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美国最大LNG公司之一完成150亿美元融资 全力加码对欧天然气出口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商Venture Global周一宣布,已完成CP2首期项目的151亿美元融资,所筹资金将直接用于扩大美国向欧洲的天然气出口。美股早盘,该公司股价一度涨逾7%,其他天然气概念股也纷纷走高。 这家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天然气出口商表示,这项融资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独立项目融资,吸引了来自30家国际顶级银行的投资,其中三分之一为欧洲银行。 这笔融资将用于Venture Global的CP2项目,该项目在今年3月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批准。 当地时间周日,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能源是这份协议的关键部分,未来三年内,欧盟承诺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声称,这些采购将有助于减少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购买美国能源产品将使我们的供应来源多样化,并有助于欧洲的能源安全。我们将通过大量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石油和核燃料来取代俄罗斯的能源。” Venture Global近日表示,公司已与意大利和德国达成了重要的LNG供应协议。 该公司表示,CP2项目投产后,公司有望超越Cheniere,成为美国最大的LNG出口商。对一家四年前还尚未出口过天然气的企业而言,这是历史性的跨越。 Venture Global首席执行官Mike Sabel在周一的声明中表示:“该项目由Venture Global及其股东全资拥有,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向全球供应可靠的美国LNG。” Venture Global近年来极速扩张,意图跻身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商行列,并于今年早些时候完成了能源行业多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尽管如此,Venture Global的股价自IPO以来大幅下跌,从最初的25美元跌至4月初的7美元。但最近股价有所回升,在周一又回到了15美元以上。 该公司目前正与多家大客户(包括BP和壳牌等石油巨头)进行仲裁。这些公司指责Venture Global通过直接销售天然气,而非通过其贸易部门出售,涉嫌谋取不正当收益。 尽管面临法律诉讼,Venture Global仍在积极推进项目。此次宣布的151亿美元融资是该公司过去六年中的第四笔融资。2022年5月,Venture Global宣布已筹集到132亿美元,用于建设一个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LNG出口设施,以应对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天然气需求激增的状况。

  • 印尼政府拟定自然资源开发项目清单

    据矿业周刊(Mining Weekly)援引路透社报道,周二,印度尼西亚矿业部向该国主权基金Danantara Indonesia(Daya Anagata Nusa Indonesia)提交了一份自然资源开发项目清单,包括18个项目、投资额为386亿美元。 Danantara基金于今年早些时候启动,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在2029年以前实现经济增长8%目标的抓手,主要途径是对国有企业所有股份进行管理并将股息重新投资商业项目。 加快发展印度尼西亚国内加工业是普拉博沃的最优先经济选项。 能矿部长巴利勒·拉哈达利亚(Bahlil Lahadalia)称,该基金有能力资助和管理这些项目。 巴利勒在交接仪式上透露,优先投资项目包括8个矿产品加工和煤炭项目,两个支持能源安全,其他涉及能源转型,以及农业和渔业产品加工。 政府已经对拟建项目进行初步研究,并提交Danantara做进一步评估和落实。 能矿部官员透露,项目清单包括石油炼厂和储存设施,一个太阳能板生产商,喷气式发动机用生物燃料厂,以及铁厂和铝厂。 Danantara首席执行官罗桑·罗斯兰尼(Rosan Roeslani)告诉记者,Danantara最近获得了1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如果这些项目符合该基金的投资标准,它将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 “融资可来自Danantara,国有企业,我们甚至可以邀请国内或外国私营企业,以保证我们可以采用最好的技术”,罗桑表示。

  • 国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 同比增长14.6%

    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此外,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创历史同期最高。

  • 国际能源署:中东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 地区冲突影响全球能源安全

    据国际能源署天然气市场季度报告,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天然气需求总量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2%,并于2026年增长加速到3.5%,主要驱动力来自工业和电力部门天然气使用量的增加。 报告预计2026年亚洲天然气需求将增长4%以上,约占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一半。但在北美,需求增长预计不到1%。 此外,由于欧洲可再生能源产量强劲,明年欧洲的天然气需求预计下降2%。 报告补充到,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将在2026年达到历史新高,需求增长将从2025年的预期1.3%加速至约2%。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和安全总监 Keisuke Sadamori 评论表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背景正在发生变化。即将到来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浪潮将刺激额外需求。 中东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 据能源研究分析公司Rystad Energy近日发布的报告称,中东地区有望在2025年超越亚洲,成为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区域。 图源 RystadEnergy官网 Rystad Energy分析到,自2020年以来,中东地区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了约15%。该地区生厂商支持天然气储量变现的政策以及出口潜力,将有助于未来持续的增长。 分析补充到,伊朗目前在天然气产量方面领跑中东,每日生产产250亿立方英尺,其次是卡塔尔(约60亿立方英尺)和沙特(约8亿立方英尺)。 地区冲突影响全球能源安全 报告中强调,中东地区稳定的地缘政治状况对于全球能源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有利于全球石油、天然气和化肥供应。 数据显示,中东占全球石油产量的30%,天然气产量的18%,约占全球尿素出口的三分之一。 自地区冲突以来,部分地区的油田、天然气以及化肥厂减产。由于担心冲突升级可能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关闭,能源价格也有所上涨。 此外,天然气和化肥的生产和贸易中断也导致了价格的走高。这给国际市场带来一定价格压力。

  • 焦煤期货开盘再涨11%,市场刮起黑色系商品“风暴”,是供需变动还是预期反转?

    昨日一则有关“煤矿生产核查”的通知引爆黑色系期货市场,叠加部分钢厂对焦煤第二轮提价的情绪提振,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早盘开盘再触及涨停价位,扩板涨幅为11%,主力2509合约最高价达1135.5元/吨,创5个月新高,自6月3日焦煤行情触底以来,至今涨幅已超48%,一场黑色系商品“风暴”已然升起。 近期的商品期货涨势甚是惊人。财联社梳理发现,昨日的消息面刺激来自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今年以来,部分煤矿企业“以量补价”,超公告产能组织生产,严重扰乱煤炭市场秩序。本次核查范围为山西、内蒙古等8省(区)的生产煤矿,有媒体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处证实该文件内容属实,但何时开始核查尚不确定。 据业内人士介绍,该8省(区)的生产煤矿占全国总量超9成,“反内卷”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面较大,从昨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各大交易账户的持有头寸来看,空头撤退更多,“煤飞色舞”的上涨行情或未完待续。 值得注意的是,焦企已经发起的第二轮价格提涨让今日多头再次发起猛攻。消息面上,昨日邢台、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地区部分钢厂已对湿熄焦炭上调50元/吨、干熄焦炭上调55元/吨,已于7月23日零点执行。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焦煤多按长协价销售,以年定量以季定价,周期较长,在近期政策催化下或有多轮提价空间。 不过在国泰君安期货团队看来,市场炒作的主要关注点是在于前期煤矿是否存在生产计划不合理的情况,即单月产量不能超过公告产能的1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达24亿吨,同比增长5.4%,创历史同期新高。“从7月1号反内卷首次被提及以来,包括上周五工信部出台的文件,反复在强化后续相关行业相关政策落地的可能,吹风会的频繁召开也是进一步的加强了市场信心,叠加市场对于月底的政治局会议预期偏强,等待反内卷相关政策落地情绪较强,是推动商品板块上涨的核心动力”,有机构观点指出。 不过从产能利用率来看,除新疆外,主要产煤省份(如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矿生产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同时新疆产能利用率达120%,主要受新建煤矿试运转和灭火工程出煤影响,并非典型超产,市场供需变动影响不大。“焦企目前生产盈亏平衡附近,后续需要关注随着煤价持续高涨,部分下游采购心态的变化,若补库行为放缓,行情上涨节奏或同步转慢”,光大期货表示,当前可跟随市场情绪短线交易,但仍需注意情绪释放后的波动风险。

  • 中国电建H1新签水电、风电合同额同比增超六成 境外订单额增速为境内5.5倍

    中国电建(601669.SH)上半年能源电力业务迎来增长,其中水电、风电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均超六成;公司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速达17.5%,是境内的5.5倍。 今日晚间,中国电建公告了今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情况,新签项目2939个;合同金额为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 其中,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三大业务新签金额分别为4313.88亿元、773.21亿元、1432.77亿元,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12.27%、-14.05%、-1.65%。 进一步来看,风电业务新签合同额1429.02亿元,同比增长68.78%,增速居各细分能源电力之首。其次为水电业务,新签合同额1004.55亿元,同比增长66.67%。 火电与太阳能发电领域表现不佳,上半年新签署合同金额分别为196.54亿元、1137.43亿元,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62.03%、-28.55%。 按照区域占比来看,上半年境内新签合同金额为5450.35亿元,同比增加3.16%;境外为1416.65亿元,同比增加17.50%;境外新签合同金额增速为境内的5.5倍。 拉长时间线来看,中国电建近年来新签合同持续增长。2022年-2024年新签合同金额分别为10091.86亿元、11428.44亿元、12706.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34%、13.24%、11.19%。 新签合同额增长同时,公司财务承压。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9.6%,其中1.06万亿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为6298.09亿元,同期公司的货币资金为1141.76亿元。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中国电建正拟募资补血。公司在7月5日相关公告中提到,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300亿元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受理。债券期限最长30年,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股权投资及基金出资等。 业绩方面,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7.36亿元,同比增长1.61%;净利润为26.36亿元,同比减少12.03%。

  • 国家能源局: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 百亿美元交易即将达成!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拟投资沙特阿美天然气设施

    据悉,由资管巨头贝莱德牵头的财团与海湾能源巨头沙特阿美公司接近达成一项百亿美元的交易。 据业内人士透露,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正筹集约100亿美元资金,主要投资于沙特阿美公司设立的一个新项目——位于Jafurah大型天然气项目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非石油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 该协议将成为沙特一系列金融安排的最新一项。目前,这个海湾产油国正不断筹集资金,实现经济多元化,同时向投资者承诺稳定的股息来源。 最新的交易与沙特阿美在2021年完成的两笔基础设施融资类似,当时的一笔交易,贝莱德参与投资沙特阿美的天然气管道网络。不过,目前暂不确定最新的这笔交易何时能敲定。 经济多元化举措 长期以来,沙特阿美一直是沙特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过,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减少需求,油价受到压力,沙特一直在寻求实现经济多元化。 沙特阿美的这个耗资1000亿美元的Jafurah项目是美国以外最大的页岩气项目,它也是阿美公司成为全球天然气行业主要参与者的雄心壮志的核心计划,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其天然气产能从2021年水平提高60%。 近年来,天然气资源,尤其是液化天然气的重要性正日渐提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阶段,数据中心巨大的耗能将需要高效的能源,将使得天然气逐渐走上核心能源的地位。 最新的这笔100亿美元融资是沙特阿美在能源领域筹资的举措,也是沙特非石油经济愿景融资池的重要部分。 本月早些时候,有报道称沙特阿美公司还在寻求出售多达五座燃气发电厂来筹集资金。

  • 机构警告:国际油价持续低迷 生产商已接近无利可图

    一位顶级能源投资人表示,国际油价今年波动剧烈,已跌入一个危险区域,威胁到石油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量子资本集团(Quantum Capital Group)执行副董事长德怀特·斯科特(Dwight Scott)表示,按照当前的价格走势,油价“已危险地接近”生产商无利可图的水平。 截至目前,WTI原油期货年内跌约7%,报66.73美元/桶。 “当油价处于60美元中段时,就会非常接近新钻探无法带来合理回报的临界点,”斯科特说。 他补充称,过去两个月钻井平台数量一直在下降。这里指的是一个地区活跃的钻井平台数量。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这一度被视为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利好信号。但到目前为止,油价因受到经济不确定性和全球供应过剩的影响,波动不断。 斯科特指出,特朗普所倡导的“钻吧,宝贝,钻吧”(Drill, Baby, Drill)口号在现实中已基本失效,因为美国近年来原油产量本就屡创新高。 这也是美国石油生产商对继续向市场大量供油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更多的供应可能会进一步压低油价。 斯科特表示,他认为近期油价连续下跌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有关。 不过,他同时强调,这种低迷应该只是暂时的,并预测美国将继续保持全球主要能源生产国的地位。 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据显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22%,其次是沙特阿拉伯,产量为11%。 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该国绝大多数原油都在国内消费。因此,美国在原油出口市场上的份额不如沙特。 本月初,欧佩克+中的八个成员国表示,将于8月起增产54.8万桶/日石油。此次增产力度超出市场预期,意味着欧佩克+有望在今年9月底前结束此前的减产计划。 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之际,欧佩克+却继续推进增产计划,部分原因正是为了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争夺市场份额。

  • 惠天热电:公司参与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若中标将获70万千瓦业主资格

    惠天热电公告,公司根据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沈阳市2025年第二批140万千瓦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参与了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2025年7月15日,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沈阳市2025年第二批140万千瓦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结果的公示》,推荐公司为70万千瓦风电项目业主。公示期为2025年7月15日至2025年7月17日。公司若获得竞争性配置70万千瓦业主资格,将符合热电项目投资政策要求,有利于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和高质量发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