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马斯克:特朗普取消电动汽车补贴 对竞争对手的伤害更大

    据路透社报道,7月23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如果取消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对特斯拉造成的伤害将小于其他汽车制造商。 马斯克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朗普取消对电动汽车的支持,短期内对特斯拉可能会有一点影响,但实际上长远来看,对特斯拉是有利的,而对特斯拉竞争对手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特朗普一直对拜登政府的电动汽车政策持批评态度,并表示如果赢得大选,他将“取消电动汽车强制规定”。不过,特朗普尚未详细说明这一计划。 马斯克表示,特朗普取消补贴等任何举措,以及会对特斯拉汽车销售造成的影响,都不太重要,因为特斯拉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马斯克说道:“特斯拉的价值主要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马斯克在本月特朗普遭遇袭击后不久后就宣布支持特朗普。媒体此前报道,马斯克承诺每月向特朗普捐款4,500万美元,不过,马斯克否认了这一说法,但表示已成立了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 马斯克对特朗普的支持给特斯拉粉丝带来了困惑,他们质疑特朗普当选将如何对电动汽车制造商有利。特朗普选择的副总统候选人詹姆斯·万斯(JD Vance)去年提出了一项法案,旨在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并代之以一项促进汽油动力汽车的税收抵免,但本届国会几乎不可能通过这项法案。上周,马斯克在X的帖子中写道:“取消补贴只会有利于特斯拉。同时,建议也取消对所有行业的补贴!” 上周,特朗普在密尔沃基共和党大会上的演讲中还表示,如果他当选总统,将对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100%至200%的关税,使其无法在美国“销售”。 7月23日,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暂停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并将在美国总统大选后重新评估在该国投资新超级工厂的计划。他说道:“鉴于特朗普将对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因此在墨西哥投资没有意义。”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大幅增加现有工厂的产能,并计划在其得克萨斯州工厂生产无人驾驶出租车。

  • 伦镍价格下跌 多数下游企业呈观望态度【SMM硫酸镍日评】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7月25日,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8377元/吨,较前一工作日下跌5元/吨。电池级硫酸镍价格为28000-29000元/吨,均价较前一工作日持平。供应端,目前随着盐厂中旬至今的挺价,多数使用高冰、中间品的镍盐厂利润逐渐得到修复,但盐厂仍维持挺价情绪,目前多数盐厂报价围绕在98折至低幅平水无折扣。需求端,随着时间至中后旬,多数下游企业开始逐步恢复刚需采买的需求,但仍对高价镍盐接受力度尚弱。市场上有部分下游企业有采买镍盐的成交,但多数以招标形式实现,且成交量级不大,成交系数主要围绕在低幅95-96折左右。成本端,随着伦镍价跌破1万6千,现阶段成本支撑走弱。综上,镍盐价格目前暂时维持稳定,虽然7月至8月三元需求逐渐转好,整体呈现需求回暖的迹象。但由于镍价快速下跌,成本面支撑走弱,多数前驱体企业仍处于观望态势,因此预计镍盐的价格短期内暂弱稳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林子雅 021-51666902

  • LG能源二季度利润骤降58% 预测全年电动汽车需求将走软

    受电动汽车需求疲软的影响,韩国电池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LGES)周四(7月25日)公布第二季度利润同比下降58%。 此外,LG能源还预计其2024年销售额将同比下降20%以上,并将减缓产能扩张。 电动汽车需求放缓 LG能源解决方案是LG化学有限公司的电池子公司,为特斯拉、通用汽车、现代汽车和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 该公司的二季度报告显示,今年4月至6月的营业利润为1950亿韩元(合1.41亿美元),与此前的预测相符,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利润为4,610亿韩元;该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0%,至6.2万亿韩元(合44.76亿美元)。 LGES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还指出,如果没有根据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获得一些税收抵免,该公司本季度将出现2530亿韩圆的营业亏损。 该公司预测,今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将从去年的36%放缓至略高于20%,其中美国和欧洲地区尤为明显。 鉴于上述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大趋势,LG能源预计其2024年的整体营收将同比下降超20%,而该公司此前的目标是今年的年度营收增长在1%左右。该公司2023年度销售额为33.7万亿韩元。 LGES在财报中还指出,“下半年,我们将调整扩张的新节奏,或缩减部分项目的投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现有的产能。 截至发稿,该公司的股价在周二早盘时段上涨了2.95%。然今年迄今,该公司股价已累计下跌近23%。

  • 【7.25锂电快讯】葛红林大力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氢氧化锂等期货品种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机动车检验机构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的公告》(2021年第32号),不得就未真实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不得将“尾气检测费”打包进纯电动汽车“年检费”一并收取。依法查处机动车检验机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机动车检验市场价格秩序。(财联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葛红林:大力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多晶硅、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一行到广州期货交易所调研。葛红林表示,从全球发展经验看,有色金属产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离不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这方面期货市场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有色协会大力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多晶硅、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金属期货市场影响力,增强我国在全球金属市场中的定价影响力。(财联社) 【LG新能源正与中国企业洽谈为欧洲生产低成本电动汽车电池】 韩国LG新能源(LGES)的一位高管表示,该公司正在与三家中国供应商进行谈判,为欧洲生产低成本电动汽车电池。在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后,竞争将更加激烈。 (路透) 【福特汽车CEO: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10亿美元软件销售收入】 福特汽车CEO表示,公司相信小型、经济实惠的电动车是公司的出路;公司全球混合动力产品组合今年将增长40%;公司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10亿美元的软件销售收入;综合服务收入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财联社) 【岩山科技:Nullmax已与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面向量产的深度合作】 岩山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旗下Nullmax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全场景的无人驾驶应用。Nullmax已与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面向量产的深度合作,2024年上半年(自上市公司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后)Nullmax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400万元(未经审计)。目前Nullmax已推出新一代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Nullmax Intelligence,目前正在推进基于NI的智驾场景商业化应用落地。此外,岩思类脑研究院在持续进行脑电大模型及非器质性脑疾病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部分产品已接近上市。(财联社) 【浙江省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已接近3万份】 据浙江省商务厅消息,自4月26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开展以来,浙江省乘用车上险量同比增长率超全国3.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同比增长32.3%,两项指标均位居东部沿海省市第一。5月至6月,浙江省乘用车报废回收量创历史新高,达9.5万辆,同比增长21.5%。截至目前,浙江省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已接近3万份。(财联社) 相关阅读: 6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环比降超20% 7月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或减量?【SMM专题】 【SMM分析】近期储能变流器PCS市场情况分析(2024年7月) 【SMM分析】2024年H1储能电芯产量盘点!行业终将披荆斩棘抵达光明 【SMM分析】“走过半生 归来还是9万”——碳酸锂为您送上2024年H1汇报答卷 【SMM分析】6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9%进口环减11% 【SMM分析】2024年6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6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分析】2024年6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6月电解钴出口量维持增量 【SMM分析】6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小幅上涨 进口量有所下滑 【SMM分析】6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下降 2024年6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47吨 环比下滑17%【SMM分析】

  • 6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环比降超20%  7月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或减量?【SMM专题】

    近日,2024年6月钴以及锂电产业链相关锂产品进出口数据集中出炉,其中国内锂精矿进口量约为522428实物吨,SMM认为,结合7月份两港口出口量比6月份仍有一定减量,预计后续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精矿量有些微减量......SMM整合了电池材料的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上游 锂精矿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6月国内锂精矿进口量约为522428实物吨,折合LCE当量约为50492吨,实物吨量环比减少7.7%。 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精矿约 349471 实物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 66.9% ;从津巴布韦进口锂精矿约 97896 实物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 18.7% ; 从尼日利亚进口锂精矿约 33060 实物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 6.3% ;从巴西进口锂精矿约 22914 实物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 4.4% ;从加拿大进口锂精矿约 18584 实物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 3.6% ;从卢旺达进口锂精矿约 504 实物吨,占国内进口锂精矿总量的 0.1%。 分国别来看,锂辉石精矿几大进口国除巴西进口量环比上升57.2%外,其他几国进口量环比均有下降,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锂辉实物吨环比减少10%。另外,6月份澳洲Bunbury港锂矿出口比5月的高位下降27.27%,6月份澳洲Esperance港锂矿出口较5月的高位下降30%。 结合7月份两港口出口量比6月份仍有一定减量,预计后续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精矿量有些微减量。 注:海关或无法完全精确统计当月实际锂辉石精矿进口量,本汇总仅以进口量大方向进行汇报。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SMM 》【SMM分析】2024年6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而回归当前的锂矿市场,据SMM调研显示,当前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现货报价依旧在跟随碳酸锂价格的下跌而下行。 且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部分需求端的锂盐厂对现货交易保持观望态度。 同时,一些非一体化企业因为库存充足,对现货的交易热情也不高。供应端方面,矿商仍然存在挺价情绪,心理预期和下游报价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现货市场整体处于观望多、交易少的状态。 锂云母方面,尽管近期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对需求端一些锂盐厂的云母线产量产生了略微影响,但整体市场对较低价位的云母矿的需求依然存在并保持稳定;供应端,江西大型锂云母矿商近日锂云母的拍卖价格对整体锂云母现货市场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截至7月24日,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指数现货报价跌至947美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碳酸锂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约为 1.96万吨 ,环比下降20.3%,进口均价约为 12309美元/吨 。 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约为 1.57万吨 ,环比减少22.6%,约占此次进口总量的 79.9% ;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约为 0.34万吨 ,环比减少7.3%,约占此次进口总量的 17.5% 。智利和阿根廷依然是我国进口碳酸锂的主要来源国,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地位。且阿根廷近期宣布四大锂矿扩建产能,这将极大程度上提高阿根廷出口至我国碳酸锂的量级,或许会抢占一部分智利出口市场。 截至7月24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暂时持稳于8.39~8.79万元/吨,均价报8.59万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不论是上游锂盐厂还是下游材料厂在当前节点报价与询价的行为都不活跃。7月已接近尾声,市场上即将进行8月订单的签署。因此锂盐厂已将出散货量级的重心逐渐转移至8月,目前仍保持较为强烈的挺价情绪。下游材料厂也依然保持其谨慎观望的采买态度,出于对后续碳酸锂价格走势的考虑,在当下材料厂仍不敢贸然采买,仅有少部分材料厂与贸易商有逢低买入的情况。但从整体来看,碳酸锂现货成交情况仍较为寡淡。预计后续碳酸锂基本面持续走弱,碳酸锂价格将持续偏弱运行。 电池材料 磷酸铁锂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147.05吨,环比减少17%,同比增加48%。 2024年6月磷酸铁锂出口均价7,329美元/吨,环比下滑12%,同比下滑72%。 SMM认为,磷酸铁锂出口数据每月都会存在波动,6月较5月出口量有小幅下滑,但主要出口量级还是维持在100-200吨左右,未有较多出口。虽出口国家或者地区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南美,但因海外磷酸铁锂电芯产能有限,未有批量生产计划。陆续已有中国企业出海建电芯厂,也有海外客户想要了解关注磷酸铁锂材料与电芯情况。之后未来几年,随着海外磷酸铁锂逐渐被接受与认可,产能逐渐成熟,海外磷酸铁锂产能将会有所增量。 》2024年6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47吨 环比下滑17%【SMM分析】 三元正极 2024年6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进口量为7,680吨,环比减少11%,同比增加1%。其中,NCM进口6,193吨,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2%;NCA进口1,486吨,环比减少1%,同比下滑1%。 2024年6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出口量为6,262吨,环比下滑9%,同比减少25%。其中,NCM累计出口6,028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24%,NCA出口234吨,环比增加24%,同比减少49%。 进口方面, 2024年6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进口量为7,680吨,环比减少11%,同比增加1%。其中,NCM进口6,193吨,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2%;NCA进口1,486吨,环比减少1%,同比下滑1%。 SMM分析:6月虽然韩国-山东进口量有240吨的增量,但韩国-江苏进口量减少1300吨,导致6月整体三元材料进口量显著下滑。 》 【SMM分析】6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9%进口环减11% 三元前驱体 2024年6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21087吨,环比增幅22%,同比减少2%。 2024年1-6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109413吨(含NCA),累积同比减幅12%。 6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5月相比小幅增量,其中NCM和NC出口增量,NC增量明显。其中6月NC出口总量为7337吨,环比上月增加158%,同比增加95%;6月NCM的出口总量为13715吨,环比增加2%,同比减少19%。此外,NCA出口量在6月为35吨。 分国别来看,6月NC出口到韩国占比上行,占比在97%,出口量上升明显,由上月2675吨上升至7110吨; NCM流向韩国由上月13423吨增至13707吨,仍占据几乎100%体量。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6月出口情况解析 六氟磷酸锂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 2024 年6月,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出口量为1627吨 , 环比上升约32.5% 。其中, 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进口量为4千克 。 出口方面, 2024 年 6 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为 1627 吨 ,较5月环比上升约32.5%,同比下降约11.7%。 总体而言,国外锂电池产品需求有所增加,对原材料采购量有一定增长,但同比下降也反应了整体需求有一定疲软态势,对锂电池需求增速略有放缓。 》【SMM数据】6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钴方面 未锻轧钴 2024年6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258金属吨,环比增加15%,同比减少30%。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29575美元/金属吨。2024年1-6月累计进口1333金属吨,累计同比减少45%。 出口方面,2024年6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988金属吨,环比增加76%,同比增加442%。出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均价为27643美元/金属吨。2024年1-6月累计出口量4108金属吨,累计同比增加184%。 》 【SMM分析】6月电解钴出口量维持增量 钴中间品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1.17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环比减少36%,同比增加19%。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13597美元/金属吨。 分国别来看,6月刚果民主共和国仍为主要的进口国,进口量约为1.14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进口均价为13656美元/金属吨,进口占比约为98%。 》【SMM分析】6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小幅上涨 进口量有所下滑 四氧化三钴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四氧化三钴进口量约为3实物吨,环比减少67%,同比增加50%。进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四氧化三钴进口均价为17455美元/吨。2024年1-6月累计进口量为42实物吨,累计同比增加31%。 出口方面,2024年6月中国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约为308实物吨,环比减少33%,同比增加53%。出口均价方面,2024年6月中国四氧化三钴出口均价为17381美元/吨。2024年1-6月累计出口量2136实物吨,累计同比增加40%。 》【SMM分析】6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下降

  • 【SMM钠电分析】钠电产业国产化硬碳负极何时能“硬”扛起行业大旗 不“负”众望地攻城拔寨

    SMM7月24日讯, 随着钠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化硬碳负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效应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问题。2023年的进展表明,实现硬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是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能推动钠电池其他原辅材料的国产化,还将大幅提升钠离子电池整体的规模效应。 硬碳负极材料的关键在于原料和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直接影响了原料的选择。一旦硬碳及其生产技术问题解决,市场预计会迎来百亿级别的机遇,根据计算, 2024年钠电负极的出货量估计在5000吨左右,2025年的需求量或将远超过2万吨。 行业中,几十家企业共同制定了硬碳标准,将其分为四类:树脂、塑料、生物和化石。传统的硬碳类型包含树脂、生物和化石,而塑料类硬碳则是今年新划分出来的,主要以塑料和废塑料为原料。与其他类型相比,塑料类硬碳在标准和规格上存在较大差异。 从目前来看,生物质硬碳是投资最多的领域,但其大规模生产较为困难,且容量不足。树脂类硬碳尽管成本较高,但也是一种选择。塑料类硬碳则以其低成本占据优势。 国内在硬碳领域的规划产能已超过60万吨/年, 万吨级单一品种硬碳的一致性,对钠电产业的规模化和降成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因为硬碳的一致性是影响钠电电芯规模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硬碳的一致性好则电芯的性能差异小、成组效率高且成组后循环寿命长。硬碳的一致性好则电芯的良品率高,电芯成组后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更低。硬碳的一致性影响钠电电芯厂的经济效益,影响钠电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使用的成本。故,万吨级单一型号硬碳的一致性是钠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钠电负极相关企业如下: 一、钠电市场对硬碳负极的要求(分场景) 钠电市场对硬碳负极的要求因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不同场景(动力、小动力、3C、大储、工商储、家储、启停电源、UPS和基站)对硬碳负极的具体要求进行的归纳和整理: 动力场景 高克容量:为了满足长续航里程的需求,动力型钠电池需要硬碳负极具有高克容量。 高循环寿命:确保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 快速充电能力:支持大功率快充,缩短充电时间。 小动力场景 适中克容量:小动力型钠电池对克容量的要求略低于动力型,但仍需保证足够的续航里程。 较高循环寿命:满足中等使用频率下的寿命要求。 成本优化: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更注重成本控制。 3C场景 高倍率性能:3C电子产品对电池充放电速度有较高要求,因此硬碳负极需要具备优异的倍率性能。 稳定结构:确保在高速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结构稳定,避免性能衰减。 大储场景 超高循环寿命:大储型钠电池需要满足长时间、大规模储能的需求,因此硬碳负极的循环寿命至关重要。 安全性: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电池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一致性: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电芯的成组效率和成组后的循环寿命影响 到大储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要求电芯的一致性要好,从而要求硬碳的一致性要好。 工商储场景 长循环寿命与安全性:工商储型钠电池同样注重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以满足商业和工业领域的长期使用需求。 成本与性能的平衡: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更注重成本控制,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家储场景 适中克容量与循环寿命:家储型钠电池需要满足家庭日常用电需求,对克容量和循环寿命有适中要求。 安全性与易用性:确保电池在家庭环境中使用安全、方便。 启停电源场景 高倍率与快速响应:启停电源需要电池具备快速充放电能力,以应对频繁的启动和停止操作。 稳定性与耐用性:确保电池在恶劣环境下性能稳定、耐用。 UPS和基站场景 高可靠性:UPS和基站对电池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以确保在关键时刻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 长寿命与低维护成本:减少更换和维护的频率,降低运营成本。 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钠电市场对硬碳负极的要求各有侧重,但总体上都追求低成本、高安全、性能上在细分市场发挥差异化优势。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碳负极的性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二、钠电市场硬碳负极克容量和成本变化趋势(2023-2030) 1、克容量变化趋势 当前硬碳负极材料的克容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例如,硬碳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目前主流克容量发挥在280-300mAh/g,这取决于具体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预计未来硬碳负极材料的克容量还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2023年至2030年期间,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硬碳负极的克容量有望得到显著提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克容量的提升并非无限制。在追求高克容量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性能。过高克容量的硬碳产品生产成本急剧升高,反而造成电芯成本升高,从而降低了钠电芯的性价比,导致钠电在产业发展前期不利于发挥出其低成本优势。 2、成本变化趋势 硬碳负极材料相较于其他负极材料,如石墨等,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来源广泛、制备工艺没有高能耗的石墨化步骤而节能以及较高的理论容量。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工艺技术的优化,硬碳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在2023年至2030年期间,随着钠离子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硬碳负极材料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可能在量较大的钠电负极产品如树脂类产品(酚醛和塑料),尤其是塑料前驱的钠电硬碳负极,原料纯度高、一致性好、来源广泛。 此外,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市场对钠离子电池的旺盛需求也将推动硬碳负极材料的成本降低。政策支持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综上所述,钠电市场硬碳负极在2023年至2030年期间将呈现克容量逐步提升、成本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将为钠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三、硬碳负极几个工艺路线产业化进程对比 生物质基负极 特点: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再生,且含有丰富的碳元素,是制造硬碳的常用前驱体。生物质基硬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较大的层间距能够储存大量的钠离子。 优劣:优势在于原料可持续且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然而,生物质基前驱体可能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较大,导致供应不稳定。 树脂基负极 特点:树脂是另一种可用于制造硬碳的前驱体,通过特定工艺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硬碳负极材料。 优劣:树脂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碳收率和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且碳收率有时偏低。 塑料基负极 塑料作为一种聚合物材料,理论上也可以作为硬碳前驱体,其容量并不低。 然而,在钠电负极材料的应用上,塑料基负极并不常见,可能会是后来者居上。因为塑料基负极是一种新的负极材料,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着手研究,国内产业化刚刚开始。 煤基负极 特点:煤的碳含量高,价格低,资源丰富,是制备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可逆比容量和稳定储钠循环性能的炭材料。 优劣:煤基负极材料成本较低,电化学性能稳定。但煤的种类繁多,含有无机杂质,可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和一致性。 沥青基负极 特点:沥青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碳收率高,是制备硬碳负极材料的另一种优质前驱体。通过化学改性可以调控硬碳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优劣:沥青基负极材料具有成本优势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潜力。然而,其制备过程可能涉及复杂的后处理,如模板法必须使用酸去除模板剂,这可能导致制备过程费时且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钠电负极材料各有其特点和优劣。生物质基负极可再生且成本低,但受季节影响;树脂基负极性能良好,但成本较高;塑料基负极在钠电中应用中刚刚起步;煤基负极成本低且性能稳定,但纯度可能受影响;沥青基负极具有成本优势和性能潜力,但制备过程可能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负极材料。 四、钠电市场硬碳负极进口产品特点(Kuraray) 可乐丽的Type-2硬碳作为一种高稳定性的钠电负极材料,具有多项优异的性能。 1、物理性能 粒度分布D50为5µm,这表明其颗粒大小相对均匀,有助于电池内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比表面积为6m2/g,适中的比表面积有助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充分接触,提高电池性能。 真密度为1.48g/cm3,较高的真密度意味着材料更加紧实,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层间距离为0.38nm,结晶大小为1.1nm,这些微观结构特征有助于离子在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从而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2、电化学性能 钠电比容量为300mAh/g,显示出良好的储钠能力,适用于钠离子电池。 钠电首效为90%,说明在钠离子电池中,首次充放电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 此外,可乐丽的Type-2硬碳还具有良好性能、耐吸湿性高和易操作的特点,其优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为电池的稳定性和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钠电行业发展初期,Type-2起到启蒙作用,良好的一致性和中规中矩的综合性能,使得新产品皆以其作为主要负极材料被使用。但Type-2性价比并不高,销售价格在12万元/吨,是国产钠电负极的3倍价格。2023年可乐丽的市场占有率70%以上,2024年上半年占有率回撤至50%以内,部分钠电企业以掺混的方式使用可乐丽的Type-2。 五、国产化钠电负极产业化方向和重点 钠电产业技术迭代的关键在于硬碳负极。目前,国内钠电负极企业发展势头更猛,在2025年钠电起量之时,进口钠电硬碳负极市场占有率将被极大的稀释。 套用锂电的逻辑,钠电起量是指万吨钠电钠负极出货,钠电芯有8GWh的出货量。 在硬碳的发展前景中,短期内主要依赖生物质材料,其工艺成熟,能够迅速应用并降低成本。长期来看,以树脂类硬碳(例如酚醛和塑料前驱材料)的量产为目标,而煤基和沥青将作为补充材料。在未来的市场上,树脂类、生物质和化石基硬碳或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各自在不同市场细分中展现优势。 下一阶段钠电负极全行业要一起解决万吨级单一品种硬碳的一致性问题,一致性决定了钠电能否规模化,决定了钠电能否通过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决定了钠电是一个小众市场还是比肩锂电的重量级市场。 综合来看,中国钠电产业化的逻辑: 第一步尝试活下去,第二步降成本实现盈利,第三步创新带来技术飞跃和实现长足发展。 第一步是尝试活下去。首先是制造低成本的电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特定的差异化市场上发挥钠电低温性能优越、倍率性能出色和高安全性的优势,推动销售,从而启动整体产业链。产业链的各环节经过磨合和验证,确保整体运作顺畅,使得产业链得以持续发展。 第二步就是降成本实现盈利。 钠电产业链在生产技术和团队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初步验证了关键环节,并确定了影响产业链壮大的核心障碍。 当前,产业链的主要瓶颈是解决硬碳的一致性问题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问题。经过多个团队在硬碳产业化初期的多方面尝试,一个可行方案已初见端倪:通过小分子合成前驱体来保证一致性,使用成熟的石油化工低成本小分子聚合物以降低原料成本并扩大原料供应。此外,通过创新性的 简化硬碳生产工艺以能降低投资和生产消耗,集中生产性能均衡的低成本产品 ,从而加速规模化生产并迅速实现成本下降,推动产业链尽快实现盈利。 第三步创新带来技术飞跃和实现长足发展。 产业链盈利之   后,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实现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提升钠电的材料技术和电池技术,在进一步降成本的基础上 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提升钠电池的性能,进一步扩大钠电池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从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最终钠电形成比肩锂电的产业。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 特斯拉公布其二季度财报,利润出现下滑

    当地时间7月23日,特斯拉公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虽在营收方面略高于预期,但利润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在营业额及利润方面,特斯拉报告二季度全部业务的营业额为255亿美元,环比上涨19.7%,同比微增2.3%。但相较于去年同期27亿美元的净利润,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仅为14.8亿美元,大幅下滑45.2%。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利润率回升333个基点至6.3%,但低于去年同期的9.6%。事实上,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特斯拉整体利润率不断下滑,本次利润率的小幅回升实属不易。 电动汽车业务方面,特斯拉在二季度生产了 410,831 辆汽车,并向客户交付了 443,956 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季度的产量过剩及物流不畅导致的延迟交付问题。特斯拉称,除 Cyber​​truck外,其余主流车型的销售收入均出现下降。截至今年六月底,特斯拉共生产了 844,202 辆汽车,交付 830,766 辆;去年上半年特斯拉生产了 920,508 辆汽车,其中交付 889,015 辆。这意味着产量比上一年下降了 8.3%,而交付量下降了 6.6%。特斯拉将原因归结于其团队正致力于推动下一代电动汽车及其他业务领域。 储能业务方面,特斯拉在今年二季度储能系统 (包含Megapack系列大储系统及Powerwall系列户储系统) 出货量达到创纪录的9.4GWh,同比大幅增长154%,环比大幅增长129%。位于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计划于2025年一季度投入运营,特斯拉预计在今年,其可持续能源业务的收入增长率将超过电动汽车业务。 在其他相关业务方面,特斯拉的表现尚可。网点数量来到1286个,同比增长 12%。其移动服务车队总数同比增长7%,来到 1896 辆。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目前共6473 个,同比增长23%,对应充电点共计59596 个,同比增长24%。 二季度,特斯拉公司资本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10% 至22.7 亿美元。该公司表示,其中包含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6 亿美元支出。受明年政策预期不明朗及汽车销量增速不足的双重影响,特斯拉已暂停其在墨西哥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 SMM认为,在当前中国以外地区电动汽车市场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特斯拉的业务重心已经从电动汽车为主转向电动汽车、可持续能源业务并重。若美国储能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斯拉的储能业务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方面,特斯拉产品的吸引力受到其产品阵容老化影响而出现下降。陆续出台的折扣和激励措施随刺激了销量增长,但利润率也因此下滑。破局关键则是推出下一代更具产品力的电动汽车。

  • 20亿元!2GWh+5GWh+10GWh!这一电池产业园更新动态

    据“江苏福瑞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消息,7月22日,福瑞尚善(安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福瑞尚善)在安徽蚌埠举行福瑞尚善2GWh矿用特种锂电池、5GWh的模组、10GWh的PACK智能制造产业园封顶仪式。 据介绍,项目有望于今年10月底顺利完成整体交付,2024年度力争达到10GWh的PACK生产能力。 另据此前资料,该项目投资总额约2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

  • 【SMM分析】近期储能变流器PCS市场情况分析(2024年7月)

    储能变流器,亦称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在储能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实现储能电池与电网之间的能量转换与双向传输。PCS的核心职能在于进行直流电(DC)和交流电(AC)的变换,以适应电网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操作的需求。具体而言,当电网需求储能系统释放能量时,PCS将储能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适合电网使用的交流电,并输送至电网;相对地,当电网需要储能系统吸收能量时,PCS则执行相反的转换过程,即将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而存储于储能电池之中。这一双向能量转换过程,不仅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也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上海有色网SMM已经在官网上线了三款储能变流器PCS的价格信息。这三个价格点包括两个集中式PCS:分别为1725kW和2500kW,以及一个组串式215kW的PCS。 据SMM了解,集中式PCS在源网侧储能系统中使用更为广泛。随着储能电芯容量从280Ah逐步提升至314Ah,储能系统的容量也从3.4MWh扩展至5MWh。以2小时储能系统为例,对应的PCS功率需求也从1725kW提升至2500kW。目前,中国国内的多家PCS厂家均已推出了2500kW的PCS产品。 在价格方面,SMM调研了解到,集中式1725kW的PCS价格略高于2500kW的PCS,大约为0.08元/W,且近月来价格保持稳定。而集中式2500kW的PCS价格则呈现下降趋势,其最低价从6月初的0.08元/W左右开始持稳下跌,目前价格处于0.075元/W至0.078元/W的区间内。此外,集中式2500kW的PCS产品中,中国厂商已经推出了1250kW×2的模块化双支路设计和2500kW单机单支路设计,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小,价差小于0.005元/W,单支路设计的价格相对更为经济。 至于组串式PCS,为了适应大容量储能系统的发展,实现“一簇一管理”,提高电池一致性和系统可靠性,国内多家PCS制造商已经推出了包括215kW型号在内的多种组串式PCS产品,其中215kW为其主流出货型号。然而,尽管其具有这些优势,组串式PCS目前在国内储能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原因在于在当前价格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组串式PCS的价格相对较高,成本优势不明显,导致其市场渗透率较低。近期,SMM调研到其价格大约在0.11元/W左右。   SMM新能源行业研究部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周致丞021-51666711 张浩瀚021-51666752 王子涵021-51666914 任晓萱021-20707866 梁育朔021-20707892 王杰021-51595902 徐杨021-51666760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