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个
时值年末,2024年“双新”(报废更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临近结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据商务部数据,截至12月13日,该政策已带动乘用车销量超过52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车辆超251万辆,置换更新车辆超272万辆。 与此同时,多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在补贴金额、补贴范围、申请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以北京市为例,12月16日起,北京经开区将发放共计800万元的“好车亦城”跨年汽车消费券,精准化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持续放大消费券带动效应。 据介绍,此次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从2024年12月16日持续到2025年1月27日,在参与活动的汽车销售企业中购买新车(含新能源)的个人消费者均可参与,参与活动的车企共19家,销售品牌不仅有产自经开区的北京奔驰、小米,还有特斯拉、比亚迪、奥迪、宝马等多种品牌。 此前两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发布消息称,自12月16日起门头沟区将分两批发放总计300万元汽车消费券,其中燃油车单车补贴至高1.2万元、新能源车至高1.3万元。 在企业端,由于年末为全年冲量关键期,且叠加2024年“双新”补贴即将结束因素,在进入12月中旬后,多家车企亦给出了“超预期”的优惠政策。作为一汽集团旗下的两大合资品牌,一汽-大众截止到12月31日,推出全系车型以旧换新至高3.1万元的补贴,包括迈腾、探岳、揽境、揽巡等多款车型;一汽丰田则开启了“国补地补倒计时 以旧焕新限时优惠一口价”活动,提供至高2.3万元的置换补贴,以及多款车型的限时优惠价格。 作为日系品牌代表的东风本田、长安马自达等同样推出了不同购车权益优惠。其中,于11月刚刚上市的MAZDA EZ-6的“尊享礼包”至高3万元。 相比燃油车,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更为“惨烈”。此前已在12月2日更新了购车权益的零跑汽车,于12月16日再度加码。针对2024年11月30日-2025年1月1日期间缴定的C系列用户,零跑汽车提供了抽奖活动,抽奖最高可抵5999元购车尾款,奖池高达5000万元。 蔚来汽车则在官方宣传海报中突出了“补贴倒计时”,渲染出更为紧迫的市场节奏。按照蔚来的方案,在北京地区至高可以享受2万元补贴的同时,还推出了包括2万元的选装基金、价值22800元的NOP使用权等多重权益。 今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汽车报废更新给予直达消费者的补贴。7月补贴额度升级,新能源和燃油车补贴分别提升至2万元和1.5万元。此后,各地因地制宜陆续出台和升级置换更新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资金支持、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力度推动汽车以旧换新。 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下,全国汽车销量保持增长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3.7万辆和3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7%和8.6%,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7%。其中,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 “伴随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最后一月收尾冲刺,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汽车产销全年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呼吁,相关促汽车消费政策明年继续延续,并及早出台。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设计工作室的最新消息称,特斯拉Model S的两个版本在美国的售价都上涨了5,000美元;其中,特斯拉基本款Model S全轮驱动版(AWD)的起售价从74,990美元上调至79,990美元,而特斯拉Model S Plaid版的起售价从89,990美元上调至94,990美元。除此之外,特斯拉其他车型在美国的售价没有变化,在加拿大的售价也没有类似的变化。 此次涨价是特斯拉几个月来首次对Model S车型价格进行重大调整。特斯拉上一次调整其旗舰轿车的售价是在今年7月份,当时该公司将Model S和Model X在加拿大的售价上调了6,000美元,在美国的售价上调了2,000美元。因此,Model S目前在美国的售价已比五个月前高出了7,000美元。 然而,特斯拉Model S最近的销量已较为低迷。有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S/X今年第三季度在美国的销量低至1万辆至1.2万辆,而去年同期的销量接近2万辆。当前,特斯拉把报告中的交付量分为两类:Model 3/Y和“其他车型”,而“其他车型”中包括Model S、Model X、Cybertruck和特斯拉Semi。 考虑到特斯拉的目标是在今年最后三个月在全球交付逾51.5万辆汽车,特斯拉将Model S在美国的售价上涨5,000美元的时机令人惊讶。 另外,投资者希望特斯拉在美国推出一款售价2.5万美元(远低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平均售价)的电动汽车,以吸引消费者购买。Cox Automotive报告称,今年9月份,在美国市场,新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为56,328美元,而一辆新的汽油动力汽车的平均售价为74,490美元。
SMM 12月17日讯:12月17日早间,汽车整车板块快速拉涨,指数盘中一度涨近2%,个股方面,安凯汽车盘中涨停,众泰汽车、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北汽蓝谷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中汽协此前发布2024年1~11月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方面,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此外,中信证券也在近日发布研报称,2025年汽车行业刺激政策延续的概率较大,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同比增加6.4%,行业走出内卷的曙光已现。出海景气延续、自动驾驶加速渗透、人形机器人料将是行业明年最为明确的产业趋势,也将为汽车行业继续提供业绩和估值的双重驱动。当前维持对汽车板块“强于大市”的评级。 此外,12月16日盘后消息,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今年“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截至12月12日,“两新”带动汽车更新520多万辆、销售额6900多亿元,家电换新4900多万台、销售额2100多亿元,老旧设备更新200多万台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明年“两新”“两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在总结和延续今年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两新”方面,明年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比今年大幅增加 ;研究将更多市场需求广、更新换代潜力大的产品和领域纳入政策支持范围;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机制,加强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整车板块拉涨的同时,能源金属板块也在短暂下跌后开始上涨,指数盘中一度涨逾1%成为板块中涨幅仅次于汽车整车板块的存在。个股方面,威领股份盘中一度涨逾9%,腾远钴业、天华新能等多股跟涨。 消息面上,近期,国内外企业关于锂矿方面的动态频出。从最近的时间先来看,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GFLInternationalCo.,Ltd(以下简称“赣锋国际”)旗下非洲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于2024年12月15日在当地举办了投产仪式,标志着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正式投产。据悉,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项目二期年产能将计划扩建到100万吨锂精矿。 12月12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还曾宣布,向其在阿根廷的首个碳酸锂项目追加25亿美元投资,以期大幅提高产量。力拓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说,集团已批准投资25亿美元扩大阿根廷相关项目规模,预计到2028年项目年产量从3000吨提高到6万吨。 12月10日,大中矿业还曾表示,其全资孙公司郴州城泰于近日收到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湖南省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锂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经审查,郴州城泰申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有关材料符合相关规定,予以通过评审备案。公司表示,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资源量完成备案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湖南锂矿新能源项目快速投产。公告显示,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本次通过评审的锂矿资源矿石量为4.90亿吨,Li2O矿物量为131.35万吨,平均品位0.268%。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规定,已属于大型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其资源量超过公司预期。若按照氧化锂和碳酸锂之间的转换系数1:2.47换算,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324.43万吨,在同行业中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而提及近期锂矿价格,据SMM调研显示,锂辉石供应端,海外锂矿贸易商挺价情绪依旧,高价依旧能报价CIF 850美元/吨及以上。基于当前锂盐价格,下游对此高价矿接货意愿不强。锂云母端,由于当前暂无大型锂云母拍卖活动,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小型锂云母供应商报价没有下调趋势,非一体化锂盐厂为维护生产节奏在当前价位有部分刚需采买行为。SMM预计当前锂矿价格仍随着锂盐价格在区间内震荡。 截至12月16日,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现货报价在810美元/吨左右。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得益于传统汽车品牌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美国10月份新电动汽车注册量实现上涨。不过,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注册量在今年前10个月中有7个月出现下滑。 根据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的最新数据,10月份,美国纯电动汽车(不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注册量同比增长5%,达到101,403辆,占美国新车注册总量的7.6%,与2023年10月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当时电动汽车占新车注册总量的7.7%)。 从企业来看,虽然特斯拉的注册量仍然遥遥领先,但比去年同期下降1.8%,降至45,200辆。如果不包含特斯拉,其他品牌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总注册量同比上涨11%至56,203辆。 相比之下,美国10月份电动汽车注册量的涨幅落后于美国整体轻型车市场。数据显示,10月美国所有轻型汽车(不论燃油类型)的注册量同比增长6.7%,至130万辆。尽管如此,今年美国前10个月的电动汽车注册量突破了100万辆,比去年快了一个月。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有14个品牌在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注册量有所增加。其中,通用汽车旗下品牌脱颖而出。总体来看,通用汽车的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劲增72%,达到12,071辆。旗下品牌中,雪佛兰的电动汽车注册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8%,主要是得益于Blazer和Equinox两款电动汽车(总注册量为6,741辆);凯迪拉克Lyriq的注册量增加了两倍多,达到2,489辆;GMC Hummer的注册量几乎翻了两番,达到1,015辆。 标普全球汽车分析师Tom Libby表示,通用汽车“几年前曾承诺,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者。很明显,这些产品的开发滞后了一段时间。现在,通用汽车推出了Equinox和Blazer等电动汽车,并且采用了汽油车时代就已经确立的名字,因此“目前的增长都是有缘由的”。 不过,特斯拉、福特、Rivian和奥迪等13个品牌10月份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下降。其中,特斯拉最畅销车型Model Y的注册量下降14%,至21,787辆;Model S和Model X的注册量分别下降了50%以上;Cybertruck和Model 3表现出色,注册量分别是4,041辆和17,419辆(同比上涨7.3%)。 Libby表示:“在今年2月份之前,特斯拉一直在拉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而自2月份以来,特斯拉一直在阻碍电动汽车市场。”Libby指出,特斯拉的多家竞争对手都提高了电动汽车的销量,“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产品”,比如雪佛兰Blazer和Equinox、本田Prologue和起亚EV9。 Libby称,特斯拉有限且已有年头的电动汽车生产线使其在与竞争对手的新电动汽车竞争时处于劣势。目前,美国市场上有60多款电动汽车。“现在非常非常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出了非常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建立了经销商网络。当服务能让客户更放心时,也是一种优势。” Libby指出,豪华电动汽车和特斯拉的销量通常在12月上升,今年可能会遵循同样的模式。该机构预测,2024年全年,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总份额将小幅上升至8.5%;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可能会持续小幅增长,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也将继续增长。根据标普全球汽车的数据,10月份,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零售量同比增长28%,达到154,172辆。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消费者在购买和租赁电动汽车时会使用高达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根据J.D. Power最近的一项调查,相较于整体汽车价格而言,税收抵免是今年推动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J.D. Power的分析显示,今年有97%的电动汽车租赁客户和81%的电动汽车新车主获得了全部或部分税收抵免,平均节省了5,000多美元。 然而,这项税收抵免可能会在明年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被取消。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此前已经暗示,针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激励措施可能会被搁置。不过,这有可能会推动美国今年12月和明年1月的电动汽车销量增加。
年关将至,伴随着车市终端冲刺逐渐白热化,车企对于多项新技术的研发进展也开始浮出水面,固态电池首当其冲。 履新不足一周的上汽集团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日前透露,名爵首款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该车)价格还不贵,电池这个行业进步很猛,买磷酸铁锂或者三元锂电池车的朋友们可以等等。” 这是继智己之后,上汽集团旗下又一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整车品牌。今年4月,智己联席CEO刘涛曾透露,智己将首搭上汽与清陶能源联合研发的固态电池,由此引发二级市场一轮长达近一个月的固态电池行情。 虽然该电池最终被证实为液含量为10%的“半固态电池”,但按照智己方面的规划,至2025年,智己计划将量产产品的液含量降低至5%,更加接近“全固态”水平;而至2026年,智己预计将实现液含量为零的全固态电池量产。 与智己渐进式的技术路线不同,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研发固态电池的美国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于近期表示,其首批Solstice™全固态电池电池已达到40Ah容量,标志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的规模化生产进入新阶段,距离奔驰此前公布的“2030年前实现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目标更近一步。 在电池制造企业端,国轩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专业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及专项研发预算,2024年上半年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成品电芯“金石电池”,该款3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成功通过严苛的200摄氏度热箱测试,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 固态电池在今年上半年被上汽智己“带火”后,关于该技术上车的量产时间表、战略合作等频频出现。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国内企业先后公布了固态电池的研发、上车进展,其中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主机厂,以及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电池企业。 相关研报显示,全固态电池已是当前科研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代表下一代动力电池发展方向,也是动力电池专题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分析认为,当前产学研平台针对固态电池的研发速度不断加快、进展纷呈,关于固态电池相关的路线图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有机构预测,至2025年全球各类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达几十到上百GWh、千亿元规模。“今年是半固态/固态电池上车的元年,可以预见的是,后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持续跟进。2025-2026年,固态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或将得到快速提升。”有长期关注电池领域的业内人士表示。 固态电池亦为低空飞行市场重要的能源解决方案。最新调查显示,飞行汽车、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让固态电池成为低空飞行载具的关键能源技术。根据中国、美国等地区的政策展望,全球低空飞行市场对固态电池的需求预估在2030年将达到86GWh,到203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302GWh。 近一个月,固态电池板块涨幅1.96%,近一季涨幅达到48.11%。
据媒体援引一份文件信息显示,特朗普过渡团队希望下届政府取消自动驾驶汽车碰撞数据申报规定——而这可能正好解决了特朗普近期“密友”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的烦心事。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取消这一规定,将对特斯拉尤其有利,但也可能会削弱美国政府调查和监管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安全的能力。 特朗普团队准备解决马斯克的心烦事? 在近几个月来,特朗普和马斯克两人的关系是肉眼可见的“火热”:今年大选竞选期间,马斯克花了超过2.5亿美元帮助特朗普当选总统;而特朗普也在赢得大选后“投桃报李”,宣布成立政府效率部,并任命马斯克担任部门领导。 而最近,特朗普的过渡团队似乎在考虑,取消一项马斯克一直非常反感的规定。 此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发布了一项规定,要求汽车制造商和车队运营商报告涉及高级辅助驾驶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事故数据。马斯克此前一直非常不满该规定,认为这一规定是在针对特斯拉。 文件显示,特朗普过渡团队中一个负责制定汽车政策100天战略的团队提出,希望取消上述数据申报规定。该团队称,该规定是对“过度”数据收集的授权。 在今年10月的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呼吁建立“自动驾驶汽车的联邦审批程序”,而不是拼凑在一起的各州法律。他称,现在这些法律“令人难以置信地痛苦”。 马斯克还称,他将利用特朗普向他承诺的“政府效率沙皇”这一职位,推动此类监管改革。 特斯拉尤其受益 如果要取消事故披露条款规定,将对特斯拉尤其有利。 NHTSA表示,自该机构于2021年制定该规则以来,已收到并分析了2700多起撞车事故的数据。而特斯拉在数据报告中占大头——超过1500起事故数据来自于特斯拉。 这些数据影响了NHTSA针对六家公司的10项调查,以及涉及四家不同公司的九起安全召回——当然,特斯拉也在其中。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截至10月15日,NHTSA调查的45起致命事故中,特斯拉占了40起。 NHTSA此前曾在声明中表示,车企申报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新兴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数据,NHTSA就无法轻易发现一些突出安全问题的碰撞模式。 然而,两名熟悉特斯拉高管想法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一直非常不满这一数据申报要求,认为NHTSA提供的数据会误导消费者对特斯拉安全性的看法。 据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近年来,特斯拉高管与马斯克讨论了推动取消事故报告要求的必要性,但由于拜登政府一直对坚决采用该规定,特斯拉高管最终得出结论,他们需要等政府换届后再来申请取消这些要求。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认为这些规定不公平,因为它认为自己在报告数据方面比其他汽车制造商做得更好,这反而使得特斯拉看起来似乎更应该对涉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大量撞车事故负责。 南卡罗来纳大学专注于自动驾驶的法学教授布莱恩特·沃克·史密斯(Bryant Walker Smith)表示,特斯拉收集了其他公司不会收集的实时碰撞数据,而且报告的事故比例可能比其他汽车制造商“大得多”。 史密斯表示,特斯拉涉及驾驶辅助技术的事故发生频率也可能更高,因为它在路上配备了更多的车辆,司机用这些系统的频率也比其他汽车要高。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数据,2024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3.7万辆和3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7%和8.6%,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7%,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 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汽车产量增速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1个百分点。 “11月的数据非常鼓舞人心,12月也将保持不错的发展状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得益于‘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希望这样的政策能在明年持续,继续发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对11月的车市销量表现如是说道。 以旧换新持续发力,乘用车月销量首超300万辆 具体到各细分市场的表现,11月,乘用车共销售300.1万辆,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15.2%,这是我国乘用车市场月度销量首次超过300万辆;1-11月,乘用车共销售2443.5万辆,同比增长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自今年9月开始,乘用车市场的月度销量均呈现不错的发展势头,这主要是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地和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年底冲刺,助力乘用车市场持续走强,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 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均突破200万份,合计超过400万份,并且日均补贴申请量持续保持高位。 在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看来,今年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比2022年的车购税减半政策还要好。“除了国家层面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地方置换更新政策也在跟进,预计全年拉动汽车销量超过14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拉动100万辆,地方置换更新拉动4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以旧换新政策不仅对新能源汽车有所拉动,对传统燃油车同样有带动作用。今年11月,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121万辆,虽同比下降8%,但环比增长16.2%。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表示,目前燃油车仍然是多数消费者的首选车型,同时作为车企的资金利润来源,具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在车市价格战主旋律下,燃油车降价幅度超预期,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也让燃油车市场整体销量表现好于预期。 再来看中国品牌方面,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05.1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31.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3%,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6个百分点,但环比上个月有所下降。 对此,陈士华指出:11月当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有率微降,这说明在合资品牌加快转型、年底促销等竞争环境下,中国品牌面对更大的压力。 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590万辆,同比增长2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5.1%,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9.3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韩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外,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两位数下降。 新能源月产销均破150万辆,累计渗透率首超40% 11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月度产销再创新高。 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50万辆,分别达到156.6万辆和151.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1%和5.7%,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6%。 陈士华指出,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30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销量的月度占比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50%,且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增速非常快,起到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作用。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4年有百余款插电混动车型上市,特别是7-15万价格区间爆款新车密集上市,这推动着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快速增长,加速对ICE和HEV等车型替代。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下降明显,当月产销量分别为393辆和381辆,同比分别下降45.5%和41.1%;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则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插混月销量超过60万辆,同比大涨86.8%。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纵向对比此前的渗透率可知,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渗透率首次超过40%,说明市场的电动化转型仍在进一步推进。若以销售区域来定义,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占比更高。 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2.9万辆,同比增长53.8%,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6%,这是其连续四个月在国内销量占比超过5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37.2万辆,同比增长55.5%,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3.1%;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20.6%,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3.4%。 1-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12.1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4.8%。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965.9万辆,同比增长40.8%,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5%;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31.1%,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17.2%。 受海外政策影响,出口环比下降9.5% 11月,汽车出口49万辆,环比下降9.5%,同比增长1.6%。分车型看,11月,乘用车出口41.9万辆,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3.2%;商用车出口7.1万辆,环比下降7.3%,同比下降6.6%。 陈士华表示,11月出口环比微降,这说明国际市场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变动,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我国汽车的出口。不过,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今年出口仍有望达到580万辆规模。 分燃料类型看,11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0.7万辆,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5.6%;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35.2%,同比下降14.1%。 拆解开来,11月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8万辆,环比下降43.8%,同比下降29.2%;插混汽车出口2.5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4.3%。 对此,陈士华指出,目前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纯电在海外的不太容易,没有里程焦虑的插混汽车具备更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1-11月,汽车出口已达到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52万辆,同比增长21.5%;商用车出口82.6万辆,同比增长19.3%。 分燃料类型看,1-11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20.3万辆,同比增长26.7%;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89.4万辆,同比下降10.8%;插混汽车出口24.6万辆,同比增长1.8倍。 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11月,奇瑞出口量达10.5万辆,同比增长10.5%,占总出口量的21.4%。与上年同期相比,江苏悦达起亚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1.7万辆,同比增长52.4%。 从增速上来看,1-11月,比亚迪出口36.3万辆,同比增长68%;长安出口50.5万辆,同比增长54.8%;北汽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51.9%。 另据海关总署数据,10月,汽车出口58.5万辆,环比下降3.9%,同比增长11.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9.8万辆,环比增长8.5%,同比增长2.5%。 1-10月,汽车出口528.5万辆,同比增长24.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72.1万辆,同比增长19.6%。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汽车出口量位居前三。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为比利时、巴西和英国。 小结: 伴随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最后一月收尾冲刺,协会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300万辆。 另外,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明年政策环境依然偏暖,有利于汽车行业保持健康发展,因此中汽协继续呼吁相关促汽车消费政策明年继续延续,并及早出台。 日前,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在2024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透露,为稳定市场预期,商务部将在继续落实已出台的补贴政策和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
今年11月份,混合动力车型和轻型卡车给美国汽车销量带来了提振。GlobalData在一份初步报告中称,美国11月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12%至137万辆,其中零售销量为116万辆;车队交付量为21.3万辆,占美国轻型车总销量的15.5%。 专家表示,美国轻型车销量的上升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原因是美国下一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要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轻型汽车征收新的关税,这加大了汽车售价上涨的可能性,一些美国购车者想赶在特朗普上台前购买汽车,以避免后续车辆涨价。 Cox Automotive高级经济学家Charlie Chesbrough表示:“未来几个月,美国汽车销量数据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被压抑的美国消费者需求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因为美国总统大选已过,美国消费者开始关注更低的贷款利率、更好的融资交易和更多的激励措施。在经历了一个汽车销量增长相对缓慢的夏季之后,美国汽车零售市场似乎在今年年底开始活跃起来了。” Motor Intelligence和GlobalData表示,今年11月份,美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汽车年化销售速率(SAAR)为1,667万辆,这是自202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远高于“1,590万辆至1,650万辆”的预期范围,且较去年同期的1,549万辆大幅上升,并已连续第三个月突破1,600万辆。 美国1 1 月车市:福特汽车 、 本田汽车和现代汽车成最大赢家 今年11月份,公布月度销量的7家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的交付量总计同比增长了11.3%,因为不断增加的新车库存以及一系列促销和年终优惠正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 福特汽车 表示,今年11月份,在美国市场,该公司销量同比增长了14.5%;其中,就品牌而言,福特品牌销量同比增长了13%,林肯品牌销量同比增长了48.7%;而就车辆类型而言,该公司的混合动力车型表现强劲,交付量同比上升了18%。 同样受混合动力汽车强劲销量的推动, 丰田汽车 北美公司11月在美国市场的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4.8%,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态势;其中,就品牌而言,丰田品牌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4%,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下滑;雷克萨斯品牌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9.3%。 在轻型卡车和电动车型需求上升的推动下, 本田汽车 11月在美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4.5%,其中,本田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5.9%,讴歌(Acura)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6%。据悉,讴歌品牌此前在美国的销量已连续10个月下滑,这主要是由于本田汽车对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的设备进行了更新,导致供应紧张。 现代汽车 和 起亚汽车 11月份在美国市场的新车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分别同比上升10.5%和20.2%,这主要得益于零售和跨界车需求强劲,且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现代汽车的豪华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也在11月份创下了美国销量纪录,同比增长35%至8,003辆,连续第二个月上升,这得益于市场对其跨界车的强劲需求。 现代汽车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Randy Parker称,今年11月份是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非凡销售月份”,而这归功于多元化的产品线,包括汽油车型、混合动力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电动车型,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Randy Park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大选后,现代汽车的展厅客流量也略有上升。 斯巴鲁 11月在美国市场的交付量同比增长8.2%至57,690辆,连续第2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最畅销的两款车型Crosstrek和Outback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3%以上。 马自达 表示,其11月美国销量同比增长20.6%至33,422辆,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七个月在美国实现销量同比增长。 继连续六个月的下滑后, 沃尔沃汽车 11月美国销量终于扭转了颓势,同比增长5%至12,259辆;其中,沃尔沃 电气化 车型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8%,占沃尔沃在美国市场汽车总销量的39%。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或改变,消费者心态从“等一等”到“现在就买” 影响美国11月汽车销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特朗普团队正在考虑是否取消或修改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一些汽车经销商正积极推动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并鼓励消费者在特朗普上台之前锁定7,500美元的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优惠。 Cox Automotive首席经济学家Jonathan Smoke表示:“美国总统大选后,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从‘最好等一等’转变为‘最好现在就买’,这很可能推动了汽车零售的上升势头。” 影响美国11月汽车销量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汽车平均交易价格随着激励措施的增加而下降。虽然在美国市场,消费者仍然面临汽车售价和借贷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但随着汽车库存不断增加,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纷纷试图提供更大的折扣,以及比往年更早的假日优惠,以吸引更多持币观望的消费者。 J.D. Power和GlobalData称,今年11月份,美国每辆新车的平均补贴预计同比增长42%至3,291美元,比今年10月份高出174美元。 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更高激励以及零售商提供的更多折扣继续给汽车平均零售交易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分析人士表示,更多消费者选择了尺寸更小且更实惠的车型。根据J.D. Power和GlobalData的数据,美国11月汽车平均交易价格趋向于45,471美元,同比下降了150美元或0.3%。 J.D. Power数据和分析部门总裁Thomas King表示:“在美国市场,更实惠汽车的供应改善或将继续维持销量上涨趋势,同时,汽车平均交易价格预计将继续下降,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盈利能力预计也将略有降低。尽管美国汽车市场还面临贷款利率居高不下和二手车价格下跌等挑战,但美国新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依然强劲。”
12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当月,汽车产销环比同比继续实现双增长,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乘用车市场表现持续走强,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疲弱,新能源汽车继续较快增长,起到较强支撑作用。 11月新能源车销售首破150万辆大关 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5.6%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6%。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具体来看,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2.9万辆,同比增长53.8%,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6%;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37.2万辆,同比增长55.5%,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3.1%;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7万辆,同比增长20.6%,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3.4%。 1-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12.1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4.8%;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965.9万辆,同比增长40.8%,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5%;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46.2万辆,同比增长31.1%,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17.2%。 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64.1万辆,同比增长35.5%,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5.6%,低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 新能源乘用车级别方面,1-11月,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D级涨幅最大。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累计销量分别完成324.9万辆和36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79.2%。 新能源乘用车价格方面,1-11月,除40-50万价格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外,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其中50万以上价格区间涨幅最大。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296.6万辆,同比增长18%。 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35.2%,同比下降14.1%,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8万辆,环比下降43.8%,同比下降29.2%;插混汽车出口2.5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74.3%。 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89.4万辆,同比下降10.8%;插混汽车出口24.6万辆,同比增长1.8倍。 据中汽协分析,伴随政策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各地及企业促销活动持续发力,加之最后一月收尾冲刺,预计12月汽车市场将会持续向好,汽车产销全年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 政策层面,中汽协表示,明年政策环境依然偏暖,有利于汽车行业保持健康发展。呼吁相关促汽车消费政策明年继续延续,并及早出台。 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近144万辆 自主品牌渗透率64.7% 据乘联分会12月9日发布的数据,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48.1万辆,同比增长49.3%,环比增长7.1%。1-11月生产1,072.7万辆,同比增长37.0%。 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43.8万辆,同比增长49.6%,环比增长4.9%;1-11月批发1,071.6万辆,同比增长38.1%。 其中,1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8.9%,较2023年11月37%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8%。 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5.9%;1-11月零售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 其中,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2.3%,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2个百分点。1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9%;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 出口方面,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0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33.3%;占乘用车出口20%,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73%,作为核心焦点的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49%(去年同期57%)。 1-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16.8万辆,同比增长24.6%。 乘联分会表示,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自主插混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前景光明。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965.3GWh 今年累计产量将超1TWh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1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显示, 产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7.8GWh,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33.3%。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965.3GWh,累计同比增长37.7%。到2024年年底,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将超1TWh。 销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7.2%,同比增长40.1%。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8GWh,占总销量74.2%,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29.7%;其他电池销量为30.5GWh,占总销量25.8%,环比下降2.2%,同比增长82.3%。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914.3GWh,累计同比增长42.8%。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92.3GWh,占总销量75.7%,累计同比增长27.1%;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22.0GWh,占总销量24.3%,累计同比增长132.5%。 出口方面 ,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1.9GWh,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23.5%,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5%。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2.5GWh,占总出口量57.0%,环比增长15.3%,同比下降2.2%;其他电池出口量为9.4GWh,占总出口量43.0%,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90.0%。 1-1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67.9GWh,累计同比增长26.1%,合计累计出口占前11月累计销量18.4%。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15.8GWh,占总出口量的69.0%,累计同比增长2.1%;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52.1GWh,占总出口量的31.0%,累计同比增长164.5%。 装车量方面 ,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67.2GWh,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49.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3.6GWh,占总装车量20.2%,环比增长11.6%,同比下降13.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3.6GWh,占总装车量79.7%,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84.0%。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73.0GWh,累计同比增长39.2%。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4.7GWh,占总装车量26.4%,累计同比增长13.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348.0GWh,占总装车量73.6%,累计同比增长51.5%。 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375.6万台 桩车增量比1: 2.7 12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11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4年11月比2024年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6.9万台,11月同比增长31.8%。截至2024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46.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57.5万台、交流充电桩188.5万台。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0万台。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方面,2024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0%。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73.4万台,同比下降11.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302.2万台,同比上升35.7%。截止2024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方面,2024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12.1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 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12月10日,工信部对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九批)拟发布内容进行公示。其中提到, 本批申请新产品准入的车辆生产企业共计674户,其中汽车生产企业498户、摩托车生产企业175户、三轮汽车生产企业1户。以上企业申报的新产品共计2232个,其中汽车产品1757个、摩托车产品474个、三轮汽车产品1个。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93户企业的612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46户企业502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35户企业88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2户企业22个型号。 本批申请产品变更扩展的车辆生产企业共计917户,其中汽车生产企业722户、摩托车生产企业194户、三轮汽车生产企业1户。以上企业申报的变更扩展产品共计7931个,其中汽车产品7137个、摩托车产品790个、三轮汽车产品4个。本批有45户汽车生产企业的66个汽车产品申请整改。 以下是具体原文: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九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和《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节能 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2024年第10号)等有关要求,现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九批)拟发布内容予以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形式或通过网上意见征求系统反馈。 本批申请新产品准入的车辆生产企业共计674户,其中汽车生产企业498户、摩托车生产企业175户、三轮汽车生产企业1户。以上企业申报的新产品共计2232个,其中汽车产品1757个、摩托车产品474个、三轮汽车产品1个。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93户企业的612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46户企业502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35户企业88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2户企业22个型号。 本批申请产品变更扩展的车辆生产企业共计917户,其中汽车生产企业722户、摩托车生产企业194户、三轮汽车生产企业1户。以上企业申报的变更扩展产品共计7931个,其中汽车产品7137个、摩托车产品790个、三轮汽车产品4个。本批有45户汽车生产企业的66个汽车产品申请整改。 附件: 1.《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拟发布的新准入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清单.doc 2.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清单 3.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的车辆变更扩展产品公示清单 4.《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九批)拟发布的车型清单.doc 公示时间:2024年12月10日-2024年12月16日 传 真:010-66013726 电子邮件:qiche@miit.gov.cn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 2024年12月9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90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九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