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1月30日,道氏技术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盈利3,300万元-4,300万元,同比降50.11%-61.71%。 业绩变动原因 1.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下降主要原因系:一方面,充分计提减值,因部分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导致部分原材料及产成品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公司对该部分存货充分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另一方面,期间费用增加,其中,随着公司在建工程转固并计提折旧费用,导致制造费用相应增加;由于公司的可转债还未完全转股,应付可转债利息摊销增加,相应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2.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2,4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等因素所致。 股市 农历春节假期后,道氏技术连续两日飘绿,截至2月20日13:58分跌2.08%。

  • 【2.20锂电快讯】巴西锂矿商扩建锂精矿产能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评级办法》一是明确监管评级要素与方法。《评级办法》设置公司治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息科技管理等6项评级要素,分别赋予10%、10%、35%、20%、15%和10%的分值权重,并对评分原则进行规定。二是明确监管评级组织实施流程。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按照初评、复评、审核、反馈监管评级结果等环节进行。监管评级结果从优到劣分为1-5级和S级,监管评级结果数值越大表明机构风险越大,需给予更高程度的监管关注。三是明确分类监管原则与措施。规定监管评级结果应当作为监管机构制定及调整监管规划、配置监管资源、采取监管措施和行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分级分类监管的审慎性条件。 【马斯克称特斯拉达到10倍产量非常困难 但并非不可实现】 马斯克表示,要让特斯拉达到目前10倍的产量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一目标并非不可能实现。马斯克关注的账号“Teslaconomics”在推特发帖称:“特斯拉达到年产1000万至2000万辆汽车的目标,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对此,马斯克回应称:“要达到10倍的产量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可以做到,但工作量巨大。” 【消息称Stellantis考虑为零跑在欧洲生产电动汽车 有望2026或2027年投产】 据欧洲汽车新闻方面消息,Stellantis考虑在意大利米拉菲奥里工厂为零跑汽车年产15万辆纯电动汽车,由Stellantis集团的欧洲经销商销售,最早可能在2026年或2027年投产。 【印度塔塔集团筹划分拆电池业务上市】 塔塔集团正在考虑将旗下锂电池业务分拆上市,以扩大其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据知情人士透露,塔塔集团正就电池业务Agratas作为独立部门剥离的事宜进行初步讨论。该人士称,电池业务分拆后,便于其筹集资金,并于之后在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Agratas上市时的估值预计在50亿-100亿美元间(约合360亿元人民币-720亿元人民币),这取决于公司的增长速度和市场预期。 【巴西锂矿商扩建锂精矿产能】 巴西锂矿商Sigma Lithium在近期表示,将计划在巴西投资约4.924亿雷亚尔(约9940万美元)扩建现有Grota do Cirilo锂矿项目。公司将通过新建一座新的锂精矿绿色生产工厂以增加锂精矿产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月小型车保值率高于中型车 新能源车价格回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了《2024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分级别来看,小型车的保值率已经高于中型车,因此轿车市场的整合成为必然,多数厂商都将缩减产品类型。中大型SUV的保值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单价高,资金成本、风险都较高。《报告》还指出,1月新能源车价格回升。由于补贴和免税的技术指标每年都有微调,新能源车的换代也常常在年初进行,因此1月份的保值率数据覆盖了更多的年款车型,其中大部分车型的性能都有显著提升。 相关阅读: 【SMM分析】2024年春节假期锂电全产业链市场回顾及节后展望 【SMM分析】硫酸钴市场动向揭秘:揭开现货市场运行逻辑 【SMM分析】硫酸钴企业2024年春节放假安排一览 【SMM分析】春节前后磷酸铁和磷酸铁锂市场情况及原料价格变化 【SMM分析】2月碳酸锂产量环比下滑 氢氧化锂整体成交较为清淡 【SMM分析】预计2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环减23%至3.2万吨 需关注节后现货升贴水潜在博弈空间 【SMM分析】1月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下游补库情绪带动硫酸钴产量增加 2月春节影响如何? 【SMM科普】DEC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2023年碳酸锂价格跌超80% 锂矿企业绩集体坠落 电池企业仍有期待?【SMM专题】

  • 大唐2GWh储能系统采购中标结果公示 比亚迪等3家中标

    2月1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框架采购中标结果公示。 第一中标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74,271,320.00元,折合单价为0.6871元/Wh; 第二中标人: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31,200,000.00元,折合单价为0.6656元/Wh; 第三中标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70,000,000.00元,折合单价为0.635元/Wh; 据悉,项目包含1GWh 0.5C(2小时充放电时长)及1GWh 0.25C(4小时充放电时长)储能系统。 据此前开标记录显示,此次采购共吸引49家企业投标,最低报价0.615元/Wh,最高报价0.7624元/Wh。

  • 产能过剩VS逆势入局 磷酸铁锂这块蛋糕还香不香?

    近日,多家磷酸铁锂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业绩大幅下滑,普遍预亏。 业绩飘绿 磷酸铁锂头部上市公司德方纳米公告,公司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16.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3.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德方纳米表示,2023年公司产品产销量、产能均实现同比增长,但公司产品售价和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成品分摊的制造费用较高,毛利下降。 另一磷酸铁锂上市公司万润新能也亏损严重,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1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5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万润新能分析称,2023年公司业绩大幅波动,主要系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及下游客户去库存导致产品需求放缓,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产品销售价格均大幅下降;而公司生产线开工率不稳定,设备稼动率不足,产品整体单位售价降幅大于单位生产成本降幅,产品毛利率降低,同时根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变动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预亏的磷酸铁锂上市公司还有龙蟠科技(603906)、安达科技(830809)、富临精工(300432)、丰元股份(002805)等等。 从亏损的原因来看, 主要归结于三点:一是受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售价同比下降;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出货量下降叠加大额存货跌价影响业绩;三是2023年初高成本原料库存以及磷酸铁锂开工率不稳定带来的成本上行。 产能过剩 磷酸铁锂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亏损,盈利焦虑蔓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释放产能出清的信号。 另一磷酸铁锂上市公司湖南裕能1月18日在接待机构调研时也提到,在过去的一年,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叠加结构性产能过剩,所以2024年行业可能将面临出清,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也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从产能布局来看, SMM日前分析称,磷酸铁锂产能在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快速攀升,从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开始,在产能扩张的窗口持续开启的情况下,磷酸铁锂开工率维持在50%附近,甚至不足30%。 另据EVTank分析,2022年是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投资布局的“疯狂年”,且均集中将在2023年和2024年投产。 逆势入局 进入2024年,磷酸铁锂供需未见改善,价格依旧低迷,目前已行至4.3万元/吨上下。 但尽管磷酸铁锂产能过剩,仍不断有企业逆势入局磷酸铁锂领域。 2月8日,美股上市公司博格华纳官宣,公司与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博格华纳将成为仅有的一家非汽车制造商、与弗迪电池无隶属关系的本地化生产商,在欧洲、美洲及亚太部分地区拥有使用弗迪刀片电芯为商用车本地化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包的权利。该协议有效期为8年。除了在涵盖的地理区域获得用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包的尖端刀片电芯外,博格华纳还将获得弗迪电池授权使用其电池包设计和制造过程相关的知识产权。 1月31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正在扩建其内华达州斯帕克斯(Sparks)的电池工厂,以便将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引入美国。据悉,特斯拉将从其中国供应商宁德时代购买闲置设备来生产电池,初始产能约为10GWh。 1月29日,韩国媒体报道,三星SDI正考虑在其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中使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并于明年开始安装,这个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很可能会建在蔚山工厂。 1月27日,日本媒体报道称,日产汽车正研发磷酸铁锂电池,计划自2026财年起向新兴市场出货,以降低电动汽车成本,促进其普及。 1月11日,外媒称,SK On计划最早于202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并为多家汽车制造商供货。 结语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需求市场降本诉求的增强,磷酸铁锂正在抢占更多的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月,动力电池出口总量达到8.4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出口量4.2GWh,同比增长96.2%,占比反超三元锂电池达到50.5%。 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方面, 虽然新增需求增速收窄,但长期来看依旧将保持增长趋势。不过,短期内,磷酸铁锂赛道仍将较为拥挤,去库存压力大,价格战加剧,利润整体承压。

  • 【2.19锂电快讯】比亚迪王传福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50% | 乘联会称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57.4%

    【金杨股份:拟投资6亿元在厦门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 金杨股份公告,公司于2月17日在无锡市与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金杨股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6亿元,其中自取得用地之日起三年内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4.2亿元。项目公司在厦门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主要开发制造小圆柱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大圆柱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方形铝壳精密结构件(含方形盖板)和圆柱铝壳(含安全阀)等,主力配套厦门当地锂电池制造商,同时就近配套厦门以外的福建其他地区和广东等地客户。 【比亚迪:仰望U8在1月以1652辆月销量蝉联百万级新能源SUV销量第一】 比亚迪公告,在汽车领域,完成了从整车技术到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全覆盖,甚至更上游的车规半导体的垂直整合,构建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完整产业生态。仰望U8在2023年11月开始交付,继首个完整交付月以1593辆销量一举跻身全球百万级豪车前列之后,在2024年1月以1652辆的月销量蝉联百万级新能源SUV销量第一,成为自主汽车的新旗舰。 【印度塔塔汽车下调电动汽车价格 最多降价1450美元】 印度塔塔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部门周二表示,为了将电池降价的好处传递给客户,该公司将其电动汽车的价格下调了至多12万卢比(约1450美元)。 【何小鹏发布全员信: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车型】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布龙年首封全员信,信中提到,今年是小鹏产品和技术平台积累和爆发的第一年,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2024年公司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招聘约4000人)以及投入同比超过40%的研发预算。从这个月开始,公司会基于全新的小鹏产品开发体系(XPD),也就是有小鹏特色的车型全生命周期产品开发管理系统V1.0,以更先进、高效的全流程体系助力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 【比亚迪王传福最新判断: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50%】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2月1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比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提速,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 【乘联会: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57.4%】 据乘联会18日消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03.5万辆,同比增长57.4%,环比下降13.9%。 相关阅读: 【SMM分析】2024年春节假期锂电全产业链市场回顾及节后展望 【SMM分析】硫酸钴市场动向揭秘:揭开现货市场运行逻辑 【SMM分析】硫酸钴企业2024年春节放假安排一览 【SMM分析】春节前后磷酸铁和磷酸铁锂市场情况及原料价格变化 【SMM分析】2月碳酸锂产量环比下滑 氢氧化锂整体成交较为清淡 【SMM分析】预计2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环减23%至3.2万吨 需关注节后现货升贴水潜在博弈空间 【SMM分析】1月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下游补库情绪带动硫酸钴产量增加 2月春节影响如何? 【SMM科普】DEC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2023年碳酸锂价格跌超80% 锂矿企业绩集体坠落 电池企业仍有期待?【SMM专题】 【SMM分析】临近节前 电解液市场成交清淡价格稳定 【SMM分析】近期碳酸锂现货市场运行逻辑和碳酸锂生产企业2月份生产计划情况 临近春节钴市场交投转弱 钴系产品价格持稳运行 钴矿巨头因钴价低迷大砍产量目标【SMM周度观察】

  • 这一负极材料厂商获松下及通用股权投资 并签订长期供应协议

    2月15日,加拿大负极材料生产商Nouveau Monde Graphite(下文简称:NMG)分别与松下及通用汽车签订负极材料长期供应协议。同时,松下及通用汽车承诺对NMG进行股权投资。 具体来看,NMG与松下此次签订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购协议,约定7年内NMG每年向松下能源供应18,000吨的天然石墨活性负极材料。 NMG与通用汽车则约定,在NMG达产的6年内,每年向通用汽车供应18,000吨天然石墨活性负极材料。 据悉,NMG将从其位于魁北克的Matawinie石墨矿中提取天然石墨,并在规划中的Bécancour二期工厂生产负极材料。NMG一期工厂产能2000吨,二期产能规划4.2万吨。 松下和通用的上述承购协议将包揽NMG规划的Bécancour电池材料工厂二期约85%负极材料产能。 NMG还提到,公司已与其他电池制造商就Bécancour电池材料工厂二期剩余部分产能进行了商业洽谈,并继续进行产品认证。 此外,松下及通用汽车将分阶段出资共同投资NMG,支持后者在Matawinie天然石墨矿和Becancour石墨精炼工厂的相关建设工作。 其中,松下首期出资2500万美元以支持NMG的运营,并承诺根据后续建设情况联合潜在的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1.5亿美元;通用汽车首期出资2500万美元,并承诺后续进行1.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

  • 2023动力电池海外市场份额争夺战:宁德时代紧追!比亚迪狂飙

    近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总用量约为319.4GWh ,较2022年同期增长43.2% 。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不含中国)销售的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企业排名中,LGES保持第一,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32.9% ,装车量达88.6GWh,市占率27.8%。 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宁德时代仅以0.8GWh装车量之差稍稍落后于LGES,位列第二位,总装车量达87.8GWh,相较于2022年同期,宁德时代以72.5%的持续高增长威胁LGES的领先地位,市占率27.5%。 SNE表示,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的增长率高于中国国内市场,从而迅速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宁德时代的电池安装在宝马、名爵、奔驰、沃尔沃等主要整车厂的车辆上,其中包括特斯拉Model 3/Y (中国制造,出口欧洲、北美和亚洲)。 近期,宁德时代的电池又被安装在现代新款Kona和起亚Ray电动汽车上,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日本松下排名第三,以44.6GWh装车量,同比增长26.8%的速度,在2023年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市占率达14%。作为特斯拉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松下改进型2170和4680电池,未来有望扩大以特斯拉为中心的市场份额。 韩国电池企业SK On和三星SDI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位,装机量分别为34.1GWh和32.4GWh,同比分别增长14.4% 、37.2 %,市场份额分别为10.7%和10.2%。SNE分析,韩国三大电池公司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自公司配备电池车型的强劲销售。 中国另外一家头部电池供应商比亚迪(002594)位居第六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0.6%增长到2023年的2.1%,海外装机量升至6.8GWh,同比大增394.8%,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TOP 10公司(中国以外市场)中增幅最大的一家。 另外,中国电池企业孚能科技在海外电池市场装机快速上量,以同比增长163.3%的速度,装机达5.2GWh,市占率升至1.6%,位列第七位。 远景动力电池装车量也在2023年海外市场TOP10中榜上有名,位列第九位,市占率1.1%,装车量3.6GWh。 丰田与松下合资电池公司PPES、PEVE分别排名第八位和第十位,装机量分别为4.7GWh和2.8GWh,市场份额分别为1.5%、0.9%,其中,PPES在2023年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同比增长163.8%,PEVE同比增长38.9%。 除了海外电池装车量数据,此前,SNE还公布了2023年全球(包括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2023年,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从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来看,中国企业依然占据6席,2023年市占率达63.5%,相比2022年市占率59.6%同比上升。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占率之和依然过半,达52.6%。 SNE分析,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增速大幅放缓,对下游产业二次电池行业产生影响。早期采用者完成初始购买需求、持续高利率和高价格导致的经济收缩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缺乏等因素被分析为减缓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的因素。虽然电动汽车市场的放缓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2024年开始, IRA补贴支付的监管将会加强,符合税收抵免资格的车型数量将减少,税收抵免是否维持取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不确定性也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 SNE认为,今年电动汽车市场转向以价格为中心,汽车厂商降价求生存的竞争预计将加剧,电池技术开发及竞争及关键矿产供应链稳定策略将备受关注。

  • 韩系电池三巨头2023年业绩出炉:一公司积压订单超400万亿韩元

    近日,伴随SK Innovation公布业绩,韩国三大电池巨头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3年整体成绩已全部出炉。 分别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 SK Innovation 的营收同比上涨2.1%至19.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730亿韩元,其中,电池业务SK On的第四季度营业亏损从前一季度的861亿韩元缩小到186亿韩元,但未能实现盈利的目标。 2023年,SK Innovation全年销售额为77.2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9万亿韩元。与2022年相比,销售额减少了7,684亿韩元,营业利润减少了20,134亿韩元。 SK Innovation表示,“2023年电池业务的年销售额为12.9万亿韩元,比上一年增长约70%,创下有史以来最高销售额。”其进一步强调,特别是得益于现有订单的增加。到2023年底,电池业务订单积压估计达到400万亿韩元以上。 SK Innovation解释,尽管受到金属价格下跌带来的反向滞后效应,但电池业务通过提高海外子公司的整体生产力来增强竞争力,例如提高全球站点产量,并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损失率,从而提高了盈利能力。 在SK Innovation之前, LG新能源 已率先公布2023年业绩。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销售额达到33.7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16万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1.8%和78.2%。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LG新能源营业利润为3,382亿韩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2,374亿韩元。得益于其与通用汽车在美国合资工厂的产量增加,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利润同比实现了42.5%的增长。 不过,由于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已展现出疲态,LG新能源第四季度利润环比下降了53.7%。 LG新能源表示,由于整车企业对库存的控制趋保守、以及金属价格的持续下跌,预计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增长将暂时放缓:今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增长20%左右,其中北美市场增长预计将保持在30%水平左右。 此外,LG新能源预计2024年营收增幅将处于0%~10%区间的中部;预计公司45~50GWh的产能将在2024年获得美国政府的税收抵免优惠。 1月30日, 三星SDI 也官宣了2023年业绩。2023年,三星SDI销售额为22.7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63万亿韩元。与2022年相比,三星SDI销售额增加了2.58万亿韩元,实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销售业绩。营业利润减少1,746亿韩元。 其中,汽车电池业务销售额较2022年增长40%,营业利润较上年增长93%。 单从2023年第四季度来看,三星SDI 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5.5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118亿韩元。 与2022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减少了4,011亿韩元,营业利润减少了1,790亿韩元。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销售额减少了3,833亿韩元,营业利润减少了1,842亿韩元。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三星SDI电池部门销售额为49,983亿韩元,比2022年同期减少3,433亿韩元,比2023年第三季度减少3,416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261亿韩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1,330亿韩元,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减少1,857亿韩元。 展望2024年,三星SDI认为,今年动力电池市场预计将达到约1,8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18%。 三星SDI计划通过扩大P5和P6等高端产品的销售来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并准备好接收新平台订单并顺利运营美国的新基地。 同时,在三星SDI看来,2024年储能电池市场预计将同比增长18%,达到256亿美元。 虽然北美、欧洲和中国等主要市场持续增长,但由于储能行业发展政策,韩国和南美的新需求预计将增加。三星SDI计划利用SBB(三星电池盒)等新产品扩大新订单,并准备可应对市场需求的LFP产品。 此外,三星SDI预计,2024年小型电池市场预计将同比增长3%,达到438亿美元。 其认为,尽管电动工具的整体需求预计将停滞,但由于产品多样化以及环保法规带来的电动化率提高,专业用途的需求预计将增长。

  • 【SMM分析】硫酸钴市场动向揭秘:揭开现货市场运行逻辑

    SMM2月18日讯:随着春节假期临近,硫酸钴下游需求减弱,加之市场仍处于供应过剩的去库存周期,硫酸钴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当前现货市场的需求、供给、库存和成本情况究竟如何,以上因素又对硫酸钴价格情况有何影响呢? 在需求端,硫酸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两大领域。在三元前驱体方面,因动力电池终端需求疲软,电池制造商采取以销定产的策略,减少了三元前驱体的需求,并进一步导致在三元前驱体生产中对硫酸钴的需求大幅度降低。在四氧化三钴的需求方面,由于3C消费电子消费市场最近趋于回暖,使用钴酸锂正极的厂商在年前积极补充库存,这进一步推动了四氧化三钴方面硫酸钴的需求上升。然而,鉴于硫酸钴最主要的需求是在三元前驱体上,整体来看,近期硫酸钴的总体需求仍然呈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 在供给端,由于硫酸钴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叠加生产成本倒挂严重,春节假期临近,市场需求保持低迷等众多因素。硫酸钴冶炼企业近期依旧选择减产,或是提前进入春节停产检修期,企业月度产量进一步减少。 从今年1月份硫酸钴的供求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端减产幅度超过了需求端的下滑幅度,这本应在市场上引起小幅的供不应求,支撑硫酸钴价格上涨。然而由于去年硫酸钴供应量严重过剩,市场上现存的库存量依然处于较高位。因此,尽管1月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但市场的主要趋势仍将是去除过剩库存。 在原料成本端,当前硫酸钴最主要的生产原料,是矿端的钴中间品和回收端的废电池回料。在钴中间品上,由于市场供给端供给量维持稳定,加之需求端前期补库基本完成,1月钴中间品的价格平稳运行,使用钴中间品生产硫酸钴的企业生产成本保持稳定。在废电池回料上,当前多数废旧电池和黑粉在散户贸易商手中,其对于在低价出货的意愿较弱,市场废料供给不足。与之相比,生产企业出于交付年内订单、年后补库等需求,加大了对市场废料的需求。供求不平衡导致废料市场出现“一货难求”的情况,黑粉系数在1月持续攀升。回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加重采用这类原料生产硫酸钴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少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选择减产或是提前停产检修。 总结来看,近期硫酸钴价格受下游需求减弱和供应过剩影响,持续低位运行。供给方面,冶炼厂因成本上升和春节临近,而小幅减少产量。需求方面,3C电子产品的复苏使得四氧化三钴节前备货需求较为乐观,硫酸钴需求量有所上升;但由于三元前驱体是硫酸钴主要下游需求,且其需求下滑明显,因此硫酸钴整体需求仍在下降。库存方面,当前社会库存量仍处于较高位。原料成本方面,1月份钴中间品价格相对持稳,与之相比废电池回料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业因成本倒挂选择减产或停产检修。后市钴价的走势,需要观察年后市场需求恢复情况。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肖文豪 021-51666887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