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2个
周二(2月21日)美股开盘后不久,美国天然气价格延续跌势,大幅走低。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货的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一度跌超7%,最低为2.176美元/百万英热,为29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5.7%左右,报2.218美元/百万英热,年内价格接近腰斩。 市场分析认为,气价走低的原因是冷空气的再度减弱,令取暖需求低于预期。本月上旬,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短期能源展望》中指出,美国1月气温是2006年以来最温暖的,减少了天然气消费量。 能源咨询公司Gelber and Associates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看跌的基本面继续主导市场,天然气的产量仍然强劲,但气温进一步抑制了需求,公用事业部门从储存中提取的天然气可能要比历年同期来得少。 上周,EIA的另一份报告显示,预计今年3月份美国七个最大页岩盆地的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将升至历史新高:原油产量将增加约7.5万桶/日,达到创纪录的936万桶/日;天然气将增加约4亿立方英尺/日,达到创纪录的966亿立方英尺/日。 另外,尽管美国主要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商自由港已经部分恢复运营,但天然气的去库存速度仍不及往年,拖累价格走低。根据分析师的估计,当前的天然气库存已经较过去五年均值高出了约9%,本周甚至有望升至15%。 除此以外,市场的交易情绪也发挥了作用。根据未平仓合约的数据显示,交易员整体已经接近放弃“这个冬天更冷”的想法,转而押注今年年末开始的冬季。 美国顶级投行高盛则认为,美国天然气市场或将在2023-2024年进入熊市周期。目前价格尚未形成坚硬的底部,天气变暖、取暖需求下降可能会推动气价进一步下跌。 放眼大西洋彼岸,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也连日走低,3月交货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日内下跌2.4%,报48.655欧元/百万英热,为2021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周二(2月21日)美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大幅收跌,且跌幅均超2%。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2.06%,报33,129.59点;标普500指数跌2.00%,报3,997.34点,时隔不到一个月失守4000点大关,两大指数均创去年12月15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50%,报11,492.30点。 交易员担心,美国顽固的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率,增大了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这一点在股市和债市都能体现:全球资产定价之锚——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升至3.9%,而对利率较为敏感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4.2%。 B. Riley Wealth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表示,此前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对经济和未来的美联储政策走向发出了不同的信号,如今股市终于都赶上了债市近几周来的表现。 日内标普全球公布的美国2月份多项PMI都显著好于预期,其中服务业PMI和综合PMI时隔八个月回到了50“荣枯线”的上方,表明经济整体从收缩转为扩张。鉴于当前好数据就是坏消息的逻辑,Hogan表示,这意味着更高的利率会持续更长时间。 SoFi投资策略主管Liz Young称,考虑到目前的状况,感觉美股有点被高估了。 盘前,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交出了一份悲观的利润指引。公司CFO解释称,在杂货价格始终高企的背景下,购物者仍在减少购买可选消费类目。作为零售巨头的沃尔玛,其财报数据是反映零售大环境的晴雨表。 热门股表现 大型科技股集体走低,(按市值排列)苹果跌2.67%,微软跌2.09%,谷歌跌2.69%,亚马逊跌2.70%,特斯拉跌5.25%,Meta跌0.46%。 中概股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90%,报7233.29点。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京东跌11.03%,拼多多跌9.54%,阿里巴巴跌4.91%,新东方跌4.07%,小鹏汽车跌3.25%,腾讯音乐跌3.00%,蔚来跌1.57%,好未来跌0.97%,百度跌0.63%,理想汽车涨1.08%。 公司消息 【特斯拉计划收购锂矿公司 预计可在巴西年产76.6万吨锂】 为了应对原料成本上涨,特斯拉正考虑收购锂矿企业西格马锂业,这家锂矿公司目前的估值是30亿美元。据了解,西格马锂业的主要项目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处锂矿蕴藏丰富的狭长地带。项目仍在开发阶段,产量已达试验规模,预期实现年产76.6万吨锂的目标。 【福特、LG能源解决方案和土耳其KOC集团计划三方合资建立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据一份声明称,福特汽车、LG能源解决方案和土耳其KOC集团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将在土耳其安卡拉附近建造一个电动汽车电池设施。该合资电池工厂计划在2026年开始生产,三方承诺每年的电池产能至少达到25吉瓦时,并可能会扩大到45吉瓦时。福特将于2035年前在欧洲推出全电动厢式货车和乘用车,这是新一代零排放汽车。 【微软将把Xbox游戏引入英伟达的云游戏服务 以减轻监管机构的垄断担忧】 微软周二表示,将把Xbox PC游戏引入英伟达的云游戏服务,此前英伟达曾对微软的一项重大游戏交易表示反对。在公布这项决定之前,微软总裁Brad Smith周二会见了欧盟官员,试图说服他们同意微软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计划将有利于竞争。微软向英伟达伸出了橄榄枝,以阻止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受阻,从而扩大其占总营收9%的游戏部门。虽然微软Xbox游戏机的销售正在放缓,但该公司一直在利用其现金储备扩大可销售的游戏种类,并允许人们通过其云数据中心玩游戏。 【亚马逊与一家AI初创公司合作 与Open AI的ChatGPT技术展开竞争】 亚马逊旗下云部门拓展与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Hugging Face Inc.的合作伙伴关系,后者正开发针对ChatGPT的竞品。亚马逊的最新动向表明,科技巨头们正扎堆结盟进军火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generative AI)。亚马逊网络服务将为云客户提供Hugging Face的产品,其中包括一个语言生成工具,可以与Open AI的ChatGPT技术相竞争,这些云客户希望使用这些工具作为自己应用程序的构建模块。亚马逊云计算部门负责数据库、分析和机器学习的副总裁Swami Sivasubramanian表示,Hugging Face将在AWS上构建该语言模型的下一个版本,名为BLOOM。 【SK On恢复福特F-150 Lightning电池生产线】 据英国媒体消息,韩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SK On 2月20日恢复了福特汽车公司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的电池生产线的运营。2月5日,在福特进行交付前质量检查时,一辆F-150 Lightning发生火灾,问题电池由SK On供应,SK On因此停止了其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生产线。 【美联航将与5家公司共同出资1亿美元开发可持续航空燃料】 据美国媒体,美国联合航空将与加拿大航空、波音、通用电气航空、摩根大通和霍尼韦尔一起投资1亿美元启动美联航风险投资可持续飞行基金(TheUnitedAirlinesVenturesSustainableFlightFund)以投资初创公司和技术,开发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切撒匹克能源将以14亿美元出售页岩油资产给英力士】 据知情人士透露,切萨皮克能源公司预计将宣布以14亿美元的价格将石油资产出售给英国化工制造商英力士集团的一个部门。知情人士称,该交易最早可能于周二宣布,涉及德克萨斯州南部鹰滩页岩盆地北部的石油资产。知情人士称,这笔交易将标志着英力士首次涉足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英力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商之一。 【现金紧张、负债累累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向高盛和摩根大通求助】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正在与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就至少1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进行单独谈判。在石油产量下降之际,这家负债累累的石油巨头正努力筹集现金。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与高盛就其原油担保融资进行谈判,并与摩根大通就其在墨西哥的汽油销售相关融资进行谈判。今年早些时候,Pemex推动了10年期债券的发行,突显了该公司对现金的需求。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在1月31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该公司有1050亿美元的未偿债务,其中约80亿美元将在今年到期。 【Coinbase四季度收入6.291亿美元 分析师预期5.811亿美元】 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四季度收入6.29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811亿美元;四季度其他收入0.24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0.143亿美元;四季度交易金额145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493.6亿美元;预计公司人数不会较一季度显著增加。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21日讯:近期黑色系期货集体上涨,铁矿石偏强运行,录得六连涨。今连铁全天高位震荡,主力合约I2305收于919元/吨,涨幅3.43%。 》点击查看SMM黑色系期货行情走势 SMM统计,今日山东地区PB粉成交价格集中在913-915元/吨,与昨日价格上涨8-20元/吨;唐山地区PB粉成交价格集中在925-927元/吨,与昨日价格上涨18-22元/吨。 铁矿石价格连续大涨再度引发各界高度关注,2月17日,大商所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提示铁矿石等品种价格波动较大,请各市场主体理性合规参与,防控风险,确保市场平稳运行。2月21日,大商所再度出手,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2月22日交易时(即2月21日夜盘交易小节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305、I2306、I2307、I2308和I2309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手,在铁矿石期货其他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2,000手。 》 铁矿石上行逼近900元关口 大商所提示风险理性合规参与 重现去年行情?2022年铁矿大涨后官方出手监管! 回顾2022年,同样也是在开年之初,针对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屡次发声强调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调控。 1月28日,发改委就发文表示当前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稳定,国内库存处于多年高位,近期价格过快上涨存在炒作成分。将高度关注铁矿石市场价格变化,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研究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保障铁矿石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2月9日发改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曾联合约谈有关铁矿石资讯企业,要求提供发布信息的事实来源,提醒告诫相关企业发布市场和价格信息前必须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高度关注铁矿石价格变化,将进一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铁矿石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对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严厉惩处。 2月11日发改委表示,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出现异动等有关情况,发改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拟于近日派出联合调研组,赴部分商品交易所、重点港口开展铁矿石市场监管调研。调研组将重点了解近期铁矿石库存变化及有关企业参与铁矿石期现货交易情况,听取有关方面对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的意见建议。 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铁矿石价格调控监管,并再次约谈铁矿石资讯企业。近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有关方面分析认为,当前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稳定,国内库存处于多年高位,近期价格过快上涨,存在炒作成分。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关注铁矿石市场价格变化,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研究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保障铁矿石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而回顾铁矿石2022年走势,尤其是年初走势可以看出,发改委在1月28日首次表示高度关注铁矿石市场价格,而彼时恰逢新年假期,1月28日当天,铁矿石大幅收涨7.59%后,便进入休市时间,在假期期间市场充分消化这一消息,在春节后并未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而在2月9日约谈铁矿石资讯企业,要求不得散步虚假消息,不得哄抬价格,铁矿石应声大跌5.90%,但在次日便再度上涨3.20%。因此,紧接着2月11日发改委派出联合调研组展开铁矿石市场监管。 此次之后,铁矿石涨势中止,走出一波五连跌,累计跌幅达到14.91%,并刷新了阶段低位,达到了685元/吨。此后,铁矿石经历了短暂的震荡整理阶段。 但是,2月28日,发改委再度发生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铁矿石价格调控监管,并再次约谈铁矿石资讯企业。而这一次对于铁矿石行情的影响并未即时体现。 消息当天,铁矿石收涨2.69%,并刷新七连涨,累计涨幅达到27%,并站至半年度高点的870元/吨。随后才进入震荡下行的阶段。 2022年11月份开始,铁矿石再度反弹,宏观利好不断,宏观面上,从美联储放缓加息,到疫情管控放松,市场情绪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产业链上,房地产“三支箭”顺利落地,使钢铁市场看到了行业需求的向好预期。 进入12月份,宏观面持续宽松,钢厂冬储补库的需求支撑又为铁矿石再添助力,也使得铁矿石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站至了867.5元/吨的近半年高点。 但2023年伊始,铁矿石在基本面的主导下,走势稍有偏弱,1月9日更是在发改委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铁矿石价格监管工作消息的影响下,再度大幅下跌。之后铁矿却迎来四连涨。截止1月13日收盘,铁矿石涨幅达3.40%,报881元/吨,刷新近半年新高。 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约谈有关铁矿石资讯企业,提醒告诫相关企业发布市场和价格信息前必须认真核实、做到准确无误,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哄抬价格。消息当天,铁矿石应声大跌4.31%,次日续跌。 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证监会期货部提醒告诫有关铁矿石贸易企业和期货公司,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 不得过度投机炒作。但这次,市场并未对此消息做出过多反应。铁矿三连涨,截止1月20日收盘,铁矿石报865元/吨。 之后便进入春节假期。节后宏观政策偏暖,房地产利好政策释放,经济增长复苏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之一。而钢厂在利润水平较差的情况下,仍维持着较低的原料库存。随着未来需求改善并带动钢厂进一步复产,铁矿石具有补库需求,进而支持矿价上涨。 矿价上涨为钢铁行业的复苏带来挑战 铁矿石是钢铁产业重要原料之一,但国产铁矿存在“贫矿多、富矿少”的特点,导致进口铁矿石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连续多年保持在80%左右。 铁矿石在全球的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大洋洲、美洲以及亚洲是全球铁矿石的主要分布区域。据统计,全球可用铁矿石储量约1800亿吨,其中澳大利亚为可用铁矿石储量第一大国,储量约为510亿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8.33%;巴西、俄罗斯及中国分列第二、三、四位,以上四国的可用铁矿石储量共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 由于国内铁矿石存在供给不足、品位较低等问题,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据统计,2015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80%,我国铁矿石进口贸易需求量长期处于高水平。2022年12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9085.9万吨,环比减少8.08%,同比增加5.56%;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铁矿石累计进口量约为11.07亿吨,环比增加8.93%,同比下降1.5%。 从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地来看,据统计,2022年12月我国从澳大利亚、巴西进口铁矿石分别达到5981.24万吨和2006.63万吨,占全部进口矿的比重分别约为66%和22%,铁矿石价格上涨不仅没有带来非主流矿占比的扩大,反而加重了供给端的集中度。预计未来5~10年我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对进口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依存度仍将维持高水平。 铁矿石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给下游产业带来多方面影响。一是大幅抬高了钢铁产业的生产成本,因为铁矿石成本占到了钢铁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二是成本的上涨会沿着产业链向下游传导,可能造成下游如家电产品的提价;三是从全产业链角度看,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在抬高下游制造业成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本轮经济复苏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利润。金融资本通过期货、掉期等金融化的定价机制拉高铁矿石价格,实际是通过价格杠杆转移利润,让国内实体经济补贴海外矿山和金融资本。 原料价格高企侵蚀国内企业利润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87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6.35%;实现利润总额982亿元,同比下降72.27%。 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极为严峻,行业运行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整体呈现出“需求减弱、价格下跌、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 中钢协数据表明,2022年,对标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粉矿)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4.16%,炼焦煤采购成本同比上升24.91%,对钢铁企业降本增效形成较大压力。在此条件下,各钢铁企业大力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制造成本有所下降,全年对标钢铁企业炼钢生铁成本下降4.63%。 1月30日包钢股份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亏损6.7亿元到10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28.66亿元。2022年,受上游原燃料和钢铁行业市场波动及疫情影响,公司主要钢铁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销量同比减少,盈利水平明显下降,导致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1月30日,新钢股份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到1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1.58%到76.42%。 1月30日,本钢板材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0.91亿元~13.3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月30日晚间,柳钢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9.79亿元至-26.7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1月30日晚间,太钢不锈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1.65亿元,同比下降97.39%~97.94%;基本每股收益0.023元~0.029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2年度,受疫情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放缓,钢铁产品价格大幅回落。 1月31日,鞍钢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约人民币156百万元,同比减97.76%。 2月14日晚间,华菱钢铁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为62亿元-66亿元,同比下降32%-36%。 2月21日,金洲管道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营收为6,091,505,558.84元,同比减1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234,502,454.27元,同比减39.18%。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受疫情影响导致物流不畅,产品销量略有下降;以及原材料钢材价格大幅波动,能源、物流等成本增加影响,致产品毛利率下降所致。 自然资源部开启新一轮找矿 铁矿石自给率亟待提升 2022年3月,中钢协透露,旨在加强资源保障的“基石计划”建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基石计划”提出用2-3个“五年计划”时间,切实改变我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进而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 2023年1月11日,在自然资源部召开的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共有24种矿产进入该目录,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铁、铬、铜等金属矿产,以及磷、钾盐等非金属矿产。 业内人士表示,自然资源部上述国内找矿行动,是此前中钢协提出的“基石计划”的延续,旨在提高国内钢铁行业铁元素的自给率。此次行动再一次说明了国家对保证国家战略资源供应的重视,将对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国内矿的供应能力,以及国内矿在中国钢铁生产中的铁元素贡献率。 不过,这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情。因为矿山从建设到投产需要持续一个较长的周期,矿山建设到投产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建设期以及开发期。这期间需要持续性的政策支持。 铁矿石基本面现状与后市展望 受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国内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美联储加息放缓等宏观因素影响,春节后铁矿石市场呈现需求好转的强预期,下游钢厂陆续复工,铁水产量持续提升。SMM调研的国内120家主要钢厂来看,1月份铁水产量继续小幅增加,合计4869万吨,较12月份增加14万吨,上涨幅度为0.3%。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表示,近日矿价上涨主要出于终端需求改善的乐观预期。目前宏观政策偏暖,房地产利好政策释放,经济增长复苏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之一。而钢厂在利润水平较差的情况下,仍维持着较低的原料库存。随着未来需求改善并带动钢厂进一步复产,铁矿石具有补库需求,进而支持矿价上涨。 供应端增量有所回升,根据SMM统计数据显示,上周(2.11-2.17) 全球铁矿发运总量 2707万吨,环比增加7.8%。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环比增加4.3%。巴西发往中国环比减少5.5%。SMM 中国铁矿石到港总量 2852.32万吨,环比减少1.06%。 截至2月17日,SMM统计的35个 港口库存总计 13711万吨,较上周累计102万吨,但较去年同期减少1653万吨。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但因终端需求缓慢回升,钢厂疏港积极性提高,截至2月17日, 进口矿日均疏港量 周度环比上升7.9万吨至302.8万吨,港口疏港量连续三期增加,且当前回归至相对高位。 上周的高炉开工率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 SMM调研统计的 高炉开工率 为92.12%,环比上期上升0.45个百分点。 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 为222.42万吨,环比上期上升1.23万吨。估算全国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64.80万吨,环比上期上升1.47万吨。并且根据SMM预计,后续高炉复产仍将有所增加。 此外,目前铁矿石现货市场表现活跃,交易商出货积极,钢厂按需采购。 当前铁矿价格仍受宏观及消息面影响,基本面供应端偏紧,高炉铁水缓慢回升,供需格局变化不大。受下游需求回升带动,市场情绪较为高涨,原料采购需求走高。然而考虑到钢厂成材库存偏高,短期内钢厂生产积极性或难有大幅提升;且矿价持续上涨或致部分钢厂亏损,钢厂采购积极性或受限。 》点击查看SMM黑色系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对于后市,方正中期铁矿石研究员梁海宽表示,当前钢材社会库存已经9连增,后续的去库力度仍有不确定性,需关注“强预期”能否落地为“强现实”。若终端需求恢复幅度不及预期,黑色系或将集体承压。同时,从1月信贷和社融情况看,居民储蓄意愿仍较强、贷款投资意愿相对较弱,地产销售的趋势性改善仍需时日,铁矿石估值暂不具备进一步上调的空间。 展望一季度,SMM认为铁矿石或将维持震荡。首先,此前国家出台各项利好政策,使得市场对于钢铁市场需求保持较高的预期。此外,节前补库已经结束,但节后钢厂按需补库对铁矿石需求仍存,叠加一季度为海外发运低谷期,供应阶段性紧张。 但是国家层面对铁矿石价格的监管不容忽视!
2月21日,港股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居前,洛阳钼业(03993)、紫金矿业(02899)涨超4%。东亚前海研报指出,国家出台扩内需、稳经济以及疫情管控优化等一系列政策,或提振工业金属的消费需求。2022年铝、铅、锌等工业金属持续去库,库存处于低位,助力价格回升。 隔夜国际有色金属也集体迎来大涨, 期货通数据显示,伦镍暴涨5.50%,伦铅上涨4.73%,伦锡、伦铝涨幅均超3%。国内有色金属亦迎来普涨:沪镍暴涨4.27%,沪锡上涨3.56%,沪铝、沪铜及沪锌涨幅均超1%。 消息面上, 云南省电解铝企业再度接到压减负荷的口头要求, 以2022年9月限电压产初期的企业生产及用电情况为基数,将累计压减负荷比例再度扩大,其中除文山某铝厂暂不要求外, 其他铝厂的压减负荷比例扩大至40%-42%不等, 完成时间为截至2月27日。 截至2月19日下午,几家铝厂已经开始落实停槽。 对于铝价, 华泰期货表示,考虑到此前第一轮限电企业已完成20%的减产, 预计此次限电减产规模或达65-80万吨附近。 对于铜价, 广发期货表示,从基本面来看,矿端干扰频繁,进口铜精矿指数持续回落。3~5月国内精铜冶炼厂检修较集中,产量释放受限,短期铜价偏强震荡。 CMC Markets市场分析师Tina Teng表示:“中国重新开放将对铜价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这改善了需求前景,并将进一步推高铜价。同时在清洁能源转型加大采矿难度的背景下, 供应短缺将进一步推高铜价 。” 市场分析指出, 一方面, 随着春节过后,国内基建项目复工率大幅提速,基建开门红对有色金属提振明显。 另一方面, 截止目前,美联储掉期市场完全定价在3月和5月各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放缓,美元指数近日维持弱势震荡,一定程度上对有色金属构成较大的利好支撑。 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年2月,云南电网再次出现供应缺口,根据行业资讯机构信息,电解铝企业需要压减负荷100万千瓦,折合电解铝产能65万吨,占全国运行产能1.6%。 如果限产落地,将使今年的供需平衡表从小幅过剩向短缺转变。 与往年不同的是,经过疫情后的去库存,国内外铝锭库存均处于历史偏低位置。此时如果继续去库存,铝价将具备较高的上涨空间, 电解铝行业将迎来一轮盈利上行周期。 西南证券认为,国内金属的季节性累库进入尾声,内需复苏的预期短期难以证伪,美国零售数据保持韧性,软着陆预期增强提振美元指数,对基本金属影响相对温和。 电解铝供应干扰再现 , 基本面夯实支撑价格 ,年内继续把握内需复苏的主要矛盾,首推长期中供给增速低、消费持续受益于新能源高增的铜铝板块,关注低能源成本铝企业、加工板块龙头及优质铜矿企业, 主要标的:天山铝业、神火股份、洛阳钼业、紫金矿业、明泰铝业、鼎胜新材、南山铝业。 相关概念股: 紫金矿业(02899):主要产品为矿山产金、冶炼加工及贸易金、矿山产银、矿山产铜、矿山产锌、冶炼产锌、铁精矿等;拥有金、铜、锌资源储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江西铜业股份(00358):国内重要的铜、金、银和硫化工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铜和黄金的采选、冶炼和加工,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有色金属及相关副产品的冶炼、压延加工与深加工,以及相关产品的贸易业务。 洛阳钼业(03993):全球最大的白钨生产商之一,全球前七大钼生产商和领先的铜生产商;主营业务为钼、钨及黄金等稀贵金属的采选、冶炼,随着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贵金属业务,金银产品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比重逐年上升。 中国铝业(02600):公司是是中国铝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精细氧化铝、高纯铝和铝用阳极生产供应商。
2月21日,煤炭股继续走强,截至收盘,蒙古焦煤(00975)涨11.84%,兖矿能源(01171)、兖煤澳大利亚(03668)、中煤能源(01898)等跟涨。据统计,煤炭板块在过去一个月回调超10%,而近日煤炭股止跌反弹,板块指数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收大阳线。中信证券指出,基本面而言,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板块在估值及股息率的预期方面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煤炭价格方面,国家统计局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上旬全国煤炭价格全面下跌。受新增产能释放及需求偏弱影响,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其中动力煤价格较年初下行12%。 近期港口动力煤价企稳回升 ,双焦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澳洲焦煤价格延续强势。秦港5500大卡煤价2月17日最新报价1009元/吨(本周累计回升19元/吨)。年度长协2月港口5500大卡煤价为727元/吨,同比+2元/吨或0.3%。有机构预计在2月下旬至3月动力煤价有望处于上涨通道。 天风证券认为,煤炭供给增量或较有限。进口方面,海外能源危机尚未解决,能源市场预计仍维持紧平衡,海外煤价或仍维持高位,预计2023年进口煤数量同比2022年或有所减少。需求方面,在经济复苏和稳增长的背景下,基建、制造业和房建景气度或均有所回升,从而带动工业用电以及动力煤需求稳步扩张。综上所述, 在传统化石能源供给增量受限,需求稳增长的背景下,煤价具备较大上涨空间,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或逐渐从2022年的供给总量宽松,向紧平衡演化。 受去年煤价高企影响,煤炭行业在2022年迎来了难得的“景气周期”。在已披露业绩预报的公司中,煤炭板块表现亮眼,多家企业业绩预增。其中,中国神华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7亿元至707亿元,盈利能力最强;兖矿能源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国盛证券表示, 当前煤炭板块已处于底部区域,随着煤价走强,板块亦有望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边际修复和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基本平衡但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且煤炭市场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如铁路外运、动煤 " 双规制 "、海外不确定性等,均将对煤价形成较强支撑。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短期钢材价格开始修复,带动黑色产业链利润扩张。钢厂高炉开工率节后环比逐步提升,焦煤需求也有望逐步累加。同时,澳大利亚峰景焦煤价格本周一重回400美元/吨以上,创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较国内主焦煤价格再度出现溢价,或抑制未来焦煤进口量,利好短期国内焦煤价格预期。中期看,国内地产景气逐步恢复,地产新开工降幅有望收窄,也利好焦煤价格中期预期。 中信证券表示,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板块在估值及股息率的预期方面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 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相关概念股: 中国神华(01088):公司公告,1月煤炭销售量3010万吨,同比增长3.8%。商品煤产量2690万吨。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7亿元至707亿元。 中煤能源(01898):公司1月商品煤产量1099万吨,同比增长4.2%;商品煤销量2413万吨,同比下跌3.0%,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73万吨,同比下跌9.0%。 兖矿能源(01171):近日公司旗下营盘壕矿井及选煤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兖矿营盘壕煤矿全面从建设型矿井向生产型矿井转变。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兖煤澳大利亚(03668):2022年三季度,公司销售煤炭平均实现价格为481澳元/吨,其中动力煤489澳元/吨,冶金煤434澳元/吨,环比增加31%,同比增加210%。
中信证券研报称,近几个交易日煤炭板块交易活跃,持续上涨。基本面而言,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板块在估值及股息率的预期方面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全文如下 煤炭丨预期改善,板块进入反弹阶段 近几个交易日煤炭板块交易活跃,持续上涨。基本面而言,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板块在估值及股息率的预期方面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动力煤价回暖,短期煤价预期改善。 节后前两周动力煤价出现短暂下跌,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跌至1000元以下,导致市场出现悲观情绪,也预期节后能源消费恢复低于预期。上周开始动力煤价止跌反弹,煤价重回千元以上。从高频数据看,以农历日期比较,春节之后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同比增长8%,整体也好于2021年水平。港口库存在上周也出现了显著消化,后续随着下游新开工的推进,3月煤价上涨趋势或更加明确。 ▍ 焦煤市场积极信号显现。 短期钢材价格开始修复,带动黑色产业链利润扩张。同时钢厂高炉开工率节后环比逐步提升,焦煤需求也有望逐步累加。同时,澳大利亚峰景焦煤价格本周一重回400美元/吨以上,创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较国内主焦煤价格再度出现溢价,或抑制未来焦煤进口量,利好短期国内焦煤价格预期。中期看,国内地产景气逐步恢复,地产新开工降幅有望收窄,也利好焦煤价格中期预期。 ▍ 煤价及业绩预期:整体维持高位,下半年景气进一步向好概率大。 我们预计2023年行业供需依然维持供需平衡,煤价全年仍会维持高位。考虑产量增长和成本控制,大部分龙头公司2023年业绩或可维持稳定。节奏而言,上半年行业景气或有所反复,但下半年在季节性因素和经济复苏的带动下煤价或进入持续上涨通道。若后续稳增长政策逐渐加码,煤价仍有超预期的可能,或为行业全年预期改善带来持续的催化剂。 ▍ 风险因素: 经济改善不及预期,影响煤炭需求和煤价预期;保供增产政策后续或带来供给增量,进一步压制煤价;海外能源价格系统性下跌;煤炭进口量超预期增加。 ▍ 投资策略:情绪好转,板块进入反弹阶段。 板块P/E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低位,叠加股息率预期,板块有明显的价值吸引力,短期随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板块具备反弹基础;加之机构对板块的配置水平已明显下降,上涨阻力较小。后续如果国内稳增长、流动性或地产政策等宽松预期进一步叠加,板块反弹持续性可期。
今日(2月21日),煤炭板块再度拉升,截至午间收盘,其板块指数实现三连阳。个股方面,超600亿元市值的行业龙头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双涨超6%,淮北矿业、山煤国际、盘江股份、恒源煤电等多股也涨幅居前。 注:煤炭板块个股集体活跃(截至2月21日午间收盘) 行业预期持续改善,板块后市景气向好 消息面,据近日报道,上周(2月13日至17日),煤炭价格普遍上涨,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现货价先跌后涨,向上突破1000元/吨,国内产地焦煤、喷吹煤价格环比大涨4-8%,澳洲峰景矿硬焦煤报价环比上涨接近4%。此外,期货数据方面,焦煤、焦炭主力合约近期也持续修复,截至今日午间收盘,其两者近六日分别累计上涨近9.8%、7.4%。有分析预计,随着国内需求持续恢复,煤价修复仍有空间。 开源证券指出,煤炭板块自2022年9月底以来已出现大幅调整,跌幅达30%且调整充分,当前无论是PE还是PB估值都已处底部,具有足够高的安全边际。碳中和政策将致使煤价长期维持高位,煤炭企业的高盈利高分红高股息率也有望得到持续,板块仍将保持超预期,再叠加一季度经济偏弱背景之下,基金持仓低位、其他板块已获得高额收益煤炭股攻守兼备且更具性价比,一季度有望迎来风格切换。 从数据上看,目前煤炭板块估值整体偏低,截至2月20日数据,概念股市盈率(PE,TTM)中位数仅5.6倍。其中,总市值过千亿元的煤炭龙头股中,中国神华市盈率近8倍,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煤能源三股市盈率均近5倍。业绩方面,以此前已披露的年报预告统计,超八成个股去年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下限),同时近72%的个股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辽宁能源、上海能源、郑州煤电预增居前。 注:总市值过百亿元的煤炭股市盈率及年报预告情况(截至2月20日午间收盘) 板块估值水平比较,关注这些景气方向 截至2月20日数据,全A指数市盈率近18倍,分板块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煤炭、建筑装饰、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板块市盈率数值偏低,而社会服务、农林牧渔、计算机、国防军工、综合板块相对偏高。从市盈率百分位数据看,煤炭、有色金属、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石油石化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而汽车、社会服务、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贸零售板块相对偏高。 注:各板块估值情况(截至2月20日数据) 东北证券指出,春季躁动结束主要来自于流动性和政策预期收紧。当前政策和流动性宽松预期未逆转,春季躁动进入后半段。 复盘来看,春季躁动行情的后半段,补涨是主线,包括低估值的成长和蓝筹。 复盘2017年以来的春季躁动行情,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补涨行情:后期涨幅较高的行业前期亦相对较弱,但前期涨幅较高的行业后期相对偏弱,对比估值可以发现补涨的行业主要为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修复机会。 对于可关注的方向上,东北证券认为,短期关注风光储、新能源车、军工、化工、券商等:其一,基本面相对较好且政策持续推动的风光储、新能车、军工等;其二,经济修复预期推动且估值偏低的周期成长类,如化工、有色、机械、煤炭等。其三,受益于经济修复初期商务活动和高端消费的高端白酒、免税等;其四,政策导向的券商、电信、建筑建材等。
受宏观经济复苏,强劲需求预期强势支撑煤价,港股煤炭板块本周持续拉升。 截至2月21日13时43分,蒙古焦煤(00975.HK)领涨超11%、汇力资源(01303.HK)涨超7%,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涨近4%,伊泰煤炭(03948.HK)、中煤能源(01898.HK)均涨超2%、中国神华(01088.HK)跟涨。 中信证券指出,近日煤炭板块交易活跃,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煤炭板块估值及股息率预期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消息面上,陕煤集团旗下陕西铁路物流集团2月16日公布,当日煤炭铁路装车0.05万吨,单日运量突破30万吨大关创单日历史新高;1月完成发运总量达72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运107万吨。 此外,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动力煤价格触底回升,叠加焦煤价格持续走强,经济复苏背景下煤炭股吸引力增强。 国海证券表示,目前煤炭下游终端电厂日耗上升、库存下降;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开工率提升,经济活跃度在不断提升,而煤炭产能的硬约束逻辑依然存在。很多煤炭股 2022年PE估值降到4-6 倍,建议逢低位积极布局煤炭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还指出,近期煤炭股反弹,除了动力煤需求复苏外,基建链条也开始发力。 中信证券称,短期钢材价格开始修复,带动黑色产业链利润扩张。钢厂高炉开工率节后环比逐步提升,焦煤需求也有望逐步累加。同时,澳大利亚峰景焦煤价格本周一重回400美元/吨以上,创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利好短期国内焦煤价格预期。中期看,国内地产景气逐步恢复,地产新开工降幅有望收窄,也利好焦煤。
为进一步发挥私募基金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投资运作优势,满足不动产领域合理融资需求,2月20日,证监会启动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工作是证监会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决策部署,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支持私募基金行业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举措。港股内房板块获关注,相关概念股:绿景中国地产(00095)、宝龙地产(01238)、越秀地产(00123)、碧桂园(02007)。 证监会此次试点的具体工作包括,新设“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类别,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试点基金产品投资者首轮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有自然人投资者的,自然人投资者合计出资金额不得超过基金实缴金额的20%;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首轮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鼓励境外投资者以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方式投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 证监会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试点,既是支持房地产市场纾困和转型发展的一次探索,也是丰富私募基金产品的一项创新。”金融系统在推动房地产行业纾困,推动房地产行业从高杠杆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此次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动员私募基金去收购房企短期内不能变现的资产,提供流动性,降低杠杆率,对整个行业而言,都会是很大的支持。 渣打银行亚洲区行政总裁洪丕正表示,随着监管机构推出多项措施,内房融资渠道已改善,而集团对内房的拨备已覆盖该板块的不良资产逾八成,连同抵押品计算,风险可控,并预期内房债最坏情况已过去。此外,高盛将中国高收益地产美元债2023年违约率预测从28%下调至19%。 此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介绍,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6个和13个,比上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势趋缓;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下降。 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市场信心总体在增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降幅逐步收窄,部分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和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有所增加。 专家表示,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表明“保交楼”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及各地因城施策调整优化调控政策都在显现效果。供给端,“三箭齐发”支持房企融资后,一些企业资金链吃紧状况正慢慢改善;需求端,各地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优化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措施,出台购房补贴、降首付、降购房贷款利率等举措,对促进住房合理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指出,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有望增长,政策暖风会一直吹。在2022年低基数效应下,叠加政策放松,2023年销售会有所回升,预计2023年房地产销售13.8亿平,同比增长1.5%;房地产投资方面,由于“保交楼”政策叠加房企现金流改善,为投资企稳提供一定支撑,预计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6%。 平安证券表示,楼市方面,春节假期重点16城新房日均成交176套,较上年假期增长49%。但考虑假期网签备案滞后、数据缺失城市较多,后续成交趋势仍待观察。预计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楼市有望逐步回温,关注节后小阳春以及经济复苏下二季度销售修复。投资建议方面,改行重申当前行业政策风向加速转变,短期政策博弈机会仍存,中期行业筑底企稳、基本面修复将推动行情延续。 相关概念股: 绿景中国地产(00095):深圳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是深圳市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旧村改造项目,项目计容面积约358万平方米,计划分4期开发,在未来8至10年完成整体项目的开发。按照绿景中国地产的预计,项目在今年年中可以开盘销售,保守预计可贡献的货值约1500亿元。此前,绿景中国地产的管理层曾强调,白石洲项目2023年将实现大规模推盘,该项目之前还获得了万科23亿元的入股投资。 宝龙地产(01238):1月单月,宝龙地产实现合约销售总额(连同共同控制实体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约为20.4亿元,合约销售总面积约为13.4万平方米。2022年全年,宝龙地产实现合约销售总额(连同共同控制实体及联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约为409.5亿元,实现合约销售总面积272.42万平方米。 越秀地产(00123):截至2022年上半年底,越秀地产拥有总土地准备约为2860万平方米,其中大湾区占比52.9%,华东地区占比14.5%,华中地区占比19%,北方地区占比9.4%,西部地区约占4.2%。2023年1月,越秀地产实现销售金额88.8亿元,同比增长76.3%,为TOP20房企中最高增速,同期TOP100、TOP20房企则分别下降32%、21%。 碧桂园(02007):2022年,碧桂园集团累计交付近70万套。全年工程巡检2754次、项目总周巡盘64306次,房屋质量满意度逆势提升15.38%。截止至2023年2月14日晚,除北方部分项目仍处于冬歇期,碧桂园集团全国58个区域已复工项目标段数达996个。
2月21日早盘,港股黄金及贵金属板块走高,大唐潼金(08299)涨超8%,招金矿业(01818)、山东黄金(01787)、紫金矿业(02899)、中国黄金国际(02099)跟涨。光银国际指出,由于美国利率及债券收益率有望见顶,利好金价的行情走势,黄金作为非收益资产的吸引力也将得以提升。随着美联储接近加息尾声、地缘政治紧张局面持续、美元下挫、股市及债市继续波动,以及全球经济前景黯淡,黄金预计将在2023年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 此前亚市现货黄金短线突然急涨,金价正逼近1880美元/盎司关口。随着2022年10月美国CPI数据超预期回落, 国际金价自去年11月起步入持续上行通道,累计上涨约18% ,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施罗德投资认为, 黄金生产商的利润率有望于今年因金价走强而再度向上 。 需求方面,2022年复杂动荡的经济局势中,黄金资产的配置需求也持续扩大。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 2022年度全球黄金需求同比增长18%至4741吨,为2011年以来最高,其中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需求达到1136吨创下55年来的新高 。仅2022年四季度,全球央行就购金417吨,2022年下半年的购金总量也超过800吨。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表示,在2022年见证了十多年来黄金需求的最高水平,部分原因在于各国央行对黄金这一避险资产的大量需求。黄金的各种需求驱动因素起到了平衡作用,比如加息潮导致投资者战术性抛售部分黄金ETF,而通胀走高则刺激了金条与金币投资的增长。最终,整体黄金投资需求较上年增加了10%。美元的持续走弱和加息步伐的放缓可能会对黄金ETF的需求起到积极作用。 浙商首席李超指出,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增持黄金充分体现央行从市场化角度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的配置思路。 当前黄金具有较高配置价值,一是未来全球央行转向宽松驱动实际利率回落,将对黄金价格形成提振,二是利率长期下行与美元长期趋弱走势也将利好金价 。 中金公司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本质上是人类寻找信用秩序驻锚的过程。虽然金本位制已时过境迁,美元已成为当前事实上的国际本位币,但黄金作为天然的信用量度,仍然是人类纸币信用的重要对冲品。实际利率作为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从逻辑和实证上是研究黄金的有效框架。 黄金有望在2023年创出较高涨幅 。随着美国通胀逐步回落,将驱动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甚至开启降息周期,实际利率有望持续回落;再叠加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货币体系面临深刻变革,黄金储备的购买需求正在系统性上升, 对于未来金价走势,中金认为 金价已进入右侧上行通道,并有望突破207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甚至达到2300-2500美元/盎司的水平 。该行表示,往前看,通胀下行为实际利率腾挪向上空间的传导路径仍未改变,黄金投机溢价在短期内仍存出清压力。 中长期来看,年内金价走势的核心决定因素或为美国经济基本面情况。看好2023年A/H股黄金板块配置机遇 。 相关概念股: 紫金矿业(02899):公司是一家以金铜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及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为主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金、铜、锌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适度延伸冶炼加工及贸易金融业务等,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黄金国际(02099):公司在中国经营两个生产矿山,包括内蒙古地区的长山壕金矿和西藏地区的甲玛铜多金属矿。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黄金产量12.5万盎司,铜4.6万吨,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招金矿业(01818):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黄金探矿、采矿、选矿、氰冶及副产品加工销售。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5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94%;归母净利润约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59.78%。 山东黄金(01787):2022年,公司黄金产量稳步提升,主业盈利能力增强,成功扭亏为盈。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亿元至1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0.63亿元至13.63亿元。 大唐潼金(08299):主要经营业务为在中国“小秦岭”黄金产区(世界第六大黄金产区)开采矿石。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