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首次实现月度突破50%,乘联分会日前预测到,8月国内新能源零售可达98万辆,渗透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至53.2%。 繁华的背后,自然不是大风刮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锂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 不过,目前的液态锂电池性能特性已经接近天花板,材料特性决定了其并不足以满足全场景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电池技术被不断拉到台前,其中,固态电池是未来锂电池的“终极形态”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此前,固态电池技术被认为是相对遥远的技术,业内预测量产时间也普遍集中在2030年前后,但从今年固态电池技术一系列的动态来看,这一技术的发展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重大突破,一张海报搅动资本市场 自固态电池技术被业内认可以来,只要有相关技术的新消息发布,几乎都会引起市场热议。近日,固态电池再次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 8月21日、22日,鹏辉能源在市场承压的环境下连续20%涨停,两个交易日涨幅达到44%,且交易量分别增至6.01亿元、14.65亿元。 而引发这一动荡的消息,则是由于鹏辉能源于8月21日在官微曝出的一张海报,其标题清晰写到:“全固态电池重大突破”,并称公司将于8月28日召开产品技术发布会。 8月26日,锂电池赛道走强,鹏辉能源再度大涨,收26.90元/股,涨19.24%。 上一次资本市场固态电池概念如此“热闹”,应该还是5月底传出的国家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的时候。 对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鹏辉能源曾公告称,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发布预告,计划于近期召开新产品技术发布会。本次为公司固态电池等产品技术的发布,涉及材料、工艺及产品安全性等技术和性能的研发进展,以及基于此为实现产品量产和产业化所做的切实工作,但按公司计划预计一年内不会大批量生产,对本年度公司业绩没大的影响。 资料显示,鹏辉能源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锂铁电池、锂锰电池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系列产品、磷酸铁锂系列产品、三元材料和多元复合锂材料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已拥有广州、珠海、驻马店、常州、柳州、佛山、衢州、青岛、越南工厂九大生产基地。 距离此次产品发布会预告最近的固态电池动态,便是鹏辉能源于7月宣布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10GWh储能项目和年产1GWh半固态电池项目,其中储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8亿元,半固态电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合计约23亿元。 项目建设周期上,储能项目计划于2024年9月开工,2025年10月投产;半固态电池项目计划于2025年5月开工,2026年7月投产。 鹏辉能源的固态电池产品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产品特性、研发进展还不得而知,不过从公司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研发投入来看,涉及固态电池领域的只有一项“柔性超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固态电池技术”,其中提到可穿戴电子设备和柔性电子设备。 鹏辉能源称,基于项目研究成果,公司能够开发出具有高性能、高安全性和柔性的固态电池产品,目前该项技术处于实验阶段。 通过年报判断,鹏辉能源的固态电池产品或许将率先应用于消费类产品。 近日,鹏辉能源在投资者平台等渠道披露过关于固态电池的动态,但整体进展并未透露太多,只提到公司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有自己的研发路线图,产品处于送样测试阶段,目前下游应用领域以数码类产品为主,后续会持续进行迭代升级。 万亿赛道,谁也不想错过固态电池 中信证券近日研报认为,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的积极信号持续聚积:国家有望给予资金支持、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2024上半年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边际变化明确。 作为下一代最具潜力的电池技术,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预计,预计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或将提前至2027年,到2030年全球固态(含半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 为了抢占这一风口,目前国内主流电池制造商已经先后布局该电池技术,其中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已先后公布各自的研发进展。 近期,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宣布,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并有望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国轩高科表示,公司目前已实现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制备及基础性能验证,是全固态电池从0到1的突破,成功通过严苛的200摄氏度热箱测试,为高比能、高安全电池体系提供了新的实现路线。 亿纬锂能在首届锂电池大会上披露,公司全固态电池计划分两步走,预计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2028年,进一步推出具有400Wh/Kg高比能量的全固态电池。 电池网注意到,除主流电池厂以外,固态电池领域还迎来了大量的初创企业,其中以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企业为代表,且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上车;整车厂中,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也已先后宣布固态电池研发计划,并发布装车时间表。 “2025年,多车型搭载清陶能源第二代固态电池,规划实现十万辆级销量规模。”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李峥曾在2024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表示,公司将在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芯,在2027年装车批量交付。 EVTank表示,之所以大幅度调高对于固态电池出货量的预测,主要在于近几年中国企业对于半固态电池的研发使其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均大幅度超预期。同时,国家资金对全固态电池研究大力扶持、社会资本对固态电池企业大规模投资以及车企大规模装车半固态电池产品等是推动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提前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而言,全固态电池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且距离商用化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目前确实有部分企业“炒作大于实力”。 前途光明,但全固态之路并不简单 近两年,低空经济快速发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所需要的高性能动力来源,也成为固态电池潜在的下一个应用场景之一。 目前,海内外多家电池企业相继给出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业内对这一技术的落地速度期望值也有所提升。不过,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走,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难度非常大。 固态电池的研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国内外诸多科研机构做出了大量努力,一直到2012年丰田试制全固态电池,后续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量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但直到今天,全固态电池也只能说有阶段化进展,且技术路线还并未统一,主流的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种技术路线仍处在探索阶段。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曾表示,固态电池远未达到预期。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开发了10年,但在电动汽车的应用过程中不断遇到阻碍,当前固态电池技术在耐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EVTank也强调,全固态电池目前仍然面临着尚未完全解决的离子电导率问题、固固界面问题和循环性能问题等。 另一方面,全固态电池面临着高昂的成本问题。 由于固态电池多采用新型化学材料,并且对生产工艺、成本和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高昂的制造成本自然也会传导至消费端。面对贵出十万二十万的固态电池版本车型,谁也无法保证有多少人会为其买单。 有业内人员表示,目前主流电池厂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基本保持在2027年前后,但这一时间点只能称之为技术实现时间,并不是商业化时间。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核心在于技术研发,只有完成技术突破、产能快速上升,才会进一步考虑产业链降本问题。 因此,尽管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就现阶段而言,技术和成本依然是横亘在固态电池商业化道路中的巨大阻碍。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抢占下一代技术风口,日美欧等均通过发布相关政策,设立了电池远期战略目标,全固态电池还面临着虎视眈眈的海外电池巨头。 7月底,有消息称,三星SDI在韩国首尔举办的SNE电池日展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电池技术。三星SDI表示,其首批固态电池已交付给电动汽车制造商,并进行了约六个月的测试。 大众汽车也于7月宣布,将大幅提高与美国初创公司QuantumScape开发的固态电池产量,目标是将这项技术引入更多车辆。 美国固态电池厂商Factorial则在今年6月初宣布,将向其开发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提供下一阶段的固态电池B样品。 EVTank曾分析称,以日本和美国等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布局固态电池较早,包括丰田、松下、Solid Power、QuantumScape等均以全固态电池为发展目标,其产业化进展相对缓慢。以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则选择了产业化较为容易的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阶段产品,推动了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中信证券指出,纵观全球,当前日本全固态电池研发较为领先,但我国具备技术路线低风险、“小步快跑”节奏好、产业化条件充沛等优势,有望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下半场胜出。 结语 近年来,固态电池产业已经被国家频频列入发展规划当中。从战略层面来看,发展固态电池绝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掌握未来新能源发展核心的必经之路。 我们无法预测全固态电池什么时间可以大规模商业化,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就像如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一般,油电同价比我们预期来得更快。 但一项新的技术,从理论到实验室,再到测试应用及面向市场,是完成商品化的必经之路,固态电池的发展需要的不是虚炒营销概念,而是需要科研机构及企业应用聚焦技术攻坚,以技术迭代周期为机遇,在不断变化的行业周期中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当地时间8月22日,LS Energy旗下REV Renewables开始与加州社区电力公司团体CC Power重新谈判先前的Tumbleweed项目长时储能协议。根据先前的协议,REV以合同约定的固定价格价格在15年内向CC Power内的几家电力公司提供总计75MW/600MWh的容量服务。预计谈判结果及最终决定将在近期公布。 REV今年早些时候告知CC Power,Tumbleweed项目按原合同价格计算不再具有经济可行性,原因包括设备成本增加和“2024年总统大选结果决定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新修订的合同中,两方重新协商并约定与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挂钩,并预计将带来总价格15-21%的上涨,最高不超过双方协商设定的上限。同时,对于原合同中约定的IRA法案税收减免返还获益分享,在合同修改后被取消。 SMM预计相关因素及明年可能到来的新政策将对美国储能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磷酸铁锂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稳定扩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环保意识提高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磷酸铁锂的需求量迅速增长。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电池技术的迅速进步,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逐年增长,目前在中国锂电市场中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一趋势显著推动了国内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回顾2023年至今,磷酸铁锂材料的产能显著扩张,但由于前期规划过度,市场面临优质产能和低端产能过剩的矛盾,出现了市场过剩、亏损和竞争加剧的现象。 2024的新开端随着国际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的扩展,海外市场成为下一步关键战略方向。磷酸铁锂材料市场在2024年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将成为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新能源市场从过热逐渐过渡到理性期,磷酸铁锂企业将更加注重一体化布局,强化资源和技术创新,以推动锂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磷酸铁锂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合作等方式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 四川乾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携手上海有色网,从企业角度出发,整合行业资源,重新组织梳理产业信息,共同打造了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分布指南》 。这份指南旨在为全国客户提供权威、全面、专业的地图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全国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布局,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升级。 四川乾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原江苏亨利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深圳盛屯集团旗下的专业从事磷酸铁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公司,公司于2011年3月30日成立,是国内最先走纯铁和净化酸工艺路线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无需氨和碱的引入,因此该工艺杂质少、结晶度高、能量密度高,适合长循环、高倍率的大储能项目;产品在客户端的一致性和合格率受到广泛好评;从2015年开始,凭借其创新技术研发的磷酸铁产品已经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北大先行、国轩新能源等知名企业直接或间接认证;且根据其独特的工艺路线生产的磷酸锰铁产品实现中试,已获得客户的充分认可。 2021年6月17日跨省迁至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经济开发区,目前公司人员规模达150余人,注册资金8000万元,第一期项目投资约2亿元;经过前期调试,第一条大型磷酸铁自动化生产线已于2022年3月正式投产,年产能5万吨。第二期5万吨磷酸铁厂房已建成,视市场需求而定。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四川乾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磷酸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公司严格信守以“客户至上、细心服务、快速保障、恪守承诺”为产品服务宗旨,建有完善的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网和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细心的服务,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以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 联系方式 徐正忠 13906297577 邮箱:xu.zhengzhong@henrymat.com 》》点击链接立即领取“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业链分布指南”《《 联系我们 周昆鑫 18317147615 邮箱:zhoukunxin @smm.cn
【广电计量:已具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等能力】 广电计量在互动平台表示,有关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已获得了国内CNAS和CMA资质、国际机构UL的CBTL实验室资质,已具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等能力。另外,公司已开展碳排放核查、能源审计、双碳目标规划、低碳社区/工业园区规划、碳足迹核查等“双碳”相关业务。目前业务量较小,未来公司将持续发展相关业务。(财联社) 【欣旺达: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 欣旺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中试试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财联社)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罔顾世贸规则 损人不利己】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表示,8月26日,加拿大政府不顾中方一再反对和严正交涉,一意孤行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加方此举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主导行为,罔顾世贸规则,与加方自诩全球自由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的立场不符。此举将破坏中加正常经贸合作,损害加消费者和企业利益、不利于加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变努力,完全是损人不利己。中方敦促加方尊重客观事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立即纠正错误作法,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财联社) 》点击查看详情 【汇川技术:控股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汇川技术公告,控股子公司联合动力拟在苏州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定子、转子、电控、电源、总成等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及项目进展按需分批投入。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5年,资金来源为联合动力自有及自筹资金。项目投产后,有望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公司的交付能力、市场地位、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财联社) 【赛力斯何利扬:问界新M7 Pro上市第一周交付量3000台、交付周期2-4周】 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今日表示,问界M7系列单月峰值产能超过3万台,并于8月份启动了高温技改,交付随之出现了波动,“我们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为接下来创造全新的速度与记录做好一起准备。”何利扬承诺,问界新M7 Pro上市第一周交付量3000台,上市首月交付超1万台,交付周期2-4周。(财联社) 【余承东:问界新M7 Pro卖一辆车亏近3万元】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问界新M7 Pro成本很高,售价24.98万元起,目前卖一辆车会亏近3万元。(财联社) 相关阅读: 【突发】天际股份子公司发生局部火灾事故 其六氟磷酸锂产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电池指数一度涨逾6% 固态电池板块掀涨停潮!丰元股份等10股涨停!【热股】 【SMM分析】2024Q2全球智能音频设备需求增长明显 TWS已成为拉动数码消费重要力量 【SMM分析】澳洲锂矿商Green Technology Metals与韩国EcoPro 签署800 万澳元的投资和框架协议 供大于求电解钴报价持续下探至18万元/吨 7月进出口有何表现?【SMM周度观察】 电解钴单周跌5000元/吨|碳酸锂期货3连阳|以旧换新取得成效【新能源一周要闻】 【SMM分析】迎来反弹信号?碳酸锂能否扭跌为涨 【SMM分析】澳洲锂矿商Green Technology Metals与韩国EcoPro 签署800 万澳元的投资和框架协议 【SMM分析】7月市场低迷运行 天然石墨进出口均有减少 【SMM分析】旺季结束市场转淡 7月人造石墨出口量下降 【SMM分析】磷酸铁锂积极备战“金九银十” 突出重围却难上加难 【SMM分析】7月油系针状焦出口量大增 煤系针状焦进出口持续弱势 【SMM分析】EDF计划一年内启动超300MW储能项目助力英国电网脱碳 【SMM分析】锂电池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高效溶剂:NMP 7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海外矿端无明显减产 锂精矿进口或仍高位【SMM专题】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价格持稳运行 正极步入月度采购节点 【SMM科普】三元还是磷酸铁锂? 盘中一度大涨逾6%!碳酸锂期货为何拉涨?金九银十又有何期待?【SMM快讯】 全固态电池取得重大突破!固态电池、电池板块双双拉涨 鹏辉能源封死涨停板!【热股】 【SMM分析】7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1%进口环减29% 【SMM分析】EDF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英国投入300MW的电池储能系统 【SMM分析】马耳他政府加大户用光储的补贴 【SMM分析】2024年7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2024年7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海外需求不振 7月氢氧化锂出口量骤降36%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7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数据】7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SMM分析】国内外需求双弱 电解钴进出口量均有所下滑 【SMM分析】7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增加 【SMM分析】7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下行 进口量环比增加51% 2024年7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64吨 环比增加11%【SMM分析】 【SMM分析】持续探底还是有希望反弹?2024碳酸锂市场回顾与短期展望 【SMM分析】标准来了!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提出新要求 【SMM分析】市场降温需求减弱 7月负极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7月氢氧化锂库存延续累库局面 下游需求回暖下累库幅度有所收窄 【SMM分析】从灾难中学习:纽约州推出储能消防安全新规
SMM 8月26日讯:8月26日,电池板块开盘快速走高,指数盘中最高一度涨逾6%,临近收盘虽然略有收窄,但依旧凭借着毋庸置疑的实力稳居所有板块前列。个股方面,力王股份以高达21.22%的涨幅领涨,鹏辉能源涨19.24%逼近涨停,天力锂能、孚能科技、翔丰华等多股涨逾10%。固态电池板块,其指数收盘涨3.69%。个股方面,圣阳股份、德新科技、东方锆业、道明光学、克森科技、鹿山新材、凯盛科技、丰元股份、三祥新材、传艺科技等多股纷纷封死涨停板,掀起了一场不小规模的涨停潮。 消息面上,鹏辉能源8月21日在其官微上发布文章表示,公司全固态电池方面迎来重大突破,且将于8月28日召开2024鹏辉能源产品技术发布会,发布会上将有一系列重磅新品将发布。 该消息一出,固态电池板块连涨多日,鹏辉能源也接连录得两个交易日的涨停板。为此,公司还在8月22日晚间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在8月21日、8月22日连续2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以上,公司股价短期内连续大幅上涨,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等情形,且可能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 此外,在公告中,鹏辉能源还提及其此前官微放出的发布会预告,其表示,本次为公司固态电池等产品技术的发布,涉及材料、工艺及产品安全性等技术和性能的研发进展,以及基于此为实现产品量产和产业化所做的切实工作,但按公司计划预计一年内不会大批量生产,对本年度公司业绩没大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公司业绩方面,鹏辉能源此前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其中提到,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3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14%;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04%。此外,公司还特意提到,2024年半年报拟定于2024年8月28日披露。 而在固态电池大火的期间,也有不少行业企业 “蹭上”固态电池的热度纷纷发布其各自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布局。道氏技术表示,公司碳纳米管导电剂已向下游固态电池厂商小批量供货,其他产品也正在积极推广中。 瑞泰新材表示,公司的主要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超电产品、硅烷偶联剂等。公司已经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研发与积累。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是我司重要的新型锂盐产品之一,目前该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 先导智能也表示,公司与鹏辉能源有业务往来。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固态电池关键试验线设备,如干法电极、叠片、固态电池组装等已实现出口,有效支持了客户的工艺开发及验证。 金龙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营产品为电力线缆,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为公司在研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海目星表示,公司是固态电池的生产设备商,目前已经形成交付的是电解液含量低于5%的准固态电池设备,技术路线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作为负极。该技术路线已有中试产线交付,并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客户的使用。 蓝海华腾也表示,公司的参股公司高能时代(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制造全固态锂电池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高能时代全固态锂电池采取硫化物技术路线,目前已经完成20Ah级全固态电芯A样开发。 此外,近日,发改委能源局还印发了《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支持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技术综合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和系统支撑能力。2024年1-7月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达2947亿元,同比增长19.2%。到2027 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固态电池因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有望开启新一轮电动化创新周期。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测算消费者对长续航付费形成10-15万元溢价,有助于固态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需求将达643GWh,2024-2030年CAGR达133%,合计市场空间达1.2万亿。纵观全球,当前日本全固态电池研发较为领先,但我国具备技术路线低风险、“小步快跑”节奏好、产业化条件充沛等优势,有望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下半场胜出。中国锂电产业将继续领跑世界,开启新的黄金时代。 此外,能源金属板块今日也一同上涨,其指数盘中一度涨逾4%。个股方面,西藏矿业、华友钴业、赣锋锂业、中矿资源等多股纷纷跟涨。 现货市场上,前几个交易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略有回温,曾经连涨两日至74880元/吨,不过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碳酸锂现货报价上涨动力不足,近两个交易日又再度转跌,截至8月26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跌至72000~76400元/吨,均价报74200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据SMM调研显示,本周初始,上游锂盐厂出货情绪仍较为消极,挺价情绪强烈。部分材料厂在前期较低点位时有逢低买入,在当下价格点位成交行为减少,持谨慎观望态度。整体来看,碳酸锂现货交易市场仍持续低迷。在目前供需过剩的格局下,碳酸锂价格仍将持续偏弱运行。
SMM8月26日讯: Canalys 数据显示,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市场(包括 TWS、无线颈挂式耳机和无线头戴式耳机)表现强劲,多个细分市场均有显著增长,总出货量达到 1.1 亿部,同比增长 10.6%。是历史上最高的第二季度出货量。TWS和无线耳机都是增长动力,分别达到7700万台和1500万台。 TWS在2024年第二季度仍然是全球智能个人音频市场的占比最高的音频设备,以12.6%的年增长率巩固了72.6%的市场份额。厂商方面,尽管苹果的份额仍然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以21.9%的市场份额以及1680万台的出货量稳居第一。三星以其新品Galaxy Buds 3系列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以600万的出货量位列第二,占据7.8%的份额。小米凭借其更实惠的入门级新品Redmi Buds 6系列排名第三,出货量达到500万,市场份额为6.5%。作为前五名中唯一的印度厂商,boAt以6.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出货量为470万。华为则凭借其在入门级TWS产品的布局以及时尚舒适的开放式耳机FreeClip,排名第五,出货量为370万。剩下仍有4050万台出货量被其他品牌瓜分,市场占比52.8%。 近年来,TWS市场稳健增长的背后,SMM认为这得益于TWS小巧便携的特点,部分产品价格亲民的定位,以及现在绝大多数智能手机取消了3.5mm的耳机孔迫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转接口与TWS之间选择了连接迅速,不会打结的无线耳机,致使TWS的推广越来越迅速,手机厂商也在发布不同价位的TWS耳机,迎合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SMM8月26日讯, 2024年8月21日,众钠能源凭借其行业首创的“高性能硫酸铁钠钠离子电池绿色循环技术”项目,在2024年全球瞩目的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中斩获“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与应用”赛道国别赛决赛金奖,并赢得评委们的高度认可。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公司在创新研发和工程应用方面持续努力的肯定,更彰显了众钠能源秉持“创钠为能,助力世界碳中和”理念,在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由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联合主办,迄今已举办四届,成为汇聚金砖国家创新智慧的重要平台,对促进国际务实合作和共同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2024年,大赛将以“携手高质量伙伴,共启新型工业化新篇”为主题,设计了五大赛道,全面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绿色产业、低空经济和能源电子等前沿领域。其中,“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与应用”赛道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筹组织,彰显其重要性和前瞻性。 经过四年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商业化探索,众钠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赢得了众多国内龙头企业的认可与订单,为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印度、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动交通和农用机械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为这些地区带来了强劲的电动化动力。随着众钠及其合作伙伴的优质产能持续落地,硫酸铁钠电池产业链的成本正在稳定且快速下降。预计到2025年,该产品将在性价比方面全面超越成熟竞品,展示出在千亿规模市场的巨大应用潜力。 作为目前 唯一能够实现千吨级硫酸铁钠正极材料量产 的企业,众钠的工程技术团队通过全固态预混技术与低温烧结工艺的巧妙结合,不仅将量产过程中的能耗降低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70%以下,更实现了完全无废排放的绿色制造,原材料利用率接近100%。这种卓越工艺不仅展现了优异的环保友好性,也彰显了技术的领先优势。 2024年众钠项目进展 【SMM钠电:换电市场专题硬核产品 C端市场换电市场众钠能源产品闪亮登场 】 众钠能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了48V和60V两大系列的换电产品。在换电应用场景中,硫酸铁钠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大倍率充放电、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等优势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公司正极材料的大规模量产以及与负极材料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降本加速推进,硫酸铁钠电池现已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钠电产品之一。预计到2026年,其成本还将持续降低60%以上,从而实现以铅酸电池的成本提供3倍以上的性能和10倍以上的使用寿命。 【SMM钠电:NFS电芯市场空间巨大 本周众钠合作项目梅开二度 】 6月众钠合作项目连续签约。目前,NFS电芯(25Ah软包)的价格为0.45元/Wh。随着量产进程的推进,预计2025年的价格将降至0.35元/Wh以内,2026年进一步降至0.3元/Wh内。在成本竞争力方面,NFS电芯将接近铅酸蓄电池,而其性价比却远高于铅酸蓄电池。 【钠电储能示范项目:众钠也科曜在NFS钠电池深度合作】 6月17日,众钠能源与江苏科曜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推动江苏地区多个钠电分布式储能示范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双方代表——众钠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刚与科曜能源董事长毛建良,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硫酸铁钠电池(NFS钠电池)在分布式储能市场的示范应用。 【钠电:众钠首款钠电聚钠1号首批数百台出货】 5月29日,众钠能源的首款钠电解决方案——聚钠1号,面向江西某城市环保清洁车企业完成首批数百台出货。随着产业链成本逐步降低,硫酸铁钠性价比优势正在快速显现,并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展现其应用潜力。 【第二批北京市电动自行车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名单众钠和天能】 第二批北京市电动自行车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名单: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DZ48N-20EN、DZ48N-24EN)天能帅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DZ48N-20EN)。目前共有9家通过 【钠电资讯:众钠能源聚钠1号电池携手爱玛和新日推出新款钠电车型】 4月2日,钠能源官微消息称,众钠能源携手两大头部车企爱玛、新日推出新款钠电车型,搭载聚钠1号的爱玛爱琪、新日丽月DQ5钠电车型将在苏州、镇江、泰州、第四城市(爱玛在广德、新日在宣城)四城同时开启全球首发。聚钠1号的指标:额定容量24Ah,标准电压48V,倍率性能1C/2C,循环寿命>1500,工作温度-20℃-55℃。 相关文章链接: 【SMM钠电】换电市场专题硬核产品 C端市场换电市场众钠能源产品闪亮登场 【SMM钠电】NFS电芯市场空间巨大 本周众钠合作项目梅开二度 户储龙头入股众钠能源! 【电解液周报】永太科技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试产!农药企业牵手众钠能源发力电解液领域 说明:对本文中提及细节有任何补充或修正随时联系沟通,联系方式如下 : 电话021-20707860(或加微信13585549799)杨朝兴,谢谢!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天际股份:子公司新泰材料发生局部火灾 六氟磷酸锂产能或将受到一定影响】 8月24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泰材料三个车间中的二车间四楼电气线路短路发生局部火灾事故,火势于当天上午11时左右扑灭。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没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未造成环境污染,未发生次生灾害。新泰材料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次事故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大的影响。(财联社) 【大中矿业:上半年扣非净利4.58亿元同比增长0.37% 拟10派1元】 大中矿业2024年半年度业绩亮眼,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分别达到19.74亿元、4.58亿元,同比增长10.10%、0.37%。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策略,提升核心竞争力,业绩持续向好。核心业务稳健增长,业务板块贡献显著。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同时,为回馈股东,公司决定实施丰厚分红政策,每10股派息1元,共享发展成果。未来,将继续深耕铁、锂行业,创新驱动发展。(财联社) 【先导智能:与鹏辉能源有业务往来 公司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先导智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鹏辉能源有业务往来。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固态电池关键试验线设备,如干法电极、叠片、固态电池组装等已实现出口,有效支持了客户的工艺开发及验证。(财联社) 【海目星:公司是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商 已形成准固态电池设备交付】 海目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固态电池的生产设备商,目前已经形成交付的是电解液含量低于5%的准固态电池设备,技术路线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作为负极。该技术路线已有中试产线交付,并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客户的使用。(财联社) 【大众汽车高管:电池产能目标并非 “一成不变” 将密切关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 大众汽车集团电池部门负责人23日表示,该公司电池产能的目标并非 “一成不变”,大众汽车集团将密切关注电动汽车需求的发展情况。“我们的目标是现实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建设电池工厂本身并不是目的。工厂的扩建将取决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该负责人说道。(财联社) 【杭州汽车新政出台 最高补贴12000元】 据杭州发布,新车价格在5万至15万(不含)之间的燃油车补贴600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8000元;价格在15万至25万(不含)之间的燃油车补贴800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10000元;价格在25万及以上的燃油车补贴10000元,新能源汽车补贴12000元。新车价格为《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价。(财联社) 相关阅读: 供大于求电解钴报价持续下探至18万元/吨 7月进出口有何表现?【SMM周度观察】 电解钴单周跌5000元/吨|碳酸锂期货3连阳|以旧换新取得成效【新能源一周要闻】 【SMM分析】迎来反弹信号?碳酸锂能否扭跌为涨 【SMM分析】澳洲锂矿商Green Technology Metals与韩国EcoPro 签署800 万澳元的投资和框架协议 【SMM分析】7月市场低迷运行 天然石墨进出口均有减少 【SMM分析】旺季结束市场转淡 7月人造石墨出口量下降 【SMM分析】磷酸铁锂积极备战“金九银十” 突出重围却难上加难 【SMM分析】7月油系针状焦出口量大增 煤系针状焦进出口持续弱势 【SMM分析】EDF计划一年内启动超300MW储能项目助力英国电网脱碳 【SMM分析】锂电池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高效溶剂:NMP 7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海外矿端无明显减产 锂精矿进口或仍高位【SMM专题】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价格持稳运行 正极步入月度采购节点 【SMM科普】三元还是磷酸铁锂? 盘中一度大涨逾6%!碳酸锂期货为何拉涨?金九银十又有何期待?【SMM快讯】 全固态电池取得重大突破!固态电池、电池板块双双拉涨 鹏辉能源封死涨停板!【热股】 【SMM分析】7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同步减少 出口环减1%进口环减29% 【SMM分析】EDF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英国投入300MW的电池储能系统 【SMM分析】马耳他政府加大户用光储的补贴 【SMM分析】2024年7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2024年7月国内锂精矿海关进口量出炉 【SMM分析】海外需求不振 7月氢氧化锂出口量骤降36%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7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数据】7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SMM分析】国内外需求双弱 电解钴进出口量均有所下滑 【SMM分析】7月四氧化三钴出口量环比增加 【SMM分析】7月钴中间品进口均价环比下行 进口量环比增加51% 2024年7月磷酸铁锂出口总量164吨 环比增加11%【SMM分析】 【SMM分析】持续探底还是有希望反弹?2024碳酸锂市场回顾与短期展望 【SMM分析】标准来了!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提出新要求 【SMM分析】市场降温需求减弱 7月负极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7月氢氧化锂库存延续累库局面 下游需求回暖下累库幅度有所收窄 【SMM分析】从灾难中学习:纽约州推出储能消防安全新规 【SMM分析】钴盐价差与电解钴价差持续收窄 电解钴仍是相对有利润环节 【SMM分析】7月储能订单小幅减弱 行业库存小幅增加 【SMM分析】7月储能电芯减量约11% 8月储能市场逐步恢复 【SMM分析】镍钴锂持续叠价 回收市场成交清淡 【SMM分析】非洲矿业公司有信心将Zulu锂生产成本保持在每吨750美元以下 【SMM分析】8月全国有17个省市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 【SMM分析】富临精工发布公告 磷酸铁锂电池前景如何 【SMM分析】7月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盘点及后续走势预测 【SMM分析】何为储能用BMS,与车用BMS的区别? 【SMM分析】Sigma Lithium公布2024Q2业绩 提前实现指引 【SMM分析】亚利桑那州:图森电力公司将建设第二个200MW/800MWh BESS项目 【SMM分析】三元材料技术路线之高镍或中镍高电压? 【SMM分析】推动规范化:工信部发布2024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 【SMM分析】Ecopro2024年二季度营收减少,下半年电车环境堪忧
8月23日晚间,*ST恒立(000622)发布公告,公司拟与智锂科技(873906)签署《关于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股权转让协议》),收购江西智锂持有的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锂想新能源”)100%的股权,预计不高于1,500万元。 公告显示,锂想新能源是一家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且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电池、电子专用材料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公司主要通过采购工业级碳酸锂或准电池级碳酸锂,经过粉碎、除磁、批混、包装等工艺加工使其达到电池级碳酸锂交割标准;再实现产品的附加值提升。 从交易背景来看,*ST恒立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委托加工。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向上,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需求的增加,公司于2018年涉足该行业,为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公司采取委托其它生产企业加工后再销售的业务模式,因此导致了该业务营收规模无法进一步扩大,毛利率受行业竞争加大以及加工企业相关费用影响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同时2024年以来,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则进行了调整,对于主板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以及盈利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鉴于上述原因,公司拟实施本次交易。 根据*ST恒立2023年年报信息,公司全资子公司岳阳恒立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空调及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新能源电池委托加工业务、设备安装调试业务等。其中,新能源电池委托加工业务产品为碳酸锂、负极材料。 *ST恒立表示,本次交易系为了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业务链条,丰富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发展空间,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 *ST恒立认为,锂想新能源所在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锂想新能源在细分子行业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的加强。本次交易能够有效的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业务链条,提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本次交易完成后,锂想新能源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合并报表下的营业收入规模将得到提升,预计将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正面影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