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热浪袭击全球多个地区 高温威胁下能源供应再成市场焦点

    全球多个地区正在迎来热浪考验,这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口生活生产活动的不便,也再次迫使市场关注能源风险。 周三,美国大范围地区气温达到90华氏度以上(约32摄氏度),比正常气温高出20多华氏度。而周四,美国气象部门预计该国中西部到东北部的气温将达到95华氏度,甚至更高。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日前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穆斯林朝圣活动,但由于酷热天气,已有超过500名朝圣者不幸死于中暑。据两名阿拉伯外交官透露,仅来自埃及的朝圣者中就有323人死亡,还有来自印度尼西亚、约旦和突尼斯等国家的朝圣者中也出现了多人死亡事件。 亚洲的高温也不容小觑。印度气象部门指出,该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长的热浪之一。印度首都德里和北部其他地区的气温近日一直徘徊在44-45摄氏度左右。 炙热的天气也给能源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由于空调等制冷电器的广泛使用,印度德里已经进入频繁停电的困境。据统计,德里本周电力需求已经飙升至创纪录的8647兆瓦,而印度北部地区用电量峰值则在本周一达到89000兆瓦。 能源供应问题 印度联邦政府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创纪录的热浪已将印度对煤炭发电的需求推至历史最高水平。本财年以来,印度的煤炭需求已增长了7.3%,创下历史新纪录。 而煤炭是印度发电的主要燃料。2023年,印度75%以上的发电量来自燃煤发电,目前其天然气发电量仅占到2%左右。 印度政府表示,截至6月16日,印度全国煤炭产量为2.074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印度政府将继续提高煤炭产量和运输量,确保发电厂有充足的储备来应对激增的电力需求。 印度之外,欧洲的天然气市场连续第二周看到多头动作。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投资基金持有的荷兰基准天然气期货净多头仓位数量连续第二周增加,押注价格上涨的仓位正接近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一风向凸显出投资市场对欧洲大陆天然气库存的担忧,尤其是考虑到热浪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程度以及地缘政治可能继续升级的可能性。而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已经上涨了约7%。

  • 国家能源局: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5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2%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53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用电量14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 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8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36570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25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用电量6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5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

  • 国家能源局: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 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6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要巩固国内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市场。我们将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并重,一方面将加强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另一方面,稳妥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电网对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发电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其次,我们将加强多部门协调,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秩序。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适时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最后,我们还要持续提升光伏技术创新能力。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创新引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李创军表示,近年来随着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增长,一方面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持续加快,另一方面能源的供需特点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促进新能源发展,我们将积极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形成更加及时反应电力供需的分时价格信号。目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等6个地区已经实现了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多用电。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现货市场覆盖范围,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来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可再生能源还是天然气 谁会成为美国电力革命的新引擎?

    随着美国电力需求激增,太阳能有望蓬勃发展,其增长速度或将超过其他电力来源。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23年,太阳能只占美国总发电量的3.9%,天然气的份额则高达43%。但清洁能源行业的领导者认为,该行业正迎来一个转折点,尤其是在这个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寻求清洁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的大环境下。 数据中心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支柱,行业领袖们认为,随着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价格的下降,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已得到加强。美国独立供电商AES公司首席执行官Andrés Gluski表示,“它们变得更便宜、更清洁,而且更容易安装,所以未来将是可再生能源的。” 瑞银5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仅亚马逊、微软、Meta和谷歌就占据了美国大型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项目需求的40%。瑞银表示,人工智能需要的电力是谷歌搜索的10倍,而这些科技巨头都在追求100%清洁能源。 据美国能源部估计,到2024年,太阳能预计将占美国新增发电量的58%,装机容量将创纪录地增加36.4吉瓦,几乎是去年增幅的两倍,而电池储能也将能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4.3吉瓦。 来源:EIA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能源政策研究员Joseph Rand表示:“我们看到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出现了这种激增。风能和太阳能的经济性变得非常有竞争力,以至于在美国许多地区是便宜的发电形式。” 相比之下,天然气年内可能只会增加2.5吉瓦,仅占计划新增电力总量62.8千兆瓦的4%,是25年来的最低数字。但天然气生产商认为,他们比可再生能源更有能力满足暴涨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的需求。 天然气行业表示,天然气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可快速部署,最重要的是可靠,尽管是一种化石燃料,但也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作用,取代了污染更严重的燃煤电厂。 美国天然气管道运营商金德尔摩根执行主席Richard Kinder曾说道,“我相信科技巨头会认识到天然气和核能必须发挥的作用。”Kinder说:“他们知道风不会一直在吹,太阳也不会一直在照耀,使用电池来弥补能源短缺在实践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对此,美国光伏龙头Nextracker的首席执行官Dan Shugar表示,“数据中心的主要能源将是可再生能源,因为科技公司有着非常严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他们不会希望电力来自化石能源。”

  • 价格坚挺难持续?沙特4月份原油出口跌破600万桶/日

    联合石油数据库(JODI)最新数据称,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4月份的原油出口量从3月份的641.3万桶/日下降6.9%至596.8万桶/日。 不过,沙特4月份的原油产量略有上升,从上个月的897.3万桶每日增至898.6万桶/日。4月份,该国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减少15万桶/日,至254.5万桶/日。 OPEC+成员国自2022年底以来实行一直实施集体减产措施,沙特和俄罗斯等部分成员国还出台自愿减产措施。目前,OPEC+ 成员国总计减产586万桶/日,约占全球需求的5.7%,包括366万桶的集体减产措施和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 6月2日,OPEC+同意将集体石油减产计划延长至2025年,自愿减产措施自今年第四季度起的一年内逐步缩小减产数量。 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大国一直维持减产,希望能够通过减少供应的方式维持油价高位企稳。不过,面对非OPEC+产油国的供应强劲增长,和占沙特石油出口市场份额82%的亚洲市场普遍提出的降价意愿,包括沙特在内的OPEC产油国正面临不小的压力。 沙特6月初下调了向亚洲交付的旗舰产品阿拉伯轻质原油(Arab Light)7月的官方售价,这是五个月来的首次下调。 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本月曾表示,如果市场继续疲软,OPEC+可以选择暂停石油增产或直接减产,从而稳定或抬高石油价格。 能源需求仍将增长? 对于未来的能源需求,国际能源署(IEA)、OPEC、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等组织近日相继发布预测。除国际能源署外,其他两家机构仍保持乐观态度。 OPEC组织仍维持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6月6日,OPEC秘书长海瑟姆·盖斯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未来几年世界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他说,在中国、印度、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市场增长的推动下,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5万桶/日。 EIA在6月《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进一步上调了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并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创下纪录,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料还会上升。 不过,国际能源署近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报告指出,到2030年,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石油产量激增,预计将超过需求增长,并将闲置产能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可能颠覆目前欧佩克+组织对国际原油市场的管理。

  • 重返燃煤时代!印度新增火电装机量或升至近10年来最高

    为了应对不断飙升的电力需求,印度正急于部署发电设备,预计该国今年新增的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个财年里增加15.4吉瓦(GW),这一增量将会是9年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印度在追求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目标,但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导致印度依旧无法摆脱对环境并不友好的化石燃料。现如今,愈发炎热的天气甚至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该国每年的用电量都创下新的纪录,燃煤发电不减反增。 过去十年中,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了100多吉瓦,超过了火力发电的增长速度。然而,能源储存的不足阻碍了环保电力的发展。 目前煤炭仍占印度电力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印度政府认为,至少在未来十年,煤炭仍将是印度的主要燃料。 去年,印度还表示计划到2032年增加近90吉瓦的燃煤发电能力,将几个月前的预测提高了一半以上。 此外,据这位知情人士称,该国目前正在建设的煤电装机容量为28.5吉瓦,未来三年计划建设的煤电装机容量超过50吉瓦。

  • 特高压招标消息不断 机构称此轮投资高峰有望长达5年以上

    近日,特高压招标消息不断。6月1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十三批采购(特高压项目第三次设备招标采购)公告发布,主要涉及陕西-安徽直流特高压工程(陕西±800千伏送端换流站新建工程+合州±800千伏受端换流站工程)。6月14日,国家电网发布特高压项目第三次服务(前期)招标采购,包括烟威特高压交流、甘肃巴丹吉林电四川工程全柔直、疆电(南疆)送川渝全柔直、大同-天津南交流、青藏直流二期、甘肃-浙全柔直等线路服务招标。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特高压建设有望持续推进。银河证券研报指出,过往特高压投资高峰一般持续2年左右,但此轮高峰乐观估计有望高达5年以上。预计“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新增外送直流通道约27-32条,存量线路4条,在建5条,缺口18-23条。目前23条直流正在推进(包含科研、可研、核准、建设等),本次进行服务招标的6条特高压线路仍属于前期已预期线路的更新推进,后期仍有望新增特高压线路规划,总规模有望超预期,可有效支撑“十五五”特高压建设高景气。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中国西电 产品涵盖了全电压等级范围的变压器、组合电器、换流阀、电力电子装备等全品类一次设备。公司积极参与特高压工程项目的建设,2023年以来公司在特高压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许继电气 形成了由1100千伏及以下特高压直流输电、800千伏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检修和实验服务等构成的特高压业务体系。

  • 巴菲特连续9个交易日增持西方石油 持股比例已接近三成

    监管文件显示,“股神”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连续的9个交易日中,每天都在买入西方石油股票,最新持股比例达到了近29%。 三份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在6月5日、6日和7日;10日、11日和12日;以及13日、14日和17日购买了西方石油股票,这九个交易日总计购股730万股,交易价格在每股60美元附近。 增持之后,伯克希尔对西方石油的持股量超过2.55亿股,持股比例为28.8%,是西方石油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根据伯克希尔Q1的13F报告,西方石油在伯克希尔仓位中排名第六,落后于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和雪佛龙。 值得一提的是,伯克希尔还持有价值100亿美元的西方石油优先股,并拥有以50亿美元再购买8390万股普通股(约合每股59.62美元)的认股权证,这意味着巴菲特对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甚至有机会突破40%。 周二盘中,西方石油股价涨近1.8%,现报每股61.29美元。 毫无疑问,巴菲特对于石油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他曾表示受制于产能难以增加,石油在未来会成为更加稀缺的投资能源。已故的芒格更是认为,石油会在未来200年成为稀缺资源。 在今年2月公布的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表示,“能源业是这样一个行业,相应长的时间后,就极大可能会获得回报,这些业务需要较长的支持性。因此,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影响伯克希尔的投资策略。” 至于为何选择的是西方石油,而非埃克森美孚等其他公司,可能是因为巴菲特对其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的青睐。 2019年,西方石油正与石油巨头雪佛龙展开一场针对同行阿纳达科石油的竞购战。当时,Hollub亲赴奥马哈,说服巴菲特为她的竞购战提供100亿美元的融资。有了“股神”的资金加持,西方石油很快就拿下了这笔交易。 作为交换,巴菲特获得了总价值100亿美元的西方石油优先股(股息率8%),外加以每股59.62美元的价格购买8400万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正是始于2019年那场会面,巴菲特与Hollub私下关系甚好。 2022年3月,巴菲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看了西方石油2月25日的财报电话会议,在后一周,我们买下了所有能买的东西。”巴菲特说道:“我看了财报中每一个数字,Hollub正以正确的方式经营公司。” 本月早些时候,西方石油与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宣布成立一家合资企业“TerraLithium”,合作测试和部署从地热盐水中提取锂的技术。

  • 积极扩大LNG业务 壳牌将收购淡马锡旗下能源公司

    当地时间周二(6月18日),能源巨头壳牌公司宣布,将收购新加坡液化天然气(LNG)公司兰亭能源(Pavilion Energy),此举将加强其在LNG领域的领导地位。 兰亭能源成立于2013年,是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旗下公司,主要在亚洲和欧洲从事LNG的贸易和运输,每年供应的LNG数量约为650万吨,这些合同的货源来自雪佛龙、英国石油和卡塔尔能源等业内巨头。 壳牌和淡马锡均未透露这笔交易的财务细节,不过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淡马锡的期望价格超过20亿美元,但实际成交价格只有数亿美元。此外,沙特阿美据称也参与了对兰亭能源的竞购。 据壳牌称,此次收购资金将在其资本支出指引范围内消化。根据壳牌此前公布的一季度财报,该公司今年全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在22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 壳牌在声明中表示:“这笔交易超过了壳牌综合天然气业务的内部回报率门槛,实现了相对于2022年采购量增长15%-25%的目标。” 据悉,在交易完成之前,兰亭能源将继续作为一家独立的企业运营。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一季度完成,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作为全球最大的LNG交易商,壳牌可满足全球近1/5的需求。 壳牌积极扩大LNG业务 壳牌综合天然气和上游业务主管Zoe Yujnovich周二表示,此次收购将强化壳牌在LNG领域的领导地位。根据壳牌公布的目标,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LNG业务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长30%。 这笔交易将为壳牌提供进入欧洲和新加坡天然气市场的渠道。壳牌仍在积极扩大其LNG业务,该公司预计,随着各国逐渐淘汰污染更严重的化石燃料,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将增长50%以上。 作为一种化石燃料,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温室气体要明显少于石油和煤炭,因此被广泛视为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渡燃料。

  • 石油美元协议“到期”?沙特货币与美元的挂钩短期内不会变

    上周,有一些地区性媒体报道称美国与沙特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这意味着沙特将以多种货币(而不仅仅是美元)出售石油。 这些报道在社交媒体上被加密货币爱好者们广泛传播,但之后遭到一些金融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驳斥。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 (Paul Donovan) 表示,“许多加密货币投机者迫切想要人相信美元消亡论。如果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证实,那么就会鼓励更多的人们忽视现实。这种投资策略并不高明。” 他补充道,“石油交易一直可以以非美元货币进行。沙特里亚尔仍与美元挂钩,其金融资产存量以美元为中心。美元的储备地位取决于其货币的存储方式,而非交易的计价方式。” 美元的主导地位 全球约80%的石油销售以美元进行,根据与美国达成的非正式协议,沙特大量使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JIME中心高级研究员近藤茂人表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向沙特施压,要求其以美元出售原油,以维护美元的地位,并要求沙特购买美国债券和武器。” 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今年3月,沙特连续第八个月增持美国国债,达到1359亿美元,环比增长3.66%。 中国已是该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原油的最大买家。在过去两年里,沙特已考虑以人民币进行商品交易, 沙特一直致力于在其与主要安全盟友美国的伙伴关系,以及其与中国和俄罗斯(欧佩克+内的主要能源伙伴)的合作关系之间保持平衡。 去年,中国和沙特签署了价值70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作为促进本币贸易、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努力的一部分。 近藤茂人表示,“沙特货币里亚尔与美元挂钩,以美元结算获得石油收入,做预算规划更容易。此外,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资产的主导地位没有变,这也表明沙特没有转向其他货币的动力。” 支撑经济稳定 阿联酋第三大银行阿布扎比商业银行也预计,沙特货币与美元的挂钩,在近期和中期内都将继续。 该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莫妮卡·马利克表示:“沙特里亚尔与美元的挂钩与通胀预期一起支撑着货币和宏观经济稳定。” “在沙特需要增加海外投资以支持其转型计划的时候,与美元挂钩对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也至关重要。” 作为“2030愿景”计划的一部分,沙特需要数千亿美元来转变经济并摆脱石油出口。该计划依赖于吸引大量国内外投资,一些大型项目仍需投入巨额资金。 沙特财政部长穆罕默德·贾丹 (Mohammed Al Jadaan) 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活动中表示,沙特将适应当前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对一些项目进行调整,即采取“缩减”或“加速”投资的行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