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07

  • 历史首次!印度将规模化进口美国液化石油气 为达成贸易协议铺路?

    印度正在增加从美国的能源进口,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这是两国贸易谈判中特朗普政府的一项关键诉求。 综合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7日上午,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与美国签署了“历史性首次”采购协议,将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每年进口约220万吨液化石油气,协议有效期至2026年。 普里表示,这是印度市场首个美国液化石油气结构化采购合同,采购量约占印度年进口量的10%。 据悉,这标志着印度从美国规模化进口液化石油气的开端,而在此之前,印度从美国进口液化石油气的数量极少,几乎可忽略不计。 野村证券能源行业股票分析师Bineet Banka表示:“我们认为,此举旨在实现液化石油气(LPG)采购来源的多元化(目前印度液化石油气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同时缩减对美贸易顺差。” Banka指出,印度每年液化石油气进口总量约为2000万吨至2100万吨,如果其中10%的供应来自美国,按当前价格计算,这意味着印度从美国的进口额将增加10亿美元。不过,他也表示,相较于印度对美国4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增加的进口额“并不算多”。 自今年8月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50%高额关税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其中25%的关税旨在解决贸易失衡、提振美国本土产业,另外25%的关税则针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 今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大了对印度的批评力度,称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是“一场完全单方面的灾难!” 同月,赴美国参与贸易谈判的印度商工部长Piyush Goyal表示,未来几年印度将扩大与美国在能源产品领域的贸易往来。 自那以后,双方的立场有所软化。特朗普自10月以来已多次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已向他承诺,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他上周表示,印度“基本上已经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但这一说法尚未获得数据支持。 根据油轮跟踪公司Kpler提供的数据,截至11月17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为185万桶/天,而10月份为160万桶/天。 Kpler高级原油分析师Muyu Xu表示,“鉴于买家需在11月21日前终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的交易,预计印度炼油厂将在未来几天内加紧进口尽可能多的俄罗斯原油。” 美国财政部10月22日宣布制裁上述两家企业,此次制裁定于11月21日生效。 Muyu Xu还表示,印度10月从美国进口的原油 “大幅增长,达到56.8万桶/日,为2021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野村证券的数据显示,印度每天约进口500万桶原油。该机构预测,若今年俄罗斯原油在印度进口总量中的占比从35%降至15%,且考虑到俄罗斯原油平均每桶3美元的折扣,这一变动对印度原油进口账单的总影响约为11亿美元。 分析认为,尽管能源进口来源的变化或导致印度进口费用增加,但也可能会为印度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铺平道路。

  • 欧佩克月报突现“拐点”:全球油市明年或将出现过剩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周三(11月12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随着全球供应增加,石油市场将在2026年出现小幅过剩。 在此之前,欧佩克所有的预测都认为,石油市场会长时间保持供不应求的格局——因此,这一最新的“从短缺到过剩”的转向,令该报告具有极强的信号意义与市场震撼力。 受该消息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主连价格日内跌近4%,最低至每桶62.57美元,为10月2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原油期货主连价格则跌超4%,最低报每桶58.30美元。 本月早些时候,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12月保持增产节奏,但2026年前三个月将暂停增产计划。当时就有分析认为,该机构已预期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周三的报告写道,欧佩克+10月的整体产量为 4302万桶/日 ,较9月减少7.3万桶/日。报告还显示,该机构预计2026年全球需求为1.065亿桶/日,对欧佩克+的需求为 4300万桶/日 。 这意味着,即使欧佩克+在明年保持今年10月的产量水平,也会出现2万桶/日的小幅过剩。值得一提的是,欧佩克+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还决定在今年11月增产13.7万桶/日。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10月油市报告中,欧佩克曾预计明年会出现5万桶/日供不应求的缺口;9月报告甚至预计缺口达到70万桶/日。 Price Futures Group高级分析师Phil Flynn评论道:“市场趋于平衡的预期无疑是导致油价下跌的原因。”Flynn认为,市场对欧佩克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国际能源署(IEA)的重视程度。 日内早些时候,国际能源署表示,全球石油与天然气需求可能会持续增长至2050年。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很明显反映市场更相信欧佩克“明年略微过剩”的看法。 不过,IG Market分析师Tony Sycamore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联邦政府的重新开放可能会提振消费者信心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原油需求。 当下,美国联邦政府的持续“停摆”已打击到对能源的消费活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连续第二天要求全美40个繁忙机场削减6%的航班, 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警告称,若国会不尽快重启政府,航班中断将在传统节日旅行高峰前进一步恶化。

  • 全球油市供应过剩担忧加剧 OPEC+同意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

    OPEC+周日同意12月小幅增产, 并在明年第一季度暂停增产。由于对油市供应过剩的担忧日益加剧,OPEC+调整了其原本旨在夺回市场份额的计划 。 受此消息影响, 国际油价周一亚盘小幅走高 。布伦特原油期货升至每桶65美元上方,WTI原油期货升至每桶61美元上方。 (WTI原油期货15分钟走势图 来源:英为财情) (布伦特原油期货15分钟走势图 来源:英为财情) 周日,参加OPEC+月度会议的八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哈萨克斯坦和阿尔及利亚——同意将12月的日产量目标提高13.7万桶,与10月和11月的增产幅度相同。 1月至3月的暂停增产,将是OPEC+自今年4月开始快速恢复此前暂停的石油供应以来,首次中断增产节奏。 第一季度通常是全球石油需求相对疲软的季度。“今年12月之后,由于季节性因素,这八个国家还决定在2026年1月、2月和3月暂停增产。”OPE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自4月份以来,OPEC +已将产量目标提高了约290万桶/日,约占全球供应量的2.7%。但由于市场预测供应过剩即将到来,该组织自10月起放缓了增产步伐。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随着原油需求降温和供应激增,原油市场正陷入供过于求的局面。 交易员指出,当前石油供应过剩问题正在不断加剧,且预计到明年这一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此外,西方国家对OPEC+成员国俄罗斯实施的新一轮制裁,正给该组织的战略带来更多挑战。此前美国和英国已对俄罗斯头部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卢克石油公司(Lukoil)采取新制裁措施,俄罗斯或难以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本季度全球石油供应可能会比需求每天多出300万桶以上;且明年石油供应过剩情况有可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则预测,油价将进一步下跌,跌破每桶 60 美元。 由于市场担心供应过剩,油价在10月20日跌至每桶约60美元的五个月低点,但此后受俄罗斯制裁以及对美国与贸易伙伴谈判的乐观情绪提振,油价回升至每桶约65美元。 “OPEC+作出正在让步——但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让步。对俄罗斯产油商的制裁给供应预测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该组织很清楚,现在过度增产,日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独立研究和能源情报公司Rystad的分析师Jorge Leon表示。 他补充道:“通过暂停增产,OPEC +正在保护价格,展示团结,并争取时间,以观察制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实际影响。”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RBC Capital)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表示:“暂停增产无疑是又一个剧情转折,但考虑到明年一季度供应面的不确定性,我认为这是一个审慎的决定。” 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Amrita Sen 表示,1月至3月是石油供需平衡最弱的季度,OPEC+暂停减产表明其正在积极主动地管理市场。 八个OPEC+成员国将于11月30日再次举行会议,当天也将举行OPEC+全体会议,以审查2026年的产量水平。

  • 超级央行周来袭!金价跳空低开,美铜一度涨超2%!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停购俄石油

    超级央行周来袭 本周重点关注: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超级央行周,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等将公布利率决议。 10月30日,美联储将举行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期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内部明显分为两派:约半数委员更关注劳动力市场放缓风险,理事沃勒近期表态认为任何就业疲软都可以通过渐进降息来应对;另一半委员则对通胀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同时,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导致关键数据缺失,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10月30日,日本央行与欧洲央行将同日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两家央行均将维持现行利率不变。日本央行虽面临通胀稳固上行,但内部对过早紧缩保持谨慎,或将加息时机推迟至12月;欧洲央行则在通胀小幅反弹与欧元走强的双重影响下选择观望,多位官员已排除进一步降息的可能。利率决议公布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标——9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即将公布。此前公布的8月数据显示,核心PCE同比增速顽固地维持在2.9%的高位,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尽管强劲的消费支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但这轮消费热潮更多是靠居民储蓄率降至年内最低水平来维持,而非强劲的收入增长。此外,美国还将公布三季度实际GDP数据。 10月31日,中国将公布10月官方制造业PMI。此前9月制造业PMI连续第二个月回升至49.8%,企业生产经营预期也升至近6个月高点。市场关注数据能否在9月49.8%的基础上借力新动能突破荣枯线。 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停购俄石油 环球时报援引美国CNBC网站报道称,在美国决定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之后,印度最大的俄罗斯原油买家、私营企业信实工业也决定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信实工业发言人24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将调整炼油厂的运营以满足合规要求”,同时维持与供应商的关系。 据报道,信实目前已成为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大宗商品数据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信实工业每天从上述两家俄罗斯公司购买约63万桶俄罗斯原油,而印度每天进口的原油总量为160万桶。 有关专家表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过去只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不到3%,但如今占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约1/3。 就在信实决定停购俄罗斯石油后,其他印度炼油企业也开始考虑减少对俄罗斯原油的采购。 现货黄金跳空低开 10月27日开盘,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8%,纳指期货涨0.9%,道指期货涨0.7%。现货黄金盘中最低触及4063.80美元/盎司,日内跌超1%。WTI原油涨0.72%,报61.94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0.62%,报65.604美元/桶。受贸易乐观情绪推动,纽约期铜大幅高开,一度上涨2.4%。 原油快速反弹,后市走向仍存变数? 上周,国际原油市场在周初触及近5个月低点后,于下半周开始快速反弹,最终录得周线上涨。其中,WTI纽约原油期货收于61.42美元/桶,周涨幅超5%,布伦特原油期货报64.87美元/桶,周涨幅超7%。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原油市场经历持续下跌后存在修复需求,同时近期地缘风险抬头,这两大因素成为本轮油价反弹的直接驱动力量。 “具体而言,10月22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两家俄罗斯石油巨头实施制裁,与此同时,欧盟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随着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升级,俄罗斯四大石油巨头现已全部受到美国制裁。受此消息影响,油价迅速反弹,月差也快速走强。”海通期货研究所原油研究员赵若晨分析表示,原油市场担忧本次制裁带来的供应扰动。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称印度和美国正接近达成一项长期搁置的双边贸易协定,该协议旨在大幅降低印度对美出口关税,从当前的50%降至15%~16%。市场普遍预期印度炼油商购买的俄罗斯石油或将大幅减少,这一潜在变化进一步推升了市场的不安情绪。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杜冰沁认为,上周国际原油价格自低位反弹,在美国财政部发布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石油声明之后更为明显。 从库存数据表现看,上周EIA和API的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全面下降,炼厂开工率和原油加工量小幅回升。当前美国原油库存同比低0.75%,比近5年同期低4%;汽油库存比近5年同期略低;馏分油库存比近5年同期低7%。杜冰沁表示,尽管IEA等机构预测明年全球原油市场将出现较大程度的供应过剩,但从今年的现货市场表现看,整体维持偏强状态。除了OPEC+增产不及预期,需求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赵若晨认为,当前原油市场正处于短期地缘政治利多与长期供需基本面利空的博弈阶段。她表示,在OPEC+持续增产的背景下,美油产量并没有显著下滑,整体供应过剩的预期仍是市场的根本矛盾。 对于后市油价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赵若晨认为,需要观察市场对此次扰动的修复能力,包括俄罗斯对制裁的反制以及印度等买家的态度。如果局势不进一步升级,或者实质性影响较小,市场注意力将很快重回基本面,油价可能面临回调压力。杜冰沁也持类似观点:“当前宏观方面消息较多,短期油价或维持偏强震荡,但需谨慎对待反弹高度。” “总体来看,四季度油价重心整体下移的趋势难以改变,但高波动将是常态。交易者需精准把握节奏,并合理管理仓位。”赵若晨建议。

  • 高盛: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风险加剧

    据矿业周刊(Mining Weekly)援引路透社报道,高盛(Goldman Sachs)强调,全球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供应链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中国在采选冶方面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寻求供应链独立的国家面临诸多挑战。 高盛在周一发布的投资提示中称,中国控制着全球69%的稀土开采,92%的冶炼以及98%的磁体生产。 稀土已经成为地缘政治风险的引爆点,因为它们对于高技术产业非常关键,应用非常广泛,从电池到计算机芯片、人工智能和国防装备。 虽然去年全球稀土市场仅有60亿美元,仅是铜市场的1/33,但该行警告,除了短缺带来的通胀外,依赖稀土的行业10%的中断将带来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矿产品可能面临出口管制 高盛指出,钐、镥、铽和石墨特别容易受到出口管制的影响。 钐用于耐热钐钴磁体,是航空航天和国防所需关键材料。广泛使用的镥和铽的供应中断也将带来GDP损失。 该行强调,铈和镧等轻稀土也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 西方生产商,比如莱纳斯稀土公司和索尔维(Solvay)可减缓短缺,但起不到根本作用。 供应链独立面临的挑战 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求稀土元素和磁体供应链独立,但高盛认为,这些国家都面临诸多障碍,从地质稀缺到技术缺乏以及环境挑战。 高盛指出,除了中国和缅甸外,其他国家重稀土资源特别稀缺,已知的矿床大多规模小、品位低或具有放射性,新建矿山需要8至10年。 稀土精炼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5年。 美国、日本、德国的磁体生产扩大也面临瓶颈,因为钐等原料短缺。 投资和商品风险 高盛建议,股权是投资者管控稀土中断风险的途径之一,比如伊卢卡资源公司(Iluka Resources),莱纳斯稀土公司和芒廷帕斯材料公司(MP Materials Corp)是主要对象。 该行预测,磁体生产所需镨钕面临供应短缺。 高盛警告,除了稀土外,钴、石油和天然气也会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影响而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 国际原油价格单日暴涨5% 美欧对俄新制裁震动市场

    美国宣布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引发了市场对供应受限及全球贸易格局重组的担忧,国际油价日内急剧上升。 具体行情显示,截至发稿,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主连价格涨约5.5%,日内一度涨超5.6%报每桶61.88美元,为10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主连价格涨5.2%至65.82美元。 WTI原油期货主连价格分时图 据新华社报道,隔夜美国财政部长 贝森特宣布美国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 ——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PJSC)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并敦促俄罗斯与乌克兰立即停火。 根据美方相关规定,受制裁对象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公民不得与其交易。贝森特在声明中指责俄方拒绝停火,指认被制裁俄石油企业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提供资金。 同一天,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根据此前发表的声明, 欧盟将把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美元,上文提及的两家俄罗斯石油企业将面临全面交易禁令。 上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还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告诉他,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日内,特朗普重申: “与莫迪谈过,他不会从俄罗斯购买大量石油。” “这是一件大事,”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这可能会彻底改变市场此前关于供应过剩的叙事,迫使交易员重新回到中性甚至偏多的立场。” 不过,俄罗斯在规避制裁方面经验丰富,其最终的受影响程度仍不明朗。尽管面临一系列西方限制,俄罗斯的海运原油出口量近期仍一度创下29个月新高。 荷兰国际集团新加坡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认为,新的惩罚性措施“标志着特朗普对俄罗斯态度的重大转变”,也为未来更严厉的制裁打开了大门——最终可能影响俄油的流向。” 据媒体估算,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原油出口量共占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近50%。

  • 趁着油价低赶紧补充战略储备!特朗普政府计划采购100万桶石油

    美国能源部周二表示,美国计划采购100万桶原油,以充分利用近来跌至低位的油价,补充该国近年来枯竭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存。 美国能源部称,其计划动用特朗普总统标志性税改法案“大而美法案”中拨付的1.71亿美元原油采购资金,分批在12月和1月完成原油采购。 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这些举措是加强我国能源安全、扭转上届政府高成本且不负责任能源政策的重要一步。” 目前,美国基准的WTI原油已从1月中旬的峰值下跌了约30%,周二最新交易价格已跌至每桶58美元下方,逼近2021年以来的最低点。 这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或许正是重新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的理想时机 ——该储备规模目前仅为4.08亿桶,约为储备设施最大容量(约7亿桶)的60%。 特朗普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承诺要把储备“填满”,并批评其前任大举动用了这些储备。在俄乌冲突导致油价飙升后,特朗普的前任拜登政府曾出售了超过1.8亿桶石油储备,以控制失控的汽油价格。这是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释放行动。 当然,有鉴于美国能源部仅有1.71亿美元用于购油,按当前油价计算其“满打满算”也仅够购买约300万桶原油,这与拜登时期的释放规模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华盛顿咨询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董事总经理Kevin Book指出,“本届政府除国会拨款外已无其他资金储备,这将限制其低价采购能力。”

  • 通源石油:中标1.26亿美元项目

    通源石油公告,近日收到业主方Sonatrach SPA发送的油气田早期生产措施和天然气压缩机服务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包括1.05亿美元和27.63亿阿尔及利亚第纳尔,合计约1.26亿美元或者8.97亿元人民币,合同周期为四年。该项目旨在提高油气产出和处理时效,保障国家油气使用和出口需求,包括土木工程、油气回收处理和增压设备机组的安装和调试以及运维等。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通源海外战略实现重大突破,为后续获取更多订单奠定坚实基础。

  • 特朗普恐难如愿?10月上半月印度进口俄油量回升

    综合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由于印度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在10月上半月有所回升。 全球贸易分析公司Kpler的初步数据显示, 10月上半月,印度平均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约180万桶,比9月日均进口量多了大约25万桶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有所修订。 印度10月上半年对俄油的进口量回升扭转了7月至9月连续三个月的下降趋势 。此前,进口量已从6月份的200多万桶/日下降至9月份的160万桶/日。 据报道,此次反弹一方面是由于印度炼油厂为满足节日需求而满负荷运转,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原油再次降价。 这些数据代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15日表态之前的情况。特朗普当日宣称,印度总理莫迪已向他表示,印度准备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他还表示,印度“无法立即”停止采购,并称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不过,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并不清楚有关莫迪和特朗普近日内接触的信息,也不知道印度领导人是否保证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Kpler首席研究分析师Sumit Ritolia表示, 特朗普的表态很可能是一种与贸易谈判相关的施压策略,而不是即将发生政策变化的迹象 。他指出,出于经济、合同和战略原因,俄罗斯石油仍深度融入印度的能源体系。 他还指出,7月至9月印度对俄油进口量下降更多是受季节性因素(例如公共部门炼油厂维护活动增加)的影响,而非关税担忧。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2024年,印度石油进口量增长2.3%,达到2.4亿吨。 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此后,印度开始以折扣价购买俄罗斯石油。俄油在印度石油进口总量中的份额从2019-20年度的1.7%上升至2023-24年度的40%,这也使得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 油价创五个月新低!主要大宗商品“形同陌路”:黄金向北,石油向南

    2025年的全球金融市场,可以说打破了许多纪录——黄金、白银、美股、比特币都曾改写过各自的历史新高。而在这个许多资产价格创历史纪录的年份里,还有一幕景象其实也可以称得上极其罕见:那就是两大主要大宗商品——黄金与原油之间的“形同陌路”…… 事实上,如下图所示,对于许多华尔街商品交易员而言,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可能都没有见识过黄金与原油走势如此背离的年份: 现货黄金价格年内涨幅已达到了约66%,而油价则下跌了近20%。 要知道,在黄金历史上出现如此巨幅上涨的为数不多的年份里(如上世纪70年代的几次经历),油价也都是与黄金一同联袂上涨的。甚至于在当时,石油危机本身就是推动黄金价格飙升的关键导火索。 那么,在这个不同寻常的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又缘何会南辕北辙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眼下的世界人人都“渴求”黄金,但似乎并不缺少原油…… 过往,由于通胀担忧,黄金和石油价格通常会同步上涨,尤其是在爆发战争尤其是与石油生产国有关的战争恐慌时期,金油齐升的局面可以说经常出现。 但这一次,黄金的上涨更多是由各国央行的购买行为以及利率预期的下降推动的,目前黄金相对于所有正在贬值的法定货币而言都是稀缺的;与此同时,石油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是相当丰富的,而且随着中东紧张局势的降温,并没有涉及石油生产国的新战争爆发。 一组对比显示,2022年6月时,15桶石油就可以购买1盎司黄金,而现在则已需要超过70桶。石油供应过剩加剧以及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已将美国原油价格推至能源市场从新冠疫情冲击中反弹以来的最低点。 油价创五年新低 本周四,交投最活跃的美国WTI原油期货收于每桶56.99美元,全天下跌2.2%,这创下了自5月以来最低的结算价格,同时较去年同期的跌幅已达到了19%。本周的下跌使油价进一步逼近了春季抛售时的低点, 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了一系列关税攻势,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动荡的担忧。 油价下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原油价格的回落预示着汽油、柴油、航空燃油和取暖油价格也将集体走低。但对于利润率不断缩窄、数千个工作岗位不断减少的美国石油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局面。 在美国国内,伴随着原油价格下跌,汽油价格也正迅速回落。美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周四普通无铅汽油平均零售价为每加仑3.057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5美分。 包括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得克萨斯州和科罗拉多州在内的多州,平均油价已跌破每加仑3美元。美国能源信息署本月早些时候预测,明年全美平均油价将降至每加仑2.90美元。 在去年胜选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向选民承诺降低燃油价格,本届政府任期内他也大力拆解了前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转而扶持化石燃料产业。其鼓励国内外钻探的政策,恰逢其贸易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进而抑制了燃料需求。 而 从眼下全球石油供给端的情况来看,供应过剩的现象可以说已愈发凸显。 供应过剩现象加剧 一些油市投资者可能仍对五年前的景象记忆犹新——当时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运输燃料需求暴跌,一度导致美国油价首次跌至负值。这意味着卖家需向买家支付费用才能处理掉原油库存。生产商被迫将过剩原油储存在远洋油轮中,油价在那之后耗时约一年才逐步回升。 而如今,大量燃料正又一次涌向海上存储——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9月全球海上原油库存日均激增约340万桶,创下了疫情以来最大增幅。 包括国际能源署在内的能源市场预测机构普遍预期,未来数月供应过剩将持续扩大 ——从中东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米德兰的产油商,仍在以类似过往油价即将攀升至峰值的节奏开采原油,与目前的低迷油价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在7月创下日均1360万桶的新纪录。尽管美国政府陷入停摆,但该联邦机构仍持续发布每周石油报告,并显示产量依然维持在该高位水平。 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市场盟友正逐步撤销2023年实施的减产措施。该产油国组织旨在从美国、巴西、圭亚那等地的自由市场钻井商手中夺回市场份额——过去十年间,OPEC已与这些国家已多次爆发价格战。 本月早些时候,由沙特主导的OPEC表示,将在11月增产13.7万桶/日,与本月的增产计划一致。上月OPEC已提前一年恢复了更大幅度的减产。本周早些时候,欧佩克表示,预计明年油市需求将上升,市场将保持平衡。 同时,即便油价大幅回落,美国生产商也并未大幅减产。 据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统计,尽管美国原油钻井平台较去年减少63座,但效率提升和单井产量增长使国内生产商得以用更少投入获取更多产量。 能源数据公司East Daley Analytics预计,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维持在创纪录的1360万桶/日水平。该公司认为美国生产商不会放缓开采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通常承担着供应其他燃料的义务——包括与原油共生开采的天然气和丙烷。 “某一领域出现冲击,并不意味着其他领域也会受波及,”East Daley高级分析师Chris Noonan表示。 他指出,美国生产商不太可能放弃已投入数百万美元并部署了建设大型钻井平台的钻探计划。鉴于钻井项目需要数月才能开始盈利,若暂停生产,生产商将面临失去市场份额和错失油价反弹的风险。 这一切或许都意味着,在人们憧憬并猜测着黄金涨势的极限在何方时,油价的跌势可能也仍远未结束。在这个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最为“特殊”的2025年,黄金与原油旧有的关联正在松动,新的定价逻辑正在形成。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投资者或许正需要重新校准对传统资产关系的认知。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