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中信建投发布研究报告称,当下时间点看更看好产业化明确,且不断迭代进步的TOPCon,同时对HJT降本情况高度关注。组件溢价核心看效率差以及单瓦发电量增益,TOPCon导入双面POLY后,HJT对比TOPCon在线性衰减、温度系数上具有优势,对应3-4分溢价,但成本也比TOPCon高出2-4分。未来2-3年TOPCon设备投资回收期仍然领先,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 TOPCon产品仍然是性价比最优的电池技术。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光伏的本质是投资品,脱离成本去谈技术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新技术是否会导入大规模量产,核心驱动因素有两个:1)下游客户IRR是否有提升。2)制造企业设备投资回收是否足够快。 以TOPCon为例,在当前溢价下客户IRR优于PERC组件,同时TOPCon电池单瓦盈利1毛3-1毛4(当前情况下可能更高),设备投资回收期1年出头,引发产业大规模扩产,成为主流技术 而设备投资回收期一方面由设备投资决定,另一方面由产品单瓦盈利所决定(看产品溢价以及成本增幅),从这一结论来看,TOPCon和异质结当下差距大,不存在竞争关系。 组件溢价核心看效率差以及单瓦发电量增益,当下双方差距不明显。PVinfolink数据显示目前HJT相对TOPCon组件溢价1毛以上,核心原因在于HJT当前供货量少,成本较高,且终端客户以海外高端客户为主,价格接受度高,因此表观价格较TOPCon高出不少,实质是成本高价格下不来,只能面对小众市场,不是主流。 从效率提升空间来看,两者差异很小,且目TOPCon产业化进展更快。但如果HJT能够大规模量产,相对TOPCon的溢价必然取决于两者的效率差以及单瓦发电量增益。 目前全银HJT效率略高于TOPCon,银包铜+0bb方案与TOPCon效率基本一致,且往后看2024年TOPCon导入双面POLY效率将达到26%以上,即使HJT导入电镀工艺,两者效率仍然在同一水平线上。长期来看双面TOPCon极限效率28.7%,HJT极限效率28.5%,因此HJT难以通过效率优势获得溢价。另外在单瓦发电量上,HJT温度系数、线性衰减更优,预计能带来3-4分溢价。 TOPCon设备投资回收期领先,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2023年底情景下,假设HJT采用0bb+银包铜方案,单瓦成本只比TOPCon高出4分左右,效率与TOPCon打平,售价假设高出4分(单瓦发电量增益带来),预计HJT设备投资回收期2.5年,TOPCon 1.2年。2024年底,HJT采用0bb+电镀铜方案,TOPCon导入双面POLY以及0BB,预计HJT单瓦成本仍然高于TOPCon 2-3分,设备投资回收期HJT 4年,TOPCon 2年。 HJT成本相较于去年已明显下降,电镀处于0-1阶段弹性较大。虽然从性价比角度HJT仍然弱于TOPCon但采用0bb+电镀/银包铜工艺之后,HJT成本相较于全银方案确实已明显下降,建议关注后续其他提效降本路线。电镀铜目前处于0-1阶段,即使仍然存在设备投资成本高、工艺复杂以及环保等问题,但已有BC电池路线计划采用电镀技术,量产初期设备弹性较大。 TOPCon处于技术快速迭代期,持续看好头部企业的产品领先性,重点关注0bb、双面POLY等产业趋势。当前市场认为2024年TOPCon面临同质化竞争,盈利能力可能下降。但TOPCon目前还远未到“类PERC化”的阶段,长期技术升级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放量,中游制造业加速扩产,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当前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较大,且有部分新玩家计划扩产,若后续原材料充足,且各环节扩产均能落地,预计行业竞争可能会加剧。 2、电网消纳等环节出现瓶颈导致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欧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并网速度较快,可能会对电网消纳能力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可能会使得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 3、新技术快速扩散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目前光伏行业TOPCon电池扩大计划规模较大,如果后续行业扩产提速且各玩家之间差距不大,那么可能会造成TOPCon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9月7日,中来股份发布关于重要项目的投资进展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一期8GW已投产,二期8GW项目设备正在逐步进场、安装。 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完成硅料项目公司的新设,硅料项目已取得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目前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与节能评估报告正在委托第三方编制中,处于前期报批手续的第三方评估阶段。 年产2.5亿平方米通用型(透明、白色、黑色等)光伏背板项目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审批,并已取得环评批复,后续公司将加快推进该项目工作。
当地时间9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声明,宣布国轩高科(002074)将斥资20亿美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计划明年投产。 国轩高科在伊利诺伊州的选址曾是一个制造基地,将在现有基础上建造工厂,该工厂占地150英亩,位于芝加哥南部的曼特诺(Manteno),预计能够生产1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芯。 伊利诺伊州州长J.B. Pritzker表示,国轩高科的工厂将创造2600个就业岗位,是该州“数十年来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该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芯、电池组生产和储能系统,获得该州提供的5.36亿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激励措施。 此外,作为伊利诺伊州激励计划的一部分,国轩高科将有资格在30年内获得2.1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电池网注意到,去年10月,美国密歇根州州政府发布公告称,国轩高科美国子公司Gotion将在大急流城(Big Rapids)投资建设电池材料工厂。 公告内容显示, Gotion将在大急流城启动多阶段项目,在当地建立一个电池组件制造设施,为整个北美和全球不断增长的客户群提供服务。一旦完工,大急流城的设施预计年产电池阴极材料15万吨,项目面积占地约260英亩。据悉,Gotion的投资金额约23.64亿美元,项目将创造2350个就业机会。 此外,Gotion还计划建造两座55万平方英尺的生产工厂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该项目将涉及建造两家专门用于生产阳极的生产工厂,最终年产5万吨电池阳极材料。 据悉,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52.39亿元,同比增长76.42%,公司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23.75%。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收104.78亿元,同比增长58.5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8.76%;同时,公司储能业务占比不断扩大,收入规模达到41.47亿元,同比增长224.33%,占营收比重达27.21%。 海外业务方面,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海外地区(含港澳台)实现营业收入30.62亿元,同比增长296.74%,已大幅超过2022年全年的海外营收规模。海外业务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上半年的8.94%提升至目前的20.09%。 国轩高科储能业务在海外市场也表现出色。据公开消息,公司已向美国市场出口了1GWh+的储能产品。 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欧美、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新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线以及在印尼、阿根廷、美国等地的原材料基地逐步走向落地;与欧洲动力电池制造商InoBat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开拓欧洲市场;与易捷特战略合作,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供货;还同越南车企VinFast共同打造越南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工厂,加快布局东南亚市场。此外,公司与印度TATA、泰国Nuovo Plus、日本爱迪生能源等知名海外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SMM9月10日讯, 8月, 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21,700吨 (7月122,000吨,8月预计120,400吨), 环比变化-0.2% ,同比增长59.8%,累计同比增长91%。 图:中国磷酸铁产量和开工率 整体来看, 8月碳酸锂价格下行,磷酸铁锂企业减少原料采购,以消化库存为主 。因磷酸铁锂企业采购原料的积极性降低,磷酸铁需求受到抑制,产销量较7月微跌。8月原预估产量为120,400吨,实质产量为121,700吨,稍好于预期。磷酸铁锂行业的核心原料碳酸锂价格下行,引发整个市场的驻足观望情绪,下游订单不旺。碳酸锂市场走弱,叠加动力和储能需求不佳,电芯厂提货延期。磷酸铁锂生产企业降低生产预期,减少原料采购以能消化库存避免过大利润损失,使得磷酸铁销量下滑。大家不禁问: 金九银十还会来吗? 成本方面,8月生产成本上行。磷源中的磷酸和工业级磷酸一铵价格上涨;其它辅料如双氧水、氨水(液氨)、液碱等价格亦在上涨,整体成本上涨400-500元/吨。8月底9月初的月度谈谈单,磷酸铁的价格上行100-200元/吨,而近两个月成本上面,已经有千元左右的上涨。预计9月下旬,随着秋季追肥结束,磷化工市场价格会有下行空间。 至于对金九银十的期望,将会远低于行业预期。动力端汽车库存不低,储能发力不强,终端拉动增幅较为有限。9月已来而10月也在不远处招手,是金是银,大家拭目以待。 9月原料价格高企,下游订单不旺,磷酸铁生产积极性减弱,根据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另外,上半年新投产能集中开始爬坡,贡献少量增量 。预计 2023年9月磷酸铁产量达127,000吨,环比变化4.4%,同比增长41.2% 。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或扫微信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辛鑫 021-51595829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当地时间9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预计将生产10GWh(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的锂离子电池芯,计划2024年投产。9月10日,国轩高科有关人士也对记者确认了相关投资项目。对此,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中国上市公司纷纷在海外建厂布局,因为目前海外市场对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优势产业链的需求也是重要的市场机遇。 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消息 国轩高科在安徽桐城的生产基地 该州最大动力电池投资项目 国轩高科介绍,当地时间9月8日,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美国国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宣布,公司将于伊利诺伊州坎卡基县曼特诺镇建设年产40GWh电池工厂。据悉这是迄今为止该州最大的动力电池投资项目,有望为当地带来2600个就业岗位。 根据规划,国轩伊利诺伊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芯、Pack和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全部投产后将具备10GWh年产Pack产能和40GWh年产电芯产能。该工厂将基于当地现有的一座工厂分两期改造完成,预计占地910亩。其中一期工厂改造完成后,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该工厂落地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对北美地区现有和潜在合作伙伴供应能力,满足电动汽车行业不断增长的电池需求。 目前,美国国轩已获得伊利诺伊州REV(Reimagining Energy and Vehicles)政府激励项目的支持,并有望成为伊利诺伊州“投资伊利诺伊”基金的首位受益者。伊利诺伊州围绕建设综合电动汽车中心的目标,还将资助附近一所新的制造培训学院,通过培训劳动者支持当地产业发展。 “今天,在此宣布伊利诺伊迄今为止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投资,代表我们在前进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很高兴世界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来到伊利诺伊。”伊利诺伊州州长杰伊·罗伯特·普利兹克(J.B.Pritzker)表示,“这座创造2600个新工作岗位的国轩高科超级电池工厂,是数十年来本州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这在证明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商业机遇。”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历时一年,国轩高科最终落户伊利诺伊州建设电池工厂,预计到明年底,包括伊利诺伊工厂一期工程在内,国轩在全球的电池产能将超过200GWh,“国轩落户伊利诺伊,我们没有破土建立一个新工厂,而是改造一个老工厂,让这里过去的辉煌再现,这是我们对资源的珍惜和尊重。我们坚信,国轩的电池制造技术,必将为北美的汽车电动化、美中的经贸交流,增添力量。” 宁德时代旗下德国时代新能源科技(图林根)有限公司 福特汽车在密歇根州的车间 中国头部动力电池公司加快出海布局 “出海已经是各家的核心战略了。”有国内动力电池上市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从模组、Pack入手布局是明智之举,原因在于,一是难度和挑战比直接造电芯要低一些;二是可以快速形成供应服务能力,在海外市场立足;三是海外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也是重要的市场机遇。 针对美国福特汽车和宁德时代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动力电池工厂的传闻,2023年2月14日,宁德时代有关人士回应记者称,宁德时代已接受美国福特公司的合作邀约,将为其在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并就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双方携手合作为市场提供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种模式是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强强互补。 2月14日,福特汽车也宣布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该工厂为福特全资所有,预计于2026年投入生产,年产能约为35吉瓦时(GWh),每年可为约40万辆福特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包。到2026年,福特将在电动汽车上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福特汽车方面表示,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福特与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宁德时代将为福特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生产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福特工程师将会负责电芯与整车集成工作。 宁德时代和福特此前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2022年7月,福特便与宁德时代达成了电池供应协议,后者将为前者旗下的Mach-E以及F-150 Lightning等新能源电动车型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包。 有业内专家指出,双方有很强的在美国建厂合作的动力,一方面是宁德时代希望打入北美市场,在当地设厂生产可以更顺利地进入市场,同时另一方面,美国此前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也让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池成本变得更低。根据该法案,每块电池的补贴最高可以达到35美元每千瓦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制造成本。福特希望能够通过更低的生产成本,来应对竞争对手特斯拉的价格战。 “当前行业处于关键发展阶段。低碳发展,合作共赢。为欧洲的本土配套,我们也做好了准备。”在日前举行的2023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说。她透露,中创新航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已在葡萄牙按计划推进,首期15GWh的产能,后续会根据市场规模和客户需求实施扩产。 刘静瑜进一步指出,中创新航在欧洲会建立完整的运营体系,公司已启动欧洲本土供应链的建设,在资源供应、材料加工、设计服务、基础建设等方面已与本土企业开启了合作。 同时,中创新航也关注到了欧洲相关的法案和规定的要求,在碳足迹、电池护照、电池回收、材料再生与再利用、负责任供应链等方面具体落实。
安徽的产业基金又有新动向。 近日,安徽省内的芜湖、肥西、滁州三城先后宣布成立规模10亿元的产业基金,都要投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这是今年8月,安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提出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后,各地在投资上发力的最新进展。 这三城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也都有着关键位置。芜湖是安徽的汽车产业重镇,奇瑞汽车是当地领军企业。芜湖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目前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家。 肥西则是安徽首个“千亿县”,新能源汽车亦是其首位产业。目前,肥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集聚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近100家,涵盖新能源汽车及“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总投资超600亿,满产产值近2000亿。 与以上两地不同,滁州的优势产业则主要在光伏,全市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产能,占全省产能的一半。 对于多地集中发力新能源,一位服务过安徽新能源项目的投行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安徽现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当重视,省内各市已经“卷起来”了。基金招商是大家都在做的,预计之后还会有其他城市设立相关基金。这位投行人士称,最近有不少机构看到了机会,想来安徽募资。 芜湖、肥西、滁州“出击” 落地滁州的“华文清能一期基金”,就由CMC资本(华人文化股权投资)募集。CMC资本此前主要以泛文化、互联网、新消费投资为主,投出过哔哩哔哩、快手、逸仙电商、流利说等知名项目。这次的“华文清能一期基金”是旗下首支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基金。其创始管理合伙人黎瑞刚表示,这是CMC资本在新能源、新材料投资领域的重要布局。 这支基金得到了安徽国资LP的大力支持,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安徽省“三重一创”二期基金是其基石投资人,滁州城投集团也出资了1.6亿。 据悉,这支基金将聚焦锂电池、光伏、氢能、LNG等新能源板块,投资布局涵盖核心零部件、上游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等产业链薄弱环节。 落地肥西的,是安徽省内首支县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中安新能源汽车基金,这支基金身上的安徽国资印记,则更为浓厚。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中安新能源汽车专项基金采用双GP管理模式,由中安资本、紫蓬私募作为共同管理机构。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中安资本和紫蓬私募分别由安徽铁路基金以及肥西产投全资控股。 这支县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也得到了安徽国资和省内上市企业的支持。第一大出资方是江淮汽车,认缴了3亿元;肥西运河产业基金出资2.97亿元;安徽铁路基金和安徽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分别出资2.4亿元、1.5亿元。 肥西对于该基金有着相当明确的规划,称要通过投资锁定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头部资源,全力展开产业链招商布局,进一步提高肥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肥西通过招商已吸引到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供应商均胜安全、滑板底盘先行者悠跑科技、电池系统领跑企业华霆动力等二十多家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 一家落地肥西的企业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肥西当地的支持力度很大,在项目落地过程中会一直给予关注。 肥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琳曾表示,随着电池、芯片、整车集成等企业的落地投产,肥西正冲刺新能汽车核心产业链的闭环。 芜湖的10亿元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芜湖华安战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是和华安证券旗下的机构华富嘉业合作。华安证券的前身是安徽省证券公司,2000年增资改制并更名为华安证券。 这次华富嘉业管理的芜湖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由安徽省碳中和基金、芜湖繁昌区国资、芜湖产投出资,是首支省、市、区三级联动成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重点聚焦绿色能源、绿色环保、能源科技和碳科技等领域及产业链相关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标万亿的“首位产业” 通过基金招引新能源产业链项目落地,是以上三地基金共同的重点。在上文的投行人士看来, 安徽多地发力新能源投资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不久前安徽省宣布建设万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今年6月,安徽省召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会议首次明确新能源汽车为安徽的首位产业。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强调,在全省上下奋力营造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省汽车产业尽快迈上万亿级新台阶。 今年8月,安徽再次召开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 到2027年打造2家至3家全球一流汽车整车企业和世界级汽车自主品牌,力争2家至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突破500亿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省财政厅宣布, 将探索通过“1+2+1”的资金组合方式,连续五年大体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全力支持我省汽车产业发展。其中,“1”是指省财政100亿元,“2”是指全省财政不少于200亿元,最后“1”是指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1000亿元。 截至目前,安徽省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超过40亿元、累计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22.3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此之前,安徽省已经设立了总规模几百亿的母基金。今年4月,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为120亿人民币,后续还将通过设立子基金及直投方式,形成约400亿元的母子基金群。 股权穿透显示,安徽省财金投资有限公司是该公司最大股东,出资比例35%,长江成长资本是第二大股东,出资比例20%,安徽省皖能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第三大股东,出资比例15.99%,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财政厅。 同一时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在芜湖启动运营。该基金总规模180亿元,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此外,还有规模50亿元的安徽省碳中和基金、规模10亿元的芜湖先进制造产业链母基金…… 安徽省正在用产业基金招引方式,表现出奋发急进的进取心。
9月9日消息,来自中国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已经选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投资20亿美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座超级工厂,该工厂将于明年投产。 据悉,国轩高科的新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芯、电池组生产和能源存储系统,可享受价值5.36亿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的州激励,作为伊利诺伊州激励计划的一部分,国轩高科将有资格在30年内获得2.1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国轩高科在伊利诺伊州的选址曾是一个制造基地,它将在现有基础上建造工厂,而不是从头开始,该工厂占地150英亩,位于芝加哥南部的曼特诺(Manteno),预计能够生产1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芯。 该州州长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工厂将创造2600个工作岗位,是“几十年来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辛鑫 021-51595829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王一帆 021-20707914 周致丞021-51666711
当地时间9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声明,宣布国轩高科(002074)将斥资20亿美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计划明年投产。 国轩高科在伊利诺伊州的选址曾是一个制造基地,将在现有基础上建造工厂,该工厂占地150英亩,位于芝加哥南部的曼特诺(Manteno),预计能够生产1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芯。 伊利诺伊州州长J.B. Pritzker表示,国轩高科的工厂将创造2600个就业岗位,是该州“数十年来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该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芯、电池组生产和储能系统,获得该州提供的5.36亿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激励措施。 此外,作为伊利诺伊州激励计划的一部分,国轩高科将有资格在30年内获得2.1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电池网注意到,去年10月,美国密歇根州州政府发布公告称,国轩高科美国子公司Gotion将在大急流城(Big Rapids)投资建设电池材料工厂。 公告内容显示, Gotion将在大急流城启动多阶段项目,在当地建立一个电池组件制造设施,为整个北美和全球不断增长的客户群提供服务。一旦完工,大急流城的设施预计年产电池阴极材料15万吨,项目面积占地约260英亩。据悉,Gotion的投资金额约23.64亿美元,项目将创造2350个就业机会。 此外,Gotion还计划建造两座55万平方英尺的生产工厂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该项目将涉及建造两家专门用于生产阳极的生产工厂,最终年产5万吨电池阳极材料。 据悉,今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52.39亿元,同比增长76.42%,公司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23.75%。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收104.78亿元,同比增长58.5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8.76%;同时,公司储能业务占比不断扩大,收入规模达到41.47亿元,同比增长224.33%,占营收比重达27.21%。 海外业务方面,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海外地区(含港澳台)实现营业收入30.62亿元,同比增长296.74%,已大幅超过2022年全年的海外营收规模。海外业务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上半年的8.94%提升至目前的20.09%。 国轩高科储能业务在海外市场也表现出色。据公开消息,公司已向美国市场出口了1GWh+的储能产品。 上半年,国轩高科在欧美、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新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线以及在印尼、阿根廷、美国等地的原材料基地逐步走向落地;与欧洲动力电池制造商InoBat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开拓欧洲市场;与易捷特战略合作,进入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供应商体系并供货;还同越南车企VinFast共同打造越南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工厂,加快布局东南亚市场。此外,公司与印度TATA、泰国Nuovo Plus、日本爱迪生能源等知名海外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公司】惠强新材8月隔膜产销均破亿㎡ 预计10月底年产能将超20亿㎡ 9月1日,从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强新材”)传来捷报:惠强新材2023年8月份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双双突破1亿平方米,这是惠强新材在2022年9月份实现产销量5000万平方米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实现的业绩翻番。 据悉 ,惠强新材专注高品质锂电池隔膜研发、制造、销售,在巩固扩大河南驻马店、湖北武汉、襄阳三个智能制造基地的同时,新扩增安徽合肥基地。截止到2023年8月底,惠强新材总产能在2022年13条流延产线9.25亿平方米设计产能基础上,又新增8条产线,年总产能超过15亿平方米,预计在2023年10月底还会新增10条产线,总产线将达31条线,年总产能超过20亿平方米。(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焦点】金力股份与中兴新材科创板IPO在途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1-8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共有82家更新了IPO动态,其中,25家于今年完成上市,54家IPO在途,3家终止IPO进程。 在隔膜领域,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力股份”)与深圳中兴新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新材”)均科创板IPO在途,并已进入问询阶段。其中,金力股份拟募资13.10亿元,用于湖北金力高性能电池隔膜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中兴新材拟募资13.00亿元,用于武汉中兴新材生产研发基地技术改造项目、锂电池干法隔膜及功能涂覆隔膜智能制造项目、微纳功能膜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上半年璞泰来涂覆加工量(销量)21.51亿㎡ 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的41.36% 9月4日,璞泰来(603659)披露接待调研活动记录表。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基膜及涂覆加工业务方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8亿元,同比增长16.4%;2023年上半年,公司涂覆加工量(销量)达到21.51亿㎡,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52亿㎡)的41.36%,市场占有率保持持续领先,规模经济凸显。基膜方面:新一代基膜产线去年底投产,已实现运行,单线产能及生产效率领先,在单位成本、产品性能等均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23年上半年,基膜销量达到8,148万㎡,同比增长50.1%。PVDF方面:PVDF单价因原料成本下降而同步调整;2023上半年销量达到4,022吨,同比增长43.8%。(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恩捷股份:欧洲匈牙利隔膜生产基地今年将完成全部产线的安装投产 9月5日,恩捷股份(002812)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已在欧洲匈牙利建设隔膜生产基地,今年将完成全部产线的安装投产,为未来供应海外做好准备。公司持续推行国际化战略,增强全球竞争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沧州明珠:公司芜湖湿法隔膜项目生产的产品已经送检 9月1日,沧州明珠(00210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干法隔膜产能约1亿平方米;湿法隔膜产能目前1.9亿平方米,湿法隔膜目前还有芜湖的在建产能4亿平方米以及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披露的投资建设年产1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的项目。目前公司芜湖湿法隔膜项目生产的产品已经送检。2023年度公司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销量目标是4.85亿平方米。(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中材科技具有年产16亿平米以上隔膜生产能力 月产出在1.5亿平左右 9月5日,中材科技(002080)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介绍,中材科技具有年产16亿平米以上隔膜生产能力,月产出在1.5亿平左右。(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 涂覆隔膜市场或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靠拢 近年来,涂覆隔膜由于能够有效提升锂电池隔膜性能,在锂电池隔膜中占比不断提升,山西证券日前研报预计,今年涂覆膜占整体出货量可达50%。伴随相关企业布局持续深入,涂覆市场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靠拢。近日,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交流中介绍,上半年公司涂覆加工量(销量)达到21.51亿㎡,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52亿㎡)的41.36%。
9月8日消息,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近日印发了《绍兴市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其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构建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维修、保养、回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城乡新能源汽车年销量6万辆以上,建成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50家以上。 据悉,《方案》分为健全城乡销售服务网络、激发乡村汽车消费潜力、优化政策要素保障举措三个方面10条措施。 其中,针对健全城乡销售服务网络,《方案》提出要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供给。支持优势企业提升产能,优化生产布局,培育一批新能源整车头部企业。发挥绍兴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鼓励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针对县乡地区消费需求,开发更多适配乡村生产生活的经济实用车型,特别是载货微型面包车、微型卡车、轻型卡车等。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化技术变革,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降低核心零配件价格。 同时,要加快销售服务网点布局,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布局县域销售服务网点,并向周边乡村辐射延伸。推进新能源汽车厂商、销售商、维修服务商等组建下乡服务联盟,探索企业“联合下沉”服务模式,新建一批服务集约、业态多元的新能源汽车共享服务中心(网点),集成品牌汽车销售、新车试驾、维修保养、汽车救援、充换电等服务功能。对开展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维保等相关服务的企业或投资项目,由各区、县(市)根据实际制定标准,给予一定奖补。 另外,要强化应急抢修服务,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布局建设,力争实现城乡汽车维修需求半小时触达。鼓励、引导燃油车维修企业向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领域拓展。 此外,在激发乡村汽车消费潜力方面,《方案》明确要创新新能源汽车下乡促销举措。落实国家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促销、巡展活动,引导企业推出以旧换新、购车赠送充电桩等配套活动,对消费者购置相关新能源车型(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执行),给予不低于2000元/辆补贴(可同步享受其他汽车促销优惠政策),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区、县(市)根据购置价格自行确定。 加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推介力度,鼓励各地采用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方式,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对特殊人才、产业工匠等特定人群购车,加大优惠补贴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绍兴市新能源汽车下乡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