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1月21日,副总统(cawapres)候选人辩论中讨论后,镍或磷酸铁锂作为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原材料之间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 国家获胜队 (TPN) 执行秘书Ganjar-Mahfud Heru Dewanto和INDEF执行董事Tauhid Ahmad表示,印尼电动汽车市场确实发展良好。他解释说,韩国产品与镍密切相关,而中国产品则使用磷酸铁锂。考虑到使用LFP的价格更便宜,这使得中国产品在市场上更畅销。不过,Tauhid表示,与电动汽车电池相比,镍产品更受欢迎,尤其是用作不锈钢材料。 AMIN国家队专家委员会的Amin Subekti解释说,镍出口禁令是基于大规模生产。75%的电动汽车使用镍(镍锰钴/NMC),但到2030年NMC的使用量将仅保持在30%,并将转向LFP。AMIN合作伙伴并不是反对镍,而是解释了不计后果的下游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社会损失以及中苏拉威西人民的经济不平等。 Eddy Soeparno强调,印度尼西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镍等自然资源财富的潜力,而不是选择进口尚未拥有的锂。镍价下跌是由于需求面随着全球经济放缓而下降。不过,他证实,印尼镍产量过多,无法淹没全球市场,并不是导致价值下跌的原因。两年前大宗商品繁荣之后确实出现了合理的回调,达到了每吨2.5万美元。有一项政策可以抑制目前镍(半成品)产品的出口水平。希望印度尼西亚能够开发从全下游到电动汽车电池的技术,从而能够在未来 10-15 年内最大化从镍到电动汽车的价值链。 Heru Dewanto表示,75%的电动汽车市场在美洲和欧洲,因此印尼需要掌握自己的电池开发技术。Ganjar-Mahfud进行了研究,开发价值链和供应链,以便能够将这种镍推向下游。Heru还谈到了LFP,该商品不受印尼控制,因此该商品仍然不适合镍资源较为丰富的印尼。Heru解释说,使用LFP确实更便宜,但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开发这两种技术,比如中国和特斯拉。Heru强调,Ganjar Mahfud对将解决鲁莽下游作业导致重大工伤事故的问题。他还评估了产生有毒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CNBC 印度尼西亚研究部
【日产汽车拟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或从2026财年起向新兴市场出货】 据日经新闻1月27日消息,据悉,日产汽车计划为电动汽车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预计从2026财年起向新兴市场出货。日产目前正在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的研发机构开发LFP电池。 【科达制造:2023年净利润同比预降49%】 科达制造公告,预计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左右,同比下降约49.42%。近年来,随着碳酸锂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公司参股公司蓝科锂业碳酸锂产能的释放,蓝科锂业的经营对公司业绩有较大影响。报告期内,蓝科锂业产销量同比均实现较好增长,碳酸锂市场终端价格从报告期初约50万元/吨持续下跌,于报告期末跌破10万元/吨,随着碳酸锂价格的剧烈波动,蓝科锂业实现的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约62%,导致其对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与上年同比减少约21亿元。 【天力锂能:预计2023年净利亏损3.5亿元-5亿元】 天力锂能公告,预计2023年净亏损3.5亿元-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3亿元;2023年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尤其是四季度,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较大,导致公司亏损加大。 【泰国政府呼吁塔塔汽车和马恒达两大印度车企在泰建厂】 泰国政府1月27日发布声明称,泰方已呼吁印度两大车企——塔塔汽车和马恒达在泰国建厂。泰国贸易代表Nalinee Taveesin日前访问印度期间与两家公司的高管举行会谈。根据声明,Nalinee表示,塔塔汽车可将泰国作为其电动汽车和电池产品的出口中心。 【韩国去年汽车出口276万辆 创八年新高】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6家汽车制造商去年共向196个国家出口了27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0.1%,创下8年来最高纪录。这是自2015年以来,韩国汽车制造商的年出口量首次超过270万辆。 【崔东树: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下一个爆发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月28日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伴随自主汽车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并孕育了一批优质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持续推进海外扩张,至2023年,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在全球的相对竞争力快速增长,这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当我们突破3000万的产销规模,占据世界33%的市场销量时,我们一定要有雄心壮志,让中国汽车产销突破4000万,并进一步迈向5000万,力争让中国汽车占世界汽车市场的份额突破40%并迈向50%。而家电等行业的中国产品的世界份额近60%,中国车企还需要更加努力的内外兼修。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相关阅读: 本周钴系产品价格持稳运行 | 2023年动力、储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 | 钴锂市场进出口数据出炉【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春节假期临近 钴盐市场供需双弱 2023年12月电解钴出口刷年内新高【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12月六氟磷酸锂出口量1400吨 【SMM分析】废旧LFP回收提锂后磷铁渣回收市场现状研究及分析--磷酸铁回收是否有未来? 【SMM分析】由Fluence供应的60MW/80MWh台湾储能项目开始运营 【SMM分析】隔膜行业一周新闻速览 【SMM分析】电解液价格持续稳定 【SMM分析】动力市场一周要闻速览 【SMM科普】PVDF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SMM分析】磷酸铁及铁锂春节放假情况预测—两极分化 【SMM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储能电池2023年度盘点回顾 12月锂电产业链进出口数据出炉 国内进口碳酸锂总量远超此前预期【SMM专题】 【SMM分析】一纸分析导致失去7.6亿贷款!新能源产业行情真的如此不堪? 【SMM分析】2023年三元正极出口同比减少15% 进口同比减少9% 【SMM分析】锂电正极片修复工艺技术发展路线及相关市场调研解析 【SMM分析】2023年SMM中国回收市场年度盘点第一章——凛冬之后何日是春朝? 【SMM分析】同是电池回收 锂铅差异在何处? 【SMM分析】蓄势待发 未来可期!海外储能市场2023年度盘点回顾 【SMM分析】锂电产业总观察 【SMM分析】“卷”出新低 中国储能市场2023年年度盘点回顾 【SMM分析】蓄势待发 未来可期!海外储能市场2023年度盘点回顾 【SMM分析】12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量维持增量 进口均价再度下滑
格林美表示,为应对全球绿色发展规则的挑战,把握全球绿色发展机遇,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知名资源企业英美资源集团全资下属公司英美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与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城市矿山开采优势企业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组合优势、实施战略合作,双方于2024年1月24日共同签署了《加强镍产品及动力电池材料加工技术研发等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全球ESG价值框架下,双方就一系列与负责任生产和采购镍和其他电池产品有关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技术倡议和业务发展解决方案,以及为全球市场、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推进和推广可持续产品和服务产品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双方可持续开采计划的目标,真诚地优化双方的ESG合作价值。 对公司的影响 英美资源集团是一家业务覆盖全球的国际资源巨头,在欧美市场拥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本次与英美资源集团签署备忘录,有利于在当前全球各种绿色规则挑战下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商业合作,将有效拓展公司镍产品的欧美等全球市场销售渠道,同时,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在价值链合作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通过共同进行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强化公司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公司创新倍增计划,服务公司核心战略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在世界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持续扩大公司ESG品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本备忘录的签订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逐步实施和深度开展,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格林美表示,为应对全球绿色发展规则的挑战,把握全球绿色发展机遇,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知名资源企业英美资源集团全资下属公司英美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与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城市矿山开采优势企业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组合优势、实施战略合作,双方于2024年1月24日共同签署了《加强镍产品及动力电池材料加工技术研发等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全球ESG价值框架下,双方就一系列与负责任生产和采购镍和其他电池产品有关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技术倡议和业务发展解决方案,以及为全球市场、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推进和推广可持续产品和服务产品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双方可持续开采计划的目标,真诚地优化双方的ESG合作价值。 对公司的影响 英美资源集团是一家业务覆盖全球的国际资源巨头,在欧美市场拥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本次与英美资源集团签署备忘录,有利于在当前全球各种绿色规则挑战下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商业合作,将有效拓展公司镍产品的欧美等全球市场销售渠道,同时,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在价值链合作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通过共同进行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强化公司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公司创新倍增计划,服务公司核心战略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在世界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持续扩大公司ESG品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本备忘录的签订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逐步实施和深度开展,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电池新能源产业从千帆竞发演变到疯狂内卷,新一轮的深度调整周期已然开启。 受电池去库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电池材料环节也阴霾笼罩,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星城)总经理张斌在与电池网交谈时表示:“负极材料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同时,叠加负极行业企业扩建产能进入释放期,负极行业进入产能结构性过剩以及竞争加剧阶段。” “未来一段时间内,产能结构性过剩以及降本增效将是负极材料行业的主基调,”张斌强调,对此,中科星城已有预估并进行了充分考虑。 处于底部周期,企业究竟该如何发力?提升生产及管理运营效率、紧跟市场有序推进一体化项目建设、产业链协同合作、加大前瞻性研发资源投入、加速全球化布局等方式,或是中科星城寻求新突破的发力路径。 高价库存逐步出清 一体布局优势凸显 资料显示,中科星城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被中科电气(300035)收购,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目前,中科星城已连续8年上榜“中国锂电池行业负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经过多年的奋力追赶,近两年出货量皆排第四,稳居TOP5阵营。 但是,在具有周期性发展属性的电池新能源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时代已经来临,新一轮残酷竞争与洗牌周期下,负极材料TOP企业也难逃较大成本压力,中科星城亦然。 需要说明的是,负极材料生产周期较长,从原料采购到确认收入的周期接近一个季度,成品定价和成本之间产生错配。从2022年底开始,负极材料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相关企业被动累积了高价库存同时又因市场转换迅速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张斌介绍,2022年四季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中科星城谨慎确认了存货减值损失,由此对公司利润带来一定影响。 在降本增效基调下,2023年,中科星城通过加快库存消化速度,恢复库存成本水平,负极材料盈利能力环比修复。中银证券2023年11月分析中科电气的一组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中科电气负极材料销售毛利率16.74%,环比增长3.7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4.40%,环比增长4.87个百分点,扭亏为盈。 高价库存逐步出清的同时,中科星城在2023年还通过提升原材料开发能力,寻求高性价比原材料的替代方案来提升成本优势;对负极生产技术、工艺的优化升级,降低负极产线的生产成本,提升负极产线的利用率;稳步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提高石墨化自给率和产线绿色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等多维度发力降本增效。 其中,在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方面,目前,中科星城规划有湖南长沙、贵州铜仁、贵州贵安、云南曲靖、甘肃兰州、四川眉山、四川雅安七大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产线产能规模超过20万吨,其中,贵安新区一期年产6.5万吨负极材料项目,2023年下半年处于产能放量阶段。另外,云南曲靖一期5万吨项目正积极推进,相关产线陆续建成投产,其他产能建设项目将按计划结合市场情况及客户需求推进。 “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负极材料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中,中科星城上榜信息也显示,依托上市公司中科电气,中科星城加快石墨一体化布局,自研新型石墨化炉技术优势明显,随着贵安新区和云南曲靖一体化项目逐步建成,建成后石墨化自给率预计超80%。 此前,万联证券研报也曾预计,随着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中科星城的石墨化自供率有望迎来大幅突破,公司产品将更具性价比,从而在市场中拥有更高的竞争力。 下游客户深度绑定 协同效应增添助力 穿越底部周期,中科星城不止在降本增效层面发力,下游朋友圈的深度绑定也是其优势打法之一。 负极材料因为要考虑到与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适配性,定制化较为明显,电芯厂新进的负极供应商,通常需要较长周期,像消费类电池需6—12个月认证周期,动力电池则需要1—2年认证周期,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而且能够维持电芯厂正常需求供给。 作为最早布局锂电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中科星城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能源、蜂巢能源、ATL、韩国SK On、LGES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长远发展的客户基础。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星城通过共建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相互持股等方式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top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产业链协同,负极产品出货确定性强,新建产能消纳得到了有力保障。 除了与下游客户协同,紧密合作,中科星城来自于母公司业务的协同效应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张斌介绍,中科星城负极材料业务与上市公司中科电气的磁电装备业务形成紧密的协同效应,借助磁电装备业务在磁力分选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工程化应用的人才、技术积累,量身定制开发负极材料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的同时,又为推进新增负极产能产线建设添加了助力。 技术前瞻紧跟趋势 应用维度持续扩容 负极材料在电池中作为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快充能力等性能。在锂电池产业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下,负极材料领域对技术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竞争也日趋激烈。 据介绍,近年来,中科星城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20-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29.78%,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1.91亿元,2023年1-9月研发投入达到1.81亿元,同比增长75.61%,占营收比例达到3.65%。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科星城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成果68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79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74项为发明专利、3项为国际专利)。 “公司一直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同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进行相关前瞻性研究,针对未来新能源电池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材料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张斌强调,在关键技术、新产品方面,中科星城快充类负极产品包括高压快充以及超充类负极材料产品已成功在客户端得到批量应用,在产品的性能及性价比上得到了市场的较好回馈;公司还在硅基类负极领域持续进行投入,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有产品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性能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钠离子电池所需的硬碳材料以及其他新型负极材料均有持续进行开发。 前瞻技术不断加持下,中科星城负极材料产品在面对新的应用场景和维度时,也已然敲开大门,储能赛道和海外市场均是如此。 其中,“新能源+储能”近两年来已成大势所趋,张斌表示,储能市场作为又一大潜力市场,其应用领域也是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公司负极产品已经批量供应于储能项目,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储能市场,提高储能产品占比。 与此同时,中科星城海外市场拓展力度也在持续收获关注。“除韩国SK On外,中科星城在2023年还实现了对LGES的批量供货,由此为公司海外销售带来较大增长。”张斌进一步介绍,当前,随着欧美锂电产业本土化政策的生效,加快推进了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出海进程。海外市场作为中科星城的重要战略市场,公司正积极推进海外拓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锂电负极业务海外销售占比,参与全球化竞争。 结语: 当前,海外布局已成为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穿越周期,破局内卷,实现快速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出海步伐也在持续提速,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官宣海外建厂的电池材料项目就已达24个之多。在出海浪潮下,中科星城表示,除了已在国内规划布局的七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外,海外布局也将是公司接下来考虑的重要议题。 然而,如何在出海浪潮下,成功觅得新增量?张斌透露,未来三年,中科星城在新能源领域,将进一步聚焦资源,立足锂电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深度参与产业链融合,坚持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力争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先品牌。
据建湖发布消息,1月27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举行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暨鑫宏涛电池连接系统项目开工活动。 鑫宏涛电池连接系统项目由苏州鑫宏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开票销售15亿元,税收6000万元。 鑫宏涛董事长叶效涛表示,将全力推动项目各项建设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加快项目进度,千方百计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确保项目按期投产。
继1月24日下午与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在湖北武汉签署战略合作授信协议,获交通银行100亿元授信支持后,楚能新能源再公布新消息。 据楚能新能源消息显示,近日,楚能新能源获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总成项目定点通知书。此次合作体现了一汽奔腾对楚能研发实力、产品性能、生产能力的高度认可。未来,楚能新能源将继续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规划建设武汉、孝感和宜昌三大研发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350GWh,总投资1375亿元。 目前,楚能新能源三大基地已全部实现投产,实现产能超100GWh。
系统集成商Fluence在中国台湾提供了60MW/8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该系统已开始商业运营。 国家公用事业中国台湾电力公司(台电)部署该项目,位于桃园龙潭特高压变电站。 Fluence提供了BESS装置,而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工业和电气集团TECO电机有限公司(TECO)是该项目的当地合作伙伴。 Fluence表示,这是台电迄今为止最大的BESS项目,是该公司到2025年在其网络上实现1000MWh储能的举措的一部分。 未来几年,中国台湾将部署大量海上风电,储能将在间歇发电融入电网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风电场电网通常意味着储能的机会更多地围绕辅助服务,而太阳能主导的电网提供了更多的负荷转移机会,到目前为止,中国台湾大多数大型BESS主要针对辅助服务市场,这解释了其持续时间短的原因。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来自EV和BESS公司NHOA的中国台湾311MWh BESS,它是专门为一种称为E-dReg的新辅助服务设计的。 该项目是Fluence在该国的第二个项目,于2022年4月首次宣布。Fluence的第一个系统是独立发电商(IPP)Ina Energy的6MW/6MWh系统,也是通过与TECO的合作部署的。 几个月后,Fluence与电力电子和工程公司Rich Electric合作开发了其最大的100MW/100MWh系统。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月26日讯: 本周电解液价格维稳,成本端,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溶剂、添加剂等原料价格暂维稳,电解液整体成本维稳。供应端,下游终端在节前存在部分少量补库行为,电芯端仍在缓慢去库,终端需求疲软。供应端,六氟厂基本去库结束,部分六氟厂已经停产。电解液厂维持以销定产,预计未来电解液价格仍将维持弱稳。 目前三元电解液报价为2.5-3.05万元/吨,铁锂电解液报价为1.80-2.55万元/吨,锰酸锂电解液价格为1.2-2万元/吨,钴酸锂电解液价格为3.1-6.1万元/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林子雅 021-51666902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