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个
6月5日消息,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 5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 168.5 万辆,同比下降 3%,环比增长 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805.2 万辆,同比增长 5%。5 月批发量达到 201 万辆,虽然同比增长率为 0%,但环比增长了 3%。今年以来,我国乘用车累计批发量已经达 956 万辆,同比增长 8%。 今年 5 月 1 日至 31 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 90.3 万辆,同比增长 33%,环比增长 1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 364.3 万辆,同比增长 31%。 近期新能源规模降本和材料降本效果突出,与燃油车的竞争更占上风,燃油车压力较大。常规燃油车消费的持续低迷是抑制车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此次以旧换新等政策合理保证了燃油车消费群体的换购需求,对车市平稳发展的意义很大,也有利于5月车市的逐步企稳。5月初的燃油车环比4月的回暖表现稍好于新能源车。由于月末的时间跨度同步,4月的最后一周跨度长、基数高,因此5月的本周环比增长异常偏低,下周应该能恢复,全月零售环比应能小幅正增长。
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 5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 168.5 万辆,同比下降 3%,环比增长 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805.2 万辆,同比增长 5%。 同时,5 月批发量达到 201 万辆,虽然同比增长率为 0%,但环比增长了 3%。今年以来,我国乘用车累计批发量已经达 956 万辆,同比增长 8%。 新能源汽车方面,5 月零售量达 79 万辆,同比增长 36%,环比增长 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324.2 万辆,同比增长 34%。批发量则达到90.3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64.3万辆,同比增长31%。 由此得出,今年5月新能源汽车在全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45%!去年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新能源车国内批发渗透率达33.7%,可见全国乘用车厂商销量正在稳步回暖。 今年5月共有21个工作日,与去年相同,但今年连续5天的假期压缩了5月的产销时间间隔,随着夏季的市场淡季临近,车市进入平稳期。部分燃油车企加大休假力度,实现减产稳定价格和需求,理性减产对市场发展带来供需平衡的稳定效果。5月第三周的厂商产销相对偏低,等月末经销商进货加速、出口数据汇入,全月会回升到同比正增长状态。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虽然受节假日错月、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5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销量前10的是:比亚迪330,488辆、特斯拉中国72,573辆、吉利汽车58,673辆、长安汽车55,800辆、广汽埃安40,073辆、奇瑞汽车39,413辆、理想汽车35,020辆、上汽通用五菱33,872辆、赛力斯32,377辆、长城汽车24,549辆。
5月新能源乘用车市明显回暖。 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万辆,同比增长0%,环比增长3%。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90.3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5%。5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45%,与4月相比提高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关于5月销量上涨的原因,乘联会表示,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TOP20车企榜中,17家新能源车企环比呈上涨趋势,而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家车企环比出现下滑,尤其是华晨宝马环比大降近16%。 与去年同期相比,吉利、长安、奇瑞、赛力斯和蔚来销量均实现翻倍暴涨,且奇瑞和赛力斯均跻身榜单前十,而上汽乘用车和哪吒均跌落TOP10。 ▍上汽大众、埃安销量环比大涨超40% 比亚迪5月销量超33万辆,再次夺得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特斯拉中国5月销量回升,环比上涨16.7%至7.3万辆,获得亚军;吉利销量环比上涨14%,再次超越长安夺得季军。 埃安销量再次突破4万辆,环比大涨43%,超过奇瑞,重回榜单前五。上汽通用五菱5月销量达3.4万辆,环比下降3.6%,排名从第五下降至第八。 上汽大众销量环比大涨47.8%,排名从第16上升至第13;一汽通用环比大降21%落榜,取代它的是一汽大众,其再次上榜位居第19。 环比增幅来看,上汽大众、埃安销量环比增幅最大,均超40%,理想、蔚来销量环比上涨超30%,奇瑞、赛力斯、零跑、一汽红旗、小米汽车销量环比均实现超20%的增长。 其中,上汽大众环比大涨48%,主要归功于旗下大众ID.3销量大幅降价促销。目前大众ID.3最高优惠已经达到了4.3万,最低配12.59万元就能拿到手。 埃安5月销量有所回暖,环比大涨42.5%重回4万辆,同样得益于旗下车型AION S和AION Y的大幅降价促销。首先,AION S最高优惠幅度可达2万,最低起售价仅为12.68万。 其次,埃安针对AION Y PLUS推出五月限时活动,9.98 万元“包牌开走”430km续航版本的 AION Y Plus 车型 ,而且全系赠送全险并且提供最高 10000 元置换补贴。 同时,全新第二代AION V 于今年7月上市,昊铂GT全球款也即将上市。随着新车型的上市,埃安的销量有望继续回暖。 相反,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五菱销量环比出现下滑。其中,华晨宝马销量环比大降15.7%。为了挽回市场份额,目前宝马正在腰斩式大降价,有消息称宝马i3系列优惠后裸车价最低可达约17万元,较35.39万元的官方指导价出现“腰斩”。 ▍吉利、长安、奇瑞传统车企加速进攻 同比翻倍暴涨 与去年5月相比,今年5月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批发榜TOP10发生巨大变化。 比亚迪、特斯拉仍然稳居榜单冠亚军宝座。 广汽埃安从去年5月第三,下滑至今年第五;理想排名下滑两位至第七。值得注意的是,上汽乘用车销量下滑严重,从去年第四下滑至今年第16。 相反,吉利、长安、奇瑞、赛力斯和蔚来销量均实现翻倍暴涨,且奇瑞和赛力斯均跻身榜单前十,而上汽乘用车和哪吒均跌落TOP10。 其中,吉利新能源5月销量5.9万辆,同比暴涨117%,位居榜单第三。主要得益于旗下银河、极氪和领克品牌销量的大涨,其中银河销量超1.4万辆,极氪销量近1.9万辆,同比暴涨115%,其已经进入快速上升期。 得益于EM-P系列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的大涨,领克新能源销量超1.2万辆。 长安新能源5月销量5.58万辆,同比暴涨107.3%,位居第四。主要归功于旗下深蓝、启源和阿维塔销量的大涨。其中启源5月销量达1.4万辆,深蓝5月销量超1.4万辆,同比暴涨105%,阿维塔5月交付量4569辆,同比增长163%。 同时,长安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今年均有新车上市,比如启源E07、深蓝G318、深蓝S05、阿维塔07等。这些新车将进一步丰富长安的产品矩阵,为长安销量贡献力量。 奇瑞新能源5月销量38,348辆,同比暴涨376%,位居第六。去年仅有QQ冰淇淋、小蚂蚁的奇瑞新能源销量跌入低谷,今年得益于星途、捷途旗下推出新能源车以及iCAR全新新能源品牌的推出,让奇瑞新能源起死回生。 赛力斯销量同比暴涨超4倍,主要得益于新问界M7以及问界M9销量的暴涨。而蔚来销量的暴涨,可参考《5月新势力榜:蔚来销量再破2万辆,时隔10个月与理想再聚首前三》一文。 相反,上汽乘用车、哪吒、埃安、一汽大众、华晨宝马和特斯拉中国销量同比出现下滑,其中上汽乘用车同比大降66%,主要原因是MG MULAN、飞凡、科莱威、智己销量下降,并且没有一款车是爆款。 总体来看,5月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回暖,渗透率创历史新高。随着比亚迪秦L的上市,以及小米、问界、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和长安、奇瑞、吉利等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集体发力,6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将达50%左右。
根据乘联会数据,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为195.2万辆,同比增长9.8%。而终端销量(上险量)数据显示,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为150.4万辆,环比微降2.5%。 4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环比上升9.0%,同比上升12.6%,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经销商库存压力上升。 第一电动选取批发销量过万的品牌和车型做了库存量的计算(批发量-终端量-出口量=库存量),并列出TOP40品牌和车型库存量榜。 TOP40品牌库存量榜中,中国自主品牌占据26席,合资品牌占据14席。其中,八大品牌库存量超5000辆,且比亚迪和大众库存过万辆,比亚迪以3.5万辆的库存量位居榜首。 TOP40车型库存量榜中,新能源车型占据13席,且比亚迪车型占据10席;燃油车占据27席,瑞虎8和奔驰C级库存量过万辆。 ▍比亚迪库存3.5万辆位居榜首,丰田去库存超万辆 4月比亚迪批发销量为31.2万辆,除去出口量4.1万辆,国内有27.1万辆的批发销量,但其终端量仅23.6万辆,这也说明其有3.5万辆的存量压在了经销商,与3月相比大涨50%。 一位比亚迪经销商曾透露,过去比亚迪的各系新能源汽车均一车难求,消费者必须提前预定并支付定金才能提车。但随着比亚迪在各地到处建设工厂,产能提升太快,很多超出市场预期的库存堆积,经销商压力过大。 五菱汽车批发量为6.4万辆,出口量为3,411辆,国内批发量超6万辆,而终端量仅5.2万辆,说明其有8000辆的存量压在了经销商处。 同样,日产、奇瑞、奥迪、欧尚、吉利的4月库存均超5000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品牌重,奇瑞的出口量最多达7.1万辆,其库存量仅7,245辆。 相反,本田、奔驰、别克、沃尔沃、现代等11个品牌的库存为负数,说明这些品牌正在去库存,尤其是本田,消耗了1.3万辆的库存。 ▍瑞虎8、奔驰C级库存过万辆,元PLUS去库存超6000辆 TOP40车型库存榜中,新能源车型占据13席,且比亚迪车型占据10席,前十中占据三席,分别是宋PLUS、驱逐舰05和秦PLUS。 燃油车占据27席,其中瑞虎8、奔驰C级库存过万辆。其中,瑞虎8批发销量为27,173辆,除去9,369辆出口,国内销量为17,804辆,而终端销量仅4,310辆,说明其有超1.3万辆的库存。 合资品牌中,奔驰C级库存量最多,过万辆;其次是,RAV4荣放、凯美瑞库存量超5000辆;卡罗拉锐放、轩逸、速腾库存超4000辆。 与之相反,瑞虎5x、Model 3、本田CR-V、欧萌达和理想L7的库存为负数,说明这些车型正在去库存。其中Model 3批发量超3万辆,出口量就达到2.5万辆,国内销量仅超5000辆,终端销量超过国内批发量。 总体来看,在4月汽车市场未回暖的情况下,车企压库严重,导致经销商压力过大。但随着5月汽车市场进入旺季,叠加《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落地以及春季车展效应,消费者购车信心显著,持币观望的状况得到缓解。 同时,在五一假期的推动下,经销商门店的客流量明显增加,订单量和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5月乘用车终端销量将在185万辆左右,有望冲击190万辆,经销商压力也将随之减轻。
特斯拉的故事是典型的美股励志剧本,尤其是当它踩着清洁能源转型的政策东风,一度吹得华尔街晕头转向。但这股风的势头自2021年以来已经变得越来越弱。 特斯拉股价今年已经下跌接近30%,市值距离2021年的历史高点则蒸发了约6000亿美元。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曾长期坚定支持特斯拉的机构股东似乎正在从特斯拉故事中抽身。 Gabelli Funds投资组合经理John Belton表示,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出售了其在2022年初购入的6.59万股特斯拉股份,并指出特斯拉让人开始感觉到股价与基本面之间的脱节。 晨星数据则显示,在其追踪的18只长期(自2019年起)持有特斯拉的共同基金中,有10只已经在上个季度减持了特斯拉股票,其中4只减持了15%甚至更多。只有5只基金增持了特斯拉股票。 过去,特斯拉股价的强势增长导致投资者一直习惯于在低迷时期坚持持有该股,并以科技行业的估值而不是汽车制造商的估值来看待特斯拉。但现在,特斯拉的忠实信徒也开始怀疑曾经的投资意见,并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泡沫。 下一个更好 Gerber Kawasaki财富和投资管理公司在十多年前就买入了50万股特斯拉股票,但今年开始一直在稳步抛售。该公司联合创始人Ross Gerber认为,特斯拉的故事已经结束了。 他指出,特斯拉公关部门的资金不足,加上马斯克因为政治和文化问题一直分散注意力,导致了特斯拉价值的下降。他抱怨道,马斯克在过去一年半里面,一直追求个人目标,并将其置于特斯拉及股东的利益之上。 但也有人还在为特斯拉的高增长背书。Wedbush证券分析师Dan Ives称,华尔街希望通过这一痛苦的过渡期,为特斯拉找到长期增长的机会,而自动驾驶可能就是秘诀。其将特斯拉目标股价定在275美元。 另一个狂热的多头则是方舟基金的木头姐Cathie Wood,其在第一季度继续增持特斯拉,并预估到2027年特斯拉股价将达到每股2000美元,即使是悲观预测,特斯拉股价也将升至1400美元。 不过,业内人士强调,自动驾驶汽车是一项风险很大的赌注,因为这项技术面临着工程和监管障碍。这也是Graham Tanaka在过去六个月内清仓其成长基金中全部特斯拉股票的原因之一,该基金自2011年开始就一直持有特斯拉股票。 更现实一点来看,抛弃特斯拉的Graham Tanaka已经坚定投入英伟达的怀抱,对他来说,与其和特斯拉共渡难关,不如趁早寻找新欢。 他还点评道,当人们持有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之后,尤其是其估值还只有特斯拉的一半,再回头看特斯拉,就会感觉风险太大了。
6月5日消息,近日,按照《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通装〔2023〕217号)有关工作安排,经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组成联合体自愿申报、车辆拟运行城市人民政府同意、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统称“四部门”)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了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下一步,四部门将按照试点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有序推进试点实施,并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快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检测行业,即将迎来“变局”。 近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多家企业共同起草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测规程》相关标准项目成功抵达“批准”阶段。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该标准计划号为20221256-T-312,显示“正在批准”。 据悉,该计划由TC576(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起草单位包括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周期为18个月。 当前由于政策缺失,新能源车与燃油车采用同一检测标准。换言之,新能源车相较燃油车新增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其检测手段正处于缺失状态,检测设备的采用标准也尚未定型。 而《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测规程》从定量技术检验角度提出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气安全的检验规定。并且在检测方法中引入了充电安全检验设备、汽车底盘测功机等新设备。 一旦发布并加以实施,必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就具体项目而言,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测规程项目分为可选和必选项目,当被检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线上运行数据异常时,需对可选项目进行检验。需要注意的是,动力蓄电池为必检项目。 无论是从法律层面的硬性规定来看,还是从消费者对驾驶安全的需求来看,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检测需求,都即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 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检测设备企业或将迎来一波利好。 西部证券研报指出,行业预期从标准发布开始逐渐进行设备采购,检测设备企业受益明显。根据多伦科技披露,全国现有约1.5万家检测站均需增购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预计铺设高峰期为前3-4年,单台套售价预计为100-150万元,对应市场空间约150-225亿元。 检测设备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从0到1的增长逻辑。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相关企业有:
6月4日,理想汽车发布了第22周(5.27-6.2)新势力品牌周销量排名。不用说,理想又是第一,上周销量达0.84万辆。问界排名第二,周销量为0.70万辆。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上周销量达到了0.67万辆,排名第三。这已经是蔚来连续3周周销量排名新势力品牌第三。蔚来仅凭纯电,就几乎赶上了两大“增程王”,可谓是异军突起。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单周销量0.84万辆稳居第一,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中排在第四名,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和五菱,在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榜单中位列第五名。 问界单周销量0.7万辆依旧排在新势力第二名,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新M5和新M7 Ultra已经开启大规模交付,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坦言,6月第一周将交付4000辆M7 Ultra,那么极有可能在下一周,问界会重新夺回单周销冠。 第四和第五是零跑(0.43万辆)和极氪(0.42万辆)。第六至第十名则分别为深蓝(0.27万辆)、小鹏(0.25万辆)、腾势(0.25万辆)、小米(0.22万辆)和极狐(0.14万辆)。
据商务部网站,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奎尔波在马德里于当地时间6月3日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 王文涛表示,中方愿同西方继续提升贸易水平,推动双向投资,加强中小企业对接和第三方市场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推动多方互利共赢。同时希望西方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盟在绿色新能源领域保持理性开放态度。 王文涛表示,欧方以“产能过剩”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所谓的“产能过剩”,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焦虑;所谓的“市场扭曲”,扭曲的不是市场,而是心态。希望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对话沟通解决彼此关切。
6月4日,据乘联会统计,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6%。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虽然受节假日错月、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但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实施、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加之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市场观望群体消费热情被激发,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近期新能源领军企业的市场优势持续扩大,市场分化加剧。根据初步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2024年4月新能源批发销量万辆以上的厂商销量,占4月总体新能源乘用车全月销量的86.6%,这些企业的5月预估销量为79万辆,按照上月结构占比预测,5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91万辆左右。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