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据外媒报道,进入新年之后,大众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充电企业Elli将在欧洲扩大其充电网络规模,在27个国家内为其电动汽车车主提供超过60万个充电桩。 作为市场上最大的充电和能源供应商,以及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Elli正在战略性地拓展其出行服务业务,除了扩大充电桩的数量之外,该公司还非常注重提高充电时的便利性。 Elli首席执行官Giovanni Palazzo对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划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迎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那就是为客户提供超过60万个充电桩,这一覆盖整个欧洲的充电网络是一项重大成就。然而,我们的承诺不仅限于数量,而是要确保高质量的充电体验,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低碳化。” 大众集团新成立的“精选合作伙伴网络”(Selected Partner Network)是其提高充电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旨在提升客户的充电体验。精选合作伙伴网络是根据严格的质量标准精心挑选出的优质充电点运营商合作伙伴。该网络拥有最佳的充电站点、高性能的充电基础设施、现场便利设施(如咖啡厅、餐厅、卫生设施)以及出色的可靠性。 此外,Elli Drive Highway电价客户还可享受专属的折扣价格。目前,IONITY Europe、Aral Pulse、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奥迪充电中心以及意大利的Ewiva都已经成为大众精选合作伙伴网络的一部分。 Palazzo补充说:“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大众集团充电有线公司(Volkswagen Group Charging GmbH)将始终站在创新的最前沿,为在全欧洲建立稳定可靠的充电和能源基础设施做出贡献。”
【近八成新能源品牌未完成年度销量目标】 截至2024年1月2日,已有多家车企披露2023年12月及全年销量(交付)成绩。根据车企已披露的数据梳理,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2的新能源品牌中,仅有比亚迪、理想汽车、东风岚图完成了2023年年度销量目标,近八成未完成年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且哪吒汽车和赛力斯刚刚跨过销量目标的一半。尤其是哪吒汽车在全年销量不及预期的同时,2023年6月至12月连续七个月销量同比出现下滑,掉出新势力第一阵营。2023年,车企“以价换量”的价格战几乎持续了一整年,但是从各家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来看,结果并不理想。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车企“创二代”表现十分亮眼,广汽埃安、极氪2023年销量同比均增超60%。 【滨海能源:子公司获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指标】 滨海能源公告,公司子公司翔福新能源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批准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指标,新增负荷为翔福新能源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最大用电负荷为52万千瓦,年用电量28.9亿千瓦时,配置市场化并网新能源58万千瓦,其中风电45万千瓦、光伏13万千瓦,配建电化学储能11.6万千瓦/4小时。上述源网荷储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风光绿电优势,降低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用电成本,增强负极材料项目整体竞争力。 【科陆电子:全资子公司签订电池储能系统销售订单】 科陆电子公告,全资子公司科陆美国公司于近日与STELLA ENERGY SOLUTIONS, LLC签订《Purchase Order–Dan Kearney BESS(电池储能系统采购订单)》,科陆美国公司将向该客户销售约480MWh的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和200MW的PCSSkid(箱式储能中压变流器)。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四季度交付量不及预期】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发布的数据显示,第四季度交付13972辆汽车,预期为14114辆。Rivian在2023年全年共生产57232辆汽车,交付50122辆,超过该公司日前提出的全年5.4万辆产量预期。 【全球纯电车销冠易主!特斯拉四季度交付量不及比亚迪】 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为484,507辆,市场预计为483,173辆。2023年全年车辆交付同比增长38%,达到181万辆,而产量同比增长35%,达到185万辆。然而,特斯拉Q4交付量不及比亚迪,这意味着后者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车制造商。比亚迪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其2023年四季度纯电车销量为52.64万辆汽车,全年纯电车销量为157.48万辆。这意味着比亚迪2023年四季度的纯电车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小鹏汽车:广东小鹏与广东汇天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将在飞行汽车研发、制造等进行合作】 小鹏汽车公告,广东小鹏与广东汇天订立合作框架协议,广东小鹏及广东汇天同意在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进行合作,广东小鹏将为广东汇天提供研发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及销售代理服务。广东小鹏将于飞行汽车量产(目前预期将为2025年第四季度)之前向广东汇天提供与飞行汽车陆行体相关的研发服务及其他技术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2023锂价大跌 储能项目成本大降的同时招标价也“对半砍” 企业如何破局?【SMM专题】 2023最后一周电解钴价单日跳涨5000元!钴盐厂挺价情绪凸显【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要参数知多少 【SMM分析】新型电池盘点解析(二) - 结构体系创新 【SMM分析】进口依赖度较高 全球钴资源如何分布? 【SMM分析】2023年隔膜行业回顾,内卷加剧下材料国产替代时代即将来临? 【SMM分析】2023年硫酸钴价格跌宕起伏 需求弱势下年末钴价反弹之力能否维持? 【SMM分析】2023年最后一周 锂电回收市场暗流涌动 【SMM分析】终端需求平淡 石墨化价格承压下行 【SMM分析】12月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12月低硫焦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电解液价格降至近几年最低水位 需求弱势下如何撑过低谷 电池、能源金属等新能源赛道全面爆发 碳酸锂价格已行至相对低位区间?【SMM快讯】 逆风飞翔的2023年车市:价格战、花式促销、欧盟“虎视眈眈”下 销量屡刷新高!【SMM年度专题】 2023年锂市惊心动魄的那些事:锂价暴跌、锂矿毁拍、企业减停产、锂矿整顿....【SMM年度回顾】 11月锂电产业链进出口数据出炉 澳大利亚到港锂矿大减【SMM专题】
SMM 1月2日讯:据2023年年底央视财经方面消息,11月份,我国储能电池销量为16.0GWh,环比增长15.1%。其提到,进入2023年以来,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之一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相比2022年高位已经跌去近80%。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原材料价格大跌,锂电池价格跌幅接近50%,带动储能项目的建设成本下降30%以上。而目前,碳酸锂价格开始趋于稳定,锂电池价格也处于较低位置,而风电、光伏电站规模持续增长,有利于共享储能的发展。 碳酸锂价格年内大幅下跌逾80% 储能电芯年内报价近乎腰斩 而前文提到的2023年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在SMM现货报价上便展现得淋漓尽致。据SMM历史价格显示,因下游需求疲软,年内碳酸锂市场整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窘态”下,截至2023年12月29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已经跌至9.69万元/吨,相较2022年高点的56.75万元/吨下跌47.06万元/吨,跌幅达82.93%。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以碳酸锂为首的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相应的储能用锂电池的价格也随之下跌,以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型,280Ah) 为例,截至12月29日,其周度报价范围在0.39~0.5元/Wh,均价报0.45元/Wh,相较2022年11月高点0.98元/Wh的报价下跌54.08%;而 方形磷酸铁锂电池100Ah 报价也跌至了0.4~0.52元/Wh,均价报0.46元/Wh,相较2022年11月份的1.06元/Wh下跌0.6元/Wh,跌幅达56.6%。 锂价下跌利好储能行业?听听企业怎么说! 而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储能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储能项目的建设成本也势必会随之下滑。 早在12月初,因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科创板日报在采访部分中下游企业时便发现,彼时便已经有企业表示碳酸锂下跌确实降低了储能领域的成本。奇点能源战略推广高级经理杨馨雨表示:“上游锂电原材料价格下降,对公司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储能电池成本下降。这有利于我们打开更多细分储能市场领域,有助于降低储能电站的投资成本,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此前,宗申动力也被问及碳酸锂价格大降价,是否有利于公司储能产品成本下降的问题,宗申动力表示,总体上来看,碳酸锂的价格波动会最终影响储能行业终端产品的价格;早在2016年便开启储能业务,并且致力于打造领先的储能电池企业的亿纬锂能,也在此前表示,合理稳定的碳酸锂价格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性价比,目前公司没有减产计划,产销情况正常;主营业务为向客户提供储能电源、备用电源、动力电源和系统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的圣阳股份也表示,锂资源价格下行有利于行业采购成本的降低,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长期下行会导致锂电池价格的下降和行业竞争的加剧。 上述圣阳股份的看法与从事储能、充换电、电力、综合能源服务等行业的深圳永泰数能CMO李晶晶的想法不谋而合,其认为,碳酸锂价格下跌对中下游正面影响居多,有利于拓展市场及产业的良性发展。 不过随着大储的成本降低,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年内储能市场招标价近“对半砍” 原因几何? 竞争激烈这一点,从近期的数据也可以窥见一二。据央视财经报道,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超过920%,整个市场的招标量比2022年翻了一倍,然而价格却接近腰斩。 从SMM此前追踪到的储能项目EPC/系统等公布的中标结果来看,11月我国储能规模合计3.87GW/15.62GWh,单月中标容量较10月有所提升,并达到全年高峰。价格方面,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788元/Wh,环比下滑13%;2小时储能EPC中标均价为1.20元/Wh,环比下滑15%,再创今年招标价格新低。而以年初的中标价格对比来看,储能系统月度中标均价在2023年首月报1.448元/Wh,11月0.788元/Wh的价格较其跌幅达45.58%。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此前,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李明也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提到,上半年储能招标市场价格还在1.1元、1.2元(每瓦时)左右,最近一轮集采,招标价格已经报到了0.63元到0.64元(每瓦时),(接近)成本水平。 而储能招标价格的下行,除了成本端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也与如今储能行业“结构性过剩”有关。据悉,储能市场自三季度末以来便进入“去库”阶段,截至目前厂家依旧维持较高的库存储备,在下游需求增幅表现一般的情况下,储能电芯产量下滑明显。据SMM数据显示,11月中国储能电芯产量为12.89Gwh,环比下降13%,同比下滑30%。 具体来看需求端,国内市场方面,虽然前期11月国内招标热度不减,但考虑到一方面招标产品交付周期集中于2024年,加之国内临近2023年年底惯例并网时间节点,但对于储能电芯的大批量采购节点已过,整体来看国内目前对于储能电芯的采购无明显提振,仍处在较为平淡的时期。 而海外市场,欧洲市场今年在电价回落及库存高位背景下,仍延续去库的态势;从美国市场今年新增装机量来看,虽仍有增量,但整体在组件延期、补贴放缓等因素下新增需求远不及预期。 因此,SMM预计,自四季度起,储能行业整体需求进一步放缓。四季度行业整体出货量预计环比三季度有所下滑。需求减量影响下,储能电池厂开工率或继续走低。 整体而言, SMM认为,从后续来看,储能电芯产能逐步释放下供应能力过剩局面已定,且短期内储能电芯厂家的高库存及下游需求进入淡季,市场实际储能电芯供应充足,叠加成本面碳酸锂、正负极材料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持续回落,电芯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后续储能电芯价格或仍有下跌空间。 激烈的价格战下 企业如何破局? 虽然储能行业面临“去库存”的问题,但是2023年以来,仍有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海辰储能、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在内的多个企业 加大其在储能行业的布局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成本便成为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为保持毛利润,有不少企业选择出海寻找机会。阳光电源此前便提到,近年国内储能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保持毛利,公司主要精力是在拓展高价值的海外市场。此外,譬如天合光能、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多家企业均在加速“出海”的步伐。 而除了出海,技术创新也不失为一种保持竞争力的方法,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缺口最大的是长时储能技术,也是储能技术需要重要的研发方向。 SMM此前曾预计,长期来看,随着光伏,风力发电量的逐年增加,需要消纳的不稳定电力也将随之增加,因此,SMM预计长时储能需求(4小时以上)占比将提升。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表示,在储能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未来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地必会发生,但同时,储能市场的持续发展也是可以确定的。一方面,随着电力结构中的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仍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只要峰谷电价差存在,储能就必然存在套利空间。
【动态】10亿元!湖北省宜昌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投产 “枝江发布”消息显示,1月1日,宜昌大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投产仪式在湖北省宜昌市枝江经开区姚家港化工园举行。据悉,该项目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项目达产达效后,预期实现年产值42亿元。 资料显示,宜昌大生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公司总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项目是园区企业天赐材料、海科新源的下游产业链,能有力提升园区新能源材料产业竞争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47.6亿元!陕煤集团50万吨DMC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消息显示,2023年12月27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50万吨/年DMC一期工程项目甲醇脱水塔安全平稳地吊装到指定位置,标志着该公司50万吨/年DMC项目首台超限设备顺利完成吊装,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据悉,50万吨/年DMC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大保当镇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内,总投资约47.65亿元,由东华科技、榆林化学、高化学、宇部兴产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采用气相氧化羰基化法工艺生产50万吨/年电子级DMC,其中一期为10万吨/年DMC工程,二期为40万吨/年DMC工程。项目生产的高纯(纯度≥99.99%)DMC产品主要用作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是高纯DMC在陕西省的首次、大规模布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年产3万吨!犇星新能源湖北随州电解液项目将于2024年2月投产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湖北犇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信息显示,湖北犇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在随州市青春化工工业园建设“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建设项目”,购入相关的辅助设施和环保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规模,项目预计2024年2月投产。(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森田新能源将扩产六氟磷酸锂至3700吨/年 近日,森田新能源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技术改造扩产项目环评公示。 资料显示,森田新能源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田新能源”)成立于2004年1月,是森田企业管理张家港有限公司、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两方共同出资兴建的外资企业,现厂址位于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生产的产品为六氟磷酸锂。 据悉,森田新能源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技术改造扩产项目建设地位于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投资6000万元,技改后一期生产线产能由240吨增加到600吨,二期生产线产能由480吨增加到600吨,三期生产线2500吨产能保持不变,实现年增产480吨六氟磷酸锂及副产盐酸17500吨/年、副产氢氟酸6500吨的生产能力。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可生产六氟磷酸锂3700吨/年。(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IPO】福建德尔上交所主板IPO更新财务资料 六氟磷酸锂收入占比逐年增大 2023年12月28日,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建德尔”)上交所主板IPO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招股书显示,福建德尔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最终主要应用于动力、储能等锂电池制造。2020年-2022年,六氟磷酸锂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0%、38.11%和39.73%,六氟磷酸锂产品毛利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分别为0.00%、67.60%和59.88%,六氟磷酸锂收入占比与毛利贡献度波动较大。 招股书还显示,福建德尔此次IPO,拟募资3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年产200吨电子级ClF 3 生产线项目、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13,000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三期)、年产23万吨含氟新材料项目(三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信息化升级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技术】宁德时代申请非水电解液专利 2023年12月29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公开号CN117321822A,申请日期为2022年4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用电装置。非水电解液包括原碳酸酯、链状碳酸酯、环状碳酸酯和锂盐,以质量含量计,原碳酸酯的含量为10%~80%,链状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至少之一为氟化物。原碳酸酯中心碳原子与四个氧原子相连的烷基或卤代烷基链相连对氧原子的孤对电子起到电子吸引作用,并增加氧原子周围的空间位阻,导致其与锂离子的结合能减弱,促进阴离子分解主导的SEI膜形成。由阴离子分解形成的高度无机的SEI膜成分可以促进金属锂沉积由枝晶状转变为块状,减缓腐蚀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金属锂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氟代的链状碳酸酯或环状碳酸酯进一步促进金属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性。(来源:海融网) 【技术】珠海冠宇取得电解液应用专利 2023年12月28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解液及其应用”,授权公告号CN113140798B,申请日期为2021年5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液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电解液包括C₄H₄S-2-频哪醇硼酸酯类化合物和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使用本发明的电解液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好的快充性能、高温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性能。(来源:海融网) 【公司】威孚高科子公司拟参与设立合资公司 规划培育电解液等业务 2023年12月28日,威孚高科(000581)发布公告,为延伸后处理业务价值链,公司控股子公司威孚力达与上海威翊及无锡威翊于12月27日签订《合资协议》,各方拟以货币方式出资设立无锡卓威高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具体以工商登记为准)。合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上海威翊出资5100万元,占注册资本51%;威孚力达出资3900万元,占注册资本39%;无锡威翊出资1000万元,占注册资本10%。 合资公司一阶段将面向尾气排放和精密化工市场,聚焦贵金属化合物及贵金属催化剂(医药和工业领域)的业务拓展与连云港制造基地建设;二阶段将面向储能及动力电池市场,规划培育电解液添加剂及电解液、硅氧负极材料等战略市场业务领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电解液等环节龙头公司成本优势较为突出 有望穿越周期再回成长 华泰证券近日研报表示,锂电材料经历需求、产能依次快速增长后,目前面临产能过剩挑战。预计2024年供需进一步恶化,2025年有望缓和。但在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变量已由供需关系转变为成本差异。电解液、负极、铝箔等环节龙头公司成本优势较为突出,或仍可维持相对稳定的底线利润。 此外,近日,国盛证券研报指出,电池及材料方面,盈利中枢下行预期下,企业扩产积极性有望减弱,关注各环节出清情况。其中,在电解液环节,国盛证券认为,价格与单吨盈利预计率先达到基本底部,出清速度相对较快。其同样看好在行业竞争加剧及低端产能出清下,各环节优质龙头份额进一步提升,穿越周期再回成长。
据园投建设公司消息,近日,年产25GWh储能PACK及集成产业化项目破土。 该项目位于浙江金华永康市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永康一武义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南侧区块,总用地面积519.10亩,总建筑面积约83.01万㎡,总投资约3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房、110kv变电站、办公楼、展厅及相应生活配套设施。
来自“信阳政务”的消息显示,12月29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政府与深圳沃伦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沃伦特新能源)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最终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烧结产线,项目建成后最终预计可实现产值80亿元、利税5亿元。项目将分期完成,首期建设4万吨,未来扩产至10万吨规模。建设用地预计350亩。 资料显示,沃伦特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10月,经营范围涵盖电池、电池组、电池组配件、电池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塑料母粒、功能涂料、胶液、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的研发、销售、技术服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
美国财政部最新表示,在新的电池采购规定生效后,许多电动汽车已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资格。 美国财政部2023年12月发布了新的指导方针,详细说明了新的电池采购要求,缩小了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可采购范围。该项新政目的性非常明显:要将中国电池供应链产品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这一措施已于本周一(2024年1月1日)生效。 新规生效后,符合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资格的电动汽车车型数量从43个下降到19个,这些数字包括同一车型的不同版本。所波及的车企包括日产、特斯拉、通用等。 而上述的税收抵免指的是,2022年8月时美国政府发布《通胀削减法案》中,针对部分新电动车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抵免来自两部分,一部分(3750美元)是要求电动汽车需有40%的电池关键矿物在北美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提取、加工或回收,该比例到2027年要达到80%;若想获得另一部分抵免(3750美元),电动汽车则需要满足50%以上的电池部件与材料在北美制造或组装,这一比例到2029年则达到100%。 车企作何表态? 新规定允许买家在销售点向参与的经销商申请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不过,大众ID.4、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特斯拉Cybertruck全轮驱动、日产Leaf、雪佛兰Blazer EV、凯迪拉克Lyriq、福特E-Transit等车型都不在税收抵免的名单上。 特斯拉周一没有立即发表评论,但在其网站上表示,“Cybertruck可能在2024年晚些时候有资格获得联邦税收抵免。” 大众汽车周一表示,“正在确认是否有资格获得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我们乐观地认为,根据新规定,MY2023 ID.4s和所有MY2024 ID.4s都将符合条件。” 日产表示正在与供应商合作,努力满足不断变化的要求,“希望在未来重新获得日产Leaf的税收抵免资格”。 福特汽车上个月表示,其E-Transit将失去3750美元的税收抵免。 此外,通用汽车指出,旗下除雪佛兰Bolt外,其所有电动汽车都将暂时失去资格。由于两个次要零部件,凯迪拉克Lyriq和雪佛兰Blazer电动汽车车型将失去抵免资格。 通用预计,在更换采购源后,Lyriq和Blazer电动汽车将在2024年初重新获得补贴资格,并表示,“更换采购源后”生产的其他车型也将有资格获得全额补贴。 美国财政部表示,“汽车制造商正在调整他们的供应链,以确保买家继续有资格获得新的清洁汽车信贷。”
【工信部: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 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 工信部党组在《求是》杂志撰文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战略支撑。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力补短板,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实施“一链一策”,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化点成珠、串珠成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着力锻长板,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提升产业质量。着力强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一批战略性标志性装备。用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李想:理想2024年将挑战80万年销量、10万月销量】 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表示,“2023年目标全部达成:376000、50000、20000、300。2024年挑战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此前理想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2023年累计交付376,030辆,12月交付50,353辆。 【河南:支持各地对在省内新购汽车的消费者按照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月31日印发关于推动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鼓励汽车生产企业让利促销,支持各地对在省内新购汽车的消费者按照购车价格的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省、市级财政各补贴一半,具体补贴标准和方式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鼓励各地对家用电器、智能电子产品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按照单次置换数量进行阶梯递进奖补,省财政对各地实际财政支出按照不超过30%给予奖补。鼓励各地发放家用电器、智能电子产品、家装、家居、家纺、农产品和零售、餐饮、住宿等消费券,对促消费活动中的展位费、布展费、宣传推广费等进行补贴,省财政对各地实际财政补贴支出按照不超过30%给予奖补。 【我国牵头的道路车辆电磁兼容传导耦合、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2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由我国牵头的ISO 7637-1:2023《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1部分:词汇和一般规定》和ISO/TR 17326:2023《使用压缩氢气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2项国际标准2023年12月正式发布。 【日本电池企业Maxell推出圆柱状固态电池 容量增至25倍】 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Maxell)开发出了圆柱形全固态电池,其容量达到200毫安时,是传统的陶瓷封装型(方形)容量的25倍。样品最早于2024年1月出货。 【长安汽车:正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 长安汽车在近日接受调研时表示,新型电池方面,正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力争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 相关阅读: 2023最后一周电解钴价单日跳涨5000元!钴盐厂挺价情绪凸显【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重要参数知多少 【SMM分析】新型电池盘点解析(二) - 结构体系创新 【SMM分析】进口依赖度较高 全球钴资源如何分布? 【SMM分析】2023年隔膜行业回顾,内卷加剧下材料国产替代时代即将来临? 【SMM分析】2023年硫酸钴价格跌宕起伏 需求弱势下年末钴价反弹之力能否维持? 【SMM分析】2023年最后一周 锂电回收市场暗流涌动 【SMM分析】终端需求平淡 石墨化价格承压下行 【SMM分析】12月油系针状焦生焦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12月低硫焦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电解液价格降至近几年最低水位 需求弱势下如何撑过低谷 电池、能源金属等新能源赛道全面爆发 碳酸锂价格已行至相对低位区间?【SMM快讯】 逆风飞翔的2023年车市:价格战、花式促销、欧盟“虎视眈眈”下 销量屡刷新高!【SMM年度专题】 2023年锂市惊心动魄的那些事:锂价暴跌、锂矿毁拍、企业减停产、锂矿整顿....【SMM年度回顾】 11月锂电产业链进出口数据出炉 澳大利亚到港锂矿大减【SMM专题】 【SMM分析】镍氢电池小幅好转 然12月电池行业PMI指数仍位于荣枯线之下 【SMM分析】储能中标容量再创新高 电芯价格仍未触底? 【SMM分析】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或将同比增3.6% 为低迷数码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SMM分析】2024年磷酸铁行业走向 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