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975

  • 银价偏强震荡 市场氛围供需双弱【SMM日评】

    今日银价延续偏强震荡,日内TD-沪银主力2512合约基差收窄至10元/千克以内。上海地区大厂和国标银锭持货商对TD升水仍维持25-30元/千克但成交偏淡,部分持货商对沪期银2512合约升水15-20元/千克惜售观望。银价连涨后,下游再度陷入观望,现货市场流通货源亦不充裕,市场氛围供需双弱,成交偏淡。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 Grasberg事故调查结束 隔夜伦铜大幅上涨【SMM铜晨会纪要】

    2025.11.11周二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10820美元/吨,而后后铜价重心下行,摸底于10762.5美元/吨后直线上行,临近盘尾摸高于10903美元/吨,最终收于10874.5美元/吨,涨幅达1.68%,成交量至1.7万手,持仓量至32.3万手。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512开于86790元/吨,盘初即摸高于86850元/吨,而后一路下行临近盘尾摸低于86320元/吨,最终收于86500元/吨,涨幅达0.2%,成交量至2.5万手,持仓量至20.2万手。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 (1)11月10日,Freeport Indonesia上周五表示,其Grasberg铜金矿泥浆泄漏致工人死亡事件的调查已结束,公司已收到政府的整改建议,Freeport-McMoRan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称,Grasberg矿区的Big Gossan 矿和Deep Mill Level Zone 矿未受泥浆泄漏影响,已于 10 月底恢复运营。 现货: (1)上海:11月10日SMM 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11合约贴水20-升水130元/吨,均价报价升水55,较上一交易上涨15元/吨;SMM1#电解铜价格86360~86710元/吨。早盘从86200元/吨附近走高至86620元/吨,随后走跌至86370元/吨,上午交易时段仍呈现Contango结构。本周上海地区呈现去库,主因上周铜价跌落后下游接到订单开始采购,出库主要体现在周五。临近交割沪铜现货升贴水逐渐走高,但铜价超过86000元/吨以上,下游仍表现还盘心理,预计本周沪铜现货主要成交仍围绕在平水附近。 (2)广东:11月10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贴水100元/吨-升水20元/吨,均价贴水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25元/吨;湿法铜报贴水170元/吨-贴水130元/吨,均价贴水1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60元/吨。广东1#电解铜均价864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535元/吨,湿法铜均价为863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500元/吨。总体来看, 库存大幅增加持货商急于出货,现货升水明显走低。 (3)进口铜:11月10日仓单价格28到40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跌1美元/吨;提单价格38到48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跌1美元/吨,EQ铜(CIF提单)-14美元/吨到4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涨1美元/吨,报价参考11月中下旬到港货源。 (4)再生铜:11月10日11:30期货收盘价865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71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5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上升3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78100-783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300元/吨,精废价差3394元/吨,环比上升406元/吨。精废杆价差159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今日铜价维持震荡整理,价格重心较昨日有所抬升,再生铜原料持货商看多后市铜价之下,并不愿过多出货,因此不少再生铜杆企业采购再生铜原料都需要额外提高价格。 (5)库存:11月7日LME电解铜库存增加375吨至136275吨;11月10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395吨至43789吨。 价格:宏观方面,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表示已经达成协定以确保政府停摆协议能够通过,美国政府将结束停摆恢复运转,缓解了市场避险情绪,对铜价形成利好。基本面方面,供应端,进口货源和国有货源集中到货,但好铜供应仍然偏紧。需求方面,铜价回调后下游订单有所改善,市场采购情绪呈现回暖。库存方面,截至11月10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四减少0.74万吨至19.59万吨。综合来看,受宏观避险情绪缓和影响,预计今日铜价下方仍存支撑。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 【SMM分析】硅钢成本利润与价格分析——取向硅钢利润较好  供应宽松导致价格下跌空间较大

    硅钢是汽车制造、电力设备等高端领域的核心钢材品种,其中,无取向硅钢主导电机、压缩机等领域,取向硅钢则主要应用于变压器铁芯,二者因为生产技术门槛与市场需求结构差异,成本利润格局显著分化,下面将展开详细分析。 一、硅钢成本构成 1 .元素构成 铁(Fe):是基体材料,决定基本力学和磁性能,主要来源为生铁、废钢。 硅(Si):核心功能元素,提升磁导率、降低损耗,来源为高纯硅铁等硅铁合金。 辅助元素:锰改善加工性能,铝优化磁性能,部分高牌号添加锡、锑等来改善晶体粒子分布。 有害杂质:硫、磷需严格控制,避免影响磁性能和加工性。 2 .原料构成 常规长流程冶炼一般包括以下原料。 铁矿石:铁矿石是铁元素的主要来源 焦炭:高炉炼铁中焦炭作用是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废钢:利用废钢炼钢可以增加钢材的合金元素含量,提高钢材的强度、韧性、对热和耐磨损性能。 高纯硅铁:硅元素重要来源。高等级硅钢,高纯硅铁添加比例增加。 合金添加剂:合金添加剂,比如硅锰、铝锭等,高等级硅钢会添加锡锭、锑锭、稀土合金等 3. 加工费用及构成 酸洗:酸洗是冷轧前的预处理工序,用于去除热轧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 冷轧:冷轧通过轧制减薄带钢厚度并改善组织性能,其费用不包含酸洗。 退火:退火用于消除冷轧应力并优化磁性能,分为罩式退火(罩退)和连续退火(连退)。 涂镀:涂镀用于提高硅钢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高等级硅钢涂镀过程中需要使用氧化镁。 根据SMM调研,加工费主要考虑酸洗、冷轧、退火涂镀等工艺费用。其中,酸洗费用200-300元/吨左右,冷轧费用300-400元/吨左右,退火费用400-500元/吨左右,涂镀费用100-200元/吨左右。 对于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正常进行酸洗即可满足要求,但对于高牌号新能源牌号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需要进行常化酸洗(常化酸洗费用400-500元/吨),在涂镀过程中需要使用氧化镁(8-10千克,成本约500-600元),取向硅钢甚至需要过两遍冷轧工艺,以及激光刻痕等。 二、不同牌号硅钢的成本差异 1. 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如50W800)   成本解析:硅含量较低(2%左右),无需添加贵金属元素,工艺要求宽松,成品率达 95% 以上。 成本:以当前原料价格来计算,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约3692元/吨,是性价比最高的品类。 2. 高牌号新能源用硅钢(如35W300)   成本解析:硅含量提升至 2.5%-3.5%,需添加铝、锡等优化元素;冷轧、退火工艺参数更严苛(如高温常化、精准控温),能耗增加 30% 以上。 成本: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约4428元/吨。 3. 取向硅钢(如普通CGO 30G120 )   成本解析:晶粒取向控制难度大,需特殊轧制和退火工艺;有害杂质含量控制更严格(碳≤0.003%),加工周期延长 50%-100%。 成本:普通取向硅钢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约4928元/吨。 三、硅钢利润情况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SG50W800 、SG35W300、30G120为例来简单计算一下硅钢的利润情况。 SMM 调研得知,SG50W800 (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主流报价4000元/吨,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约3692元/吨,在不考虑人工和设备折旧的情况,利润约308元/吨。但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要考虑人工和设备折旧,中低牌号的设备相对简单,人工和设备折旧大约200-260元/吨,利润所剩无几。 SG35W300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主流报价5400元/吨,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约4428元/吨,高牌号和新能源牌号人工和设备折旧更贵,大约300-400元/吨,一吨SG35W300利润大约570-670元/吨。 30G120 (一般取向硅钢)主流报价9800元/吨,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约4928元/吨,取向的设备费用更加昂贵,甚至需要渗氮、激光刻痕等技术,人工和设备折旧约700-800元/吨,一吨30G120利润大约4070-4170元/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基本接近成本下,即使供应过剩,价格持续承压,也有成本兜底,下降空间有限;但高牌号甚至新能源牌号利润较好,随着供应的增加,价格同样承压,但至少需要降价500元/吨才能够触摸成本,下跌空间不小;而取向硅钢方面,2025年产能同样有集中投放,价格同样承压,且因为利润巨大,下跌空间同样巨大。   数据来源声明:除公开信息外的其他数据均是基于公开信息、市场交流、依托SMM内部数据库模型,由SMM进行加工得出,仅供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 注:文章属此公众号原创文章,如有转载、开白、合作方面等需求请与我们联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修改、使用、销售、转让、展示、翻译、汇编和传播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将上述内容泄露给第三方、许可第三方使用。否则一经发现,上海有色网将采用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承担合同违约责任、返还不当得利、赔偿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

  • 海关总署:前10个月铜材进口降3.1%稀土出口增10.5%铝材出口降8.6%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 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 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3.64万亿元,增长2.3%,占我外贸总值的63.4%;加工贸易进出口6.94万亿元,增长6.5%,占18.6%;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5.34万亿元,增长5.5%。 二、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 前10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增长9.1%,占我外贸总值的16.6%。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88万亿元,增长4.9%,占我外贸总值的13.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38万亿元,下降15.9%,占我外贸总值的9%。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 三、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 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增长7.2%,占我外贸总值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91万亿元,增长2.9%,占我外贸总值的29.3%;国有企业进出口5.04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3.5%。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超6成,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明显 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43万亿元,增长8.7%,占我出口总值的60.7%。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19万亿元,下降0.7%;集成电路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7983.9亿元,增长14.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38万亿元,下降3%,占我出口总值的15.3%。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050亿元,下降3%;纺织品8441.9亿元,增长1.8%;塑料制品6145.5亿元,下降0.1%。出口农产品5989.8亿元,增长2%。 五、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10.29亿吨,增加0.7%,进口均价下跌10.7%;原油4.71亿吨,增加3.1%,均价下跌12.1%;煤3.88亿吨,减少11%,均价下跌24.5%;天然气1.03亿吨,减少6.2%,均价下跌8.8%;大豆9568.2万吨,增加6.4%,均价下跌11.1%;成品油3419.3万吨,减少16.3%,均价下跌4.6%。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2212万吨,减少7.6%,均价下跌0.6%;未锻轧铜及铜材445.6万吨,减少3.1%,均价上涨5.7%。同期,进口机电产品6.05万亿元,增长5.5%。 SMM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整理了金属行业部分产品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出口: 2025年10月稀土出口 4,343.5 吨, 同比2024年10月下降8.6% 。 2025年1~10月累计出口 52,699.2 吨, 同比2024年1~10月增加10.5% 。 2025年10月钢材出口 978.2万 吨, 同比2024年10月下降12.5% 。2025年1~10月累计出口 9,773.7 吨, 同比 2024年1~10月 增加6.6%。 2025年10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 50.3万吨 , 同比2024年10月减少12.8% 。2025年1~10月累计出口 502.0万 吨, 同比2024年1~10月减少8.6% 。 进口: 2025年10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11,130.9万 吨, 同比2024年10月增加7.2% 。2025年1~10月累计进口 102,888.6 万吨, 同比2024年1~10月增加0.7% 。 SMM分析: 10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 11130.9万吨,较上月减少501.7万吨,环比减少4.31%, 同比增加7.19% ;1-10月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 102888.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0.7%。 10月铁矿石进口量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包括国庆假期前部分钢厂以及贸易商提前报关备货,部分货物已在9月份进行统计。 同时,10月下旬河北地区钢厂受到环保政策影响,检修和闷炉情况增加,综合因素下导致10月份进口量出现下滑。展望11月....... 》点击查看详情 2025年10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245.1 万吨, 同比2024年10月增长5.9% 。2025年1~10月累计进口 2,508.6 万吨, 同比 2024年1~10月 增加7.5% 。 2025年10月煤及褐煤进口 4,173.7 万吨, 同比2024年10月减少9.8% 。2025年1~10月累计进口 38,762.3 万吨, 同比2024年1~10月减少11 % 。 2025年10月稀土进口量达到 6,991.0 吨, 同比2024年10月减少26.2% 。2025年1~10月累计进口 85,890.3 吨, 同比2024年1~10月减少23.3% 。 2025年10月钢材进口量达到 50.3 万吨, 同比2024年10月减少6.2% 。 2025年1~10月累计进口 504.1 万吨, 同比2024年1~10月减少11.9% 。 2025年10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 43.8万 吨, 同比2024年10月减少13.4% 。2025年1~10月累计进口 445.6万 吨, 同比2024年1~10月减少3.1%。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相关阅读: 同比增长3.6%!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增长

  • 银价偏强震荡 现货市场观望情绪浓厚【SMM日评】

    今日银价偏强震荡,日内TD-沪银主力2512合约基差维持15元/千克以内。上海地区大厂和国标银锭持货商对TD升水较在上周暂未出现明显变化,不同品牌银锭几无价差,现货主流成交仍维持TD升水25-35元/千克,持货商对沪期银2512合约升水10-20元/千克报价。部分持货商表示高升水成交相对困难,现货市场流通货源仍不充裕,下游仍以刚需采购为主,但市场观望情绪仍十分浓厚,成交相对偏淡。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 SMM 2025年11月10日讯: 10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 11130.9万吨,较上月减少501.7万吨,环比减少4.31%, 同比增加7.19% ;1-10月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 102888.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0.7%。   10月铁矿石进口量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包括国庆假期前部分钢厂以及贸易商提前报关备货,部分货物已在9月份进行统计。 同时,10月下旬河北地区钢厂受到环保政策影响,检修和闷炉情况增加,综合因素下导致10月份进口量出现下滑。   展望11月,随着北方区域进入冬季,建筑行业对钢材的需求转淡,钢厂出货不畅导致库存压力加大。此外,北方进入采暖季,环保限产频繁,预计将一致高炉生产。同时,焦炭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钢厂亏损加重,部分钢厂或有进一步减产计划。综合考量下,预计11月铁矿石整体需求将进一步走弱,进口量也可能随之下降。     中国铁矿石进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