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07

  • 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掌门警告:长期投资不足恐酿石油供应危机

    就在华尔街分析师纷纷预测“全球石油供给过剩”、“油价还要跌”之际,全球最大石油公司的掌门却发出警告:石油短缺即将来临。 根据周四的最新消息, 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Amin Nasser)公开呼吁石油行业重新增加石油勘探和生产的投资 。他表示,过去10年里整个行业都忽视寻找新石油,当前的投资规模已经跌至“极端低”的水平。由于新项目通常需要5到7年才能投产,全球未来的供应正取决于企业当下的决策。 纳赛尔也警告称, 过去15年里为全球带来“石油洪流”的美国页岩油产量暴增不太可能重现 。他说:“过去80%至90%的产量增长来自页岩油, 展望未来15年,页岩油产量极可能趋于平稳并开始下降。到时候要从哪里获取额外的石油来满足需求呢? ” 作为背景,自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大型石油公司一直在削减勘探和生产支出。能源转型可能减少化石燃料需求的预测,以及投资人要求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返还现金的呼声,也影响了这些公司的决策。石油行业也没有大举投资复杂艰难的项目,而是集中开采成本较低的油气藏以满足需求。 国际能源署信息显示, 今年油气勘探和生产领域的投资预计将下降6% ,至4200亿美元。这也将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投资骤降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纳赛尔表示:“我们追踪产业的最终投资决策,可以看到进入市场的新项目和投资决定大幅减少。这对我们来说具有战略意义,我们正在勘探并大幅增加储量。” 他透露,沙特阿美每年在勘探领域投入10至20亿美元。 石油巨头掌门做出这番表态之际,股民和期货投资者正在面临相反的市场情绪:多数分析师预期,随着欧佩克+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增产,全球市场将出现供应过剩。不少报告也预测明年国际油价会跌破60美元/桶——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点高达65美元/桶。 (布油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尽管如此,纳赛尔的言论也呼应了石油产业对长期供应缺口的担忧。近几个月里,英国石油、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和道达尔能源的高管们均在财报会议上提及希望加强勘探和生产力度。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慢于预期,能源巨头们正重新将目光聚集到化石燃料需求上。 西方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在本周的伦敦能源情报论坛上表示, 当前的全球石油消费量中,仅有四分之一能通过新发现的储量得到补充。 问题不仅在于投资不足,还有难以发现大型油田。例如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的重大发现,仅能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一部分。 她说道:“当过去几十年来最重大的石油发现仅能满足全球一年需求量的三分之一时,这就是个大问题。”

  • “特朗普冲击”油价跌至五个月新低 华尔街分析师:更多利空已在路上

    在上周五国际原油大跌至五个月新低后,本周一早间,国际油价小幅回升。不过展望后市,多位分析师警告称,在关税风险可能压低原油需求的同时,中东地缘风险有所降低,欧佩克产量预计增加,这多重因素可能会推动油价进一步下跌。 国际油价跌至五个月新低 上周五,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发出关税威胁后,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下跌逾2美元/桶,跌幅超过3%。分析师认为,特朗普的威胁给市场预期中的石油需求前景蒙上了阴影。 瑞银分析师乔瓦尼·斯塔努沃(Giovanni Staunovo)表示:“此次抛售是由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后投资者转向避险市场所引发的。” 布伦特原油期货上周五收于每桶62.73美元,下跌3.82%,为5月7日以来的最低水平。WTI原油收于每桶58.90美元,下跌2.61美元,跌幅4.24%,为5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只是其中最新的一例。”利波石油联合公司总裁安德鲁·利波(Andrew Lipow)说道。 “欧佩克产量的增加、北美和南美地区的额外产量增长,以及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地缘政治风险的降低——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叠加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影响之上。”利波说道。 多重利空因素 上周四,以色列和哈马斯已经签署了停火协议,这为加沙冲突的结束奠定了基础。 以色列政府于上周五已经批准了该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停止战斗,以色列将从加沙地带部分撤军,而哈马斯将释放其扣押的所有剩余人质。 澳新银行分析师丹尼尔·海因斯(Daniel Hynes)表示,随着加沙停火协议的达成,这一情况意味着市场可以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即将出现的石油过剩问题上,因为欧佩克正在逐步取消减产措施。 周日(10月12日),欧佩克+已经达成了11月产量小幅上调的协议。鉴于增产幅度较小,市场对于供应过剩的担忧有所缓和。 “市场对于原油供应大幅增加的预期并未兑现,”BMI 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 他提到,投资者还担心,美国政府长期停摆可能会抑制美国经济,并影响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的石油需求。截至美东时间周日(10月12日),美国政府的停摆已经进入第12天。

  • 欧佩克+谁在“裸泳”?渣打银行警告闲置产能不足或引发油价飙升

    凯雷投资集团能源路径首席战略官Jeff Currie上月表示,目前原油供应情况很像巴菲特所说的:当潮水退去时,人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今年以来,欧佩克+组织连续增产,一方面在于沙特阿拉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另一方面也有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增产极大地压制了国际油价,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然而,还有一些分析师警告,国际原油市场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风险,核心问题在于欧佩克+组织是否即将到达产能上限。 渣打银行研究部今夏表示,最近一次欧佩克国际研讨会显示,能源生产商与市场分析师对闲置产能的看法存在分歧。与华尔街分析师经常谈论500万至600万桶/日的闲置产能不同,来自多个行业的发言者指出,闲置产能不仅有限,而且地域分布非常集中。 渣打银行指出,这种关于闲置产能的错误假设目前严厉打击了油价,但一旦交易员意识到他们认为可满足需求的产能中约有三分之二实际上并不存在,那么对整个油价远期曲线的影响可能会非常重大。 飙升的可能性 国际能源署在其最新月度报告中估计,欧佩克+的总闲置产能为405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为243万桶,阿联酋为85万桶,伊拉克为32万桶,其余组织成员国的闲置产能很小或已经达到上限。 即使是闲置产能最富余的沙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其供应量,不少分析师怀疑沙特宣称的可持续产能上限1200万桶/日能否实现。事实上,沙特只有在2020年与俄罗斯进行价格战的一个月内达到过这一产量水平,随后就进入了新冠疫情带来的疲软期。 多年来的能源消费不振极大限制了产油国的产油提升能力,有能源专家估计,沙特目前的闲置产能可能仅有每日60万至100万桶。而沙特11月的产能配额为1006万桶/日。 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也已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署指出,非欧佩克+产油国有望在2025年增产140万桶/日,明年增产略高于100万桶/日。 分析师现在担心的重点在于,如果发生地缘政治重大冲击,比如中东局势的再次紧张,或者美国对俄罗斯或伊朗实施更多制裁,全球原油市场是否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不足。 而一旦分析师们对剩余产能不足的担忧真实发生,且原油供应出现了一个明显缺口,那么油价很可能在下次地缘事件发生时出现飙升。

  • 重大转机?美提“加沙和平计划”,以方已接受!国际油价大跌,金银还能买吗?

    特朗普称以色列已接受其加沙和平计划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双边会晤后,双方举行记者发布会。特朗普表示,内塔尼亚胡谈及了伊朗问题、贸易、《亚伯拉罕协议》以及结束加沙战争。 特朗普称,内塔尼亚胡接受了他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结束加沙地带冲突。特朗普表示,如果哈马斯接受加沙和平计划,将要求释放所有人质。 美国白宫29日公布了特朗普关于结束加沙冲突的计划。根据该计划,如果冲突双方同意,“战争将立即结束”。 特朗普会见国会两院领导人 就避免政府停摆进行磋商 据央视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月29日在白宫与两院领导人会面,就避免政府停摆进行磋商。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称他们之间存在巨大分歧,特朗普已听取了他们的反对意见。舒默称,政府是否陷入停摆由共和党决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表示,这是一次坦诚的讨论,民主党不会支持损害医疗保健的共和党法案。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则表示,希望留出更多时间进行谈判。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与两院领导人的会谈是“坦诚的”,不应因分歧而导致联邦政府停摆。 美国劳工统计局:政府停摆期间将不发布经济数据 据财联社报道,美国国会正滑向一场可能导致联邦政府停摆的僵局,而这将使政策制定者、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失去评估美国经济状况所必需的关键数据。 若国会在周二结束前无法达成预算协议,许多联邦部门的运作将暂停,非核心岗位雇员将被迫休假或解雇,这意味着一系列“黄金标准”的政府经济数据可能延迟发布。 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周一(9月29日)发布政府停摆应急预案:一旦拨款中断,统计局将全面停摆并停止数据采集,所有计划中的数据(如月度非农就业报告)都不会发布。部门整体预计用半天完成关门程序,但与系统备份相关的任务可能需要长达3天。 在特朗普的政策对美国经济影响仍存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关于就业、通胀和消费的权威指标显得尤为关键。任何推迟都可能干扰重大政策决策,例如美联储在下月会议上是否应再次降息。 如果政府在9月30日后真的停摆,首个受到影响的重要数据发布将是劳工统计局原定10月3日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紧随其后的便是通胀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此外,人口普查局的零售销售、新屋开工等报告同样面临推迟风险。 WTI原油期货盘中大跌4% 受OPEC+可能在10月会议上决定11月再次增产的迹象影响,油价周一大跌,抹去了上周的涨幅。 WTI原油期货盘中下跌4%,创自6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收盘,WTI 11月原油期货收跌2.27美元,跌幅3.45%,报63.45美元/桶。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跌2.16美元,跌幅3.08%,报67.97美元/桶。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由沙特领导的OPEC+联盟正考虑将产量至少提升到下月计划增加的13.7万桶/日之上。 不过另一方面,尽管这种增产可能会使本已存在过剩预期的市场再度供大于求,但此举也将使各成员国产能是否到达极限备受关注。 贵金属市场看涨热度不减 临近国庆中秋假期,金银市场看涨热度不减。 周一(9月29日)纽约尾盘,现货黄金涨1.90%,报3821.4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1.80%,报3859.0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涨1.75%,报46.8855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0.84%,报47.050美元/盎司。 “近期金银价格显著上行,最核心的驱动来自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强烈预期。”金瑞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吴梓杰表示,自美联储在9月启动年内首次降息后,市场普遍预计后续将有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出台,目前市场已经对10月和12月的降息概率进行了较高的定价。“联邦基金利率的下行直接降低了持有黄金、白银等无息资产的机会成本,使其相对于现金或债券的吸引力大增,构成最直接的利多。”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美联储主席换届在即,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引发市场担忧。 五矿期货研究中心贵金属研究员钟俊轩表示,当前新任主席热门候选人哈塞特、沃勒及沃什均明确表态支持美联储施行进一步的宽松政策,新任理事米兰更是在议息会议中投出反对票,支持更为激进的降息操作,而这明显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现任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观点影响。他表示,美联储在2026年新主席上任后实施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成定局。今年以来,贵金属价格的上涨,正是对美元信用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反映。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整体好于预期。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贵金属研究员徐颖表示,首先,二季度GDP终值大幅上修至3.8%,个人支出增速环比增加2.5%,上半年关税政策对进出口有所影响,但消费维持韧性,表明美国经济尚未步入衰退。其次,通胀方面,美国8月核心PCE如期回升至2.9%,个人支出环比增长0.6%,高于预期。最后,9月美国制造业PMI初值52,符合预期,服务业PMI53.9,略低于预期的54,经济活动在三季度仍然维持扩张态势。另外,就业市场数据波动较大,在失业率连续上涨后,最新的申领失业金人数回落至21.8万,后续就业市场的走弱速度仍需关注。 在交易性持仓方面,钟俊轩表示,随着贵金属价格的持续上涨,近期海外管理基金净多以及金银ETF持仓量均有所增加,驱动金银价格表现强势。COMEX黄金管理基金净持仓在9月23日当周增加1578手,至16.05万手,COMEX白银管理基金净持仓增加1293手,至3.7万手。工业属性更强的白银价格表现更为强势,外盘金银比价由9月17日的87.8回落至9月29日的81.3。 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将发生多个重要的宏观经济事件。钟俊轩表示,当前美国政府面临“关门”危机,若国会无法通过短期支出法案,那么美国政府将于周三部分关闭,非农数据的发布将会受到影响。若美国政府可以避免“关门”危机,那么假期公布的就业数据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产生显著影响。同时,需要关注9月ISM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数据,偏强的制造业PMI数据会令工业属性更强的白银价格表现强于黄金,金银比价将存在进一步下移空间。 同时,吴梓杰表示,假期期间将有多位美联储高级官员发表讲话,包括理事沃勒和副主席杰斐逊等。鉴于当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路径高度敏感,任何偏离预期的“鹰派”或“鸽派”言论都可能瞬间改变市场情绪,引发金银价格的快速重估。对投资者而言,节前的操作应严格基于自身的投资周期、风险偏好和仓位结构来制订。 对长线投资者而言,配置黄金的核心逻辑在于对冲长期通胀、分散系统性风险和应对“去美元化”的结构性趋势,这些宏观驱动因素并不会因短期波动而改变,更应审视的是黄金在整体资产配置中的比例是否仍在个人风险承受范围内,而非试图精准预测和规避短期的市场震荡。 相比之下,对短线交易者及使用高杠杆的投资者而言,风险控制则是节前操作的首要原则。长假期间的低流动性和高不确定性,使节后市场“跳空”风险被急剧放大,可能导致亏损超出预设的止损范围。因此,短线交易者可以考虑在节前适度减仓,或对已有盈利的头寸进行部分止盈,将利润落袋为安。

  • IEA:全球油气田产量自然衰减加快

    据矿业周刊(Mining Weekly)援引路透社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周二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更多依赖页岩和深海资源,世界油气田产量自然衰减速度正在加快。为此,需要加大投资才能扭转这一趋势。 IEA在声明中警告,如果不能继续投资现有油气田,那么未来损失的油气产量将接近巴西和挪威两国的合计产量,这将严重影响市场和能源安全。 “仅有一小部分投资用来满足需求增长,而每年90%的上游投资用来弥补现有油气田的供应损失”, IEA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声明中称。 “投资油气田遏制产量衰减非常重要,我们的最新分析显示近些年衰减在加速”。 近些年因为过于注重清洁能源政策,IEA遭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抨击。4年前,IEA的报告曾建议,如果全球真的要实现气候目标,就不应该再投资新的油气和煤炭项目。 通过对15000个油气田产量数据的分析,IEA的新报告显示,达峰后的全球油田产量平均衰减率为5.6%,天然气田为6.8%。 上游投资停滞将导致石油产量每年递减550万桶/日,而2010年不到400万桶/日。550万桶/日的产量大约相当于巴西和挪威的产量之和。 IEA称,天然气田的衰减速度已经从1800亿立方米/年扩大到2700亿立方米/年。 IEA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全球80%的石油产量和90%的天然气产量来自达峰后的油气田。

  • 国际油价低迷之际 欧佩克+据悉将就最大产能评估展开磋商

    据消息人士称,欧佩克+代表计划于周四和周五在维也纳开会,讨论评估该联盟最大产能的方法。 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组成的联盟,其原油产量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近一半。 这一问题颇具争议,因为一些成员国(如阿联酋)提高了产能,要求获得更高的配额;而一些非洲成员国的产能则出现下降。 2024年,安哥拉因在产量目标上与组织存在分歧而退出欧佩克+。 今年5月,欧佩克+部长们要求欧佩克总部制定一套机制,用于评估各成员的最大可持续产能,并以此作为2027年的产量基准。 知情人士透露,本周的会议是为了讨论相关评估方法,最终决定将由欧佩克+部长们在今年晚些时候的会议上作出。 所谓“基准”,是各成员国在此基础上决定增减产量的水平。过去几年,欧佩克+一直在讨论新的基准问题。 今年4月以来,欧佩克+开始取消之前执行的减产措施,逐步增加产能,部分原因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目前,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投在68.5美元左右。这一价格对于沙特等国而言,已不足以覆盖政府开支。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在欧佩克内部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在更广泛的欧佩克+框架下,也只有俄罗斯能在话语权上与沙特分庭抗礼。 尽管国际油价持续低迷,但欧佩克+还是坚持推进增产,除了部分成员国需要通过增加产量来获得收入外,更多原因还是为了和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争夺市场份额。

  • 欧佩克+持续增产,IEA预计供应过剩风险进一步加剧

    当地时间周四,国际能源署(IEA)在其备受关注的月度报告中表示,随着欧佩克+成员国进一步增产,加之外部供应增加,今年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将快于预期,并预计2026年市场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过剩。 IE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供应量将增加270万桶/日,高于此前预测的250万桶/日;预计2026年原油供应量将增加210万桶/日。 在欧佩克+决定比原定计划更快地取消第二批减产措施后,该组织正在向市场注入更多原油。这一额外供应引发了市场对供给过剩的担忧,并在今年对油价形成了压力。 尽管IEA上调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至74万桶/日(此前预测为每天68万桶),理由是发达经济体的交付需求比预期强劲,但在IEA看来,这种需求增长仍不足以抵消供应的快速扩张。 月报指出:“石油市场正受到多重力量撕扯,一方面,西方国家新一轮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可能导致供应损失,另一方面,欧佩克+增产以及可能日益膨胀的库存,则令供需失衡前景更加突出。” IEA的需求预测处于行业区间的低端,因为该机构预计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速度将快于其他机构的判断。欧佩克的预测则更为乐观,认为需求增幅将高于IEA的预期。 周四欧盘交易时段,国际油价小幅走低,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每桶67美元附近交投,美国WTI原油报每桶63美元。 IEA此前已多次警告,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供应过剩。最新报告指出,随着供应大幅超出需求,2025年下半年全球库存预计平均将增加250万桶/日,这一水平被形容为“不可持续”。 报告还暗示,2026年供应可能比需求多出约330万桶/日,届时欧佩克+及美国、加拿大、巴西、圭亚那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应均将继续增长,而需求扩张却十分有限。 不过,IEA也补充称,这种过剩未必一定发生:“未来仍可能出现一系列变数,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政策以及针对俄罗斯和伊朗的额外制裁,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市场平衡。”

  • OPEC+加速推进石油增产 有望催生油运需求上行周期

    汇丰银行预测,OPEC+将在12个月内逐步解除165万桶/日的"第一阶段"自愿减产计划。而在上周,沙特阿拉伯已要求OPEC+加速推进下一次石油增产计划。 天风证券张樨樨认为,OPEC+继续增产或将加剧今年四季度的过剩程度,假设中国印度囤库维持上半年的速度,那么显性库存增幅可能达200万桶/天,油价有望回调。兴业证券张晓云认为,OPEC+进一步增产下,叠加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可能带来运价的中短期冲高,需求影响行情成色,有望催生油运需求上行周期。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招商南油 是成品油运龙头,具体涉及国内沿海和全球航线的原油、成品油、化工品、液化气、沥青、植物油等散装液体货物的运输业务。 招商轮船 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国际国内货物运输的专业航运公司,以油气能源运输、干散货运输为双核心主业,其他运输(集装箱、汽车滚装等特种运输)为有机补充。

  • 自然资源部: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刘国洪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自然资源部: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大盆地深层和海域深水成为油气增储上产主阵地,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突破2400亿方;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有效提升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海洋经济发展第一动能 “十四五”期间一批大国重器相继建成 据介绍,科技创新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动能。我国首艘排水量达42600吨、钻深11000米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综合钻探性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爱达·魔都号”邮轮、“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奋斗者”号深潜器等大国重器相继建成使用。全潜式深远海养殖“深蓝一号”、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交付使用。全球首座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稳定运行。 我国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据介绍,我国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实现抵押登记等业务“跨省通办”,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实现登记服务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化解1500多万套影响房屋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

  • 顶住美国压力!印度国有炼油商寻求恢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印度的国有炼油企业希望在顶住美国压力的情况下,全面恢复购买打折的俄罗斯原油,但由于缺乏可供装运的货物,这一计划受到了阻碍。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炼厂想买更多打折俄油,但10月份能拿到的俄罗斯现货“船单”明显变少,因为部分原本面向印度的俄罗斯原油已转而供应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俄罗斯石油也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更激烈竞争。 在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将对印度大部分进口商品的美国关税提高到惩罚性水平,以打压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之后,全球石油市场正密切关注印度炼油商的采购动向。 面对美国的施压与制裁,印度方面并未妥协。此外,尽管关税仍在实施,但特朗普政府近几日已在言辞上有所缓和。 与此同时,原油交易商也在评估欧佩克+于周末作出的进一步放松减产决定的影响。这意味着包括中东主要出口国在内的部分成员国,以及俄罗斯在内,都有更多余地提供原油出口。 无视美国压力 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上周五表示,印度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强调政府有意无视美国压力,因为这对印度而言具有经济优势。 自俄乌冲突爆发并遭到西方制裁以来,印度已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受益于折扣原油,印度炼油商获利颇丰。 西塔拉曼声称,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和消费国,印度没有放弃俄罗斯供应的打算。“我们必须根据哪个供应源更适合我们的利益来作出决定。所以毫无疑问,我们会继续购买。” 早些时候,印度石油部长哈迪普·普里在一篇专栏文章中,直言驳斥了美国关于限制俄油进口的立场。 对此,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回应称:“印度要么支持美元、恢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要么,就准备继续承受50%的关税吧,看看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 卢特尼克预测,印度将在一两个月内“回心转意”,向特朗普道歉,并寻求重新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上周末称,美国和欧洲正在讨论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和二级关税,希望通过促使其经济“崩溃”来迫使普京走向和谈。 船运追踪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的四周内,印度接收的俄罗斯海运原油日均进口量降至130万桶,而今年3月曾高达197万桶。 此外,FGE NexantECA名誉主席Fereidun Fesharaki表示,印度下个月自俄罗斯的进口可能将再减少25万桶/日,并称印度的采购高峰期已过去。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