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SMM9月8日讯: 2023年8月,中国负极材料 产量146,630吨,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8%。 本月下游动力端需求多维持平稳无明显提振,储能端出现部分厂家小幅减量,消费端虽有所好转但因市场体量较小增量有限;供应端产能仍在爬坡且市场头部效应显著,但受需求影响本月市场产量仅有小幅增长。 9月,预计动力需求维持平稳,储能临近交付节点或有所增量,在部分企业产能释放下市场供应或维持小增趋势。 9月中国负极材料产量149,900吨,环比上涨2%,同比上涨7%。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SMM9月8日讯,8月隔膜产量达13.75亿平方米,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70%。 8月当月隔膜市场整体走势较为平稳,供应端,8月部分隔膜头部大厂关键产能逐步投产释放,二三线及新势力亦有产线仍在爬坡验证之中,市场有效产能持续上行,多数厂商在下游订单加持下开工依旧维持高位,市场供应量仍呈增势。 近期隔膜上游PE、PP原材料价格受国际油价走高影响小幅上涨,当前下游动储需求均走势较弱,动力市场新能源汽车当前正值销售淡季,下游冲量乏力,对上游锂电隔膜采买、提货增速有所放缓,储能端,海外美国市场受光伏组件进口受限及欧洲市场高库存影响下,海外市场需求不振,国内市场亦库存高企,部分电芯企业排产存在下行预期,对锂电隔膜需求亦有所下行,至9月时订单压力或将逐步传导至上游。整体来看,在下游电芯端排产整体均不及此前市场冲量预期的情况下,锂电隔膜需求增速或将逐步放缓。SMM预计,9月,中国锂电隔膜产量将达14.05亿平方米,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92%。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SMM9月8日讯: 碳酸锂 8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45,022吨,环比减少1%,同比增长51%。辉石方面,虽有部分企业由于矿料不足减产,但是前期检修的企业恢复,叠加新项目及转产项目投产爬坡,导致辉石冶炼碳酸锂产量有所增加。云母方面,外采矿料减少叠加企业检修导致云母冶炼端有所减产。盐湖方面,季节性增产导致产量整体仍维持增长之势。回收方面,部分产线升级改造减产,叠加成本和价格倒挂倒逼外采原料企业减停产,导致回收碳酸锂产量减少。综合来看,8月整体碳酸锂产量减少。预计9月,虽有新增项目投产爬坡,但锂盐价格呈现跌势导致外采原料企业持续性亏损,倒逼其减停产,行业整体开工率仍下行,预计9月产量为42,154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长29%。 氢氧化锂 8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5,352吨,环比下滑5%,同比增长46%。由于行业库存居高不下,在整体高镍需求不振,下游提货进度缓慢且短期无明显好转预期的背景下,氢氧化锂市场供需过剩状态维持,价格持续走低。而随着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价格持续倒挂且价差仍有扩大之时,行业开工低位维持,部分锂盐厂因经济性转产碳酸锂,带动苛化法氢氧化锂产量有所下行,致市场供应回撤。9月氢氧化锂产量25,059吨,环比下滑1%,同比上涨4%。 硫酸钴 8月,中国硫酸钴产量为7,402金吨,环比减少12%,同比增加15%。供应端,由于硫酸钴价格在8月处于下跌行情,原生料钴盐企业前期中间品成本较高,且7月中下旬以来下游采买需求较弱,开工率总体有所下行。由于氯化钴相较于硫酸钴的金属价格升水,部分企业维持将硫酸钴产线转化为氯化钴。回收料企业由于黑粉回收困难且系数维持高位,成本难以摊平,产量下降。需求端,8月三元前驱产量有所上升,但是一体化前驱大厂以自供钴盐为主外采需求较弱,下游市场观望情绪较重,消化前期库存。预计9月,需求端,三元前驱市场总体排产下行,对钴需求量下降。供应端,一体化企业由于下游需求走弱开工率有所下行。由于黑粉回收困难且部分企业中间品存在暂时性错配,冶炼厂产量下行。此外,杭州亚运会或对位于浙江地区的钴盐企业生产一定影响。9月硫酸钴预计产量为7,015金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3%。 四氧化三钴 8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6,898吨,环比减幅5%,同比上涨40%。原料端,8月钴中间品及钴盐价格持续下行,成本端支撑走弱,联动四钴成交价格不断走低。需求端,钴酸锂企业由于锂钴价格下行,观望情绪较浓,以刚需采买为主。供应端,由于下游订单较差,且部分企业前期库存较高,四钴企业总体出现减产现象。预计9月份,成本端钴盐价格在9月上旬实现反弹,四钴成本支撑走强。需求端,8月底及9月新机陆续发布带动钴酸锂企业排产上行,对特定型号四钴需求走高,叠加四钴小幅反弹下游或存在买涨情绪。供应端,头部四钴企业因新机发布订单有所增量产量增加,然而有企业特定型号产品订单阶段性降低,总体四钴产量持稳微增。9月份产量预期为6,918吨,环比持平,同比增加6%。 三元前驱体 8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81,918吨,环比增加4%,同比增加2%。8月,国内三元前驱动力端总体存在一定增量,镍钴原料价格位于低位,部分企业存在一定建库存行为。头部电池厂自供前驱体比例增加,部分三元前驱企业为其代工量有所降低。此外,部分三元前驱企业低价策略奏效,下游订单增加,开工率上行。9月,海内外三元动力端均表现不佳。由于原料锂价未稳,下游谨慎采购,对后市较悲观。国内头部前驱体厂消化前期库存,高镍产量下行明显。海外三元动力端需求持续走弱,因此出口占比较大的三元前驱企业产量下调明显。此外,由于国庆放假预期,部分前驱体厂排产前置于9月。总体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78,270吨,环比减幅4%,同比减幅11%。 三元材料 8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56,167吨,环比微减1%,同比下滑4%。需求端来看,动力市场表现为国内稳中小增,海外需求持续疲软;数码端来看,因终端消费表现稳定,叠加原料价格持续下行下,订单小减。综合来看,需求端呈弱稳之势,拉动三元开工微减,且头部效应较强,大小型企业开工率走势相左。进入9月后,海外需求进一步走弱影响,高镍减量信号明显;国内动力及数码需求无明显增量预期,叠加原料价格持续下行且对后市需求增量看弱,电芯企业备库三元材料十分谨慎,优先消化库存,拉动中镍开工亦具下行预期。预计9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52,867吨,环比下滑6%,同比下降22%。 磷酸铁 8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21,700吨,环比持平,同比增长60%,累计同比增长91%。市场方面,8月碳酸锂价格下行,磷酸铁锂企业减少原料采购,以消化库存为主。因磷酸铁锂企业采购原料的积极性降低,磷酸铁需求受到抑制,产销量较7月微跌。成本方面,8月生产成本上行。磷源方面,磷酸和工业级磷酸一铵价格上涨;其它辅料如双氧水等价格亦在上涨,整体成本小幅增加400-500元/吨。9月,成本高企,磷酸铁生产积极性减弱,根据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另外,上半年新投产能集中开始爬坡,贡献少量增量。预计2023年9月磷酸铁产量达127,000吨,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41%。 磷酸铁锂 8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30,790吨,环比降低6%,同比增长45%,累计同比增长53%。成本端,主原料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磷酸铁价格月底微涨,生产成本下行。供应端,8月因碳酸锂价格下行,电芯厂延长提货。磷酸铁锂企业生产减量,优先消化产成品库存,供给总量下降。需求方面,电芯企业乃至整个下游买涨不买跌,观望情绪较重,待主原料碳酸锂价格企稳后方可采购。9月,下游和终端供需方面,较为平淡,头部企业或将让利低价接单。预计2023年9月磷酸铁锂产量为138,940吨,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24%。 钴酸锂 8月,中国钴酸锂产量为6,796吨,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20%。供应端,8月钴酸锂正极供应较7月有小幅增量,主要来源于某一头部正极企业的产能爬坡,其他钴酸锂企业产量较7月微减或维持稳定。数码终端在8月表现持续疲软,电芯厂的提货订单也成少而频趋势,尽可能降低原料库存风险。受到需求不佳影响,正极材料厂把握时机清库存,通过降价的方式获得下游更多的订单,保证销量。8月底受到终端新机型临时发布,数码市场活跃度与关注度较之前提升,钴酸锂电芯企业与正极厂的订单较之前有增量。9月仍有新机型待发售,预期数码消费需求会带来一波小幅增长,9月预期排产也会继续增加。预计9月排产较8月增量,产量预测为7,418吨,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6%。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SMM9月8日讯,2023年8月,中国电芯产量为86.26Gwh,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24%。 分材料看,中国三元电池产量26.8Gwh,环比增长3%,同比下降6%,而铁锂电芯产量达59.46Gwh,环比上涨3%,同比增长31%。8月电芯部分大厂新增产能爬坡释放,市场供应总量有所提升;但当下市场整体需求仍相对偏弱,且当月锂盐价格持续回落,推动正极、电解液等锂电关键主材价格持续走低,下游观望情绪较浓,部分企业暂缓提货,致电芯厂在前期已有一定库存的情况下。整体产量仅小幅增长。 需求端,分市场来看,海外动力市场需求减弱,高镍车型销量欠佳。国内动力市场方面,8月作为新能源汽车传统淡季,多数车企交付较为稳定,交付变动普遍5%以内,波动较小,部分车企受新车型逐渐放量等因素影响,交付变动好于市场平均水平。储能端,以大储为主的国内市场方面,8月下游提货积极性减弱,订单乏力。海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储市场,受制于光伏组件进口限制问题,光伏并网进展缓慢。导致储能项目部分延期。以欧洲为代表的的小储市场,受高电价回落的影响,储能刚需性下降。但同时,市场新进储能相关企业增加。需求并未快速增长下,供给端的增加导致欧洲户储库存积压。当下仍处于去库过程中。市场需求疲软。储能电芯处于去库周期中。预计9月中国电芯产量为85.93Gwh,环比下滑0.4%,同比增长17%。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辛鑫 021-51595829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王一帆 021-20707914 周致丞021-51666711
【20230908】SMM9月8日讯: 【磷酸铁】 本周,磷酸铁因前期原料大涨而向下传导,部分订单继续小涨。 本周,磷酸铁成交趋于平淡,散单订单继续小涨,在百元/吨。本周原料价格继续上涨,磷酸和工业级磷酸一铵出厂价上调,双氧水等价格亦有上调,生产成本仍然高企。原料端:磷酸铁供企业按订单生产,压缩产品库存,整体供应量充足。需求端: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生产减量且以消化原料库存为主,刚需适量补库。短期供大于求的格局持续,利润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行业洗牌加剧。 预计,下周磷酸铁价格或将稳中运行。 本周五SMM磷酸铁价格为1.18-1.29万元/吨,均价1.235万元/吨,较上周五小涨50元/吨。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仍不及预期,有低价出货抢单现象发生。 本周磷酸铁锂(动力型)正极材料价格较上周五下跌2500元/吨。主原料碳酸锂价格的下行,下游和终端观望情绪仍然较浓,带动磷酸铁锂材料下跌。成本端,本周,磷酸铁锂生产成本走低。供应端,货源充足,磷酸铁锂企业按订单生产,成品去库。终端,动力端和储能端需求未见好转,提货不积极。 预估后市,磷酸铁锂价格仍将随锂盐价格走弱。 本周五SMM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为6.75-7.15万元/吨,均价6.95万元/吨,较上周五下跌2500元/吨。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继续在纯电汽车领域快速的扩展。”今年慕尼黑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Thomas Schmall表示,“与此同时,保持燃油车的盈利,从而进一步加速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 他提到,大众汽车集团技术业务整体由电池、充电和能源、平台和零部件四部分组成。“我们把两个世界完美的统一在一起。一方面,是新能源,如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相关的技术;另一方面,是针对传统燃油车的零部件业务。” 根据大众汽车的预测,到2026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会达到30%,到2030年会达到50%。“这是全球各个市场的平均值,不同地区电动车的普及速度也各有不同。” 投资上游原材料将建设三家电池工厂 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由电芯、电池、逆变器、电机四部分组成。可如果真正地将四者完美地统筹结合在一起,其实并不是一件易事。 “要实现最佳性能,我们必须确保整个系统的优化,而不仅仅是在电池或电机等某一方面做到极致。”Thomas Schmall表示。 根据规划,大众集团研发的标准电芯将在2024年搭载车型,具有统一规格尺寸,能够支持集团旗下多达80%的车型,并降低成本。 目前,大众汽车已经宣布建立三家超级电池工厂,分别位于德国、西班牙与加拿大,总产能共计达到200GWh左右。 “对于大众汽车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由我们自己还是由我们的供应商来建厂,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工厂使用的是我们标准电芯的技术。” 目前,大众汽车的电池具有三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分别是成本更优的磷酸铁锂电池、主流的镍钴锰电池与通过高镍路线强化三元电池,以及在2026年之后逐渐成熟的钠离子电池。 在固态电池方面,大众汽车已与固态电池研发公司QuantumScape进行合作,并且将在2027年实现双方首个固态电池的工业化项目,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大规模量产的准备阶段。 这种多元化的电池化学组合不仅实现了高产量,还带来了成本上的优势。未来,大众汽车不仅采用来自自己旗下的PowerCo电芯产品,也会继续推进和第三方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合作。 大众汽车所投资建设的电池工厂因得益于电池工厂自身的标准化,单位GWh的资本性支出较当下行业水平领先30%。随着整个大众汽车集团电动车型需求的增加,工厂也可以逐步扩大产能。 另外,大众汽车对上游原材料也进行了投资。对此,Schmall要想在电芯的制造和销售业务当中盈利,就必须要对原材料乃至矿产资源做出投资。 “像锂、钴、镍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非常大,这种以日、周为单位的价格波动,在单车成本上甚至可能带来三千、四千甚至五千欧元的差异。” 同时,大众汽车也正在加紧对(电池)全产业链实现本地化,旨在适应各地区不同的法规要求。如电芯市场,全球各地就有着不同的适配标准。 “ 面对着区域之间的差异,我们不能满足于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电芯能够供应到全世界,更多地是要遵循在中国为中国、在欧洲为欧洲、在北美为北美这样的布局。而且,越来越多的地区提出了本土化要求,出台了本土供应链的法规。作为企业,我们必须遵从这些法规。” 在中国,大众汽车主要与本土供应商合作,包括国轩高科和其他本土供应商。 “有了标准电芯之后,我们就能够让电池开发以及后续汽车的开发变得更加简便。”Schmall说道。 短期内实现电动车与燃油车盈亏平衡相当 充电和能源方面,大众汽车的充电网络现在主要是在北美、欧洲和中国推进,计划到2025年时,大功率快充站能够达到4万个以上。 而目前的快充技术是400伏系统和800伏系统共存,并正在向800伏系统转型的过程中。 “对一些入门级车型来说,800伏系统的成本还是偏高。但是,800伏系统是未来,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期。”Schmall表示。 另外在充电网络的建设方面,大众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欧洲的一些市场,通过大众旗下充电部门Elli,提供充电站所需要的硬件,然后将这些硬件销售能源公司的加油站。在其他市场,则是会由当地的能源公司来运营充电网络。 当然,尽管纯电汽车快速发展,大众汽车仍然看重零部件业务和燃油车业务。 到2025年,有一半左右的大众员工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工作,旨在进一步推进在新技术领域,如电池、充电、软件方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希望和已有技术创造协同效应,为转型、业务长期健康的发展找到最优的结合点,在盈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集团不同品牌、不同细分市场实现盈利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对于像奥迪、保时捷这样的高端豪华品牌来说,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但对于量产、特别是小型车型来说,由于产品利润率较低,在实现盈亏平衡需要更长的时间。”Schmall表示。 另外,由于所在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盈利水平也是不同的。对于大众汽车而言,目前所研发的重点电动车或许并不像燃油车一样具有不错的盈利水平。 “我们正努力让电动车达到燃油车一样的盈利水平。短期内,我们希望让电动汽车实现与燃油汽车相当的盈亏平衡。”Schmall表示。
SMM9月8日讯, 8月, 中国磷酸铁锂(LFP)产量为13.1万吨(7月13.9万吨,8月预计13.3万吨) , 环比变化-5.8%,同比增长44.5%,累计同比增长53.2% 。8月磷酸铁锂(LFP)价格整体下行趋势,均价为8.43万元/吨。磷酸铁锂(LFP)前驱体磷酸铁(FP)的8月产量亦出现小幅下滑。 图1:中国磷酸铁锂产量和开工率 8月中国磷酸铁锂(LFP)产量下滑原因主要两点 :原料下跌引发采购驻足观望,提前将需求不旺的态势点燃。 碳酸锂价格下跌 。磷酸铁锂主原料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磷酸铁锂(LFP)生产成本下行而销售价格跟跌,使得整体行业从上游向下游传导态势“高价买进低价售出”。显然,在售价无论提前锁定在一定的利润空间范围时,原料不敢多买。锁量不锁价的预期订单不敢接,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在整个产业中蔓延。下游两个端口,动力端和储能端的电芯厂观望情绪加重,提货周期延长,导致不少铁锂厂不惜降价接单以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一入2023的下半年的7月份,对比6月份有些变化,当时考虑到7月-8月可能的限电风险,铁锂企业仍然积极的安排生产。到7月中下旬,锂价下行提前将需求不旺的态势引燃,下游和终端需求骤减。市场不断地消磨对金九银十旺季的期望,铁锂乃至整个行业迅速调整排产计划,减少原料采购优先消化库存避免扩大损失。 图2:SMM磷酸铁锂(动力型)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变化 从成本和供需来看。 成本端 , 主原料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27.4万元/吨至20.8万元/吨),磷酸铁(FP)价格月底微涨(1.22万元/吨至1.235万元/吨), 生产成本下行 。 供应端 , 8月因碳酸锂价格下行,电芯厂延长提货。 磷酸铁锂(LFP)企业生产减量,优先消化产成品库存,供给总量下降。 需求方面 ,电芯企业乃至整个下游买涨不买跌,观望情绪较重,待主原料碳酸锂价格企稳后方可采购。 9月,下游和终端供需方面,较为平淡,头部企业或将让利低价接单 。预计 2023年9月磷酸铁锂(LFP)产量为13.9万吨,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24.0% 。 若对磷酸铁(锂)有任何问题,欢迎致电021-20707860(或扫微信)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9月7日,中来股份发布关于重要项目的投资进展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一期8GW已投产,二期8GW项目设备正在逐步进场、安装。 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完成硅料项目公司的新设,硅料项目已取得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目前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与节能评估报告正在委托第三方编制中,处于前期报批手续的第三方评估阶段。 年产2.5亿平方米通用型(透明、白色、黑色等)光伏背板项目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项目已完成立项审批,并已取得环评批复,后续公司将加快推进该项目工作。
9月8日,罗博特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罗博 特科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 确认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南通罗博成为天合光能“电池 40GW:淮安三期+东台+亭湖+扬州”项目的中标人,中标总金额为人民币 35,784 万元(含税)。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