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

  • 富士康布局“造车”业务 寻求与日产在电动车领域合作

    富士康电动汽车业务高管周三(4月9日)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希望与日产在电动汽车业务上展开合作。 富士康电动汽车首席战略官关润(Jun Seki)周三在东京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上述言论,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向日本企业展示其电动汽车战略。 关润指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与日本汽车制造商合作——尤其考虑到日产的兼容性——将成为富士康的优势”。 关润还表示,富士康与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三者建立潜在的更广泛合作伙伴关系,将是一个好主意。并且他证实,富士康正在敲定与三菱的电动汽车供应协议。 有消息人士此前称,日产的盟友三菱正计划将大洋洲市场的电动汽车生产外包给富士康,双方正在就此事进行磋商,若合作落地,富士康的造车版图将再次扩大。 扩大造车版图的愿景 事实上,富士康在汽车产业上的布局牵扯了本田、日产和三菱三家日本车企。 去年12月中旬,本田和日产宣布进入合并谈判阶段。伴随这一消息的放出,富士康也被牵扯其中,因为此前有消息称,富士康曾欲通过收购雷诺所持有的部分日产股票,继而掌握日产的股权,以此进一步提升其在汽车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12月下旬,本田和日产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通过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同时,日产的盟友三菱也被拉入这场整合运动中。 但此后,合并计划建立了一波三折:先是体量较小的三菱担心地位受到影响,难以独立自主发展而退出谈判;其次本田、日产双方分歧加大,本田不仅为日产提出了众多苛刻的经营要求,更试图通过收购将日产变为其子公司,导致最终谈崩。 今年2月13日,本田和日产决定终止双方合并谈判。此番下来,影响的不仅是本田、日产、三菱三家企业,富士康的电动汽车计划也被暂时搁浅。 不过,富士康此前传出的与三菱的合作、以及最新提到与本田合作,都反映出该公司渴望扩大造车版图的雄心。

  • “特朗普关税”重创汽车业?咨询公司:今年美加销量恐骤降180万辆

    汽车咨询公司Telemetry预测,如果全球贸易战升级,今年美国和加拿大的汽车销量可能会下降180万辆,而且未来十年的汽车销量都将停滞不前。 根据Telemetry的最新预测, 如果目前的关税持续到2035年,美国和加拿大的轻型汽车销量将比没有贸易冲突和经济强劲增长的情况下的2460万辆低约700万辆。 3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官宣了他的“汽车关税”计划:将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以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最高25%关税。这些关税已于4月3日生效。 与此同时,到了美东时间周三(4月9日)凌晨,美国将开始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再次强调,“对等关税”将于9日生效。特朗普本人也于7日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 这些关税迫使汽车制造商改变了生产方式,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增加了美国印第安纳州一家工厂的卡车产量,Stellantis则暂时关闭了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家工厂的生产,并影响了与它们相关的五家美国工厂。 此外,包括福特汽车(Ford Motor)和Stellantis在内的汽车制造商提高了激励措施,以缓解消费者对关税推高汽车价格的担忧。分析人士预测,消费者支付的每辆汽车的价格可能会增加4,000至15,000美元,具体取决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比例。 Telemetry副总裁Sam Abuelsamid表示:“ 对消费者来说,汽车的负担能力已经是一个主要问题。 而且自疫情以来,汽车贷款利率有所上升。” “随着销售下降,你将会裁员。即使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也不足以抵消成本上升和销售下降造成的就业损失。”他补充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年来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Telemetry预计,未来10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动力总成,销量将达到4050万辆。 该公司预计,在没有贸易冲突和强劲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增程式电动汽车等选择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加拿大和美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880万辆。

  • 一季度预盈百亿、同比增长100% 比亚迪持续向海外市场“要增量”

    4月8日午间,比亚迪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盈利人民币85亿-100亿元,同比增长86.04%-118.88%。 “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比亚迪在公告中称,公司依托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助力集团业务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比亚迪,正在多个国家展开密集招聘,并逐步扩大自己的远洋船队,以深化“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 4月7日,财联社记者从多个招聘平台了解到,比亚迪近期的海外招聘涉及印度尼西亚、匈牙利、智利、泰国、巴西等多个国家,且覆盖多个招聘岗位。其中,既包含如工艺工程师、环境健康安全工程师 、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等在内的技术类岗位, 也包括如冲压厂副经理、涂装厂副经理、生产副经理等管理类岗位。此外,招聘岗位还涉及社交媒体专员、质量改进顾问等职能类岗位。 2024年,比亚迪海外销量达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占公司当年总销量的9.7%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20.6万辆,同比增长约110%。据此前记者在2024业绩会上获取的信息,比亚迪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销量为80万辆以上。依此计算,其今年海外市场销量增长约92%,占全年总目标的比重将达14.5%。 据悉,2025年比亚迪继续将海外重心放在欧洲、南美及东南亚等市场,尤其是英国、巴西、墨西哥和东南亚,目标是成为当地市场的主力品牌。为拉动海外市场销量,比亚迪预计2026-2027年将率先在海外市场推出“全民智驾”。 在此之前的2023年,比亚迪已在匈牙利赛格德市“落子”其欧洲第一座新能源乘用车工厂,并已在包括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其中,泰国工厂年产能15万辆,辐射东盟地区;巴西工厂年30万辆,可全面覆盖拉美地区;印度尼西亚在建的基地年产能15万辆,预计2025年底竣工,目标市场指向澳洲。 3月中旬,市场有传闻称“比亚迪考虑在德国建立欧洲第三家工厂”,不过这一消息遭到了比亚迪的否认。 以属地化运营的生产基地同步的,是比亚迪正在打造的庞大的出海船队。4月3日,比亚迪官方宣布,汽车滚装船“西安号”正式下水,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深圳号”即将首航。前者为一年多时间内,交付比亚迪的第六艘汽车运输滚装船。2022年,比亚迪曾耗资50亿元订购8艘可装载7000辆汽车以上的专用滚装船。2024年1月,首艘“开拓者1号”从深圳小漠港首发驶往欧洲;此后“常州号”、“合肥号”、“长沙号”等相继交付。 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境外市场营收2218.84亿元,占比28.55%,同比增长38.49%。机构认为,其在海外的本地化策略叠加高毛利优势,将推动海外业务成为比亚迪的新增长极。

  • 宝马5系跌破29万、多品牌跟进“一口价” 四月新车“价格战”卷土重来

    继合资品牌掀起“一口价”促销潮后,部分自主品牌相继跟进。如今,传统豪华品牌通过更为“极端”的方式加码车市“价格战”。 4月8日,财联社记者在探访多家位于北京的宝马经销商后获悉,宝马5系终端价格已行至“历史冰点”。“如果您选择银行或宝马金融分期购车,便宜的车型(525Li M运动套装)可以给您29.3万元的裸车底价。”一位宝马4S店销售人员表示,“这个价格还可以往下继续谈,我可以去申请,现在的现车很多。” 作为参考,宝马525Li M运动套装的指导价为43.99万元,最新优惠幅度近15万元。 更早些时候的4月2日,福特纵横针对全新福特领睿、领裕插电混动SUV推出“一口价”政策,其中全新福特领睿PHEV 14.28万元起,最高优惠幅度3万元;全新福特领裕PHEV 16.98万元起,优惠幅度3.7万元。次日,上汽名爵MG7推出全国限时一口价——10.99万元起,且可叠加享受品牌置换补贴至高8千元。“B级轿跑,第一次进入十万级。”上汽集团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表示。 在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中,新势力也纷纷升级、延续购车政策以保证终端热度。 在特斯拉中国更新的4月限时购车政策中,焕新Model Y首次全系推出限时3年0息和5年超低息购车金融政策,月供低至约3,809元。“4月30日前,Model 3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推出限时5年0息政策,月供低至2,594元。”特斯拉中国表示。 小米汽车在维持小米SU7购车权益不变的基础上,将小米SU7 Ultra首销90000元权益延续至4月30日(仅延续到4月截止),包括免费赠送15件碳纤维部件、碳纤维尾翼(或电动尾翼+车漆和内饰)、五年基础保养以及Xiaomi 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等。 长期持久的“价格战”,一方面让传统豪车被迫放低姿态、大幅降价;另一方面,亦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了直接冲击。 在已披露的2024年财报中,多家上市车企将“价格战升级”视为企业利润下降的主因之一。北汽蓝谷表示,(亏损扩大)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升级挤压利润空间等;上汽集团称,因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业界普遍认为,尽管进入2025年后新车市场“价格战”热度已相对趋于降温,但新能源车、豪华车的促销力度仍处于持续上扬中。 “2025年乘用车市场降价促销力度仍保持较强水平,其中3月降价车型数量23款,相对于历史来也是较高水平,但较去年3月份的51款大幅减少,体现了降价潮大幅降温。”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3月,新能源车促销逐步达到11.5%的高位,较同期基本持平;但豪华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6.1%的高位,较同期增加4.7个百分点。

  • 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 特斯拉等2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 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 凌激表示,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外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商务部将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障,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积极推动解决外资企业问题诉求。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沃土。 凌激强调,近几天,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并已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反制。中方反制措施既是坚定维护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企业合法权益,也是促使美国回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正确轨道上来。关税问题的根子在美国,希望美资企业追根溯源、澄清因果,发出理性声音,采取务实行动,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促进合作共赢。 与会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本次会议传递了积极信号,充分认识中国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3月28日重要讲话精神一以贯之,将及时向总部报告。会上,企业代表反映了当前投资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商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现场逐一回应。

  • 特斯拉恐沦为关税战靶子?目标价遭华尔街最大多头腰斩式下调

    近期,特斯拉股价遭华尔街投行密集下调,原因包括其CEO马斯克深度介入美国以及他国政治引发强烈抗议,从而拖累了这家车企的销量,以及特朗普关税对特斯拉的潜在影响。 如今,就连特斯拉在华尔街的最大多头、投行韦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对该股的信心也发生了动摇。 在上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 韦德布什将特斯拉股票的12个月目标价从550美元大幅下调至315美元,降幅高达43% 。不过,新的目标价仍高于特斯拉239美元的最新收盘价。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政治象征,”韦德布什写道。“对于这家颠覆性科技巨头的未来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品牌危机龙卷风现已演变为F5级龙卷风。” 艾夫斯表示,马斯克涉足政治对特斯拉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韦德布什估计,由于“自我制造的品牌问题”, 特斯拉已经失去了10%的未来全球客户群。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除了品牌问题,韦德布什表示, 下调特斯拉目标价的最大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 。 上周三,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包括特斯拉在美国以外最重要的市场——中国。 韦德布什指出,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中国消费者购买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国产汽车的可能性在加大。 特斯拉上个月曾致信特朗普政府,称如果美国关税政策继续下去,这家车企将成为他国对美反击的对象。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接近33.67万辆,同比下降13%。 艾夫斯呼吁马斯克“站出来,审时度势,做一个领导者”。他指出,如果马斯克不退出(政治)舞台,或者DOGE,未来一年对特斯拉而言将是残酷的。 自今年年初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了近37%,较去年12月17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下跌了50%以上。 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的两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合计下跌约15%。根据彭博富豪榜的数据,上周四和上周五两天,马斯克净资产缩水超过300亿美元。 上周六,马斯克表示他希望建立美国-欧盟自由贸易区,他还猛烈批评了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设计者之一。 这些都表明他希望在贸易问题上与特朗普保持距离。

  • 小米: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谣言被有组织扩散传播 目前SU7车型投保服务正常

    微博账号“小米公司发言人”称,近日,公司发现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传播,现严正辟谣澄清如下: 经与我司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逐一确认,上述公司均表示从未出具过任何拒保通知,相关文件确系伪造。此外,经同业公司校验,该伪造文件亦不符合保险公司内部文件格式、行文标准和用章通行规范。 目前SU7车型的投保服务平稳正常,网传信息严重失实;此外,“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谣言,同样毫无事实依据。 小米公司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 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

    当地时间4月3日,即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全球对等关税政策的后一天,加拿大总理Mark Carney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应对措施,以保护加拿大劳动者和企业利益,并维护加拿大经济安全。 图片来源:加拿大总理办公室 加拿大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对从美国进口的不符合《美墨加协定》(CUSMA)标准的整车加征25%的关税;对从美国进口的符合CUSMA标准的整车中非加拿大、非墨西哥成分加征25%的关税;制定旨在促进加拿大汽车行业生产和投资的框架方案;确保从上述关税中获得的每一分钱都将直接用于支持加拿大汽车行业工人。Mark Carney预估,加拿大实施的反制关税每年可带来约80亿加元的收入。 Mark Carney称,这项新政策将适用于价值356亿加元(约合253亿美元)的进口商品。Mark Carney进一步明确,新关税不会涉及汽车零部件,也不会影响来自墨西哥的汽车产品。Mark Carney表示,来自墨西哥的汽车产品将继续享受加拿大的免税待遇,因为墨西哥始终严格遵守《美墨加协定》的相关规定。 尽管此次加拿大新关税政策未涉及汽车零部件,但其影响范围仍将十分广泛。加拿大汽车合作伙伴委员会的最新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在加拿大销售的汽车中,按数量计算超过40%,按价值计算约50%的车辆均在美国组装。这相当于约75万辆汽车,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 Mark Carney指出,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缺乏正当理由,是不合理且具有误导性的,这种针对全球各国的贸易对抗策略将撕裂世界经济。Mark Carney称:“美国引领全球经济、建立基于互信与尊重的国际同盟、倡导自由贸易与开放市场的80年辉煌时期已经终结。虽然这是一个悲剧,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新的现实。” Mark Carney强调:“在当前的危机时刻,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来应对挑战。我们正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加拿大工人和企业免受美国不公正关税的侵害,包括汽车关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加拿大人民的利益,保护我们的工人和企业,并继续致力于打造七国集团(G7)中最强大的经济体。” 3月4日,美国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大部分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且对加拿大能源产品征收10%的关税。3月12日,美国对加拿大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4月3日,美国对加拿大汽车的25%关税生效,这直接影响了加拿大超过50万的汽车行业从业者。 美国还计划在5月3日前对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根据美国关税政策,与美国成分相关的产品可能获得豁免,即美国仅对符合CUSMA优惠关税待遇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中的非美国成分征收25%的关税。 为应对美国对加拿大产品征收的关税,加拿大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旨在促使美国尽快取消这些关税。加拿大的这些反制措施包括:对从美国进口的价值300亿加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自3月4日起生效;就针对更多美国进口商品的潜在反制关税启动公众意见征询期;自3月13日起,对价值126亿加元的钢铁产品、30亿加元的铝产品以及价值142亿加元的其他美国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总额达298亿加元。 据悉,上述对价值300亿加元商品的关税措施,是加拿大针对从美国进口的总额达1,550亿加元的商品整体反制计划的一部分;不过,目前其余价值1,250亿加元商品的关税措施已被暂时搁置。

  • 韩国计划向本土汽车行业注入3万亿韩元紧急援助资金

    据韩联社(Yonhap)报道,4月6日,韩国政府官员表示,为缓解美国新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韩国计划向本土汽车行业提供3万亿韩元(约合2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资金。 据悉,这项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颁布的新关税政策是更广泛的保护主义举措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减少贸易逆差并提振美国本土制造业发展。根据新规,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是受特朗普汽车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占其海外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据悉,汽车是韩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2024年,韩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额达到347亿美元,占韩国汽车出口总额的近一半。 分析人士警告称,新关税政策将大幅推高韩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从而对韩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韩国IBK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一旦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韩国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将减少18.6%。 为应对这一挑战,韩国政府将于本周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并通过上述紧急援助计划。该计划将通过韩国产业银行(KDB)等国有金融机构实施。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将于4月7日与主要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的高管会面,鼓励他们共同参与支持韩国汽车行业的行动。 韩国经济财政部的一位官员透露:“虽然具体金额尚未最终确定,但预计此次财政支持规模将达到3万亿韩元左右。这笔资金将通过韩国产业银行现有的贷款项目发放。” 除此次紧急援助外,韩国产业银行和其他政策性银行还将在今年提供高达248万亿韩元的广泛资金支持,以帮助企业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形势,并推动产业部门重组。为应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韩国政府还证实,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设立50万亿韩元战略基金,以支持未来移动出行技术的发展。

  • 福特汽车将为多款车型提供大幅折扣

    据外媒报道,消息人士称,福特汽车公司宣布计划从4月3日起对多款车型推出折扣优惠活动。在竞争对手为消化关税成本而提高价格之际,福特凭借其充足的库存为客户提供数千美元的优惠。 据知情人士透露,福特汽车将面向全体消费者开放员工专属折扣价,该促销计划被称为“美国制造,惠享美国”(From America for America)方案。 对于上述报道,福特拒绝置评。 福特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80%在本土生产,这使它相比一些竞争对手而言,在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问题上有更大的缓冲空间。不过,福特汽车使用的进口汽车零部件仍面临高额关税风险。 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表示,福特凭借其较高的美国本土化生产比例,在应对关税政策冲击方面占据优势,而其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母公司Stellantis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本土化生产比例仅为50%左右。 汽车服务平台运营商Cox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福特经销商的库存水平高于行业平均值。2月份,福特的库存可供销售四个多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近三个月。 此外,Cox公司还发现,2月份福特的促销优惠略低于整个行业水平。福特的优惠金额相当于平均车辆交易价格的6.7%,而行业平均水平为7.1%,即3,392美元。 特朗普上周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在全球汽车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 4月2日,特朗普进一步将关税扩大到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对一些国家的税率更高。关税公告发布后,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的股价均出现下跌。 虽然根据特朗普的关税指令,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且符合《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仍可免关税,但汽车以及钢铁和铝制品则受单独的关税政策约束。 据研究公司GlobalData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进口国,去年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汽车中,近一半是进口车,这使得25%的汽车进口关税的影响尤为深远。 不过,新关税意外推动了美国3月份汽车销量的增长。原因是,消费者最近几周纷纷涌入经销商处,赶在新关税政策推动价格上涨前抢购汽车。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