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990个
在上海经济发展中,汽车产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压舱石”,从消费、供给、出口三端全方位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10月22日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作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较高的支柱产业,上海汽车产业在拉动消费、稳定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消费端:政策与需求共振 今年以来,“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的消费场景,已成为上海车市的新常态。除推出市级层面的“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的“两新”政策外,上海市嘉定、浦东、普陀、奉贤、闵行等多区均开展了促进汽车消费专项补贴活动,金额从3000元到一万元不等,并可叠加国补、市补使用。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上海出台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将补贴对象扩大到外牌车辆,让更多使用外牌的车主具备了在上海“以旧换新”的补贴资质,对于汽车销量提升效果十分明显。 市民王先生的购车经历,便是这一政策红利的生动体现。今年7月底,王先生在临港新区的4S店挑选到一辆荣威M7 DMH混动车型。“区里的补贴再加上厂商的优惠,前前后后省了将近一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绿牌申请特别快,才三天就通过了。现在周末经常能带着家人出去自驾游,方便多了。” 王先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购车体验。 像王先生这样受益于政策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政策的推动下,上海汽车消费市场的“金九银十”成色十足。一位特斯拉品牌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十一假期,门店的客流量翻了两三倍,成交情况也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特别是在8月,汽车类商品作为社零统计中体量最大的品类,销售额达到208.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3%,成为社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供给端:上下游协同 推动产业升级 “政策+需求”的双轮驱动在持续催热上海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让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强势复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上汽集团9月销量达43.98万辆,同比增长40.39%,在远超整体市场增幅的同时,实现同比“九连涨”,并在时隔5个月后重新夺回中国上市车企月度销量冠军。其中,集团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达18.95万辆,同比增长46.54%;1至9月累计销售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 自主品牌成为上汽集团9月销量大增的主要动力。9月,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50.4%。1至9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在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同时,合资品牌也在市场调整中逐步回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上汽集团旗下上汽通用9月销量达4.9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4.38%,延续了此前的势头;上汽大众9月销量以9.41万辆的成绩,刷新年内月度销量新高。 销量“九连涨”的上汽集团,恰是上海汽车工业不断转型升级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上海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4521.96亿元,同比增长10.6%。在其背后,是上海汽车工业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转型战略,也是上海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目前,上海已形成覆盖“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物流运输-终端服务”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不仅夯实了上海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更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带动钢铁、电子、物流等关联产业产值增长。 出口端:龙头企业引领出海 不仅仅在国内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海汽车”表现同样亮眼。2025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车出口达127.5万辆,同比增长13%,占全国出口总量36.7%,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上汽集团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作为上海汽车出口的两大龙头企业,共同推动着上海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 今年9月,上汽海外销售10.1万辆,同比增长12.2%;本年累计海外市场销量为76.5万辆,累计增长3.5%。其中,MG品牌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全新MG4 EV作为全球纯电车型,在欧洲多次获得单车销量月冠,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成功案例。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同样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枢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特斯拉中国累计出口量达到17.4万辆。其中今年三季度特斯拉中国出口7.26万辆,同比增长近8%。 9月27日,特斯拉宣布在印度市场交付首批Model Y车型,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印度市场,而所有交付车辆均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一事实不仅突显了上海工厂在特斯拉全球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彰显了“中国智造”高端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四季度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购车补贴等利好政策的延续,汽车市场将迎来“冲刺收官”的关键阶段。上海汽车产业将以“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业链协同”模式,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持续领跑,为上海经济注入新的产业活力,为全年经济增长再添砝码。
今日银价高位回落,现货市场流通货源仍然紧俏。日内TD-沪银主力2512合约基差小幅扩大至10-20元/千克,上海地区银锭持货商对TD升水60-80元/千克或对沪期银2512合约升水50-60元/千克报价成交,深圳地区银锭持货商对沪期银2512合约升水60-70元/千克少量成交。短期国内市场现货维持升水报价,银价回落后下游积极询价但实际成交寡淡,市场观望情绪仍十分浓厚。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2025.10.22周三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10639.5美元/吨,盘初震荡上行摸高于10658.5美元/吨,而后铜价重心逐渐下移摸低于10542美元/吨,随后宽幅震荡最终收于10596.5美元/吨,跌幅达1.08%,成交量至1.7万手,持仓量至31.9万手。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512开于85300元/吨,盘初摸高于85390元/吨,而后震荡下行摸低于84500元/吨,随后铜价重心逐渐上移最终收于85020元/吨,跌幅达0.6%,成交量至6.6万手,持仓量至22.9万手。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 (1)10 月 20日,Arizona Sonoran Copper Company 在其全资拥有的 “Cactus Project”(亚利桑那州)发布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首十年预计年产约10.3 万吨铜阴极(约226 百万磅),资本强度每吨仅约 US$10,894,预估年 EBITDA 约 US$5.74 亿。该报告显示该项目或将成为美国第三大阴极铜生产基地。 现货: (1)上海:10月21日SMM 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11合约报平水-升水100元/吨,均价报价升水50元/吨,较上一交易下降10元/吨;SMM1#电解铜价格85560~85900元/吨。早盘沪期铜2511合约从85750元/吨开始回落,短暂探低85480元/吨,临近第一时段末冲高85820元/吨,随后再度回到85600元/吨附近。跨月价差在C40-C10元/吨波动;沪铜当月进口亏损收敛至800元/吨附近。展望今日,铜价高企85000元/吨以上,下游采购情绪难以好转,预计明日继续围绕平水一线成交。 (2)广东:10月21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升水30元/吨-升水100元/吨,均价升水65元/吨持平上一交易日;湿法铜报贴水30元/吨-贴水10元/吨,均价贴水20元/吨持平上一交易日。广东1#电解铜均价856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70元/吨,湿法铜均价为855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70元/吨。总体来看,虽然库存持续走低但升水仍难走高,现货交投不如昨日。 (3)进口铜:10月21日仓单价格30到40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价格40到60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EQ铜(CIF提单)4美元/吨到16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报价参考10月下旬到港货源。 (4)再生铜:10月21日11:30期货收盘价856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3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0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77200-774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3370元/吨,环比上升140元/吨。精废杆价差1775元/吨。据SMM调研了解,日内铜价小幅回落,再生铜原料贸易商并无降价意愿,再生铜杆企业反映再生铜原料市场供应量并没有受铜价回落有所影响。 (5)库存:10月20日LME电解铜库存减少25吨至137150吨;10月21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3641吨至37678吨。 价格:宏观方面,欧洲与乌克兰已拟定12点俄乌和平计划,拟基于当前实际控制线开启谈判,地缘紧张缓和、避险情绪降温令铜价承压;同时特朗普宣布明年初计划访华,尽管中国外交部称暂无具体信息,但市场对贸易协议的乐观预期推动美元走强,进一步压制铜价。基本面方面,供应端,进口与国产货源持续到货,整体呈宽松态势;需求端,高铜价对下游采购形成明显抑制。综合来看,宏观与基本面双重压制下铜价承压,但预计今日铜价底部仍具备支撑。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镍的硫酸盐进口量为29534吨,环比减少759吨,降幅2.5%;同比增加7856吨,增幅36.2%。其中,印尼进口量为18435吨,韩国进口量为2602吨,芬兰进口量为5947吨。2025年1-9月中国镍的硫酸盐进口量累计189720吨,同比增幅10.9%。9月中国硫酸镍进口小幅下滑,但仍处于高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9月镍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6,114,472.91吨,环比减少3.51%,同比上升34.43%。菲律宾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当月从菲律宾进口镍矿砂及其精矿5,817,381.48吨,环比下降1.93%,同比上升33.79%。9月菲律宾仍处于镍矿出货旺季,中国进口镍矿维持高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9月镍铁进口量为1,085,331.46吨,环比增加24.27%,同比上升47.60%。印度尼西亚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当月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镍铁1,055,211.99吨,环比增长24.21%,同比增长47.99%,占比97%。随着印尼镍铁项目投产增多,中国自印尼进口镍铁规模不断攀升,9月创出单月新高。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9月中国镍湿法中间品进口量19.05万吨,环比增加1.99万吨,增幅11.66%;同比增加7.67万吨,增幅67.38%。其中自印度尼西亚进口量为16.12万吨,环比增加16.92%,占本月进口量的84.60%。2025年1-9月镍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总量137.91万吨,同比增加29.43%。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5年9月中国镍锍进口量5.68万吨,环比增加3.99万吨,增幅236.43%;同比增加2.26万吨,增幅65.93%。其中自印度尼西亚进口量为5.56万吨,环比增加239.36%,占本月进口量的97.93%。2025年1-9月镍锍进口总量32.68万吨,同比减少3.99%。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