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85个
近日,豪鹏科技(001283)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比指标上可达950Wh/L,循环寿命大于500周,并通过针刺和过充等相关安全测试,适用于AI PC,AI手机和AI眼镜等对体积能量密度有较高要求的领域,陆续向海内外品牌客户送样测试。 全固态电池方面,豪鹏科技预计最快可于年内向市场提供样品验证。与此同时,公司正在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开发消费级高性能自修复固态电解质技术,开发体积比能量达1100Wh/L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为客户下一代产品需求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未来,豪鹏科技将继续扎实做好包括固态/半固态在内的各项前瞻性技术研发,推动公司技术不断创新,满足端侧AI时代浪潮下日益涌现的客户硬件升级需求,为消费类电池行业进步注入更澎湃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豪鹏科技在消费电子电池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并在2008年布局锂电池时,以小型软包锂电池作为重点业务,目前公司小型软包锂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
3月7日,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云山动力)一期量产示范线投产仪式暨大圆柱电池产业应用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顺利召开。来自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以及媒体界的300余位代表共同见证了云山动力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 据悉,云山动力已在广东惠州完成大圆柱电池研发线建设,同时,2024年,公司在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启动建设了1.5GWh(75PPM)大圆柱全极耳动力电池一期量产示范线,日产能达到7.5万支46系列大圆柱电池。本次投产的一期量产示范线为目前行业内首条大圆柱全极耳超充磁悬浮量产线,采用快速浸润相结合的注液技术,打造8天快速制造周期,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迫切需求。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中旬,我国现存动力电池相关企业1.5万家。成立年限上,我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集中成立在5年以上,合计占比达75.4%;其中成立5-10年的企业最多,占比55.9%,成立时间在3年以下的企业仅有约2.3%。”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投产仪式上表示,“但从近几年可以实现规模化稳定装车的电池企业数量来看,仅有四五十家。” 近期,中国电池网也统计了2024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相关情况,统计在内的279个项目中,有229个公布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6282亿元。与2023年相比,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在大幅缩减。 于清教分析称,在动力电池行业新一轮深度洗牌和行业内卷竞争下,近几年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初创企业已十分不友好,要想在红海中脱颖而出,必须找到适合自身定位的干法与活法。 “创立之初就笃定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大圆柱电池赛道,袁总以及云山动力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于清教认为,大圆柱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快充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并且产品封装效率高,易于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契合了当前新能源市场的需求。 从各大研究机构的预判来看,今年全球市场对于大圆柱电池的需求将进入百GWh量级,2030年市场需求较2025年将有四五倍的增长空间,对应市场规模进入千亿元级别。 于清教预计,大圆柱电池有望成为影响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外诸多车企和电池企业已竞相进入大圆柱赛道。 车企方面,特斯拉与宝马已将大圆柱电池视为未来主要技术方向,通用、保时捷、沃尔沃、斯特兰蒂斯、奔驰、蔚来、岚图、江淮、一汽奔腾等车企也纷纷开始加入大圆柱电池阵营。 电池企业方面,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比克电池、弗迪电池、蜂巢能源、多氟多、创明新能源、蔚蓝锂芯、松下、三星SDI、LG新能源、SK On等公司,以及固态电池领域的卫蓝新能源、钠电池领域的盘古新能源等主推下一代电池的公司均在4680电池或其他46系圆柱电池领域有所布局和作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圆柱电池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生产效率与良率仍待提升,干法工艺与全极耳工艺技术挑战,理论上的低成本实现等等。”于清教表示,“好的消息是,以云山动力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优化大圆柱电池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规模化生产步伐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随着大圆柱电池制造工艺和产业链协同赋能创新的逐步融合、成熟,以及标准尺寸下的产线高度自动化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大圆柱电池在高端新能源车型和eVTol等新兴市场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 (以上观点根据活动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3月5日,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HDT)电池片项目(一期5GW)一车间2GW湿法设备、管式炉及自动化、激光设备、印刷线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告。 其中,1、3标段中标人为昆山晟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4标段中标人为苏州诚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根据招标文件,此次招标项目划分为4个标段,详情见下: 1标段: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HDT)电池片项目(一期5GW)一车间2GW湿法设备设备采购; 2标段: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HDT)电池片项目(一期5GW)一车间2GW管式炉及自动化设备采购; 3标段: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HDT)电池片项目(一期5GW)一车间2GW激光设备采购; 4标段: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HDT)电池片项目(一期5GW)一车间2GW印刷线设备采购。
3月固态电池迎密集催化,包括3月上旬的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现代汽车也此前宣布将于3月发布“梦想”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此外,国内外固态电池产业链消息面也是利好不断,长安、东风岚图、比亚迪等车企相继披露了固态电池上车或量产的时间表。机构称, 全固态电池的装车节奏预期逐步收敛,即2027年小批量/示范性上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 。 固态电池概念继续站上风口, 致力于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及关键原材料研发生产的三祥新材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最大涨幅为73.52% ,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等方面正在稳步推进的上海洗霸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最大涨幅为65%,拟成立以固态动力电池、半固态储能电池生产制造、销售出口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的冠盛股份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最大涨幅为53%。 东莞证券黄秀瑜在2月28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固态电池具有高性能优势,下游需求持续催化。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两大显著优势,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全固态电池曙光初现。随着头部电池厂商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相继明朗,全固态电池启动量产时间提前至2027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呈加速的势头。 未来几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根据EVTank,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超600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在10%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据财联社VIP盘中宝•数据栏目此前梳理,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 成本占比为36%的领域为电解质 。其中,在氧化物电解质领域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有三祥新材、东方锆业、上海洗霸、金龙羽、鹏辉能源、德尔股份和赣锋锂业;在聚合物电解质领域涉及的企业有瑞泰新材、冠盛股份、亿纬锂能和联创股份;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有光华科技、粤桂股份、蠡湖股份、蓝海华腾、国轩高科、天赐材料、天齐锂业和有研新材。 此外,在固态电池产业链中, 成本占比为31%的领域为正极材料 ,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有容百科技、天华新能、盟固利、力王股份、德方纳米、当升科技、格林美和丰元股份;成本占比为9%的领域为硅碳负极,涉及的企业有贝特瑞、滨海能源、中科电气、道氏技术、博迁新材、璞泰来、杉杉股份、元力股份和翔丰华;成本占比为8%的领域为铜箔,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有嘉元科技和诺德股份。具体情况详见下图: 具体来看, 三祥新材为国内锆制品龙头企业 ,资料显示,三祥新材氧氯化锆锂规划年产能为10万吨,已建设锆基氯化物材料小试开发线,向下游固态电池工厂实现小批量供货。东北证券张煜暄等人在2024年12月27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三祥新材氧化物电解质已完成送样、供下游客户组装成固态电池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已完成中试线设计,正在进行相应设备配套工作。东方锆业2024年12月9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作为固态电池的核心,固态电解质主流的技术路径有三种 :聚合物、氧化物与硫化物。如果使用锂镧锆氧(LLZO)、锂镧锆钛氧(LLZTO)等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对二氧化锆存在一定的需求。目前公司提供的样品已获得部分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试用初步认可,后续将进行大样实验。 资料显示, 上海洗霸年产50吨级产线主要采用的是氧化物技术路线 ,公司储备了硫化物、氯化物等固态电解质的其它固态电解质粉体技术路线。公司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金龙羽2024年5月9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内部测试项目,安全性能达标 ,通过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检测,安全性能满足国标要求,并通过了3mm针刺实验。鹏辉能源2024年9月4日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本次发布的固态电池,通过使用自研的高离子电导率、高稳定性、低成本的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替代隔膜和电解液,实现了固态电池工艺创新和材料创新,在工艺和降本方面为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构筑坚实基础。 赣锋锂业3月3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已完成部分固态电池样品的送样,并与多家潜在客户进行测试和验证 。公司目前以氧化物电池路线为主要研发方向,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技术路线的融合与创新。公司已申请多项固态电池相关专利,涵盖电解质材料、电极界面优化、电池制造工艺等核心技术。赣锋锂业2024年12月13日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20Wh/kg,循环寿命超过700次,并开发出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的样品,可通过200℃热箱与针刺等严苛的安全测试。德尔股份2月28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固态电池产品以氧化物电解质为主,具有高安全性、耐高温的特点 ,采用成熟的涂覆工艺,制造流程简单,性能及成本具有优势。 联创股份2月24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 ,在初期研发过程中获得“一种软硬段结合的含双增塑剂的交联聚合物基准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三项关于固态电解质的专利授权。资料显示,冠盛股份采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在建100-300Ah半固态电池项目里的产品循环寿命可达6000-12000次上限, 能量密度160~180Wh/kg。瑞泰新材2024年11月18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产品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作为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时主要应用于聚合物固态电池 ,也可以应用到硫化物固态电池和氧化物固态电池上。亿纬锂能2024年5月29日在互动易上表示,基于50Ah软包电池半固态电池,可实现330Wh/Kg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开展聚合物类固态电池的研究,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室温下的稳定运行,将在微型电子产品中实现应用。 蓝海华腾2月18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投资的高能时代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研发进展顺利 ,已经完成自动化生产试验线搭建,已实现5Ah以内电芯小批量生产,目前正在筹备批量化生产线建设。资料显示, 光华科技硫化锂相关固态电池材料产品产能300吨/年 ,可根据市场需求扩至3000吨/年;蠡湖股份与高能时代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高能蠡湖,研发全固态硫化物电池相关产业化技术;天齐锂业已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硫化锂产业化相关支持工作,累计与十余家下游客户进行打样。 有研新材1月20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公司参股公司新源邦氧化物电解质已经达到量产阶段 ,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国轩高科1月6日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全力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同时也在布局卤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公司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并通过严苛的200摄氏度热箱测试,为高比能、高安全电池体系提供了新的实现路线。粤桂股份2024年11月4日在互动易上表示, 公司硫铁矿原矿年产300万吨,国内排名前列 。天赐材料2024年4月22日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半固态电解质及氧化物与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均在小试到中试阶段。
2025年3月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推迟汽车碳排放考核至2027年,引发全球关注。这一决策背后,是欧洲汽车产业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多重困境:本土车企盈利能力下滑、供应链重构压力加剧,以及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强势渗透。欧洲环境署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电动车渗透率仅15.8%,较原定目标低4.2个百分点,而中国品牌在欧洲新能源车市占率已攀升至18%,较2020年增长12倍。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2024年报告指出,大众、Stellantis等头部企业电动车型平均生产成本较燃油车高出35%,导致其电动车业务普遍亏损。以大众集团为例,其2024年财报显示,每售出一辆ID.系列电动车亏损约2300欧元,而同期燃油车单车利润仍维持在1800欧元水平。政策延期使这些企业获得关键缓冲期,Stellantis随即宣布延缓两家燃油车工厂的关闭计划,涉及1.2万名员工岗位保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欧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48万辆,同比激增67%。宁德时代、比亚迪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已分别达到32%和15%,倒逼欧盟在政策调整同时启动《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本土电池原材料自给率提升至40%。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坦言:“政策调整不是放弃目标,而是避免在转型过程中丧失产业主导权。”国际能源署(IEA)对比显示,欧洲车企在纯电路线上的投入强度(研发占营收比4.1%)低于中国车企(5.8%),但插电混动技术专利储备量领先中国23%。这种技术路径分歧,导致宝马、奔驰等企业选择加大混动车型投放,2024年欧洲混动车销量占比升至28%,客观上延缓了纯电转型节奏。 地缘竞争压力在供应链端尤为明显。欧盟统计局贸易数据显示,2024年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零部件价值达214亿欧元,占相关品类进口总额的39%。比利时交通研究所的模型预测,若维持现行关税政策,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优势仍将保持15%-20%,到2027年市占率可能突破25%。 欧盟政策工具箱正在多线发力:一方面通过《净零工业法案》提供250亿欧元补贴,支持本土电池厂建设;另一方面强化反补贴调查,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的临时关税已提高至22%。但德国经济研究所(DIW)警告,这种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使欧洲电动车价格再上涨8%,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 产业重组风险逐渐显现,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建厂速度加快,奇瑞、长城在西班牙和匈牙利的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年产能规划合计50万辆。 欧盟的碳排政策延期,本质上是出于产业困局与全球竞争的平衡考量。当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强调“需要时间重建供应链”时,中国车企已在欧洲建成近50个研发中心。这场围绕电动化主导权的争夺,既考验欧洲在产业保护与技术开放间的平衡智慧,也折射出全球汽车秩序重构的深层矛盾。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陈泊霖021-51666836
SMM3月7日讯:据了解,2025年3月1日—3月7日SMM五省铅蓄电池企业周度综合开工率为74.34%,较上周增加1.99个百分点。 进入3月份,铅蓄电池企业生产稳中有升,整体开工率进一步上升。本周,铅蓄电池企业开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铅蓄电池企业放假后恢复正常生产带来的增量。3月为部分铅蓄电池企业的财年截止时间,而当前铅蓄电池市场终端消费表现一般,包括电动自行车、汽车和储能电池市场,尤其是铅内外比值不利于电池出口,部分汽车、储能电池企业出口订单欠佳,故该类企业主动控制成品库存,并在2月底进行短期放假降库。
SMM 3月7日讯:自2月25日以来,受刚果(金)暂停钴出口的消息刺激,钴价在近期接连大涨,本周电解钴更是在3月4日均价冲上20万元/吨的整数关口,且涨势依旧凶猛,钴盐方面也紧随其后,四氧化三钴现货均价更是单周大涨超4万元/吨,钴系产品价格迎来久违的“狂欢”。SMM整理了本周钴系产品的相关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电解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电解钴现货报价累计上涨3个交易日,且在3月7日单日便跳涨1万元/吨,截至3月7日,其现货报价涨至20万~22万元/吨,均价报21万元/吨,较2月28日的18..4万元/吨的均价上涨2.6万元/吨,涨幅达14.13%。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据SMM调研显示,从供给端来看,由于钴价强势,电解钴冶炼厂开工率较高,市场供给充足;从需求端来看,下游询盘积极性较高,成交少量跟进。从市场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盼涨情绪较重,电解钴冶炼厂惜售态度较重,因此现货报价持续探高。 预计下周,受制于原料端难以采购的影响,整体钴市场仍以涨价心态为主导,因此SMM预计下周钴价或仍有上行。 钴盐方面( 硫酸钴 及 氯化钴 ): 硫酸钴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硫酸钴现货报价连涨五个交易日,截至3月7日,硫酸钴现货报价涨至38500~40500元/吨,均价报39500元/吨,较2月28日29250元/吨的价格上涨10250元/吨,涨幅达35.04%。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氯化钴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氯化钴现货报价同样呈现上涨态势,与硫酸钴一同连涨5个交易日,截至3月7日,氯化钴现货报价涨至46000~50000元/吨,均价报48000元/吨,较2月28日上涨1.3万元/吨,涨幅达37.14%。 据SMM调研显示,受矿端消息影响,预期供给收缩已在市场引发明显效应。下游冶炼厂普遍暂停报价,捂货惜售心态愈发强烈。与此同时,下游钴盐库存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市场情绪持续发酵,询单数量不断增加,高价成交逐步增多,推动现货价格持续攀升。 预计下周,冶炼厂仍将维持挺价、涨价心态,而下游若要维持生产,不得不采购高价原料。因此,SMM预计后续硫酸钴和氯化钴价格或将继续上行。 四氧化三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连涨5个交易日,且在最后两个交易日里以1万元/吨的涨幅单日跳涨,截至3月7日,四氧化三钴现货报价涨至15~17万元/吨,均价报16万元/吨,较2月28日上涨43500元/吨,涨幅达37.34%。 据SMM调研显示,当前,四氧化三钴冶炼厂基本均暂停报价,捂货惜售情绪愈发浓烈。在此影响下,市场询单量显著增加,虽成交数量有限,但部分高位成交已有力推动现货价格持续攀升。与此同时,钴盐作为重要原料,其价格因上游成本抬升而同步大幅上扬,进一步加剧了四氧化三钴的生产成本压力。 在供给端收紧与成本端推高的双重作用下,四氧化三钴现货价格具备较大上涨空间。且从需求侧来看,钴酸锂生产商手中库存处于低位,后续生产需采购高价原料。综合多方因素,预计下周四氧化三钴价格将延续涨势。 消息面上, 受该消息刺激,国内钴产业链相关企业自2月25日以来股价飙涨,寒锐钴业3月7日收盘报40.62元/股,较2月24日收盘价的34.85元/股上涨5.77元/股,涨幅达16.56%;华友钴业股价近日也接连上探,3月7日盘中最高冲至37.67元/股,较2月24日收盘价30.7元/股上涨明显;腾远钴业方面,2月25日腾远钴业收盘同样大涨逾8%,3月7盘中最高61.49元/股的价格较2月24日的46.04元/股的股价涨幅高达33.56%%。 得益于钴概念的火热,ST盛屯3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的铜钴矿山卡隆威矿山位于刚果(金)卢阿拉巴省,目前暂无其他含钴矿。
尊敬的用户: 您好! 随着钠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技术持续革新,钠电正极的生产工艺日益丰富与成熟。在众多工艺路线中,聚阴NFPP工艺因其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而焦磷酸钠,作为这一工艺中的关键钠源,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让钠电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能够更好地洞察焦磷酸钠的市场走势,我们致力于提供实时、准确的现货行情价格信息。我们期望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和成本,从而增加其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SMM也积极推动钠电行业产业链的研究工作,力求通过深入分析和不断完善相关知识体系,为整个行业打造一个更加透明、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 SMM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市场调研后,拟从3月12日起新增“食品级无水焦磷酸钠”价格,价格为到厂含税价。 食品级无水焦磷酸钠规格:国标 GB 1886.339-2021,外观色泽为白色,状态为粉末或结晶。 价格说明:到厂含税价,含税13%。 上海有色网 新能源研究团队 2025年3月7日
SMM3月7日讯:本周,铅蓄电池市场终端消费暂无较大变化,经销商保持刚需采购状态,电池批发市场交易风向则出现变化。如电动自行车、汽车蓄电池市场本身因临近传统淡季,电池批发市场促销预期较浓,部分企业更是已通知经销商计划降价促销。近日,沪铅摆脱了长时间的多空僵持的震荡行情,带动现货铅价走强,原材料成本抬升,铅蓄电池市场出货风向转变,如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批发市场转而渲染涨价氛围,经销商则多持观望态度,电池市场售价尚无实际变化。
SMM3月7日讯:据了解,截至3月7日,原生铅主要交割品牌厂库库存为1.25万吨,较2月28日增加约700吨。 本周原生铅与再生铅冶炼企业生产进一步恢复,尤其是交割品牌企业检修结束或意外提产,供应较前一周增量。同时铅价走势强劲,沪铅主力合约最高至17530元/吨,为2024年12月24日以来的新高,而现货市场供应宽松,期现价差保持在200-250元/吨(对沪铅2504合约),使得持货商交仓意愿上升,小部分铅冶炼企业主动囤货待交仓,故炼厂厂库库存出现小增的趋势。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