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24

  • 下游逢低补库但整体增量有限 本周精铜杆周开率如期下滑【SMM铜下游周度调研】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本周SMM调研了国内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的生产及销售情况,综合看 企业开工率为68.84% , 较上周回落4.13个百分点 。(调研企业:21家,产能:756万吨)  本周(12.1—12.7)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为68.84%,较上周回落4.13个百分点。本周开工率回落符合预期,由于近期精铜杆行业订单整体仍延续平淡行情,新增订单持续减少下,样本中有铜杆企业控制库存,放缓生产节奏,导致周开工率回落。 从调研来看,本周现货升水有所回落,且铜价波动较大,下游逢低补库较为明显,但整体增量有限,铜杆企业多以在手长单排产为主。另外,本周在高月差的影响下,下游下单更为谨慎,提货速度也出现放缓。步入12月传统消费淡季,下游会严格控制两项资金,对后续精铜杆消费将造成影响。 库存方面,本周有精铜杆企业调节生产节奏,周内出现停产的情况,且当下企业多严格控制成品库存量,因此整体成品库存量较上周环比减少。截止本周四,SMM调研的21家精铜杆企业中成品库存有4家企业出现库存偏低的情况,不过仍有3家企业因追赶产值、下游提货速度放缓等原因出现成品库存偏高的情况。具体数据来看,21家精铜杆厂成品库存量减少5100吨,较上周下降9.66个百分点。 精废铜杆价差方面,SMM数据显示,本周(12.4-12.7)精废杆平均价差为1528元/吨,较上周扩大127元/吨,对精铜杆消费持续造成影响。 附部分精铜杆企业调研详情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 上海锌:近月月差扩大 升水抬升明显【午评】

    SMM12月7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0670~20800元/吨,双燕成交于20770~2090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0600~20730元/吨。早盘市场报价从均价升50~60元/吨附近,跟盘基无成交;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01合约升水220~23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01合约报价320~330元/吨附近。今日锌价低位运行,近月月差扩大至120元/吨附近,市场货量偏少,贸易商升水抬升明显。

  • 高善文:房地产市场已严重超调 见底要关注两个信号

    12月6日,安信证券在上海举办2024年度策略会,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发表《道是无晴却有晴》主题演讲。 “房地产市场是否超调”“流动性风险”“价格泡沫化”等,是高善文的重点关注问题。 房地产市场超调方面,高善文认为中国长期房地产投资的中枢也许会在8%左右,至少不低于7%,现在房地产投资的绝对水平已显著背离这一中枢,2024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预计会跌破6%。如果将7%作为合理中枢的下端,那么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毫无疑问已经明显低于它的长期合理中枢。 价格泡沫化方面,2016年以后,房地产价格快速泡沫化的核心原因是土地供应的骤然收紧,房地产投资、销售面积等方面没有典型的市场泡沫化迹象。 需求走弱的原因,既有疫情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普通住户形成了资产负债表的较大损害,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快速下降。尽管正常条件下的高周转模式是可以应对需求滑落,但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使得需求加速下滑。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超调,但是不一定见底。 在高善文看来,房地产见底有两个信号,一个信号是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必须被阻断;另一个信号是疫情“疤痕效应”的消退。 非典型“泡沫化” 高善文认为,中国长期房地产投资的中枢会在8%左右,至少不低于7%。2016年以后房地产投资占比稳中有降,2023年房地产投资占比超过6%。 “2024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预计会跌破6%,可能会跌到5.5%-5.7%的水平。”高善文表示。 如果统计商品房销售额占GDP的比例,这一比例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上升,2014年以前的这一比例为12%,2015年后的该比例中枢大幅上升到16%以上。主要是因为房价上升快,导致销售额占GDP的比例大幅上升。 安信证券对比了前四年(2011年至2014年)和后四年(2016年至2019年)的商品房销售情况,发现后四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前四年的1.3倍,销售面积涨了30%;后四年的销售金额是前四年的2.2倍,销售金额涨了120%;后四年的价格是前四年的1.7倍,销售单价涨了70%。 高善文表示,销售面积的增幅不大,因为GDP的实际增速是超过30%;房价的上升才导致销售额的大幅上升。 高善文认为,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背后,驱动因素是中国土地供应的骤然收紧。中国地产的泡沫化不是典型的泡沫化。 地产流动性风险放大压力 受疫情的冲击,地方政府、企业和普通住户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表的损害,使其风险承受意愿和能力下降,既带来了股票市场的调整,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快速下降。 高善文看来,正常条件下的高周转模式可以应对房地产需求骤降的情况。因为房企高周转模式主要是基于房企现金调整极其灵活,可以较好地地应付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但是,由于高周转模式的内在脆弱性被引爆,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根据安信证券统计,假设将2017年-2020年四年上市房企的现金流情况设为零值,2021年上市房企总体的经营性现金流是正常的、改善的,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提升,问题出在筹资性现金流大幅下调。2021年、2022年上市房企的筹资性现金流是正常水平的-203%、-168%,表示房地产行业面临大幅失血,面临持续、巨额的现金流流出,引发行业性流动性风险。 高善文补充道,房地产行业流动性风险导致地产需求下滑被显著放大,一定程度上对股票市场、金融体系产生压力。 地产行业已严重超调 市场都高度关注“房地产流动性风险何时被阻断”。值得肯定的是,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超调,但是不一定见底。 高善文认为,房地产市见底的两个条件,一个变化是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必须被阻断;另一个变化是疫情“疤痕效应”的消退。 在高善文看来,流动性风险被阻断的特征之一是地产行业筹资性现金流停止“失血”,理想条件下,一部分头部房企能够恢复市场化筹资行为。筹资性现金流恢复正常是流动性风险被阻断的最可靠的标志。 今年三季度以来,疫情的“疤痕效应”正在逐渐消退,人们需要逐步建立和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对持有风险资产的信心以及对恢复消费的意愿。高善文认为,在房地产市场改善的条件下,“疤痕效应”会持续消退并最终恢复正常。 乐观来看,明年上半年地产流动性风险有望显著改善,可持续关注房企现金流改善、头部房企恢复市场筹资行为等信号。此外,还应关注土地政策(尤其是土地供应)是否有大幅调整。

  • 杭州11月二手房交易量同环比大涨 降价房源出售占比超94%

    楼市新政利好效应等因素影响之下,杭州11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延续了复苏态势。 据杭州贝壳研究院数据,今年11月,杭州二手房成交8801套,较10月6277套的成交量环比上涨40.2%,同比去年11月的5752套上涨53%。 分区域来看,杭州中心城区拱墅区、上城区、西湖区成交量涨最为明显,改善商圈成交量涨幅较大,临平区及富阳区也出现小幅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杭州11月二手房成交量上扬,除政策利好原因,也受到价格因素影响,大部分成交房源为降价出售。 “杭州10月实施楼市新政后,有意愿卖房的业主对价格做出了程度不等的调整,房源降价比例持续走高。”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称。 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在杭州11月已成交房源中,降价出售的房源占比达94.6%;从成交房源调价情况来看,降价10%以上占比为73.5%,降价5%-10%占比14.6%。 从成交总价区间来看,总价在300万元以内二手房源成交占比均有下滑,其中200万以内的成交占比下滑最为明显;300-800万元成交占比均有提升,其中300-400万首改房源成交占比提升最多。 “杭州实施楼市新政后,改善型房源成交占比提升明显。”上官剑表示。 10月以来,杭州多次发布楼市支持政策。 其中,今年10月16日,杭州限购范围缩减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主城四区;杭州市户籍家庭可在限购区域买2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家庭在杭州市区范围内有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记录的,可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杭州楼市新措施还包括,非限购区域内取消法拍房限购,延长公积金贷款年限等。 此外,杭州10月25日再次调整了公积金政策,限购区首套首付比例最低为25%,非限购区最低为20%。 二手房市场成交量上涨的同时,11月杭州新房市场也延续了10月的复苏态势。 据克而瑞数据,今年11月,杭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0%,同比下降16%。今年1-11月,杭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0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 “11月楼市仍面临压力,各城市成交量环比下跌的多而上涨的少,如杭州等少数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却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克而瑞分析师表示。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杭州出台新政后,第一波需求陆续被消化,使得11月新增认购数量较10月有所下滑,市场呈现阶梯式缓慢回落趋势。 在新房去化方面,据克而瑞数据,杭州11月新房去化率48%,较10月60%去化率下降12个百分点,较9月56%去化率下降8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认为,在新政影响下,杭州11月新房成交量稳中有涨,但在年底供应量增加的环境下来看,成交涨幅不及预期。 “一方面,当前房价下跌、收入不稳定等预期未见明显好转,市场上仍有观望、等待的情绪。另一方面,二手房价格的持续回归,逐渐与新房形成竞争关系,11月二手成交涨幅显著,也会对分流新房需求产生影响。”高院生表示。 对于后市,上官剑认为,进入12月,房企将开启年终业绩冲刺,杭州市场供应再度走高。“随着杭州红盘数量的增加,市场关注度再度提升,可能会带动一波成交;但外围区域楼盘的去化,依然乏力。”

  • 上海锌:市场货量偏少 升水相对坚挺【午评】

    SMM12月6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0610~20780元/吨,双燕成交于20690~2086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0540~20710元/吨。早盘市场报价从均价升30元/吨附近后小幅上调至均价升水50元/吨附近,跟盘暂无报价;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01合约升水160~17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01合约报价240元/吨附近。今日锌价上涨,昨日下游企业采买后今日观望居多,贸易商收货增多,市场货量偏少,升水较为坚挺,整体来看,贸易商间成交为主。

  • 六大行集体出动!一对一走访或召集房企座谈 料对房企融资会系统性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最新透露称,近日,银行与房企进行了一对一走访或座谈,至此,六大行在近期均与房企就需求等情况进行了交流,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前,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各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业内分析称,近期商业银行密集召开房企座谈会,释放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信号,有望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利好银行业涉房资产质量的改善。 一对一走访或召集房企座谈 六大行集体出动 截至目前,六大国有大行均完成与房地产企业座谈等形式的交流。邮储银行12月4日晚间最新公布称,近期,该行通过一对一座谈形式与八家房企深入交流,共商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银企合作新思路。中国银行也在12月4日表示,近期,该行党委、管理层及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走访了多家房企,围绕深化银企合作、金融助力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行一对一交流。 在此之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均表示近期与房企进行了交流或座谈。从六大行公布信息来看,银行与房企的交流方式不尽相同。有银行对接多家重点房地产企业,采取一对一等形式深入开展业务交流,共商新形势下的银企合作。有银行召开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银企座谈会,多家房企代表参会。 从交流的企业所有制情况来看,也有所差异。如,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交流的房企涵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国银行走访的企业为多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多家银行则公布了交流的具体房企名单,如建设银行召开的银企座谈会上,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新城控股、滨江集团、美的置业、大华集团6家房企代表参会。中国银行党委、管理层及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则走访了绿城集团、龙湖集团、万科集团、滨江集团、新城控股、美的置业、星河湾集团、大华集团、金辉集团等房企。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金融机构召开房企座谈会或一对一走访交流,是对当前房企融资需求进行摸底,相比去年金融16条时期的房企名单,参与房企数量多,落实了一视同仁的金融投放政策,今年12月到明年1月银行或将制定出比较清晰、可量化考核的金融支持方案。 从交流内容来看,银行与房企对未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根据会谈情况,邮储银行第一时间下发非国有房企重点支持名单,明确业务策略,确保精准滴灌。工商银行称,下一步,重点围绕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领域,“城中村、保障房、平急两用”等三大工程,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银团贷款及债券承销与投资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支持房企各周期多维度合理融资需求。建行银行称,将与企业携手共进,更好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加大境内外联动服务和母子协同力度,通过授信支持、投行服务、债券投资、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改善流动性,助力房企穿越周期。 “座谈会讨论交流内容多,包括授信额度、债券发行、三大工程、供应链金融、跨境业务、展期和调整贷款安排、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领域,几乎覆盖了房地产领域所有和金融有关的业务,支持力度非常大。”严跃进称,预计接下来银行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将会有系统性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开辟一条审批绿色通道、下调开发贷和按揭两个价格、用好三支箭、打造四种纾困模式、推出经营性物业贷等特色产品。此外,在房地产金融服务新模式,购房、融资、三大工程等方面亦均会持续发力。 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信号强烈 多家银行晒出年内支持房企成绩单 此前,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各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 东莞证券分析师吴晓彤表示,在政策的指引下,近期商业银行密集召开房企座谈会,释放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信号,有望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加速房地产行业化风险进程,利好银行业涉房资产质量的改善。 多家银行也晒出今年以来支持房企的成绩单。如,中国银行介绍,今年前10个月,中国银行房地产公司各类贷款增量超900亿元,增速超12%;个人住房贷款累计投放超5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今年以来,工商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投放已超30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近万亿元。 另外,今年以来,建设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投放近300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近万亿元,房企债券投资和承销金额超300亿元。自房企融资“三支箭”政策实施以来,中国银行已承销龙湖集团、新城控股、美的置业等民营房企债券20只,融资总额超200亿元。 东吴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前地产支持政策已经从偏重需求端转向供需两端双管齐下转变,看好后续政策持续加码。土储优质、财务稳健、资源禀赋、不断提高产品力的房企有望穿越周期,未来率先受益于政策和市场复苏;同时部分地方房企以及代建企业有望受益于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带来的增量机会。西南证券房地产分析师表示,对房企而言,仍需在销售端持续发力,积极去化偿还贷款,真正化解债务风险。

  • 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回暖银行成最大受益人 业内:抵押物流动性增强

    随着前期政策叠加,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出现回暖的迹象。 近日,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11月全市二手住宅网签宗数在2023年3月和4月之后再度突破1万套。 与此同时,北京住建委数据显示,11月二手住宅网签量超1.25万套,环比增长17.8%,同比增加16.7%;中指数据显示,11月深圳市场有所好转,二手房成交增幅明显高于新房,11月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3133套,环、同比分别增加12.9%和44.5%。 对于坐拥大量抵押房产的银行业而言,二手市场交易活跃对资产端有直接影响。 12月4日,广东某AMC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今年上半年二手房地产市场低迷,由于不少抵押物都是住宅和商铺,影响资产公司购买资产的信心和规模;另外,银行“优质资产”出表的不多,银行在控制不良率,多数采用展期的方式保留在表内。 此前,多位银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四季度是银行核销资产的“旺季”。 12月5日,某股份行广州分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近期二手房交易回升的确有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此外,回收现金和核销不良也将对银行利润也有一定贡献。 二手房回暖,银行加速处置资产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11月广州全市二手住宅交易量延续今年8月以来的环比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920”政策刺激持续,因部分区域放开限购,一些此前不具备资格的置业者购房需求陆续释放。同时,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为缩短房屋置换周期,部分业主愿意提供一定的议价空间促进成交。 在市场逐月回暖同时,从全国来看,法拍房的规模逐月在上升。根据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法拍数据,截至2023年9月,全国法拍市场挂拍各类法拍房源58.4万套,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的44.1万套增长了32.3%,法拍房市场供给端升温显著。 12月5日,某股份行广州分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近期二手房交易回升的确有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此外,回收现金和核销不良也将对银行利润也有一定贡献。 在12月1日前后,广东省农信联社连续举办三场线上资产推介会,集合旗下中山、惠州等13家农商行的160宗资产进行在线推介,账面市值约为85亿左右。 苏州情况类似,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0月,苏州市区二手住宅成交量为4517套,环比上涨14.21%,同比上涨25.68%,在连续下降6个月后开始止跌回升;二手住宅均价约为2.89万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4%,同比下降2.84%。 近日,苏州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表示,苏州地区房价回升,及时处置不良贷款。
从整体来看,在保持规模、效益稳健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的趋势。接下来,仍将保持资产质量和各项风险指标的稳健。 上述AMC公司人士表示,如果二手房估值和交易不理想,不少持牌AMC的处置压力比较大,资产处置变现进展不如之前,展望明年下半年可能会好一些。 明年银行按揭贷款或好于今年 11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关于调整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通告》,同时金融部门优化信贷政策,受到市场高度关注。12月3日,华福证券分析师陈立发布观点认为,在目前楼市弱复苏的背景下,深圳此次政策发布有助于带动市场活跃度,对于核心一二线城市后续进行政策跟进的预期将逐步增强。 持续的政策预期和市场交易活跃恢复,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或逐步上升。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42万亿元,同比下降1.2%,增速比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 近期,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候表示,在顺利完成降存量首套房贷(规模约500亿)利率阶段性工作后,提前还款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杭州按揭贷款规模实现稳步提升。 招商银行研究院近期报告显示,10月份房企资金来源中,按揭贷款的占比下滑趋势在收窄。报告称,受销售微幅修复影响,10月销售资金来源有所改善。10月单月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分别为-18.6%、-15.0%,降幅较此前分别收窄7.2pct、11.5pct。 对于明年,杭州银行表现积极乐观,称下一步将继续在杭州按揭市场保持较高市占率;同时深化分行领航模式,推进深圳、上海、北京分行按揭贷款拓展营销,有效实现投放增长。

  • 上海锌:锌价大幅下挫 升水上行明显【午评】

    SMM12月5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0590~20720元/吨,双燕成交于20680~2082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0520~20650元/吨。早盘市场报价从均价升20~30元/吨附近一路上调至均价升水50元/吨附近,跟盘暂无报价;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01合约升水110~13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01合约报价220~230元/吨附近。今日锌价大幅下跌,冶炼厂出货减少,下游企业逢低采买增加,贸易商接货增多,升水上行明显,整体市场交投较为活跃。

  • 中物联:11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1.3% 环比下跌1.5个百分点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1.3%,较上月下跌1.5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继续下跌,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并升至近九个月以来的最高点。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大宗商品市场淡季特征显现。但从销售指数的变化来看,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处在扩张区间,显示国内需求在各项稳投资促消费政策的贯彻落实下仍有稳定基础。进入12月份,随着气温快速降低,下游施工将受到限制,特别是北方地区停工范围还会扩大,需求仍会受到一定影响,市场供需矛盾将阶段性有所加剧,库存压力也会有所加大。但在宏观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政策利多持续加持,以及供应预期下降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较为强烈,价格整体回落的空间有限。 商品供应增速减缓。 2023年11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结束之前的连升,出现回调,当月较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至101.1%,为近七个月最低点。从各主要商品情况来看,生产利润仍是左右商品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因素,同时受制于利润、原料、订单等因素影响,部分商品生产企业逐渐下调生产计划,市场供应增速减缓。各主要商品中,钢铁供应量继续增加,较上月增加2.4%,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 原煤、有色、化工和汽车供应量均有所增加,较上月分别增加2.6%、3.3%、1.7%和3.7%, 增速较上月分别减缓4.5、3.4、0.9和2.8个百分点;;铁矿石由于高炉检修数量增多钢厂需求同步减弱,成品油受国家油价震荡下行影响,市场供应量均出现下降;较上月分别减少1.3%和4.2%。。销售增速继续减缓。2023年11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101.3%,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调,显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进入淡季,销售量虽继续保持回升,但增速继续减缓。从市场来看,基建和地产方面,一万亿特别国债的落地实施以及“三大工程”的稳步推进,加之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措施推进新一轮的保交楼工作,对大宗的市场需求有所支撑。同时,10月份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资金状况有所改善,支持市场交投较前期更为活跃销售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受需求淡季影响,另一方面市场价格的回落抑制了投机需求的释放,终端需求企业也以消耗库存为主,备货需求不高。各主要商品中,有色金属和汽车销售量继续增加,增速继续加快,较上月分别增加2.4%和5.3%,增速较上月分别增加1.9和1.6个百分点;钢铁、成品油和化工销售量均有所增加,但受企业生产利润收缩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较上月分别增加3.5%、0.9%和1.2%,增速较上月分别减缓2.8、0.7和1.7个百分点;原煤受港口库存持续高位、下游采购不及预期的影响,铁矿石受到高炉检修数量增多的影响,钢厂对铁矿石需求同步减弱,市场销售量均出现下降,较上月分别减少0.9%和1.6%。 商品库存保持回升。 2023年11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升至101.7%,连续两月回升至近九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显示因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商品供应难以被快速消化,开始以库存的形式进入仓储环节,市场库存压力有所加大。从各主要商品库存情况来看,钢铁库存量继续减少,铁矿石库存量止跌回升,其余品种库存量继续增加,但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减缓。本月钢铁库存量较上月减少1.1%,降幅较上月收缩1.4个百分点;铁矿石库存量较上月增加3.3%,在供应减少的情况下,本月库存量止跌回升;本月煤炭、成品油、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库存量较上月分别增加2.9%、2.1%、1.9%、3.5%和2.8%,增速较上月分别减缓1.5、1.1、1.9、0.6和1.4个百分点。

  • 上海锌:锌价偏强运行 贸易商间交易为主【午评】

    SMM12月4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0900~21040元/吨,双燕成交于21020~2115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0830~20970元/吨。早盘市场报价均价升水10~15元/吨附近,跟盘暂无报价;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401合约升水80~90元/吨附近,高价品牌双燕对2401合约报价200元/吨附近。今日锌价偏强运行,贸易商长单交易为主,下游企业前期已有采买,今日刚需采购,整体来看,贸易商间交投为主。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