了同比正增长。 储能业务是阳光电源近年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据机构统计,公司去年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 10.5GWh,连续第八年位居中企第一。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首发的10MWh“交直流一体”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 Titan2.0及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 Stack200CS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今年7月,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储能订单。 截至8月23日收盘,公司最新股价为68.12元/股,市值1412亿元,是目前光伏板块中唯一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
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昨日晚间披露近年来首份亏损半年报,超30亿元净利润亏损额外界虽有预期,但作为曾经光伏上升周期中典型的“绩优生”,价格低谷时坚持高开工率、追随一体化扩张等风险被验证。 就在本月,有TCL中环“灵魂人物”之称、任职CEO职位17年之久的沈浩平卸任该职务。随后不久,此前长期坚持高开工率的TCL中环开始下调开工率。业内分析认为,一线企业降负荷为行业树立信心,价格在经历短期的抛售阵痛期后,中长期来看市场供需将处于持续向好的趋势,价格也有望逐步止跌。 上半年亏损超过30亿元 最新披露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13亿元,同比下降5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4亿元。分季度看,公司Q1亏损8.80亿元,Q2亏损21.84亿元,亏损加剧。去年Q4公司亏损27.72亿元。 在影响业绩的原因中,公司坦然提到“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板块相对竞争力不足,整体表现落后于同业领先企业,在产业市场价格下行周期,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早前两年,TCL中环加入光伏一体化浪潮中,布局了下游电池和组件业务,但也导致“船大掉头难”的情形,下游产能反而拖累业绩。 今年以来,光伏晶硅全产业链出现供需失衡,价格出现“非理性”下跌,表现在硅片环节,即“越卖越亏”。但与之相悖的是,TCL中环在上半年一直保持较高开工率。根据硅业分会多周披露,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在50%和80%以上。经业内人士确认,高开工率的企业是TCL中环。 高开工率带来的局面是,公司上半年实现了产销两旺。中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 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 62GW,同比增长 18.3%,硅片综合市占率 23.5%,居于行业第一。 但逆市增产的代价亦已显现。在影响业绩的原因中公司提到,虽仍保持单瓦成本行业领先,但降本不及市场价格下跌速度,上半年材料产品出货62GW,亏损总额加大。 而存货减值也是造成TCL中环亏损的重要原因。在同期披露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13.66亿元。今年1-6月,公司存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总额-11.09亿元,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总额-470.68万元。 另一项造成业绩亏损的重要因素,则是公司参股公司 Maxeon 。2019年,中环出资成为Maxeon第二大股东,并在去年进一步增持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今年5月,中环再计划以总出资金额最高1.975亿美元,将持股比例将由22.39%上升到至少50.1%,以此将Maxeon并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成为TCL中环控股子公司。 一方面,Maxeon可作为TCL中环深度参与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拥有IBC电池-组件系列专利、Topcon电池工艺系列专利、叠瓦组件系列专利。TCL中环认为,本次重组投资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经营发展需要。 但从业绩表现看,收购Maxeon代价较大。仅在2023年,Maxeon 因出现业绩及股价的大幅下跌,公司对与其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确认较大金额减值,对公司 2023 年业绩带来合计 16.9 亿元的负面影响。 今年上半年,Maxeon经营转型较慢,报告期内业绩及股价均大幅下跌,导致公司亏损加剧。 高管变动后首个大动作:下调开工率 值得注意的是,TCL中环刚刚经历人事变动。今年8月2日,TCL中环宣布,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沈浩平先生申请辞去公司CEO职务。辞职后,沈浩平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各项相关职务。与此同时,公司将由董事长李东生暂代CEO职责,并将依照相关规定完成新任CEO聘任相关流程。 公开资料显示,沈浩平在TCL中环工作40余年,担任CEO已有17年之久,业内将其称为TCL中环“灵魂人物”。对于沈浩平卸任CEO的原因,业内多有猜测,但较普遍的观点是认为,中环过去的经营策略已经不适应当下产业周期的变化,内部亟需作出调整。 在沈浩平辞职后,TCL中环的首个“大动作”就是下调硅片开工率。在硅业分会本周发布的单晶硅片周评中,未再披露两家硅片龙头的开工率情况。有市场分析认为,这或与中环开工率大幅下调有关。更上一周(8月15日),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55%和95%。 对此,财联社记者向TCL中环方面求证,公司人士未透露实际开工率,但表示目前工厂还是正常生产的状态,在行业里处于较高的开工率。 一位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TCL中环目前的开工率大约在75%左右。之前M10L型号的开工生产比较多,终端需求有限,下调开工率是比较正常的行为,预计会在70%左右。 该人士认为,下调开工率,通过减库存伺机提价也是有可能的。硅业分会也认为,龙头企业率先减产对于稳定中长期产业链各环节仍是积极利好的。目前硅片行业超半数库存集中在一两家企业中,短期内这几个企业的生产计划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中长期,随着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加快清出,市场价格也有望回归到合理水平。 光储行业目前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全球均坚持低碳目标的当下,各国也将光储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低碳路程上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如何在白热化的全球竞争中把握时代机遇?全球光伏行业未来又将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遍地? 在SMM即将于2024.10.09 - 2024.10.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THE EGG召开的 2024 NET ZERO EUROPE 欧洲零碳之路—光伏&储能峰会 中,您将找到答案!在此次大会上,您不仅可以与不同公司的专家和领导讨论光伏的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可以与政府人员共同讨论光伏的发展政策! 点击下图可了解会议详情~
8月22日晚间,碳化硅衬底头部企业天岳先进发布2024年半年报。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8.27%;实现净利润1.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1.40%,同比实现扭亏。 对于业绩变化,天岳先进表示,报告期内, 得益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等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下游应用市场持续扩大,终端对车规级产品的需求旺盛 ;该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增加,盈利能力提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几年,天岳先进的业绩表现经历了一定起伏,某种程度与该公司加速业务转型有关。其从早期发力半绝缘型衬底市场,到加速布局导电型衬底,助力公司业绩提振。 截至目前,天岳先进已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等产品的批量供应,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电力电子器件、5G 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客户。 天岳先进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产商,目前主要从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微波电子、电力电子等领域。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亦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是半导体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业界普遍认为,相较于成熟的硅片制造工艺,碳化硅衬底短期内依然会面临制备难度大、成本高昂的挑战。例如, 目前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价格仍数倍于硅基器件,下游应用领域仍需平衡碳化硅器件的高价格与因碳化硅器件的优越性能带来的综合成本下降之间的关系。 天岳先进表示,碳化硅衬底是产业链核心环节,若公司和产业内企业无法持续降低碳化硅衬底成本,可能导致整体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01%,较去年同期增加11.7个百分点。 其综合毛利率受生产成本、产品售价、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 研发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天岳先进研发费用金额为5620.9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6%,同比下降37.41%。该公司表示主要是去年同期新产品研发费用净额较高、本期净额减少所致。 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有投资者对天岳先进未来的创新产品进度表示关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已经出来了,是否与公司的第三代材料的使用范围重叠,公司有关注四代材料和应对方案吗?” 天岳先进对此回应称:“公司在前瞻性技术创新上继续布局,其中在第四代半导体比如金刚石衬底领域等,也是公司技术创新的方向。 整体上,目前全球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尚处于开发阶段。 ”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瑞鹄轻量化公司所属项目已批量生产了吗?昨天披露的半年报报告中没看到轻量化公司的业务收入,是不是目前还没贡献营业收入,还是业务收入很小。瑞鹄模具8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轻量化零部件产品已陆续批产。 业务收入情况请参阅公司定期报告和信息披露公告。 8月19日晚间,瑞鹄模具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包括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专机和AGV移动机器人等)、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包括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铝合金精密铸造零部件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096.77万元,同比增长3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73.83万元,同比增长7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84.83万元,同比增长95.75%,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7,281.7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5.88%;基本每股收益0.79元/股,同比增长61.22%。 瑞鹄模具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变化主要由于公司2023年末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较上年末增长,带来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务规模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陆续实现量产,带来2024年上半年零部件业务规模同比增幅较大,促进业绩增长。 随着瑞鹄模具半年报业绩的出炉,有多家券商发布了点评该公司的研报: 东吴证券8月2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瑞鹄模具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2024Q2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实现环比提升;2)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稳定发展,汽车零部件业务快速放量。风险提示: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铝价上涨超预期;核心客户放量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08月2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瑞鹄模具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装备业务盈利能力超预期,汽车零部件业务放量在即;2)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加速海外布局;3)奇瑞销量高增,持续贡献业绩增量。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等持续上涨、公司新业务拓展。 民生证券08月2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瑞鹄模具推荐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24Q2业绩符合预期零部件业务放量;2)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全球化加速;3)装备类业务订单饱满轻量化业务向上发展。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在A股市场上,瑞鹄模具8月23日股价出现了上涨,截至8月23日13:21分,瑞鹄模具涨2.63%,报27.92元/股。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