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47

  • 纯电动车市占率30%封顶了?丰田董事长给出这一看法

    未来纯电动车的市占率最多将只有三成?这是丰田汽车董事长(会长)丰田章男给出的最新观点。 丰田章男指出,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最多将达到30%,剩下的将由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汽车占据。 据该公司媒体平台周二(1月23日)发布的最新言论,丰田章男在本月的一次商业活动中提到,全球有10亿人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在这一情况下,制造昂贵的电动汽车显然是不合理的。 他强调,“应该由客户来做决定,而不是由监管或政治因素。” 丰田的“多路径方案” 在电动汽车转型方面,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受到了外界对其的不少批评。不过丰田公司反驳道,其开创性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氢能技术最终将被证明是对业务、客户和环境的正确方法。 本月早些时候,丰田章男还宣布了一项开发新型内燃机的计划。 与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涡轮增压内燃机不同,这款新型内燃机采用了先进的无涡轮增压技术,通过混合动力系统和电动涡轮技术来实现更高效的压缩空气。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动力输出,还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放。 丰田章男最新表态,“发动机肯定会保留下来。” 多年来,丰田章男一直在大力夸赞该公司的“多路径方案”,认为消费者应该能够选择任何符合他们需求的动力系统,而电动汽车的转变不会向许多人想象地这么迅速。

  • 我国现存电动车相关企业65.86万家 去年新增17.97万家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有网友将国产电动三轮车开上美国的大道,因其轻便的车型及醒耳的提示音,迅速受到了美国本土消费者的喜爱,在美国街头骑着“三蹦子”,会引来很多人围观拍照。据悉,本次“出圈”的电动车生产企业表示,自今年元旦以来,美国本土消费者从各电商平台下单的数量持续猛增,据悉,研发人员还会事先调研目标市场的路况及当地人使用习惯,让电动三轮车更适合当地驾驶。 1月23日,企查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电动车相关企业65.86万家。近十年,我国电动车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持续正增长态势。 其中,2021年我国新增电动车相关企业9.97万家,同比增长55.94%,达近十年增速峰值。2022年、2023年我国电动车相关企业分别新增13.51万家、17.97万家,同比增长35.55%、33.05%。 从区域来看, 江苏现存7.54万家电动车相关企业,位居第一。山东、广东分别现存6.15万家、5.7万家电动车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浙江、海南、河南等地。 从城市来看, 海口现存3.59万家电动车相关企业,位居第一,领跑全国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分别现存2.18万家、1.75万家电动车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广州、天津、成都等地。

  • 丰田将在日本和美国的三座工厂组装电动汽车电池包

    据日经网报道,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将在日本和美国的另外三家汽车工厂开始组装电动汽车电池,旨在将更多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内部,以降低运输重型成品电池组的成本。 具体来看,丰田位于名古屋(Nagoya)附近的高冈(Takaoka)工厂将于2025年春季至秋季之间的某个时间点开始组装电池,日本西部的宫田(Miyata)工厂将在次年冬天开始组装电池,而位于美国肯塔基州(Kentucky)的工厂最早将于2026年春季开始组装电池。 据悉,上述三家工厂将处理电池生产的最后一步,即将电池模块组装成电池包,然后安装到电动汽车上。一旦开始电池的最终组装工作,这三家工厂也将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就目前而言,丰田只在其位于日本元町(Motomachi)的工厂进行上述生产流程。据悉,元町工厂生产该公司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电动汽车bZ4X。 此外,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将电池的最终组装业务扩大到更多工厂,但是投资金额和预期产量尚未确定。 相较于从供应商处采购电池再运输至工厂,在需要电池的工厂就地组装电池要更便宜、更高效,而且汽车组装厂也有专门的员工来改进不同车型的电池组定位和布线。 丰田已经在其工厂为混合动力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组装电池,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要大得多,而且组装需要更多的空间,因此该公司主要从集团子公司和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电池。作为公司电动汽车生产计划的一部分,丰田正在努力提高工厂设施的空间利用率,以解决这一问题。 丰田计划在2024年将旗下包括雷克萨斯品牌在内的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25万辆左右,到2025年提高到60万辆左右。该公司还打算在部分零部件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设一座新工厂。

  • 唐唯实:不顾成本降低电动车售价会引发行业“血战”

    据路透社和CNBC报道,1月19日,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该公司必须避免卷入价格战,并且不会像其他汽车制造商那样亏本销售电动汽车(如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他认为,价格战会破坏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成为许多汽车制造商的收购目标。 唐唯实表示,作为业内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Stellantis相对而言不会受价格战的大幅影响,但价格战可能会让一些竞争对手“陷入困境”,持续出现亏损,并有可能面临被收购的风险。 “如果不顾成本的实际情况,一味降价,就会导致血战。我们正努力避免逐底竞争。”他指出,“我知道有一家公司大幅降低了汽车价格,并且其盈利已经暴跌。”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公司的名称。 据悉,面对不确定的电动汽车需求,特斯拉近日再度在中国和欧洲下调了价格。 他还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通过其电动汽车盈利,并将通过下一代电动汽车继续盈利。“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我们正在通过电动汽车赚钱。我们的原则是,无论我们卖什么,都要确保赚钱,因为如果不赚钱,公司就无法持续发展。” 唐唯实谈及红海局势对Stellantis的影响 唐唯实表示,他认为红海航运中断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只是导致等待供应的时间延长了。 “如果运输船绕着非洲走,航运时间就会延长,这可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可能会就成本以及如何减轻成本进行充分讨论。但在现阶段,除了这个影响,我看不出还有其他任何影响了。” “当然,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这不是我们目前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情况还好,事情也进展顺利。” 特斯拉和沃尔沃汽车表示,由于红海运输问题导致零部件短缺,他们将暂停在欧洲的部分生产,而Stellantis此前曾表示将依靠空运来应对暂时的中断。 唐唯实还表示,红海航运中断不会改变Stellantis的采购策略,因为来自远东的供应是汽车价格可负担性的关键。 “西方消费者想要买得起纯电动汽车,”他说道。“任何能确保获得更好价格的措施,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Stellantis CEO:不会为了刺激电动汽车销售而降价 这笔买卖不值得!

    欧洲汽车生产商Stellantis的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上周五(1月19日)表示,该公司不会像其他汽车制造商那样,采取降价措施来提高电动汽车的销售。 他在上周五的一次圆桌会议上表示,“在欧洲和在美国一样,我们正在通过电动汽车赚钱。我们的原则是确保我们出售的任何东西都能赚钱,因为如果不能,那么公司将无法持续下去。” 一些汽车制造商,包括Stellantis的前任CEO之一Fiat Chrysler,一直在不考虑成本地销售电动汽车,以刺激销售,希望最终让电动汽车盈利。但Tavares不认可这一点。 Tavares还强调,该公司暂且不会在电动汽车上放缓步伐。他指出,尽管许多国家的电动汽车普及速度低于预期,但该公司仍致力于到2030年在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上投资500亿欧元(合544亿美元)的计划。 目前,Stellantis在全球推出25款电动汽车,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再推出23款。 拒绝牺牲盈利能力 不过,Tavares也确实表示,有两件事情可能成为其电动汽车拓展进程中的绊脚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今年的美国大选和欧洲议会选举可能导致的潜在政治政策变化。 面对消费者需求的下滑,多家汽车制造商已然做出了反应。福特上周五宣布大幅削减电动皮卡的产量;而通用汽车、沃尔沃和其他公司推迟了部分电动汽车产品的发布;特斯拉则是基于电动汽车消费者更多的折扣,这也拉响了电动汽车行业的价格战。 至于政治舞台的潜在变化,Tavares表示,他已经为两种情况准备了计划:若是自由派政党上台,那么将会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出,而若是更保守的党派上台,该公司则会在相关领域做出调整。 无论哪种方式,Stellantis都不会牺牲盈利能力。Tavares指出,盈利能力是持续投资新技术所必需的。如果公司将价格降低到没有钱投资其产品的地步,那么势必会面临一场“血战”。 Stellantis是目前赚钱的公司之一,在制造、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等各个领域都有进一步削减成本和减少浪费的空间。但Tavares拒绝降价举措,他认为,价格下跌可能会使一些公司出现亏损,从而成为被收购的目标。 新的架构 周五,Stellantis还宣布推出了全新的STLA Large车型平台,这是一个具备高度灵活性的大型纯电动汽车原生平台。 除了纯电动汽车,该平台还可以支持其他推进系统,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内燃机。 该公司表示,计划在其STLA大型平台上推出八款新车,该平台将支撑这些汽车到2026年。 Stellantis还指出,大型平台上的电动汽车车型将能够选择400伏和800伏的电气架构,允许各种充电速度,行驶里程约为500英里。该平台上的车辆将首先在北美市场首发。

  • 在韩国 外国汽车制造商纷纷扩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据韩联社报道,外国汽车公司在韩国正在努力扩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以更好地在该国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中竞争。 目前,宝马汽车在韩国运营1,119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并计划在今年将充电桩的数量增加近一倍,达到2,100个左右。此外,该公司还计划让新部署的充电桩与所有电动汽车兼容,而不仅仅是宝马的电动汽车。根据宝马的预期,到今年年底,在所有汽车制造商运营的充电桩中,宝马的充电桩将占50%以上。 宝马韩国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自2014年推出电动车型i3以来,宝马在扩大韩国充电桩布局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我们将继续积极投资,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充电体验。” 梅赛德斯-奔驰韩国公司也计划2024年底之前在韩国推出一个大功率充电网络,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公布其对充电网络的投资计划。 沃尔沃汽车韩国公司计划投资1,000亿韩元(合7,460万美元)在韩国再建六个充电服务中心。该公司目前在韩国共有34个服务中心,运营着40个高速充电桩和61个慢速充电桩。 保时捷韩国公司也计划到2025年将其在韩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扩大到250个交流充电桩。 韩联社指出,外国汽车品牌之所以在韩国努力扩大充电网络,是因为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的销量不断增长。去年,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的销量为43,031辆,而2019年仅为4,799辆。而且去年进口电动汽车汽车占韩国电动汽车总销量的26.9%,比2022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

  • 泰国今年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翻番

    据彭博社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制造商准备在泰国推出首批本土产车型,以及泰国政府约24亿美元的激励措施刺激需求,泰国今年的电动汽车销量可能翻番。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Krisda Utamote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新注册的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超过15万辆。他表示,这将使电动汽车在总乘用车注册量中的占比从去年的12%增至今年的20%,而在2022年时占比仅为个位数。 泰国政府削减了进口电动汽车的进口税和消费税,并向购车者提供现金补贴,以换取汽车制造商在当地建立生产线的承诺——所有这些都是为维护泰国长期以来作为区域汽车中心的地位而采取的新举措的一部分。 这些措施始于2022年,并将延长至2027年,这些政策目前已吸引了大量投资。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都在当地建立了工厂,这些工厂既能提升泰国的制造业影响力,又能帮助泰国实现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 Krisda说:“今年将有许多制造商首次在泰国投产,他们都参与了首个激励计划,并承诺在当地生产,”他补充说,该计划也在加速在国内采购。 他表示,到2025年,泰国年度电动汽车的注册量甚至有可能激增至22.5万辆,这将达到泰国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制定的目标,即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当年乘用车总销量的30%。 但是,泰国汽车业要想继续快速扩张,至少还面临着一个重大障碍。Kasikornbank Pcl的研究中心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公共充电站的数量可能赶不上电动汽车的销量,从而削弱电动汽车对大众市场买家的吸引力。 然而,Krisda表示,泰国拥有约9万辆纯电动汽车和5.4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其基础设施足以支持这一不断发展的产业。据该组织称,截至去年9月,全国约2200个地点共有8700多个公共充电桩。 这一数据意味着,平均每16.5辆电动汽车就有一个公共充电桩,这使得泰国略微落后于欧洲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估算的的全球平均指数15.9。目前,泰国与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几个国家都在推动各自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不过,泰国在其最新的激励方案中减少了一些优惠后,投资需求也有可能降温。据韩联社本周报道,韩国起亚汽车因未能与泰国投资委员会就激励措施达成协议而取消了在泰国建立装配厂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该公司将在泰国开设一个销售点。 尽管如此,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带头计划于2024年开始泰国本地生产,这是实现泰国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步。根据政府数据显示,去年泰国最畅销的五款电动汽车中,有四款均为中国品牌,唯一的一款其他品牌特斯拉排名第四。 在上周,长城汽车为新款欧拉好猫(Ora Good Cat)在当地的生产线揭幕,成为首款在泰国生产和商业销售的纯电动车型。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效仿,比亚迪和合众新能源汽车都将于今年开始在当地生产。 Krisda认为,尽管泰国的一些激励措施有所缩减,但泰国仍为外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了长期机遇。“泰国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这提高了对投资的赌注。没有人退缩,”他说。“在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没有人想被落下。”

  • 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沃尔沃汽车CEO:不存在

    据路透社报道,1月17日,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Rowan在达沃斯举行的路透社全球市场论坛(Reuters Global Markets Forum)上表示,不同于竞争对手更为悲观的预测,该公司仍对电动汽车市场的“巨大增长”充满信心。 沃尔沃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左右,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占到其销量的一半,而到2030年,其将只销售电动汽车。该公司表示,市场对其高端品牌的需求增长要优于主流市场竞争对手。 Rowan 表示,“我们有更大的定价权,消费者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如果他们想开电动汽车,他们可以负担得起。”Rowan认为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增长良好,欧洲的需求尤其强劲。 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汽车制造商都警告称,由于需求低迷、大幅降价、补贴减少以及供应链问题,电动汽车的预期增长一直缓慢。沃尔沃汽车此前曾表示,其无意参与由特斯拉引发的价格战,因为它是一个高端品牌,而且其电动汽车的利润率很高。 Rowan还指出,红海航运中断造成的成本上升也不会影响消费者,任何额外的成本都将由沃尔沃汽车承担。上周,该公司表示,其比利时工厂将停产3天,原因是变速器的交付因航运中断而推迟。 此外,这位首席执行官还告诉路透社,其对印度市场未来五年的发展抱有很大期望,并计划2025年在印度推出更实惠的EX30车型。

  • 电动汽车需求放缓 特斯拉在欧洲大幅下调Model Y售价

    面对不确定的电动汽车需求,特斯拉在欧洲各地大幅下调了Model Y售价。一周前,该车企在中国也实施了降价举措。 特斯拉官网数据显示,其在德国和法国等市场进行了降价。 在德国,特斯拉将其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的价格分别下调了5000欧元,至49990欧元和55990欧元,较之前的售价分别便宜了9%和8.1%。Model Y后轮驱动车型的售价也降低了4.2%。 在法国,特斯拉将Model Y售价下调了6.7%;在丹麦,价格降幅高达10.8%。在荷兰,特斯拉将Model Y售价下调了7.7%;在挪威,将价格下调了5.6%至7.1%。 电动汽车需求放缓 虽然特斯拉没有给出降价原因,但由于国家补贴的减少以及高昂的借贷成本促使买家重新考虑购买大件,电动汽车需求总体上一直在放缓。 根据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KBA)的数据,2023年,德国共有524219辆新电动汽车上路,较2022年增加11.4%,销量增速有所放缓。而特斯拉在德国的新车注册量下降了9%,至63685辆,市场份额降至12.1% 这使得特斯拉失去了德国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的桂冠,大众汽车取而代之,后者占据了13.5%的市场份额。 过去一年,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升温,特斯拉面临众多其他汽车制造商的挑战。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股价2024年开局不利 这些降价,加上瑞银集团和富国银行分别下调其目标价,拖累特斯拉股价周三下跌约2%。这令该股在2024年的糟糕开局进一步恶化。自年初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逾13%。 周三,富国银行和瑞银分别将特斯拉股票目标价下调了逾8%和近11%。 特斯拉上周四表示,该公司将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间暂停其位于柏林附近工厂的大部分汽车生产,理由是红海船只遇袭导致运输路线改变,进而造成零部件短缺。 德国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原定持续到2024年底,但在上个月提前结束,这对特斯拉来说是一个打击。

  • 芝加哥遭遇极寒天气 多辆特斯拉无法充电

    据外媒报道,在极端寒潮天气的影响下,美国芝加哥(Chicago)各地的超级充电站内,出现了大量特斯拉汽车无法充电的情况。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情况下,汽车会出现各种问题,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内燃机汽车,这都是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 汽油车在寒冷天气无法启动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寒冷天气会对电池续航和充电速度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然而,天气寒冷导致电池无法充电的情况并不多见。当前芝加哥正在经历极端寒潮,1月15日当地的最低气温为零下19摄氏度,在大风的影响下,体感温度更是低至零下29摄氏度。 极寒天气对芝加哥所有的超级充电站都产生了影响。当地媒体报道称,大量特斯拉汽车都堵在了芝加哥的超级充电站内无法充电。 许多特斯拉车主反映,在连接了汽车与充电桩后,出现了充电无法启动的情况。多位车主不得不呼叫救援,将他们的车拖到了当地的特斯拉服务中心。 一些人认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这些车主没有在充电之前按照特斯拉的建议,对电池包进行预加热。然而,事实上,当车主将导航目的地设为超级充电站的时候,车辆会自动启动电池预加热功能。 外媒认为,导致车辆无法充电的原因有可能并不在车辆本身,而是超级充电桩在极寒天气条件下出现了故障。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