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194个
秘鲁能源与矿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秘鲁9月铜产量同比增加3.7%,至240,995吨。 2025年前9个月,秘鲁铜产量约为204.8万吨,同比增长2.7%。 秘鲁为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国。 以下为秘鲁9月主要金属产量:
宏观方面,美联储主席也给12月降息预期再度降温,这也显示出美联储内部分歧正在加大。美国众议院多数派领导人表示众议院将就结束政府停摆的法案进行投票。国内方面,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要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库存方面,LME库存维持136250吨;Comex库存增加1156吨至343194吨;SHFE铜仓单增加1124吨至44088吨;BC铜仓单增加575吨至10710吨。需求方面,下游畏高情绪仍制约采购情绪。政策面来看,LME正就永久性新规则征求意见,意在遏制市场操纵并缓解现货溢价快速上升问题,但这一规则也会对多头操作手法产生较大影响。 金银再度快速拉升,对有色有一定提振作用。另外,内外权益市场表现仍谨慎乐观,这也是铜维系高位震荡重要的基础,对铜而言短线或偏乐观,但整体而言淡季逐渐到来预期下或依然表现为高位震荡行情,关注海外金融市场表现以及国内库存表现。 (来源:光大期货)
昨日铜价日内震荡走势,夜盘价格走强至87500一线,现货回到平水附近,社库去化。从宏观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即将结束停摆,关注就业,通胀数据公布,美联储11月降息25BP符合预期,并暗含12月再度暂停的信号,中美关税博弈阶段性落地,回归经济实际走势,但从制造业水平看,延续继续走弱态势。高铜价抑制消费,现货转为贴水,盘面跌至85000一线有部分现货买盘支撑。供给端目前暂未有新的供应减量发酵,不过冶炼利润环境恶劣,国内铜冶炼月度产量略有回落,但仍处高位。四季度消费同比不及预期,海外方面美伦铜价差收窄至200,但COMEX铜库存仍在累增,导致LME库存难以快速累库。 从盘面来看,铜价增仓至60万手后,减仓至55万手水平,持仓仍处高位,多头主力仍在其中,当前宏观预期再度进入博弈阶段,关注实际经济预期和风险情绪变化,美国通胀预期抬升,金银铜二次探顶。 (来源:正信期货)
沪锡夜盘大幅上行,主力合约最高上探298500元/吨,续创阶段新高,随后维持高位震荡格局,今日盘初涨幅仍在2%以上。锡市供应受限贯穿全年,缅甸复产进度缓慢,国内锡矿供应仍然紧张。叠加印尼打击非法锡矿及6家被查封冶炼厂移交国企PT Timah,使得10月印尼锡锭出口锐减,引发市场对供应担忧,刺激锡价大幅走高。 (文华综合)
花旗(citi)的铜消费追踪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球铜消费同比温和增长1%。 花旗在对截至10月的制造业指标的分析中称,9月数据显示,中国以外地区消费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 该行预计,到今年第四季度铜消费的同比增幅将继续疲软,因2024年基础更为强劲,且制造业活动低迷,这些成为年内剩余时间周期性铜需求的限制因素。 尽管当前现货市场指标低迷,但花旗预计铜价表现将继续超越近期基本面,因市场预计2026年将出现几个有利因素,包括消费量增加、矿山供应限制和预期市场供应短缺。 该行预计,在美国更加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更为宽松的全球货币状况支持下,2026年铜需求将复苏。同时该行描述的“看好美国铜储备动态”应会进一步支撑铜市。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11月12日(周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上扬,受美国政府停摆预期结束的乐观情绪支撑。 伦敦时间11月12日17:00(北京时间11月13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117美元,或1.08%,收报每吨10,944.0美元。由于包括印尼事故在内的矿山供应中断造成的供应短缺,铜价在上个月创下了11,200美元的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美国众议院将于周三就一项妥协方案进行投票,该方案将恢复对政府机构的拨款,并结束始于10月1日的停摆。 交易商表示,美国经济数据的预期恢复将为本周的价格提供支撑,这些数据应有助于投资者和美联储判断美国经济状况。 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将决定美元的走向,美元走软将使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更加便宜。 其他方面,LME注册仓库的锌库存接近2023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LME三个月期锌上涨8.5美元,或0.28%,收报每吨3,075.0美元。 另外,花旗(citi)的铜消费追踪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全球铜消费同比温和增长1%。花旗在对截至10月的制造业指标的分析中称,9月数据显示,中国以外地区消费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 (文华综合)
11月12日(周三),花旗(Citi)周三表示,继续预测铜价到2026年第二季将攀升至均价每吨12,000美元,乐观情况下料达每吨14,000美元。 花旗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铜价将交投在每吨11,000美元左右,这一预测淡化了近期疲弱的实物需求的影响,而是反映了2026年较为利好的基本面,但如果出现利多价格的催化剂,那么铜价可能会更快达到每吨12,000美元。 花旗表示,良莠不一的全球制造业人气表明今年余下时间内的周期性铜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花旗称,由于2024年的基数较强,因此2025年四季度消费同比增长持续疲弱,而且制造业活动低迷,但在美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全球货币政策的帮助下,预计2026年需求将出现复苏。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 《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 ,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 https://s.wcd.im/v/470opZ19l/ 。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铜】 周三沪铜偏窄震荡,现铜持平于86795元。市场等待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后的经济数据。目前民间数据反映就业疲软仍为主要焦点,联储12月降息概率增大。倾向短线铜市冲涨能量下降,观望或短线交易买入看跌平值/虚值一档期权,可搭配执行价9万卖看涨期权降低成本。 【铝&氧化铝&铝合金】 今日沪铝延续增仓上行,华东、中原和华南现货贴水10元、130元和145元。宏观偏积极,铝市远期供需前景乐观,但短期基本面一般,库存和现货表现中性。今日指数大幅增仓5万手至79万手体现市场分歧巨大,关注接近整数关口后的资金动向。今日保太ADC12现货报价维持21000元。废铝货源偏紧,税率政策调整仍未明确,行业库存和交易所仓单均处于高位水平,铸造铝合金继续跟随铝价波动暂难有独立行情。氧化铝运行产能处于历史高位,行业库存和交易所仓单持续上升,供应过剩格局难改。现货指数价格逐渐接近晋豫现金亏损,不过矿价松动成本有小幅下移空间,规模减产未形成前氧化铝弱势运行为主反弹空间有限。 【锌】 锌锭出口窗口打开,国内锌锭出口商倾向在现货市场出货赚升水,伦锌短期交仓节奏缓慢,低库存继续支撑外盘偏强。国内11月炼厂产出环比预减,下游陆续提货,上海、宁波地区贸易商挺价,SMM锌库存环比降0.21万吨至15.96万吨,内外盘库存劈叉缓步修复。CZSPT公布2026Q1进口矿TC指导价105-120美元/干吨,显示矿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沪锌底部支撑强,内外价差进一步走扩空间不足,跨市正套资金建议落袋为安,沪锌短多参与,上方暂看2.32万元/吨年线压力位。 【铅】 新国标电动二轮车12月1日起全面替代旧车型,车重放开,铅酸蓄电池消费预期好转;废电瓶反向开票政策2026年正式执行,税收成本将体现进价格,铅价重心存上移空间。市场仓单货源偏紧,不排除贸易商囤货待涨。虽然国内铅锭产出预增,但短期低库存仍对盘面形成支撑。外盘交投从弱现实向强预期转变,LME铅反弹斜率加大,拉动内盘跟涨,多头资金涌入沪铅,加权持仓日增8336手至12.7万手,沪铅有望打开1.78万元/吨压力位上方空间,四季度高位暂看1.82-1.85万元/吨。. 【镍及不锈钢】 沪镍小幅下挫,市场交投活跃,持仓持续抬升。美国政府有望结束停摆状态,缓解短期宏观担忧,外围有色表现强势,但镍产业链受制于整体过剩,表现平淡。主流不锈钢厂取消限价,随后更是下调了不锈钢盘价,市场持续低迷。供方积极降价出货,但进入年末淡季,再加上“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本周内成交始终较为冷清。纯镍库存增加1000吨至4.91万吨,镍铁库存增500吨在2.96万吨,不锈钢库存降1300吨至94.6万吨。沪镍多头题材耗尽,镍价弱势运行,重心倾向于下移。 【锡】 日内沪锡持续大幅增仓涨至29.25万。现锡跟调到29.1万,对现货实时升水缩至150元。市场博弈现实供应紧与中长期放宽预期。继续深化强现状的关键是印尼天马重整取缔产能的效率。同时外盘三月期合约已跨年,届时供应转折不明,伦锡弱于沪锡。资金入场积极,中长线高位空配建议短多长空或配置虚值看涨期权。 (来源:国投期货)
11月12日(周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持稳,此前美国民间部门就业数据提升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同时投资者等待美国政府结束停摆状态。 沪铜主力12月合约上涨140元或0.16%,收报每吨86,840元。 截至北京时间16:38,LME三个月期铜持稳,报每吨10,827美元。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周二发布的每周初步估算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5日的四周内,私营部门雇主平均每周裁员11,250个,这表明劳动力市场在下半月难以持续创造就业机会。数据凸显了招聘趋势在逐周演变,并表明美联储决策者密切关注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疲软。 对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令美元承压 ,从而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提供了一些支撑。 美国众议院议员周二结束为期53天的休会,赶赴国会准备投票,以结束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预计将于周三下午就一项妥协方案进行表决。 市场参与者表示,潜在解决方案有望缓解近期不确定性,并恢复关键经济数据的发布,但整体风险情绪仍偏谨慎。 花旗(Citi)周三表示,继续预测铜价到2026年第二季将攀升至均价每吨12,000美元,乐观情况下料达每吨14,000美元。 花旗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铜价将交投在每吨11,000美元左右,这一预测淡化了近期疲弱的实物需求的影响,而是反映了2026年较为利好的基本面,但如果出现利多价格的催化剂,那么铜价可能会更快达到每吨12,000美元。 其他基本金属方面,沪铝主力1月合约上涨0.88%,至每吨21,880元;沪铅12月合约上涨0.97%,至每吨17,660元;沪锡上涨1.75%,至每吨292,440元;沪锌下跌0.18%,至每吨22,680元;沪镍下跌0.62%,报每吨118,710元。 LME三个月期铝上涨0.49%,至每吨2,888.50美元;期锌上涨0.08%,至每吨3,069美元;期铅上涨0.73%,至每吨2,078.50美元;期镍下跌0.35%,至每吨15,000美元;期锡上涨0.25%,至每吨36,710美元。 (文华综合)
目前,铜价已从7月创下的历史高位回落,然而这可能并不意味着这一工业金属本轮史诗级的涨势已告终结。相反,不少行业专家警告,随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剧,铜价可能进一步大幅攀升。 RJO期货公司高级市场策略师John Caruso表示,“铜价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度爆发剧烈波动。” Caruso指出,当前铜市场出现持续结构性供应短缺的可能性很高 ,部分市场预测显示未来十年铜需求将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增长。 尽管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在很大程度上已阻碍了美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其取消了数十亿美元对该产业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但在全球为满足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对电力永无止境的需求而寻求替代方案之际,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广清洁能源的努力尚未终结,而铜在这其中将扮演关键角色。 Mount Lucas Management 联席首席投资官David Aspell也表示,在推动消费的经济领域——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方面,铜需求整体格局依然“完好无损”。 Aspell表示,“铜需求依然很高,预计还会持续高涨。” 关税悬念并未完全结束 根据FactSet的数据的分析显示,在今夏触及历史最高结算价(5.91美元)时,美国基准铜价一度较2024年末飙升了44.5%。今年早些时候,在有传言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进口精炼铜征收关税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铜价曾大于高于伦敦商品交易所(LME)的铜价。 Aspell指出:“当关税议题初现时,LME与COMEX间通常稳定的价格走势开始出现分化,纽铜价格走高以反映关税预期水平及实施可能性。而许多美国进口商为赶在关税生效前将铜运入美国,也不惜支付更高的成本。” 而当特朗普政府此后仅宣布对加工铜而非精炼铜征收进口关税后,纽铜价格随即迅速出现回落。目前,COMEX期铜价格已较四个月前的历史高点下跌了约15%。 不过,BCA研究公司大宗商品与能源首席策略师Roukaya Ibrahim指出:“精炼铜关税悬而未决的可能性仍将持续影响市场。” Ibrahim指出,美国对精炼铜的关税豁免政策将于2026年夏季重新审议。在此之前,美国铜价会再次出现高于伦敦铜价的溢价现象——市场参与者仍将在纽约囤积铜金属。 她认为,在全球关税最终定论前,铜市“失衡状态”恐将持续。这将限制未来一年铜价的下行空间。 上周四,美国地质调查局已发布了最终版的《2025年关键矿产清单》,其中铜、银和铀的入选颇受瞩目,列入清单的矿物将获得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有关勘探、开采和精炼处理项目也能获得审批便利。 AI热潮下的“必需品” 与此同时,RJO期货公司的Caruso指出,铜市场当前真正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 根据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24年发布的数据中心能耗报告显示,2023年数据中心消耗了全美约4.4%的电力。而美国能源部预计,这一数字到2028年可能攀升至6.7%-12%。 Caruso指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到本十年末(2030年)可能翻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仍是铜市场的重要主题,且未见放缓迹象。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全球铜市场到2035年可能出现30%的供应缺口,部分原因在于开采难度增加,以及电力依赖型技术对铜需求激增。 Caruso强调,“从我的观察来看,人工智能竞赛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意味着铜价仍有巨大上涨空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