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型电池的效率已迫近瓶颈,光伏电池眼下正处于由P型向N型迭代的关键时期。但一直以来,具体的发展方向众说纷纭。由于TOPCon在N型电池中降本较快,在本轮转型中抢占先机,业内似已达成阶段共识。此时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却剑走偏锋转向BC电池,无疑是在风浪渐平的湖面再投下一块巨石。
BC技术路线究竟有什么魅力,值得隆基绿能决定全面押注?业内人士认为,BC电池效率可期,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成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积极意义在于,围绕BC电池协作完善技术环节与配套设备,或为全产业链带来降本增效的结果。无论如何,推动光伏前进的下一种可能已经出现,光伏市场的水越来越浑,风浪也越来越高。
电池技术路线暂无唯一解 TOPCon正抢占先机
作为被誉为“光伏茅”的行业领军企业,隆基绿能与竞争对手旗帜鲜明地选择阵营相比,在“后PERC”技术路线上一直未明确态度,而今突然“落锤”,迅速搅动市场神经。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BC电池将会是未来5-6年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双面和单面电池。因此,隆基接下来的计划投资项目将全部采用BC类技术。他还表示:“高转换效率的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行业的明珠。”
隆基绿能力推的BC电池(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是当前各类背接触结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通用名称。BC电池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此前并列的四大N型电池(TOPCon、HJT、钙钛矿、IBC)就有BC的一席之地。IBC、HBC、PBC、HPBC、ABC等全部属于BC电池。
兴储世纪总裁助理刘继茂向记者表示,BC电池是把栅线放在电池背面,可以提升正面效率,但同时也会降低背面发电量。其最大的特点是包罗万象,这种结构可以与PERC、TOPCon、HJT、钙钛矿等多种技术叠加。BC电池可以是P型,也可以做成N型。
“所以说BC电池和TOPCon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BC电池正面效率高,适合在分布式应用较多的单面组件,目前大型地面电站,更多采用双面组件。”刘继茂称。
BC电池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劣势。由于背接触结构的复杂性,BC电池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其成本与价格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市场上传统前接触电池占据主导地位,BC电池在市场推广和用户接受方面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来股份(300393.SZ)总经理林建伟接受采访时提出:“BC技术是个好技术,‘但5-6年内能取代TOPCon成为绝对主流’这种预测,有些过于乐观。虽然BC组件在效率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在产品美观性上相对于TOPCon和HJT,有一定优势,但其在双面率和技术专利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
林建伟认为,从成本来看,目前BC电池产线设备投资仍然较高,大概是TOPCON产线的2倍。目前具有BC成型产能的公司,产线良率最高在95%左右,而TOPCon产线的最高良率已达98%,相比之下TOPCon优势还是非常明显。
对比目前主要的几种技术路线。首先,P型电池仍保持行业出货大头,但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其次,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6%,因此,两种N型电池技术路线在当前被大部分厂商视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技术方向。不过,异质结使用的银浆和靶材等耗材成本高,加之入局者不及TOPCon多,降本速度较慢。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记者表示,关于电池技术路线的争论,在行业出清阶段,也许不会有唯一解。目前来看,相对主流的N型电池技术路线,BC电池不具备绝对优势,反而存在成本劣势。大部分厂商刚刚开始量产N型TOPCon电池,行业未必准备好了摘取BC电池这颗明珠。
转战BC电池的现实考量 隆基绿能欲重夺“王座”?
隆基绿能此前对电池技术的发展可谓多点开花,但转变到全面押注BC电池,亦有迹可循。HPBC电池片曾是隆基重点研发项目,全称为混合钝化背接触电池,这也是一种P型电池跟BC电池的技术融合,符合隆基利用P型产能的考虑。
但HPBC量产进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导致没有达到预期市场规模。在2022年年报交流会上,隆基透露,2023年的HPBC出货量目标已被下调,从原先的20GW-25GW,调低至最新的12GW-17GW。隆基首席科学家、负责HPBC的李华日前离职,也令HPBC商业化前景蒙上阴影。
而过去两年多,新型光伏电池加速迭代。在这一轮竞争中,头部企业中的晶科能源(688223.SH),在诸多企业还在摇摆不定的时期,就坚定地看好TOPCon技术,并迅速进入量产阶段。凭借先发优势,晶科能源交出了“炸裂”的2023期中业绩,净利润同比增超300%,首功当推加码TOPCon。
龙头效应加之TOPCon的成本优势,使其成了兼顾当下与未来的最优选择,转型中的企业们大多选择了TOPCon技术进行扩产。根据InfoLink预计,到2023年底,TOPCon名义产能将增加至近500 GW。
也有像爱康科技(002610.SZ)、东方日升(300118.SZ)等企业,更看好异质结的效率等优势,从而选择异质结路线。
但隆基绿能却对此较为冷淡,在今年的各种公开场合上,该公司高管频频表达“TOPCon是过渡性产品”的观点。钟宝申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表示,TOPCon和传统PERC电池相比,效率提升幅度太小,行业技术方面高度同质化,容易出现未赚钱就过剩的现象,且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苗头。
光伏的战场,技术为王,每次技术更迭都会重塑战局,这种布局延迟,将会带来落后于人的风险。
随着头部厂商相继披露2023年半年报以及光伏组件出货量数据,根据统计,隆基绿能电池出货量已经落后于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上半年以27-28GW的出货量排到第三。而且从2023年全年的产能预期来看,几乎所有厂商的产能都会大幅增长。
许杰向财联社记者分析,隆基绿能选择重点发力BC技术路线,而非继续在TOPCon电池技术方面死磕到底,也有更为现实的考虑。一来可借助HPBC消化过剩的P型硅片产能,继续积极出货;二是仍存有对P型路径依赖;三是隆基自己的技术并未处于TOPCon与HJT电池第一阵营,如果跟随行业转型,也无力寻求“霸主”地位。
“因此,站在隆基绿能的角度,必须另开一条道路,才有机会重回王座、重新制定行业标准,并以此建立行业生态。与其去争夺一个放眼过去满是竞争对手的市场,不如抓住新技术路线的先发优势。如果BC电池真的成为主流,隆基绿能或许会得偿所愿地再次成为‘话事人’。”许杰称。
技术与配套设备完善中 或为产业链降本增效
尽管相比TOPCon和HJT,光伏赛道布局BC电池的公司还相对较少,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配套。
美国太阳能公司SunPower是IBC电池先行者,2022年BC类电池全球出货超过1GW,主要来自其子公司Maxeon的贡献。目前,TCL中环(002129.SZ)持有Maxeon约27%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
国内具有BC电池成型产能的上市公司,除隆基绿能外,主要为爱旭股份(600732.SH),技术路径为ABC(All Back Contact)。预计公司将在2023年底共形成25GW ABC电池和组件产能,截至目前,爱旭股份已有4.5GW订单在手,都来自于海外客户。
而根据机构统计,2024年,隆基预计可出货30GW,爱旭预计出货20GW以上。
据业内共识,降本仍然是BC电池大规模量产的先决条件。爱旭股份在7月20日调研中透露,ABC组件在工艺难度不输HJT的条件下,预计明年年中和TOPCON成本打平,到年底和PERC成本打平。对于BC技术耗银量高的问题,爱旭股份已经在ABC组件上使用了电池无银化技术。
另一方面,由于BC电池背电机结构复杂,其加速推广有望带动激光设备、串焊机等增量设备需求,并催化辅材新品加速应用。其中,BC电池产线对激光设备需求明显。
帝尔激光(300776.SZ)近日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在2019年就取得BC电池激光设备订单,近年来,光伏企业加大对BC工艺的研发及投入,公司在2021年有头部公司中试线的BC激光设备出货,在2022年公司取得BC近40GW量产订单,包括N型工艺、P型工艺订单。2022年BC订单已交付完毕,2023年目前已签订单在陆续交付中,计划明年年初交付完毕。
此外,英诺激光(301021.SZ)披露,公司布局了面向BC、钙钛矿等多种电池技术所需激光器、光学模组或关键设备等业务,所推出的BC开膜设备等样机已交付给客户进行验证。海目星(688559.SH)表示,目前已拥有BC电池的相关技术储备,存在小量客户。
BC电池使用的银浆和靶材等耗材需求量高,也会助推相应市场增加规模。帝科股份(300842.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从2020年开始就已经实现了BC电池浆料的规模化供应,是国内首家提供BC电池浆料的金属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多家龙头客户BC电池的浆料供应商。苏州固锝(002079.SZ)年报中,也披露全资子公司苏州晶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BC电池用浆料已经实现吨级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