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76个
【福特与SK On电池合资企业在美国肯塔基州首座工厂投产】 当地时间8月19日,福特汽车和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的合资企业BlueOval SK宣布,其在美国肯塔基州的首座电池工厂已投产。该工厂生产的电池将用于纯电版福特 F-150 Lightning。 【蔚蓝锂芯:子公司与台湾能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蔚蓝锂芯(002245.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马来西亚天鹏与台湾能元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进行特定产品开发合作、试产及验证、委托代工,并成立合资公司进行产品销售。该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开始生效,有效期间为三年,到期经双方书面同意后可展期。此次合作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对公司锂电池业务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财联社) 【斯莱克:与韩国Dongwon Systems签署谅解备忘录】 斯莱克(300382.SZ)公告称,公司近日与韩国Dongwon Systems Corporation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美国和欧洲为韩国主要的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圆柱形和方形电池壳业务进行深度合作。该备忘录为初步框架协议,确立了双方合作关系,具体实施内容和进度尚存在不确定性。本协议的签署预计对公司2025年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财联社) 【韩国推出45.8万亿韩元的支持计划 重点支持电池、半导体和关键矿产等产业】 韩国政府发布声明称,今年将推出总额为45.8万亿韩元的支持计划,以增强供应链弹性,结合低利率融资和公私基金,重点支持电池、半导体和关键矿产等关键产业。韩国政府将提供总计45.8万亿韩元的低利率政策融资,其中包括来自供应链稳定基金(Supply Chain Stabilization Fund)的10万亿韩元、韩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Korea)的13.3万亿韩元、韩国产业银行的18万亿韩元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Industrial Bank of Korea)的4.5万亿韩元。此外,还将推出两支公私投资工具:一支规模为 1.8万亿韩元的基金,专注于龙头企业;另一支规模为6,000亿韩元的基金,主要针对材料、零件和设备领域的中小企业和中型企业。这些措施将优先考虑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包括电池、芯片、关键矿产、能源、制药和生物技术,以及物流基础设施。(财联社) 【小米汽车下半年预计开始实现盈利】 8月19日晚,小米集团发布2025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延续高增长;经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2个季度突破百亿元。(新浪汽车) 【宏微科技:收到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SiC MOSFET器件项目定点】 宏微科技(688711.SH)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芯动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收到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客户发送的定点通知书,确定芯动能作为该车企客户SiCMOSFET器件项目的供应商。本次项目定点通知书不构成实质性订单,公司尚未与上述车企客户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合同签署时间及履约安排尚存在不确定性。该项目总金额、具体实施、履行条款等相关内容均以正式签署的合同为准。(科创板日报) 相关阅读: 【SMM分析】2025年7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出口量环比小幅上涨 【SMM分析】2025年7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环比下降27% 【SMM分析】7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出口环增2%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7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数据】2025年7月六氟磷酸锂出口量环比增长13% 7月国内磷矿石进口量环降三成 约旦取代埃及成最大供应国【SMM分析】 【SMM分析】7月人造石墨进出口量级均呈下滑走势 中科院孵化的固态电池破局者 卫蓝新能源360Wh/kg电芯领航千公里续航时代【SMM分析】 SMM:全球镍钴锂分析 黑粉进出口政策落地后市场表现及趋势【SMM电池回收】 九江庐山市盛全固态电池生产项目签约 总投资8.5亿元【SMM分析】 固态电池政策法规之——《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SMM固态电池政策法规】 本周(8.11-8.15)海外锂要闻【SMM新能源海外周度要闻】 【SMM分析】本周中国磷酸铁锂市场小结 清陶能源固态电池布局提速 多基地扩产落地多车企合作深化【SMM分析】 Blue Solutions 固态电池技术和研发路线图 四代五代各有特点【SMM分析】 【SMM分析】碳酸锂涨价牵动锂电供应链:磷酸铁市场在旺季与成本博弈中何去何从? 7月车市多项指标再创新高 乘联分会上调2025年零售及出口预测【SMM专题】 亿纬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 硫化物+卤化物复合体系领跑2026量产【SMM分析】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解析与企业布局【SMM固态电池科普】 【SMM分析】江西锂矿风暴升级:宁德时代矿山停产引爆碳酸锂供应担忧,9月30日或成下一多空生死线 全合约涨停!宁德宜春锂云母矿停产引爆市场 碳酸锂供需结构能否转变?【SMM热点】 【SMM分析】2025年1-7月中国钴市场回顾:出口禁令下,中国钴冶炼企业如何决策? 7月车市多项指标再创新高 乘联分会上调2025年零售及出口预测【SMM专题】 【SMM分析】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观察:锂电回收产业链上游、中游与下游技术透视 【SMM分析】近期回收事件新进展:7.28-8.1 【SMM分析】近期回收事件新进展:8.4-8.7 【SMM分析】锂矿巨头逆势扩张:Pilbara Minerals创纪录业绩背后的战略定力 【SMM分析】8月磷酸铁锂周度小结 受新能源需求影响磷矿产能扩大 但供需紧平衡或将持续【SMM分析】 最高涨超37%!7月碳酸锂期货价格“狂飙” 8月市场或转向紧平衡?【SMM热点】
据“富理电池”发布消息,8月15日,由宁波富理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富理电池)、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及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三方协同攻关的年产300吨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在下一代高比能锂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了规模化生产的重大突破,将加速推动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动力电池进入市场。 资料显示,富理电池成立于2016年1月,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技术团队发起成立,专注于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公司重点开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旨在为长续航电动汽车提供解决方案。
湖北省内国资联合新能源电池企业发了只新基金。 日前,首义基金公司与枝江金润源集团、超威集团签署 湖北超威绿色船舶产业基金 协议。该基金总规模5亿元,由以上三方共同出资组建。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首义基金公司处了解到, 这只基金将由首义基金公司担任管理人,投资方向主要聚焦在绿色智能船舶及港航产业链上,此外还会紧密关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这只5亿元的新基金得到了武汉、宜昌两地下属国资的支持。其中, 基金管理方首义基金公司是武昌区科创产业投资和资本招商平台,管理着50亿元的首义科创母基金。 枝江金润源集团则由枝江市(宜昌下属的县级市)国资委全资控股。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该集团此前从未参与私募基金的出资。 唯一的产业方超威集团来自浙江,主要业务是铅(锂)蓄电池、新型电池、电动车(船)及关键零部件等,其下属公司超威动力已经在港上市(截至20日收盘,市值15.68亿元)。 据其官方介绍, 超威集团在2024年总营收超过超1300亿元,且超威动力在二轮车及低速车场景动力电池领域市占率超过40%。 三方能走到一起,与它们各自的产业布局分不开。 武昌区滨临长江,辖区内拥有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众多船舶设计单位,以及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鑫裕盛船员管理有限公司等航运单位。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武昌区正着力打造绿色智能船舶研发设计集聚区,区内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统筹推进产业规划、资源整合与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武昌区作为武汉市内核心城区,工业用地资源吃紧,在产业招引时,往往会因此受限。此前在招引过程中,武昌区内会更倾向于招引总部或是研究型部门。 枝江则正好补上这块短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的枝江是长江三峡的东大门、宜昌唯一的平原县市,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和产业基础。目前,枝江已经成为 长江内河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湖北省最大的民用船舶修造生产基地之一 ,以及湖北发展绿色船舶产业的重要根据地,还培育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船舶制造产业链。 按照基金规划, 此次首义基金公司、超威集团和枝江的三方联手,会构建一个“总部在武昌、产能在枝江、产业支持在超威”的合作模式 ,将推动武昌科教研发资源、枝江生产制造配套优势与超威集团的产业化能力深度结合,并通过不断招引孵化新能源船舶产业链优质项目,推动新能源船舶产业链集聚发展。 三方所瞄准的绿色船舶,是目前航运产业迭代所产生的市场机会。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绿色船舶市场规模已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500亿美元。 首义基金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绿色化、智能化是船舶产业两条确定性发展主线。当前,可替代燃料船型在全球新造船订单中占比超40%,绿色甲醇、绿氨、氢等新型零碳动力源的运用将会在燃料生产、储运加注、动力系统、船舶设计改造、航行运营这5个方面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SMM8月20日讯: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铅酸蓄电池出口量为2128.66万只,环比上升13.56%,同比下滑3.79%;2025年1-7月铅酸蓄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34亿只,同比下滑6.17%。2025年7月中国铅酸蓄电池进口量为39.41万只,环比下滑18.92%,同比下滑18.03%;2025年1-7月铅酸蓄电池累计进口量为317.75万只,同比下滑0.87%。 》查看更多SMM铅产业链数据库 7月,国内外铅价走势均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期间内外比价仍是不利于中国铅酸蓄电池出口,而7月铅酸蓄电池出口量环比大增,主要原因在于关税政策变化。一方面,美国“对等关税”谈判将在7月后重新开启,涉及转口贸易的企业加快出口;另一方面,中东对我国的启动型铅酸蓄电池的反倾销调查结果公布,将对相关企业的出口电池加征25-70%的关税,部分企业出现“抢出口”动作,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出口。故即使在铅材料成本高于海外市场的情况下,7月中国铅酸蓄电池出口一改前两月的下滑态势,录得正增长。另据了解,中东海合会的新关税将于9月生效,而考虑到中国对中东的运输周期,部分铅蓄电池企业在8月的出口订单已有下滑的情况,预计将拖累后续铅蓄电池出口量走弱。
企查查显示,8月20日,厦门时代新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伟峰,注册资本20亿元,所属地区为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 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300750)全资持股。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出资5亿元,成立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厦门时代”),持股100%,宁德时代正式落户厦门。 2022年9月,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30亿元,主要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线。 厦门火炬高新区新闻宣传中心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福建厦门同翔高新城强力推进项目攻坚行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迎来重大进展。其中,厦门时代二期项目生产区完成桩基施工,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30GWh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预计2026年二季度试投产。 据悉,宁德时代还先后在厦门参与设立博裕四期(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隐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基金,还出资布局了宏大时代、厦门新能安、时代电服、厦门时代研究院等一系列项目,不断扩大在厦门的投资版图,累计投资超330亿元。 其中,2024年6月,厦门市和宁德时代深入合作的最新成果——电化学储能系统建设项目(一期)已经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用,建成后将由宁德时代旗下厦门实证储能科技研究院运营,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储能系统研发测试与实证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此外,与滴滴出行合作的时代电服是宁德时代于2021年在厦门设立的,主营车电分离商业模式下的电池租赁和换电服务业务。 2022年,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并陆续在厦门建设了乘用车换电站。 2025年2月,宁德时代更是与滴滴在厦门合资成立时代小桔,注册资本3.3亿元主攻网约车换电场景,计划三年布局超万台换电重卡。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出口量约1589吨,环比上涨约13%,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进口量为447.6吨,但由于均为从中国进口到中国的,本质上货物未实际出境,仅在境内特殊监管区域与普通区域之间流转。 出口方面,2025年7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为1589吨,较6月环比上涨约13%,同比上涨约62.6%。具体来看,出口到波兰的六氟磷酸锂有21.6吨,环比下降约91.7%;出口到德国的有69吨,环比下降约40%;出口到美国的六氟磷酸锂有614.208吨,环比增长约11.5%;出口到韩国的六氟磷酸锂有442.054吨,环比增加约131.9%,增幅明显。 总体而言,7月国外对六氟磷酸锂采购量有小幅增加。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58 胡雪洁,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胡雪洁021-20707858
SMM8月20日讯: 2025年7月,中国磷矿石进口量从6月的17.9万吨降至12.0万吨,环比下降33.1%;进口金额从1768.6万美元降至1160.0万美元,环比下降34.4%。约旦取代埃及成为最大进口国。出口量从0.5万吨增至1.1万吨,环比增长118.7%,福建成为唯一出口省份。 一、磷矿石进口:国内磷矿石传统主要进口国为埃及、秘鲁和约旦,主要进口省份广西、湖北等,主要进口企业川金诺等沿海磷化工企业。 1、全国进口量方面:7月湖北和浙江为主要进口省份,而6月湖北和广西为主要进口省份。 全国总计进口量从6月的17.9万吨降至7月的12.0万吨,环比下降33.1%,整体进口规模收缩明显。分省份看,多数省份进口量下滑,广西环比降幅达87.8%,湖北降幅19.6%,北京降幅更是高达98.0%;不过浙江进口量逆势大涨,环比增幅达3931.3%,上海也有1169.7%的大幅增长,山东进口量环比增长73.2%。 2、全国进口金额方面:北京和上海是大型磷化工企业或贸易公司注册地的进口,磷矿石送到沿海或沿江子公司或磷化工企业使用。 全国总计进口金额从6月的1768.6万美元降至7月的1160.0万美元,环比下降34.4%,与进口量变化趋势一致。广西、湖北、北京等省份进口金额随进口量大幅下降,而浙江进口金额环比大增4802.5%,上海增长962.3%,山东增长77.2%。 3、全国进口单价方面 全国总计进口单价从6月的98.8美元/吨微降至7月的96.9美元/吨,环比下降2.0%。多数省份单价有不同程度波动,广西、浙江、山东、其他省份单价环比上涨,其中浙江涨幅21.6%较为突出;湖北、上海单价环比下降,湖北降幅8.2%,上海降幅16.3%;北京单价基本持平,环比仅增0.2%。 4、磷矿石进口国方面:国内磷矿石传统主要进口国为埃及和约旦。7月约旦取代埃及成为国内磷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1)进口量分分国家看。埃及进口量锐减,环比降幅达94.3%,从6月的10.6万吨高达59%降至7月的0.6万吨5%;秘鲁进口量从6月的5.1万吨占比34%,环降19.5%至4.9万吨,占比反而上升至41%。而约旦进口量则逆势暴增,环比涨幅高达1426.6%,从6月的0.3万吨增至7月的5.0万吨,占比达42%,成为7月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巴基斯坦进口量环比增长58.6%,从0.9万吨提升至1.5万吨,成为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2)进口金额分国家看。全国进口总金额从6月的1768.6万美元降至7月的1160.0万美元,环比下降34.4%。埃及进口金额随进口量大幅下滑,环比降94.4%;秘鲁进口金额环比降26.2%。约旦进口金额则随进口量猛增,环比大涨1429.5%;巴基斯坦进口金额环比增67.2%;哈萨克斯坦进口金额虽基数低,但环比增幅达158.6%。 (3)进口单价分国家看。全国进口单价从6月的98.8美元/吨微降至7月的96.9美元/吨,环比降2.0%。多数国家单价有不同程度波动,埃及单价从85.8美元/吨到84.4美元/吨、秘鲁单价从125.0美元/吨至114.6美元/吨,环比分别降1.6%、8.4%;巴基斯坦单价从80.8美元/吨到85.2美元/吨,环比增5.4%;约旦单价基本持平,6月84.1美元/吨,而7月84.3美元/吨,环比增0.2%。 二、磷矿石出口情况 全国磷矿石出口总计从6月的0.5万吨增长至7月的1.1万吨,环比大幅提升118.7%,出口规模明显扩大。 省份出口表现分化:6月仅有湖北有0.5万吨的出口量,贵州、云南、福建及其他省份均无出口。到7月,湖北出口量降为0,环比降幅100%;福建则新增1.1万吨出口量,成为7月磷矿石出口的唯一省份,贵州、云南和其他省份仍无出口。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关注磷化工(磷矿、磷酸铁、磷酸铁锂等)和固态电池的发展时,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王子涵021-51666914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8月20日讯: 2025年7月,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635吨,环比下滑35%,同比下滑21%。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7月,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83472元/吨,环比增长63%,同比下跌3%。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进入2025年7月,国内终端市场成交淡季特征逐步显现,这一市场变化向上传导,电芯端对负极材料的需求较为稳定。然而,国内负极企业却为了回调前期消耗的库存量级而提高生产量级。受此影响,本月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进口量级呈下滑走势。 2025年7月,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48138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加13%。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7月,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8265元/吨,环比增加3.7%,同比降低0.5%。 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5年7月,受国际贸易关系阶段性波动的影响,国内人造石墨出口市场未能扭转前期趋势,出口量环比依旧呈现缩减态势,环比出现6%的下滑。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徐萌琪021-20707868
当前,在全球能源革命提速和科技主导权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发展电动航空产业,不仅是突破传统燃油航空核心技术限制的关键一跃,更是重构全球航空产业格局,实现从燃油航空时代的规则遵循者,转变为迈向电动航空时代的创新领跑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电动航空竞赛中,中国头部电池企业正通过航空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将汽车电动化“弯道超车”的愿景,照进航空电动化现实。 航空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航空器核心零部件之一,其航空适航认证成为各国航空动力电池技术实力的试金石。 航空适航认证,是动力电池必经的一场“大考”,需通过民航局对产品设计、生产体系、质量控制等全环节的严苛审查,取证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也是企业抢占行业先发优势的关键门槛。 电池中国获悉,8月18日,正力新能在其常熟总部举办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新闻发布会。由正力新能独家供应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随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成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正力新能也由此正式开启该款电池系统的批量化交付。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动力电池商业化进程取得又一关键性突破。 可以看到,航空动力电池的比拼,已进入到“适航认证驱动创新”阶段。获得适航证不仅是电池企业技术实力的权威证明,更是打开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的通行证。此次,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获适航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航空器用动力电池痛点亟待解决 当电动航空从科幻逐渐走进现实,eVTOL、电动飞机、电动飞行汽车等载体,将带来绿色立体交通革命,但也暴露出航空动力电池目前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能量密度低,让电动航空器徘徊在商业化的临界点,而安全更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产业发展之上。 能量密度方面,航空领域对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一般要求大于300Wh/kg,以满足航空器航时与自重的要求;安全保障方面,要求电池热失控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倍率方面,既要实现高倍率放电,还要满足快充需求。 而这些痛点,也使航空动力电池研发、取证和量产交付的难度大幅提高。 布局航空动力电池“三高一快” 为解决上述痛点,宁德时代、正力新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集体攻关、突围,以撕开技术突破口。 资料显示,此次通过适航认证的RX1E机型,由零重力飞机工业及其控股企业主导生产,是中国目前唯一可商用的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也是世界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其最大起飞重量630公斤,可搭载两名乘员,巡航时间达150分钟,续航航程可达280公里,适用于飞行培训、低空巡查等多种通航场景。目前该机型已实现全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该机型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正力新能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航空动力电池的探索者,以前瞻性的“LISA-321”研发战略,推动航空动力电池产品的研发,并于2023年5月发布集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快充于一体的“三高一快”飞行器电池。 据介绍,这款电池在圆柱形态下,可实现‌能量密度超320Wh/kg‌,支持‌20%低电量时,12C高倍率放电‌,可在‌15分钟内充满80%电量‌,并达到ppb级航空安全标准,使电池在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高安全性上,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从而突破被称为航空动力电池“不可达三角”(能量密度-安全-快充)的行业难题,在该领域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 其中,安全性方面,据介绍,其采用热电分离机构设计,可以阻断热失控传导路径;分布式冗余系统,即使单模块失效,仍可保障动力输出;BMS实现电芯精准监控、动态均衡与故障诊断,以保障全程飞行可控。 同时,高能量密度,可显著减轻电池重量,有效提升电动航空器巡航里程;高倍率放电,可以保障主机空中动力无衰减;快充,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高整机运营效率。 不仅如此,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还具备长循环特性,以满足市场对电池2000周以上循环寿命(70%SOH)的需求。 从材料创新来看,据介绍,此次量产交付的是正力新能第二代“三高一快”电芯,该款电池引入双重半固态技术,即超高镍正极材料的固态电解质表面修饰技术和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技术,以提升产品热稳定性。电解液方面,通过引入新型溶剂和添加剂,来降低体系的粘度和去溶剂化能,并且可提高SEI膜的锂离子传输能力,从而提升电池的功率性能。负极方面,采用新型硅碳材料,在提供高容量的同时,保障材料膨胀的缓冲空间,改善循环寿命。 在系统层级,正力新能还提供不同架构机型电池包灵活适配方案,以提升整机空间利用率;并采用轻量化高效冷却方案,以维持电池高倍率放电与循环寿命。 可以看到,正力新能的技术突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其一,通过圆柱形态,实现ppb级航空安全标准,为电动飞机等航空器提供了符合适航要求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其二,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的平衡,使电动航空器的商业运营半径得以实质性扩展;其三,20%低电量情况下,保持12C高倍率放电能力,可以为航空器提供稳定动力。 据介绍,目前正力新能已有25.5GWh动力电池产能,相关产线产品具备快速切换能力;同时在建的25GWh新增产能,预计一期项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产。 从商业化角度看,正力新能的突破,表明其在航空级动力领域已具备市场竞争力,有望助力我国电动航空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产业协同,助力电动航空商业化提速 电池中国了解到,正力新能近年来持续深耕航空动力电池技术,与国内外知名飞行器厂家及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合作,通过“技术验证—小批量试产供应—适航认证”等协同模式,不断验证和优化产品设计与性能,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中首家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取得适航认证的企业。 这一系列关键认证,意味着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系统的制造能力与技术水平,均全面满足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对批量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严苛要求,达到行业领先标准。 此次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完成适航取证,并成功助力中国首款量产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商业化应用,不仅实现了整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与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而且显著提升我国在全球新能源航空领域的话语权,助力“中国智造”加速走向国际。 正力新能董事长曹芳表示,“低空经济是动力电池突破的又一关键应用领域,同时,航空动力电池是驱动低空经济的核心力量。正力新能相信,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协同。今天的交付,是正力新能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与行业伙伴并肩前行的新起点。未来,正力新能将加快实现‘陆海空’多领域全场景电动化协同布局。” 在电池中国看来,正力新能与主机厂的合作模式,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带来启示。头部电池企业通过联合适航认证、同步产品开发等深度合作模式,与电动航空器厂家构建起“电池参数纳入飞行器设计,飞行需求反哺电池迭代”的双向赋能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航空产业链的线性协作壁垒,而且电池企业与主机厂的“捆绑取证”模式也正成为行业新范式。这种协同验证模式,既可以缩短整体认证周期,更从系统层面保障了动力匹配的最优化。 发布会上,正力新能与零重力飞机工业就新能源航空器用动力电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在eVTOL等机型上,展开更深层次合作,共同以创新技术探索电动航空新未来。 同时,正力新能还与辽宁通航就中国首款自主研制四座电动飞机RX4E后续航空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与供应签订战略协议。该机型最大航程300公里,飞行时长1.5小时,最大功率140kW,能量转化效率超过90%。 为了满足RX4E这一四座机型载重与航程的更高要求,其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将再上一个台阶。据介绍,正力新能为此研发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在设计层面,采用极具创新性的双层对称结构设计,使上下双层电池仓高强度隔板分离,在结构上实现了更高集成度,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41Wh/kg。在安全层面,集成先进航电系统,支持实时电池状态监控和故障预警;同时,采用双电池组+双电机备份系统冗余设计,可更好保障飞行安全;通过电芯及系统层级的多重安全防护,实现了系统层面任意位置两个电芯失效,不触发热扩散,从而解决航空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问题。 整体看,正力新能凭借在航空动力电池领域的先发优势,正通过“技术创新+智造升级+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加速其在新兴行业的产业化布局。依托“软件定义电芯工厂”的先进制程,随着其航空动力电池的量产交付,将更好地满足通航市场的需求。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爆发,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有望在更多机型上实现配套,并为我国电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