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增 “金九银十”或助需求进一步释放【SMM专题】

    9月11日,中汽协发布8月以及1~8月汽车工业运行情况,同日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也发布了同期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整体来看,8月,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依然表现良好......SMM整合了关于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相关数据情况,以供翻阅了解。 汽车方面 中汽协:8月汽车销量258.2万辆 同比增长8.4%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5万辆和258.2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 。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生产增速较1-7月持平,销售增速较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中汽协: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4.6万辆 同比增长27%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市场占有率达到32.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到29.5%。 中汽协:8月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8月,汽车出口40.8万辆, 环比增长3.9%,同比增长32.1% 。8月,传统能源汽车出口31.8万辆,环比增长9.2%,同比增长41%;新能源汽车出口9万辆, 环比下降11.2% , 同比增长8.1% 。1-8月,传统能源汽车出口221.5万辆,同比增长49.9%;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而乘联会方面也在9月8日发布了2023年8月乘用车市场情况。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0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8.6%。今年累计零售1322.0万辆,同比增长2.0%。今年8月车市零售达到历史同期最高的水平,高于2017年零售峰值的8月增长2%。 新能源车市场方面,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9.8万辆, 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8.2%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07.8万辆,同比增长38.5%。8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1.6万辆, 同比增长34.5%,环比增长11.8%。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444.1万辆,同比增长36.0%。 出口方面,乘联会表示, 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 海关1-8月汽车出口321.6万辆增长69%,8月汽车出口43.8万辆,增长42%。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8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3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7%。1-8月乘用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72%。8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4%。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方面,8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8万辆, 同比增长1.7%, 环比下降11.8%, 占乘用车出口24%;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93.3%,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0%。 乘联会表示,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动力电池方面 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6.8% 动力电池产量占比高达87.6% 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73.3GWh, 环比增长7.4%,同比增长46.8% 。其中动力电池产量占比为87.6%。1-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456.2GWh,产量累计同比增长46.3%。其中动力电池产量占比为92.0%。 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25.7% 1~8月累计增长35.3% 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 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2% 。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8GWh,占总装车量31.0%,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2.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1GWh,占总装车量69.0%,同比增长39.7%,环比增长11.0%。 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19.2GWh;累计同比增长35.3%。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69.4GWh,占总装车量31.6%,累计同比增长5.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49.6GWh,占总装车量68.3%,累计同比增长56.0%。 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方面,数据显示,1~8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其中宁德时代以总计94.95GWh的成绩高居首位,市场占比高达43.31%;比亚迪以64.17GWh的成绩居于第二,市场占比在29.27%。 出口方面: 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口12.5GWh, 同比增长142.2% ,环比增长0.3%。1-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87.9GWh, 累计同比增长163.2% 。 充电桩方面: 9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3年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3年8月比7月公共充电桩增加6.1万台,8月同比增长39.9%。截至2023年8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27.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96.3万台、交流充电桩130.7万台。从2022年9月到2023年8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 2023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99.8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537.4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具体来看部分车企销量方面,财联社记者近期统计了14家A/H股上市车企在8月的销量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有10家车企完成了销量的同比增长,占比超过七成。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和出口依旧是带动销量增长的两大要素。 以上汽集团为例,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在整车出口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上汽出口量达9.6万辆,同比增长5.2%,占总出口量的23.5%。而与2022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则最为显著,出口量高达2.5万辆,同比大增3.7倍。由此足以可见出口对车企销量的带动。 而回顾整个8月车市,乘联会表示,8月促消费政策声势大,促销仍处最高位,加之近期成都车展前后有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推出,消费需求有所释放。尽管有台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的扰动,暑期出游热度依然居高不下,车市消费增长较好。 宏观面上,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频出,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推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效果显现,各地车展及发放消费券等丰富多彩的促消活动,对提振消费信心有较好的增进效果。 对于8月汽车市场,中信证券评论称,汽车行业2023年8月实现批发销量258.2万辆,环比+8.2%,同比+8.4%,同环比双上升主要系近期一系列国家促消费政策出台,叠加车企优惠促销,需求逐步复苏。新能源汽车行业8月实现批发销量84.6万辆,环比+8.5%,同比+27%。看好汽车行业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销量表现。 8月汽车价格战如火如荼 碳酸锂价格下行利好下游车企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自8月以来已经有包括特斯拉、零跑、比亚迪、哪吒、极氪、奇瑞新能源、欧拉、上汽大众等在内的逾10家车企先后通过各种方式官宣“降价”或是“让利”,降价幅度在1~6万元不等。 而对于当前进行地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也有多家车企对此公开回应,长城汽车表示公司不惧打价格战,而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更是大胆预测,汽车行业价格战还将持续,而极氪也已经做好准备,随着交付量提升,凭借规模效应和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极氪有信心在未来达到更好的毛利水平。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则评论称,价格战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价格战”可以刺激汽车销售,缓解行业库存压力,另一方面,价格战也在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便提到,当前汽车行业矛盾压力依旧较大,行业虽然在高基数下维持产销较好的态势,燃油车方面却面临着可以实现盈利,但萎缩较快的困境;而新能源汽车虽然呈现高增长的态势,但企业多亏损较大。 在近期公布的车企上半年业绩情况来看,虽然以比亚迪、长安汽车为首的多家企业增速明显,但是却不乏“增收不增利的存在,其中长城汽车、东风汽车净利润均同比下滑超七成,而广汽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也同比腰斩。 且在车企的半年报中,也均提到了价格战的影响,其中广汽集团便表示,上半年汽车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动荡,市场面临消费需求不旺、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价格战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 而对于价格战还要持续多久的问题,目前行业人士众说纷纭,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表示,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将会持续3-5年;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更是表示,车企转型不结束,价格战便不会结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来看,相比于2022年,今年的汽车价格战在碳酸锂价格处于下行区间的时候,对车企而言也提供了一丝喘息。相比于2022年碳酸锂截止2022年9月12日均价高达45.59万元/吨价位的情况,今年在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碳酸锂价格同比下滑明显,自今年年初截止9月12日现货均价约30.63万元/吨,同比跌幅达32.81%。且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自9月7日以来,碳酸锂现货均价跌下20万元/吨的整数关口,且近日持续下行,截止9月12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已经跌至18.7~19.5万元/吨,均价报19.1万元/吨。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调研显示,近期碳酸锂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且随着青海某盐湖大厂即将放货消息的传播发酵,市场对后续碳酸锂市场流通量普遍存在增量预期,致部分下游企业采购需求后撤,对碳酸锂价格支撑力度走弱,导致碳酸锂价格下行。 有业内人士透露,对于中下游企业而言,身为动力电池原材料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行自然有利于提高其企业的盈利水平,对中下游企业有积极影响。 9月汽车市场展望 对于9月汽车市场,乘联会表示,9月有20个工作日、较去年少1天,而且今年中秋节在9月29日,中秋和国庆合并8天假期,国庆长假驾车高速公路免费出游热情更高,预计会推动9月私人购车热情高涨。且乘联会表示,今年暑假出游热度居高不下,航空客运班次、铁路客运量等高频数据也持续处于高位,由此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持续走强,拉动汽车消费持续表现较强。近几个月车市的需求逐步恢复,印证了消费复苏趋势和国内大市场的支撑作用。 此外,随着成都车展的顺利举办,各品牌秋季新品推出加速,消费者对新品的关注度开始上升,且部分车企为扭转被动趋势,主动调整产品价格体系和营销策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持续体现。 中汽协方面表示,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巩固拓展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伴随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汽车行业即将进入“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各大车企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有助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 纯电车型卖不动了!福特计划将混动F-150皮卡产量增加一倍

    随着美国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打细算,售价稍高的纯电车型越来越卖不动了。在这种情况下,福特计划2024年将油电混合动力F-150皮卡的产量提高一倍,并下调售价。 福特预计混动F-150皮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目前该车型的交付量占其最畅销车型的十分之一。 福特周二表示,通过明年提高产量,该款混动车型的起售价将为55000美元,再加上目的地交货费,总成本与同等汽油车型的价格相同。 “我们预计(混动F-150皮卡的)销量将大致翻一番。”福特北美卡车业务总经理John Emmer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产量扩大,这将使我们能够以与传统F-150相当的价格出售它。” 此举是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计划的一部分,即在未来五年内将混合动力销量增加四倍。 周二,福推出了新版本的F-150混动车型和和燃油动力车型,采用了全新的造型和新技术。 该车企目前预计混动车型有望占F-150销量的五分之一 。 此外,福特小型皮卡Maverick的混动版占销量的近60%。福特表示,这两款车型加在一起,将使该公司占据美国混动皮卡市场逾四分之三的份额。 纯电车高售价令人望而却步 由于纯电车型的高售价令购车者望而却步,福特正在缩减其雄心勃勃的纯电动车型生产计划,并大幅下调电动汽车价格。 尽管美国电动汽车的销售仍在加速,但速度比行业高管预期的要慢。除了高昂的售价,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和充电难问题也令消费者犹豫不决。目前买家正在转向混动车型,因为混动车不仅可以减少燃料消耗,而且动力强劲。 S&P Global Mobility 估计,未来五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增加两倍以上,到2028年将占新车销量的24%。

  • 电池初创企业Lyten融资2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硅谷电池初创企业Lyten表示,该公司筹集了2亿美元的新资金,以扩大锂硫电动汽车电池、轻质复合材料和传感器的生产规模。 Lyten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为风投机构Prime Movers Lab,其他投资方还包括Sellantis、联邦快递、霍尼韦尔和Walbridge集团。此轮融资过后,该公司的股权融资总额超过了4.1亿美元。 2022年11月,Lyten推出了名为LytR的新型聚合物复合材料产品系列,这种聚乙烯中注入了一种名为Lyten 3D石墨烯的碳基专有材料,在保持产品强度和耐用性的同时大大减轻了重量。该公司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其首款复合材料的商业应用。 Lyten在今年5月还曾获得Stellantis的投资,从而帮助这家汽车制造商简化其供应链,并为电动汽车开发更环保的技术。 Lyten成立于2015年,该公司表示正在与Stellantis、联邦快递、美国政府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包括汽车、物流、航空和国防领域的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和超高灵敏度网络。

  • 【9.13锂电快讯】中矿资源回应公司未亏本加工锂精矿 | 美国防部签9000万美元协议支持雅保开采锂矿

    【中矿资源:公司并未外采锂精矿 也从未亏本加工】 中矿资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锂盐业务的原料来源于自有矿山。公司并未外采锂精矿,也从未亏本加工。 【美国防部:与雅保公司达成9000万美元协议 扩大美国电池供应链锂产量】 美国国防部9月12日发布声明称,与雅保公司达成一项价值9000万美元的协议,支持扩大美国国内锂矿开采和生产。根据声明,该协议将支持雅保重新开放北卡罗来纳州国王山锂矿,以提高美国国内电池供应链的锂产量。 【恩捷股份:子公司收到某全球电池公司的供应商提名信】 恩捷股份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收到某全球电池公司的供应商提名信,上海恩捷已确认成为某全球电池公司锂电池隔膜供应商,上海恩捷从2023年至2031年向某全球电池公司在欧洲、亚洲等生产基地的主流车型锂电池供应隔离膜产品。 【芳源股份:上半年向松下供货量同比持平 持续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 芳源股份公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公司目前与松下合作正常,上半年公司向松下的供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拓展新的大客户,开发大客户定制化项目,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前驱体、锂盐、硫酸盐等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同时积极落实降本增效措施,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普利特:截至目前公司新能源产业基地规划布局已完成】 普利特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规划布局已完成,江苏启东工厂、湖南浏阳工厂、广东珠海工厂将是海四达储能产业未来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支撑。1.3Gwh钠/锂离子项目已完成产线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海四达拥有3Gwh三元圆柱电池产能、1Gwh方型铁锂产能、1.3Gwh钠/锂离子电池共线产能;启东储能基地和珠海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共计在建10.5Gwh方型电池产能;预计将于2024年初实现投产,以缓解公司目前自有产能不足所带来的交付压力。 【北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抓紧智慧交通项目建设】 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调度部署等事项。会议研究《关于绿色交通发展情况的报告》时指出,绿色交通是人民群众感受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要从出行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多网融合”,优化接驳换乘服务,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抓紧智慧交通项目建设,提升绿色出行便利性。 相关阅读: 【SMM分析】磷酸锰铁锂最新消息 创普斯30万吨于郴州开工 钴系产品价格连跌一个多月后反弹! 下周仍偏强?【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澳大利亚锂矿巨头MinRes或将收购新锂矿产权 【SMM分析】147亿!国轩北美超级电池工厂计划敲定了! 【SMM分析】终端需求恢复弱 电解液及六氟8月产量微增 【SMM分析】磷酸铁因下游需求不旺 8月产量环比微减 【SMM分析】8月电解钴市场维持下跌 后市电钴市场能否扭转 【SMM分析】动力电池巨头连发三大重磅公告 将在北美建电池产线 【SMM分析】动力消费表现均现弱稳 8月三元材料产出环减1% 【SMM分析】情绪指引占主导 周内电钴价格小幅上行 【SMM分析】国轩高科147亿在美建厂 【SMM分析】中国企业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中欧新能源合作成瞩目亮点 【SMM分析】8月下游需求无明显提升 负极产量仅环增1% 【SMM分析】8月隔膜产量环增4% 动储走势偏弱后续增幅将收窄? 【SMM分析】8月钴锂材料生产环比减量 电芯企业采购备货较为谨慎 【SMM分析】8月磷酸铁锂市场观望情绪较重 产量环减 【SMM分析】澳大利亚或将成为印度尼西亚电动车制造合作伙伴

  • 我国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5阵营现新面孔 动力及储能电池出口翻倍增长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市场占有率达到32.8%。 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到29.5%。 其中,出口方面, 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9万辆,环比下降11.2%,同比增长8.1%。 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8.1%;插混汽车出口0.7万辆,环比下降24%,同比增长8.6%。 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66.5万辆,同比增长1.2倍;插混汽车出口6.2万辆,同比增长73.5%。 乘联会数据显示, 8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11.8%,占乘用车出口24%; 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93.3%,A0+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0%。 乘联会分析称,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87.9GWh,累计同比增长163.2%。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8月厂商出口方面,比亚迪汽车25,023辆、特斯拉中国19,465辆、上汽乘用车18,677辆、上汽通用五菱3,380辆、东风易捷特3,281辆、长城汽车2,947辆、吉利汽车1,155辆、创维汽车987辆、智马达汽车914辆、东风柳汽644辆、上汽大通530辆。 从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级电动车占比达60%,是出口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较强,比亚迪汽车在东南亚逐步领军。除了传统出口车企的靓丽表现,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 政策层面,8月3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商务部还将 陆续出台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专项政策措施,全力推动进出口促稳提质。 9月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我国将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新能源车、传统车、出口、二手车及车辆报废等全方位助力消费,推动汽车行业稳定增长。其中,在出口方面,方案提到, 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 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与航运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巩固扩大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汽车出口,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汽车出口优势。指导行业机构组建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促进企业之间实现信息资源、网络渠道等共建共享。研究建设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与主要出口目的国检测认证标准的统一。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合作,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为汽车企业海外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电池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 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2%。 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8GWh,占总装车量31.0%,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2.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4.1GWh,占总装车量69.0%,同比增长39.7%,环比增长11.0%。 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19.2GWh,累计同比增长35.3%。 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69.4GWh,占总装车量31.6%,累计同比增长5.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49.6GWh,占总装车量68.3%,累计同比增长56.0%。 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8.2GWh、30.7GWh和34.0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0.9%、88.0%和97.5%。 8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15.45GWh,占比44.29%)、比亚迪(9.41GWh,占比26.97%)、中创新航(3.38GWh,占比9.69%)、国轩高科(1.24GWh、占比3.54%)、亿纬锂能(1.22GWh,占比3.51%)、蜂巢能源(0.79GWh、占比2.26%)、正力新能(0.73GWh,占比2.09%)、LG新能源(0.65GWh,占比1.85%)、欣旺达(0.64GWh,占比1.83%)、孚能科技(0.53GWh,占比1.52%)、瑞浦兰钧(0.43GWh,占比1.22%)、多氟多(0.22GWh,占比0.63%)、荣盛盟固利(0.03GWh,占比0.08%)、力神(0.03GWh,占比0.08%)、河南锂动(0.03GWh,占比0.07%)。 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加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78.3GWh、196.0GWh和213.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1.3%、89.4%和97.5%。 1-8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94.95GWh,占比43.31%)、比亚迪(64.17GWh,占比29.27%)、中创新航(19.14GWh,占比8.73%)、亿纬锂能(9.15GWh、占比4.17%)、国轩高科(8.54GWh,占比3.90%)、欣旺达(4.94GWh、占比2.26%)、LG新能源(3.98GWh,占比1.81%)、蜂巢能源(3.42GWh,占比1.56%)、孚能科技(2.83GWh,占比1.29%)、正力新能(2.54GWh,占比1.16%)、瑞浦兰钧(2.04GWh,占比0.93%)、多氟多(0.91GWh,占比0.42%)、捷威动力(0.79GWh,占比0.36%)、力神(0.25GWh,占比0.11%)、安驰新能源(0.19GWh,占比0.09%)。 电池出口方面,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口12.5GWh,同比增长142.2%,环比增长0.3%。 1-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87.9GWh,累计同比增长163.2%。 具体来看,动力电池方面,8月,三元材料电池的出口量为6834.3MWh,同比增93.5%;磷酸铁锂电池出口量达3709.1 MWh,同比增长131.4%;其他电池出口量为86.9MWh,同比增长501.8%。1-8月,三元材料电池的出口量为53,422.9MWh,同比增129.4.5%;磷酸铁锂电池出口量达25,007.9MWh,同比增长153.1%;其他电池出口量为308.6MWh,同比增长46.2%。 储能方面,8月,磷酸铁锂电池出口1833.6MWh,1-8月累计出口达9078.2MWh;8月,三元电池出口9.6MWh,1-8月累计出口达60.2MWh。

  • 【电解液周报】珠海赛纬创业板IPO即将上会!领泽新材料超10亿建设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IPO】下周这家电解液企业创业板IPO将上会!拟募资10亿加码主业 据深交所网站消息,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3年9月15日召开2023年第73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赛纬”)的首发事项。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创业板IPO,珠海赛纬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淮南赛纬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一期)、合肥赛纬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超10亿!领泽新材料10万吨/年锂电新能源项目在山西孝义开工 据“孝义融媒”消息,9月11日,山西领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领泽新材料)10万吨/年锂电新能源项目在山西吕梁孝义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工仪式。 消息显示,领泽新材料10万吨/年锂电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0.46亿元,占地面积214.84亩。主要建设包括2x3万吨/年C₆HN装置、2x2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VC)装置、2x2000吨/年氟代碳酸乙烯酯(FEC)装置,并配套2x12000吨/年氯代碳酸乙烯酯(CEC)装置、氟化盐装置、溶剂回收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天赐材料: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天赐材料(002709)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量充足,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凭借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今年以来公司电解液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随着公司电解液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公司预计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天赐材料称,目前库存周转维持在2周左右,主要以满足日常生产需要做储备,维持在正常的生产周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研报】民生证券:多氟多六氟成本优势如昔 定增融资赋能产能扩张 9月4日,民生证券研报分析,多氟多(002407)技术迭代优化成本控制。2023上半年,公司新增万吨四代工艺六氟磷酸锂,可将单万吨固定投资降至2亿元以内,五代工艺落地后单万吨固投进一步降至1亿元。资金注入深挖产能护城河。8月18日,多氟多完成定增募集资金,募集资金近20亿。定增融资服务于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提升六氟磷酸锂保供能力,保证市场份额及行业地位。(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瑞泰新材拟合资设立基金 主要投向绿色能源等领域项目 9月11日晚间,瑞泰新材(301238)发布公告,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充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力量及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公司行业领域及提升综合竞争力,在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发展、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树培拟与平安寿险、平安资本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平睿安泰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基金”或“合伙企业”,暂定名,最终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登记核定的为准)。合伙企业的总认缴出资额不低于7.15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4.9亿元人民币,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的68.53%;上海树培作为普通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占合作企业认缴出资额的1.40%。 合伙企业投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双碳”及绿色能源、科技及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项目,兼顾其他行业的优质股权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胜华新材拟募资不超19.9亿元 扩产锂电材料 9月8日晚间,胜华新材(603026)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三次修订稿)。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9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华盛锂电: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第一期将于年内试产 9月8日,华盛锂电(688353)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上半年主营产品VC和FEC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39%,但因行业内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添加剂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产品价格同比下滑较多,最终导致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下滑。公司将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人员专业素养等手段加以提升销售水平。 同时,华盛锂电介绍,公司“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线)”将于今年年内进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二期项目将结合公司自身发展及市场情况积极、稳健地推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电解液价格持续下降 行业出清速度或将加快 从市场动态来看,近期锂盐市场供需维持弱势运行,当前某青海盐湖头部大厂传出即将放货消息,据SMM消息,这批货当前暂估价为20万元/吨,最终结算价按照9月11日至25日的上海有色网等工业级碳酸锂均价进行结算。在当前市场锂盐仍处跌势,需求端无明显起色且下游采买意愿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后续市场中锂盐流通量的进一步增加,碳酸锂价格或将进一步承压,短期内价格仍将维持下行局面。 伴随碳酸锂价格偏弱运行,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近期或也难有起色,传导至电解液领域,天赐材料近日表示,由于缺乏一体化布局及产能规模优势,在行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公司预计部分新进入者产能会维持在较低的盈利水平或者亏损状态。不过,天赐材料认为,随着电解液价格的持续下降,行业的出清速度将会加快。

  • 易事特在广东东莞成立钠电公司 明年产能或达10GWh

    近日,易事特钠电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易事特钠电)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宇,注册地为广东省东莞市,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等。 据悉,易事特钠电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易事特(300376)以货币方式认缴出资4,000万元,占总股份比例80%,员工持股平台东莞市易纳壹号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东莞市易纳贰号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货币方式合计认缴出资1,000万元,占总股份比例20%。 电池网注意到,上半年,易事特储能业务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234.19%。公司为补充储能产业链上的电芯生产环节短板,启动钠离子电池试产项目。 据易事特此前发布的消息,公司已建成一条钠离子方型铝壳电池中试线及配套的钠离子电池实验室。其中,中试线具备开发验证软包、方型钠离子电池能力和0.2GWh/年方型钠离子电池生产能力;钠离子电池实验室具备独立研究开发钠离子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主要材料和检验分析钠离子、锂离子材料等能力。预计到2024年,公司将达成总计10GWh产能钠离子电池生产能力。

  • 【SMM分析】磷酸锰铁锂最新消息  创普斯30万吨于郴州开工

    SMM9月12日讯, 9月8日上午, 创普斯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 、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三期在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开工。据了解,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总投资96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一期为6万吨,主体建设于2024年完成。 亮点:创普斯在郴州有100万吨锂矿权项目。 创普斯在郴州已竞得潜在矿石量超1亿吨,折算碳酸锂近100万吨的锂矿权项目,并以此投资建设集采、选、冶于一体的锂矿生产基地,和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形成协同效应,与公司原有全国各地新能源产业相互配合,推动公司成为电池材料的全球供应商。 创普斯在全国有多个基地,主要是以生产磷酸锰铁锂为主。 陕西创普斯: 产能4万吨 。4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量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二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量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及0.2GWh/年储能pack产线,全面投产后年产值约60亿元。是陕西目前唯一的万吨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目前,项目一期2022年已建成投产,二期已于2022年10月份启动建设。 萍乡创普斯: 产能6万吨 。3月26日,萍乡创普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线点火仪式举行 山东创普斯: 产能18万吨 。1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12万吨硅碳负极(即30万吨磷酸铁锂正负极材料项目)。7月16日,山东创普斯年产18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建设推进会议召开,首期6条烧结窑炉的点火投产。 磷酸锰铁锂特点: 与磷酸铁锂结构类似, 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寿命长、耐过充的优点 ,同时铁、锰储量丰富、价格便宜,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应用:磷酸锰铁锂电池搭载于新能源汽车。 6月29日, 宁德时代的M3P磷酸锰铁锂电池 在2023年三季度可能将首发落地Model 3后轮驱动标准续航版改款车型。 8月, 奇瑞的星途牌等三款车型搭载“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 。 在磷酸锰铁锂赛道的企业情况是众星云集: 【德方纳米】11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已经于2023年一季度投产。 【乾运高科】2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于6月25日上午正式开工。 【天奈锦城】1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于6月开工。 【武汉正峰】6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产线点火仪式成功举行。 当升科技、珩创纳米、宁德时代泰锂能、光华科技、容百斯科兰德、亿纬、比亚迪…… 相关内容阅读: 1、 新秀将落地Model 3  磷酸锰铁锂电池到底有多猛 2、 磷酸锰铁锂 助锰启航 3、 中国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产能汇总表 4、 从容百全球战略发布会看磷酸锰铁锂的市场情况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或扫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 剑走偏锋还是大势所趋?BC电池再度引发光伏路线之争 降本仍是推广先决条件

    随着P型电池的效率已迫近瓶颈,光伏电池眼下正处于由P型向N型迭代的关键时期。但一直以来,具体的发展方向众说纷纭。由于TOPCon在N型电池中降本较快,在本轮转型中抢占先机,业内似已达成阶段共识。此时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却剑走偏锋转向BC电池,无疑是在风浪渐平的湖面再投下一块巨石。 BC技术路线究竟有什么魅力,值得隆基绿能决定全面押注?业内人士认为,BC电池效率可期,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成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积极意义在于,围绕BC电池协作完善技术环节与配套设备,或为全产业链带来降本增效的结果。无论如何,推动光伏前进的下一种可能已经出现,光伏市场的水越来越浑,风浪也越来越高。 电池技术路线暂无唯一解 TOPCon正抢占先机 作为被誉为“光伏茅”的行业领军企业,隆基绿能与竞争对手旗帜鲜明地选择阵营相比,在“后PERC”技术路线上一直未明确态度,而今突然“落锤”,迅速搅动市场神经。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BC电池将会是未来5-6年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双面和单面电池。因此,隆基接下来的计划投资项目将全部采用BC类技术。他还表示:“高转换效率的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行业的明珠。” 隆基绿能力推的BC电池(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是当前各类背接触结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通用名称。BC电池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此前并列的四大N型电池(TOPCon、HJT、钙钛矿、IBC)就有BC的一席之地。IBC、HBC、PBC、HPBC、ABC等全部属于BC电池。 兴储世纪总裁助理刘继茂向记者表示,BC电池是把栅线放在电池背面,可以提升正面效率,但同时也会降低背面发电量。其最大的特点是包罗万象,这种结构可以与PERC、TOPCon、HJT、钙钛矿等多种技术叠加。BC电池可以是P型,也可以做成N型。 “所以说BC电池和TOPCon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BC电池正面效率高,适合在分布式应用较多的单面组件,目前大型地面电站,更多采用双面组件。”刘继茂称。 BC电池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劣势。由于背接触结构的复杂性,BC电池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其成本与价格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市场上传统前接触电池占据主导地位,BC电池在市场推广和用户接受方面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来股份(300393.SZ)总经理林建伟接受采访时提出:“BC技术是个好技术,‘但5-6年内能取代TOPCon成为绝对主流’这种预测,有些过于乐观。虽然BC组件在效率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在产品美观性上相对于TOPCon和HJT,有一定优势,但其在双面率和技术专利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 林建伟认为,从成本来看,目前BC电池产线设备投资仍然较高,大概是TOPCON产线的2倍。目前具有BC成型产能的公司,产线良率最高在95%左右,而TOPCon产线的最高良率已达98%,相比之下TOPCon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对比目前主要的几种技术路线。首先,P型电池仍保持行业出货大头,但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其次,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6%,因此,两种N型电池技术路线在当前被大部分厂商视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技术方向。不过,异质结使用的银浆和靶材等耗材成本高,加之入局者不及TOPCon多,降本速度较慢。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记者表示,关于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论,在行业出清阶段,也许不会有唯一解。目前来看,相对主流的N型电池技术路线,BC电池不具备绝对优势,反而存在成本劣势。大部分厂商刚刚开始量产N型TOPCon电池,行业未必准备好了摘取BC电池这颗明珠。 转战BC电池的现实考量 隆基绿能欲重夺“王座”? 隆基绿能此前对电池技术的发展可谓多点开花,但转变到全面押注BC电池,亦有迹可循。HPBC电池片曾是隆基重点研发项目,全称为混合钝化背接触电池,这也是一种P型电池跟BC电池的技术融合,符合隆基利用P型产能的考虑。 但HPBC量产进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导致没有达到预期市场规模。在2022年年报交流会上,隆基透露,2023年的HPBC出货量目标已被下调,从原先的20GW-25GW,调低至最新的12GW-17GW。隆基首席科学家、负责HPBC的李华日前离职,也令HPBC商业化前景蒙上阴影。 而过去两年多,新型光伏电池加速迭代。在这一轮竞争中,头部企业中的晶科能源(688223.SH),在诸多企业还在摇摆不定的时期,就坚定地看好TOPCon技术,并迅速进入量产阶段。凭借先发优势,晶科能源交出了“炸裂”的2023期中业绩,净利润同比增超300%,首功当推加码TOPCon。 龙头效应加之TOPCon的成本优势,使其成了兼顾当下与未来的最优选择,转型中的企业们大多选择了TOPCon技术进行扩产。根据InfoLink预计,到2023年底,TOPCon名义产能将增加至近500 GW。 也有像爱康科技(002610.SZ)、东方日升(300118.SZ)等企业,更看好异质结的效率等优势,从而选择异质结路线。 但隆基绿能却对此较为冷淡,在今年的各种公开场合上,该公司高管频频表达“TOPCon是过渡性产品”的观点。钟宝申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表示,TOPCon和传统PERC电池相比,效率提升幅度太小,行业技术方面高度同质化,容易出现未赚钱就过剩的现象,且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苗头。 光伏的战场,技术为王,每次技术更迭都会重塑战局,这种布局延迟,将会带来落后于人的风险。 随着头部厂商相继披露2023年半年报以及光伏组件出货量数据,根据统计,隆基绿能电池出货量已经落后于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上半年以27-28GW的出货量排到第三。而且从2023年全年的产能预期来看,几乎所有厂商的产能都会大幅增长。 许杰向财联社记者分析,隆基绿能选择重点发力BC技术路线,而非继续在TOPCon电池技术方面死磕到底,也有更为现实的考虑。一来可借助HPBC消化过剩的P型硅片产能,继续积极出货;二是仍存有对P型路径依赖;三是隆基自己的技术并未处于TOPCon与HJT电池第一阵营,如果跟随行业转型,也无力寻求“霸主”地位。 “因此,站在隆基绿能的角度,必须另开一条道路,才有机会重回王座、重新制定行业标准,并以此建立行业生态。与其去争夺一个放眼过去满是竞争对手的市场,不如抓住新技术路线的先发优势。如果BC电池真的成为主流,隆基绿能或许会得偿所愿地再次成为‘话事人’。”许杰称。 技术与配套设备完善中 或为产业链降本增效 尽管相比TOPCon和HJT,光伏赛道布局BC电池的公司还相对较少,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配套。 美国太阳能公司SunPower是IBC电池先行者,2022年BC类电池全球出货超过1GW,主要来自其子公司Maxeon的贡献。目前,TCL中环(002129.SZ)持有Maxeon约27%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 国内具有BC电池成型产能的上市公司,除隆基绿能外,主要为爱旭股份(600732.SH),技术路径为ABC(All Back Contact)。预计公司将在2023年底共形成25GW ABC电池和组件产能,截至目前,爱旭股份已有4.5GW订单在手,都来自于海外客户。 而根据机构统计,2024年,隆基预计可出货30GW,爱旭预计出货20GW以上。 据业内共识,降本仍然是BC电池大规模量产的先决条件。爱旭股份在7月20日调研中透露,ABC组件在工艺难度不输HJT的条件下,预计明年年中和TOPCON成本打平,到年底和PERC成本打平。对于BC技术耗银量高的问题,爱旭股份已经在ABC组件上使用了电池无银化技术。 另一方面,由于BC电池背电机结构复杂,其加速推广有望带动激光设备、串焊机等增量设备需求,并催化辅材新品加速应用。其中,BC电池产线对激光设备需求明显。 帝尔激光(300776.SZ)近日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在2019年就取得BC电池激光设备订单,近年来,光伏企业加大对BC工艺的研发及投入,公司在2021年有头部公司中试线的BC激光设备出货,在2022年公司取得BC近40GW量产订单,包括N型工艺、P型工艺订单。2022年BC订单已交付完毕,2023年目前已签订单在陆续交付中,计划明年年初交付完毕。 此外,英诺激光(301021.SZ)披露,公司布局了面向BC、钙钛矿等多种电池技术所需激光器、光学模组或关键设备等业务,所推出的BC开膜设备等样机已交付给客户进行验证。海目星(688559.SH)表示,目前已拥有BC电池的相关技术储备,存在小量客户。 BC电池使用的银浆和靶材等耗材需求量高,也会助推相应市场增加规模。帝科股份(300842.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从2020年开始就已经实现了BC电池浆料的规模化供应,是国内首家提供BC电池浆料的金属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多家龙头客户BC电池的浆料供应商。苏州固锝(002079.SZ)年报中,也披露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BC电池用浆料已经实现吨级出货。

  • 【9.12锂电快讯】8月汽车及动力电池数据出炉 | 中汽协预计全年汽车销量或好于3%的增长预期

    【中汽协: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4.6万辆 同比增长27%】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7%和8.5%,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市场占有率达到32.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达到29.5%。 【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73.3GWh 同比增长46.8%】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3年8月动力和储能电池月度数据,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73.3GWh,环比增长7.4%,同比增长46.8%。其中动力电池产量占比为87.6%。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销量为65.0GWh,环比增长13.3%。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55.1GWh,环比增长3.7%;储能电池销量为9.9GWh,环比增长131.7%。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口12.5GWh,同比增长142.2%,环比增长0.3%。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2%。 【长远锂科:预计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今年全面建成投产】 长远锂科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已有部分产线投产,预计今年全面建成投产,已取得部分主要客户的订单,预计9月份向客户进行批量出货。此外,公司目前已取得PPES的订单,按PPES的要求进行持续供货,并积极扩展主流的海外客户,相关导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星SDI将在匈牙利投资电池研发项目 投资额达人民币4.59亿元】 匈牙利外交贸易部长Péter Szijjártó日前宣布,三星SDI将投资匈牙利225亿福林(约合人民币4.59亿元)进行研发专案,将提升电池容量及安全性,并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匈牙利政府将支持该投资项目55亿福林。 【北京昌平发放汽车消费券 每车最高可补贴9000元】 北京昌平区启动2023年第三期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总额1000万元,单次购车最高可享8000元补贴,水灾受损车主可额外再享1000元补贴。 》点击查看详情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全年汽车销量可能会好于3%的增长预期】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年初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将实现3%的正增长,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可能会好于预期。“今年以来,汽车出口表现非常好,商用车也在按照我们的预计增加,接下来几个月份的销量会高于去年。”此外,许海东预计,下半年不会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 相关阅读: 钴系产品价格连跌一个多月后反弹! 下周仍偏强?【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澳大利亚锂矿巨头MinRes或将收购新锂矿产权 【SMM分析】147亿!国轩北美超级电池工厂计划敲定了! 【SMM分析】终端需求恢复弱 电解液及六氟8月产量微增 【SMM分析】磷酸铁因下游需求不旺 8月产量环比微减 【SMM分析】8月电解钴市场维持下跌 后市电钴市场能否扭转 【SMM分析】动力电池巨头连发三大重磅公告 将在北美建电池产线 【SMM分析】动力消费表现均现弱稳 8月三元材料产出环减1% 【SMM分析】情绪指引占主导 周内电钴价格小幅上行 【SMM分析】国轩高科147亿在美建厂 【SMM分析】中国企业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中欧新能源合作成瞩目亮点 【SMM分析】8月下游需求无明显提升 负极产量仅环增1% 【SMM分析】8月隔膜产量环增4% 动储走势偏弱后续增幅将收窄? 【SMM分析】8月钴锂材料生产环比减量 电芯企业采购备货较为谨慎 【SMM分析】8月磷酸铁锂市场观望情绪较重 产量环减 【SMM分析】澳大利亚或将成为印度尼西亚电动车制造合作伙伴 【SMM分析】负极产能爬坡仍在继续 后续价格仍有下跌风险 【SMM数据】锰酸锂连续两月低迷 9月能否迎来拐点 【SMM分析】“碳”“氢”转化现象频出 后市供需表现如何 【SMM分析】浅析江西省发布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推动回收行业发展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