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1.31锂电快讯】2023年多家上游锂矿企业业绩预减 | 协会预计2024下半年碳酸锂等价格有望在合理区间波动

    【雅化集团: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8.68%-99.12%】 雅化集团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4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下降98.68%-99.12%;报告期内,锂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年末对库存商品计提减值准备,使公司全年的经营业绩整体较去年同期下滑。 【赣锋锂业: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0%-80%】 赣锋锂业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42亿元-62亿元,同比下降69.76%-79.52%;受锂行业周期性影响,终端需求增速放缓,锂盐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锂矿原材料价格跌幅小于锂盐及下游产品价格跌幅,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赣锋锂业第三季度净利1.6亿元,据此计算,第三季度净利预计-18亿元-2亿元。 【美实验室锂空气电池研发取得进展 预计2030年后投入使用】 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等机构通过提升锂空气电池容量大大提高了其耐用性,并已实现1000次充放电,达到实用标准。据悉,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制造了锂空气电池原型,也被称为“梦想电池”。其理论容量约为每公斤3000瓦时,是上限仅为300瓦时的锂电池的10倍。该成果除了延长电动汽车(EV)续航里程外,还有助于飞机、卡车实现电动化,预计将于2030年后投入使用。 【宁德时代:2023年净利润同比预增38%—48%】 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425亿元—455亿元,同比增长38.31%—48.07%。国内外新能源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双碳”目标下向清洁能源转型趋势明确。报告期内,公司新技术、新产品陆续落地,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客户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产销量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小财注:Q3净利104.28亿元,据此计算,Q4净利预计113.55亿元-143.55亿元,环比增长9%-38%。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长2% 德国将略有下降】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下降,德国乘用车销量将在2024年略有下降,而今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增长2%。VDA总裁Hildegard Muell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德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14%,至45.1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下降5%,至18.5万辆,主要原因是补贴削减。VDA预测德国2024年汽车总销量为282万辆。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增长2%,达到7700万辆,几乎达到疫情前的水平。预计今年欧洲的汽车销量将增长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有望达6% 下半年铜、铝金属价格或略有回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1月30日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国内外有色金属产业运行特点,结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的“三位一体”景气指数报告,在不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前提下,对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主要指标预判如下: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保持在5.5%以上,有望达到6%;按新口径统计的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增幅保持在5%左右;预计有色金属在房地产领域的消费继续呈现放缓态势,但是,光伏、风电、动力及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及交通工具轻量化等仍是有色金属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维持在10%左右;我国铝材出口量有望继续企稳,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将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的有色金属价格以当前价位震荡为主,下半年的铜、铝金属价格或略有回升,工业硅、碳酸锂等价格有望在合理区间波动。 相关阅读: 【SMM分析】AES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即将退役的燃煤电厂获得200MW、4小时BESS的监管批准 锂矿山更改长单定价模式 能否“刹住”锂辉石价格跌势?【SMM热点】 2023年锂盐价格大幅下跌 多家产业链企业业绩预降 当下锂价开始“回温”?【SMM快讯】 【SMM分析】“饥饿求生” 磷酸铁锂的降本过程及风险 【SMM分析】AES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即将退役的燃煤电厂获得200MW、4小时BESS的监管批准 新能源行业革命引擎——硅基负极的现在与未来【SMM分析】 本周钴系产品价格持稳运行 | 2023年动力、储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 | 钴锂市场进出口数据出炉【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春节假期临近 钴盐市场供需双弱 2023年12月电解钴出口刷年内新高【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12月六氟磷酸锂出口量1400吨 【SMM分析】废旧LFP回收提锂后磷铁渣回收市场现状研究及分析--磷酸铁回收是否有未来? 【SMM分析】由Fluence供应的60MW/80MWh台湾储能项目开始运营 【SMM分析】隔膜行业一周新闻速览 【SMM分析】电解液价格持续稳定 【SMM分析】动力市场一周要闻速览 【SMM科普】PVDF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SMM分析】磷酸铁及铁锂春节放假情况预测—两极分化 【SMM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储能电池2023年度盘点回顾 12月锂电产业链进出口数据出炉 国内进口碳酸锂总量远超此前预期【SMM专题】

  • 超预期?“宁王”年赚超420亿 市占率“内减外增”

    对于宁德时代2023年业绩表现,两位资本人士分别给出“大超预期”与“略超预期”的观点,但无论如何,宁德时代去年的“成绩单”也算令市场满意。 财联社记者则注意到,宁德时代2023年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占比呈现“外增内减”的情况,除此以外,或受国内车企自研电池的压力,公司近期频繁覆盖“下沉”领域的整车厂及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今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净利润425亿元-455亿元,同比增长38.31%-48.07%。若以中值440亿元净利润测算,则公司四季度实现净利润129亿元,环比增长24%,同比下降2%。 在三季报的交流会中,宁德时代分享数据显示,三季度销量近100 Gwh,其中储能占比接近20%。考虑到2023年四季度锂电池价格仍处于下降空间,宁德时代四季度出货量环比有所提升,但由于公司在三季度有一些返利安排,提升的幅度或不及净利润环比增长。 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宁德时代业绩超预期,预计公司Q4出货量为110GWh,单位盈利环比Q3会有所提升,公司成本段控制明显进步,展望2024年一季度出货量保持90GWh,单位盈利将会保持平滑趋势。 然而,动力电池产能紧缺不再,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呈现“内减外增”。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榜单中,宁德时代以167.1GWh的装车量仍然位列榜首,市占率为43.1%,去年同期这一指标则为48.20%。 而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来看,宁德时代以233.4GWh装车量位居榜首,市占率为37.4%,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这反映出,在海外市场,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中企正在争夺如日本松下、韩国企业SK on等外企的市场;而在国内,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则受到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同行的竞争。 由于动力电池行业整体处于上升阶段,国内行业头部电池厂装车量基本均有所提升。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 累计同比增长31.6%。 而可能让宁德时代等电池厂感到焦虑的,是越来越多新能源车品牌,开始像比亚迪一样自研电池。如吉利极氪的金砖电池、广汽埃安的因湃电池等。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吉利、广汽埃安,在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四。 极氪CEO安聪慧的思考或代表部分汽车品牌的想法。其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极氪认为做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未来想要形成竞争力,电池是核心、最基础的要素,这也是极氪未来发展的护城河之一。 或受下游客户往上延伸及同行竞争的压力,宁德时代“卖货”也显得很有诚意,公司表示,4C 神行超充电池相较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几乎没有增加,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基本加量不加价。这为提升宁德时代的竞争力提供支持,特别是超充成为当前车企关注重点之一的情况下。 除此以外,在近期,宁德时代先后与赛力斯、猛士、江淮等车企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还在换电方面与滴滴合作,切入网约车场景;开展电动船舶业务等,呈现的趋势是越来越细分及下沉。

  • 负极材料、偏光片出货量创新高难抵价格下行 杉杉股份全年净利“腰斩”

    产品价格下行,负极行业利润空间缩窄,杉杉股份2023年净利同比“腰斩”。 今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公司预计2023年度净利为8.6亿元到11亿元,同比减少59%到68%。 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实现净利12.02亿元。据此计算,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亏损1.02亿元至3.42亿元。 针对2023年业绩下滑的原因,杉杉股份称,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净利同比大幅下滑,同时公司非核心业务电解液和光伏由盈转亏及本期预计将对商誉等计提减值准备所致。公告显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杉杉股份已完成电解液和光伏业务的股权出售;同时结合行业市场变化和实际经营情况等因素,公司预计将对商誉等计提减值准备。 杉杉股份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受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导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 该人士同时强调,从市场份额和产销量来看,去年公司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主营业务出货量都创下新高,其中负极材料业务出货量超过行业出货量增速,偏光片业务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日杉杉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截至2023年底,公司现有负极产能达到30余万吨。另据公司公告,目前杉杉在国内已完成70万吨负极材料的产能布局,海外芬兰基地规划产能10万吨。 当前负极材料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另外,偏光片产业同样承压。受行业整体供应过剩的影响,偏光片单位面积价格持续下滑。根据Omdia数据,2023年偏光片平均价格同比降幅高达7%。

  • TOPCon市占率持续提升 捷佳伟创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50.45%–76.72%

    SMM 1月30日讯:近日,捷佳伟创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望在15.75亿~18.5亿元左右,相较2022年同期增长50.45%–76.72%。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捷佳伟创表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需求不断增长,技术持续迭代,TOPCon 技术路线成为主流,下游扩产加速,公司在 TOPCon 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带来公司订单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成本管控效果持续体现,从而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捷佳伟创是一家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营范围包括光伏电池、光伏电池设备、动力电池设备、半导体设备、电子生产设备、光电设备的销售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投资者询问关于当下光伏行业内卷严重,此前不少客户激进扩产,或出现现金流问题,公司是否有相应的回款预案等问题,捷佳伟创表示,根据公司的结算政策,公司在发货前后一般能收到约60%左右的货款,剩余的货款在验收后收取约30%的货款,质保期届满收取约10%的货款。公司将通过加强售后服务、业务员绩效与回款挂钩、必要时发催收函或律师函等多种措施加大回款催收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TOPCon电池正处于上行周期,市场一众企业激进扩产,虽然隆基绿能曾评价TOPCon电池“还没量产就过剩”,一度引发市场热议,但是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公开表示,未来短期内N型TOPCon是主流产品,但其他技术路线如HJT、BC、钙钛矿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SMM调研了解,2023年Topcon电池市场经历过前半年多的紧缺期,从9月份开始需求增长不及供应,过剩矛盾渐显,N型市场溢价呈效率结构化分布,使得N型Topcon市场赚钱效应大大压缩,博弈加剧,市场份额争夺战开启。 展望未来,SMM认为,Topcon电池的市场份额竞争依托于各个方面,企业产能规模、研发实力、电池产品效率、质量及稳定性、电池单瓦成本、尺寸多样化供应能力与效率、与下游客户合作模式等等。2024年topcon市场火力全开,在电池市场总份额预计突破70%,各家企业竞争尤为激烈。

  • 热议:电动汽车的原材料镍、磷酸铁锂

    1月21日,副总统(cawapres)候选人辩论中讨论后,镍或磷酸铁锂作为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原材料之间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 国家获胜队 (TPN) 执行秘书Ganjar-Mahfud Heru Dewanto和INDEF执行董事Tauhid Ahmad表示,印尼电动汽车市场确实发展良好。他解释说,韩国产品与镍密切相关,而中国产品则使用磷酸铁锂。考虑到使用LFP的价格更便宜,这使得中国产品在市场上更畅销。不过,Tauhid表示,与电动汽车电池相比,镍产品更受欢迎,尤其是用作不锈钢材料。 AMIN国家队专家委员会的Amin Subekti解释说,镍出口禁令是基于大规模生产。75%的电动汽车使用镍(镍锰钴/NMC),但到2030年NMC的使用量将仅保持在30%,并将转向LFP。AMIN合作伙伴并不是反对镍,而是解释了不计后果的下游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社会损失以及中苏拉威西人民的经济不平等。 Eddy Soeparno强调,印度尼西亚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镍等自然资源财富的潜力,而不是选择进口尚未拥有的锂。镍价下跌是由于需求面随着全球经济放缓而下降。不过,他证实,印尼镍产量过多,无法淹没全球市场,并不是导致价值下跌的原因。两年前大宗商品繁荣之后确实出现了合理的回调,达到了每吨2.5万美元。有一项政策可以抑制目前镍(半成品)产品的出口水平。希望印度尼西亚能够开发从全下游到电动汽车电池的技术,从而能够在未来 10-15 年内最大化从镍到电动汽车的价值链。 Heru Dewanto表示,75%的电动汽车市场在美洲和欧洲,因此印尼需要掌握自己的电池开发技术。Ganjar-Mahfud进行了研究,开发价值链和供应链,以便能够将这种镍推向下游。Heru还谈到了LFP,该商品不受印尼控制,因此该商品仍然不适合镍资源较为丰富的印尼。Heru解释说,使用LFP确实更便宜,但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开发这两种技术,比如中国和特斯拉。Heru强调,Ganjar Mahfud对将解决鲁莽下游作业导致重大工伤事故的问题。他还评估了产生有毒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CNBC 印度尼西亚研究部

  • 【1.30锂电快讯】锂矿山更改长单定价模式 | 全球最大锂矿商雅保据悉裁员近4%

    【锂矿山更改长单定价模式 能否“刹住”锂辉石价格跌势?】 1月29日上午,澳大利亚锂矿公司IGO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天齐锂业、雅保共同拥有的全球最大锂矿山Greenbushes长协包销定价模式发生了更改。目前将采用发货月上一月的锂盐均价(M-1)来结算,之前的结算方式为采用上一个季度的锂盐均价(Q-1)来计算。主要参考四家报价平均值,并且给予5%的折扣。 》点击查看详情 【全球最大锂矿商雅保据悉裁员近4%】 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全球最大锂矿商雅保(Albemarle)已裁员300多人,占其员工总数的4%。雅保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将裁员并暂停扩张,以应对电动汽车电池所用金属价格下滑的局面。雅保当时未说明裁员数量,但表示仅在2024年这一举措就将节省至少5000万美元。 【惠誉:今年中国车企将通过进一步降低成本来缓解其利润率压力】 1月29日,全球第三大评级机构惠誉评级发布研报指出,以国企为主力的中国传统车企正积极拥抱来自本土科技巨擘和电动汽车车企的技术,这为2024年及以后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增添了不确定性。惠誉预期,2024年中国车企将通过进一步降低成本来缓解其利润率压力,尤其是在2023年末碳酸锂价格按季环比下跌逾四成至每吨约10万元人民币之后。此外,围绕自动驾驶研发以及充/换电站等重资产生态系统业务的共同投资亦有助于改善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减轻车企资本支出强度。 【2023年中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为650.07亿美元 创下新高】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统计称,2023年1-12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累积出口额为650.07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50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创下新高。 【国轩高科: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157%—253%】 国轩高科公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8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157%—253%。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2023年度,公司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公司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 【永太科技:2023年预亏4.5亿元-6.5亿元 同比转亏】 永太科技公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亏损4.5亿元-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54亿元。在锂电材料板块,报告期内主要产品六氟磷酸锂的销售数量同比增加约10%,但由于报告期内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较多,导致销售收入、销售毛利率下降明显。虽然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的当期平均市场价格同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但由于年初高价位原材料库存相对较多,日常经营需要提前采购原材料并经历生产周期,而报告期内碳酸锂价格呈持续下降走势,产品销售时参考最近的碳酸锂价格定价,导致本报告期内锂电材料类产品销售毛利发生亏损。 相关阅读: 锂矿山更改长单定价模式 能否“刹住”锂辉石价格跌势?【SMM热点】 2023年锂盐价格大幅下跌 多家产业链企业业绩预降 当下锂价开始“回温”?【SMM快讯】 【SMM分析】“饥饿求生” 磷酸铁锂的降本过程及风险 【SMM分析】AES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即将退役的燃煤电厂获得200MW、4小时BESS的监管批准 新能源行业革命引擎——硅基负极的现在与未来【SMM分析】 本周钴系产品价格持稳运行 | 2023年动力、储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 | 钴锂市场进出口数据出炉【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春节假期临近 钴盐市场供需双弱 2023年12月电解钴出口刷年内新高【SMM周度观察】 【SMM分析】12月六氟磷酸锂出口量1400吨 【SMM分析】废旧LFP回收提锂后磷铁渣回收市场现状研究及分析--磷酸铁回收是否有未来? 【SMM分析】由Fluence供应的60MW/80MWh台湾储能项目开始运营 【SMM分析】隔膜行业一周新闻速览 【SMM分析】电解液价格持续稳定 【SMM分析】动力市场一周要闻速览 【SMM科普】PVDF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SMM分析】磷酸铁及铁锂春节放假情况预测—两极分化 【SMM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储能电池2023年度盘点回顾 12月锂电产业链进出口数据出炉 国内进口碳酸锂总量远超此前预期【SMM专题】 【SMM分析】一纸分析导致失去7.6亿贷款!新能源产业行情真的如此不堪? 【SMM分析】2023年三元正极出口同比减少15% 进口同比减少9% 【SMM分析】锂电正极片修复工艺技术发展路线及相关市场调研解析 【SMM分析】2023年SMM中国回收市场年度盘点第一章——凛冬之后何日是春朝? 【SMM分析】同是电池回收 锂铅差异在何处? 【SMM分析】蓄势待发 未来可期!海外储能市场2023年度盘点回顾 【SMM分析】锂电产业总观察 【SMM分析】“卷”出新低 中国储能市场2023年年度盘点回顾 【SMM分析】蓄势待发 未来可期!海外储能市场2023年度盘点回顾 【SMM分析】12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量维持增量 进口均价再度下滑

  • 加码换电业务!滴滴牵手宁德时代 “储充换一体”成企业竞相角逐点

    近日,滴滴与宁德时代宣布正式成立换电合资公司。 宁德时代表示,换电合资公司将依托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运营能力强强联合, 从网约车场景切入,为众多新能源车辆提供高效换电服务。 据介绍,伴随此次换电合资公司的成立,双方将紧密合作, 快速规模化铺设换电站、推广换电车型, 提升公共补能市场运营效率,推动交通绿色转型。 为了解上述合资公司的更多细节,《科创板日报》1月29日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宁德时代,其证券部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未有更多信息披露。”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强强联手,1+1>2的合作。”他分析表示,“于滴滴而言,其有很大的换电需求,因为新能源汽车目前充电较慢,功率也不够,耽误司机接单时间,而换电只需要3-5分钟就可以换完;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换电业务增长对电池的需求也更多,因此是个双赢的局面。” 张翔进一步提到, 网约车行业与换电业务适配性很高 ,“一方面,一般网约车一天要行驶200公里,因此换电需求是刚性的,同时由于初期换电站点建设不是很多,因此相比于个人,换电更适配于在商业场景中用,由公司统一运营管理,而网约车行业恰好覆盖更多的线路范围,平台可以此布置换电站,也能提供给司机最优最短的换电距离。”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巨头,早已入局换电业务。早在2020年,宁德时代与福田智蓝新能源携手打造换电重卡在北京交付,成为首个换电重卡商业化的应用场景。同年8月,宁德时代又和蔚来汽车、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 同时,宁德时代也是上汽与中石油、中石化成立的动力电池租赁合资公司捷能智电的主要股东之一。此外,其还入股首创重卡“车电分离”商业模式的启源芯动力。 除合作或入股外,宁德时代亦于2022年独资打造了换电运营公司时代电服及旗下的EVOGO换电品牌,并推出单块电池续航200公里左右的“巧克力换电块”。彼时,有业内人士预计,宁德时代将利用制造商的身份,从生产端制造专业以换电为标准的电池,即推动可换电电池的标准化。 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换电站总量为3567座。开源证券任浪团队表示,换电模式在补能时间、降低购车成本、延长电池寿命、缓解电网压力、土地坪效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预计2025年我国换电产业链市场规模有望达1334亿元。 不过, 有新能源充电行业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不同于简单布局换电业务,“储充换一体”成为各大企业主要的竞相角逐点。 例如此次,除成立换电合资公司之外, 宁德时代还与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形成战略合作意向,将推动在储充一体等更广泛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近期,蔚来与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蔚来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储充换体系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支持合资公司中安能源有序推动1000座储充换一体式换电站建设,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储充换网络布局,进一步促进换电网络开放互通。此外,三方还将在储充换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充换电技术、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新型电力系统、储充换设备生产制造相关供应链等方面开展合作。 广汽埃安也于近期公布了1月份充换电站建设规划,将建成43个超级充换电中心以及477个超级快充桩。同时,该公司规划,到2025年要实现充电站2000座+换电站500座+储能站3GWh。

  • 【SMM分析】AES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即将退役的燃煤电厂获得200MW、4小时BESS的监管批准

    印第安纳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IURC)批准了AES公司的区域公用事业子公司在美国开发的一个拟议的大型电池存储项目。 AES Indiana上周(1月26日)晚些时候表示,监管机构已批准印第安纳州派克县的200MW/800MWh电池储能项目。独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资产预计将于今年12月上线。 该资产正在AES印第安纳州彼得堡发电站燃煤发电厂及其投资组合中最后一座燃煤发电厂的现场建造。 由于母公司AES已承诺退出煤炭,该2146MW电厂的燃煤机组将于2025年关闭,AES已提议将该设施转换为天然气,此外还将在该地区开发数百兆瓦的风能、太阳能光伏和电池。 该项目将连接到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电网和ISO的批发市场。AES Indiana,前身为印第安纳波利斯电力与照明公司(IPL),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和印第安纳州中部拥有约50万客户,表示将在2024-2025年MISO冬季上线,届时需求通常会达到峰值。 该公用事业公司于2022年2月发布了一份征求建议书(RFP),要求在交钥匙的基础上完成系统交付,即不是购电协议(PPA)或其他第三方合同。BESS将通过一个新的变电站连接到AES印第安纳州的输电线路。 美国中西部有强劲BESS需求的基本驱动因素 在AES印第安纳州最近提交的2022年综合资源计划(IRP)中,该公司确定,到2027年,其资源组合将增加1300MW的风能、太阳能光伏和电池存储。这是从今天的400MW左右开始的。 该公用事业公司因选择用天然气部分取代煤炭发电能力而受到批评,但认为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组合将是全年保持供应可靠性和满足日益增长的峰值需求的最佳组合。 总的来说,MISO和美国中西部传统上非常依赖煤炭发电。密歇根州最近通过了到2030年2500兆瓦的州级储能部署目标,成为中西部各州中第一个在2040年采用100%清洁能源标准的州。 去年年底,在清洁能源立法通过之际,密歇根州已经为中西部能源转型设定了步伐。随着煤电厂的退役,中西部地区需要能源容量来弥补供应短缺,而随着电气化的发展,需求也在增加,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拥有成为美国最大电池存储市场之一的基本驱动力。 2022年末,MISO将储能添加到其批发市场投资组合中,采用了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使用的储能资源(ESR)的定义。MISO以4小时锂离子电池存储为其投资组合建模,导致开发商提出了该期限的BESS项目,如AES印第安纳州的派克县项目。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 【正极材料周报】多家企业锂资源布局传新动态!正极材料公司2023年业绩普遍下滑

    【项目】20亿元!倍杰特拟在新疆和田合资投建盐湖提锂及锂资源开发相关项目 继参建的首个万吨提锂项目顺利通水进入试运营、投资建设的西藏盐湖综合利用研发基地稳定产出碳酸锂后,倍杰特(300774)在盐湖提锂领域又迎新动态! 1月22日晚间,倍杰特公告,公司与新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旨在对和田地区含锂盐湖/卤水(空白区地下卤水)、矿山及下游正极材料等产业进行投资开发。项目投资由倍杰特牵头,联合和田地区当地国企、民企共同参与。 公告显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0亿元,其中包含盐湖/卤水(空白区地下卤水)综合利用研发基地项目、万吨盐湖提锂综合利用项目、15万吨锂辉石开采、选矿及冶炼、正极材料生产等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固废处理提取碳酸锂项目签约陕西澄城 1月22日下午,湖南衡阳旭光锌锗科技有限公司与陕西泰鑫有色金属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在陕西澄城县举行固废处理提取碳酸锂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固废处理提取碳酸锂项目,一期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一条年产能5000吨的工业级碳酸锂生产线。二期计划在一期项目达产后再投资约1.7亿元,对一期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成电子级碳酸锂生产线,并扩能至总量为1万吨电子级碳酸锂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订单】千吨级钠电正极材料订单!钠科能源与盘古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 钠科能源最新消息显示,近日,钠科能源与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盘古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并为未来3年不低于3000吨的供销计划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引。双方深层次的务实合作,将持续赋能新能源行业,助力中国钠电产业发展全面起势、加速突破。(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数据】2023年锂精矿/碳酸锂/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进出口量出炉 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的数据显示,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锂产品进出口数据如下:进口锂精矿约401万吨,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津巴布韦等国,同比增长约41%;净进口碳酸锂14.91万吨,同比增长约18.6%;净出口氢氧化锂12.62万吨,同比增长约39.8%;净出口锂镍钴锰氧化物0.26万吨,同比减少约79.7%;净进口锂镍钴铝氧化物1.12万吨,同比减少约24.8%;磷酸铁锂进口量减少,为40吨,2022年为1000吨;磷酸铁锂出口量基本持平,均为1100吨左右。(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官宣不到一个月 这一上市公司终止海外锂矿并购事项 距离官宣不到一个月,华体科技(603679)海外锂矿并购事项宣告终止! 2023年12月26日晚间,华体科技(603679)公告,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华体国际能源以300万美元认购莫桑比克KYUSHURESOURCES,SA(一家根据莫桑比克共和国法律注册设立的公司,简称“九州资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570,000MT(莫桑比克梅蒂卡尔,莫桑比克法定货币),增资完成后,九州资源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670,000MT,其中华体国际能源的持股比例为85%。 九州资源公司是在莫桑比克注册的全资外资公司,负责运营莫桑比克境内的锂矿关联项目,拥有莫桑比克11682项目锂矿100%权益。 1月19日,华体科技再次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华体国际能源原拟认购莫桑比克KYUSHU RESOURCES,SA(简称“九州资源公司”)85%股权。经公司与九州资源公司就锂矿项目开发方案的重要条款进行具体协商,在重要条款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充分评估本次交易的各项潜在风险,进行了审慎、充分的论证。根据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判断,锂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及低位运行时间无法确定,公司预计可能会对矿山开发带来较大影响。公司与交易对方最终达成一致,决定终止本次股权认购交易。(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格林美与英美资源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加强镍产品等合作 1月25日晚间,格林美(002340)公告,英美资源集团全资下属公司英美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与格林美签署《加强镍产品及动力电池材料加工技术研发等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全球ESG价值框架下,双方就一系列与负责任生产和采购镍和其他电池产品有关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技术倡议和业务发展解决方案,以及为全球市场、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推进和推广可持续产品和服务产品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双方可持续开采计划的目标,优化双方的ESG合作价值。(来源:海融网) 【行业】四川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 单体锂矿达到超大型规模 据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近日,四川省找矿突破工作取得新进展,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探获氧化锂资源量近100万吨。这是亚洲迄今探明规模最大的硬岩型单体锂矿,潜在经济价值超千亿元。 报道显示,该单体锂矿达到超大型规模,矿床平均品位1.62%。2024年1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组长的专家团队对该锂矿取得的技术创新及重大找矿成果进行鉴定,认为其解决了高原深切割区隐伏巨型单脉伟晶岩型锂矿找矿关键技术难题,创新了成矿理论,创立了隐伏巨型单脉锂矿找矿模型,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总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找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来源:海融网) 【公司】中矿资源:今年Bikita矿山锂辉石精矿和透锂长石精矿预计各生产30万吨 1月28日,中矿资源(002738)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2023年,随着津巴布韦“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透锂长石)改扩建工程项目”和“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锂辉石)建设工程项目”顺利达产以及春鹏锂业3.5万吨/年电池级锂盐项目成功投料试生产,公司已实现6万吨/年电池级锂盐产能和原料的完全自给。未来,公司将着力推进加拿大100万吨/年锂辉石选厂建设工程和非洲地区采选冶一体化建设项目。 具体来看,随着津巴布韦Bikita锂矿200万吨/年透锂长石生产线和200万吨/年锂辉石生产线的达产达标,2024年Bikita矿山预计可生产锂辉石精矿和透锂长石精矿各30万吨,目前锂精矿正持续不断运回国内,满足4国内冶炼工厂的原料需求。(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碳酸锂市场价格单边下行 西藏矿业2023年净利同比预降超82.4% 1月26日晚间,西藏矿业(000762)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9500万元~1.4亿元,同比下降82.4%~88.06%。公司称,2023年碳酸锂市场价格单边下行,下游锂盐加工厂采购意愿不强。综上,公司主要产品锂精矿销售量、价格较上年大幅下降,使得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降。(来源:海融网) 【业绩】钴酸锂等主材大幅降价 维科技术预计2023年亏损约1.23亿元 1月25日,锂电池上市公司维科技术(600152)公告,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约1.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加。 维科技术表示,2023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钴酸锂等材料大幅降价,导致下游客户要求降低产品价格,但公司前期高位买入主材且有部分库存备货,导致进一步压缩原有利润空间。(来源:海融网) 【业绩】当升科技2023年预盈超18.5亿元 新体系正极材料推广速度加快 1月22日晚间,当升科技(300073)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20亿元,同比下降11.45%~18.09%;基本每股收益约3.65元~3.95元。 当升科技表示,公司2023年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公司业绩相应出现下降。面对市场不利因素,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同时,公司加快新品推广速度,固态锂电、钠电等新体系正极材料,新一代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超高镍材料等新产品成功完成高端客户导入开发并持续放量,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海融网) 【业绩】盐湖股份2023年预盈超76亿元 碳酸锂销量约3.82万吨 1月26日晚间,盐湖股份(000792)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亿元~81亿元,同比下降47.96%~51.17%;基本每股收益约1.4元~1.5元。 对于业绩变动主要原因,盐湖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下跌,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其中,公司氯化钾产量约492.6万吨,销量约560万吨;碳酸锂产量约3.61万吨,销量约3.82万吨。(来源:海融网) 【动态】亿纬锂能申请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 2024年1月27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开号CN117457885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混合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的前驱体溶液与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干燥后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烧结,得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包含模板剂。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了碳包覆的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通过表面碳包覆,提高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所述模板剂的采用,实时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造孔的目的,增大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孔隙率,不仅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而且能够缓解循环过程中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积变化,使所获得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容百科技申请钠离子电池专利,提高正极材料中Ni的摩尔量比例 2024年1月27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公开号CN117457895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Na和基质元素、掺杂元素L的氧化物;在正极材料中心位置,Ni占基质元素和掺杂元素L的总摩尔量比例为α。(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 【SMM分析】“饥饿求生”  磷酸铁锂的降本过程及风险

    SMM1月29日讯, 2024年的磷酸铁锂行业, 主要目标是降本。 一、降本的背景 随着磷酸铁锂产业体量变大,其发展增速收窄。在磷酸铁锂行业赛道,产能在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快速攀升; 从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开始,在产能扩张的窗口持续开启的情况下, 磷酸铁锂开工率维持在50%附近,甚至不足30% 。 图1:磷酸铁锂开工率变化 从2022Q4起,产能和产量之间的差距拉大,新投产企业产能不断释放,导致磷酸铁锂行业整体开工率偏低。产能过剩和需求增速放缓情况下, 铁锂企业为保市场份额 以低价抢占市场 ,电芯企业也 以低价作为新供应商准入的门槛 。 图2:磷酸铁锂产能产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磷酸铁锂价格下行,企业从营利状态进入亏损状态。在未来磷酸铁锂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磷酸铁锂产量维持较低的增速。 图3:磷酸铁锂的产量变化(2018-2027F) 产能过剩、新增需求增速放缓、资本的羊毛在磷酸铁锂行业仍存、头部企业以绝对的优势保持行业谈判的话语权 ,于是整个行业发展增速收窄的情况下,利润也随之收窄。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行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节点上: 降本增效! 二、降本的过程 降本增效,是未来磷酸铁锂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行业拥挤的赛道里,企业被倒逼着降本,以适合赛道的节奏。 在磷酸铁锂行业中,两大巨头的降本增效强是通过强势挤压上游供应商的利润完成的。 1、碳酸锂原料: 巨头企业在磷酸铁锂主原料之一碳酸锂上面下功夫,以企业入股、收购、挖矿和大单长协采购锂原料的方式,掌握资源和市场谈判的话语权。碳酸锂原料的利润被挤压,倒逼锂矿资源的利润被挤压。 2、其他原料: 巨头企业通过招标或单独谈单的方式,对供应商供货的价格体系实施各个击破。能挤进新能源赛道的企业,多少有些家底,巨头企业将有限的采购量给到愿意低价供货的企业,从而薅到第二把羊毛。磷酸铁锂价格被挤压,向上挤压磷酸铁原料、磷原料、碳源等等。 3、土地和人口: 降本最终到土地和人口上来。 所有的降本向矿产资源逼迫,向低能耗低成本的地区倾斜,向人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靠拢。 三、降本的风险 两大巨头相互领跑降本大部队,磷酸铁锂市场开始一轮降本竞赛,引发各供应端口的价格被压制。降本演变成各供应商“饥饿求生”的过程,在求生的同时,将会有产能不断地被出清,磷酸铁锂赛道慢慢地从拥挤、混乱到有序。 两大巨头有降原料商的资本: 一是需求量大、二是付款条件苛刻但能如期支付、三是进到其供应商体系意味着产品质量上佳。 降本可能 打破原有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增加诸多不稳定因素,虽然是缓慢变化,但仍然给未来增加了风险。 降本可能 使得资本投资调转方向 ,重新审视当前的磷酸铁锂行业。投资方面更加谨慎,可能对垄断型企业、高竞争力企业更为友好,对普通新加入的企业关注变少。 最后, 降本降在了哪里?降本后,获利方是谁?整个社会获利还是降到了某个下游客户的口袋里。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