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3个
前几日,搭载了小马智行(PONY.US)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埃安霸王龙Robotaxi参与了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财联社记者从小马智行方面获悉,作为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产品家族中一员,该“火炬车同款”无人车以及极狐阿尔法T5今起将在广州、深圳等地开启运营。 纵观Robotaxi市场发展态势,资本与技术持续喧嚣。今年以来,随着加码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市场的疑问开始更多集中于:Robotaxi能赚钱了?行业头部企业是否已迈出大烧钱的阶段?车队运营何时能实现盈亏平衡? 需要提到的是,实现规模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成本控制,而Robotaxi投放的成本包括整车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多个环节,车辆规模则直接决定订单量和商业化收入。 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近日在接受包括财联社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七代的真正突破还是聚焦在质量的保障,全车规的实现以及成本的下降。 小马智行方面介绍称,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设计寿命达60万公里,系统套件BOM成本较上代下降70%,为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和运营落地扫清关键障碍。此外,公司第七代Robotaxi采用多重系统冗余架构,通过20多重安全冗余与1000多项监控设计全面保障运营安全。 据了解,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从今年4月全球首发、6月开启路测,用时半年投入正式运营。近期参与火炬传递的第七代埃安霸王龙Robotaxi即为小马智行最新一代产品。该车搭载六大类34个传感器,覆盖从车身360°盲区至最远650米范围内的物体和环境检测,能应对复杂路况与突发场景。此外,该车还搭载了小马智行自研的全球首个L4 Robotaxi车规级域控制器,配备4颗自动驾驶芯片Orin-X,算力使用效能较上一代提升3倍。 “其中很多成本的下降也是靠技术的迭代来获得的,包括极致的去压缩我们的算法和模型,换得更高的效率提升,才能够让我们在一个车规级的产品中去实现无人驾驶L4级别算法的落地。”拆分第七代Robotaxi成本来看,张宁表示,域控制器相当于整个无人驾驶的大脑,其成本较上一代下降了约80%。此外,得益于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蓬勃发展,车规级激光雷达等零部件价格较前几年明显下探,公司也享受到红利,使得在这个方向上实现更多的成本下降。 财联社记者乘坐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车辆体验时发现,车辆行驶于城区路段时最高车速可达60km/m,有别于以往的Robotaxi,新一代产品副驾位可坐人、支持蓝牙解锁上下客。 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在回复财联社记者关于运价的提问时表示,“我们的车辆会以一个类似于滴滴快车的价位对外提供服务,主要基于里程和时长两个维度进行相关的运营。” 据张宁透露,1000台车是一个车队运营盈亏平衡的起点。对于投放计划,莫璐怡表示,目前第七代车是在陆续量产下线的过程当中,车型包括埃安霸王龙、极狐阿尔法T5等,11月初首批车开始落地,接下来每周或者是每个月都会有新增的车辆在各地加入到运营团队中。 当前全球Robotaxi驶入商业运营赛段,市场主要玩家在规模化落地方面展开竞速。财联社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小马智行是中国首个在北上广深均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公司,累计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5500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Robotaxi车队规模超720辆。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马智行Q2实现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其中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增长超3倍。
昨日上午,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 1号,今天在广汽埃安长沙工厂车正式下线,车辆预售、试驾也于当天全面启动。据悉,埃安UT super将于11月9日正式在京东APP发售。 埃安UT super由广汽埃安打造,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续航里程为500KM,是华为云车机首搭车型。在售后环节,京东提供超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及超4万家合作门店组成的线下服务网络。 《科创板日报》记者昨日实探京东“国民好车”广汽埃安长沙生产工厂,车间现场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为保证第1批客户按时交付,工厂生产该款车型的流水线已满负荷运营生产,工人每天加班3个小时。 同日,宁德时代第777座巧克力换电站在长沙正式上线,今年将在全国45个城市建成1000座换电站,2026年将在近120个城市累计建成超2500座换电站,远期3万座。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埃安UT super 是宁德时代首款to C三方合作车型,之所以用户可选换电模式,主要原因之一是三方在产品设计时考虑到了用户的“补能”焦虑。 该负责人表示,相比其他新能源车换电模式,巧克力换电全国率先做到所有车型及电池换电在99秒钟以内完成;建站城市布局完成后可实现车主10分钟找站;2025年全国建成1000座换电站;为所有巧克力换电站的电池提供宁德时代最新电池技术。 对于外界关心的京东此次与广汽埃安推出第一款“国民好车”后,后续是否会和和其他车企展开类似合作,京东相关负责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表示,先与合作方“全力打造”好首款车型,后续“相信有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果”。 10月22日晚间,京东“国民好车”001号曾在京东拍卖平台进行拍卖,超过26万人参与了竞拍。最终,竞拍价定格在7819万元。而该车的起拍价仅为1元。 京东整车业务从2018年开始布局。2024年,京东汽车宣布加码布局汽车整车选购业务,包括线上、线下汽车销售,以及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业务,提升合作车企、厂商数量等。 今年以来,京东则官宣了与多家车企的深化合作。 7月,京东与比亚迪深化战略合作,京东汽车成为比亚迪售后服务体系"精诚一家"的独家电商合作伙伴,是京东入局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又一次落子。 10月,京东在宣布与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联合发布新车后,又官宣了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包括推进长安的乘用车、摩托车、车辆生态产品及维修零配件的渠道营销,宁德时代电池消费市场全渠道服务等 有业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主要在于零售渠道、流通服务环节,其的战略目标是希望用户关于车的所有消费都能在其生态内完成。尤其是售后服务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汽车此前开启了多个岗位招聘,年薪高达百万元。其中,汽车零售事业部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可达123万元(35k-65k·19薪),汽车后市场商品总监岗位年薪可达114万(30k-60k·19薪),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可达112万(45k-70k·16薪)。
11月5日,小鹏汽车举行新一届AI科技日。在去年宣布升级为“小鹏AI汽车公司”后,小鹏在过去AI技术的积累也迎来爆发点,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用“涌现”一词来描述今年科技日的发布内容。 当日,何小鹏介绍了小鹏在智能驾驶、Robotaxi、机器人和低空飞行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并给出了明确的量产时间节点。 在智能驾驶方面,小鹏汽车推出第二代VLA,这也是小鹏实现“一套模型、多维落地”的基础。第二代VLA为小鹏首个量产物理世界大模型,既是动作生成模型,也是理解和推演的物理世界模型。依托第二代VLA,小鹏发布“小路 NGP”,复杂小路的平均接管里程提升13倍;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Super LCC+人机共驾,不依赖导航全球范围均可开启。 “2025年12月底,小鹏将邀请先锋用户共创体验第二代VLA,2026年第一季度,Ultra车型将全量推送。”何小鹏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将成为除小鹏外的第二代VLA首发客户,小鹏图灵AI芯片获得大众定点。据知情人士透露,小鹏图灵AI芯片的定点车型即为2026年小鹏和大众共同开发的两款智能电动产品。 在第二代VLA的赋能下,小鹏汽车将于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和具备L4级体验的有人驾驶Robo。小鹏Robotaxi面向全球,支持个人和商用,配备两套硬件互为备份,搭载4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到3000TOPS。按照计划,小鹏将开放 Robotaxi SDK,并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Robotaxi生态,高德则成为小鹏Robotaxi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 同样基于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汽车还带来了机器人全新一代IRON。智能化方面,其搭载3颗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达2,250TOPS,以及第二代VLA大模型,构建“VLT+VLA+VLM”协同的高阶智能。 “全新一代IRON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技术。”何小鹏透露,“小鹏不研发电芯,电芯的供应商正在选定,一家来自海外,一家来自中国。” 在另一条热门赛道——机器人领域,何小鹏称,其将优先进入商业场景,提供服务如导览、导购、导流等。小鹏同样将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宝钢将成为小鹏机器人IRON的生态合作伙伴,在巡检等工业领域探索场景应用。 此外,在低空飞行领域,小鹏汇天带来了面向个人低空飞行的“陆地航母”和面向多人低空高效出行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据悉,“陆地航母”已正式进入量产前夜,目前全球订单累计突破7,000 台,而A868正式进入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 在AI领域多维布局的小鹏汽车,被行业视为“最像特斯拉”的车企。“我们目前在追求的是科技和产品,确实和特斯拉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物理 AI、机器人、汽车,但其实我们还有比特斯拉更快的产品。”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直言,小鹏汽车估值在资本市场不如特斯拉,“但特斯拉更全球化。” 至11月4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美股市值为216.29亿元,已超过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我们还在持续优化经营效率,不管是人力成本和行政管理等。”顾宏地称,“今年我们有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接下来还会持续提升业务能力。”
今年进博会,未来出行领域又添新面孔。财联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天翎科发布的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eVTOL INFLYNC L600,构型与主流构型不同,机翼是涵道设计。 此外,时的科技、御风未来、沃兰特再度亮相进博会。有eVTOL主机厂商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行业头部企业更冷静,同时涌现出更多创业企业。 天翎科方面在今日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介绍,INFLYNC L600是混动增程全倾转涵道翼构型设计,最大航程达600公里,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时,可搭载1名驾驶员与5名乘客。“该eVTOL预计2028年适航取证,进入商业载人运行。第一阶段售价在2000万元以内。”天翎科CMO卢懿接受包括财联社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远期票价对标高铁一等座。 发布会上,天翎科与贵阳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广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EFI Aviation、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悉,目前天翎科已完成多架样机制造与试飞,累计获得国内外意向订单近千架。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汇天飞行汽车也于今日在广州发布了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原型机,续航达到500km以上,设计航速360km/h,座舱可容6人,原型机已完成首次试飞。 不过,目前市场对eVTOL混电动力看法不一。有投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混动系统具有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特征,现阶段大部分电池续航时间短,混动则能实现供电的稳定,而纯电系统会对电机要求更高,电机成本也会更高。 另一名投资人士和一名业内人士则认为,混电动力既要有电池,又要有电动机,还要有燃油体系,会增重飞行器,实则是增加了产品的技术难度,尽管在汽车方面,混动的技术难度较容易解决,但早期运用于飞行器上,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11月4日,欧盟工业事务专员Stephane Sejourne表示,欧盟委员会计划在今年12月份宣布设立全新类别的平价小型电动汽车,此举旨在应对中国车企竞争并提振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Stephane Sejourne在法国巴黎“汽车行业日”活动中表示:“对车企而言,目标是将售价在‘1.5万至2万’欧元之间的新型小型汽车推向市场。由于监管限制也是影响定价的因素之一,我们将为此建立相应的监管框架。”他补充称,其目标是让这一新框架纳入欧盟委员会12月10日的公告内容中。 欧盟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在“数百公斤重的四轮车”与其他所有汽车之间设立一个中间类别。通过这一调整,小型电动汽车将无需像大型轿车那样配备同等规格的安全设备与技术。在此之前,此类改革的时间安排一直未明确。 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逐步在欧洲市场抢占份额。与此同时,多家欧洲车企一直在推动监管改革,以支持欧洲本土生产的小型电动汽车销售。11月4日,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福兰(François Provost)提议,欧洲汽车监管规则应“冻结10至15年”,为这一新类别的小型电动汽车(车长不超过4.2米)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今年前9个月欧洲汽车细分市场的销量数据来看,欧洲市场对“小车”(涵盖紧凑型SUV、小型SUV和小型轿车等)存在明显的需求倾斜,这种市场表现直观反映出其对小车的青睐。数据显示,紧凑型SUV以181万辆的销量成为欧洲最大细分市场,且同比增幅高达18%;小型SUV虽同比微降1.3%,但169万辆的销量仍稳居第二;小型轿车也以138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同时保2.5%的同比增长。这表明无论是从日常通勤的实用性,还是对能源效率、道路适应性的契合度来看,小车都更贴合欧洲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了以小车为核心的市场结构。
美东时间周三,全球最大车企——丰田汽车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财季(截至2025年9月30日)财报。 财报显示,美国关税在该季度对其造成1.45万亿日元(约合672.9亿元)的冲击。不过,该公司还是上调了其对于当前2026财年(截至明年3月)的盈利预期。 丰田在财报中表示:“尽管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但在我们产品竞争力的支撑下,强劲的需求导致我们在日本和北美的产品销量增加,并扩大了价值链利润。” 丰田公布强劲财报 以下是丰田在截至9月份的第二财季季度业绩与LSEG平均预期的对比: 营收:12.3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745.80亿元),同比增长8%,分析师预期为12.18万亿日元 营业利润:83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87.07亿元),同比下降27%,分析师预期为8631亿日元 净利润:97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1.12亿元),同比增长62% 丰田还上调了对2026财年全年的业绩预测(截至2026年3月31日): 营业利润: 从此前预计的3.2万亿日元上调至3.4万亿日元 全球汽车销量: 从此前预计的1120万辆上调至1130万辆 特朗普关税拖累利润 今年4月以来,在关税影响下,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价值大幅下降,9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24.2%,略低于8月份的28.4%。 不过,在今年7月,日本政府与美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将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关税从特朗普最初提议的25%降至15%。15%的关税于8月7日生效。 丰田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拖累丰田在美国市场利润的最大因素仍然是进口关税。同时,汇率波动和支出增加等因素也影响了丰田在日本的利润。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主管Liz Lee说,虽然丰田在北美有大量生产线,但其在美国的销售中,仍有大约五分之一依赖于日本进口产品。目前,丰田正在试图自行吸收这些进口产品的关税成本,而不是转嫁给消费者。 她表示: “由于关税和汇率阻力持续存在,我们预计(当前季度)丰田盈利能力仍将面临压力,(从明年3月开始)可能会逐步改善。” “如果贸易成本企稳且日元走软,下一财年盈利能力应会温和回升,不过电动汽车竞争加剧将继续限制上涨潜力。” 电动车已占总销量近半数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中,丰田也在持续发力试图抢占更多电动汽车市场,在本财年上半年(截至9月底),电动汽车占丰田和其豪华品牌雷克萨斯(Lexus)汽车销量的46.9%。这些销售主要是由北美和中国等地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推动的。 然而,Lee认为,丰田的全电动汽车阵容可能使其在欧洲和东南亚更容易受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竞争。 尽管利润下降,丰田仍显示出强劲的全球需求。该公司最近公布,包括其雷克萨斯在内的汽车销量在截至9月份的今年前九个月里达到530万辆,同比增长4.7%。该公司在业绩报告中表示,将继续专注于增加销量和削减成本。
为适应全球贸易新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需要,加快推进上海市打造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供应链枢纽节点的进程,并落实陈吉宁书记2月6日调研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间的重要指示——“上海有色网要大力推进SMM金属、新能源价格指数的国际定价话语权,发挥好平台的影响力,配合上海金属、新能源材料的国际定价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 在此,由SMM主办, 中瑞(天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盛装出席的 2025年11月24-25日举办“2025上海金属周” (英文:Shanghai Metals Expo,简称“SME”)。本次大会主题“打造全球金属命运共同体·推动大变局下产业新发展”。目标将其打造成金属及相关行业“信息港、定价标、交易台、朋友圈”的年度盛会。点击 报名表单 立即登记参会,我们期待在会议上与您相遇。 中瑞(天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坐落于美丽的天津市静海区,总占地面积为30000平方米,用于生产及仓储的厂房面积为13000平方米,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为铜金属材料加工、贸易企业。公司仓储销售电解铜、铜杆、铜丝、铝杆、锌锭和锡锭等,年营业收入达80亿元。 中瑞(天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色金属经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精益求精,厚德载物,诚信走天下”的企业精神,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快速流转”的发展模式。 服务于终端生产企业,坚持“稳健投资”的经营理念。致力于融合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行业资源,作为连接电线电缆、铜材生产行业供应链的纽带! 成为华北地区优秀的有色金属供应链运营商。 联系方式 董政伟 186 1680 8278 点此立即参加SME 2025上海金属周 SMM会议联系人 马 瑶 18321395342 mayao@smm.cn
为适应全球贸易新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需要,加快推进上海市打造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供应链枢纽节点的进程,并落实陈吉宁书记2月6日调研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间的重要指示——“上海有色网要大力推进SMM金属、新能源价格指数的国际定价话语权,发挥好平台的影响力,配合上海金属、新能源材料的国际定价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 在此,由SMM主办, 美国双赢金属工业公司 盛装出席的 2025年11月24-25日举办“2025上海金属周” (英文:Shanghai Metals Expo,简称“SME”)。本次大会主题“打造全球金属命运共同体·推动大变局下产业新发展”。目标将其打造成金属及相关行业“信息港、定价标、交易台、朋友圈”的年度盛会。点击 报名表单 立即登记参会,我们期待在会议上与您相遇。 美国双赢金属工业公司 成立于2004年,拥有20年的行业经验和良好声誉,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废金属加工和贸易公司。我们目前每个月从北美出口300-500个集装箱的铜铝到亚洲,其中包括各类铜米、高金银铜砖、电线电缆、铝切片等,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中。 我们与众多北美供应商和亚洲客户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欢迎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合作机会。 点此立即参加SME 2025上海金属周 SMM会议联系人 张文成 18766457954 zhangwencheng@smm.cn
SMM11月05日讯: 要点 :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创新利用可再生大豆蛋白开发出高性能固态电解质。该材料形成坚固柔韧的三维网络结构,使电池在120℃高温下稳定循环800次以上,同时大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下一代绿色电池开辟新路径。 2025年11月02日,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大豆蛋白的创新型固态电解质,这有望为下一代电池提供高效、长寿命的绿色解决方案。 “我们的研究推动了绿色、可持续生物质材料在电池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论文作者之一申洋教授表示,“相比传统电解质,我们利用大豆蛋白开发的电解质不仅能减少废弃物产生,还显著降低了环境影响。” 优势:大豆蛋白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成本低、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的特点。研究团队通过化学修饰增强了其离子电导率,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同时具备高强度与柔韧性,完美满足了固态电解质的力学要求。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固态电池表现出色:在60℃条件下稳定运行2000小时;即使在120℃高温下,经历8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75%的初始容量。这一特性使其在高温应用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而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超过60℃时就会面临性能衰减和安全风险。 大豆蛋白电解质与电极之间形成了薄而均匀的稳定界面层,其良好的柔韧性有效适应了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界面不稳定导致电池性能衰退的行业难题。 生命周期评估数据证实,该材料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显著低于其他有机电解质,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释放的有毒和挥发性化合物也更少。 难点:规模化生产;优点:环境友好。 近期技术突破情况 据SMM预测,到2028年全固态电池出货 量13.5GWh,半固态电池出货量160GWh。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2800GWh左右,其中2024年到2030年电动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1%左右,储能所需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7%左右,消费电子所需的锂电池的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的渗透率在0.1%左右,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4%左右,2035年全球固态电池的渗透率或将逼近10%。 文章说明: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公司公告及行业分析整理而成,旨在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固态电池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中,请读者以最新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11月05日讯: 要点 : 重庆太蓝深耕氧化物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路线,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能量密度达720Wh/kg的全固态电池获实验室突破。重庆、安徽、湖北基地同步建设,携手长安、南都电源等伙伴,计划于2026-2027年实现装车与无隔膜电池批量生产。 2025年11月03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固态电池用胶粘材料方面展开合作。 SMM了解到,重庆太蓝在固态电池的布局是氧化物电解质路线,而且多个基地一同发力,如下是重庆太蓝的固态电池规划布局情况。 一、技术优势:氧化物电解质+原位固化 采用“氧化物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原位固化:将特殊的液态电解质注入电池后,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其在内部“固化”,形成一种固-液共存的“果冻状”电解质相。相比直接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产线兼容,制造成本和难度低。电解质为“果冻状”的固液混合态,避免液态电解液泄漏。 高能量密度: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实现300-350Wh/kg,远超目前主流高端液态锂电池(250-280Wh/kg)。计划中的下一代产品能量密度将瞄准400Wh/kg以上,甚至向500Wh/kg迈进。 2024年4月3日宣布,在实验室成功制备出世界首款单体容量达120Ah、720Wh/kg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金属电池。2024年11月联手长安汽车共同发布,容量25Ah,支持3C快充;该电池采用特种隔膜和部分电解液,原材料成本率10%以上 二、产线布局: 重庆基地:首条半固态0.2GWh+2GWh 小型半固态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1期 0.2GWh 车规级半固态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基地2期 2GWh 在重庆两江新区,太蓝新能源建立了国内首条半固态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为0.2GWh,主要服务于高端电动两轮车和摩托市场。2023年,公司启动了二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产能2GWh,以扩展至乘用车动力电池生产及其他应用领域。 安徽基地:3GWh+7GWh 车规级半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园1期(营建中) 3GWh 半固态/准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园2期(筹备中) 7GWh 安徽淮南基地计划总投资70亿元,总产能10GWh,分两期建设。 三、融资情况、下游应用和专利 融资情况: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碧桂园创投、国鼎资本等知名机构。 下游应用:EV、3C企业深度接触和送样测试。其产品主要瞄准高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储能等高端市场。 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无隔膜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其他合作进程: 2024年09月26日,太蓝新能源10GWh动力电池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徽淮南市政务中心举行。 2024年11月21日,重庆两江新区举行2023年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暨竣工投产活动。 2024年12月19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南都电源正式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10月09日,湖北省2025年四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举行,计划开工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四、近期重庆太蓝动态 【固态电池:太蓝宣布其固态电池工艺已突破并量产】2025年7月9日,太蓝新能源宣布其工艺突破已实现产品量产,并与长安汽车、南都电源等企业达成合作。其技术路线覆盖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新能源汽车‌: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计划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储能与民用市场‌:与南都电源合作开发超安全储能解决方案,并推出支持6C快充的电池技术,9分钟可充至80%电量。‌无人机/机器人/3C电子‌:推动固态电池在无人机、机器人及3C电子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安全的能源方案。‌电池能量密度达720Wh/kg,‌无隔膜技术‌:通过“减材制造”理念取消隔膜,提升安全性(耐挤压形变能力达60%)并降低成本。 【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潜江】2025年8月18日,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潜江市举行。是继太蓝在北京、重庆、安徽等地的研发生产基地之外的关键布局,重庆基地0.2GWh的产线几乎满产,在建产能12GWh,预计年内将初步投产,年产值将超100亿元。 【固态电池:太蓝与湖北回天签胶粘材料合作协议】2025年11月03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固态电池用胶粘材料方面展开合作。 五、太蓝简介: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普及者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锂电池研发专家团队和国内资深产业化团队联合创办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公司开发的固态电池产品技术成熟、关键性能指标实现重要突破,拥有以高安全可靠性、高能量密度、低生产成本为特点的显著优势,具备综合市场竞争力,是新一代高性能动力电池市场的领跑者。 部分图片来自太蓝官网。 据SMM预测, 到2028年全固态电池出货量13.5GWh,半固态电池出货量160GWh。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2800GWh左右,其中2024年到2030年电动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1%左右,储能所需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7%左右,消费电子所需的锂电池的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的渗透率在0.1%左右,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4%左右,2035年全球固态电池的渗透率或将逼近10%。 文章说明: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公司公告及行业分析整理而成,旨在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固态电池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中,请读者以最新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